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1处特工皇妃[修改版]-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h的谩骂和埋怨。
  月七黑着脸原原本本地上报道,那些人骂他贪墨赈灾粮草,骂他是黑心吸血的狗官,骂他残害百姓,骂他狼心狗肺定会断子绝孙。
  他一直就那么听着,脸上没有一点别的表情,只是在月七不愿再说的时候,以眼神示意他不得隐瞒。
  月七离去后,她一直不敢走过来。那日下午阳光那般清冷,静静地洒在他日渐消瘦的脸上,他坐在椅子里,静静地喝着茶,好似刚才的一切都不曾发生。楚乔却见那只白玉茶杯的底座渐渐渗出水来,虽然被他拿在手中,一道裂纹却明显蔓延过杯壁。
  是啊,他们要死了,他们在饿肚子,天灾人祸相继降临,百姓们没有活路,官府却还在贪墨还在敛财,他们应该骂。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朝廷早已默许了这件事,没有人会理会各地官员的盘剥,所有的灾情奏报都被强行压了下来。中书令给出的答案是,所有的杂务都要等到春宴过后才能上奏。
  而他们现在所吃的每一粥每一饭,都是诸葛玥变卖了他在各地的产业才筹集出来的,他这样骄傲的一个人,甚至要放下身段去拉拢那些京城的商贾,要他们联手帮助百姓度过这个荒年。
  他太累了,累到无以复加,所以才会狂饮醉酒,于餐桌前大骂皇帝昏庸、朝廷无道,大骂赵飏是个二百五,扬言今晚就要砍下他的脑袋。
  他真的醉了,醉得一塌糊涂。
  那天晚上,楚乔亲自送也已半醉的赵彻出府。然而刚刚走出大门,原本脚下踉跄的七皇子顿时挺直了腰杆,眼底再无一丝醉意,很清醒地对她说:“回去吧,好好照顾他。”
  楚乔看着他,静静而立,一言不发。
  赵彻面色有几分清冷,淡淡说道:“形势已然如此,我也无能为力,再这样下去,就是和整个大夏上层宗族作对,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
  赵彻语调低沉,脸上没有半丝波澜。
  楚乔不再看他,转身欲走,赵彻突然在背后叫她的名字。她回过头去,就见他很认真地对她说:“老四是个好人,别辜负他。”
  楚乔眼睛渐渐眯成一条线,几丝波光隐隐闪过,像是一把锐利的剑。她幽幽地开口,轻声道:“你也是。”
  她说得这般含混不清。
  你也是,是什么?你也是个好人?
  不,赵彻很明白她在说什么,但是她没有等待他的回答,转身回去,身姿瘦削,看起来轻盈得如一缕风就能吹走。
  他是个好人,你也不要辜负他。
  天色漆黑一片,天上满是星火,风从远处吹来,他深深地呼吸,甚至能够嗅到由西方传来的饥饿的味道。
  楚乔回到房间的时候,酒菜已经撤了下去,原本醉倒在床上的诸葛玥也不见了踪影。她一路往书房行去,推开门,果然见他眼神清澈地端坐在书案后,正伏在案上,奋笔疾书。
  她默默地站了好久,见他写完,封好火漆,才缓缓走过去,蹲在他身前,拉住了他的一只手,然后静静地伏在他的膝盖上,却不说话。
  房间里的烛火默默地燃着,不时爆出一丝烛花,噼啪作响。香炉里的香气袅袅升起,拢成一条细烟。他的手干燥且修长,轻轻拂过她的长发。
  “星儿。”他低声叫着她的名字,声音带着浓浓的疲倦和辛劳,却也只是叫了一声,就没了下文。
  她的脸颊贴在他的腿上,鼻腔里全是他身上的味道。她的声音好似一层层温柔的海浪,缓缓地回荡在房间里,她低声说:“我全明白。”
  他的膝盖微微一震,然后,更紧地握住了她的手。
  是的,她全明白。明白他的辛苦,明白他的疲累,明白他对这个国家的失望,明白他对周围一切的深刻厌恶。
  皇帝昏昏沉沉,皇子夺嫡争斗,朝野百官腐朽无能,帝国各个机构都趋于朽败瘫痪。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亲眼见识过底层百姓的辛苦,从蛮荒僻壤之间辗转而归的他,又如何看得下去这个国家的腐臭和百官的丑恶嘴脸?
  然而偏偏,他还是这夺嫡大战中的一分子,只是曾经的他还抱着赵彻上位后会推翻一切的天真想法。可是现在,在夺取一切之前,却要经历如此冷冽的寒冬。他甚至不知道,当他们站在累累白骨之上,打倒一切敌人之后,这个世界还剩下什么。
  文明被摧毁,百姓被屠戮,军队被绞杀,国家被覆灭,剩下的,也许只有他们,面对这个狼烟四起、满目疮痍的国土,让千千万万的生命为这场战役陪葬。
  何谓权术?争斗之后,却要毁灭一切,这样的代价,他们付不付得起?
  “星儿,我真的不是一个好人。”那天晚上,他在黎明来临的那一刻,这样轻声地说。
  随后的五天,是震惊整个大夏乃至整个西蒙的一段极黑暗的日子。
  三关外的难民终于发生暴动,他们攻占了西方宗族大户的宅门,抢粮抢钱。因为饥饿,他们乞讨,乞讨不成,他们偷窃,偷窃不成,他们抢劫,抢劫不成,他们终于造反了。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几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拿着木头和石块砸开了大户的房门,在陇西厚土上燃起了一道道漆黑的烽火,无数人死于这场混乱之中,陇西地区的官兵好像是纸糊的,在灾民面前脆弱得如同一片麦子。尽管他们反复奏报,说乱民兵力极强,内有高人指挥周旋如何如何,却无人相信,全都将这些当作他们的托词和狡辩。
  刚刚才上呈万民伞的地方官员和宗族们惊呆了,纷纷上奏,可是帝都的百官们怎敢在这个时候自打嘴巴,上奏朝廷?只得秘密调遣军队,前往地方平乱。
  然而兵部大司马诸葛玥反口问道:“帝国四海升平,陇西地区的百姓刚刚进献了万民功德伞,怎会大逆不道地造反?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发兵一事被一拖再拖,陇西的战事越来越紧迫。十二月二十四,一骑快马驰入京城,马上的士兵满身鲜血,手拿着陇西都督曹未迟的奏报,口吐鲜血倒在荣华御道上。
  真煌城轰然震惊,皇帝被气得当场犯了头风,大骂中书令和百官,并当即剥夺了赵飏西南侯的封号。但是赵彻并没有在这场动乱中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是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十七皇子赵义领了西南兵权,出京平乱。而诸葛玥,也因为没有及时出兵平乱,被皇帝责罚在家中思过,赵彻几次进宫为他求情,都被皇帝斥退。
  楚乔却知道这一场动乱的由来,赵彻到府上的时候,见到诸葛玥顿时大怒,骂他是个疯子。诸葛玥却哂然一笑,勾肩搭背地对他说,我是想给你将来登位留下点资本,若是全死了,你这个皇帝统领谁去?
  陇西地区的一场民乱,死伤无数,大户氏族毁了十之七八,百姓也有近八万人死于战乱。但是正如诸葛玥所说,反了是死八万,不反却要死几百万,这笔买卖,实在是划得来。
  是的,划得来。西南氏族尽毁,岭南沐小公爷势力大损,灵王也遭到波及,赵飏被皇帝怒斥,削了兵权。赵彻虽然没什么好处,却也无过失,只有他诸葛玥,被禁足罚俸闭门思过,暂时退出了大夏的政治舞台。
  一切似乎都是按照他既定的程序一步步行走,但是楚乔清楚地记得,那几日每当听到哪里的百姓被大规模残杀,哪里的正经富贵人家被满门屠戮,哪里的守军全军覆没,哪里的百姓落草为寇凶性大发之类的消息的时候,他是怎样夜不能寐、怎样忧心如焚。
  当日的一切,如果真的有一点偏差,如果他秘密派出的人马不能约束乱民,不能成功避开当地的守军,不能发动一些军士的叛乱,那么结果定会是血泥糅杂,整个西南沦入无边战火,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说的都对,他真的是一个疯狂的人。
  她担心他会因为被夺了权而心灰意懒,黯然神伤,他却在安慰她终于可以陪着她过一个年了。
  春宴终于到来,昔日里权倾朝野的兵部司马府门庭冷落,里面却是难得一片笑语欢声。
  尽管西南战乱的消息还是传进了京城,但是并没有影响春宴这一日帝都的热闹和繁华。大街小巷一片人声嘈杂,官府组织了富商在紫薇广场燃放焰火,小孩子们的笑声穿透了重重门墙,顺着温和的风吹进来,传入这座森严高耸的府邸之中。
  从三天前开始,诸葛玥就下令府内开始了一轮崭新的装扮。红红的灯笼沿着回廊门洞被高高挂起。窗花红艳,细心手巧的丫鬟们剪出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东海寿星,有西陵寿鹿,有八仙过海,有送子观音,还有极费工夫的千福图。一盆盆繁花被摆出来,姹紫嫣红,到处是奢靡的香气,下人们都换了新衣裳,红红粉粉,一派喜气。
  诸葛玥也恢复了很多年前在青山院的生活作息方式。他一直是个很自律的人,没有一般富家子弟那种飞鹰走马的习气。如今闲下来,日子过得更是悠闲,很认真地调理着身体,闲时读书种花,还被楚乔逼迫每天早晨要晨起锻炼,两人切磋身手,刀枪棍棒一一比来,总是引得满府的下人们偷偷观望。时间长了见诸葛玥没什么反应,也就一个个壮起胆子来,偶尔见他们打到精彩处,还会鼓掌叫好。
  日子过得越发恬静平顺,恍若暴风雨的中心,安静得令人心慌。
  新年就在这样的气氛下悄然而至。楚乔换上了新衣,艳红的颜色团团明艳,照得人脸色也如三春朝霞,仿佛有无尽的喜气和希望丝丝溢出。诸葛玥站在她身后,穿着一身烟青色的长衫,俊朗逼人,随意拿起一支明珠金钗,熟练地绾起她的满头青丝,插于她的鬓间。
  楚乔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这样的自己,她似乎也从未见过。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一直固执地觉得女子穿红戴绿是极俗气的,后来由于多年奔波辗转,更是没有了修饰装扮的精神。可是今日穿起,却觉得有层层海浪般的温暖一点点袭来,她的脸颊艳若春桃,恍若秋水,连眉梢嘴角,都是掩饰不住的欢喜和暖意。


第254章

  原来所谓俗气,不过是当时的她没有那般心境罢了。
  梅香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瞅着她,满脸喜气。诸葛玥则懒懒地走上前来,对着镜子一笑,说道:“真是倾国倾城。”
  楚乔不好意思地推他,耳朵都有些红了,说道:“哪有那么夸张,别胡说。”
  诸葛玥笑着瞅着她,说:“我是在说我自己呢,你想多了吧?”
  楚乔大怒,伸手就去掐他。诸葛玥闪身避过,还对着梅香说:“看看你们家小姐,我不夸她她就恼羞成怒了。”
  梅香笑眯眯的,也不还嘴。屋外的阳光暖暖的,极远处,已经有噼啪的鞭炮声响起。
  这是这么多年来,楚乔所过的最舒心的一个新年。她还亲自下厨,教下人们包饺子。她想要拉着诸葛玥一起,大男子主义极严重的某人却鄙视她,施施然走了。
  众人一起吃年夜饭,放爆竹,挂花灯。诸葛玥吃到了包着红枣的饺子,下人们都来恭喜他新年大吉,他心情大好,一路流水般赏赐下去,满府都是兴奋的谢恩声。诸葛府大门紧闭,所有上门的人都被挡在了外面,只有午夜时分,赵彻派人送来了两罐好酒,楚乔和诸葛玥一起喝了,喝得楚乔头发晕,醉醺醺地倒在诸葛玥怀里。
  下人们在外面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传进来,喜气洋洋的。楚乔迷迷糊糊之中似乎看到了李策笑得像狐狸一样的眼睛,她伸手去够,却抓了个空。
  她真的醉了,脑袋却那么清楚。她恍惚中想起了自己的这些年,想起了小诗,想起了猫儿,想起了敏锐,想起了李阳,想起了军情处的同事,想起了白发苍苍的爷爷,想起了这些年的奔波和辛苦,想起了几次徘徊于生死的窘迫和危机,想起了乌先生,想起了羽姑娘,想起了缳缳,想起了那么多死去或是活着的人,还想起了李策,想起了燕洵……
  幸福来得如此之快,让她觉得一切都似在做梦。
  她埋首在诸葛玥怀中,鼻腔中全是他身上那种好闻的杜若香气,眼眶微微泛湿,她仰起头来,看着他俊逸的侧脸,突然眼睛明亮地说:“诸葛玥,我爱你。”
  诸葛玥一愣,低下头来,周围全是下人,她的声音那么大,甚至压过了噼啪的爆竹声。所有人都惊愕地转头望着她,她却全然不顾,只是大声说:“诸葛玥,我爱上你啦!”
  熏风穿堂而过,有人在低声窃笑,菁菁和平安的笑闹声远远传了进来。她脸颊通红,眼神直直的,不过半年多的时间里,似乎又回到了十七八岁的娇艳容颜,她就那么直直地看着他,笑眯眯的,脸上只差写上大大的幸福二字。
  呼的一声,耳边有风吹过,她突然被某人凌空打横抱起,然后诸葛玥就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之中,放下满桌刚吃了几口的饭菜,转身回了寝房。
  床榻上的锦被都是簇新的,全部是喜气的大红色,上面绣着层层锦绣,有鸳鸯戏水,有牛郎织女,有喜鹊搭桥,有观音送子,到处透着一种暖融融的甜蜜。
  他眼眸漆黑,透着一丝熊熊的欲火,一把扯开了她的衣领,狠狠地盯着她,哑着声音说:“小妖精,再也不给你酒喝。”说罢,低头狠狠地吻在了她的唇上。
  他的呼吸急促且火热,像是一团浓烈的火焰,所到之处,一片酥麻酸软。
  她眼角含笑,抱住他的腰,热烈地回应起来。
  罗幔低垂,满目锦缎,长夜喧嚣,外面,又是一片热闹的欢笑声。
  生命中有太多难测的变数,你不知道风浪什么时候会来,浪头有多大,会不会轻易将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打翻。那些曾经苦苦压抑的感情,那些潜藏了多少年的话语,那些一直隐忍不发的情绪,终究还是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万事都是莫测的,所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锦绣遮掩,帷幔纷飞,她躺在层层奢华之中,攀着他的身体。细密的汗水涌出,身心都是满足的疲倦,她缩在他怀中,越过他的肩膀望向窗口,隔着一层窗纸,隐约可见极远的天空中有绚丽的烟火,肆虐地游荡在整个天际。
  无论未来会如何,她都不再害怕了。
  春宴过后,大夏皇朝的疲弱就越发凸显出来,陇西一带灾民遍布,行走在驿道之上,随处可见贩卖妻儿、易子而食的百姓。朝廷虽然已经颁下了赈灾令,尽管夏皇竭尽全力抽调国库金银,但是如今大夏毕竟国力不足,战争如同噬人的野兽,张开了血淋淋的巨口,短短几年之间,就将昔日一个全盛的帝国拖得骨瘦如柴。
  燕北的日子也不好过,早在陇西一带发生雪灾之前,燕北就已然沦入大灾之中。黎民百姓家园被毁,蓝城一带雪灾尤其严重,尚慎诸地牛羊成千上万地冻死,百姓食不果腹,燕北岌岌可危。
  然而,就在大夏百官拍手称庆的时候,燕北却秘密调集了十万龙吟关守军,徒步越过兰河高原,由海拔六千多米的暮狼峰进入了大唐境内,绕过唐户关,突然袭击了大唐的关卡,抢夺了二十多万担粮食,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返回燕北。整个行动耗时不出四日,等大唐的边关战报传到唐京城的时候,龙吟关的守军已经返回关口,和想要趁着燕北大灾趁火打劫的夏军打了两仗。
  此事一出,犹如一滴水落入沸油之中,掀起了一轮激烈的巨浪。
  大夏和卞唐齐齐大怒,却拿燕洵毫无办法,大夏御史台的笔杆子们奋笔疾书,大骂燕北乃强盗出身,天生烧杀掳掠,有违圣人之道。卞唐的老学究们更是满眼喷火,满世界地叫嚣,将燕洵祖宗八代骂了个狗血淋头,并且著书立说大加鞭笞,激动得险些背过气去。
  可是他们所能做的,也仅此而已。龙吟关固若金汤,燕北军悍如虎狼,现在的局势,只要他们不出来挑衅,那就要烧高香了,谁还敢上门去惹他们?
  楚乔听到这个消息时不免冷笑,所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就是如此吧。
  诸葛玥却仍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面对朝野上一致要开战的声音置之不理。谁都知道,大夏如今自顾不暇,几个皇子的争位之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这个时候谁有时间对外开战?不过是说说罢了。他若真的点齐兵马开往雁鸣,那些老家伙怕是才会如他们奏折上所说的,血溅三尺,以死明志。
  他知道消息的时候只是有些惊讶,说没想到燕洵会干这样的事。
  其实何止是他,恐怕整个西蒙大陆,没有人会想到这一点吧。
  毕竟,曾几何时,他以整个燕北为注、以百万军民为饵,引夏军入关,自己挥兵东下。并且又在不久之后,铲除异己,彻底摧毁了一路扶植他上台的大同行会,即便是自己老师的头,也一样斩下。
  面对这样一个人,恐怕无人会想到,他会为了燕北的百姓,冒这么大的险。
  就连楚乔,也没有想通这里面的关节。
  不过好在唐户关的守将是大唐靖安王的义子,虽然靖安王垮台之后他及时投诚效忠,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