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候选王妃-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米丽景忽然感到了恐惧,凌乱的衣衫此时仿佛是滑稽的讽刺,而裸露在外的肌肤不可遏制地起了无数鸡皮疙瘩。
她知道自己长得不错,从小就被称作美人儿胚子,家里也是当作掌上明珠来培养,一心指望着她能入了贵人的眼,带契着家族兴旺。
再后来选秀女,果然被选入了理王府,她抱住了太后一系冯嫒的大腿,想着能双双留在理王府中。她装憨卖傻心直口快,硬着头皮冲在前头,谁知秀女里头也不乏高手,自己还是吃了亏。
在家呆了一阵子,终于又得了机会进入宫廷。虽然明面儿上对冯嫒姐姐长姐姐短言听计从,其实在她心里冯嫒不过是踏脚石罢了。果然借着这块踏脚石上了皇上的龙床。
宜妃算什么呢?不过是一张脸蛋儿美些!既然皇上会被她的美色所迷,那自然也会被自己的手段所迷。
可是,现在皇上的神情语气……不善。
米丽景的心沉了下去。
女人之于皇上,不过是玩物罢了,只是怎么玩儿和玩儿多久的区别。
她咬了咬嘴唇,伸手抻了抻衣襟,竭力遮住自己。就算要输,也得输的体面些。
“其实今日臣妾见到了一位故人。”米丽景竭力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仿佛当真只是在述说一件小事而已。
“只是说起来有些日子没见了,想来这位故人也没想到会在宫中遇到臣妾,竟是一时不认得了。”米丽景顿了顿,故意做出一副明明想诉说委屈却偏要硬撑着的表情来。“等到认出来了,又经我身边的宫人提醒,她才不清不愿地草草行了个礼。也是臣妾年轻沉不住气,见她如此桀骜,便想冷一冷她,没怎么搭理。”
米丽景抬起头来看向皇上,眼中泛起泪光,狠命眨了眨,不让眼泪掉下来。
☆、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境
“这和宜妃有什么关系?”皇上看着米丽景的样子,态度也多少有些软化,这泪光莹莹的女子,长发迤逦委于榻上,竭力拢起的衣衫也未能遮住多少春光,颇有些楚楚之姿。
“总是臣妾言行不谨,那位故人见我冷落于她,竟然说了声正要去宜妃娘娘处,说完便昂然而去,让臣妾错愕不已。”米丽景垂下眼帘,她不能保证自己的眸中不流露出恨意。
早已想好的说辞,熟极而流地缓缓说出:“只因臣妾位卑,每次在宫中遇见品阶高的姐姐们,都是小心行礼,待姐姐吩咐了才敢起身。若是要先离去,也是请示了姐姐得到许可方才离去。”
“总是臣妾小心眼儿,以为宫规礼仪如此,臣妾如此待人,别人自然也会如此待臣妾。可谁知竟被无视至此,其后连臣妾身边的宫人都看不下去了,要过去斥责,被臣妾按下了。而这位故人是赶着要去见宜妃娘娘的,想来也是臣妾的不是,不该在路上留她说话才是。”
“后来想想,要在这宫里有一席之地,得他人尊重,便需如宜妃娘娘一般,容貌、性格、品性无一不是上上的,自然能得了皇上的欣赏,任谁也不能小瞧了去。可惜臣妾自认没一样能与宜妃娘娘比肩,未免心中难过,刚才便说了出来,总是臣妾心怀嫉妒,还请皇上恕罪。”
每说上几句,米丽景总要观察一下皇上的神色,见无甚变化方继续说下去。
这些话米丽景足足想了半日,总不能直接上来就狠狠地告状,虽然梅清失仪在先,但是她一时并摸不清楚宜妃和梅清的关系,也不知道皇上对梅清是否有印象,印象又是如何。
不清楚对手的实力贸然出击是很危险的。
但是不利用今日皇上召幸的时机,下次就再不能提起了。难道下次见了皇上。说起好些天之前曾有件事儿如何如何?那也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最后米丽景选择了自责的说法,故意贬低自己,已经说了自己拈酸吃醋又小心眼儿,连那位对自己失礼的故人是谁也不提。难道皇上还好意思发作么?而皇上若是有了心,要知道那无礼之人是谁也是极容易的事。
果然皇上笑着捏了捏她的脸儿,道:“景儿也知道自己是拈酸吃醋啊。”随即便躺下笑道:“你现在这般直来直去岂不是好,绕什么弯子。赶明儿我问问嫒嫒,今日去她那里的是什么人。”
米丽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嫒嫒指的便是宜妃。心中不觉苦涩,明明自己便在皇上的眼前,那人是谁问自己不就得了,偏说要去问宜妃,显见其实是要看看宜妃的态度。再考虑是否追究的了。
皇上已有些疲态,米丽景也不敢再说,忙忙起身让外头的宫人们进来服侍。
宫人们都是训练有素的,温水手巾都是现成的,极其利落地给皇上抹了身子。换上丝棉中衣,盖上双龙戏珠的锦被。
皇上辗转之间,将睡未睡之时,忽然想起,和宜妃往来的人是极少的,今日去宜妃那里的人,应该是自己下了口谕唤去的陈雅。陈雅么……总是往后边儿躲的女子……皇上不知不觉沉沉睡去了。
值夜的两名宫人放下床前双层的帘子。跪坐在床前值守。
也有两名小宫女过来服侍米丽景。米丽景咬了咬嘴唇,默默换上了自己的衣裳。
按照宫规,皇上可以随意在任意妃嫔的宫中留宿,但若是召幸,妃以下的妃嫔除非皇上明谕,否则不能留下。
米丽景坐在软轿上。周围的宫人和太监们都不出声,只是向前行进。天晴而无月,在这夜色之中,摇晃的宫灯和整齐的脚步声,愈发显出这一行人的寂寂来。
经过的宫殿多已暗沉沉阖宫睡去。米丽景忽然打了个寒噤,心下冰凉,自己只有十九岁,纵使得了皇上的宠爱,又能有几年?何况现在看来,皇上的宠爱比日光下的肥皂泡还要靠不住,难道皇上驾薨之后,自己也只能如旧日那些先皇的妃嫔们一样,在道观里度过余生吗?现在这些计较、争夺又有什么意义?
不行!米丽景死死地抓住软轿的扶手,按下从心底升上来的绝望,得另外想想法子……
梅清也在想法子,她发愁的是怎样才能离宫廷远一些。
从前并不抗拒宫廷,因为和宫廷想必,她更加反感和大宅院里的女子们争斗,无论是气势恢宏的理王府,还是高墙大院的三叔家,明抢暗棍令人厌烦,而去宫中做陪读,无疑是个搬出来的好借口,也是躲避的好地方。
可是,看似平静的宫廷,暗流涌涌,漩涡处处,自己似乎越来越被卷入其中,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梅清并不认为自己平庸,特别是来到这个时代,自己凭借前世的才能,比普通的女子更有优势,经济上的独立也让她更为自信。而富有前瞻性的理念和丰富的知识,则似乎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桃花。但是,她当然也不会自大到认为自己有挥斥天下、指点方遒的本事。
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
那么,自己现在想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呢?
其实,只是想过悠闲的生活。
从前世开始,像一只上满了发条的玩偶,不断前行。稍有劲力松弛,便会有压力出现,发条重新拧紧,继续下一段路程。优秀的代价是背后的努力。
而自从成为陈雅,时间不到一年,转折和是非却是不少。等在后面的,也是各种纷争。好在心态变了许多,总觉得这一世是偏得来的,该放下的也好,不该放下的也罢,一概统统放下了。
自己想要的,是采菊东篱下的日子。
当然,菊圃之外,还要有……他。
梅清取出已经修补了差不多一个月的丹凤朝阳图,收摄心神,进入了那片繁花的世界。
蒙萨与大昌边境附近此时也正是花的世界,只是这花儿,既不是菊花,也不是牡丹,而是金灿灿的稻花。
边境一带气候温暖宜人,已是息战多年,烽火台上长满了杂草,各处都种满了稻子,此时正是稻花香时,让经过的人们都忍不住驻足流连。
一名中年男子正蹲在田间,伸手摘了一株稻穗,细细查看那稻穗上稻花的形状和数目。
等他站起身来,才看得出原来此人身高六尺,颇有伟岸之风。和身后几名高大健壮的卫士相比绝不逊色。
“齐先生,”一名肤色黝黑的卫士跨前一步,笑道:“小人从前家里种这稻子有好些年头,若是先生有什么要问的,问小人就是。”停了停,又补了一句,“小人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最后一句惹的大家都哄笑起来。
另一名腰间配着长剑的卫士便笑道:“你小子连字都不认识,跟着先生几天,也好意思掉起书袋来了。”
黝黑卫士被笑红了脸,半是着恼半是认真地说道:“你认字又有什么了不得的,你家都是做官的,自然认得字。咱从前是干农活的,自然认得稻子。你敢说自己懂稻子?!”
长剑卫士乃是世家的庶子,袭职轮不上,找门路做了宫里的侍卫,后来被派到齐先生身边的。一向自视比其他靠蛮力的同伴要高些,听那黝黑卫士如此说,脸上便觉得有些下不来。
只是在齐先生面前也不好内讧翻脸,只顶了一句:“懂稻子有个屁用!咱们当差,若是有事儿,看的是胆量,比的是轮刀弄剑的本事!难不成你到时候拎两捆稻穗冲上去!”
齐先生此时却说话了:“懂稻子自然是有用的,有时候比刀剑还要有用。”声音温和,一丝烟火气也无。
几名卫士大眼瞪小眼地看着齐先生,委实不明白稻子怎么会比刀剑有用。
齐先生却只是笑笑并不解释,将那稻穗扔了,抖落手上身上沾着的几朵小小的稻花,信步走了。
这些读书人就是这么个德行!有话说一半!长剑卫士和黝黑卫士心里都嘀咕着,不敢耽搁,均是快步跟上。
这次的使团比从前的更盛,负重的骡马绵延数里,除了一些带有特殊标记的马车乃是进奉给大昌的常规贡品之外,大批的货物都是随行的商队。
使团出行之前早已将大致路线公布出去,所到之处热闹非凡。不仅沿途的城乡早已将积攒的各色用于交换的东西早早摆在路旁,连远些的城邦也多有商会组团,用车马将大批货物提前运至。
有人的地方自然便有生意,沿途的官府驾轻就熟,在官道旁辟出地方来,搭起临时的竹棚,出租做铺子。除了要跟使团做生意的人,还有不少百姓也赶过来买些新鲜玩艺儿。
故此一路走来,若是不知就里的只怕要吓一跳,以驿站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去,各色售卖布料、成衣、绣品、瓷器、茶叶、酒水、点心的铺子琳琅满目,人头涌涌,简直堪比市集。
☆、第一百四十五章 齐伦
齐先生和几名卫士一路走来,看得兴致勃勃。黝黑卫士已几次看中了些衣料或是绣品之类,蠢蠢欲动想买下来回头带给家里的老娘和媳妇。长剑卫士却鼓动他过些日子再买。
现在才进入大昌境内不远,其实边境的两地居民也常有些往来,互换所需,只是不如现在这么齐全。若是此时便下手买了,价钱倒是会便宜些,只是要随身一路带至大昌京城再带回来,实在有些不便。若是待行进得深入些,通常东西会花色更多些,只是价钱也贵。
卫士们锱铢必较地在心里琢磨着,不知不觉中齐先生在一家卖粮食的铺子门前停了下来。
想起之前齐先生说过稻子比刀剑更有用的说法,众人也忙凑了过去。
采买粮食另有专人负责,齐先生只是打问了一下五谷的价钱,便询问是否有稻种卖。
“稻种?有!”门口的伙计极爽快地应了,随口就报了价钱。
齐先生点了点头,示意跟着的近卫付钱,然后让那人扛着一麻袋稻种先回去,众人依旧前行。
“嗯,小人想明白了。”说话的是话痨的黝黑卫士,此人姓田。“民以食为天!这稻种能种出稻米来,养活更多的人,自然就有更多的兵士,人多便能打胜仗!而且打仗的时候若是断了对方的粮草,还能避得他们退兵!所以说稻子比刀剑还厉害!”
“照你这么说,水比稻子和刀剑更厉害。”长剑卫士显然认为和田卫士抬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人不吃饭还能撑几天,或是吃些木薯地瓜之类代替,可是不喝水两三天就完蛋,那干脆打仗也别忙着对阵了,派你田老大直接去将对方的水源掐断,大概就胜了!”
田卫士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驳斥理由,只气鼓鼓地喝到:“文老二。你、你……胡说!”
“好了,别吵了。”齐先生温和地打断了他们。“你们都没有胡说。若当真是打仗,粮草也好,水源也罢。都需要认真保护。其实打仗这种事情……”
齐伦看着从自己身旁擦肩而过的一家人,一名三十来岁的男子,目光坚定,看样子像是小康之家的顶梁柱,而头上插着银簪的妇人,跟在丈夫后头,虽然低着头,还是掩不住眼中的欢喜,手里拖着半大的孩子,不许四处乱跑。
小男孩手里小心地握着糖人儿。既不舍得吃,又生怕被别人碰坏了,亦步亦趋地跟着父母,还不忘四下里看着,寻找好吃的或是好玩儿的。
“兵凶战危。”齐伦收回目光。轻声道:“还是能免则免。其实,战争,是最后的解决之道,比拼的不是对阵的将士,而是两国的国力。”
田老大和文老二对视了一眼,人多嘈杂,齐先生的声音又低。他们都几乎没听清。好在齐先生似乎也不是说给他们听的,已迈步向前去了。
过了边境的城镇,便是东林郡了。如今东林郡乃是六皇子周琰的领地,而六皇子本人,也正在领地镇守。
东林郡的府城便是东林城了。由于六皇子的到来,让原来的东林知府杜思远很是忙乱了一番。
东林此地。顾名思义,林木极其茂盛,最盛产的是木料。只是民风也十分彪悍,高门大姓,常常据山林为屏障。称大一方。知府说是父母官,其实恨不得将这些旺族供起来称父母才好。
为了给六皇子找到合适的府邸,杜知府很是费了些力气,好不容易以官价盘下了最大的家族林家的一栋五进大宅。匠人们紧赶慢赶,总算在六皇子抵达前夕将宅院修缮一新。
如今六皇子便正坐在这院子的书房里,询问下首的夏长史:“这个齐伦,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夏长史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答道:“这位齐伦,乃是北戎人,字遇之。前几年忽然出现在蒙萨王身边的,应该是蒙萨王的宠妃俪姬所荐。”
“这个我知道。”六皇子略略带了些不耐烦,“他现在是什么官职?”
“他挂着个太傅的头衔。”夏长史自然看得出六皇子的态度,先是直接明了地回答了问题。“只是太傅这个之位按蒙萨的官制应该是负责王子的教导,而如今蒙萨王的嫡长子陆斐长居大昌,太傅之位明显是个虚职,在蒙萨国内大家也只称呼齐伦为齐先生,而不是齐太傅。”
“不论如何,既然是挂职太傅,如今马上就要过境东林,咱们是不是应该宴请一下?”六皇子有些犹疑之意,“估计本王在东林大概得呆上些日子,和蒙萨的关系总要铺垫好才是。”
夏长史摇了摇头,道:“宴请齐先生倒是不用。这次齐伦跟着使团商队南下,只是随团体察,并不是蒙萨的正使。而且他过境东林,也没有给王爷递片子打招呼,应该是想低调些,咱们若是主动邀请,未免失了身份。”
“往年的旧例是如何办理的?”
“往年都是由知府衙门出面,东林的地方官和使团的正副史、参赞等人欢宴一番。事实上,东林的官员们对此极为热衷,据说蒙萨使团十分大方,会赠送十分丰盛的特产,还称之为“路敬”。”
“路敬?”六皇子追问了一句。
“就是与冰敬、碳敬相仿,说是既然由此路过,自然应当略表心意,故此称为路敬。”
“哈哈……”六皇子大笑起来,发出和他身材不甚相称的浑厚笑声。“这些蒙萨人虽然粗得很,学起这些门道来倒是挺快的啊。”
“商人逐利罢了。”夏长史不以为然的感叹道。
从前蒙萨国地广人稀,男人均善骑射,性情粗犷豪放,与大昌偶有冲突之时,以勇猛善战著称。
只是近些年来,自齐伦参谋于蒙萨王身旁,日渐重视商业。为了促进各色货物流通和鼓励流民移居,只收极低的牙税,外来人员只要开荒五十亩便可入籍,荒地有收成的第二年便可入册,前五年田地税仅按三折征收。
结果周边人众蚁附而来,连大昌人都有过去定居的。这些人聚城而居,开荒为田,植树为林,渐渐成了气候。
只是和大昌所推崇的重农轻商不同,蒙萨对商人非常尊重,本地的商人不用说,几乎与士人平起平坐,即便是外来的行商,也从不刁难,甚至于设立了很多商用驿站,派士兵驻守,保障货物的在途安全。几年下来,竟有不少士人也开始行商,甚至以此为傲,自称儒商。
夏长史自从跟着六皇子北上东林,便着力查访本地的民情和邻国蒙萨的情景,虽说对蒙萨的国策多有排斥,但是不可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