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1处特工皇妃[修改版]-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子的门此刻还是开着的,风吹进来,满书案的书册哗哗作响,绿柳着急地吩咐丫头,“快把门关上啊!”
  再低下头的时候,却见楚乔已经写好了,她将书信折好交给阿精,平静地说道:“麻烦你把这封信交给贺萧,让他按照上面的吩咐去做,一定要阻止诸葛家的杀手进燕北。”
  阿精愣愣地接过,却见楚乔挥手极快地又写了一封,交给他道:“这封信交给乌先生,告诉他,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达成信念的方式却有很多种,我已在尚慎撒下了种子,现在我把那里交给他了。”
  随后,楚乔又提笔写了封信。
  “这封信交给缳缳,跟她说,一切拜托她了。”
  阿精心里生出一丝不祥的预感,直爽的男人傻愣愣地问:“姑娘,你不是要寻短见吧?”
  楚乔抬起眼睛看着他,目光仍旧那么清亮,阿精却觉得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
  是的,是不一样了,以前姑娘纵然冷静淡定,但是当她看着你的时候,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情绪,她的喜怒哀乐。而现在,即使她看着你,你也感觉不到她的视线。她的眼神望着你,却似乎也穿透了你,越过身体,越过房屋,越过院墙,越过天边的流云远月……
  “不会。”楚乔淡淡地说了一句,然后转过头,对绿柳说,“我饿了,拿点东西来吃。”
  绿柳顿时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高兴地答应了一声,飞快地跑了出去。
  饭菜是一直准备好,温着的,绿柳带着下人们手脚麻利地摆了一大桌,站在楚乔的旁边兴奋地说道:“这个是陛下派人送来的,姑娘大病初愈,吃这个最好;这个是于大夫开的药膳,补脾胃的,姑娘几天没吃东西,不能吃太荤腥的;这是奴婢亲手熬的鸡汤,用文火煨了十一个时辰,您快尝尝……”
  绿柳的声音渐渐地低了下去,她手足无措地看着楚乔,只见她端着饭碗,只是机械性地将米饭一口一口扒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咀嚼吞咽,很快就吃了一碗,然后自己起身又盛了一碗,坐下来继续吃。
  她的吃相很吓人,像是饿了很久的乞丐一样,拼命地往嘴里扒东西。绿柳被吓坏了,颤巍巍地想去拉她,却见楚乔埋着头,根本就不理会。绿柳咬住嘴唇,眼泪一点一点地落下来,她使劲地拉住楚乔的胳膊,悲声哭道:“姑娘,您难受就哭一声吧,别这样憋着,会憋坏的,您难受就哭一声吧!”
  楚乔一言不发,仍旧在吃饭,机械性地嚼着,似乎想将心里面的那些痛苦和压抑一同嚼碎咽下去。
  屋子里很静,只有绿柳的抽泣声,阿精拿着那三封信,只觉得自己手指冰凉。他想要说什么,却顿时触碰到楚乔寒澈澈的眼神,女子冷冷地抬起头来,淡淡说道:“你走吧。”


第198章

  阿精离去的时候,楚乔已经在吃药了,大夫们一批批地走进来,背着大大的药箱,院子里似乎又有了生气,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阿精却觉得更冷了。
  刚出门,就看到站在胡杨树下的燕洵。云碧这个地方,名字虽好,却是个地道的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的,每年都有大雪灾。在这里生活的百姓,总是填不饱肚子,于是每年都在逃荒,时间长了,除了一些年迈的老人家,就只剩下这些胡杨树了。
  见他出来,燕洵也没有回头。阿精将手里的几封信递过去,燕洵一一拆开,仔细地看,三封信都不长,燕洵却足足看了大半个时辰。最后,他将信原封放好,交给阿精道:“按照她说的去做。”
  阿精面孔通红,好像做贼被人发现了一样,沉默了半晌,终于沉声说道:“陛下,姑娘会不会想不开自尽啊?我听她像是在交代遗言一样。”
  燕洵面色不变,给了阿精和楚乔一样的答案,“不会。”
  “那……”阿精又问道,“为什么要让姑娘背上谋杀诸葛玥的罪名呢?诸葛家的死士会疯狂地报复不说,姑娘也会恨您呀。”
  “恨我?”燕洵声调上扬,闻言沉声一笑,淡淡地说,“那也比死了好。”
  阿精微微一愣,恍惚间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不完全明白,他又问道:“陛下,我们随便拿一具尸体去骗大夏、骗诸葛家,不会有事吗?我们收了他们的赎金的。”
  燕洵没有回答他,只是伸出手来,指着前面茫茫的雪原,缓缓说道:“阿精,你知道燕北地图上为什么不标注云碧这个地方吗?”
  阿精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问到这个,摇了摇头,“不知道。”
  “因为这里没有用,”燕洵语调低沉,冷淡地说道,“这里太小,怪石嶙峋,无法耕种,也不能做牧场,寸草不生,赤水不流经这里,千丈湖离这里也很远,气候恶劣,一到冬天就有雪灾,地理位置偏僻,连犬戎人攻入关都不来这边劫掠,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是燕北的负担,没有半点作用,所以连地图上都不标注这里了。”他冷冷地笑了一声,声音那般低沉,“如今的诸葛玥对于诸葛家,就是云碧对于燕北,存在只是耻辱和负担。对于一个轻率冒进、肆意妄为,并且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对一个女人的迷恋上的帝国将军,你以为等待他的下场是什么?诸葛家的人和他撇清关系还来不及,谁会给他收尸呢?”
  阿精恍然大悟,说道:“哦,难怪陛下要用姑娘做幌子,原来是志在诸葛家。”
  燕洵面无表情地看着远方,缓缓道:“诸葛玥的死只是个开始,诸葛阀、赵彻、乐邢将军,还有当初举荐他的蒙阗,都会受到此事的波及,大夏不是正在乱吗?赵齐已死,赵嵩又是个扶不起来的,魏阀和赵飏的势力太软了,我不妨帮他们一把,只有大夏内部不稳,我的江山才能坐稳当。”
  阿精愣愣地说不出话来,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
  “阿精,别总和程远较劲了。”燕洵看着他,皱着眉淡淡道,“你已经不是一个民间组织的刺客杀手了,燕北东征在即,你是我的心腹。玩政治,就要有一个玩政治的手段和态度,很多人是需要被牺牲的,如果你看不开这一点,那么,你永远就只能像大同行会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者一样,做一辈子的黄粱美梦,却一辈子都品尝不到权力的味道。”
  燕洵转过头来,不去看阿精呆滞的表情,有句话他没有说出来,狮子虽然凶猛有用,但是难以控制,有些时候,他其实只是需要一群狗。
  至于阿楚,她总会明白的,杀诸葛玥势在必行,以她的名义设这个圈套也是无奈之举,一来诸葛玥此人难以易与,若非非常手段,实难掌控,二来他也的确需要这件事情的后续效应,等到大夏因为此事分崩离析的时候,她自然会明白,他才是对的。
  至于她对诸葛玥的感情,燕洵嗤之以鼻,当年他活着的时候,他都不害怕,难道还会害怕一个死人?她现在只是像往常一样,发发脾气难过两天罢了,时间会冲淡一切,而他,有的是时间。
  阿精沉默着,想了想,突然开口问道:“陛下,姑娘很伤心的,您不进去看看她吗?”
  “没时间了,我今晚要去关上,赵彻来这里够久了,该让他回家去看看了。”
  燕洵说完就离开了,阿精站在原地,看着燕洵骑上马,在禁卫军的护送下越走越远,恍惚间,突然想起了很久之前在盛金宫里,他曾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自己当时劝他一切要以大局为重,他转过头来反问自己,“若无阿楚,我要燕北何用?”
  那句话他记得清清楚楚,直到今天尚在耳边回荡,可是现在,陛下是不是已经将这句话给忘了?或许他没有忘,燕北始终没被他放在眼里,他的心太大,智慧也太高,他的眼睛,是望着整个天下的。
  阿精低着头,已然不知是非对错,也许从自己跟随他的那一天起,就已然注定会有今日了。
  他转身向卫武所走去,以往挺拔的脊背,不知为何竟有些弯曲,好似有什么东西压在他的身上,让他再也无法挺直地行走了。楚乔整整休息了五天,精神终于完全恢复过来。这几天楚乔很正常,好好吃饭,好好吃药,平时不睡觉的时候,她还在院子里做些拉伸运动。她之前大病一场,脸颊瘦得脱了相,现在渐渐好起来,只是面色仍旧是苍白的。绿柳很是奇怪,晚上的时候偷偷去看,却发现她虽然躺在那里,却根本没闭上眼睛,常常是睁眼到天明,一夜无眠。
  今天是新年,关上的战役三天前就已经结束,盛金宫急下八面金牌召赵彻回京,赵彻无奈下,只得撤兵。燕洵趁机攻打雁鸣关,虽然没能攻下,但是大夏也付出了五万多的伤亡代价,也算是新年前给燕北的一份大礼了。
  燕洵提前一天赶了回来,云碧突然间作为燕北皇帝过年的所在,地方官员都激动得好似打了鸡血,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
  早上的时候,绿柳拿来了新衣裳,是大红的,上面绣着百朵百合,看起来吉祥喜庆。楚乔看着却不舒服,觉得那颜色像血一样,一点点地蔓延开来,她连指尖都不愿意去触碰。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消息应该发出去了,尚慎也托付给了乌先生,至于秀丽军,跟着她已经没有前途,乌先生和羽姑娘是大同行会的骨干,被燕洵所忌,不便掌兵,只有托付给同样拥有燕氏血统,并且身为女儿身的缳缳,她是燕北的翁主,又有火云军在手,应该可以给秀丽军一个好前程。
  这个地方,也没必要继续待下去了。
  燕洵进来的时候,房间已经空了,一切如常,整齐干净。
  恍惚间,他想起了当年和赵淳儿定亲的那一晚,一颗心突然就直直地冷了下去。不是没想到,只是却也抱着一丝希望,也许她想通了呢?也许她已经不怪自己了呢?毕竟他们在一起快十年了,她一直是那么包容他,无论他做了什么,她都是可以原谅他的。他曾放弃了西南镇府使,曾放弃了燕北,曾杀了她的部下,曾怀疑她、排挤她,她不是都没有离开他吗?只是一个诸葛玥,只是一个诸葛玥而已,阿楚纵然对他有感恩之情,又怎及得上自己和她十年相守的情谊?
  他们也许只需要谈一谈,只要他开诚布公地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来,她应该是可以理解他的。就算生气,也早晚会消气的,大不了再让她回来掌兵,如今大局已定,也没什么可顾忌了。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样笃定,这几日,他反复在心里安慰了自己几百遍,可是此刻,看着这整洁干净的屋子,他却猛然间心慌了。他急忙往外跑,行走间衣袖刮掉了书桌上的一块小东西,只听啪的一声,清脆的声响传到耳朵里。燕洵低下头去,却见幽幽的灯火下,一枚纯白的玉石戒指掉在地上,已经被摔成很多瓣,幽幽地反射着烛光,微微有些刺眼。
  燕洵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那枚戒指,恍然间想起了阿楚当日的话:“如果诸葛玥死在燕北,我将永远也不会原谅你。”
  我将永远也不会原谅你……
  永远……
  “姑娘?”绿柳推开门,开心地跑进来喊道,“出门看花灯去吧!外面可漂亮了呢!”
  猛然看到呆愣在原地的燕洵,绿柳吓得急忙跪地叩首,好一阵没听到燕洵的声音,她小心地抬起头来,却见男人直挺挺地站在那里,满脸落寞,好似浓浓的雾霭,挥之不散。楚乔走在街上,牵着马,穿着一身很普通的青色披风,四周都是欢乐的人群,彩灯高燃,衣衫鲜艳,小孩子们提着花灯来回奔跑。
  那些彩灯做得十分精巧,有长龙,有凤凰,有老虎,有鲤鱼,有白梅高树,有东海寿星,有小狗,有雏鸡,有乖巧的猫儿,也有可爱的兔子……
  天上放着焰火,整条街上都飘着浓烈的酒香,街边的小贩还在叫卖着,两旁都是成排的彩灯灯谜。远远的冰场上,有驾着旱船花灯的百姓在跳着年舞,喜气洋洋地吹奏着唢呐……
  那么多人从楚乔身边经过,却没有人停下来看她一眼。人们手挽着手,丈夫牵着妻子,妻子挽着孩子,孩子回头招呼着奶奶,奶奶还要搀着苍老的爷爷,每个人都是有家有亲人的,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他们走出了贫穷的家门,来到热闹的街上,喜笑颜开地欢度这难得的节日。
  “阿楚,我从来没有对你说过,这些话我只说一次,你要听好。我要谢谢你,谢谢你在地狱里陪了我这么多年,谢谢你在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里没有遗弃我,谢谢你一直站在我身边,若是没有你,燕洵他什么也不是,他早就已经死在八年前的雪夜里了。阿楚,这些话我以后不会再说了,我会用一生来弥补,有些话,我们之间不必说,我们应该互相明白。阿楚是我燕洵的,只是我一个人的,我会护着你,带你离开,我八年前牵了你的手,就再也没打算放开过。”
  “燕洵,我从没有家乡,是因为有你在,我就把你的家乡当成自己的家乡了。”
  “阿楚,相信我吧。”
  相信我吧,我会保护你、照顾你,不让你受到伤害,不让你受一丝委屈,相信我吧,我会让你快乐,相信我吧……
  眼泪一行行地从楚乔的眼里涌出,没有声音,就那么无声地滑落,滚过她尖尖的脸孔,滑过瘦瘦的下巴,冷风吹过来,像是薄薄的刀子,她牵着马,缓缓地走着。


第199章

  过往的一切在眼前凌乱地飘散,那个伟岸高大的身躯终于轰然碎裂,碎成很多块,轻飘飘地飞下,像是轻盈的鹅毛。
  突然间,午夜的大钟被敲响,一群孩子猛然跑来,撞在她的身上。一个小女孩一下倒在地上,坐碎了手里的彩灯,那是一只小鱼,做得不是很像,白色的,红红的眼睛,看起来倒像是兔子,肚子上画了一个金元宝。孩子捧着坏了的灯开始哭,越哭越大声,楚乔愣愣地停住脚步,然后蹲下身子,伸手为她抹去眼泪,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就要塞给她。
  就在这时,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突然传来,守岁的时辰过了,家家户户都燃起了爆竹。孩子一愣,傻傻地忘记了哭泣,捂住耳朵兴奋地大叫。
  楚乔却好似被隐形的巨人猛然打了一拳,脸上霎时间毫无血色。
  “你若是死了,我就放一百挂鞭炮,庆祝我再也不用念念不忘地记着要还你人情。”男人展颜一笑,眉目间不掩骄傲之气,“就怕你没这个放鞭炮的机会。”
  爆竹声越来越响,噼里啪啦地连成一串,楚乔突然间泪如泉涌,那些潜藏在记忆里,被她努力压制的画面,再一次如山洪般喷薄而出,撕心裂肺的疼痛瞬间袭来,将她的冷静和自持击得粉碎。
  “你……你怎么啦?”孩子被她吓坏了,在鞭炮声中大声喊道,“你别哭了,我不用你赔还不行吗?”
  鞭炮声渐大,楚乔终于再也忍耐不住,跪坐在热闹喜庆的街头,捂住脸孔,放声大哭。外面的水池突然发出咕嘟一声,风吹进来,吹开了另一扇窗户,楚乔站起身去关窗子,却见房根底下的老梅已经长得有房子高了。她不由得愣住了,伸在半空的手愣愣地就停了下来,月光照射在她的手腕上,斑斑驳驳,影影绰绰。
  一转眼,已经过去两年了,昔日新种的梅树也已经有屋檐高了。
  岁月真是世间最无情的东西,它从不会因为任何喜悦和悲伤而停住脚步,当它匆匆离去之后,任何曾经激烈的情绪,都会渐渐冷却下来。
  那天晚上,她离开了云碧城,一直走了半个月,终于到了北朔。然后在一个清晨,她顺着冷冷清清的北朔大街,走出北朔城门的时候,却看到了成千上万的燕北百姓。
  他们有北朔城的本土居民,也有从远远的内陆赶来的百姓,尚慎、落日山、蓝城、赤渡、回回山、美林,百姓们知道了她要离去的消息,一言不发地结伴而来。一路上她曾遇到过很多这样的队伍,可是她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曾打扰她,只是一路这样悄悄地跟着,直到此时,才聚集在北朔城门口,静静地看着她,送她最后一程。
  人群里有白发耄耋的老人,有年幼稚弱的孩子,有蓝眼睛的关外人,也有东陆前来做生意的商人,有曾经和她并肩抗击过大夏军队的赤渡民兵,更有在她的保护下死里逃生的北朔百姓,有参与过她修路通商的尚慎百姓,更有回回山下那些牧马放羊的牧民。
  这些人一大早就出了城,静静地分列驰道两侧,让出一条空道来,见她出来,全都齐刷刷地向她望来。
  楚乔至今也无法忘记那些眼神,有不舍、有难过、有挽留、有伤心、有担忧、有害怕,可是他们将这千万种眼神全化成了缄默,就连三四岁的孩子都一声不出,只是安静地望着她,安静地望着她。
  那一刻,她难过得想哭。
  她知道她身上的责任,一年来,她走遍了燕北大地,将和平的思想传遍了燕北的每一个角落,她带领着他们建设家园,在战斗后方努力地恢复生产,他们是全心全意地信任拥护着她。这个被压迫了几百年的民族,将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