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贵妻:暴君小心点-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夫人,饭进的还好,还是不肯用药。”当值的丫头小心翼翼的回禀。
简夫人双眼微微有些浮肿,站在床前盯着儿子看了半天才开口,“你就算生气,也不该折磨自己,更不该拿你身上那伤出气,这是何苦来?”
说到最后,简夫人声音颤抖。
“这鞭子印就该留在身上,好让我不至于忘了六妹妹是怎么死的。”韩征的盯着简夫人,目光里都是寒意。
“我都是为了你……”简夫人再也忍不住,掩面抽泣,“这些年咱们在府里有多难,你这个嫡长子有多难……我能有什么办法?公主说的明白,咱们护佑四爷登基长大,别的不说,就是跟四爷这份护佑长大的情份,也就够了,你妹妹的事,岂是我能做得了主的?那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没了,我……”
简夫人哽咽的说不下去了,只一声紧一声的抽泣。
“翁翁为什么那么厌恶你?厌恶我?”简夫人抽泣声稍缓,韩征盯着她,一字一句问道。
“你?”简夫人眼睛猛的瞪大又缩回去,“我……”
“韩家和简家订的是娃娃亲,这门亲事是翁翁亲自上门求的,阿爹成亲前,翁翁连个通房都不许他收,翁翁为什么会厌恶你?”韩征一句接一句紧逼。
“你听到什么混话了?你这是跟阿娘说话?”简夫人象觉察到危险的野兽,瞬间就从头到尾武装起来,紧盯着韩征,仿佛随时要扑上去撕咬。
“阿娘这么精明的人,当年……这么多年,难道还没处理干净?难道还能让人说出什么话?”韩征悲伤的看着简夫人。
简夫人一口气堵住,外头的人,当年她的阿娘替她处理的干干净净,只除了她身边的人。浓翠已经失踪好几天了,她遇到征儿他爹之前,她就是她屋里的大丫头,她都知道,她失踪了……
简夫人满嘴苦涩,浓翠失踪的事,她一个字不敢提,公主……或者说是上头交待的事,她的失手太多,不能再多了!
“阿征,你得赶紧好起来,阿娘……”简夫人脸上的疲色尽显,“撑不了多久了,你再这样,咱们娘俩就没几天活头了。”
韩征目光沉沉的看着她,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端木莲生日夜兼程,一连赶了十四五天,离南军还有两三天的路程,端木莲生却命令放慢速度,日头还挂的老高,就住进了驿站。
黑山提着几个半尺长三寸多宽的锦袋进来,交给端木莲生验看了锦袋和封口,取刀剪开,将里面的军报、文书等取出,整齐的摆放在炕几上。
端木莲生一张张看的极慢,有时候看着看着,跳下炕对着那张行军用的地舆图拧眉沉思。直看到夜深人静,端木莲生才全部看完,站起来走了几个来回,吩咐黑山收起军报,自己出了屋,站到天井里,动作舒缓的打了套长拳。
打了套拳再进来,黑山侍候着净手净面又奉上茶,端木莲生坐回炕上,黑山禀道:“回爷,京城和南边的信儿都到了,还有封广川王府的信,走的府里内线。”
端木莲生眉头一皱,走王府内线送过来的信,只能是舅舅广川王的,他写信来,有什么事?
黑山呈上几个薄铁管,端木莲生接过,慢慢捻开,一张张看了,最后才打开广川王那封信。
端木莲生看的很仔细,看完信,轻轻‘哼’了一声,将纸抖进黑山端过来的化纸盆里。在那件大事上,舅舅和袁先生就是一个人,可他没有这个想法。
“爷,”黑山看着他,微微有些迟疑的禀道:“刚刚有几个贩药材的商人,说是从上上个月起,三七等南边特有的药,突然就买不到了。”
端木莲生神情一滞,突然一巴掌重重拍在几上,这一定是广川王府的手脚,是舅舅的意思,真是小家子气!
“不必多管。”端木莲生冷声道,黑山忙躬身答应,正要退出,只听端木莲生又吩咐道:“你做的很好,正该如此。”
“是!谢爷夸奖!”黑山心里一震一喜,知道这是让他继续关注这一类的消息。
第365章 返京
药丸子配好,余七特特过去辞了张老先生,雇了两匹马,快马加鞭追赶李思浅的船。
这两天都是逆风,追到第二天午后,余七就追上了船。
小船接了余七,邹嬷嬷接过那一大包药丸子,余七脸色白中透青,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看到船了,刚靠上浮桥就被他们撑走了,先是停在码头上,天一黑就移走了,遵姑娘的吩咐,我只远远看着,既没敢靠近,也没敢盯上去,隔天和那些衙役闲聊天,说昨儿那船怎么没了,几个衙役统不知道,还说大约是一早启程走了,第二天,那几个黑衣长随打扮的人不到浮桥上来,问衙役们,他们简直就是一问三不知,既不知道那些人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又不去了。”
“津梁府知府是俞相公门下。”李思浅凝神听完余七的话,轻轻说了句。
“是俞相公!”余七一声惊呼,“他怎么知道……”余七猛抬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嘴。
李思浅没有答话,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余七看了邹嬷嬷一眼,邹嬷嬷一脸的担忧。
“你辛苦了,先去歇着吧。”李思浅示意余七,余七垂手退出,李思浅看着满脸忧虑想要说什么的邹嬷嬷笑道:“没大事,嬷嬷也去歇歇吧。”邹嬷嬷明白李思浅这是想一个人静一静,替她倒了杯热汤,轻手轻脚退出了船舱。
李思浅直起上身,伸手将绡纱帘子拉开到底。这会儿她心情极其郁塞难过,从金明池她被玉姐儿指认,到大理寺的牢中,再到塘桥那座逼仄的小院里,再到这条船上……难道她从此就是这么仓惶恐惧?不知什么时候落到谁的手里?
她不是个愿意活在阴影中、随人摆布的人,她也不是一点抗争的力量也没有,可是……
李思浅烦躁的闭了闭眼睛,可是她有外翁,有阿娘,有二哥,有小侄女、侄子们,还有……大哥,至于莲生,她不担心他,他跟她的家人不一样,他有自己的力量,很强大,而且他现在在南边军中,他也不是个顺从的人,至少现在,没谁能伤得了他,她不担心他。
她只担心她的家人,她若抗争,会引起引起什么样的连锁反应?会给外翁、阿娘她们带来什么样的祸事?
李思浅想的心烦意乱,起身下了榻,在船舱里来来回回踱着步。
可是象现在这样一味躲避不是办法,百密一疏,她就万劫不复了!躲,是处理危机最糟糕的办法,她至少要搅混这池子水,至少要让那些人不能用很多精力来对付她,至少……要挑点事出来……
李思浅步子顿住,她要回京城,他们既然认为她已经南下或是北上,京城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而且,只有在京城,她才能让他们忙起来……
回京城的事,最好瞒下所有的人,只除了……外翁!
李思浅站到窗前,看着岸边郁郁翠翠、深深浅浅的绿,再细细过了一遍,打定了主意,也不叫邹嬷嬷,自己取了竹影纸,研了墨,取出那支特制的纤毫细笔,仔仔细细给外翁写了信,封好,叫了余七进来,俯耳交待了几句,吩咐他傍晚落锚后下船一趟,再把信送出去。
第二天,余七奉了邹嬷嬷的吩咐去早市买几样李思浅想吃,却不大好买的菜蔬,直买到太阳升了老高,余七才背着不大的篓子回来,一上船就抱怨:“这地方再怎么说也是个万人大县,怎么连点子菜都没有卖?真真是!要是长年累月住这种地方,还不得把人憋坏了?!”
“余爷是天子脚下见过大市面的,”船工们笑起来,“到县城当然觉得小不便当,余爷要是到我们村里,那才知道什么叫不便当呢!”
几句说笑间,余七将一篓子菜蔬送到厨下,船工们开始起锚,正要张帆赶路,岸上一个家仆打扮的中年人冲船上扬着手高声问道:“可是同升行刘掌柜的家眷?”
“是啊,你是?”余七扬声答了句,那中年家仆一脸喜色,“可算迎到了!小的是刘家管事,我们老太太遣我来接大奶奶!”
余七一听,急忙让船工重新落了锚,放跳板接了中年家仆上来,禀了李思浅,将他引到船舱门口。
“回大奶奶,年里年内,老爷在府城置了宅子,过了年,老太太就打发人开始收拾,上个月初,收拾停当,老太太就带全家搬进了府城的新宅子,大奶奶回家的信儿递到了老宅子里,一来一回耽误了几天,老太太接到信儿就打发小的沿河来迎大奶奶,要接大奶奶往府城的新宅子里去。”中年家仆喜气盈腮,毕竟,能在府城置办宅院把全家搬过去,这可是大本事!
“辛苦丁管事了,嬷嬷,赏他。”李思浅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丁管事谢了赏,又细细说了一会儿府城新宅子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阔气,直说的余七瞪大眼睛很是佩服,怪不得能在老太爷面前挂上号,光这份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就令人景仰!值得好好学习!
“……从这儿到府城坐船倒不便当,大奶奶怀胎辛苦,小的已经备了顶大些的暖轿,从轿夫行挑了几个抬过官轿的轿夫,说是抬起轿子,稳的轿子里的茶都不带晃一晃的,大奶奶只管放心。”看样子这丁管事很能干。
李思浅在帘子里笑应了,吩咐照丁管事的安排,弃船乘轿,走陆路回府城新家。
轿子抬的很稳,走的就不快,连走了七八天,才到了离府城最近的镇上,镇子离府城不过大半天的路程,丁管事只说家里要来人接的,打发了轿夫。
客栈里,田老爷子已经等了一天了。
李思浅和田老爷子几乎说了一夜的话,第二天天还没亮,田老爷子就悄悄启程,继续南下,李思浅则在太阳高高升起后,上了府城‘家’里来的轿子,不紧不慢往府城去。
午时,李思浅一行在一家茶坊歇脚。
吃了饭,邹嬷嬷扶着李思浅出来,却是上了刚刚停下的一辆车里,丁管事和几个轿夫依旧抬着轿子往府城去,李思浅的车岔上另一条路,往京城方向去了。
第366章 大帅到了
南周,傍晚,太子亲征的队伍正忙着安营布防、埋锅做饭,这里离厉大将军的驻城也就三四天的路程了,整个营地没有即将面对厮杀的紧张,有的只是一片兴奋,仿佛再过几天到达的不是战场,而是一场盛大的表彰庆功宴。
营地正中的那座巨大的明黄顶牛皮毡帐中,三十多岁、已经发福很厉害的太子满满当当的填在扶手椅里,眉头紧拧,一脸不悦,盯着掀帘进来的菊姐恼怒道:“你们姑娘到底哪儿去了?别再跟孤打马糊眼儿!”
“太子爷!”菊姐深曲膝见礼,一脸苦楚,“不是婢子要瞒太子爷,实在是姑娘临走前话说的严厉,太子爷也知道姑娘那脾气,一向说一不二……”
“怕你们姑娘,难道你就不怕孤?你若再跟孤吱吱唔唔,不用等你们姑娘回来,孤这会儿就能杀了你!”太子‘啪’的一拍桌子,这么多天没见阿雲,又不知道她到底去了哪儿,太子这心里急的就象几百只猫一起挠!
“太子爷饶命!”菊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求饶不停,“不敢瞒太子爷,实在是……婢子这就说!这就都告诉太子爷!”
“别废话!快说!起来说!”太子急的心如火燎一般。
“是!”菊姐先站起来,“谢太子爷,太子爷,我们姑娘……唉!”菊姐先长长叹了口气,“自从知道太子爷要亲征,我们姑娘就没睡过安稳觉!姑娘说,太子爷这趟亲征都是因为信了她的话,她心里很不安,虽说她说的话她有把握,可什么事都有个万一,万一事情跟她推断的不一样呢?万一……太子爷不知道,姑娘那些天翻来覆去就想这一件事!人愁是愁得来!没法说!”
太子眉头还是紧紧皱着,不过没打断菊姐的话,菊姐一边说一边紧瞄着太子,接着道:“太子爷启程前两天,姑娘一夜一夜睡不着,那天还没亮,姑娘突然说,她得先行一步,先到厉大将军军中,先面对面看一看战况,最好能见一见端木家那位年青大帅,姑娘说,太子爷这一趟出来,无论如何要毕了全功!”
太子脸色微变,“糊涂!她一个女子,虽说会点功夫,可是……”
菊姐这一番话说的太子心里五味俱全,又酸又软,这些年,这么些年,真真正正替他着想,一心一意只替他着想的,只有阿雲!
“她要是有个好歹,让孤……孤岂不能痛死?”太子的语气让菊姐顿时觉得轻松了。
“唉!可不是,我也是这么劝姑娘的,可姑娘说我不懂,不知道太子爷的难处,姑娘说她这辈子别无所求,只要太子爷顺心称意,不受那些鼠目寸光的小人的腌臜气!姑娘说,她这一趟,必要让太子爷从此顺心遂意。”菊姐又替她家姑娘表了一遍忠心。
太子紧紧抿着嘴,沉默半晌,突然叹了口气,示意菊姐:“你下去吧,有你家姑娘的消息,不管什么时候,哪怕三更半夜,不管何时,立刻过来禀报孤知道。”
永安城里,端木莲生勒慢马步,四下打量。
永安城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南周的交通要道,从前是梁地面对南周最前沿的重镇,他驻守南边这些年,和南周年年打仗,战场一次次往南周推移,从没后退过,永安城早就成了梁地和南周商人心目中来往梁地和南周最近最便利,又是最安全的地方,往年一到战起,永安城就热闹的挤不动,可今年……
端木莲生越看脸色越阴沉,这会儿的永安城,几乎就是座军镇了,街上可以跑马!端木莲生猛的抖了抖缰绳,纵马冲到高高悬着帅旗的从前的府尹衙门,跳下马,没等脚落地,黑山那嗓子喊了多少年、早就喊的熟练之极威风之极的‘大帅到’就如平地炸雷般响起。
门内一片叮咣嘈杂,中间夹着又惊又喜的吼声:“快快快!大帅来了……快让开!我的甲呢……”
随着杂乱声,门里涌出一群喜笑颜开的将官,跪成一片,“大帅,您可算回来了!您再不回来,标下就没活路了……”
“起来!成何体统!”端木莲生眼底一片温情,脸上的神情却严厉异常,“何标!怎么穿的衣服?刘全!你的佩刀呢?……”
一群将官急忙收了笑容,一脸严肃开始手忙脚乱的整理军容军姿。
“爷几年不在,你们就成了脱了缰的野马了?明天统统丑末去教场,爷要好好操练操练你们!”端木莲生将鞭子扔给黑山,厉声吩咐,黑山接过鞭子双手捧着,冲那群大气不敢出的将军挤了挤眼,爷回来了,这整天被揍的死去活来的日子也回来了。
“二爷好大的军威。”正堂台阶上,现统领南军的高大帅眯缝着眼睛,看着端木莲生干笑道。
“嗯。”端木莲生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抬了抬手,从高大帅身边擦肩而进,高大帅脸上愠怒顿时,又重又响的‘哼’了一声,转身抢先几步,在端木莲生之前进了正堂,端坐到正中的帅位上。
“二爷来的正好!这群刁滑之徒既是二爷手里使出来的,某就请教请教二爷,抗令不遵该当何罪?阳奉阴违该当何罪?敷衍塞责该当何罪?临阵脱逃又该当何罪?”高大帅大约实在是憋急了,不等端木莲生坐稳,就一句紧一句,茁茁逼人。
已经规规矩矩垂手站了两排的将官们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全是兴奋加幸灾乐祸的小火苗。
“本帅治下没有刁滑之徒。”端木莲生正襟危坐,答的严肃认真,高大帅气的手指连抖了几抖,重重一拍厚重的长案,指着站在右排第二的何标道:“昨天我令他出城冲杀,他竟当面抗令不遵!他是你手里使出来的,我敬你忠心为国,就暂且按下,留给你处置。”高大帅横着端木莲生。
端木莲生微微侧头看了看高大帅,点着何标道:“说!”
“是!”何标上前半步出列,干脆利落的答道:“昨天早上应卯前,标下和几个同伙在这正堂外说话,标下嘴快,说当年大帅统领咱们的时候,从来都是向前进,什么时候后退过?如今倒好,一退再退,竟一路退进这永安城,退到大帅十四岁那会儿了,这也太丢人了,我要是主帅,早一把抹了脖子了!一不小心,让高大帅听到了,点了卯就扔帅令让标下出城冲营,虽说知道……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对不对?虽说明知道这是报复标下嘴快,让标下去送死,可标下还是准备接了这帅令,问高大帅两冀谁配合?侧后谁接应?冲到哪儿?万一冲了下对穿,还冲回来不?高大帅统统不答,标下这就没办法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标下就没为,照理说,大帅前儿就该到咱们军中了……诏书来了,大帅也快到了,照理说,大帅又没发话,标下觉得,标下这不算抗令不遵!”
何标这一番话说的一口气下来不带喘气儿的,端木莲生拧着眉头,郑重的点了点头,“何标知道考虑两冀、侧后,长进了,高侯爷,一兵养成不易,一将养成更加不易,为帅者当怜惜兵将,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