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点头认同。
    船队很快抵达原岛,路上所用的时间,比老式的海船,快了将近一半的时间。
    戴梓带着人在港口迎接,研究室那边的东西,早已打包完毕,只待墨晴和太子到来,他们便会扬帆起航。
    原岛,对墨晴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再次登临原岛,墨晴的心情却是异常的宁静。这一座小岛,或许在很多年后会有特别的意义,但现在,这只是一座即将被抛弃的普通小岛。
    原岛上的居民,在知道小岛的主人一度是当朝太子妃,如今是亲王福晋后,超过八成的人选择了跟随墨晴他们南下。
    他们如今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源自跟了一个好主子。
    琼州府虽然偏僻,是穷山恶水之地。但在墨晴来到原岛之前,这里也是不毛之地。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做出了明确的选择。
    浩浩荡荡的船队远离原岛,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
    沿途除非是必要的补给,船队根本就不会随便停靠岸边。之所以如此,纯粹是不想叨扰地方。
    前太子,如今的理亲王到了地方上,地方官府若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是要得罪人的。
    担任指挥舰的破浪号上,太子和墨晴站在甲板上,看着一望无垠的辽阔海面,都是看得出神。
    虽然连续数日,海上都是一样的风景,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的兴致。
    “王爷,看了几天,有什么感触没有?”
    当迎面来了一艘海船,墨晴忽然望向太子,缓缓开口。
    “说不上来!”
    太子叹了口气,“福晋,你说,这大海到底有多大?”
    “这个,我可不知道!”
    海洋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纵然墨晴是穿越者,也是不知道答案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海洋的面积比起陆地的面积大了许多许多。
    “这么大的海,若是真的有敌人攻来,如何防守?”
    太子幽幽开口,“我大清的水师,的确是太差了些!”
    海防!
    连续在海上走了几天,停靠之地,依旧是大清的海岸,这让太子意识到了这个被所有人忽视的问题。
    若是外敌有着跟他们现在这风帆战船一样的战船,大清根本就无法匹敌。
    “所以,咱们此去琼州,是大好的机会啊!”
    墨晴心里早就已经算计好了,只要到了琼州,就开始大力打造适合远洋航行的战船。然后,训练水手,向南,抢占吕宋岛。
    吕宋,这会儿应该是已经被殖民了。
    还有印尼周围的那些岛屿,大的、小的,肯定是不少已经被人占了。既然西洋人可以占,大清为什么就不能占?
    相比之下,大清来占,应该更容易被接受一些。毕竟,南洋之地,有不少的汉家苗裔生活。
    “任重道远啊!”
    太子现在也是野心勃勃。
    墨晴轻笑,道:“如果是很容易就办成的事情,如何能显出爷您的手段呢?”
    
第三百四十九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人啊,就没几个是不喜欢听恭维话的。
    太子亦然。
    墨晴这明显是刻意而为的恭维话,非但没有让他反感,反而让他更是心生欢喜。毕竟,这夸奖话,可是墨晴说的。
    男人,喜欢听恭维话,但更喜欢自己的女人对他的恭敬和夸赞。
    “福晋,爷可以认为你这是在夸奖我吗?”
    太子笑眯眯地望向墨晴。
    “爷若是觉得这样开心,那边是这样呗!”
    墨晴微微笑。
    太子不由大笑,心情大好。
    “有情况哎!”
    墨晴本来一直在看着前方海面上出现的那艘船,那本来是正对他们而来的海船,这会儿居然在掉头远离。
    “什么情况?”
    太子的目光看过去,“只是一艘海船,这些天,咱们遇到的海船还少吗?”
    “感觉不一样!”
    墨晴直摇头,“咱们这些天遇到的的海船是不少,但吃水这么浅,看到咱们就掉头的,这还是第一艘!”
    他们的船队虽然数量多,但一直都是在沿着海岸线航行,属于近海行船。他们一路上南下,遇到的海船,也多数都是在近海航行。唯有刚才的这一艘海船,从出现时的航行角度,还有远离的航向,都说明,这艘船走的是外海。
    一般而言,唯有海寇和倭寇的船才会从外海而来。
    “福晋啊,这些,你都是从哪儿学的?”
    听墨晴如此侃侃而谈,太子实在是有些受教了的感觉。
    “多看多听多想,爷也会知道的!”
    墨晴轻笑一声,“希望,咱们不会真的遇到了海寇!”
    海战,意外太多。
    别看王大和戴梓对风帆战舰的实战检测是十七战全胜,但这世上哪儿有谁能保证自己真的就百战百胜!
    可惜,墨晴的愿望最终落空。
    在那一艘海船远离没多久,远处海平面上,出现了几十艘海船,一字排开,风帆鼓动,向着船队这边,呼啸而来。
    “王爷,福晋,是海寇!”
    戴梓很快出现在太子和墨晴的跟前,恭声开口。
    “戴梓,现在你跟王大负责,爷跟福晋不掺和!”
    太子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虽然也领过兵,但他统领的是八旗的骑兵和步卒,海战应该怎么打,太子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外行指导内行,结果只会是一败涂地。
    “属下告退!”
    戴梓应了一声,退了下去。
    很快,指挥舰发出旗号。
    护卫在船队两侧的风帆战舰立刻扬帆,加速迎上前。
    首先是船头的主炮发射!
    数里之地,以现在这个发炮全靠眼的技术条件下,想要命中敌船,纯粹靠蒙。
    然而,当六艘风帆战舰第一轮齐射,六发炮弹命中三发,另外三发也是擦到了海口战船的边缘,这样的战果,让墨晴真真切切地被震惊了一回。
    墨晴只道这是运气,可是随着第二轮齐射,六发全中,她就明白,炮手肯定是有了某种类似于瞄准器的东西辅助。
    可惜,现在是交战状态,墨晴不可能去看个究竟。
    三轮齐射后,海寇的战船已经有出逃者。
    当然,也有悍不畏死地加速直冲的。
    风帆战舰扯动风帆,很快完成了侧身,将那一排排的弦炮从船舱内退了出来。
    轰!
    轰!
    轰!
    排炮虽然不是同时发射,但一炮紧接一炮,六艘船,一次六炮,然后又是六炮,如此十几轮的炮击后,海面上已经没有了海口的一艘战船浮着。
    战胜!
    除却中途有几艘海寇的战船逃走,其余的海船,尽数被打沉。
    海面上,充盈着浮尸。
    还有那侥幸没死的海口,正在海里挣扎。
    “王爷,福晋,那些水里的海寇,要如何处置?”
    戴梓指挥作战完毕,来到墨晴和太子的跟前。
    “以前,你们是怎么处置的?”
    “都杀了的!”
    戴梓有点儿不敢正视太子的眼睛。
    他很想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杀死这些海寇,唯恐给太子留下残忍不仁的印象。可惜,没等戴梓开口,太子就点了点头,道:“那就杀了吧!”
    “臣遵命!”
    戴梓听了太子的答案,着实有些激动。这代表,太子是认可他们的。
    事实上,之所以对这些海寇杀无赦,还是因为海寇实在是坏事做尽。茫茫大海上,商船、渔船一旦遭遇海寇,绝对是有死无生的。
    海寇如此丧尽天良,不管这些人是为何做了海寇,从他们走上这条路,开始为恶的时候,就得明白,善恶到头终有报。
    风帆战舰从交战区域行过,将那些侥幸没有被炸死的海寇绝杀,这才回归船队,继续担任护航。
    一场海战来得突然,结束的更突然。
    那些选择了跟墨晴和太子前往琼州府的原岛居民,看到这一幕,一个个非但没有觉得残忍,反而十分的兴奋。
    他们都是海边生活的人,人人皆知海寇的该死。
    最重要的是,有如此强大的护卫战船,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命将得到保障。甭管琼州府咋样,他们都是不怕了的。
    原本,有些人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现在,这些人都是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和信心。
    “爷,咱们去看看呗!”
    主炮打得那么准,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很不现实,墨晴现在是迫切地想要知道,戴梓给这些炮手准备了什么样的作弊器。
    结果,事实证明,戴梓还真的做出了瞄准器。当然,这个瞄准器跟火炮是分开的。
    一个人,负责观测,另一个人负责射击。
    射击的精准度,完全取决于观测者的判断。
    当然,这所谓的瞄准器,墨晴看不懂。
    单筒望远镜上加了刻度,还带旋转的十字准星,上面的一些点啊,线啊,弄得是相当的复杂。
    即便是有那观测者实际讲解,墨晴也是有些迷糊。
    不过,墨晴本来就是不求甚解的人,她只是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戴梓弄出来的这个瞄准器,真的是很管用,就冲着这个炮击的精准度,墨晴就得给戴梓一个头功。
    怪不得伟人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没有这个瞄准器,这一战就算是要胜利,也是需要不少的弹药消耗。甚至可能还得有人员伤亡为代价。
    
第三百五十章 顺者昌,逆者亡
  琼州府,府衙所在地位于琼山县。
    原本,琼州府由广东管辖。但随着康熙将太子赦封为琼州府知府,这琼州府的最高管辖权就不再是广东,而是上达天听。
    鉴于琼州府距离京城实在太远,康熙便给了太子绝对的自主权,必要的时候,太子甚至可以节制两广之地的八旗驻军。
    换言之,太子到了琼州府,不但是将琼州府从广东的管辖范围内拿去,更是在两广诸多封疆大吏的头上悬起了达摩利斯之剑。
    船队抵达广州,在港口补充必要的物资,太子只是在港口见了见两广总督等一众地方大员,也没有任何指示。等到物资补充完毕,船队就浩浩荡荡远离了港口,直奔琼州而去。
    太子的没指示,对两广之地的官员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指示。
    能做到封疆大吏这一职位的人,任谁也是不愿意忽然被人在上面指指点点,哪怕这个人曾经是太子。
    在这些封疆大吏的眼中,也只有康熙这个万岁爷,才有资格对他们指手画脚。他们若是进了京城,就算是六部尚书,他们也是可以等闲视之。
    大清的官场制度,可不是后世。后世的京城,稍微重要一点的部门的一个小小的科员,都可能让地方大员吃瘪的。
    但在这个时候,品级就是天。
    甭管你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任职,品级不够,遇到了比你高品级的官员,你就得行礼。
    当然,如果你是宫里的人,如梁九功这样康熙身边的红人,你是可以很拽的。
    “王爷,你对他们这么客气,真的好吗?”
    远离港口的船上,墨晴陪着太子站在甲板上,回望那渐渐远去模糊的港口码头。
    “在人屋檐下,咱们不得不低头啊!”
    太子叹了口气,他也不想这么客气。可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初来乍到,琼州府是个什么情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
    而那些个封疆大吏,在两广之地根深蒂固,若是来了就跟他们闹起了别扭,可是大大的不妙。毕竟,人家现在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惹不起啊。
    “只怕王爷您的客气,会被当成是软弱可欺啊!”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墨晴倒是觉得,他们正是初来乍到,才该亮出自己的獠牙。在这一切等待开拓的空白之地,绵羊会很快被盘踞在周围的野兽吃掉。唯有虎豹才能在这野兽遍布的地方,占下一块地盘,并且渐渐发扬壮大。
    “不着急,总有立威的机会!”
    太子面上带着微笑,“福晋啊,咱们不用太着急的,来日方长嘛!”
    墨晴笑笑,的确是来日方长,可如今人家西方正在迅猛精进,科技也好,制度也好,都在向前滚滚而行。
    相比之下,康熙治下的大清,虽然也是鼎盛,但却是封建王朝的鼎盛。现在奋起直追,已经是有些晚了。若还是束手束脚的做事,只会被落下的更远。
    “希望吧!”
    墨晴是知晓历史走向的。
    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后,便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走进深渊。正是以为这一点,满人建立的大清,才会被后人各种的唾骂。
    若是满人建立的大清,能够创下如盛唐那样的万邦来朝的盛世,大清又会如何呢?
    成王败寇,古来如此啊!
    这一规则,不单单是针对的人,王朝、家族,同样如此。
    “福晋啊,别想太多,这都不是事儿!”
    太子如今的心可是很大的。
    曾经的他,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是在京城缩着了。可现在,他不但去了一趟罗刹国,现在更是出了海,见识了大海的浩渺无边,太子的心胸和眼界,都变得宽广了许多。
    “听说,琼州那地方有许多的山民,还不通教化的!”
    墨晴也觉得自己想太多了。不管未来会咋样,他们努力了,若是子孙后代争气,那么大清的命运,也就不会重蹈覆辙。
    可若是子孙后代不争气,就算是他们打下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疆土,最终也会走向没落。
    想太多,除了浪费脑细胞,别无其他的意义。
    “爷会让他们懂得教化的!”
    太子来之前,也是做了一些功课,对琼州府的情况,做了相应的了解。
    山民,的确是麻烦。
    但这世上的事情,从来都不存在完全没有麻烦的。
    有麻烦,那就解决麻烦。
    墨晴轻笑,道:“爷是打算怎么让他们懂得教化?”
    “自然是顺者昌,逆者亡!”
    太子说的不是一般的霸气,他可没有心情来慢慢安抚这些琼州府的山民。他的时间可是不多的,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跟这些山民耗着。
    墨晴喟然一叹,道:“太子爷,其实,没必要这么做的!”
    “福晋你不急了啊?”
    “急是一回事,解决问题是另一回事。”墨晴轻轻一笑,“山民的生活习性跟咱们可不一样,咱们对于他们而言,是外来者。会受到他们的抵触,也是必然的!”
    “我的想法是,咱们可以让山民自治!”
    “琼州府很大,咱们的人手不是很多啊,想要迅速发展起来,依靠山民是最好的办法。而且,山民到底也是咱们大清的百姓,太过苛刻地对待他们,不是仁者所为!”
    墨晴侃侃而谈,给太子出主意。
    如今不是在毓庆宫,也不在京城,什么女子不得干政,全都可以靠边站了。
    “福晋的意思该不会是说,咱们要养着他们吧?”
    “当然不!”
    墨晴笑着,道:“山民熟悉山林,熟悉这里的环境,咱们可以雇佣他们做事啊。伐木、造船,采矿,都是需要人手的。”
    “直接抓了他们干活,不就成了?”
    太子现在的处事态度,颇有些简单粗暴。
    墨晴也不知道这算是太子的进步,还是太子的倒退。
    “太子爷,这世上有一种感情是最顽固的,而且会传承一代又一代!”
    “这种感情就是仇恨!”
    “山民生生世世居于琼州,咱们可以凭借武力压制他们一时,但是能压制他们一辈子吗?还有他们的子孙后代,真的有必要弄成死仇吗?”
    
第三百五十一章 分歧初生
  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容易,但要养成一个坏习惯,很容易。
    毕竟,放纵自己的克制,很简单。但要保持克制,很难。这个道理,就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类同的。
    墨晴在太子被康熙废了储君之位后,可以说是已经彻底完成了对太子称呼的改变,但在这一刻,情急之下的她,对太子的称呼又变成了“太子爷”。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改变,但已经足以说明墨晴的心情。
    太子望着墨晴,沉默不言。
    事实上,不管太子对墨晴如何的专宠,他是太子,并不是很喜欢别人否定他的决定。
    “福晋,区区山民,不用这么高看他们吧?”
    太子缓缓开口,“若山民不服,想要闹事,灭了便可。”
    “山民是可以全灭了,那谁给咱们干活呢?”
    墨晴通过太子的这一番话,已然明白,自己刚才的那番说教,触及了太子的玻璃心了。若是不缓和一下气氛,以太子的脾气,还真可能把琼州府的山民灭绝。
    这,绝对不是墨晴想要看到的事情。
    她这只穿越的小蝴蝶,可以改变历史,可以让太子从京城那个旋涡中解脱出来。但如果这一切的结果是导致太子成了一个暴虐的杀戮者,墨晴倒宁可他夺嫡失败,被圈禁一辈子。
    背负人命债什么的,墨晴并不惧怕。
    但若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无辜之人的族灭,墨晴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
    这并非是什么同情心泛滥,只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点坚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