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沈家九姑娘-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二哥,一路顺风。”沈丹遐跟着陶氏出城送程珏。
“小九妹,程二哥要出去很久,你可不要忘了程二哥。”程珏蹲在沈丹遐面前,柔声道。
“不会忘记的。”沈丹遐娇憨地笑道。
“你也要记住我。”程珝凑过来道。
沈丹遐斜睨他,道:“你又没出远门。”天天在她眼前晃,她想不记得都难。
“我是说我要是出远门,你会不会记得我?”程珝问道。
沈丹遐撇撇嘴,“会记得。”
“真的?”程珝质疑。
沈丹遐抬手推开近在咫尺的小胖脸,没好气地道:“真的啦。”
“三弟,可以了,别惹哭小九妹。”程珏将程珝抱开。
程珏出门之后,沈丹遐的作息没有多大的改变,每天还是跟着两个哥哥去程家跟程老爷子学习。沈丹迼换了个先生,陶氏还为她请了两个教规矩礼仪的娘子,沈丹迅也跟着一起学。
七月下旬,沈母身边的陈婆子来了,她过来是代表沈母训斥陶氏,指责她没有照顾好庶女,不配当嫡妻之类的话。
陶氏被沈母这恶心的举动气坏了,将陈婆子打发下去,嘱咐招财道:“你记下,今年送去锦都沈家的年礼,给我减掉三成。”
“太太,这样,老太太只怕又要寻事。”齐婆子略有点担心地道。
“她想寻事让她寻,再怎么样,她也不敢让沈穆轲休了我。”陶氏不以为然地冷笑,“我为老太爷守了三年孝,我对沈家有生育之功。我没犯七出之条,她若是想说我不孝,我就告她不慈。”
齐婆子见陶氏心中有数,也不在多说什么。
“娘,娘,你在哪里?”沈丹遐甜糯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哎,小九儿,娘在这里。”陶氏赶紧从厅里走出去,脸上已无刚才的愤怒,笑容满面。
“娘,花花送给娘。”沈丹遐举着一朵刚在园子里摘剪秋罗。
“哎哟,娘的乖乖。”陶氏弯腰抱起她,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亲,接过花,“小九儿怎么想起送花给娘?”
“花花好看,娘也好看,最美的花送给最美的娘。”沈丹遐不会承认,她无意看到程老爷送花讨好苗氏,哄得苗氏笑得比鲜花还灿烂,一脸娇羞。沈丹遐受到启发,就想效仿一下去哄陶氏。
沈穆轲那个花心的渣男,别说不用指望,就算他肯送,陶氏未必喜欢、未必肯收;她大哥年岁渐长,越发的沉闷稳重,也指望不上;她二哥虽说活泼些,可是年纪尚小,不懂这份情趣。于是她只能亲自上阵,效果还挺不错。
陶氏搂着沈丹遐怎么都爱不够,“娘的乖乖,娘的乖乖哟,真是娘的贴心小棉袄。”
☆、第四十二章 八月十五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了八月初七,沈丹遐等人为沈丹迢守的三月孝期满了,换下素服,去城外假坟处化了纸,喝了去晦酒,从此沈家再无沈八姑娘。
同一日,锦都陶家送来了节礼,还带了一个好消息。柳县、五鼓等县大旱,因陶家出粮出力,没有饿死太多百姓,也避免了一场暴乱。陶家并没有用仁义伯府的名声,是用的圣上的名义,圣上在民间就得了个仁君的称谓。
圣上一高兴,大手笔的赏了一堆东西给陶家。陶侃和金氏认为这是陶氏的功劳,把圣上赏的东西分了一大半送到鲁泰来,这里面有一匣子宝石。
“小九儿,这些宝石好看吧?”陶氏笑问道。
“好看。”沈丹遐抓起一颗红宝石,她年纪还小,虽然见过许多好东西,但还是不懂的鉴赏,不过这红宝石色泽鲜艳,又富有光泽,可见是好东西。
“娘让她们打副小头面给小九儿戴好不好?”陶氏笑问道。
“可是小九儿还小,还不能挽七姐姐那样的漂亮的发髻,等小九儿长大了,娘再让她们打头面给小九儿戴吧。”沈丹遐婉拒,她年纪小,戴这么好的红宝石,实在有点浪费。
“好,那就依着小九儿,这些宝石先搁在库房里,等我的小九儿长大了,再打头面。”陶氏笑道。
沈丹遐轻舒了口气,她真怕她娘坚持把这么大颗的宝石切割成小颗,上回那么好的羊脂白玉,非给她做个玉镯。她年纪小,那玉镯也小,就戴这么一两年,等她长大,就戴不进去,只能搁置一边。
陶氏没注意到沈丹遐那如释重负的表情,还在扒拉着东西,嘴里念叨着,这攒着,那攒着,全都给小九儿攒着。攒着做什么她没说,但沈丹遐能猜得到,无非就是给她做嫁妆。
到了中秋节的前一天,沈穆轲带着琥珀和花氏回鲁泰过节。沈穆轲回来还有一件事,“把崔子西的《双喜图》找出来给我。”
“啊!”陶氏讶然。
沈穆轲不耐烦地道:“啊什么啊?崔大人下个月生辰,他一直在收藏崔子西的画,送这图能甩是最恰当的。”
“画在老太太那儿。”陶氏在噩梦醒来之前,为了讨好沈母,送了不少好东西给沈母,这幅《双喜图》就在其中。陶氏醒来后,事情太多,还没来得及想办法,从沈母手中把东西要回来
“怎么会在老太太那里?”沈穆轲皱眉,知母莫若子,沈母就是只貔貅。
“是老爷说的,老太太出身书香门第,最懂得鉴赏了,老爷就把画全拿去给老太太了。”陶氏唇边勾起一道嘲讽的冷笑,为了侵占她的嫁妆,沈家的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沈穆轲记起这事了,画在沈母手中,肯定拿不出来,沉吟片刻,道:“你拿五千两银子给我。”
“银子没有,老爷的俸禄交给谁了,找谁要去。”陶氏没好气的道。正妻做到她这样,已经够贤惠了,拿嫁妆帮他养妾室庶女,他还想如何?
沈穆轲恼羞地问道:“你这是嫌弃我俸禄太少了?”大丰朝的官员的俸禄还比较丰厚,有正俸、禄粟、茶汤钱、薪炭等,沈穆轲这个五品官,月俸折合银两是六十九两。如今在外为官,不用交公,可沈穆轲却没有将月俸交给陶氏,至于是用光了还是交给那个妾室了,陶氏没管,她也不愿为这点小钱与他纠缠,从来没讨要过他的月俸,但没想到沈穆轲还有脸找她要银子。
“我没见过老爷的俸禄,不知道是多是少。”陶氏冷冷地道。
沈穆轲面上尬色一闪而过,“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以后我每月会把俸禄送回来给你。”
“有老爷的俸禄,以后日子就能过得宽裕些,如今家里是入不敷出,我前儿把最后一对法华釉贴菊花耳瓶,送去当铺里,当了一千三百两银子。把这几个月的柴米油盐的欠账给结了,现在又快到年底了,要准备送去锦都的年礼,还不知道上哪里弄银子,这下好了。”陶氏故意叫穷,她是打定主意,绝不拿银子出来给沈穆轲。
“啪”沈穆轲杯子砸在地上,“陶氏!”
“老爷就是把这些杯子全砸了,我也拿不出银子来。”陶氏看着地上碎成几片的杯子,淡然道。
沈穆轲猛然间看到榻上的银珠弹,走过去,捡起来,转身怒视陶氏,“这是什么?你有银子给小丫头败,没银子给我使?你这是什么意思?事关我的官途,你就怎么不在意?你是怎么做人妻室的?懂不懂什么叫做妻以夫荣?”
“妻以夫荣的道理我懂,可是这些银珠弹不是我给小九儿的,是隔壁苗姐姐送给小九儿的礼物。”陶氏一点都不惊慌地道。
“礼物?为什么?”沈穆轲不太相信。送一匣子银珠弹给一个小丫头,打着玩,这是不是太浪费了?
陶氏微微笑道:“老爷是知道的,陶程两家已联姻,程家老大玿哥儿有出息,如今在翰林院当编修。苗姐姐高兴,她又喜欢小九儿,送了一匣子银珠弹给小九儿,让小九儿打着玩。老爷要实在缺银子,就去跟小九儿说说,让她把那一匣子银珠弹给老爷,老爷拿去银楼融了,也是能用的。”
“我还不至于和小丫头抢东西。”沈穆轲丢下银珠弹,气极败坏地拂袖而去。
齐婆子等人在外面听到砸杯子的声音,一直担忧着,见沈穆轲出来,赶紧进去,看陶氏气定神闲地坐在椅子上,优雅地抿着茶水,没什么事,这才放心。
傍晚一家子聚在一起用餐,沈穆轲目光不善地盯着沈丹遐戴着的赤金八宝璎珞圈。沈丹遐不是真正的四岁小女娃,觉察到了,眸光闪了闪,道:“娘,大舅母送我的璎珞圈好看,小九儿喜欢。”
陶氏愣了一下,璎珞圈是她让金店打造的,并不是金氏送的,不过当她看看到沈穆轲的眼神时,瞬间明了,笑道:“你喜欢就好,不枉费你大舅母一番心意。”
沈穆轲顿觉气闷,恨恨地瞪了沈丹遐一眼,死丫头,跟她娘一样不讨喜,“你怎么教她的?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
沈丹遐一脸懵,她怎么就小家子气?她怎么就上不了台面了?
陶氏淡笑道:“是我让小九儿这么叫的,在自己家里,母女间没必要那么生疏客套。”
“什么叫着生疏?什么叫着客套?这叫规矩,小门小户的一点教养都没有。”沈穆轲板着脸厉声道。
沈丹遐明白了,起身垂首道:“小九知错。”不愿沈穆轲过多责备陶氏。
沈穆轲冷哼一声,张嘴还要说什么。陶氏重重地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放,“老爷的圣贤书是不是白读了?”
“你说什么?”沈穆轲用力地一拍桌子,声音比陶氏放筷子声更大。
☆、第四十三章 撕破脸皮
“我说老爷白读了圣贤书。”陶氏毫无惧色与他对视,“老爷有气冲我撒,别迁怒小九儿,小九儿不是给你拿来出气的。你若再敢说小九儿一句不是,休怪我翻脸,把你和这些东西,全赶出去。”
陶氏指着抱琴等妾室以及沈丹迼几个庶女。
“你敢!”沈穆轲厉声道。
“我没什么不敢的!”陶氏长身而起,指着沈丹逦,“老爷,旁的我就不说了,就凭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你罢官免职。”
“你……”沈穆轲没想到陶氏会用这事来拿捏他。董其秀脸色发白,整个身子都缩了起来。沈丹逦年纪小,并不明白嫡母指着她是什么意思,慢慢地嚼着嘴里的肉片。
“老爷,从今往后,不要对我母子四人指手画脚,那么一切可以照旧,否则,老爷就等着官身变白身。她们就通通流落街头,生死自负。”陶氏为了儿女,一直容忍着沈穆轲,可是到今时今日,沈穆轲无理指责沈丹遐,就如炸药包点燃了引线,立刻爆炸,她忍不下去了。
“我要休了你。”沈穆轲气极败坏地吼道。
沈丹遐没想到她一声娘,会引出这么大的事来,她不在意沈穆轲,却怕他伤害陶氏,默默地走到陶氏身边,抓住她的衣角。
陶氏抬手摸摸她的头,示意她不用担心,淡定地问道:“老爷,三不去的规矩,你没忘吧?”
为了保障妻子不被轻易休弃,《丰律》中规定了三不去,除了妻子有淫乱行为,即使妻子符合七出的其他条件,丈夫也不能休妻以及和离。
三不去中有一条是“有更三年丧”,就是妻子为夫家翁姑服丧三年的。就这一条,沈穆轲就不能休了陶氏,如果陶氏提和离到是可以。
沈穆轲被陶氏的淡然气得半死,胸脯起伏不定,看到两个差不多快和陶氏一样高的嫡子,一左一右护在陶氏身旁,他骇然意识到他已经拿捏不住陶氏了。陶氏的儿子已渐渐长大,她的腰杆子硬了。
陶氏见他目光凶狠地瞪着两个儿子,心咯噔了一下,这个男人冷血绝情,什么无人伦的事都得出来,厉声道:“老爷,若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那有关于老爷一切事情,都呈现在御史大夫案前。老爷记好,妻死夫亦亡。”最后这句明显是在威胁沈穆轲。
“哗啦!”沈穆轲用力地掀翻了桌子,将一桌子的碗、碟、菜全砸了,然后气呼呼地踩着重重的步子走了。
陶氏冷笑一声,道:“扫出去喂狗,让厨房重新煮一桌,送到正院的小厅来。”
下人们听命行事。
抱琴等人呆坐在位置上,半天反应不过来。
次日是中秋节,鲁泰县有花灯会,郑县令知道沈穆轲回来了,一早就遣人过来,约他晚上去城里的大酒楼赏月观灯。
陶氏不管沈穆轲会不会去,依照先前的安排,让人在园子里装饰了花灯,挂上灯谜,还让人准备了月饼、桂花酒、桂花糖、桃酥等祭月之物。到了晚上一家人又聚在一起吃了团圆饭,沈穆轲全程黑脸,陶氏视若不见。
吃完饭,沈穆轲出门去赴郑县令之约,陶氏带着一大家子移步到园子里,赏灯、猜谜、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之秋,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月姑,这月姑就是奔月的嫦娥,也就是民间说月神娘娘。大丰朝奉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是以沈丹迼居长,由她领着三个妹妹跪在祭月香案前,对着“月光神祃”,默默祷告。
沈丹遐没穿越之前,是无神论者,穿越之后,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上天还是有神存在的,于是诚心诚意的叩拜月神娘娘。求上苍保佑前世的父母,健健康康。求上苍保佑这世的母亲和哥哥,平安顺意。
过了中秋节,沈穆轲要返回潭州府,指着抱琴等人道:“你们收拾好东西,随我一起去潭州。”
他这是什么意思?
沈丹遐微蹙眉,沈柏密面色铁青,沈柏寓直接问了出来,“父亲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是要抛弃我母亲和我们吗?”
“你们是我的儿女,我不会不管的,你们可以随我一起走。”沈穆轲要遗弃的陶氏。他要用这个法子,逼陶氏主动提出和离。
“我们是不会随你走的。”沈柏密走到陶氏身旁,用行动表明,他是站在母亲这边的,沈柏寓和沈丹遐也走了过去。俗话说得好,宁要讨饭的娘,不要当官的爹。
抱琴牵起沈丹迼的手,也走到陶氏身旁去了。沈穆轲和陶氏之间,她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饶姨娘犹豫不决间,被沈丹迅拉去了陶氏身旁。沈丹迅比饶姨娘看得真切,她的这个生父指望不上的,还是靠着嫡母过活吧。
最后随沈穆轲去潭州府的是董其秀母女、刘氏、彩氏、琥珀和花氏。半个月后,花氏传了一封密信。沈穆轲花了一千两二百两银子买崔子西的《吹箫祝寿图》,出银子的人是董其秀。
陶氏笑了,梦里,总是她拿银子来贴补沈穆轲,如今换成董其秀了,这个女人其实不比她聪明多少。
沈穆轲和陶氏,明面上没有析产而居,但事实已是析产而居了,沈穆轲对留在鲁泰的妻妾、儿女们不闻不问。在潭州,董其秀在沈穆轲纵容下,以二房太太自居,出门应酬。
陶氏佯作不知,带着儿女在鲁泰安然度日,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腊月二十五日,锦都来信,说沈母病重,要陶氏和沈丹遐立刻回去侍疾。
“太太,这可怎么办?”齐婆子皱眉,老太太的病肯定是装的,可太太和姑娘不能不回去,若不回去,就是有违孝道,太太和姑娘的名声就坏了。
“回锦都啊,还能怎么办?当今可是以孝治天下。”陶氏轻描淡色地道。
齐婆子叹气,“太太,话是这说,可是这一回去,少不得要叫太太和九姑娘受委屈。”
“我不会让小九儿受委屈的。”陶氏坚定地道。在把减三成的年礼送去锦都时,她就预料到了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沈母如此狠毒,连年都不让她好好过。不愧是亲生母子,一样的丧心病狂。
“太太,就快过年了,等过了年,在上京吧?”齐婆子道。
“过了年,雪还没化,路上也难走。等到二月初,春暖花开了再上京也不迟。”陶氏勾勾唇角,她不会就这么没有一点准备回锦都的,她要谋划一番,让沈母不敢为难她和小九儿。
“太太说得有理。”齐婆子笑,“大雪天不赶路的道理,老太太该是知道的。”
☆、第四十四章 进京侍疾
陶氏留在鲁泰安逸的过年,但沈母却以为她在赶回京的路上,得意地跟两个女儿吹嘘,她拿捏儿媳的能耐和本事。
沈妧妧和沈母一样,瞧不起陶氏,对沈母磨蹉陶氏,她不但不劝,还赞成地道:“母亲这么做太正确了,像陶氏这种小门小户出来的,不管着点,会丢我们沈家的脸的。”
大姑太太沈婉婉皱眉,道:“四妹,三弟妹待人接物没出过差错,你别说什么丢脸不丢脸的。”
“那是母亲管得好,要不然,沈家早就成笑话了。”沈妧妧翻着白眼道。对于出色的三哥,娶个商贾女,她一直是不满意,也是不理解的,也从不叫陶氏叫三嫂。
沈婉婉虽然随夫婿俞祉外放为官六年,只在四年前,沈老太爷过世时回来了一趟,对娘家的情况不是太了解,但她出嫁前和陶氏相处过一段时间,觉得陶氏为人不错,她对沈母的作法是不赞同的。
“母亲,就算您要管教三弟妹,也不用挑在这个时候,还拿病重当借口。您这样,三弟妹就要带着孩子们急着赶回来,这大过年的,天气又寒冷,在路上奔波多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