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1处特工皇妃[修改版]-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子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像是要将什么东西碾碎一般,等到燕洵回来,等到他回来,定要……
  “大人,”为首的一个孩子怯生生地叫道,“你是参谋部的楚大人吗?”
  楚乔垂下头去,只见这孩子不过十一二岁,小胳膊细得好像一用力就能折断,面有菜色,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只有一双眼睛还闪动着孩童灵动的光辉,又黑又圆地转着。他身上披着一件破褂子,外面穿着大棉袄,已经破烂到露出棉絮了。
  “你怎么认识我?”
  “军队里只有一位女大人!”孩子兵开心地说道,“大人,我们都听说了,您是一位好大人!”
  身后的孩子们顿时凑上前来,七嘴八舌地说道:“我姐姐就在参谋部里呢,是大人您救下来的!大人您认识她吗?”
  “我娘也在那儿呢!”
  “大人,我们前天看着您砍了那个大兵,大人真是太厉害了!”
  “就是,大人,您教我们两招本事吧,我们就要上战场了!”
  “是啊,大人,教教我们怎么上去杀敌人!”
  看着这群孩子的脸,楚乔突然觉得心脏似乎停止工作了,她开始有一些怀疑,怀疑自己的信仰,怀疑自己的价值,怀疑自己所作所为的正确性,她甚至想掉头冲进城守府,完成刚才在会议室里的那个惊悚的想法。可是想归想,她只是站在那里,没有动,什么也没有做,火把的光照射在她的脸上,明晃晃的,血红血红的。
  她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味道,一字一字地沉声说道:“冲锋的时候,不要跑在前面。”
  然后,仿佛是不堪忍受,她立时转身,疾步而去,徒留下一群傻呆呆望着她的背影的孩子。孩子兵们奇怪地搔着头,看着她的背影不解地想:为什么楚大人说的话和军官说的话不一样呢?
  刚走到长街的拐角,楚乔就停下脚步,她实在没有勇气继续面对那些孩子的眼睛,更没有办法去鼓励他们好好干,鼓励他们精忠报国打赢这一仗,她以为自己已经被战争磨砺得如钢似铁了,但是她现在知道了,她还远远不够。
  “曹大人好不容易打了这么一个胜仗,你却在会上说那是因为大夏故意示弱,有意麻痹大家的神经,他自然不愿意相信你。”一个冷淡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楚乔顿时转过头去,只见薛致远抱着肩膀靠在一面墙上,斜着眼睛看着她,那表情,似乎有几分幸灾乐祸。
  楚乔现在对这些大同行会的本土军官充满厌恶,冷哼一声,转身就想离去。
  “殿下是要放弃我们了吗?”刚走一步,薛致远突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问道。
  楚乔顿时停下脚步,缓缓回过头去,眼神凌厉如刀子一般,“你说什么?”
  “殿下和乌先生是燕北本土少有的军事领袖,他们一同带着第一军的精锐部队攻打美林关,却不留下一人防守北朔,让第二军主力和夏军硬碰硬,互相消耗。羽姑娘这样的军事高手也只是坐镇蓝城,不对北朔加以回援,楚大人这样的兵法行家却不掌权,整个北朔城都落入一群不懂军事的乌合之众的里。呵呵,若不是看到楚大人没有离开北朔,我真的要确信,殿下已经决意放弃第二军了。”
  霎时间,好似一道闪电劈进脑海,她并非没有想过,只是不愿意去相信罢了。
  曹孟桐是什么货色,第二军是什么货色,大同行会是什么货色,燕洵会不知道吗?他在这个时候攻打美林关,到底是什么意图?是真的要攻美林关夏军以不备,杜绝两面作战的危机,绕道西路迂回夹击北伐军?还是要空出时间来,让北伐军和第二军拼个两败俱伤?
  不然,他为何会将兵权交给曹孟桐?为何不留下乌先生坐镇北朔?为何让自己前往蓝城托庇于羽姑娘?为何自己派出去寻找羽姑娘的七批人马,无一返回?
  这里面到底有何原因?难道,真是如薛致远所说,一切都是燕洵的安排?目的,就是消耗第二军主力,借大夏的手稳定自己在燕北的地位?
  可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置百万百姓于不顾,置燕北于险地,真值得吗?燕洵真的做得出吗?
  “不过殿下就算聪明,曹大人也不是傻瓜。一个月的时间,即便是以人海战术消耗兵力,那几十万的民兵也绝对顶得住,等殿下回来之后,消耗的只会是平民军罢了,第二军主力丝毫无损,殿下这个主意,可打得不妙。”
  “在我们的家乡,无端猜测自己的长官,是要受到军法处置的!”少女眼梢一挑,突然寒声说道。
  薛致远顿时一愣,就听楚乔冷声说道:“你不必挑拨,就算燕北内部不稳,大同行会争权严重,但是殿下还不至于拿整个北朔城来做这个消耗的赌注!就算所有的事情都好似如你所说,但是我相信他绝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的人。从战略角度上来说,殿下回击美林关,完全是一次完美的偷袭,战术上没有任何问题!羽姑娘没有回信,这其中必定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此战关系到整个燕北的生死,只有盲目愚昧之人才会在这里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一旦燕北灭亡,燕北政权转瞬即逝,到时候大家都要走上黄泉路。你这么有时间,不如去训练一下新兵,也省得将来死得太凄惨!”
  薛致远眉梢一寒,冷冷说道:“既然大人这么有信心,为何屡次派出人马通知羽姑娘?若是真如大人所说,三天的时间,已经足够从这里到蓝城跑一个来回,羽姑娘为何至今不见人影?若是羽姑娘没有得到上面的命令,你以为她会坐视不管吗?”
  楚乔心下一沉,正要分辩,忽听一骑战马迅速逼近,整条大街上人人避让,马上的人大喊道:“楚大人!楚大人在哪里?”
  “我在这里!”一见那人,楚乔顿时面露喜色,踮起脚来叫道。


第155章

  战马狂奔而至,马上的男人跳了下来,几步跑上前来,大声叫道:“大人!”
  “怎么回事?怎么现在才回来?其他人呢?见到羽姑娘了吗?”
  “大人,我们在路上遇到劫匪,所有兄弟都被匪徒劫了!”
  “什么?”楚乔和薛致远同时大声叫道。
  然后,楚乔难以置信地问道:“什么匪徒这么嚣张?你们前后足足有五百多人,怎么可能被劫匪劫了?”
  “大人,我们人数虽然不少,可是对方更多,他们足足有七千多人呢。”
  “胡说八道!”薛致远冷声喝道,“你们自己麻痹大意,就推到匪徒身上,如今燕北到处都是义军,哪来的七千多的匪徒?分明是推卸责任!”
  那名亲卫剑眉一竖,顿时义正词严地说道:“薛大人,我们弟兄虽然不才,但是也是跟着殿下南征北战的精锐,就算是战死,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今日我所言,若有一句是虚,定叫我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楚乔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我们的人现在怎么样?那群匪徒有什么要求?可杀了他们吗?”
  那侍卫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回答道:“没有,一个也没伤到,他们是伏击,连受伤的兄弟都很少。原本他们是很凶的,威胁我们给他们传话,后来听说我们是大人的属下,态度就大为好转。”
  楚乔一愣,问道:“什么?”
  “大人,那些人不知道我们是谁,他们劫我们的人,只为了找人传话,他们说想要见您。”
  “想要见我?”
  “是的。”
  楚乔眉心紧锁,问道:“他们的首领是谁?”
  “那人三十多岁,作战十分英勇,一看就不是普通的马贼,像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士兵,他们整个队伍的素质非常好,单兵作战能力十分高明,武器装备完善,却没有穿着正规的军装。他们不肯说出自己的身份,只说没有恶意,只要大人见到他,就知道他们是谁了。”
  楚乔皱着眉沉吟半晌,突然说道:“备马,我们去见见他。”
  “你疯了!”薛致远一把拉住她的手。
  尽管两人之间一直处于敌对关系,但是毕竟是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男人沉声说道:“现在出城,你不要命了?”
  楚乔转头看着他,表情严肃地说道:“我的部下在对方手中。”
  “那又怎么样?你自己一个人救得了他们吗?”
  “难道薛将军想要派军队给我吗?不要多,五千人足矣。”
  薛致远顿时语塞,他只是一个前锋将领,曹孟桐如今要保存第二军实力,别说五千人,就是五百人他也无法调动。
  楚乔冷哼一声,爬上战马,跟在亲卫兵之后,冷冷低喝:“驾!”
  战马扬蹄而起,向着城外绝尘而去。
  薛致远眉梢一挑,恰好此时有一名士兵牵马过来,他一把夺过马来,跟在楚乔身后,向着西城门狂奔而去。北风萧萧,漫天鹅毛般的大雪纷扬而下,四周白茫茫一片,连东南西北都辨不清。
  然而,就是在这般寒冷刺骨的冷夜里,一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流却好似长龙般在缓缓地蠕动着,风像是撒了盐的刀子,狠狠地发出怒吼,割在人们的脸上,他们已经睁不开眼,这却无损他们的战斗热情。燕北的百姓们,接到了第二军曹大将军的守土征兵令,纷纷带着自制的弯刀,骑着家里最强壮的马匹,赶往北朔城,为他们心目中梦想着的大同献出自己的忠诚。
  这是一个彪悍的民族,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从小娴熟弓马,楚乔知道,只要稍加训练,在这片土地上,就会诞生一个强大的、无与伦比的军队。但是现在,看着这些信心满满、顶风冒雪、唱着燕北战歌的汉子,她却满心伤怀,她想要拦住他们,却只得到一些鄙夷的白眼,有人看到她和薛致远三人向西奔去,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大声骂道:“逃兵!”
  “大人,快走吧。”燕洵留下的亲卫兵回头急切地说道。
  就在这时,楚乔眉梢轻轻一挑,使劲一拉缰绳,马蹄骤停。亲兵奔出二十多步才停了下来,回头问道:“大人,怎么了?”
  楚乔皱着眉,侧着耳朵,转头对一旁的薛致远说道:“你听到了吗?”
  轰隆!轰隆!轰隆!滚滚如闷雷般的声响缓缓传来,越来越大,好似在地皮下面,钻过人的脚心,从脊梁上爬了上来。
  薛致远眉毛一挑,顿时跳下马背,年轻的军官几步跑上一旁的高坡,抬头眺望,刹那间,他整个人都愣住了,遥遥地望向西方,一动不动。
  很快,几个听到声响的百姓也随之爬了上去,站在雪原上。
  安静,死一般的安静,很快,有人梦魇般回过头来,四下张望,伸着手,指着西方问道:“有军队?是我们的大军吗?”
  大片的马蹄声从西方传来,地平线下出现了一条淡淡的黑影,由一线,而一面,数目庞大,足足有上千人,声如闷雷,从遥远的落日山脉奔驰而来!
  “快跑!”凌厉的女声突然响起。
  众人一惊,齐齐转过头看去,只见一名一身戎装的女子坐在马背上,已经将佩剑拔出来握在手上,指着西方大声喝道:“是大夏的军队!快跑!往北朔的方向去!”
  人群顿时一阵慌乱,可是很快,就有人质疑道:“大夏的军队怎会在燕北内陆?”
  “是啊,”有人随声附和,“他们都在北朔关外呢!”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那熟悉的控马方式,熟悉的劈砍冲锋方式,一看就是受到过正规训练的大夏边防军。
  楚乔面色苍白,握着刀的手心几乎已经出汗。这些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能够突破北朔关,出现在燕北腹地,此处一支正规部队都没有,若是让他们冲到燕北后方,将会造成什么局面?
  刹那间,所有的念头电光石火般穿梭而过,楚乔一把举起佩剑,大声叫道:“我是燕北参谋部高级军官楚乔,所有人听我号令!”
  狂风呼啸,将她的声音吹散在北风中,只见前方黑影一片,以密集的冲锋队形卷杀而来,成千上万,排山倒海,势如风暴!
  “怎么可能?”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惨叫。千里迢迢响应号召前来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燕北汉子们,骤然遭遇敌袭,顿时慌成一片。
  “跑啊!”
  此时再跑已经来不及了,在溃散的逃亡中只会被人疯狂地绞杀,楚乔回过身去,大声喊道:“不要逃!去拦截他们!”
  然而根本就没有人理会她,亲卫兵冲上前来,一把拉住她的马缰,叫道:“大人,快跑!”
  “必须马上通知北朔大本营!”
  “大人!来不及啦!”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一样,杀敌的冲锋号声轰然响起,毫无疑问,正是大夏正规军的冲锋口号。
  狂乱的马蹄骤然奔至,转瞬间就追上了那群慌乱奔跑的平民,风驰电掣,刀锋瞬间出鞘,犹如电闪,还没等燕北的百姓回过神来,眼前已是一片白光闪烁,血花喷涌,脑袋顿时脱离了脖子,飞上半空,腔子里的血喷溅而出,哗的一下就洒在洁白的雪地上!
  短兵相接,在对方飞快的马速和精准狠辣的刀法下,燕北的人民没有一丝还击之力,况且他们也根本就不会还击。尖锐的惨叫声完全淹没在马蹄的喧嚣之下,他们一个一个坠马倒地,被成百上千的马蹄所践踏。
  楚乔红了眼,突然遭逢敌人让她阵脚大乱,在这样狂猛的冲击下,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一名年轻人骑着马奔跑在前面,被后面追上来的敌人一刀砍断脖子,鲜血顿时飞溅而出,喷射在楚乔的大裘上,她一剑刺入那名夏兵的胸膛,剑芒雪亮,带起一溜血花。
  “薛致远!马上回去!通知大本营!”
  这队骑兵有一千多人,人人身着蓝底白纹的大夏正规军装,他们忙于追赶逃跑的平民,一时间竟然无人注意到这里还有几个能够还击的生力军。薛致远被三个夏兵围住,楚乔挥剑上去,为他解围,大声叫道:“快走!”
  “让女人掩护我?我做不到!”薛致远不愧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军人,身手敏捷迅速,没有一丝花哨,只见他手起刀落,一刀砍下一名夏兵的脑袋,身法迅猛如虎。
  楚乔眉头一紧,突然伸手扯开大裘,一把抛在地上,纵马大喝道:“无耻宵小!屠戮平民!该杀!”说罢,她高举佩剑,毅然地冲向了夏军的列阵。
  “大人!”那名亲卫军见了,眼睛几乎充血,狂奔上前,跟在楚乔身后。
  两个人狂吼着冲向上千人的军队,这一幕看起来就好似一幅漫画那般可笑,然而,这一刻无人笑得出来。大夏的官兵们似乎这时才发现楚乔,看到她身上的制服,有人高呼道:“这里有个当官的!”
  霎时间,前后左右的包围顿时如潮水般涌上来,比起那些不成气候的平民,一个燕北军官员所代表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薛致远目瞪口呆,眼看围攻自己的官兵瞬间将他抛下,他只感觉胸腔内一腔热血在横冲直撞。他知道,楚乔用生命为他争取逃亡的时间,并非为了所谓的战友之情,而是为了北朔城里那上百万的军民百姓!
  猎猎北风中,他眼眶发红,嘶吼一声,转身向着北朔城的方向打马狂奔。
  他跑得太快了,如果他能再多等一会儿,也许就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画面。可是命运就是这样离奇,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刹那,仍旧是那片遥远的西北方,一道铁灰色的墨线再次出现。大地在震动,狂风在嘶吼,嗜血的杀气在长风中弥漫飘荡,充溢在每一寸雪原之上。清冷的月光中,身穿五花八门便服的队伍,像是狂扫大地的飓风一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本卷完)

卷六·青海长空

第156章

  “前面是哪一路军队?报上番号和将领姓名!”一个浑厚的声音冲破了冷冽的寒风,刺入耳膜。
  厮杀中的楚乔一剑劈倒一名夏兵,只觉寒风中的声音十分耳熟,陡然仰起脸来。
  对方人马最起码有五千以上,而且只观阵型,就可见其悍勇。夏兵不得不停止冲杀百姓,前头官回头喊道:“我们是大夏镇守燕北的第十八区第二十一中队,对面是什么人?”
  是燕北内陆的镇守夏兵?
  只是一瞬间,楚乔就已经想通了所有的关节。燕北独立是一夜之间在各个省郡发动起来的政变,几乎是不到半个月时间,燕北的原大夏镇守官兵就被赶出边境,非死即伤。但是,因为燕北独立的时间太短,大夏的兵锋又转瞬而来,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好好地肃清内部,这就造成内陆至今还残留着小股的大夏骑兵。
  这些人一定是在事变中被击溃的夏军,如今眼见大夏北伐,是以集结起来,想要里应外合立这头功,不想却在路上遇见了接到第二军征兵令的平民,为防泄露消息,是以展开屠杀。
  这队人的来历已经清楚了,那么对面的那些人,又是什么身份?
  只听夏军自报家门之后,对面突然陷入了一阵可怕的沉默之中。风声嗖嗖,大地一片苍茫,地上的积雪被风吹起,飘飘洒洒,就好像又下了一场雪一样。
  “杀敌!”一声响亮整齐的冲锋号突然响起,正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