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寒门难出贵子,就是因为读书太贵,农民无法靠种地挣的银钱供儿子读书。

    特别是北地,农村特别穷,一个村几百年都出不了一个秀才。

    马氏不想长女嫁到李家去受苦,也不觉得李家有这个能耐把李福康供到考上秀才。

    “良辉不行。”张秀才态度很坚定的否定。

    马氏从丈夫眼睛里看出了不屑甚至有两分的厌恶,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心里有不好的想法,不过事关女儿的一生,还是直言问道:“良辉为何不行?”

    “这小子在尚县青楼有相好的。”张秀才见马氏一脸震惊,接着道:“你三嫂身边的两个奴婢都被他上手了。我的芸儿岂能嫁这样的人?”

    马氏面色倏变,喃喃道:“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又疑惑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你是知道我不去青楼,但是镇里的那位去,他在尚县青楼是熟客,有一回为争粉头跟马良辉差点打起来。”张秀才说的那位就是金鸡镇开学堂的竞争对手刘秀才。

    刘秀才是出了名的风流,他跟尚义县的两个秀才常去青楼酒后写诗造声势。

    张秀才不屑去青楼那样的地方,还被刘秀才等人笑话。

    前些天,刘秀才等人跟马良辉争夺青楼的妓女打架,刘秀才不小心自己滚下楼梯,脸破相了,怕被人笑话,都不敢回镇里,就在尚义县看的病。

    张秀才有两个儿时同窗好友就是尚义县的人,前日三人聚会时,好友知道马良辉与张家沾亲,特意跟张秀才说了此事。

    至于马良辉把生母的贴身奴婢睡了的事,是张秀才的两个儿子在马家无意中听到的。

    这样的丑事,两个儿子自是不好意思跟马氏说,只在张秀才面前提了一句。

    张秀才以前就没看上马良辉,现在就更看不上了。

    马氏一脸担忧,问道:“良辉受伤没有?”

    “他要受伤你还能不知道?他那大块头,又跟着人学了两年武,谁能打得过他?他怎么会受伤?”张秀才一连串的反问,毫不掩饰心里的反感。

    “明个我去三哥家瞧瞧良辉。”

    “你去了,怕是你三嫂误会你是去瞧笑话的。”张秀才对马氏势利的三嫂也没有好感,定睛望向马氏,问道:“我刚才跟你商量把芸儿嫁给福康的事,你要是同意,我就暗示李家来提亲,如何?”

    “非得李家不可吗?”马氏眼帘眼垂,“李家兄弟那么多,以后妯娌关系多难相处。”说白了,她就是觉得李家以后不会发达,不想让女儿嫁过去吃苦。

    张秀才见此事说不通,郁闷的脱衣睡觉。

    过了两日,张芸从邻居家回来,晚饭前张秀才夫妻轻声道:“爹,今个有人在我面前夸你的四个学生。”

    张秀才笑问:“谁,夸的是谁?”

    “银芳。她夸的是你的李家四个学生,还夸了小神医。”张芸有些激动的道:“女儿才知道小神医除了救了银芳爷爷一命,还救了好多人的命。”

    张屠夫跟张秀才是远亲,都住在一个镇子,逢年过节还走动。两家的孩子关系比较好。

    “张银芳怎么知道这么多李家的事?”张秀才不动声色的瞧了马氏一眼。

    张芸微笑着把张屠夫被张老头训斥,然后带着儿女提着礼物去看望小神医的事说了。

    张屠夫给李家送猪下水的事,隔壁邻居都知道,笑说张老头的命就跟猪下水一样不值钱。

    张秀才可以想象的出当张老头得知脸面都被张屠夫丢尽时心里有多气愤。

    张屠夫不听张老头的话,听了媳妇的话,事情做的太小气,张老头骂他活该。

    张芸问道:“爹,我娘的病,要不请小神医给瞧瞧?”

 193月子病

    马氏的病是在小儿子张澈后做月子时落下的。

    当时,张芸的姥姥在来张家看望马氏的途中坐轿子时去世,马氏非常自责,还在月子里就回娘家奔丧,又累又哭,悲痛欲绝,这就落下月子病,经常性头痛,眼睛也不好使。

    张秀才给马氏请了十几个郎中也没治好她的病。

    不过,金鸡镇有月子病的妇人多了,不止马氏一个,病的最厉害的腰疼腿疼浑身关节痛,才二十几岁就驼背,看着跟四十几岁一样。

    “福康给我说过,他妹妹小神医没有行医文书不出诊,都是患者求上门去,他妹妹看诚意十足才给患者瞧病。”张秀才特意说完这些,见马氏有些意动的样子,便道:“明个我们去李家,让小神医给你瞧瞧病。”

    马氏给了张秀才一个明了的眼神,这不就是让她去瞧瞧李家是啥情况吗,还打着让小神医给她瞧病的旗号。哼,老夫老妻,谁不知道谁啊。

    “娘,我跟你们一起去。我想见见小神医。”

    “芸儿比小神医大不了几岁,跟着去可以跟小神医说说话。”

    张祺、张澈得知爹娘姐姐要去李家,连忙要求同去。

    张秀才故意逗逗幼子,“你哥认识我学生,你哥去得。你去干什么?”

    四岁的张澈奶声奶气的道:“我想看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

    马氏抱起幼子放在大腿上,跟丈夫笑道:“我哥几次在我面前说了李家豆腐房的事,澈儿都在场,当时澈儿也没吭声,我以为他不感兴趣,原来他心里一直记得。”

    次日,张秀才一家坐着马车浩浩荡荡的去了礼村。

    年前李家非常忙碌,家门前一溜的驴车,都是来拉豆腐,这些驴车的主人是方圆几百里的商人。

    马氏没想到不止马松一人来李家进豆腐,亲眼目睹,心里有些震惊。

    “你们家的买卖可真是红火。早知道你们这么忙,我们家就过两天再来。”张秀才一向坦荡直爽,说话就是这么直接。

    李山父子热情似火的请张家人进大厅。

    赵氏、李如意都放下手上的活,过来见过张家人。

    张秀才不是第一次见李如意,朝她微微笑头,然后跟四个学生开门见山道:“你们师母身体有疾,这些年她瞧过十几个郎中也没瞧好,想请你们妹妹小神医给瞧瞧。”

    马氏瞟了丈夫一眼,这人的性子也忒直了,当着这么多的人面就说她有病。

    李如意道:“恭敬不如从命。”这就请马氏去了隔壁的卧房。

    张芸不吭不哈的跟了过去。

    李如意一边给马氏把脉,一边和颜悦色的问道:“您先说说哪里不舒服?”

    “我这病有好几年了,总是浑身疼,主要是头疼。”马氏打量着面前的小女娃,皮肤白细,鹅蛋脸柳叶眉,眼若星辰,樱桃小嘴,清秀里透着灵气,落落大方,看着一点都不像小门小户的孩子,比起张芸都不差。

    李如意又问了十几个问题,收回手翻看马氏的眼底,还让马氏吐出舌头看她有没有舌苔。

    张芸见李如意很像那么回事,心里暗自赞叹,小神医给我娘瞧病的动作很熟悉,名不虚传。

    “您月子是不是没做好?”

    “是。我生小儿子的时候家里出了丧事,情绪悲痛,哭了好些天。”几年过去了,马氏提起生母去世的事,语气仍是带着几分伤感。

    “月子没做好是一方面,还有您平时穿得太少了。”李如意伸手摸了摸马氏的手,缓缓道:“指尖、手心都是凉的,这么冷的天气,您得穿棉服。”

    “我穿的不少啊。”马氏讪笑。平时她最爱臭美,冬天从不穿臃肿的棉服,今日来李家也是如此。

    张家人除了马氏之外都穿着棉服,特别是张秀才,一点都不讲究风度潇洒,里面穿了棉服,外面还披着灰色斗篷,远远看去像只灰熊。

    张芸忍不住道:“娘,你看,你穿少了让小神医说了吧。”

    马氏目光幽怨瞟了女儿一眼,又望向李如意问道:“我穿上棉服以后就不头疼了?”

    “至少能够减少。”李如意见马氏一脸不相信,接着问道:“您有没有头发未干就睡觉的习惯?”

    张芸抢着道:“有。我娘就是这样。”

    马氏轻声道:“这个倒是有。我的头发又多又长,洗一回等着干了要好久,我可等不及。”

    “我给您开药,您吃了后只是治标但不治本,想要根除病痛,您就得改掉一些生活习惯,头发干了再睡觉,春、秋、冬三季要多穿衣,少用凉水。”李如意嘱咐了一大堆,又怕马氏母女记不住,直接拿出文房四宝,就在卧房的书上写下注意事项。

    张芸站在李如意身后,瞧着她在纸上一笔一画写下的字,笔迹清秀工整,比金鸡镇药铺里郎中写的字好多了,还特别好认。

    马氏看完注意事项,夸赞道:“你的字写得不错。”

    李如意谦虚的道:“我娘和哥哥都教我写字。”

    前世她当军医去了边防之后,认识一个离休老干部,这个老干部出自民国时的书香门第,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见她喜欢书法,就把她当成弟子来教,严格要求,让她练的毛笔字还都是繁体字。

    今生她拿起毛笔写繁体字,很是顺利,只练了一个月,就恢复了前世的书法水平。

    马氏问道:“我听说你姥爷是秀才?”

    李如意轻轻点头,“是。”

    马氏的生父是个商人,地位没有秀才高。马氏嫁给张秀才,马家觉得是件荣耀的事,遗憾的是张秀才后来断指,无法参加科举,没能考上举人。

    李如意去给马氏抓草药,让马氏母女回了大厅。

    张秀才关切的问道:“如何?”

    马氏面带微笑,“她给我瞧过病了。”

    张芸有些激动的道:“小神医出马,一个顶俩。小神医已经给娘开了药方,还写了注意事项。爹,以后你可得盯着我娘,要我娘按着注意事项上说的去做。”

    李如意再次进大厅时,发现张秀才父子看她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194少女的秘密

    张家人怕打扰李家,提出要离开,李家人哪里肯,硬要把张家人留下来用了中饭。

    张秀才见马氏朝赵氏点头同意留下吃饭,看来马氏心里同意这门亲事了,顿时非常高兴,中午还跟李山吃了酒,走的时候,跟李家人道:“明明是我们求医,结果我们吃了喝了走时还拿东西。”

    李家人一个个眉开眼笑跟张家人道:“欢迎你们常来。”

    上次摆满月酒,李山见了张秀才还很拘束,这次碰了杯喝了酒,放开许多。

    最高兴的是李家四少年,学堂那么多的弟子,能受到张秀才重视的寥寥无几。

    特别是刚才,张秀才亲口跟他们说,给他们找往年的北山书院招生考题,这让他们惊喜若狂。

    张秀才等着一回到家里进了卧房,就兴冲冲的问马氏,“如何?”

    马氏缓缓道:“还凑合。”

    张秀才自豪的道:“只是还凑合,我的四个学生都是好的。”

    马氏低声道:“你说的李福康容貌是不错,只是性子活泼了些,怕是不沉稳。”

    “福康今年才多大,十三而已,你想让他像我这样沉稳,那是不可能的事。”

    马氏反问道:“你就沉稳了?”

    “我当然沉稳!”

    “你可比不了我哥哥沉稳。”

    “好。你说的对。我没他们沉稳。”张秀才最无语的就是马氏总拿他跟三个大舅哥比,“谁叫我娶的妻子比他们娶的好,我无需沉稳。”

    马氏得了夸赞,笑得脸都红了。

    张秀才搂着马氏上了床,大白天的当然只是午休,好不容易不用教书,又快过年了,自是好好的休息。

    马氏还想着女儿的亲事,问道:“你觉得李福康能考上北山书院吗?”

    “能。”张秀才闭目似睡非睡的道:“他们另找了一个举人当老师,这个举人可不得了,是蜀地江族的嫡系,有这样的人物当老师,他们就是草包,也能考上北山书院。”

    马氏还是头一次听张秀才说此事,一下子激动起来,“李家怎么跟举人攀上交情的?”

    “小神医治好了举人的老奴,举人心生感激,同意指点我那四个学生。”张秀才翻了个身,“等李山来给我们家拜年,我就暗示他,让他来我们家提亲。”

    马氏推了张秀才肩膀一把,嘱咐道:“还是等李福康考上北山书院再说。”

    张秀才很固执的道:“不行。这事不能拖。”

    “万一李福康考不上呢?”

    “没有万一。”

    “怎么就没有万一?”

    回答马氏的是张秀才的鼾声。

    马氏倒没生气,李家的条件、家教等等,都比她想象的好,说实在话,李福康比她的侄儿有潜力。

    她想着丈夫总说的一句话,莫欺少年穷。

    李福康要是能考上北山书院,能考上秀才就好了。

    现在马氏只是期望未来李福康能像张秀才一样成为秀才,压根不敢想举人、进士。

    张秀才一旦决定的事,马氏都无法改变。

    马氏怕女儿不愿意,晚饭后特意把女儿叫来,娘俩坐一堆说话。

    张芸羞的满脸通红,低头道:“娘,原来你今个去李家不是瞧病,而是为我瞧看李福康?”

    “也是瞧病,也是瞧看。你觉得李福康如何?”

    张芸小声道:“我的亲事全凭爹娘做主。”

    马氏瞧不到女儿的表情,急道:“你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张芸轻轻点点头。

    马氏轻叹一声,“女要高嫁,你嫁到李家那是低嫁。”当娘的总希望女儿能嫁的好,进了婆家的门,不要吃苦不要受罪。马氏是个普通的女人,想法也是这样。

    张芸抬头,目光幽幽,道:“娘,以我的情况……怎么能高嫁呢?”

    马氏面色微变,搂着张芸的肩膀,语气充满愧疚,“我的儿,都是娘不好,娘没有把你生好,娘害了你。”

    “这怎么怪你,我没有怪你的意思,你可不要多想。这是我的命。”张芸脑海里浮现一张俊俏少年的笑脸,若是跟他成亲,他发现自己的秘密,肯定会嫌弃,那时他再不会对自己笑了吧?

    马氏抚摸着张芸肌肤光滑白净的脸,要是她身上的肌肤都是这样就好了,不由得目光怜惜,轻叹一声,“罢了,你就嫁李福康。他是你爹的学生,李家门槛比我们家低,你过门之后,他不敢对你不好。”

    张芸在心里道:但愿如此。

    腊月二十七,冬日的阳光照耀着古老的燕城,北城门外官道两边树林在年前变成了的集市。

    此时正值上午,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来此买卖年货,人山人海,极为热闹。

    许家的骡车在这里毫不显眼,不过许家卖的豆腐、豆腐干、豆腐皮却是独此一家。

    人们和前些天一样,蜂拥而上抢购豆制品,连带着五狗子的护膝都好卖起来。

    人们的模仿力非常的强,又十分的渴望财富,李如意给五狗子想出的护膝,在燕城卖了几天就有人跟风卖了,无论是布料还是款式都一模一样,价钱还低些。

    五狗子的护膝买卖被抢了好多。

    不过,燕城的人太多了,需求量很大,护膝还是能卖掉。

    午时将至,许家的货物都卖光了,五狗子笑容灿烂上了骡车。

    二狗子赶骡车,许正难得坐在骡车里歇息,“一千个护膝都卖光了?”

    “卖光了。”

    “明天我和你二哥不卖豆腐。你还来燕城卖护膝吗?”

    “不来了。”五狗子笑容没了,语气带着深深的抱怨,“我二哥刚才四处转了转,有十家卖护膝,跟我卖的护膝一模一样。明个估计卖护膝的人更多。”

    四狗子愤然道:“如意给我们想个赚钱的法子不容易。那些人什么都不用想,把我们家的护膝买回去拆开就知道怎么做的。”

    许正很是感慨道:“还是卖豆腐好。别人学不会做豆腐。”

    半晌,五狗子道:“如意跟我说,这买卖做不了几天,我前前后后做了十几天,赚了好些银钱。我知足。”

    许正有些好奇的问道:“今个赚了多少?”

 195患病归家

    五狗子谦虚的道:“没你们卖豆腐赚的多。”

    许正忍不住咧嘴哈哈大笑,“那是。我们的豆腐上来就被人抢光了。”

    四狗子一脸的羡慕,“爹,你和二哥吆喝着明天不卖豆腐,那些人急坏了,赶紧过来抢,生怕买不着。”

    “燕城的人可真有钱。我以前都没想到燕城的人这么有钱。”许正想到自己今天又赚了许多银钱,比起苦力砌城墙强百倍,心里乐开花。

    四人赚了这么多钱,还是很节省,能回家吃饭就回家,坚决不买外面的吃食,回到家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

    马氏估算着时间,已在半个时辰前把饭做好了,在锅里用热水热着,“今个比昨个回来晚了,东西都卖光了吗?”

    许正笑呵呵道:“傻婆娘,我们今个的东西比昨个多,当然回来的晚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