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老太种田记-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璧从他膝头爬下来,颠颠的跑去了。
  “咱君臣许久没喝过酒了,今天好好饮上一杯。”雍正亲自拿了酒,二人忙站了起来,惶恐的双手拿碗接酒。
  雍正倒了,道:“朕敬你们二人一杯。这大清,是朕的大清,也是你们的大清,更是天下人的大清。共创盛世,是一生所愿。”
  二人红了眼眶,道:“共敬皇上,大清的天下昌盛,亦是臣等所愿!”
  一饮而尽。
  这饭像寻常的饭似的,没那么多规矩。吃喝都尽兴。
  二人退下后,明白,不要党争。而且皇上心意在哪个皇子身上,也不要管。
  他们作臣子的,做好事就行了。
  所以永璧的事,是半丝没向外面透露这相处情态。
  只是不说归不说,看这个样子,怕是外面的议论也是有根据的,只恐皇上的心意的确是在五王爷身上了。
  现在只等五爷能不能战胜归来了。
  若是败了,也许这个威信也就散了,也就少了议论。
  但若是胜了,后头,针锋日上,万一有人抢着去支持五爷,然后威胁到皇上怎么办?!
  当年太子爷的事,二人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虽然五爷这人吧,的确有点难以想象会是他。
  但是,万事万物的,也真是说不好啊不是?!
  他们可料不到,雍正早有退位的想法,因此都只不吭声。
  雍正忙完了这一阵,也就等着过年和海上的消息了。
  上了线,难免又跟始皇得瑟,显摆他的孙子永璧了。
  始皇冷笑一声,对林觅道:“这人又开始显摆孙子了,说的好像别人没孙儿似的。”
  “你有,你倒是养吧,你怕不会吧?!”雍正笑嘻嘻的道:“不是我说你,你这人不懂含饴弄孙的乐趣。不知情趣。你也养你的孙儿试试啊?!”
  始皇被他噎的生气,他倒是会养孩子才怪。
  赵佶叹了一声,道:“难以想象。”
  这两个幼稚起来,真是可怕。
  他与林觅二人默契的投以一个无奈的笑容。
  林觅赶紧打断这两个,道:“算算日子,快过年了,弘历有消息吗?!”
  “没有,”雍正淡淡的叹了一声,道:“弘昼倒是隔上一个月来封信。弘历却没有半点消息。”
  “会回来的。”林觅只能这样安慰他,道:“他会想开的。”想开了也就回来了。
  雍正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道:“老人家也准备过年了吧?!现在局势怎么样?!”
  “延亭是不管外面的事,只守着六座城,”林觅道:“说起来也复杂,皇帝吃了一番苦头,逃到辽东与王营集合了,然后借了力,又打回了京城,把京城给夺回来了,就是上个月的事,只是京城已是一座废城,现在皇帝估计也有点难为吧,好不容易夺了回来,威严却丧失殆尽了。尴尬的是,城成了废城,费尽夺回,却无法再用。现在正在说迁都的事,我看这事吧,太难为了……”
  雍正听的都沉默了一下,道:“光听着都狼狈和无奈。”
  至高在上的帝王尊严又怎么受得了?!
  这个时候,大臣们又要说迁都,他能心里不烦才怪。
  “必是要怪以前的大臣不管是说要削藩的,还是妥协的,都饶不了……”雍正道。
  啥意思?!
  这是要往心理变态上走了?!走暴君路线不成?!
  林觅都听傻眼了。
  “再看看局势。”雍正道,“看他怎么办。”
  “嗯。”林觅应了一声,道:“梁王一直在向这边攻进,原本是节节攻进的,只是王师一回,梁王与朝廷大军又僵持住了。朝廷的实力还是在的。”
  毕竟根基未毁,还在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多了。
  “叫延亭不要轻举妄动。”雍正道:“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不管是圣旨,还是梁王的亲信来信,都不要听。对外也不说不遵。只说现在局势乱的很,延亭之力能保住这六城不错了,没有他力如何,再说了,现在这么乱,有没有假传圣旨,或是梁王的信也不知道呢,推干净便是,身上一定要摘干净。”
  林觅表示记下了。
  “京中流民被打败以后,就向各方四散了,也来了不少到这边,延亭收了不少,能安置的都安置了。”林觅道:“只是粮食还是吃紧。因为义名在外,很多别的地方的流民听说了,也涌来了这边,最近还挺紧张的。不止是钱粮的原因,还有,怕生乱子。”
  “乱世用重典。”始皇道:“雷霆与仁义,缺一不可。若是收了管不住,还是要散的。而且是惨败的散落。这六城也就被弄的无存。”
  林觅道:“我知,我与延亭说了,他心中也是有数的。”
  “马上又要过年了啊,”雍正笑道:“希望新的一年,有新希望。”
  林觅道:“是啊。”
  可惜还没找到老三,一直没老三的消息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9 60瓶;影君t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回礼
  说来也怪,延亭如今有了势力; 也一直派了不少人找; 可就是寻不到。林觅心里也是觉得古怪的很。寻思着,要么死了,要么改名换姓了。
  没道理一点消息也没有。
  延亭在此; 李延治要是知其名; 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是他也没信; 没消息,没信件。
  愁人。林觅是希望他能回家的。可是连消息都没有,林觅除了等也只能等。快过年了,林觅这边的局势也越来越紧张。
  因为入了冬很冷; 很多流民死的无数,冻死的,饿死的。李延亭贤名在外,所以投奔前来者,有无数。接受了一批又有一批,以至于城内都快饱和; 城中的百姓都开始不满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李延亭道:“可是将流民关在城外却也不行。现在不是夏天; 若是夏天; 拦住也就拦住。可是现在,哪怕拦一刻,就有无数的人冻死。娘; 我……”
  “没事,你尽量收,我有粮。”林觅知道他担心空间会不会耗干,便道:“无妨,这也是空间的意志和希望。总是希望能救更多的人的,只是,你该担心的是,怎么平衡流民与百姓,不起纷争。”
  李延亭道:“六座城根本不够容纳了,年前,我打算再拿下几座城,才够后续的流民安置。”
  林觅道:“你是说硬取?!可有劝降的可能?!”
  李延亭摇了摇头,“若不是只能硬取,我也不会打算动兵,然后暴于所有人眼前,那些城,有心想要我的粮食,却不愿意接纳流民,更不愿意服从于我。”
  所以只能硬取了。
  林觅点点头,道:“你要做好准备,这样一来,你在天下那些人面前就藏不住了。有一,也许只是时势所逼,而有了二,他们也不会不疑心你别有所谋。一定会有忍不住要攻伐你的人。”
  李延亭道:“我心里有数,娘安心,我总能守住家的。”
  “还有啊,流民安置起来,不能闲着,对他们也不能太好,太好了百姓看了生气,倒生了怨气,叫他们做工,有口饭吃就行,不然就得起暴乱啊。你先得叫他们怕了,他们才会知足,否则,下一步便是抢城民,掠城池,在外面久了,狼性足了,”林觅道,“驭人之道,不能太好。”
  李延亭道:“娘,我记住了。”
  林觅看着他出去了。她虽是平等社会长大的,然而在这个时代,她不会让李延亭去弄这个,根本不具基础不说,只说人性都是一样的。
  倘若像个圣人一样给吃给喝给住,下一步,就得被人吃了不可。人性就是蹬鼻子上脸的。
  而且在外面久了,活下来的,要么是幸运的,要么就是手上也不干净。这样的人,当然不能太好。
  李延亭也确实是没叫流民们闲着,没事也得找点事做。
  体力好的就去修城墙,修不好,就没饭吃,而孩子老人女人的就叫给做军衣啥的,反正只要劳动都有饭吃。
  李延亭也确实是在备战了。
  外面的流民涌的越来越多,城中他的亲信有文有武也都很担心,站在城墙上,对李延亭道:“主公,人越来越多了,倘无处容纳,必要毁身毁城。”
  李延亭并不是什么以义起事之人,所以与旁的地方不太一样,他们是以义起事,约以兄弟那种,然后推个老大就席卷起来了。
  李延亭却不是,或者说,他做事就不是这种模式,所以来投奔他的人,就是为投英主来的,人虽少,不像别处呼五唤六,成群结队。李延亭只有少数的几个从者,他尊重他们,也平和,很少像别人那样只一心赏赐或示好。
  他留下来的都是真心想留下来辅助的。
  而这些人里,也看出了李延亭的仁心,多数都是一样的心怀天下的人。
  李延亭一次也没有展露出野心,所以他们也从来不问,但有些东西,是有默契的。
  也就是无事时隐,有势时起,这就是天命与所谓的运与势。
  李延亭人一直都是很沉稳的,道:“年前夺城,向外扩张。”
  一行人互视了一眼,道:“是。”
  外面的人就是洪水,推着人往前进,很难得的是,李延亭并没有只是被动,也知道调整策略。他们也更知道,李延亭对时势是心里有数的。
  一旦主动拉开了这角逐,后面被攻伐,或是被围攻,都是可能的。
  就像是兽在丛林一样,只要跨出了安全区,真正的争斗开始了。
  而林觅的世界就在这一片混乱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这一年,林觅已经七十二岁了。
  李延亭也的确又夺了七座城池,包括周边县镇,很快就有了新的地方安置流民。
  而林觅虽然一直在进步,然而,丹药却一直没有最后完成。
  始皇也在准备过年,今年他却收获了不少天子门生,因此,在忙碌混乱中准备着过年,或者说,是规定了正月为年,而不是在秋十月为年初一了。下的旨意是,天下大定,年节也一并规定,以民同礼仪,共庆贺。冬藏之季,万物蜇伏,而百姓取暖避冬,适宜共贺秋收,走亲访友。
  而今年也是第一个年,天子会带着科举出来的天子门生,与秦天下共庆贺。
  始皇现在也比较注重细节了,也挺会来事的了,以前吧,秦礼以前,其实都比较粗糙,一般赏赐,是祭礼过后的祭肉。赏给王公大臣们,贵族们。
  这要是哪个没得到祭肉,那绝对是要自杀那种,因为这是一种羞辱。这里面的事情就极复杂了,说明边缘化了,帝王连想都想不起来了。这要是无意的,那是真惨,要是有意的,那就更惨。
  但今年不一样了,因为秋收以后,天子并没有举行盛典祭天,而是在年关前祭的天与太庙。然后也不是赏赐祭肉了。
  而是邀大臣们共贺新年,入宫饮宴。这已是尊荣。宫中还有庆典。
  然后年关前还有赏赐下去,先是封一下前朝的大臣们,有功的都列出来赏,封,后宫的再小封一下,然后就是赏赐,该有的一样不落。
  待到过年的时候,始皇又赏了,这个赏一盘果子,那个赏一盘蔬菜,反正各个都以被想起来为荣。
  大冬天的,新鲜果子,与蔬菜本就难得,得了赏的,可高兴了。
  现在对比一起,好像这热闹气氛,似乎是只赏祭肉是不大一样啊。
  大臣们也会来事啊,皇帝不忘他们,这年礼里,他们也得识礼啊,也不知是哪个精明的起的头,给皇帝送新年礼,再给太子宫里送一送,各大臣家也来往一番,这秦廷,秦天下,都被带动起来了。
  虽是新定的年礼,然而见皇帝和大臣们都热衷于此,百姓们自然也从上而动,也都热闹起来了。
  始皇听着咸阳城内的鞭炮声,内心这一刻,是充实的。
  不像以前,是空空的,所以得有无尽的欲望去填。
  老了,可能心态也放平了,所以,人反而充实和满足了很多。似乎看着大秦慢慢趋于平稳,心里很满足。
  总有一天,大秦会越来越强盛,繁荣的。
  而雍正和翠儿也在准备着过年了,本来是想趁年接林觅来过的,然而李延亭正值攻伐当口,林觅要亲自盯着,因此,雍正便没再提,只是也没对翠儿提一句。
  翠儿每天都与永璧读书习武,渐渐的对这个姑姑比对雍正还亲了。天天姑姑姑姑的叫个不停。
  五福晋见了也很高兴,她渐渐的也知道了翠儿的心性,也就放松了,也就知道了雍正为什么会疼爱这样的人。
  雍正便是心思灵巧,也想要一个单纯的不用心计的能像平常人相处的人吧。
  所以,雍正才需要弘昼,需要永璧。
  五福晋便也没有给永璧灌输什么要敬怕皇上的话。
  就这样相处着,也是好的。快过年,五福晋和皇贵妃都盼着弘昼能早些回来呢。
  耿氏,更是如此,一心盼归,就怕有什么闪失。翠儿去见过她,安抚了她一回。
  耿氏也乐得与她关系好,因此只拿真心以待。翠儿反而很喜欢。相处倒也融洽。
  进入腊月中旬,弘昼终于有捷报传来了,雍正大喜,看过信,对翠儿道:“你五哥哥的信,剿了贼窝,杀了一批,招安了一批,如今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太好了!”
  朝中也满是庆贺,算是有了一个交代了。
  “可能赶得回来过年?!”翠儿道,“半个月,只恐难抵达京城。”
  “未必能赶得上,然而正月回也可,”雍正喜道:“我立即发信去,叫他与扶苏不必急,慢慢回京,安全为重。”
  半个月能把马跑死了,关键是人也累啊。雍正也舍不得他们二人吃这种苦头。
  翠儿细细的看了信,笑道:“那开了春,渔船和商船都可以出海了,而那边的事也就开了好头了。以后,只需按章程来便可。而海兵,也都有了开始,以后只是常驻沿海就成了。”
  “不错,就是这样。”雍正十分高兴,道:“这是年前得的最大的盛事了。”
  说罢便去写信,叫扶苏和弘昼慢慢回,不必着急,至于李斯,他是文人,慢一点回来也无妨。要他赶回来,他得累死。他的身体可及不上弘昼和扶苏。
  雍正写完信,很是高兴,晚上上了线,便笑着与始皇说了这件事。
  始皇也嘴含笑意,这大半年,他是真的想扶苏了。
  “待扶苏回,叫他先回来,”始皇道。
  “好。”雍正哪还不知道他,他虽嘴上不说,只怕心里也是想孩子的。
  林觅笑道:“待扶苏回来了,始皇也能轻松一点了。这大秦的政务,忙吧?!”
  忙啊,哪能不忙?始皇心里却高兴,今年匈奴没有犯边,十分太平,而儿子又回来了,能不高兴吗?!
  “老人家的丹药可练好了?”始皇问道。
  林觅摇了摇头,道:“还差些火候。”
  “老人家,慢慢来,别心急。”雍正道:“得信天意,天意一定会在合适的时机将老人家的药给了的。”
  林觅笑着应了,道:“你那呢,现在贼都剿了,开了春就正式的开海?!”
  “是,”雍正笑道:“这一次就真正的与海洋接轨了。”
  “恭喜啊,值得庆贺啊。”林觅笑道:“来吃火锅吧。”
  “哎,成,”苏培盛撸了袖子,道:“我来帮老人家。”
  林觅笑道:“好久没吃过了,老四呢,忙了好一阵,我也忙,始皇也更忙。现在正巧凑一块吃一顿,等孩子们都回来,再吃一顿。”
  众人都笑应了。
  赵佶乐道:“都是大忙人啊,只有我一个闲人。”
  他将画架搬出来了,拿了油彩笔,开始画在各自忙碌的几个人,雍正和始皇端菜呢,苏培盛呢在弄锅子准备调料和高汤,林觅呢,拿碗筷,摘果子,烧热水准备倒茶。
  这画一画出来,就有一股别有生面的画面感。
  赵佶不愧是赵佶,字,画是一绝,这油画虽然也是半路出家吧,但是这技术,不比正经学的人差,再加上常年画画的心得,这一琢磨,自有一番特色。
  有天赋的人,就是有天赋啊。
  吃了一顿火锅,打了一会斗地主,也就散了。
  始皇没等到扶苏陪他过年,与大臣们过的。雍正呢,与大臣与后宫们庆贺着过的。而林觅这边呢,是一家人过的。李延亭和大狗子不在,他们去守城了。
  现在有十来座城池,越是大年夜,反而越是紧张,就怕有偷袭。
  战乱之时,这几乎是避免不了的,越是过年过节,越不能大意,因为真的可能会有偷袭。
  现在李延亭出现在了群雄之中,虽实力不丰,然而,哪一个又能容得下他,既站了出来,只能角逐,而不能逃避了。
  李延亭只是不尽量去挑事,然而防御,他都是要抓在手里的。
  所以就算不防守,他也是没有空天天呆在家中的。
  李延寿一整天都很忙,给王屠户家送点肉啊吃的,再给高氏送点酒啊啥的,就怕失了礼呢。三家离的不算远,比先前在村里住的时候,可亲近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