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老太种田记-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最近她没什么胃口,也是因为齿冷心寒的缘故,偏偏这个她说不出来。而太子也没察觉到,因为扶苏太忙了,况且这是后宫之事,他也实在不会用太多的心思在。
  原本太子妃都想妥协了,可是现在,却不乐意了。因为看到了翠儿身上的韧劲,那股劲儿,她喜欢。
  她身边又有吕雉这样的人,多数如此,各怀鬼胎。后宫也是如此。
  所以太子妃是很心累的,有时候心累到什么程度呢,就好比看不到一点希望和真心的感觉。
  可是翠儿不一样。
  “真正心奸的人,是吕雉,她可是无所不用其极,”嬷嬷道:“最近她可与太子妃的姐妹们打的火热。”
  说的好听是爱屋及乌,因为与太子妃关系好,才……其实,内里是什么主意?投资罢了。
  “所以才说翠儿珍贵,”太子妃失笑道:“以前倒是我多心了。这个孩子,你瞧瞧她,我说要把宫务给她管一管。若是心有奸的,哪怕为了遮掩,也会推辞一番,她没有。若是生疏,或是避嫌,她也会推辞一番,可她也没有。她顾忌着我的身体,一口就应了。若非是真心待我,又怎么会答应?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嬷嬷见她眼角有泪光,心里也不是滋味。
  身为宫妃,原本是富贵不可及,然而,心中的恍惚忐忑,没有人知道罢了。太子妃的心也是没有底,是慌的。
  怕情太薄,怕福太浅,怕人心易变。
  “这一生,能得太子厚爱,能得一真心的姐妹,足已,”太子妃抹了下泪,笑道:“倒是我伤感了,可能是有孕的缘故。”
  她摸了下肚子,笑道:“我的孩儿,好歹在这宫里,以后你有一个真心待你的姑姑。人间富贵处,这个才是最最珍贵的东西。难得极了!”
  嬷嬷道:“太子妃要保养啊。”
  不然那些什么家族姐妹的,全部都涌上来了。
  说来可笑,她死了,她们有机会,可她若活着,她们的机会反而凭着是同族人,反而机会更大更多。
  扶苏在女色方面,其实不怎么重,对后宫也是无所谓的。不像始皇,采选美女,曾经到入魔的地步。倒也不是重女色,就是一种征服之心,收藏之癖,与藏书,收集天下珍宝,收集天下名士,是一样的心理。也未必是什么珍惜不珍惜的,其实就是听话的都得归我,不听话的我全灭了。天下霸主就是这样子。
  所以扶苏后宫真没几个人,有品级的就更少了。也就是封太子的时候,除了太子妃上来,还有几个久侍的提拔了上来。
  太子妃道:“万没有将丈夫推向别人的,便是我现在有了身孕,他们说我恃孕而生骄,我也不惧,我就不让。谁来也不行!”
  嬷嬷笑道:“太子也未必肯去旁处去呢,太子妃这般想才好,夫妻一体,若真是如此,失了心,才是真叫傻了。”
  “说的是,我且心安理得。”太子妃失笑,心情豁然开朗了。
  就像翠儿帮她打理宫务似的心安理得,不是因为这个有多贵,而是因为放在心上的家人,才会帮忙。
  翠儿果真帮着打理起宫务来,太子妃不吐了,但是却嗜睡起来。
  翠儿一整理宫务倒发现了不少事情。
  她发现那吕雉与后宫里的宫妃,以及东宫的庶妃等人都有来往,那人情世故给做的,简直是八面玲珑了。这样的人才,不愧是刘邦的妻子。
  这份能耐,快把秦宫给摸的透透的了,也是,她是后宫的常客。
  原本这也没什么,你会交际,会来事,会走人情,也不算大事。
  可是,吕雉不安份在于,她想趁机借着太子妃有孕,搞点事情出来。
  翠儿倒是笑了一声,这个人挺有意思啊。现在匈奴与秦廷在议和的重要阶段,你借机弄点这个事情,不是手伸太长了吗?!
  是什么给了她如此的自信?!
  翠儿便将她的一子一女叫到身边来了,吕雉果然匆匆的赶了过来。
  他请过安,便进了来,恭敬请安,行礼,见二人无恙,才微不可察的松了一口气。
  “夫人消息灵通,”翠儿笑道:“这耳报神,竟比宫里的传旨之人还要厉害。”
  吕雉微微一凛,不动声色的道:“只是恰巧在宫中,才有所听闻,公主莫要误会。”
  翠儿只是一笑,却令吕雉更为忐忑。
  这两个是心性不错的人,真的不像吕雉,大约强势的母亲,会生下性格温弱的孩儿。
  这就是史上的鲁元公主和惠帝了。
  真的接触了,才知道是真的性情温和,不是装出来的,像个小白兔,一点防备也没有,而且守礼静娴,本份极了。安安份份的坐在一边,小声的说着画作。翠儿寻他们来,是以作画为名叫来的。二人根本不疑有他,半点不知机锋。
  更不知翠儿的隐形威慑,还有吕雉的紧张。
  吕雉看着翠儿,知道她是个狠角色,而且很聪明,有些人一点就透,却不点明,然而这意思还不分明吗?!
  这是敲打他的手不要伸的太长呢,她的子女都在宫中,现在只是敲一下手,下一次,折损了别个的就不好说了。
  吕雉的儿女,她都知道,又温弱,又散漫,虽守礼,却半点防备都没有,若被人设计陷害,先拿下了,就真的毫无反击之力,在宫中,又是她的天下……
  吕雉再是狠心之人,心也是抽抽的疼了起来。
  虎毒不食子。儿女是她的软肋。
  若没有她的保全,她的儿女早死了。
  而现在也一样,若没有她的妥协,她的儿女,全族,都全没有……
  而她也注定要妥协。
  两人对坐,倒茶的功夫,已经无声的较了好半天的劲了。
  其实都不必言明,全然明白,以吕雉的妥协而告终。
  “夫人也是女中豪杰,”翠儿笑道:“我比较擅长明面上的打打杀杀,却不耐烦这背地里的阴谋算计,夫人却是高手。这份本事,若是用了正途上,以后用心辅助太子妃,以后刘氏自有荣耀之时,若是走偏了,自身死,还是轻的。最怕的就是,什么都要失去,昙花一现,实为可惜!”
  带刺的玫瑰,有爪的母虎,不好收服,是吧?!
  频频试探太子妃的底线,这一点就有点讨厌了。
  “夫人是聪明人,”翠儿看吕雉低头不语,便也只是自若的笑道:“原本是一个与太子妃交好的绝佳机会,若是只是弄成了生硬的关系,将来,便是有什么事,太子妃想必也不会伸手。能不落井下石,都算念旧情。何必非要往恶性循环上去发展呢,就像这盆栽里,往上面洒一些奇怪的东西,叫它变萎,或者给施肥浇水,让它茂盛生长,都在夫人的选择上,关系也是一样,良性与恶性循环,却是两种全然不同的结果,还望夫人趁来得及的时候,好好珍惜!”
  吕雉手微颤,深深的看了一眼翠儿,道:“公主呢,志在何方!?”
  “志在远方。非内宫也。”翠儿笑道:“这个就不劳夫人操心了,只要太子妃信我,我自不必解释。”
  她是什么人,就也以什么样的人来想她。
  吕雉始终认为,翠儿必定是有所图谋的。
  翠儿也懒得与她解释,说不通。
  “公主很自信似乎关系不会往恶性上发展,”吕雉道。
  “夫人是想与我掰手腕吗?!”翠儿淡淡的看着她,道:“未必能较得过我。”
  她还没出手呢,真出了手,吕雉也完了。
  吕雉心道,你有始皇之宠,我怎么与你比?!
  两人是注定是说不通的,所以不会试图相互理解或说服,只要达到目的就成。
  翠儿道:“夫人三思吧。”
  吕雉要出宫了,叫二子送她,吕雉几番欲言又止,然而儿女却在夸翠儿好相处,又美貌,连画也画的好,最终她闭了嘴,不吭声了。
  由此倒是真老实了不少,也少出来交际了。
  翠儿对扶苏吐糟道:“大概能老实一段时间,又会故计重施,哥哥还是要多注意内宫动向,千万别忽视了嫂嫂那边的事情。别小看女人,能量大着呢,一旦所有的不好聚到一块搞点事情,防不胜防!”
  扶苏道:“我会的。”最近忙的的确有点忽视太子妃了,心里也有点歉意。
  “这刘邦与吕雉,以后若是能用便用,不能用,便弃了,倒也不算大事,”扶苏道:“如今不过是一时之计,能用得上他们一时罢了。”
  若真是蹬鼻子上脸的,不知轻重,无需扶苏亲自处理,只要放个讯号出来,秦公室的那些老权贵们,哪个容得下他这个新贵?!
  现在不过是因为要用他,所以这些老权贵们才忍着的。
  也正因为感觉到被排挤,所以刘邦才拼命与胡亥交好,而吕雉也拼命的想融入,拉帮结派的。
  其实,她本末倒置了,根本不知道她的底气其实是始皇和扶苏。
  若是真的弃而不用,那才是他们的末路。
  要翠儿说,这般钻营,皆是因为来了不懂得的阶层,心里不安的缘故。所以,昏了头了。
  这样的人,其实也只有始皇和扶苏能包容。
  若是换了小爹爹那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呵呵,雍正可最恨这种人。
  就是朕给了你恩宠,你不知道珍惜,还敢给搞三搞四的不知足,早晚朕要收回宠,叫你知道你所谓的钻营,不过是个笑话。
  根基没了,那些权贵,哪个有眼看得上你?!
  吕雉是根本还没有搞清楚这一点。
  二人也没多说吕雉的事情,翠儿只道:“科举还算顺利吗?!与匈奴的事呢?!”
  现在的大秦不光有秋试,还有春试。去年秋试是第二次的科举,与土豆玉米的丰收一样,是意义重大的事。
  秋试是总试,春试却是各科的分试,主要取用的是一些奇才,关于农业方面的,蓄牧方面的多些,匠人也有。
  “还算顺利,去年农业有长进,司农官都很高兴,今年还要继续推广,也招了不少新人录用,今年蓄牧却是新的开始,所以,一切筹备还需要花些精力,等理顺了,以后照章程来便不难了。这一次科举算收获不错,很多奇才,”扶苏道:“皇父欲招些贤才编书,此事也由我来主理,因此事情怕是会更多。”
  “这样也好,这是向天下士人示好了,”翠儿笑道:“也算有条不紊了。”
  “匈奴之事也算谈妥了,”扶苏道:“至于用兵,也要几年时间,给大秦真正的缓过来,才可以。”
  翠儿点首,道:“哥哥,我长高了很多,现在的我,想家去了。”
  “我知道,”扶苏笑了笑,道:“翠儿十三岁了,是大姑娘了。”
  “你知道?!”翠儿倒是怔了一下。
  “兄妹这么久,怎么会不了解你的性子?”扶苏笑道:“你虽什么都不说,可是如此用功,如此的惦记着要长大,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回家去吗?!”
  翠儿心中一暖,道:“哥哥懂我。”
  “翠儿,蒙毅在秘密练兵,你想不想去军中,见识真正的正规军的悍气?”扶苏道。
  “可以去吗?!”翠儿激动的道:“蒙将军有空理会我吗?!”
  “他以为你是弘昼妹妹,会给弘昼一个薄面的,况且你也并非是捣乱之人。”扶苏笑道:“我会再另请他格外一天分出一个时辰的时间教你用兵之道。他的经验,都是书上没有的。”
  翠儿早熟读兵法百遍,如今一听,竟是站了起来,道:“真的吗?!真的吗?!”
  “说到做到,明日就送你去。”扶苏笑道:“书读百遍,不如一见。”
  “好,太好了。”翠儿太兴奋,以至于都忘了想起为什么扶苏会有此一念。
  始皇听了扶苏的打算,道:“你想的周全。”
  父子二人其实都明白,翠儿回去以后,那个世道,避不了要上战场的。她学一身本事和策谋,都是有用武之地的。并非只是回去呆在老人家身上,保护家人那样。
  既然如此,不如让她学点正规的战术,见识一下真正的军队的悍气。
  李延亭父子便是再成势,真正的正规军,他们还是差一点的。这一点,翠儿以后可以看到其中的差别而弥补上。
  这才是父子二人心意相通的地方。
  虽有不舍,然而,既要授渔,就一定要全力以对。
  二人都是果决之人,因此,便将翠儿送到蒙毅那去了。
  蒙毅这一次倒没像之前那么反感,主要以前是弘昼的事太深刻,原来是轻视之的,后来才发现,是个宝石。
  这一次呢,哪怕丢过来的是个公主,蒙毅也是收了轻视之心,真正的正视她了。
  倒省了很多的事。
  见识到真正的兵阵的强悍,那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是书上所不能与的。
  翠儿一进军营就入了迷,看着排兵布阵的演练,学习粮草的调度,战术的制定与破解……简直乐不思蜀。走火入魔一般。
  太子妃听闻翠儿去了军营,都惊呆了,她失笑着,自有男儿征战疆场,哪用得着她一个娇女儿?!便是她想去,始皇和扶苏也舍不得啊。
  然而问题在于,李家人丁单薄,背景又弱,想要成势,哪有那么容易?翠儿真回去了,面对那个险境,肯定不会视而不见。
  而年关一过,林觅这边的情势更紧张了。
  因为,那关外骑兵冲破了三道关,已经直奔京城了。
  皇帝闻风丧胆,骇的脸色俱变,再加上梁王攻势猛急,两相攻击之下,粮草不继,兵力不足,地利优势已消失殆尽,皇帝又不得不逃出京了。
  问题就在于逃出京是错,不出京也是错。若不出京,是被人打进京,然后自焚或自尽而死。可是逃出京,却真的是坏了事,坏在哪儿?!
  坏在梁王早有所料,派了各路追兵沿路拦截,誓必要捉到皇帝。
  而皇帝的御驾当然不可能低调,哪怕再逃出京,也得保有皇帝的威严,因此,梁王几乎是沿着线索在追捕,很是顺利。
  只怕皇帝要么走投无路在野外自尽,要么就是被梁王所捉,没有别的可能。
  皇帝还未抓到,京中因无抵挡,梁王大军誓如破竹,分为两路直接进了京城,驻扎固防下来。
  自以为天下在其之手!
  而很多的郡县的所为也确实是像这天下的确在其之手的样子。因为梁王一势如破竹,强势不可抵挡,各郡县的势力纷纷向梁王投诚,更有谗媚者说梁王才是正统,自当驱除奸邪,当立为天子,震威天下九州,肃清宇内之意,反正这情势,也是如小丑轮番上场一样的你来我往。
  而李延亭也一直没有表示,不仅没有上表,也没有投诚,到现在还在固守城池!
  梁王一面倒的情况下,那些原本有异心要投奔他途的人哪里还能忍得住,当下便有二十余座城发生了叛乱。
  李延亭带着大狗子,还有王屠夫,左奔右突的灭火,平乱,真正的乱子定下来,流血流了不少,逃走的也有不少,叛变的也有不少,但是一座城都没能夺了去而降于梁王。
  也因为此,这一次的李延亭真正的展现了他的凶悍和能力。
  平叛之后便是定人心,军法处置的军法处置,而叛乱之臣属,也都一律斩首。
  血流成河。上下人皆为之一肃,凛然不已。
  李延亭虽然什么都没说,既未自立为王,也未打出什么旗号来,但是这个态度还不明显吗?!
  哪怕他什么都没说,然而在梁王情势一片好的情况下,他依旧不声不响,这本身,就是一种要自立的信号!
  除去了这些有异心之辈,李延亭内部剩下的都是精锐以及忠于李延亭的人了。
  上下皆为之一肃。
  而劝他自立,以及打出旗号的人也顺理成章的劝他了。
  李延亭却道:“不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要成人,不在乎自不自立,若自有威望,也无所谓旗不旗号。”
  上下凛然敬畏不已,就这个心态!绝了!
  不急不躁的人,这性子,他不成事,谁能成事?!这也太能沉得住气了。
  俗话说的好啊,咬人的狗不叫。这李延亭,真个的是个大人物!
  李延亭道:“当召集天下义士,共举义字,而守御边关要塞,不叫他们犯中原半步。”
  明白了,旗号不是封王,而是对外!
  这一下子,可得吸引很多人来投奔。
  好,极好!
  这也入夏了,在备战,麦苗也长起来了,这边的百姓暂时不受影响的,他们对李延亭也都有了信心。
  李延亭虽未自封,然而上下的臣民,军中的将士都主动呼他为李都督。
  李暇为大将军。
  一方之势已成。
  召集义士的名号一出,忧心中原前程者皆来投奔而效力,一时之间,实力大增。
  而李暇也秘密的到了小镇上。
  林觅看到他的时候,心中松了一口气,道:“事定了?!”
  “爹已经平定了。”李暇搂着林觅的手道:“爹说,还要备战,要多多的人,不然此去,是送死。还要看看情况再说呢,因此叫我不必急着回他那去。他会等我去了再起事举兵。”
  “好,好,总算还有点空。”林觅道:“要抓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