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财女满堂-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世娟只知道点头,反正齐王与大姐交好,自是不会太为难自己。
  苟静见她配合,又接着道:“殿下恕罪,今天小女因误会搅了王府的喜气和殿下的兴致,还请殿下重重责罚。”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目的也达到了,李陵于是道:“既是误会,那便算了,本王也是不信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会当众打架。”
  说一出口,苟静脸便红了,李陵接着道:“两位大人带小姐们回府吧,本王也乏了。”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两个爹忙拉着女儿告退,只觉脸上火辣辣的。苟静本来是想趁今日博得齐王青眼的,结果落了个白眼,真是失算啊。两家都讪讪地回了府,待问明情况,少不得又将女儿骂了一顿,高克本也是气不打一处儿来,本来最疼爱的女儿,如今行事越发没了章程,倒是那没怎么关心的大女儿,左右逢源,不仅攀上了沈家,还与齐王和秦家交好,难不成自己这个爹真的脑子有问题?
  这般想着,便严令高世娟以后不得出府,老老实实呆在府中,直到出阁。这样一来,就跟禁了足一般,再想跟着高世曼去哪里出风头,可就困难了。高世曼回府得知高世娟被禁了足,不免松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总算是消停了。”
  “小姐,这八哥怎么弄?”安心见她舒了口气,忙问安置这几只丑鸟的事儿。
  “自然得找个笼子养着,晚上放进厅中,省得野猫什么的将它们捉了去”,可这一时半会儿的去哪儿弄笼子呢?
  安心正想问,高世曼接着道:“先找个透气的盒子装着吧,明天让人去做个笼子来。”
  “哦”,安心拿着八哥儿走了。
  而高世娟得知自己被禁止出府,心里那个气呀,若不是那个苟静上来就给自己一个耳巴子,自己会失去理智在那种场合跟她扭打起来吗。再一想苟静居然敢公然笑话自己婆家邓国公府,打她也是活该,自己那丰神俊朗的未婚夫,就算不是邓国公府的子弟,她也有些愿意嫁他了。
  再一想,这次事件,自己也不过是禁个足,过几日爹爹气消了,自然解禁,可那苟静就没这般便宜了,先不说回府后长辈们会将之如何,最起码她还没定亲,这事一出,只怕影响不小,以后若想嫁去好点的人家,只怕难了。左右盘算,自己没啥损失,亏大的是苟静那个小泼妇,高世娟心情大好,忍不住在心中大笑几声。
  有人就是如此,有时候损人,即便不利己,她也愿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环境改变人,家教塑造人,教育成就人。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高世曼再去庄子上的时候,便带了些处理好的辣椒给启真,她没事也好自己琢磨些菜式,倒是跟自己兴味相投。
  庄子上的玉米和西红柿长势倒也正常,要按高世曼的意思,如果能在肥料上再加一把火就好了,可这时候农家肥根本不够用,也只能勉强,于是她就想着养些猪什么来进行循环养殖,有了这个想法,她便雀跃不已,恨不得立马实施才好。
  她本想叫秦二来商量一下的,结果秦二吃完饭便来找她了。
  “咦,你怎么知道我想你了?”高世曼笑嘻嘻地。
  秦二早知她的套路,一笑道:“你找我?”
  “你先说,我这事儿说来话长”,她示意他坐下。
  “是这样的”,秦二坐下道,“《金刚经》都销完了,下面有些人建议我们提供些诸如《法华经》、《普门品经》之类的,有些地方的人喜欢这些经书,你看如何?”
  “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客人想要这些书,那便印吧,印刷这块,咱们目前先不要求赚钱,先培育市场,打出名号来再说。”前世的商业巨头哪一家不是先砸钱培育市场,当消费习惯形成的时候,市场需求已成汹涌之势,挡也挡不住,这时还怕钱不来找你?
  秦二认真地看着她,她笑笑道:“所谓放水养鱼嘛!”
  “就听你的”,他不是初出茅庐的商场楞头青,略一想便明白她的深意。
  “还有,我再编本基础教材,写完也拿去印,到时候免费发放,将咱们齐丰书局的名头打出去,何愁无名?”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只有权贵富坤之家的子弟才能读得起书,普通子弟大多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秦二听她这么说皱眉道:“你有这么多时间吗?”
  “时间就像乳沟,挤一挤总是有的嘛”,高世曼又开始跑火车了。
  


第233章 不可与命争
  ?    秦二愣了愣,随即大笑起来,高世曼好整以暇,等他笑够了道:“我准备再去庄子上一趟,打算让他们开始养猪,猪的粪便是极好的肥料,明年咱们肯定要大面积种植那些新作物,早些准备着。”
  “这些你自己做主吧,我又不懂”,秦二摇头。
  “你给我拿一千两银子来,我上完课就去庄子上”,她也不客气。
  “一千够吗?”秦二也瞧着她。
  “不够再找你要吧,对了,我的分红算出来没有,你再给我一千两,我有别的用。”她想着自己现在可是有钱人了。
  听她说分红的事儿,秦二正色道:“分红差不多六千多两银子,给你凑个整,六千五,你什么时候要,我给你送来。”
  高世曼忙摇头道:“不要不要,这银子招眼,还是先放你那吧,我用就找你拿,扣除之前拿的五百,还有六千,你再给我一千好了”,她也不怕秦二赖她的银子,现下没有银票,大量现银放在身边并不安全。
  “好,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我先走了。”秦二告辞。
  “喂,鸽子的事儿别忘了!”她不忘叮嘱他。
  “知道啦!”
  高世曼去上课的时候便对学生说,她要招募几个有余力的学生各编一本拼音和数学教材,专供五、六岁以上小朋友学习,愿意的可以到她这里报名。
  为了吸引更多人致力于这个有意义的事业,她对学生道:“可能不会付给大家高额的报酬,但是也不会让你们白忙活,到时出了书,参与编写的编委会成员姓名,都要记录在书册的扉页之上。”
  国子监的学生在名利之间,也许更看重的是名。当下便有学生问:“老师,您要多少人啊?”
  高世曼想了想道:“各五人吧,分两组,每组一个组长。”
  幸亏她数学课外另教了拼音课,要不然她又得花费不少心思。
  梁远培听说了这个事,立马便来找她:“大姐,你说的那个编委会,我想参加。”他可是深知这个大姐的能耐,这么个机会他若放过,那他便是傻子。
  “行,你就做语文编委会的组长吧!到时报名人员由你挑选。”都是亲戚,他肯定比别人靠谱。
  “谢大姐!什么时候开始?”梁远培有些急不可待的模样。
  “下午吧,还没人报名的话,你就挑几个熟人做吧”,她也不敢保证大家都对这事儿如梁远培一般趋之如潮。
  谁知到了下午,有人得知梁远培已做了组长,就吵吵着涌过来报名。高世曼一见只怕有二三十个人的样子,便笑道:“只需要十个人,大家都要做,这可如何是好?”
  “老师,你偏心啊,那梁远培都当组长啦!”有人嚷嚷。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嘛”,高世曼笑眯眯地,人家梁远培第一个来报名,又是自己妹夫,于情于理都没问题。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是不是老师!”有人起哄。
  “就是这个理儿!”高世曼也不讳言,这里有的学生比她还大,她早跟他们打的火热。
  “那现在这么多人,您只要十个,怎么办?”有人提出了现实问题。
  “这样吧”,高世曼想了想,“你们都加入吧,五人一组,自由组合,看哪一组编的最好,就采用哪组的,如何?”有竞争才有进步,鸡蛋不放在一个蓝子里,前世有经验的采购,都不会只选一家供应商,否则关键时刻就会被人卡脖子。
  大家当然愿意了,谁都想自己脱颖而出嘛。
  高世曼当即就让人送了一百两银子过来交给梁远培:“这些银子先供大家买所需用品,再买些水果点心什么的供大家用,我再去找王老要个地盘。”
  王老自然不无支持,一切安排妥当,第二日高世曼便往齐王府要了几名侍卫往庄子去了。
  她跟杨庄头说了自己的想法,又将一千两银子交给他,让他先养一千头猪,离庄子远一点,选址在村后靠山边的杨树林那,先把猪圈盖起来,再招些人进来。杨庄头收了银子交去账房,便跟着她往地头去看玉米长势了。
  回来的时候她问杨庄头:“杨叔,您看这附近有没有养母羊的,养些在庄子上吧,那羊奶可是好东西。”
  “那奶腥的很,难喝”,杨庄头摇头。
  “好喝”,高世曼有些孩子气起来。
  “好好,赶明儿我叫人弄几只来养着”,杨庄头见她喜欢,少不得要应下。
  还没走两步,老远就听到一个男孩哇哇大叫着,几人扭头去看,只见那孩子被两只大白鹅追得狼狈奔逃,众人被逗得哈哈大笑,连高世曼也觉得有趣。那两只鹅扑楞着翅膀,压着脖子伸着嘴追赶着那孩子。幸好那孩子跑的快,不然肯定要被那两只鹅啄几口。
  这充满田园乐趣的画面让高世曼想起了自己前世的童年,那时她也曾被邻居家的鹅追逐过,她就是在树下捡了一只鹅蛋而已,当然,外公家的鹅就从来没有啄过她,她经常喂它们吃食,所谓人为财迷,禽为食惘嘛。
  可别小看了鹅这种家禽,它可是正儿八经的家禽中的战斗机,你若与鹅对视,它就低头屏气开始朝你袭来,靠近你后就会瞬间高潮。有时候狗都会被它们赶得落荒而逃。最嚣张的家禽莫过于此了,它警惕性高、听觉敏锐,一旦有人进入它的攻击范围,它就会自动将对方列为敌人,警铃大作,启动战斗模式。
  以前农村有很多缺德的人为了晚上顺利偷东西,就将老鼠药放在肉包子里丢给狗,很多狗都会上当。但是鹅看家却不会如此,因为它晚上视力差,就算投了毒食它也看不见,更不会吃,所以有时候鹅可以填补狗看家的缺陷。
  听着大家愉快的笑声,高世曼忍不住有些意动,她对杨庄头道:“杨叔,开春了咱们也养一群鹅吧,可以看家。”
  杨庄头笑道:“小姐看那鹅挺厉害的吧!”
  高世曼笑而不语,又接着道:“杨叔,玉米就快到授粉期了,千万不可大意,我回去后到王府要几只狗来,省得有人打这玉米的主意。”
  “小姐,您就放心吧,我都跟村里人说了,这玉米是小姐的宝贝,但凡有生人来了村子,都会有人来庄上通知的”,杨庄头这话不假,要知道这村儿里受庄子恩惠的人可不少。
  “是吗,那可真要谢谢乡亲们了”,这算不算是毛煮席提出的群众路线呢?高世曼有些小得意。
  “杨叔,先找人将猪圈弄起来,村里老实肯干的人多招些进庄,以后用得着”,高世曼交待杨庄头。
  “小姐放心”,一行人边说边进了庄。
  回了京,没两天便是九九重阳节了,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之一,这天朝中休沐,学生休假,京城一派热闹繁华之相。家家饮酒赏菊吃饼,一时间高世曼也被这氛围感染。
  钱道益趁这天也回了京城,敏之有孕,他比谁都高兴,他还特意让人做了九黄饼给高府送来,这饼是湖北特产,不过高世曼可不怎么爱吃,打着孝顺鲁老太的名义给她送了些过去,剩下的就让大家给分了。
  李陵今日也进了宫,阴妃与他分坐在两侧,见他半天也不言不语,忍不住道:“皇儿,你对正妃的人选,心里可有什么数没有?”
  “不急”,李陵并不愿谈及这个话题。
  阴妃一时有些怒了:“还不急?你打算什么时候定下正妃?”
  早日定下正妃,就早日产下嫡子,子嗣在皇位的争夺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阴妃怎能不急?
  可李陵不急呀,光她急有什么用。
  “母妃,儿臣现下不着急,您就别张罗了”,别的事他都可以妥协,可唯有这件事,他不会也不愿妥协。
  “不行,这事儿不能拖,母妃瞧着封大人家的嫡孙女不错,人长的漂亮,又素有才名,比那个高家小姐要漂亮百倍,你看怎么样?”兵部尚书封庆泰的孙女封婉儿年方十四,在京中贵女圈中也是极有名的人物,她不仅长相出众,而且琴棋书画皆有涉猎,特别是琴,只怕在京中贵女中可拔得头筹。
  李陵听她拿人跟高世曼相比,心中不由一哂,接着抬头道:“母妃,您可真敢想。”
  尚书省是三省中的执行部门,其下的六部尽是实权所在,六部中兵部更是皇上吊在眼皮子底下的重中之重,亏得阴妃敢打这个主意。
  “本宫怎么就不能想了!”阴妃见儿子一脸讥嘲,忍不住火起。
  李陵起身道:“您选的这家,递到父皇面前也免不了被驳回,儿臣的婚姻大事,儿臣自有主张,母妃还是多歇歇吧!”
  言外之意,让她消停些,身为母亲为儿子的婚事操持本是应当应份儿,可是她把手伸到皇上鼻子底下乱拨拉,免不了会自取其辱,李陵言尽于此,他压根儿也不想母妃插手他的婚事。
  阴妃气得腾地从椅中站起道:“皇儿,自打你识得那高世曼,你就变了!母妃这辈子都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么?”
  为她自己才对。总有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将嘴巴架在他人脑袋上决定他人的人生,李陵忍不住停下脚道:“母妃,安身守份,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您争了半辈子,可还剩下什么?”
  阴妃心中一震,愣了愣便跌坐在椅中。
  


第234章 襄城大婚彦堂归京
  ?    李陵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呆坐在椅中悲愤交加的阴妃。仔细想想,阴妃这辈子仿佛得到的不少,可身为女人,她也失去了很多,如果她懂得惜福,懂得示弱,她肯定不至如此。
  一个女人,倘失去男人的呵护,也不过是一株桫椤,长的再挺直,也不会开花。
  李陵本不忍剥开母妃的伤痂,让她直面血淋淋的创口,可他更不能忍受母妃要为自己作主采选正妃的行为,这是他的底限。
  过完节,高世曼就去找李陵要狗,玉米眼瞧着要进入授粉期,虽说村中人可靠,可是在她看来,最可靠的人是自己。
  “把狗带去庄子上?”李陵不禁有些奇怪。
  “嗯,最好再给我几个人,你也知道,这狗认主人的”,高世曼点头。
  李陵敏感地问道:“这玉米要成了?”
  “哪有这么快”,高世曼失笑,“起码得四个月才能收,现在也是关键时期,我怕有人好奇把玉米给糟蹋了,有备无患嘛。”
  他对她自然是有求必应,当下就吩咐人去选狗。
  待人和狗都定下,李陵又问她:“梦德说你要养鸽子?”他也不知道她哪来这么好的精力,又是狗,又是八哥的,这下又看上鸽子了。
  “殿下,鸽子又称为信鸽,你知道么?”高世曼笑嘻嘻地问他。
  李陵想了想道:“这信鸽军中零散着养有一些,你要来做什么?”
  “襄城远在千里之外,我想她了嘛,准备养几只信鸽跟她鸿雁传书”,她一脸不正经地说着正经的话,弄得李陵哭笑不得。
  “你是说真的吗?”
  “当然,你怎么跟秦二学会质疑我了?”高世曼仍笑嘻嘻的。
  李陵实没想到襄城嫁至吐蕃,面前此人还念着她。于是认真的道:“吐蕃此去几千里,信鸽能到吗?”
  “你可别小看鸽子,如果体能过关,上万里飞回来都行”,高世曼曾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不知信鸽的神威。
  李陵暗暗吃惊,顿了顿道:“要说会养鸽的京中倒是有一家,大理丞权大人原为颖州刺史,爱鸽如痴,后来调回京后,他那大儿子权兴合,挂着承义郎散官的衔,在庄子上倒是养了不少鸽子,他几个弟弟也是爱鸽之人,可惜在这京中很难遇到同好者,你可以勉强算是一个了么?”
  “真的?”高世曼小小激动了一下。
  李陵微笑点头。
  “殿下,那你看……”
  他不等她说完便道:“我有时间就去帮你问问。”她不过是养来玩玩,他闲了就去权家问问。
  随后李陵与秦二出面,请出权家人出来与高世曼见了一面,仅凭高世曼前世少得可怜的信鸽知识,也能与权家老少相谈甚欢。幼鸽两月即可家飞,高世曼慷慨拿出五百两银子,委托权家人帮她培养出可飞吐蕃的信鸽。
  她也知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育出体能合格的信鸽,不仅需要经验和时间,还需要银子。
  秦二大为惊讶,等与权家人告辞后,他忍不住问她:“世曼,何以拿这么多银子来养鸽?”
  高世曼并不想告诉他自己志在吐蕃,于是笑嘻嘻地道:“千金难买心头好啊,再说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舍不得银子,事情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