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想不说,刘大又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当然不知道,蹙眉问道:“我留在家里就赚不到银子,拿什么养家糊口?”

    刘想小心翼翼的道:“你去求求李家,让李家卖给你豆腐,你也跟王族的人一样卖豆腐赚银钱,你白天卖豆腐,晚上能在家,能护着我和弟弟。行不行?”

    刘大低头道:“我没脸去求李家。”

    “我跟你一起去。”

    “那好。你跟我一起去。”上次兄妹去李家,刘想一去就磕头,刘大自知不如刘想放得开。

    “我们家这般落魄,能够打动李家的只有诚心。我们仍是跟上次一样给李家磕头相求吧。”刘想脑海里闪过十天前李福康骂她们兄妹的模样,心里苦笑,年前还想过嫁给李福康,现在李福康成了李家少爷,不拿正眼瞧她,真是想都不敢想了。

    刘二挺起瘦的没几两肉的小胸脯,“大哥、三姐,我也跟着你们去。”

    刘三、刘四不约而同的道:“我也去。”

    “我们要是都去了,我怕李家说我们这是在逼迫他家。”下跪的那一刻,尊严没了,刘大不想让三个弟弟给别人下跪,也不想让李家有被逼迫的感觉。

    刘想去厨房做饭,搬开面缸上面压着的石头,里面的黑面只有十几斤,家里五张嘴巴,这些黑面只够吃几天的,如果李家能大发慈悲帮帮家里,让大哥卖上豆腐就好了。

    兄妹俩吃完晚饭,等着天全黑了,这就去了李家。

    这次跟上次不同,他们悄悄的进入李家,不想被人看见,到时就算李家拒绝,双方日后再见面都不会尴尬。

    伍大守在门口,问道:“你们找我家主子有什么事?”

    刘大声音几分紧张,“我们想求李叔、赵婶卖给我们家豆腐。”

    刘想没想到这次连李家的人都见不到,就这样失败而归,然后等着饿死,或是眼睁睁的瞧着刘大在外面打工累死,自己被章老大调戏吗,痛苦之中有些哽咽道:“我们家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不然不会上门。”

    “让他们兄妹进来。”这回是赵氏松口了。

    刘大兄妹小心翼翼的进了李家,生怕走路步子重了惹李家人生气。

    李家已经吃过晚饭了,大厅里还余留浓郁的肉香味,惹得刘大兄妹条件反射般的咽了一下口水。

    赵氏端坐在太师椅上,上下打量刘大,问道:“你的性子跟小时候不一样,是经历了什么事还是?”

    刘大坐下之后在赵氏审势的目光注视下,答道:“侄子在打小工时跟的第一个师父是个极善的人,外表非常严厉,其实心肠特别好,他把侄子当成儿子一样教导,侄子的性子就是从那时改变的。”

    李家人恍然大悟,难怪刘大的性格一点都不像刘宝夫妻,原来遇到一个好师父。

    “你师父如今人呢?”

    “他老人家是南方人,回老家去了。”刘大目光流露出对第一个师父浓浓的不舍。

    “长兄如父,你下面有弟弟妹妹要养活,很不容易。”赵氏见李如意点点头,便道:“我们家与你们家没有半点关系,以前还有间隙,按理说不应该管你们,不过看你不容易,可以把豆腐卖给你。”

    刘大得了最后一句话,欢喜感激的当即跪下,“多谢婶、叔叔。”

    刘想跟着跪下磕了头。

    赵氏受了他们的磕头礼,最后肃容道:“只一条,你们好好过日子,不得惹事生非。”

    次日,全村人就知道李家从今日起每天卖给刘家五十斤豆腐的事。

    “李家仁义,帮扶刘家。”

    “李家人人心善帮助刘家做善事,日后李家定有好报。”

    “刘家经受这么多的打击,已经到了绝境,要不是李家出手帮忙,刘家得家破人亡了。”

    “眼看着刘家要完了,这不李家伸手帮了刘家。天无绝人之路。”

    这件事通过村人的嘴传到了外村去,李家得了好名声,连张秀才都在学堂里夸赞了李家四少年几句。

    很快进入腊月,西北风刮的更加猛烈,夜里的风仿佛要把房顶掀了。

    有一天半夜突然间风停了,万籁无声,安静的能吓死人,没过一会儿就落下鹅毛大雪。

    这一场大雪一下就是整整一天一夜,且雪花从始至终都是大片,燕城方圆百里披上厚达两尺多的银装。

    雪落下了,次年干旱,不好。雪落大,当年雪灾,不好。老天爷就不会让北地的百姓舒服。

    李如意站在自家屋檐下,瞧着院子里伍大、伍二拿着半人高的大扫把用力的扫雪,厚厚的雪都比旺财、进宝高了,伍大兄弟将雪扫到扫角落,一会儿就堆成雪山。

    这里的雪跟前世边防的雪一样大。

    雪大必有灾,前世是今生也是。不知道这一场雪,燕城有多少房子塌了,多少人被冻死。

    “如意,天这么冷,你怎么还在外面站着。”赵氏正好从卧房里出来,看到爱女,连忙把她拉进房里,还跟李山告状,“瞧瞧你女儿,穿得这么少站在外面不怕冻。”

    李山只是笑呵呵。

    李如意接受了赵氏的好意,见赵氏出去了,开口道:“爹,雪大太,官道上怕有雪崩。我怕乡亲出去卖豆腐遇到雪崩。干脆我们家这两日除去豆芽,别的买卖就不做了。”

    “这雪下的。好,我去跟王族人、许家、刘家说去。”李山心里骂老天爷把雪下大了。这就穿棉衣出了门。

    黄昏,李家四兄弟回家了,个个表情复杂。

 153长子定亲

    “雪太大,官道不通,老师说提前停学,过了正月十八再开学。”

    “本来老师要上本旬的课才停学,谁知天公不作美,这么早就下了这么大一场雪。”

    “前个尚县下大雪了,比我们县下的早,听说昨个青松书院就宣布停学了。”

    “学堂停学了,我们在家里就有时间干活。”

    赵氏心里抱怨雪下的太大导致儿子少上半个月的课,温声道:“家里有下人,不用你们干活,你们好好读书就是。”

    李健安道:“这怎么行。我们得干活,让爹、二叔、妹妹歇一歇。”

    李山是不同意四个儿子只知道读书不知道干活,便道:“我和你二叔不累,你妹妹得好好歇歇。你们读书空闲了就干干活。”

    李如意见赵氏眉头微蹙,便道:“哥哥活要干书也得看,这样劳逸结合,身体康健,头脑清楚,思路清晰。”

    李英华微笑道:“妹,我们老师跟你说的差不多。他还特意嘱咐我们学堂的学子做些家务,不要搞的五谷不分变成书呆子。”

    李如意对张秀才的印象很不错,这样的人要是当了官,肯定是个实干的清官,有些感慨道:“你们老师学识好懂人情世故样样好,可惜断了半指……”

    赵氏轻声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李福康道:“是。师长也说过这样的话。”

    李英华摇摇脑袋,想那么多干什么,“我去抱小弟弟。”笑呵呵走了,李敏寒跟上去。

    两个小婴孩白天的觉也多,他们睡着了大人的事就少。

    张嫂夜里要起两、三回,睡眠不够,趁着这会儿功夫靠坐在床头眯眼打盹,听到动静睁眼,见三少爷、四少爷来了,连忙站起来请安。

    “你坐着。我们瞧瞧小弟弟就走。”

    “我们没那么多事。”

    张嫂望着三少爷、四少爷离去的背影,心里暗道:两位少爷性情好善良。我们一家人遇上李家这样的主子真是前世积了德。

    下雪不冷融雪冷。这么厚的雪融起来,导致气温骤降。李家后院用来装杂物的一口破缸都冻裂了。

    这么冷的天气,别说人就连动物都不愿意动弹,招财、进宝很是聪明的呆在有火炕的房间。

    村里的妇人平时忙着做豆腐买卖,没有时间串门,这几天不用卖豆腐,一个个的不怕冷,拎着礼物到李家跟赵氏说话拉拉近乎也是感激李家的帮扶。

    “托你们家的福,我家男人砌火炕,我跟两个儿子卖豆腐,都赚到银钱,今年总算能过个福年。”

    “你们家一家子都心善,富裕了还不忘记乡亲。”

    “这块猪肉值不了几个钱,送给你家吃。”

    一块猪肉、几斤鸡蛋、几斤白面、一斤芝麻油等等,送什么礼物的都有,这都是村民的心意。

    丰氏也给李家送礼了,礼物自是比别人都重,二十斤羊肉还有十斤羊排。

    大周国的贵人多吃羊肉,猪肉吃的少。羊肉比猪肉贵。

    丰氏夫妻靠着李家赚了很多的钱,礼村除去李家就数她家有钱,王海靠着砌火炕还认识了许多人。

    丰氏脸上笑意浓浓,“我上回听如意说吃羊肉下奶水,正好去县城看你姐夫,顺便买了羊肉回来,一半送给你家,你吃了多下奶水,也好给我两个外甥多吃。”

    赵氏把六儿子抱至丰氏面前,跟小婴孩道:“来,给丰姨笑笑。”

    “他这么小哪里听得懂。”丰氏话音刚落,就见小婴孩嘴角上翘笑了,小脸粉嫩,目光非常单纯,极为可爱,“哟,他真的听懂了,太聪慧了。”

    “嗯。他们兄弟像如意聪明的很。”赵氏说到爱女,语气又温柔了一分。

    坐在一旁的王燕起身张开双臂,“姨,让我抱抱弟弟。”

    赵氏把七儿子交给王燕,打量王燕几眼,今个小姑娘擦了少些粉,还抹了点胭脂,比以前瞧着好看多了,可是容貌还是太普通了,配长子还是差点,无意中看到王燕长着茧子的双手,这下心里又平衡了,作为李家的长媳,品性第一,容貌普通些无妨。

    次日,丰氏母女又来了,王燕打开小包袱,里面装着两身棉制红色绣着吉祥图案的婴孩衣服,双手呈上,微笑道:“姨,这是我给弟弟做的冬衣。”

    赵氏眉开眼笑,拿着衣服放在眼前瞧看,夸赞道:“燕儿的手可真巧,这红色看着就喜庆也耐脏。”

    李如意把衣服拿过来瞧看,在小婴孩身上比划了几下,语气带着羡慕,“燕姐的手红比我强太多了。我这双手笨的很,就是做不好绣活。”

    王燕得了夸赞,心里暗喜。笑道:“你做出了那么多新鲜吃食,卖出那么多的银钱,你的手还笨啊?”

    赵氏伸手摸摸自家女儿的头发,跟丰氏道:“我的厨艺不精。我家那口子说如意的厨艺随了祖奶奶。”

    “你的厨艺比我的可强多了。我家死老头总说我做的是猪食,他也不想想,猪食是猪吃的,他在说自己是猪。”丰氏在说王海时,语气里多了两分温柔。分家之后,他们夫妻的感情比以前好多了,后来托赵氏的福,他们夫妻收鸡蛋白面、砌火炕、卖豆腐的活,赚了很多银子,日子越来越红火,感情就更好了。

    赵氏跟李如意道:“你姨爱吃腊肠,你燕姐爱吃粉蒸排骨。”

    赵氏出了月子就管起家务,除了厨房都是她的事。李如意现在负责厨房及家里的买卖,其余的不用管了。

    第三日,丰氏母女不好意思再过来了,不过,李山夫妻也明白了,趁着这几天不做豆腐轻闲,就找了媒人上王海家提亲事。

    王海不在家,丰氏早就跟他商量过,当即十分欢喜的同意。

    双方交换了生辰八字,李家下了聘礼,又到镇里备案,这门亲事就是铁板钉钉的事。

    腊月上旬,李家长子李健安与王海的女儿王燕定亲。李家与王族的关系更近一层。

    厚厚的雪融化,官路刚通一天,天又下雪了。

    雪花不大,一个时辰后转成大雪,漫天都是鹅毛大雪,很快就给江府披上一层雪装。

    突然间,一个老者痛苦尖叫声在房间里响起,打破江府的宁静。

 154初见

    周伯发病了,疼的满地打滚,逮到什么都用脑袋撞,差点撞在前来看望他的江青云的大腿上。

    刘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老头子你别吓我,你别这样。”又跟满脸惊愕担忧的江青云哭道:“老爷,这才过了不到十天,他又发作了,原先不是这样,原先几个月才发作一次。这样下去,他熬不住会把自己疼死没命。”

    两个护卫把疼的已经失去理智的周伯按住了,福伯怕周伯受不了疼痛咬舌自尽,把周伯打晕了。

    “周伯午休时旧疾发了,疼的从床上滚下来。”

    “天可怜见的,周伯都快六旬的人了,痛的尖喊尖叫跟杀猪一样。”

    “听说前几天老爷带着周伯去了燕王府,把燕城所有的名医都请来给周伯瞧病,竟是没有一人能治周伯的病。”

    “老爷又要派人去燕王府请太医了。”

    “老爷改主意了,带着周伯去找礼村小神医瞧病了。”

    周伯为人好不苛刻,江府的下人都很关心他的安危,一直注意着他发病后的一举一动,得知江青云亲自出面陪他去礼村求医,心里均是为他祈祷,还觉得平日内向寡言在江青云是个极好的主子。

    官道的雪被西北风一吹结成了冰,冰渣路很毁马车的车轮,也令马车减速。

    十几里路愣是走了一个时辰,等马车到达礼村时,已近黄昏,农家炊烟袅袅,礼村人准备用晚饭了。

    王夏至的家在村头,仍是他家的人王夏至爹把江青云等人领到了李家门前。

    两辆华丽而低调的马车停在篱笆墙外,同行的还有四个骑

    骏马的青年男子。

    自第一辆马车上走出一个穿着黑衣裘衣绝美的少年。

    只见他面如白玉,额头饱满,剑眉星目,琼鼻薄唇,黑发如墨,气质清贵。就是过分削瘦,眼窝深陷,看着有几分病态。

    随后是一个老者,这位是江府的管家福伯,少年则是燕王府秦太妃的嫡亲外甥江青云。

    王夏至爹老眼昏花,看不清江青云容貌,不然定要惊叹这世上竟有如此美少年。

    福伯高声道:“请问这是小神医的家吗?”

    王夏至爹跟着道:“李山,你家来了贵人,贵人家里有人病重,来找如意瞧病。”刚才听那位神仙般的公子说府里的人要疼死了,不由得心生怜悯,这就好事做到底,把李山叫出来。

    李家紧闭的大厅里一下子走出好几个人,都是男子,为首的是身材魁梧的李山,后面跟着四个儿子,还有三个男仆,浩浩荡荡的不知道以为是要去打架。

    福伯见来这么多人,心道:李家是个大家族?

    他朝着为首的李山高声道:“我家公子是长平县三里外江府老爷,已有举人功名,今日想请小神医给府里的老人瞧病。”

    李山父子一听又是江府,江府的老爷这般年少,还是举人功名,这可了不得。

    上回两个护卫来请李如意时并没有说江青云是举人。李家是刚知道。

    举人跟秀才可截然不同。举人可以直接当官,虽然顶多是七品县令,那也是进了官场有了仕途。秀才可没有这样的好事。

    整个金鸡镇就没有举人,就连长平县的举人也是屈指可数。

    江青云是举人且这般年少,看他的穿着气质,就知是出知名门,比那种寒门出来的举人又强很多。

    李山冲着江青云的身份也不敢得罪,连忙道:“原来是江举人老爷。”

    江青云目光炯炯,语气有些焦急,“在下江青云,听闻你家有个小神医,特带周伯前来求医,还请小神医出手医治。”

    李山不敢怠慢,“江老爷里面请坐。”

    江青云向福伯微微点头,后者立刻小跑至马车前掀开车帘,把满脸是泪这些天都瘦了几斤的刘婆喊下来,又招呼两个青年把被打晕过去的周伯从马车里面抬下来。

    李福康跑进厨房跟指挥伍大、伍二往蒸屉里放包子蒸的李如意有些激动的道:“妹妹,上次那个江府又来人了,这回江老爷本人都来了。江老爷瞧着比我多不了几岁,就已经是举人。”

    这番话的重点是江老爷少年中举,不是江府有人来瞧病。

    不怪他大惊小怪,要知道别说金鸡镇就连长平县都没几个

    举人,长平县距燕城很近都是这种情况,离的远的县城更是如此。

    寒窗苦读十年,学的特别好,运气特别好的,才能考中秀才。秀才再想考中举人,那真是百里挑一,难上加难。

    李如意将二哥对江青云一脸羡慕敬佩的目光尽收眼底,“江老爷来我们家是给自己求医还是?”

    “他是给他府里的老奴。爹让他们进厅里了,让我过来给你说说。”

    “我去瞧瞧。”李如意洗了洗手这就去大厅。

    李福康亲自泡了茶水端过去给江青云喝。

    江青云来之前听那两个护卫描述过李如意的模样,知道是个不同于普通村姑的小姑娘,不过亲眼目睹,还是有些惊赞。

    李如意个子不高,体型清瘦,梳着三丫鬟,只戴了一根梅花银钗,穿着绿色棉布竖领斜襟上衣、灰色用银线绣着梅花的棉布长裙,脚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