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老太种田记-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问,”林觅笑呵呵的道:“不耻下问是好习惯。”
  “秦推行郡县制,虽有利,然而,怎么让百姓过渡和接受呢?!”扶苏道。
  “这个问题啊,”林觅笑道:“你是上者的考虑,而我是下者的考量,所以呢,你是脱离了百姓的生活,只一味强硬,未必是能达到效果的。所以,你还是要自己去看。你是秦公子,出身公室,不懂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若要革新,最怕的就是在书本之中想当然。这会出大问题的。”
  “要自己去看?!”扶苏道。
  “是。”雍正接话道:“这个问题,汉高祖就做的比较好,可能与他出身平民有关。他从民间到至尊之位,最懂民间的疾苦,所以他处理的比秦更为柔和。”
  始皇心一痛,盯了一眼雍正。
  雍正还得意呢,不理他,只对扶苏道:“郡县之中,推行的是三老制,对吧?!非吏而得与吏比,就是指的三老制。”
  扶苏正了色听着,雍正道:“何谓三老就不必让我说了,这是从周就传下来的传统。秦呢,郡县制,派吏,官员等当然是极好的,然而若强硬施行,只会引起反弹。强行的让百姓学习秦法,谁都不服,尤其还是从六国来的。汉高祖就做的极好,他充分的吸取了秦的优势,并且,将地利,以及传统相结合,弄了一个三老制来平衡,柔和这关系,所以,我都不得不服,这汉高祖是个奇人,从民间去,出身不够高贵,这是肯定的,然而,优势也是很明显的。秦统一了天下,而汉却承了秦制,真正的开创了一个大朝代。想一想也是微妙呢,始皇你不知道吧,中原人自那以后只自称汉人,而不是秦人,就是汉祖开始的。以后无论传了多少朝代,换了多少朝代,都是汉人……”
  始皇眼底沉沉的,扶苏担忧的看了一眼始皇,动动唇道:“庶民何以得天下?!”
  也不怪扶苏有此问,在秦以前,是周朝,是很在乎出身地位的。
  “你是不知,秦□□以后,引起了连锁反应,一呢,是各六国本就不服秦制,庶民而无法安于地,再加上赋税役的苛法,导致起义,从那以后,有一个创举和呼声,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雍正慢悠悠的道:“这也得亏于秦,这一声,可是振聋发聩,以后的每一个朝代,几乎都是如此,英雄再不问出身,这可真是开了一个先河啊……”
  林觅听着都无语。这老四,没事老刺激始皇干啥呢?!有话不能好好劝?非得刺一下,才能说出秦的弊端?!
  你还不如直接好心的告诉他们父子秦存在着多少弊端呢?!
  扎人家心,真的何苦呢,哎?!
  始皇眼底积蓄着风暴,道:“说三老制!”
  雍正眼底有些笑意,果然,始皇的心胸还是有的,虽然愤怒,生气,但到底不会失去重点。
  这样刺激他,他都忍了下来。
  这个人,是值得敬重的一人。
  “行,言归正传,说三老制。何谓非吏而得与吏比,就是三老与吏制相结合,吏制呢,是朝廷下派的官员,吏员是有编制的,下派,或是从当地录取在册,助朝廷治理地方的,三老呢,非吏非官,更无编制,而是当地人推举出来的有仁有义有德有行的老者,担任三老之职,主要是以教化当地百姓的一个职责,是义务制,当然了,选取人选的时候,是可以操控的,同时呢,也需要是有些家底的老者,这样无需朝廷给薪俸,只需年节里赐点东西就行,其实就是一个荣誉职能,虽非正式的,可却别小看这个制度的厉害之处。”雍正笑道:“扶苏,告诉我,厉害在哪里?!”
  “转移了当地的矛盾,转化了尖锐冲突,同时,起一个调和的中间人的作用,”扶苏道。
  “孺子可教,”雍正笑道:“汉高祖来自民间,知道秦强硬推秦法的弊端,但他更知道秦法的优越,所以,他两者结合,很快就以仁而治天下,休养生息,天下大安!”
  “这个汉高祖想必很有本事。”扶苏道。
  “说到他,他可是个十足的小人,但也是难得一见的出色君王。”雍正道:“一般人,就别想学他了,只会学到流氓特性,却学不到精髓。他的政治手腕和胸怀,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扶苏道:“不知可说说此人的逸事?!”
  “他的教养,与自古的文化主流相去甚远,”雍正说了几件趣事,而且是很值得吐糟的黑料的事,笑道:“扶苏,君子为君王,小人为君王,哪一个更出色,你可知?!你也是纵读史书之人,回答我。”
  “君子治国,小人治人。”扶苏道。
  “说到点子上了,”雍正对扶苏越加欣赏,笑道:“就是这样,所以汉高祖可垂手而治天下,天下大安!”
  “别小看山河图上的一个个的村,一个个的家,一个个的庶民,”雍正道:“他们是水,若是水不起,天下即便有高祖这样的英雄,无水也无法船高。怎么治理好这些,是你一生的功课!这些小家安了,大家才能治,大国便可成!扶苏啊,个人私德与政治素养,有时候是无关的,你可为君子,可是治国,不是一味的君子之行,便可治好的。明白?!”
  扶苏拱手道:“受教了!多谢四叔教导!”
  “以后有想问的,只管问。”雍正笑道:“朕对自己的儿子都没这么耐心呢。”
  扶苏失笑,敬道:“若有幸可见四叔之子,扶苏自要好好请教!”
  雍正欣赏不已,心痒的厉害,这个扶苏,真想拐过来啊。
  始皇听了也很满意。
  讲的很透,比他费劲说的容易多了。所以说,话痨真的有话痨的好处!
  始皇说话,也就不会说的这么透,深入浅出的总结了。
  他虽然可以当个好父亲,却无法当一个好师者。
  这一点,始皇心里是有数的。
  其实雍正教给扶苏的,是变,思变这个核心。
  变则通。同时也告诉他,不要自恃出身高贵,而学不会低下腰去与农人请教。便是庶民也有达者。出身高高在上,有时候,同样的也限制的眼界。做君王,一定要学会往下看。
  因为下面的人,是根基,是水,根基不稳,是会栽下来的,国家也会不稳的。水要是起波澜,也会翻船的。
  这些,扶苏从史藉中,典藉中,学过无数的教条,然而,雍正说的也是这个核心,却以另一种形式来教导,扶苏是真个的通透了不少,仿佛灵台一点,得其精髓。
  林觅看的暗暗好笑,这雍正有形无形的噎人气人的本事,真的不是盖的。
  他也是特别厉害的一个人了!
  林觅便笑道:“扶苏啊,权术虽重,仁心也重,还不可矫枉过正才好。多学学你四叔一心为民的心思,不管以后你手腕有多高超,你依旧还是自己!”
  扶苏道:“老人家,我记住了!”
  “真是好孩子!”林觅笑道。
  下了线以后,始皇和扶苏都有点沉默。父子二人都不提汉朝之事,算是默契。
  扶苏低声道:“父亲早点睡,明日儿子与子婴去游猎,为父亲和翠儿猎东西去。”
  “嗯,早点睡去吧。”始皇道。
  扶苏怕他闷坏了,道:“要不今晚儿子睡在父亲榻下服侍?!”
  始皇见不在宫内,便也应了,父子二人便一人在榻上,一人在脚榻下睡了。
  “扶苏……”始皇道:“大秦的未来在你身上,你要好好的学习,不可自负!苟日新,日日新,不可懈怠!”
  扶苏有点心酸,知道始皇一想起汉高祖心里必是煎熬的,道:“是,儿子记住了!”
  他想安慰什么,却不知道该安慰什么。最终都沉默的睡了。
  第二日一早,扶苏便与子婴带着亲卫去游猎。
  始皇站在行宫看着茫茫大山,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克制自负。
  他的自负,才是拦在眼前的大山。他要亲自砍断,将它移开。
  以往之功绩,就是这山,虽是巨大成就,同样的也迷障了他往前看的眼睛。
  其实,要学习的人,又何止扶苏一个人!
  线上的朋友是虚拟的,同样也是纯粹的。
  为什么我们很多话可以与线上的朋友说,却没法与身边的人说一字半句呢?!
  普通人尚且如此,雍正更是如此。
  就算是亲生的儿子,和亲生的女儿,他们的身后也有太多的干系。怎么能做知己。
  因此,儿子就是儿子,女儿也只能是女儿,绝不会是知己。
  他们的身后是一个个的妃嫔,母系的家族,利益的牵扯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雍正便是身为帝王,也是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自由的,不能任性的去宠任何一个儿子,也不能擅自去亲近任何一个女儿,因为别人会解读信号,会脑补过甚!
  是的,做帝王就是这么无奈。所以对女儿们要公平,公正,见要一起见,赏要一起赏,不能独宠。
  对后宫的女人,对大臣,对儿子,对女儿,其实都一样的。
  半步都不能有所偏颇。
  雍正到这个年纪了,又怎么会没有儿女之心呢?!
  因此,他心里是无比的渴盼翠儿能来自己这呢,她身后无有干系,他可以放肆的去宠,去亲近,去偏爱和疼宠。
  对她,雍正是真的有点期待的。
  主要还是老了,身边寂寞了,希望膝下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扶苏那样的是想不到了,儿子是拐不来,但是女儿,当然有所期待!
  苏培盛太了解雍正在说什么,便笑道:“万岁爷勿忧,老人家既答应了,就一定会送来的,只要能送得来!待到了苏州安顿好了,马上就能接来了。”
  只是五爷那,估摸着,怕是又有的闹!
  雍正点了点头,道:“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起来,这孩子,真接到了,朕要养在身边,像始皇对扶苏那样,她是个通透的,便万不能放她去后宫呆着,去应付后宫那起子人,朕又怎么舍得?!好不容易接来身边,就放在朕身边养着,清静一些,不叫出去应酬那些打探,就挺好!”
  苏培盛笑道:“一定准备妥当。不叫翠姑娘受委屈的。”
  雍正心里还有期待,心情也挺美,笑道:“有她在,有你在,有百福和造化,朕这养老日子才叫真美。过点小日子就挺好。”
  以后闲了下棋写字,念佛讲经,还可以一起上线聊天,馋一馋始皇。
  一想是真美。
  苏培盛都被雍正说笑了。
  这一晚就过去了,翠儿没上线,估计是还没想好怎么面对。
  直到第二天,翠儿才上线了,依旧是蔫哒哒的,估计心里不是滋味,不自在,也难受。雍正看了她一眼,这小可怜的,看上去真是忐忑不安。
  “大狗子身子怎么样了?!”雍正道。
  “好,跟他爹学了一身的射猎本事,那箭的准头,半点不差。”林觅道:“现在越发的好看了,以往也没人朝他看,现在走在村里,倒叫村里的丫头们不好意思了。只是洗髓丹可改筋骨,然而,他还以往一样,经验有了些,但是见识想法还是单纯。这个得有补天丹才行,可我现在一知半解的,也炼不出来!”
  “老人家莫急,慢慢来吧。”雍正道:“孩子懂事,出息,有孝心,便是真的傻些,也无妨。”
  林觅点点头,笑道:“倒也是,虽是傻吧,但也识好歹,识人心,知道人心善恶。以后随他爹在外行走,我也能放心了。”
  雍正便笑道:“好人有善福。”
  至于李延治的事,林觅也不提,只是心里多少是担忧的。只是人找不到,天天说,也解决不了问题的。
  始皇难得的安慰了一句,道:“别担心,人再狡猾,也会留下痕迹,会找到的。”
  林觅笑应了,只叫他们别太担心。
  翠儿看到扶苏,见扶苏一直看着自己,透着关心,心中一暖。
  扶苏道:“妹妹,以后清宫住厌了,便来我这,我陪妹妹去游猎玩耍,不叫闷了。”
  翠儿心中暖极,点点头。
  “今天我猎了好几只狐狸皮,等再猎些,便能给妹妹做一个裘衣了,到时候再给妹妹御寒。”扶苏道:“妹妹去四叔那住,千万别伤心啊,还有我在呢,得空了便与我说说话。”
  翠儿红着眼睛,点头,然后笑了。两小只到底亲热些,因此,便凑到一处说话了。
  “我给哥哥做了一把扇子,”翠儿道。之前早想拿出来了,后来因为要离家的事,弄的心里不得劲,就一直没机会送。
  扶苏喜道:“是什么扇子?我看看……”
  翠儿将折扇拿了出来,道:“因为自己糊的手艺不佳,因此买的现成的,但是扇上的字是我写的。”
  林觅笑着递给了扶苏,扶苏小心翼翼的,将折扇打开了,喜道:“我喜欢,很喜欢。妹妹的书法,是真的好。这字的功力,很洒脱,倒比小字更好看。”
  那些闺中字,到底洒脱不足,狷秀有余的。
  “写的是汉字,功底还不到家呢,”翠儿笑道:“我念给哥哥听!”
  汉字,汉人……始皇叹了一声。
  翠儿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倒有点停顿,她虽未听到雍正刺始皇的谈话,然而,心思灵透,一说出口就知道不妥了。
  “无妨,且念!”始皇道。
  字不同,而且折扇是宋以后才出现,秦是没有的。
  所以上面的字,扶苏虽能看出笔锋洒脱与豁达,却无法猜透全部的字的,因此便默听。
  翠儿道:“题的是李太白的将进酒,李白是酒诗剑三绝,我心里觉得甚配哥哥,这才题上的。”
  雍正也笑着点点头,道:“李白是唐时的天仙诗人。”算是解惑了。
  又出现一个唐。
  翠儿念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扇上有限,因此只题了这一段字。
  扶苏体会了一把,只觉无限波澜壮阔之气,道:“只开了一端,还有么?!”
  “有的,我将后面的念给哥哥听,”翠儿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尔同销万古愁。”
  扶苏听的沉吟良久,始皇也觉豪气,笑道:“这李太白的确担得起诗仙之赞。”
  “这文法,与秦不太相同吧?!”雍正笑道:“但是不管文体如何,所有的东西都是共通的。感受到了没有?!”
  始皇算是默认。
  扶苏笑道:“这文体十分新鲜,秦这里,多数是赋,冗长且累赘,若是作的不好的,很容易变成词藻堆砌。所以,赋对诗人的才学要求更高更难。也限制了发挥。这李太白所作将进酒,反有精髓。”
  “没我的么?!”雍正笑道:“只偏爱你哥哥?”
  “这个你也吃醋,他们是近龄人,相近的很,自然亲近些,”林觅失笑道。
  翠儿脸红了,道:“有的,都有。”
  雍正酸溜溜的,也是,扶苏是同龄人,只比翠儿大十来岁,自然亲近。唉。像小老太说的,这叫代沟。
  心塞。
  翠儿瞄着他呢,雍正倒笑了,道:“开玩笑的呢,不必太小心。”
  仿佛她所思所想,大爹爹全知道似的,还懂得照顾她的小心翼翼,翠儿心中暖乎乎的,她知道这种不必解释,便道:“下次给大爹做一个更好看的。坠一个香袋。”
  雍正满意了,笑道:“那可敢情好,香袋里可以有亲手弄的香草香花。”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大大大狐狸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离家
  一时聊的欢了,见天都快亮了; 这才下了线。
  扶苏下了线; 道:“希望妹妹在四叔那能住习惯。”
  扶苏的语气里有失落。
  始皇不吱声。
  扶苏眼巴巴的看了一眼始皇。心里想说的事没敢说出来。
  其实若是翠儿能过去四叔那,他也想去。可是始皇没吱声,他哪里敢提这个开端?!
  始皇自然知道这小子心里想什么呢?!
  这才回来几天啊?!与亲生老爹还没熟; 这倒好; 只想着与四叔; 妹妹之类的相聚了。哎; 到哪说理去。
  这孩子,真的是太仁爱,太信任人了。
  始皇都心有疑虑,怕他有闪失; 他倒好,半点不担心。太信任别人了吧?!
  不过他这性子,的确不是个畏惧的性子,倒也是好的!
  扶苏道:“还有两只狐,给父亲做一个围脖,那一日运气好; 竟遇着了这么多只狐; 正好用得上。”
  始皇点点头; 伸手。
  扶苏回过神来; 忙将扇子递给了始皇。
  始皇缓缓打开,笑道:“以前一直看到雍正一把又一把,换了一把又一把; 把把都不同,今日总算见到了,原来这是折扇。”
  虽然折扇在秦没有,但是审美这个东西,其实是共通的。
  折扇讲究的是风骨,这扇骨其实如人,这字,便是人的皮相。可施展,可收敛。的确很美。
  特别有时候雍正那人,特别会摆酷,拿着扇子,唰一下打开,那姿态,真是,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