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城的物价比长平县城贵。李山特意在回家的途中来到长平县城买布,没想到县城布铺的布仍是很贵。

    李石跟着李山走出布铺,大大咧咧的问道:“大哥,我们不给如意买布啦?”

    李山缓缓道:“我们去金鸡镇买布,那里的布比县城便宜。”

    空气里飘荡着甜香的气味,李石狠狠吸了几下鼻子,指着香气的来源不远处的一家点心铺,兴高采烈的道:“大哥,我们买月饼回家吃。”

    一个穿着九成新青棉布长裙的老妇人气呼呼的从空无几人的点心铺走出来,叫道:“你们家的月饼味道比李家混糖月饼差多了,还卖的这么贵。哼,我不买了。”

    “这家月饼卖的贵,我们去别家瞧瞧。”李山的记忆中前面还有点心铺,就带着李石往前走了走,不一会儿就看到秦家点心铺子。

    这家点心铺子的月饼便宜,买的主顾很多,小二忙不过来,秦掌柜亲自过来帮忙。

    李山瞧了几眼,这几样月饼在金鸡镇都有卖,再想到首饰铺的首饰肯定也比金鸡镇的贵,干脆不买了,直接出了县城奔赴金鸡镇。

    礼村在长平县与金鸡镇的中间,李山为了省几个铜钱,路过家门口都没有回礼村。

    兄弟二人步速很快,走到金鸡镇,直奔布铺、点心铺子,买好东西,归心似箭回家。

    进了礼村之后,凡是看到李山兄弟的村人,无不面带笑容的上前跟他们搭话

    “这不是李山、李石头吗?你们可回来了。你家人下午还赶着驴车去趟镇里。”

    “李叔回家过节了。”

    “李叔好。石头叔好。”

    “李山、李石头有空去我家吃饭。”

    以前李山兄弟去外面打了几个月工回村,也就是关系好的村人打声招呼,可没有这么受欢迎,连憨傻的李石头都察觉出来今日的不同。

    马氏正在院子里摘菜,准备今晚用芹菜、莴笋炒猪肉片。

    这不托李家的福,四狗子、五狗子在李家干了几天短工,今个李家给五个短工每人补发了一斤猪肉过节吃。许家两个短工得了两斤猪肉。

    马氏抬眼看到从村口那边走来两个人高马大的汉子,站起来瞧清楚了,高声道:“四狗子,快去李家告诉你姨,你李叔回来了。”

    四狗子箭般从厨房里面射出来奔向李家,隔着十几丈就朝在院子里喂鸡的李英华叫道:“英华,我李叔回来跟你们过节团圆!”

    李英华一脸惊喜,朝堂屋里面坐着干绣活的赵氏大声道:“娘,我爹、二叔回来了。我去迎他们。”

    “你爹、二叔终于回来了。”赵氏竟是有些喜极而泣,激动的放下绣活起身扶着腰身往出走。

    李如意正在厨房炸肉丸子,油锅里的滚着二十几个肉丸子,眼瞅着一个个变成金黄色,火候要是过了就得炸焦了,飞快用筷子把肉丸子夹出来。

    李福康在一旁帮忙烧火,激动的从小板凳上跳了起来,“五妹,我去迎爹、二叔。”

    李英华接到李山兄弟,就立刻把李石背的大包袱抢过来背上,“爹,二叔,你们总算回来了。”

    李山看着肤色红润眼睛有神的三儿子,个子竟比几个月前长高半个头,看来家里伙食很好,低声道:“昨个王夏至给我带了口信,说你和如意被曲红打了。我心里担忧,今个一早与你二叔结了工钱就回家。”

    李英华气愤道:“曲红骂娘骂的很难听,五妹把曲红打了。”

    李山心里咯噔一下,担忧的问道:“你娘有没有气坏身子?”

    李英华忙道:“没有。我娘才不会中了曲红的计。”

    李石笑嘻嘻问道:“英华,你有没有想我?”

    “想了,我们每天都想你和爹好多回。”李英华望着生父与二叔晒得黝黑的脸,干裂的嘴唇,身上穿着破旧不堪的衣裤,不用问也知道修建城墙非常辛苦,一时心里竟有些心酸,忍不住道:“家里做买卖赚了银钱,买了两头驴,五妹说不许你们再去外面做苦工。”

    “我们家有驴了,太好了,我要骑驴。”李石瞧到了站在篱笆栅栏外面的赵氏,欢喜的狂奔而至,“嫂子,我和大哥回来了,你有没有给我生小侄子?”

    赵氏满脸慈爱,“二弟,我生产的正日子还有两个多月呢。”

    李山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子赵氏,欢喜的嘴都合不拢,妻子皮肤白细,容光焕发,竟是比几个月前漂亮了几分,不用问这是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原因,“素梅,这几月我不在家,你辛苦了。”

    “我什么事都没有做,一点都不辛苦,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五个孩子做的,他们个个都是极好,特别是如意……”赵氏眼泪夺眶而出,眼前的男人真是让她又爱又气,伸手打了男人粗壮的胳膊两下,语气带着几分抱怨,“你怎么不早回来?”

    “我,这不是想着修建城墙比做买卖踏实,想多挣几个银钱给家里花。”李山最怕赵氏哭了,这么多年来,赵氏很少哭过,没想到今个竟然哭了,让他心里很难过,第一次反思在外面辛苦挣钱难道是错事。

    “我娘见我爹回来,高兴的哭了。”李英华扭头见身后跟着一群村里的小孩子,忙把赵氏搀扶着进了堂屋,把八仙桌上的满满一盘炒花生端出来给分给瞧热闹的小孩子吃,等他们满足的走了,仰天大声吼道:“大哥、四弟,爹、二叔回来了。”

    李健安、李敏寒在后院忙着,听到动静,风般跑来。

    李山早就听说家里大修了房子,还有摇井,现在亲眼目睹自家的房子焕然一新,院子里安静的摇井,内心十分震撼欢喜,家弄得很好,却是在他这个一家之主不在的情况下,又有几分失落。

    李如意炸好了一锅肉丸子,就放下不管,先出来见爹与二叔,这一见发现爹的背竟是有点驼了,才几个月爹累得仿佛老了几岁,心里难受心酸,眼睛有些湿润,问道:“爹、二叔,你们今个有没有吃午饭?”

 68丰盛晚饭

    “我们在燕城吃过早饭。”李山一直是吃两顿饭,没觉得不吃午饭走七十里路回家有什么。

    李石用幽怨的眼神瞧着李如意,大手揉着自己的肚子道:“如意,我肚子好饿。”

    李如意笑里含着泪,“二叔,我这就去弄饭菜。”

    “如意,我闻到肉香,你做什么好吃的?”李石屁颠屁颠的跟着李如意去了厨房。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吃更重要的事了。

    “我买了猪肉,拿去做了吃。”李山把猪肉交给更加深稳的长子,又把在金鸡镇买的两块一丈的棉布交给赵氏,“这布给你和如意做新衣。”几个月离开家门时,曾跟女儿承诺,回来买布给她做身新衣。

    赵氏瞧着蓝色的棉布,这是丈夫买给她的,意义不同。

    “我还在镇里点心铺买了四块月饼。”李山想到月饼的价格,就有些心疼。

    李福康激动的叫道:“爹,我们家今个在金鸡镇买了好多棉布、猪肉,还买了一只鸡、一条大鲤鱼。”

    “二哥,我们去厨房帮忙。”李英华见李山脸色微变,拉着李福康的胳膊走出堂屋。

    堂屋里面只剩下李山夫妻。

    赵氏已经把眼泪收回了,望着李山的目光无比的温柔。“山哥,你的衣裤都破了,怎么不给自己买块布?”

    李山微笑道:“我一个粗手粗脚的汉子穿什么都行。”

    “你快喝水,喝过洗把脸歇歇,马上就开饭。”

    “好咧。”李山喝着甜甜的糖水,不错眼珠的瞧着赵氏,心情飞扬,突然间听到后院传来驴子的叫声,一声比一声高,还有李石非常欢快的大笑声,目光惊讶的问道:“这是咱们家买的驴在叫?”

    赵氏忍俊不禁笑道:“对。”

    李山语气带着深深的喜气,“原来咱们家真买驴了。”

    “买了一对驴。”赵氏瞪了李山一眼,嗔怪道:“你啊,跟咱们家的驴一样倔,一直不肯回家,让我担惊受怕。”

    李健安把一木盆温水端到堂屋外的院子地上,请李山过来洗脸。

    李山望着清澈能看到木盆最底下纹理的水,问道:“这水就是从咱们家的摇井打出来的?”

    李健安自豪的道:“是。摇井里打出来的井水冬暖夏凉,口感微甜,比河水干净清澈的多。”

    李山擦把脸就在前院、后院巡视般的转了一圈。

    前院有摇井,养着一群鸡,后院有三间很大的茅草房,其中一间养着两头驴,一间放着四个烤炉,一间空着。

    李健安一直跟随左右,“爹,我们家还打了地窖,就在三间茅草房的下面,地窖里面放了两千斤粮食、十几坛泡菜,还有几百斤花生、干枣、梨、苹果。”

    李山刚才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看到了果盘里面放有苹果、梨、枣,以为是过节才吃的,没想到地窖里存了几百斤平时也吃。

    李健安见李山的目光越来越震惊,自豪的道:“我们兄妹这几天卖掉近七千个李家混糖月饼,赚了很多银钱。”

    “什么月饼?”

    “李家混糖月饼。长平县、金鸡镇许多人买了我们家的混糖月饼。”

    “原来李家混糖月饼出自我们家。”李山已经震惊的无与伦比。

    李敏寒站在两人身后,高声道:“爹,金鸡镇驿站的刘大人、长平县郝县令都吃我们家的混糖月饼。”

    “昨个夜里,郝县令让刘大人到我们家买了一千二百个混糖月饼。”李健安四处环视,见没有外人,用极低的声音道:“只是这一笔,我们就得了三十两白银,抛去成本,赚了很多。”

    李山误听成三两白银,一年只有一次仲秋节,这样的赚钱机会一年只有一次,夸赞道:“你们真能干。”

    “大哥,肉丸子,如意炸的,可好吃了。你吃。”李石端着半碗炸肉丸,风一般跑至,脸笑得一朵花似的。

    李山肚子咕噜直叫,眼睛盯着金黄的肉丸子,口水差点溢出来,伸手拿了两个肉丸子塞进嘴里,这个香啊,还没吃出啥滋味就咽进肚子里了。

    李石满脸期盼的问道:“好不好吃?”

    李山哈哈笑道:“好吃!如意的手艺可真好。”又吃了两个肉丸子。

    李健安忍不住拿了一个肉丸子吃了,心道:原来这就是炸肉丸,猪肉葱花菜子油的香气混合在一起,真是人间美味。

    李英华走过来特意道:“今个过节,家里才买了猪肉,五妹说炸丸子好吃,炸了一盆。”

    李山随口问道:“你娘吃了吗?”

    仲秋节的晚饭提前一个时辰开始,八仙桌摆满了菜,凉菜炸丸子、卤猪蹄、卤排骨,热菜酒蒸仔鸡、红烧鲤鱼、红烧肉、莴苣炒鸡蛋、炒西葫芦、炒茄丝,还有小油菜汤,主食是蒸白面馒头。

    九菜一汤,凑成十全十美。

    荤菜多素菜少,在李家人眼里却一点都不觉得油腻,特别是许久没有见过荤腥肚子里没有半点油水的李山、李石,简直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不过,李山心里觉得太奢侈了,想着今个过节就算了,明个再好好说说儿女。

    李如意笑问:“爹,家里有黄酒,喝吗?”

    赵氏见李山望过来,柔声道:“今个高兴,你就喝点。”

    没有任何开场白,全家人在一起团聚就是最高兴的事,再加上一桌子美食,气氛热烈而欢快,说说笑笑,敞开肚皮大吃特吃。

    李如意道:“爹、二叔,家里有浴桶,厨房烧了两锅热水,你们吃完饭歇息片刻沐浴。”

    李山故意笑问道:“如意嫌爹身上臭?”

    李石正在啃香喷喷的猪蹄,好吃的差点把自己的手当成猪蹄啃了,听到这话,连忙道:“如意,我出燕城的时候换过干净衣服了,身上不臭的。”

    李山自从十五年前逃出疫病区,就开始爱干净,哪怕在燕城修城墙,非常疲惫的情况下,夏天每天都要用水擦身子,把衣服洗干净,秋天三天擦身子洗衣服。

    李石是李山夫妻一手养大的,同样很爱干净。

    李如意小脸笑意不减,“我知道你们身上不臭,不过走了几十里路,太累了,沐浴有助于睡眠。”

    赵氏开口道:“你们都听如意的话就是。”

    “我听如意的,大哥,你也听。”李石得到李如意的奖励一只鸡翅膀,眉开眼笑,“如意,你救过我的命,还对我这么好。”

 69赏月之夜

    李山解释道:“你二叔说的是你做的安全帽救了他的命。”

    李如意便跟李石柔声道:“你是我二叔,我不对你好对谁好。”

    “如意这个小脑袋真是聪明,做的安全帽得到了长史大人的夸赞,还赏了一两银。”李山望向爱女,目光宠溺。回家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夸了爱女四回。

    赵氏望着爱女打趣道:“一两银我给如意留着呢,以后当她的嫁妆。”

    夫妻俩时常当面夸赞爱女,对于四个儿子却是很少夸赞。四个儿子已经习以为常。

    “娘,您别说我的事,等晚上您跟爹说哥哥的事。”李如意朝赵氏眨了眨眼。

    赵氏笑道:“我知道了。你对你哥哥可真好。”

    李健安四兄弟面色激动,望向李如意的目光带着感激。

    李山嘴里都是红烧肉,含糊不清的问道:“什么事?”

    “大好事。”赵氏望着丈夫的国字脸上的一字眉,眉宇带着坚韧倔强,想想还是单独相处时跟丈夫商量,“晚上我跟你说。”

    李如意故意低声道:“二叔,别吃的太撑,晚上赏月还有好吃的。”

    “还有好吃的啊?”李石望着一桌子美味佳肴,真想不出还有什么好吃的了。

    赵氏语气十分自豪的道:“你和你哥还没吃过如意兄妹做的李家混糖月饼,定要留着肚子晚上吃。”

    李山吃了两碗黄酒微醉,哈哈大笑几声,“我在县城、镇里听到有人说李家混糖月饼,没想到是这个李家就是我们家。”

    李如意十分豪气的道:“我们还会做出新鲜的吃食,让李家的美名传到燕城乃至整个北地。”

    李福康目光敬佩,高声道:“五妹,我相信你。”

    “我的如意聪慧能干,十里八乡都找不出这么好的孩子。”赵氏又忍不住夸上爱女了。

    丰盛的晚饭结束之后,李山喝的脸膛黑红,兴冲冲要去给喂驴,还大声道:“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想过我们家会有驴,还是一对驴。我得好好养驴。”

    李健安扶着李山去了后院。

    李石非要洗碗干活,一会儿,见李山骑着驴到了前院,急得叫道:“哥,我也要骑驴。”

    李山抱着驴脖子不放手,朝李石大声道:“还有一头驴,你骑那头去。”

    赵氏吃的有些撑,站在院子里消食,瞧到丈夫兴高采烈的骑着驴如同孩童,跟李如意笑道:“你爹明明是想骑驴,还说要喂驴。”

    “爹吃醉酒了。”

    “你爹给你买了块红色棉布,给我买的是蓝色棉布。”

    “我爹一直不肯回家,就是为了多挣银钱,让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一点。”

    李山兄弟都骑驴过了瘾,就去前院新盖的一间砖房沐浴。

    新盖的两间砖房是给李健安、李福康成亲用的新房,现在是浴房,男女各一间。

    半人高的木制新浴桶还散发着淡淡的木头味道,微烫的清水,放在木盒里的皂角粉,显示着家的舒适。

    在燕城修城墙时,李山都是在河边用河水擦洗身子,夏天河水混沌,秋天河水变凉,没有一次舒服过。

    今个李山泡在自家的浴桶里,舒服的竟是睡着了。

    李石洗完穿上干净的衣裤出去,“我哥睡着,打呼噜,流口水。”

    赵氏怕水凉了李山得伤寒,让儿子把他弄醒,把半梦半醒的他搀扶到卧房里歇息。

    明月当空,星光灿烂。仲秋节的月亮又圆又大,李家人把八仙桌抬到前院,水果、干果、李家混糖月饼摆了一桌。

    赵氏点了香烛,领着李石及儿女对月跪拜李家祖先,替丈夫追悼在十五年前死于疫病的公公婆婆,而后为全家人祈福。

    “好香的月饼!”李石终于吃到了好东西,笑容单纯幸福。

    赵氏自豪的道:“这是李家混糖月饼,天下独一无二,只有我们家会做。”

    相隔几十里的燕城燕王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燕王周冰带着家眷在后花园陪着秦太妃赏月。

    在此之前,进行了还算简单的祭祖,追悼去世多年的老王爷。

    作为客人的江青云客随主便,跟着一起祭祖,一起赏月。

    空气里面飘散着多种脂粉的及月饼、干果、水果混杂的香气,让江青云不由得想到往年在家里过仲秋节的点点滴滴,一张张鲜活的脸在脑海里浮现。

    如今家人都死了,只剩下江青云孤独的活着。

    江青云的心情再次陷入悲伤痛苦,不想让这份情绪感染到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