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看天吃饭的世界里,村民们几乎是倾巢而出开始忙碌自家地里的庄稼。村里大多数人家种的是高粱和大豆,如果成熟以后,在地里被太阳晒得厉害,就会炸开,浪费的就多了。
  所以,村民们几乎都是每天黑夜忙碌。
  林家的地不多,于少辉他们几个男子一天过去,就忙完了。然后大家继续忙自己家里的事情。
  就在这时候,定安寺的慧莲大师也让武僧过来询问,私房菜是不是可以开张了,因为寺里房子什么的全都准备好了。
  “大师,那就后天开张吧。”林子吟笑着说,她转悠了整个房子,发现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的。地方素雅不花哨,每一间屋子里全都盘上火炕,也有火墙,就是冬季,也不怕冷。
  厨房里的灶台,更是按照她的设计来的,层次分明,台面用的全是大理石,看起来干净整洁。
  “会不会太赶了一些?”慧莲有些傻眼,他是急着开张,可只有一天的准备,那也太扯了一些。
  “没关系,现在的食材比较充分,而且家里的调料准备的也是差不多了,只要再准备多准备一些蔬菜就可以。”林子吟笑着回答,“好在每一日接待的客人也不多。”
  倒也是。慧莲想想答应了,他看过林子吟制定的菜谱,说实在的,看到菜谱上的每一样菜的价格,他的心都吊起来半天,这么死贵的蔬菜,有人愿意过来吃吗?
  事实证明,慧真大师还真想差了。
  私房菜开张第一天,不用宣传,限定的十桌素斋菜就被客人全定了。而且吃完的客人纷纷给了高度的赞扬,接着第二天第三天的素斋也被人订满了,私房菜算是彻底火了。
  看到成堆的白银,饶是四大皆空的慧莲大师,也双眼发直了。
  ------题外话------
  感谢水晶zl 送了50朵鲜花
  [2016—04—05]xiyanaita 送了1朵鲜花[2016—04—05]月野雷鸣 投了[2016—04—05]陈喜平1 投了1票(5热度)
  [2016—04—05]694574542 投了1票(5热度)
  [2016—04—05]dizzy1511 投了1票(5热度)1票

  ☆、第76章多方算计

  “这,这是一天的收入?”慧莲大师激动地问,定安寺是大寺,作为寺里的知客僧,他平时里也没少见银子。但素斋不同,在慧莲大师看来,素菜太过普通,一般的富贵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
  素斋的价格定的又高,普通百姓根本吃不起,第一天开业,他本是抱着无客上门的态度等待的。只是没有想到,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阿弥陀佛。”主持大师闭目念着佛号,似乎对眼前的银子一点儿都不在意。
  慧真大师却偷偷地对林子吟挤眉弄眼,表达了他快乐的心情。
  “酱油、酱料、醋、辣椒和调料,外面根本不会有人复制出来,所以,以后的素斋不怕打不响知名度。只是目前家里的生产力有限,所以暂时能提供给寺里僧人用的可能要少一些。”林子吟说。
  “施主无需自责。”主持大师终于睁开眼睛,他的眼睛炯而有神,深深地看着林子吟。
  林子吟坐直身体,对于主持大师,她抱着十二分的尊敬。因为通过少有的接触,她知道眼前的这位老和尚绝对是一个慈悲胸怀宽广的人。
  “出家人四大皆空,施主心善,已经对寺里僧人帮助众多。老衲和寺中众僧感激不尽。至于调料之事,施主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主持大师看着她带着尊敬和善意。
  林子吟听了,心里顿时轻松下来。如果因为一点儿调料的事情,和寺里有了心结可不好。主持大师果然人品不错。
  又想到主持和楚随风之间的关系,以及寺里以往对家里的照顾,林子吟在心里考虑再三,决定再帮寺里一把,“主持大师、慧莲大师,实不相瞒,我家正忙着种试验田,不知大师们有没有兴趣参与?”
  “什么试验田?”慧莲饶有兴趣地问。
  慧真大师直接瞪了他一眼,他才想到自己太心急了一些,实在不符合僧人的形象。抬头再看主持大师,主持也在盯着他看,慧莲不禁讪讪地低下了头。
  林子吟微微一笑,“僧人既然离不开一个人字,吃喝拉撒一样那就不能少。我们丰城地处北方,天气比起江南来,要冷得多。种植的水稻实在少的可怜,我想如果没有王爷下的命令,丰城百姓可能一家也不愿意种植。”
  说到这儿,她故意停顿一下,看到主持大师他们全都注意力集中在听她说。林子吟又微笑着继续说下去,“寺里的僧人大多吃的也是粗粮,特别是寺里还有不少僧人是武僧,他们每天活动多,自然消耗也多,长此下去,对僧人来说,并不是好事。”
  “林施主观察很仔细,丰城这儿,冬季比起南方来,寒冷的日子长,冷得也比南方厉害,的确不适合种植水稻。水稻的收成并不好,可守在边境的兵将光靠豆子高粱充饥,天长地久却不好。”慧真大师叹息一声说。
  “丰城雨水不少,夏季秋季的温度也还不比江南低多少,为什么水稻在这儿生长不好呢?”林子吟反问,“大师可知其中原因?”
  “一叶一花一世界,老衲不知。”主持面色严肃地回答。
  “寺里的地,虽然有一部分是由寺里的僧人在打理,但是更多的却是租给了附近的农户。寺里的僧人也是看天种地,哪里知道水稻不高产的原因。”慧莲大师苦笑着回答。
  “我猜想,可能是大家播种的季节不对。”林子吟沉思后说。
  “五月播种,再早的话,温度低,根本种不活。”慧莲大师急着解释,“丰城的冬季比起南方,到底要长一些。”
  “可以事先育苗。”林子吟说,“只要保证温度到位,可以在屋子里育苗,然后到五月,直接插秧。”林子吟说。
  “怎么插秧?”慧莲大师诧异地问,“不是直接洒在地里吗?”
  “所以说,我想改变种植水稻的方法。不知道寺里有没有胆子跟我们一起试试?”林子吟问。
  慧莲吃惊地睁圆了双眼,这一次没有痛快的答应她。
  主持和慧真大师也严肃的皱起了眉头。
  林子吟不急,端着茶杯静静地品茶,安静等着他们做最后的决定。
  不错,即使是定安寺,土地也是大家的生存之本,他们和农民一样,只要涉及到土地的问题,就没有人敢随意作出改变的决策来。
  “施主有几分把握?”沉默了半天,最先开口的是主持。
  “不好说,毕竟我也是刚试验。”林子吟淡笑着回答,并没有将话说的太满。
  “请施主稍坐片刻,等老衲和师弟他们商量一下再作答复。”主持大师显得特别谨慎。
  “不急,大师们请。”林子吟客气地回答。
  慧真和慧莲深深看了她一眼,跟着主持大师走出客房。
  林子吟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自饮自乐,整个人放松了很多。外面传来的佛经声,让她的心无端宁静下来。
  一炷香以后,慧真大师他们才重新回来。
  “林施主胆大心细,对本寺颇多照顾,老衲和众位师弟商量过后,决定先试着跟着施主种十亩。”主持大师看着她说。
  “好,我会尽力保证大家有所收获。到时候,我给寺里提供秧苗。”林子吟说。
  “多谢施主。”主持客气的道谢。
  “不客气。”林子吟微笑着说,“天色不早,我要回去了。半个月时间,我会每日都过来。”
  “路上未必太平,老衲每日会让寺里武僧接送施主。”主持大师说。
  “师兄,这件事就交给师弟我了。”慧真大师咧嘴主动请缨。
  “阿弥陀佛,既然师弟有心,那以后林施主的安危就交给你了。”主持大师合掌答应。
  回来的路上,慧真大师一副占了便宜的模样,和几个武僧坐在牛车上。“丫头,明日我带着两个人到你家蹭饭。”
  “好。”林子吟笑着答应。按照家里现在的情况,多几个人吃饭,肯定不是什么问题。
  “我到家里,多谢几位。”到了家门口,林子吟跳下牛车。
  “别忘记明日我们的早饭。”慧真临走特意又叮嘱了她一句。
  “忘不了,汤包。”林子吟笑着回答。
  慧真大师听了哈哈笑着离开了。
  “子吟,回来呢?”白大娘和白嫂子笑着过来,她们手里全都提着篮子。
  “大娘、嫂子。”林子吟笑着看着她们打招呼。
  “集市上的生意还好吧?”白家并不知道定安寺里的素斋也有林子吟的股份,她们只是听说寺里用的是林家的素油、酱油、豆腐等产品,林子吟这几日需要过去和那边交涉。
  “小姐,小人将马车先赶进牲口棚里。”于少恩说。
  “去吧。”林子吟答应一声。“大娘家里庄稼收拾完呢?”
  “还行,雇了人,赶得也快。”白大娘笑着说。家里的三个男壮力全在林家做事,地里的五亩豆子和三亩的水稻,只能雇人来做了。
  不过很划算,雇人一天才二十个铜板,可在林家做事,一天却是三十个铜板,晚班留守还分外加工钱,今年白家就雇了六个人,两三天的事情,地里的庄稼就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就好。”林子吟笑着说。
  “瞧我,只顾着拉着你说话,忘记是过来送东西的。”白大娘看到林家的丫头出来,立刻拍着大腿说,“这是地里新收的花生,新鲜着,你们家里今年没种,大娘送给你们尝尝。”
  说着,她将手里的篮子递给了出来的崔朵儿。
  白嫂子也将手里的篮子递了过去,“再过几日就是中秋,水花生煮着吃好吃。等过几日家里晒干了,再给你送一些过来。”
  “那怎么好意思。”林子吟客气地说。
  “瞧你说的,这话大娘可不爱听。都是自己种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再说,也就是几篮子的花生,难不成还能吃穷了大娘?”白大娘性格豪爽,嗓门也大。
  林子吟被她逗乐了,笑着道谢,“行,我今年就吃大户了。”
  “好,也让大娘当一回大户。”白大娘和白嫂子笑成一团。
  看着白家婆媳离去的背影,林子吟觉得现在在乡下过得日子其实也挺好。只是在现代的朋友们不知道好不好。
  想着想着,她又有些伤感起来。在现代的老妈坟墓,她不担心,自己的那几个好友绝对会每年按时过去祭拜,或许咋他们祭拜的过程中,还包括了自己。只是担忧小舅舅,会不会为自己的离去走上极端。
  “子吟。”子歌出来看着她站在夕阳中发呆,过去轻声呼唤她。
  “啊,姐姐?”林子吟往伤感中惊醒过来,面对林子歌,她打起了精神。
  “今日生意如何?”子歌带着兴奋问。
  “很好。”林子吟老老实实回答。
  “那就好,家里来了客人,是嫂子的爹娘。”林子歌又报告。
  “是吗,进去看看。”家里有客人,林子吟肯定是要过去看看的。
  姐妹两个到了屋子里一看,发现家里多了几位客人,老爷子和郭慧娘、林长书正陪着客人说话了。
  “子吟妹妹,回来呢?”郭慧娘看到她,笑着站起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
  林子吟能理解郭慧娘,无论多大的人,只要在父母面前,其实都是小孩子。她挺羡慕郭慧娘父母双全。
  “子吟回来呢?”对面坐着的中年女子也站了起来。
  林子吟看到她的眉眼和郭慧娘很像,而且她也在家里起房子的那一日匆忙见过一次。知道她就是郭慧娘的母亲何氏。“子吟见过大叔、婶子。”
  “转眼之间,就是大姑娘了。要是出门在外,我都不敢认她们姐妹两个了。”何氏笑着说。
  郭老爹是个憨厚的汉子,听自己媳妇和林子吟林子歌说话,他一个老爷们插不上话,只是在一旁搓着手憨笑着。
  林子吟和林子歌也在笑,对于长辈,林子吟尊敬却不善于打交道。这和她生长的精力有关吧。
  “在外累了一天,赶紧洗手开饭。”老爷子看到她脸上有些疲倦,顿时心疼地发话。
  “爷爷,以后要是我回来晚了,你们先吃。不用等我。”林子吟说。
  “一家人,不差那点儿时间。你不回来,家里人先吃,像话吗?”林长书接话,“赶紧洗手去。”
  “姐姐,今天我跟着老师学了好几个大字。”林长亭趁机显摆。
  “人之初。”林炎知也显摆。
  “你呀,学了好几天,也就会这么几个字了。”长亭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教训侄子。
  被小叔嫌弃了,得瑟的炎知眼睛里顿时聚满了泪水。
  小叔自从跟着先生学字以后,对他再也没有原来好了。小家伙觉得特别委屈。
  “长亭,你可是小叔,比炎知大了一圈了。炎知年纪还小,能学几个字已经很了不起了。”林子吟过去摸着小家伙的脑袋表扬。
  林炎知眼中打转的泪水一下子收回去了,“炎知还学会本、林、炎知几个字。”
  说完,一双黑漆漆的眼睛闪亮地盯着林子吟看。
  “真不错。好孩子。”林子吟继续表扬他,“既然学了,可不能因为年纪小,就偷懒,现在能学几个字就学几个,以后到了小叔这么大的年纪,你再学就轻松了。”
  “好。”在林炎知的心里,全家里林子吟最厉害,因为他知道,现在能有好处好衣服穿,都是这位小姑赚来的。当然,这种认知也是林家长辈们时刻在他耳边教导的成果。
  等林子吟洗好手回来的时候,花厅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吃的。
  饭菜比较丰富,足足八个菜,四个荤菜,四个素菜。人多,上来的分量也足。
  老爷子辈分最高,坐在上首,边上是郭老爹陪坐。
  “大姐,知道大叔大婶为什么而来?”饭后,林子吟到林子歌的房间里问。
  “大嫂家里养了不少的鸭子,可是前日子,鸭子得了病,死了不少。又欠下不少的外债,我想他们过来或许是为了借银子。”林子歌说。
  林子吟点点头。
  “子吟,嫂子家里平时没少帮我们,这一次他们过来,估计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我们可不能让他们为难。”林子歌说。
  “大姐,我是那种人吗?”林子吟笑着说。
  “不是说你小气,我怕大叔大婶脸皮子薄,不好意思向我们开口借银子。”林子歌担忧地说,“欠账的事情,还是过来开荒的郭家村人说的,大叔大婶过来,到现在都一字没有提。”
  “知道了,嫂子和哥哥怎么也没有过去看看?”林子吟反问。
  “再过几日就是中秋,我们也是昨日才知道。嫂子和大哥想准备好礼,后天就过去。哪知道他们今日倒是先过来了。”林子歌说,“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些鸭蛋。”
  “我想和大哥说说话。”忽然,林子吟说。
  “子吟,大哥嫂子的事情,咱们还是别掺和了,省的我们兄妹为了一点儿小事情伤了本分。”子歌担忧地看着她。
  “我知道,我和他谈的是暖棚的事情。”林子吟笑着说。
  “那就好。”子歌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子吟看上性子清冷,其实内心却很善良。只是,郭家的事情,还真不好说,常言说的好,救急不救穷,家里今日的一切都是子吟想办法赚来的,家里银子要出去,按理说也应该由子吟说了算。想到大嫂郭慧娘的软绵的性子,子歌微微又叹了一口气。
  郭家人人都不错,只是郭家大儿媳妇的娘家却不是省油的灯,这日子要怎么过下去才好?
  林长书听说子吟找自己商量暖棚的事情,立刻匆匆忙忙过来了。
  到了屋子里一看,不但林子吟早就等着他,就是老爷子也在。
  “暖棚中秋过后应该就能建成,但黑管事答应的油布还没有到。”林长书一进门直奔主题。
  “我知道。暖棚的事情暂时不急,大哥,这么晚找你来,我是想问问嫂子家的事情。我听说嫂子家里的鸭子出了事情?”林子吟问。
  “是。”林长书诧异地看了她一眼,然后点点头回答。
  “别嫌子吟多事,她也是为你岳父岳母担心。”老爷子看了他一眼解释。
  “爷爷,我知道。”林长书坐直身体回答。
  “哥哥想好要怎么办?”林子吟问。
  “岳母岳父和两个舅兄都是老实人,孩子他舅娘人也不错,只是她家的娘家关系比较复杂。岳父家里是真的遇上事情,作为女婿自然不能袖手旁观,所以我打算给岳父五十两银子。多的,暂时不行。”林长书不傻,看待问题甚至比一般人还要精明。
  “嫂子怎么看?”林子吟关心地问。
  “你嫂子说,一切都听我的。”林长书回答。
  “五十两银子的话,倒是可以。这样吧,大哥,等后日你送礼的时候,我去那边接你们。你们一定要等我才行。”林子吟笑着说,然后掏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过去,“这是我给大叔大婶的一点儿心意。”
  “那怎么行,豆腐豆干豆浆等豆制品你都分给我们了,我们手里不缺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