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死忠粉重生了-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来也是运气好,她原本都不抱希望了,却在路过茶馆的时候,听见里头有人讲这件事,进去一问,竟然得知那神医的马车最后进了周国公府。
  国公府的人,那就不是她这个丫鬟的身份能打听得到的了。再者,外头这么多人在传,万一被其他人抢先告诉夫人了怎么办。这般想着,晚晴便急匆匆地回了太守府,趁着晚上给曾夫人抬洗澡水的机会,禀告了这件事。
  显然,有这样想法的不止晚晴一人,曾夫人也是这么想的。万一被那些妾室小妖精抢先禀告给柳太守,岂不是便宜了她们。正好太守晚上宿在自己房里,她便将此事告知了太守,得了太守好一通夸奖与感激。
  “那周国公世子正好在太守府为郡丞,待我明日向他打听打听。”
  第二日,商量完政务,太守单独将赵佶留了下来,客套了几句,这才转入正题:“听闻贤侄府上供养了一位神医,能治中风,不知贤侄可否给我些薄面,差那神医到我府上为我那老母看诊?贤侄也知晓,我那老母三年前中风,瘫痪在床,我心中真是日日煎熬。”
  作为周国公世子,赵佶十七岁就得了吏部任命,做这一郡的郡丞,将来自然是前途无量的,所以柳太守虽然是他的顶头上司,官品比赵佶高了好几级,对他却一向是极为客气的。
  赵佶满心疑惑,他虽然不读医书,却也知晓,中风是不治之症,这是常识,连宫中的太医都束手无策,那神医若果真有这般本事,怕早就扬名天下了,怎么会屈居周国公府无人得知。
  不过既然柳太守都找上门来问了,他还是回家查探清楚了再给答复吧。
  “府上的琐碎内务,小侄一向是不曾过问的。世叔垂询之事,还待小侄回府问问母亲。”
  “那就劳烦贤侄了!”
  于是,这一日下了值,赵佶便回了国公府一趟。
  却不知,很多话经传的人多了,就容易走样,以至于漏掉了很多关键信息,赵佶帮太守寻这位神医,倒是好一番波折。
  同济城作为上郡的郡治,是个很大的城,纵横二十里,恰好太守府与国公府一东一西,赵佶不想把太多时间浪费在上值路上,便在太守府旁边不远处置了个别院,平日都在那里休憩,只休沐才回府。
  不逢节假日,赵佶突然回府,倒惹得一个府上从门房到内院都鸡飞狗跳的。
  门房飞奔着跑到杨氏的院子里报告了这个消息,以至于赵佶到达杨氏的院子时,杨氏已经带着表妹杨映在院门口等着了。
  见到母亲脸上喜出望外的神情,赵佶不由有些愧疚,父母在,不远游,他和母亲同在一城,却为着每日要节省那么些时间来读书习武,以至于不能晨昏定省。每次他回府休沐,母亲都将此当作一件隆重的大喜事一般。
  只是,如今却不能有丝毫放松。正是因为母亲对他寄予厚望,他才更应该努力。顺利继承爵位,手中权柄碾压庶弟,这才是最好的回报。
  给母亲行了礼,对含羞带怯看着他的表妹淡淡点了点头,便进了屋里。
  “母亲,家里如今供养的是哪位大夫?”赵佶关心了几句母亲的身体,和家里弟弟妹妹的情况,然后问起了此次回家的正事。
  “有两位,一位姓张,一位姓王。”听赵佶问起大夫,杨氏关心则乱,“阿佶可是身体有哪里不适?”
  闻言,杨映也十分紧张地看着他,关切溢于言表。
  赵佶说起柳太守所托之事,杨氏这才放心下来。于是将这两位大夫都召到院子里询问,问得两人面面相觑,心里忐忑不已,还以为主家要找借口赶人。
  “小人等惶恐,那中风乃是公认的不治顽症,实在是无能为力。”两位大夫诚惶诚恐地道。
  赵佶无法,第二天如此答复了太守。“不知世叔是从哪里听来的?莫非是传闻有误,小侄昨日观那两位大夫,绝不像是在藏拙。”
  太守也很纳闷,回去问他夫人曾氏,曾氏又招来了二等丫鬟晚晴,这才弄了个明白。于是,第三日下值后再次拜托了赵佶。
  赵佶只得再次回国公府找母亲打听。
  “这么说,那人不是我们府上供养的大夫,而是有人看见那神医的马车进了国公府?”杨氏问道。
  赵佶点头,对于那位传闻能治好中风之症的神医也有几分好奇,这可真是不世奇才,能有缘一见,也是一番幸事。
  “表哥,我这几日一直跟在姑母身边,却是未曾听闻有谁请了外头的大夫进府的。”杨映插言道,声音刻意放得柔和甜美。她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和赵佶说话。
  按理说,如今年纪不小了,也该守男女大防,赵佶进来时,她理应回避,但姑母杨氏对她和表哥的事情也是乐见其成的,刻意给他们制造见面机会。于是,姑母说让她不要进内室,她也就厚着脸皮留下了。总是有长辈在场的,又是自家亲戚,说也勉强说得过去。
  赵佶朝她看了一眼,杨映与他甫一目光相接,便有些羞涩地低下了头。赵佶平淡无波地移开了目光。
  对于杨映,他感觉很矛盾,有时候会想着,娶个合母亲心意的儿媳妇替他尽孝也不错,杨映这几年逐渐长开,也是个美人了,对他也一往情深,娶过门定然以他为天;有时候又会不甘,杨家不过是个不大不小的家族,家族子弟表现也很平庸,娶杨映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助力。如今嫡庶界限并不是不可逾越,自身有能力的庶子也可以娶到大家族的嫡女,若将来庶弟娶了大家女子,在妻族上他就要落下一大截了。
  尤其最近无意间见到那位萧表妹的姿容,与之一比,杨映的容貌便平平无奇了。这让他对杨映又多了一层不满。
  “母亲,果真如此么?”
  杨氏道:“映儿说得不错,确实没人请外头的医者。”有人请大夫进府,都是要向她报备的。
  正说着话,赵宁来了。她在外头把刚才的对话听个正着,于是插言道:
  “阿娘,还有棠梨院那边呢,她们靠近角门,下人经常出去办事,若是请了大夫,也是不必向您这边报备的。”
  “宁儿说得有理。”
  赵佶听到棠梨院,不由想到前几天从望远镜上见到的那位萧家表妹的绝世姿容,心跳都有些加快了,却听母亲道:“我这就差人去棠梨院问问。”
  赵佶加快的心跳瞬间平复,他到底在想什么,男女有别,他竟然还暗自期待过不久就能看到那位萧表妹本人了。
  杨氏当然不会叫萧宓过来,那丫头一看就是个狐狸精模样,万一把她儿子勾走了怎么办。
  差去的仆妇两刻钟不到就回来了,带回来的答案却令人大失所望,棠梨院根本没请过大夫。
  “这倒真是奇了,柳府君一口咬定那神医就在我们府上,却偏偏找不到。若我们迟迟找不到人给他,他会不会当我们故意推诿?”杨氏忧虑道,柳太守可是儿子的顶头上司,每年的考核有一半掌握在他手上,她可不愿意得罪了他。
  “阿娘,我倒是想到一些事,我们一直的寻找方向都是,要么是我们府上供养的大夫,要么是外头请来的大夫,但有没有可能,那神医本就是我们府上的人呢?”赵宁灵光一闪道。


第17章 求诊治(上)
  “我们府上?”杨氏疑惑地看着赵宁,扒拉着手指数了一圈,也没发现可疑人选,“那不可能吧,有这样的本事,还不早早就宣扬出来了。”
  赵宁咋了咋眼睛道:“而且那个人很可能就在我们这些小辈里头哦!”
  杨映惊讶地看着赵宁:“表姐,这怎么可能?”
  杨氏也道:“宁儿你可别洗涮你阿娘了!你们几个小丫头片子小崽子里头,还能出个神医?那我宁可相信你弟弟年底的课业能得全优!”
  赵佚调皮得很,文化课历来是短板。要得全优简直天方夜谭。
  “阿娘,你还别不信,我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呢!”赵宁不服气地道,她原本只是突然联想到那么一点,有了些猜测,被她阿娘一质疑,就卯足了劲儿要说服她们,头头是道地分析道:
  “说起来,我还真知道有那么一个人,她住在我们府上,前天去过天香阁,而且很年轻,还说过她会医术!”这么一说,赵宁都差点以为自己说的是真的了。
  杨氏见她总卖关子,走过去一个爆栗敲赵宁头上,佯骂道:“个死丫头片子,跟你老娘还卖关子!快说,别耽误了你阿兄的正事!”
  赵宁这下老实了,规规矩矩道:“就是宓儿嘛!”
  她挺喜欢萧宓,这些天经常与萧宓一起玩,两人混得熟了,她便不再叫她萧表妹,而是改称名字了。
  “她?不可能!”杨氏连连摇头。
  杨映心里也挺不舒服,不管她怎么说,赵宁就是和萧宓关系越来越好,而且……她看了一眼赵佶,每次看到萧宓,她都有种本能的危机感。虽然不想承认,但萧宓那张脸,那身段,确实长得太好了。
  “表姐,你别开玩笑了!”
  “宓儿前天真去过天香阁,还给我带了个镯子呢,说特别适合我!”赵宁晃了晃手腕上的纯金红宝石手镯,“时间很对得上啊,而且之前说到华妹的面疱,宓儿也说过她略通些医术。”
  赵佶听她们三人说了半天,终于弄明白一件事,原来宁儿说的那个可能是神医的人就是那位萧表妹,原来她的名字是……宓儿,他不由在心里轻轻念了这两个字,竟觉得有种特别的韵味。
  杨氏听完赵宁所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怎么想也不可能是她,可事情倒是真有这么回事……”
  “既如此,那不如叫那位萧表妹来问问吧?”赵佶听见自己提议道。见一见吧,就看一眼又会怎样。
  可惜他老娘无情拒绝了他:“我这就去问问看,若真是她,明日你也好去给柳府君回话。”
  杨氏是绝对不可能让萧宓出现在赵佶面前的。
  赵宁肯定是要去凑这个热闹的,杨映也跟着一起走,此时她甚至没心思要在赵佶面前多表现一下,满心想着,怎么可能,萧宓,她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本事?
  不是她,一定不是她。
  尽管她在心里疯狂祈祷着,可事情还是朝着她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还真是你呀,宓儿?”虽然早前已经听赵宁推测过,但亲耳听到萧宓承认,杨氏还是惊讶得不得了。
  赵宁则兴高采烈,拉着萧宓的手,与有荣焉:“宓儿,我刚刚就猜说是你嘛,他们都不信!果然是你!你可真给表姐我长脸!”
  见赵宁几乎要蹦起来的样子,杨氏横了她一眼,赵宁顿时老实了。
  “表舅母,可是有何不妥?”萧宓有些不明白,她们为何这么大张旗鼓地到棠梨院来问这件事。
  “那倒不是,没想到我们宓儿竟然有这等本事!”杨氏拉着萧宓的手,笑容亲切,“这是有事要求宓儿帮忙呢!”
  “哪里用得上求字,表舅母真是折煞我了,有我能做得到的,您尽管吩咐就是了!”萧宓笑道。对长辈,她历来嘴甜。
  杨氏说了太守府上的事情。
  “已经瘫痪三年么,那恐怕有些麻烦,当场治好肯定是办不到的!”萧宓掂量了一番道。中风全瘫三年时间,身体机能会退化,肌肉会萎缩,这都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
  “那萧表姐有把握能治好吗?”杨映闻言急切地问道。
  “七八成吧,具体如何,还是要看了病人才知晓。”萧宓保守回答道。
  杨映听了这回答,顿时不说话了,心里只盼着,她去了太守府治不好那老夫人。此时捧得越高,到时摔得才越惨。
  杨氏则心里暗暗咋舌,毕竟萧宓平时并不是个爱说大话爱出风头的人,她说得出这样的话,可见心里是真有把握的。
  以往真是小看了她去,没想到她还能有这样惊人的本事。若真的能将那太守府的老夫人治好,不知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心里揣度着,若萧宓真能治好那老夫人,那她以后就要好生笼络着了,毕竟谁能保证自己以后就没个大病加身呢!
  “那可就这么说好了,宓儿,到时候要是太守府来请,你就受累去给那老夫人看看吧!”
  萧宓点头应了。
  得到肯定的答复,赵佶心中也是无比震惊的,宓儿,萧宓,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
  想着那娇娆的面容,想着那曼妙的身姿,想着那高超的医术,他辗转难眠。一种难言的滋味在心底蔓延,似酸,似疼,又似乎有些美妙。
  柳太守得了肯定的答复,立刻就传信回内院,告知了曾夫人这个消息,并交代,去接人时,一定要客气尊重。他老娘的病,压在他心头三年,如今见得有希望,自然是万分重视。
  这些不用柳太守交代,曾夫人自然是明白的,为表重视,她亲自去了国公府接人。老夫人的病要是能治好,她既能得好名声,又轻省好大一截,她也殷切盼着老夫人能好呢!
  不过,到了国公府,真正见到那位神医,曾夫人还是大吃了一惊,险些失礼。
  这……这也太年轻了吧!根本就只有十四五岁!而且相貌好到无法用言语描述。
  彼此客套了一番,在曾夫人屡次赞美她的年轻有为后,萧宓终于忍不住道:“曾夫人,一切要先看了病人再说,您也不要抱着十成的希望……”也太能给人戴高帽子了。
  “这是自然的。”曾夫人微笑道,心想自己刚才实在是情绪太激动,吓到这小女子了。
  至于萧宓说的,不要抱着十成的希望,一般有本事的大夫对病患家属说话都比较谦逊保守,这她都习惯了。大包大揽的,一般都是江湖骗子。
  很快,跟杨氏告了别,萧宓拿着药箱跟曾夫人一起去了太守府,杨氏不放心,还派了两个嬷嬷跟着。
  到了太守府里,下人们纷纷惊讶于萧宓的美貌,背后议论道,一向贤惠的夫人,这是下了血本了,也不知从哪里找来这么个绝色美人给府君!
  后来知道萧宓是来给老夫人看诊的,反而更难以置信了,长成那样的大夫……夫人莫不是已经病急乱投医了?
  萧宓走近那陈老夫人的寝室,便问到一股难闻的酸腐气味,还混着着厚重的檀香味,一看,窗户闭得死死的。
  “先把窗户打开。”萧宓道。
  “这……老夫人身子弱,吹不得风。”陈老夫人身边一个资历很老的嬷嬷道,对于萧宓这么年轻的大夫,又生得那样一副相貌,她是一万个不信任的。
  “去打开!”曾夫人吩咐。她倒是个极为配合的病患家属。
  “夫人,这可是张大夫嘱咐的!”老嬷嬷辩解道,张大夫是河东杏林协会的会长,有资历,有名望,也有医术,整个河东的人都将他奉为杏林界的权威,甚至有许多外地人慕名来求医。
  “那张大夫不也没把老夫人治好!”曾夫人回道。她其实挺厌烦老夫人身边这些资历老的婆子,有时候倚老卖老,连她这个当家夫人的话都不放在眼里。
  在曾夫人的坚持下,窗户打开了,空气一流通,所有人都精神一振。夏秋交接之际,这样闷在屋里确实很难受。
  萧宓走到床边,看到病床上仰躺着的陈老夫人,年纪在六十左右,花白的发髻有些散乱,口歪眼斜,目光浑浊,这么多人进来,她也只是出神地望着帐顶。瘫痪甚至全瘫,对人心理上的摧残委实很大。
  “陈老夫人,我是来帮您看病的大夫。”萧宓温声表明自己的身份。
  陈老夫人闻言,只是呆滞的眼球动了一下,也不答话,满脸冷漠。
  打完招呼,萧宓便上前把脉,查看舌苔,眼球等处,待都查看完,心里对病情已经有了判断。
  “我要给老夫人施针,劳烦夫人让人准备一下。”
  曾夫人按着萧宓的吩咐,做好了准备工作,萧宓让围着床边的人都站远些,然后开始施针。
  半个时辰后,萧宓收完针,擦了擦额上的汗水,让人拿纸笔来开药方。
  “这是外用的,每日熬了水,早完擦在长褥疮的地方。”萧宓又指着另一张,“这是内服的,一日服三次。”
  听曾夫人说,那陈老夫人如今十分抗拒喝药,萧宓又走到床边,声音温柔地对陈老夫人道:“老夫人,您一定要好好喝药,我跟您保证,只要您遵我的医嘱,半年内您就能下床走路了!”病人的信心对康复也能起到很大作用,萧宓心里有把握,半年时间已经是很保守的说法了。
  “好。”陈老夫人听到这话,竟然缓慢地点了点头,看得曾夫人喜出望外。
  这才施第一次针,原本全瘫的老夫人竟然能点头了。那萧神医果然是有本事!而且见老夫人面容舒缓的样子,显见是施针后要好受许多,这种事病人的感觉是最明显的,所以她才对萧宓的话十分信服。


第18章 求诊治(下)
  约定好三天后会再来,萧宓便带着人回国公府去了。
  消息传得很快,如今几乎整个国公府都关注着这件事的进展,有看热闹的,也有等着看笑话的。
  杨氏听完派去的两位嬷嬷的回话,当即派人去给棠梨院送了五匹极品锦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