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任督查司长已有两载,早就能够独当一面。我跟你说的话,你都记住,再去跟我表哥说。”

    周莫玄语气无奈的道:“那就依你。”

    “眼下,新帝最需要燕王府献上的不是金银珠宝。”江青云肃容道:“燕王府只要表态认可他这个皇帝,并献上忠心,坚守大周的北大门,新帝自会满意。”

    ……

    “表叔,你不跟我回燕王府?”

    “不。这几日我回长平县。”江青云望着周莫玄离去的背影,眉头紧蹙,目光幽幽。

    新帝登基的消息早在几日前督查司就已经上报。江青云比李如意早知道。

    江青云在那时就想过,新帝会不会传召燕王进国都,如果燕王去国都,他要不要跟去查家族灭族的事?

    想了几日,江青云还是决定不能现在去国都。

    一是他还在守孝,二是新旧皇帝交替,国都正是纷乱之时不安全,三是国都不是燕城,那里不是燕王说了算,他要查的事需潜入皇宫,若是被发现,会给燕王带来不小的麻烦。

    江青云几日不想去燕王府,就是怕见到周冰后,改变主意请求同去国都。

    两日后,周冰、周莫玄、十几位北地官员及秦家的妇孺由五百亲兵护送南下国都。大周国五十年来第一位女将军郑怀玉赫然在列。

    周冰出乎意料不同意郑怀玉去南地参战。北人到了南地,水土不服,再者,会被国人误认为楚军无人。

    为了安慰郑怀玉,周冰决定把她带到国都见见世面。

    除去郑怀玉,两位太医中的程应也跟着同去。周冰身份无比尊贵,出远门须有太医随行。

    一行人过了洛河,特意在洛城歇息一晚。

    战后的洛城,哪怕是主街的街道也萧条的很,一些商铺、饭馆已经重新开张,只是客人很少。

    百姓大多是穿着旧衫瘦骨嶙峋。他们在内战时期没有能力离开洛城,留下来又没有营生挣钱,就这样熬到现在。

    总而言之,到处都是一副颓败的景象。曾经繁华的大城府洛城,现在竟不如燕城。

    周冰父子骑马在街道上缓行,一路感慨万端,不知不觉到了洪郡公府。

    洪家大开中门,洪郡公、洪昊夫妻等人已于一刻钟前在大门外恭迎。

    洪郡公满头白发,沧桑无比。内战让他失去了嫡亲的侄子、嫡亲的侄媳、最忠心耿耿的心腹、洪家军几万名将士……

    经过内战洗礼的洪昊目光更加坚毅,他坚信洪家军会在很短的时期内恢复如初。

    痛疼的生育过程、言语描述的惨烈战争、洪家人一个个的战死等,令周珞蕊在短短的几个月迅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军人妻子。

    内战时洪郡公的夫人操持洪府内外大小事,心力憔悴,一直苦苦支撑,直到楚军退出洛城境内后终于病倒,这一病就是重病。

    刚出月子不久的周珞蕊不得已当上当家主母。

    “王爷、世子请!”洪郡公请周冰父子先行一步。

    一行人刚进了大门,很不起眼的程应就被人叫住。

 619急性心肌炎5更月票

    “程太医,我娘卧床多日,每天昏昏沉沉,你这就去给我娘瞧瞧。”周珞蕊多么希望来的人是擅长给妇人看病的李如意。

    程应恭敬的答道:“是。”

    一个模样虎头虎脑的小孩子走至,问道:“小神医没有来吗?”

    程应自是认出来者,小孩子是周琼蕊的小叔子洪珏,摇了摇道:“没来。”

    洪珏一脸失望,嘀咕道:“我娘病了,小神医要是来了就能给我娘看病。”

    周琼蕊在路上便道:“我娘总说心不舒服,至于怎么不舒服,也说不出来,府里府外的名医、郎中都瞧过,开了药方煮了汤药,我娘了喝了也不见好。”

    程应问道:“药方可曾留着?”

    “自是都留着。”周琼蕊低声道:“那些郎中都说我婆婆不大好,暗示我们府里可以准备丧事。我公公参加新帝登基,本要呆三日,怕我婆婆坚持不住,赶紧回来。”

    程应一听直蹙眉,道:“竟是这般严重。”

    周琼蕊幽幽道:“唉,不然我刚才见了我爹、哥哥没说上两句话,就把你拉走呢。”

    很快,二人便到洪夫人卧房。

    “太医,我很难受,心跳的很厉害,经常像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洪夫人已经被疾病折磨的老了十几岁,短短一个月瘦了十几斤,但是她不想死,求生的欲望很强烈,还想坐起来说话。

    周琼蕊面色忧伤,坐在床边,劝道:“您快躺着。”

    程应不敢多看躺在床上的洪夫人,肃容道:“您躺着便可。下官先给您把脉。”

    “又是把脉啊……”洪夫人吐口浊气,“我是心难受。”

    程应缓缓道:“下官把过脉之后,就听听您的心、肺。”

    洪夫人躺在床上,处在这个位置不得不仰视程应,见程应大概五十几岁,比自己大十几岁。心情纠结,唉,是要他贴着自己的胸脯听心跳帮自己查出什么病,还是为了这一世的清白名声拒绝?

    周琼蕊轻声问道:“程太医,你怎么给我娘听心肺?”

    程应再耿直也不是傻子,特别是在国都的太医院及燕王府多年任太医,诊过的女患者无数,自是听出周琼蕊话外之音,坦然道:“县主莫担忧。下官有一物,能相隔几尺距离听到患者的心肺。”

    周琼蕊激动的道:“那真是极好。”

    闻言,洪夫人心里暗喜即可以查出什么病,又不会毁了清白名声。谁知她这么一高兴激动,心脏跳的特别厉害,难受的快要昏厥过去。

    府里的两位名医闻讯而至,进门就看到程应手里拿着一个古怪的东西准备给洪夫人看病。

    身材高胖的名医问手指着古怪的东西,道:“敢问太医大人,这是何物?”

    “此物名叫听诊器,可以听患者的心肺。听诊器乃是我们燕城的一位隐士神医所制。”程应在出燕城前已得到好几个人的叮嘱,甚至秦太妃都明着直说,不许他在国都的贵人特别是宫里的人面前提李如意。

    高胖的名医震惊道:“此物竟是能够听人的心肺,真是神奇。唉,要是吾等有此物,便能听出郡公夫人的心到底出了什么状况。”

    原来,洪夫人身份尊贵,名医郎中都不敢趴在她的胸前听心跳,导致无法确诊她的病,而她的情况每况愈下,脉象显示时日不多。

    另一个名医早就听说过程应的大名,很是恭敬的道:“请太医大人为郡公夫人诊治。”

    已经掌握听诊器功用的程应立即让周琼蕊把听诊器的诊头放在洪夫人左胸,然后戴上了耳挂。

    导音管长约两尺,程应在听诊当中全程与洪夫人保持这个距离。

    这样的听诊方法令在场的所有人震惊。

    洪夫人跟秦昭阳的情况截然不同。洪夫人的心跟普通人一样生在右胸,并且十二个时辰心率不齐,确实是心脏病患者。

    大周国目前的医疗水平,没有治疗心脏病的药。

    之前李如意在给秦昭阳确诊时,特意制作了一些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给了程应、贺少朝,无巧不成书的是此次程应带了。

    “郡公夫人心率不齐,可能是急性心肌炎。”程应摘下耳挂,望着脸色惨白眼睛无神的洪夫人,问了一些问题,看洪夫人随时要断气的模样,真是怕她就这么去了,这就取出治心脏病的药让周珞蕊给她付下。

    心肌炎是病毒性感染或过度疲劳导致心脏变大。这个病不算大病,但是若患者有高血压,那就厉害了。

    周珞蕊自是信任程应,按照他的要求,把药给洪夫人吃了。

    “此药是隐士神医给心有病的患者所制,药效好,见效快。”程应请周珞蕊出去说话。

    这时,周莫玄与洪昊赶到。

    “郡公夫人已吃了药,看看药效如何。”程应还不能确诊洪夫人得的病是心脏病的哪一种。

    程应从李如意那里知道了心脏病有好多种,还得到了急救心病患者的药及方法。

    黄昏,洪家人宴请周冰父子时,后院传来一个好消息,洪夫人醒来后感觉好多了,心没有突突的跳的那么快,也有食欲了。

    程应去给洪夫人复检,认为她八成患了急性心肌炎,立即针对此病开药方煮汤药给洪夫人喝下。

    洪珏吃过晚饭之后就一直守在洪夫人身边,好奇的问道:“秦昭阳是留在燕城了吗?”

    去年,秦家人从国都去燕城,一路狂奔,到了洛城时疲惫之极,就在洪府休整几天。

    洪珏与秦家小孩子一个桌吃饭,对不爱说话埋头苦吃的小胖子秦昭阳印象深刻。

    这次,洪珏没有看到秦昭阳,心里很奇怪。

    “是。”程应低头道:“秦小公子与九公子、小公子玩的好,会在燕王府多住些日子。”

    两位太医与李如意的医书未出,董氏担心秦昭阳回到国都被恶人杀害,不得不把秦昭阳留在燕王府暂时交由秦太妃抚养。

    程应说的话骗驴洪珏还行,却骗不了周琼蕊等人。

    周琼蕊单独问程应,“昭阳弟弟怎么独自留在我娘家?”

    程应以极低的声音答道:“只因秦小公子与常人不同,他的心生在右胸。董夫人怕此事传扬出去,秦小公子被心怀叵测之人抓走,特此把他留在王府。”

    周琼蕊惊愕不已,转念一想,若是让国都知道董氏所生孩子异于常人,董家女的亲事都不说了,这些年董家名声可不好,为了保住家族女子的姻缘,少不得要害秦昭阳。唉,董氏中年得子,却发生这样的事。

    “董夫人此举甚好。”

    “是。”程应是低调之人,倒是没说要出书一事。此次他带上了医书的初稿,去国都后会交给同门师兄弟校正,如果顺利的话,几个月便可定稿。那时,秦昭阳便可返回国都秦家。

    当晚,洪夫人就感觉好些了,睡了一个踏实觉,一觉醒来已是次日的清晨。

    程应再次用听诊器给洪夫人听诊,两位名医对他的医术佩服之极,还非常羡慕他有听诊器。

    从昨晚一直到现在陪伴在洪夫人身旁的洪郡公急切的问道:“我夫人的病情如何?”

    程应如实答道:“郡公夫人的情况比昨日好些,只要坚持吃药,饮食清淡,安心静养,不要生气不要消耗心神,三日便能脱离危险期。下官说的静养指的是不操任何心。”

    洪郡公一听结发爱妻不会病逝,简直比打了胜仗还高兴,高声道:“好。太好了!”

    皇命在身,燕王等人必须今日离开洛城。程应给洪夫人留足了药就跟着众人离开。

    三日后,洪夫人脱离危险期,能够下地缓慢行走。

    此事传出去,洛城所有的名医、郎中都对程应的医术非常佩服。

    那被洪府两位名医挂在嘴边能够给女患者听心肺的听诊器一下子出名了。

 620献出雪花盐方子6更月票

    晴空万里,夏风徐徐。燕城的初夏,多是晴天,早晚凉爽,中午日头正当空,气温才会上升至全天最高,便是如此也远比南方凉快的多。

    这天的正午,燕王府大门前人声鼎沸,周景望、江青云、周珞炎及北地的众位高官均聚集在此。

    “王爷此去国都竟用了四十几天。我早就想王爷了。”

    “听说此次王爷除了面圣,还陪同陛下接见番邦几国的使者。那些使者都来自小国,在陛下与文武百官面前却嚣张的很,直到见到咱们王爷,哈哈,咱们王爷武功盖世,气宇轩昂,又听得懂番邦语,把番邦使者骂得狗血喷头,气势全无,给陛下撑了腰。”

    “我记得这是咱们王爷第三次去国都。”

    “快瞧,王爷到了!”

    周冰一行人在几百名亲兵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出现在燕王府大门前。

    周冰、周莫玄、程应等人一律骑马,自华贵的马车里下来几个妇孺。

    原来同行的还有洪夫人、洪珏、周琼蕊母子、及洪二爷的几个孙子孙女。

    “景望见过伯母!”年轻英俊的周景望与长子周蔚向洪夫人行礼。

    洪夫人气色比一个多月前强太多了,说话声音也不虚弱无力,扶起周景望父子,微笑道:“洛城炎热,程太医说不利于我身体恢复。琼蕊孝顺,非要请我到燕城避暑养病。我就厚着脸皮来了,还把家里的几个小孩子带上,真是打扰你们了。”

    周景望道:“我祖母与我母妃得知您来颇是高兴,还说去年您就应该过来避暑。”

    皮肤被晒的微黑的周莫玄凑了过来,“伯母,咱们可是亲戚,您可别客气。”

    周景望望了周莫玄好几眼,这次是弟弟离家最久的一次,不止是奶奶、娘很想念,就连这个当哥的也想念他!

    周莫玄见到在人群中一身白衫没有官职却特别显眼的江青云,激动的道:“表叔……”

    江青云轻轻点头。

    国都与燕城相隔千里,不过有了督查司,消息能在三日之后传至。

    周冰父子在国都经历的大小事情,都由周莫玄写信派督查司的人告知江青云。

    为了打消新帝对周冰的疑心,为了给北地争取更多的利益,江青云连连献计。

    这次江青云展示出来的敏锐的政治头脑、处理国之大事的睿智、高明的政治手腕,再次令周冰的几位幕僚及手下的官员折服。

    “表弟!”周冰伸手拍了拍江青云削瘦的肩膀。

    这位小表弟比起燕城的世家子弟可强很多。

    在周冰看来,唯一能跟小表弟相比较的就是曾经来过燕王府的慕容仪。

    很快,秦太妃大厅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孙子、义孙女,还有已经当了娘的孙女,竟是热泪盈眶。

    在她这个年龄,只图儿孙平安。

    “王爷!”高绣已从周莫玄的信里得知周冰拒绝许多世家把嫡女嫁给他当侧妃的事。这一声王爷唤得情真意切。

    周冰等人见过秦太妃,就急匆匆去了议事厅商议大事。夫人等人去用饭歇息。郑怀玉刚才已经见到郑刺史,便回将军府。

    当日,燕王府在燕城四大城门贴出皇榜及告示。

    皇榜的内容是新帝同意燕王在燕城开科考,北地的考生不用前往国都,可以直接就近在燕城参加科考。

    告示的内容是燕王决定于今天七月二十日举行科考,特此昭告天下。

    “新帝万岁万万岁!燕王千岁千千岁!”

    “读书人又能开科考考取功名。这可真是老天开眼!”

    “我们北地的科考终于不用远行千里赴国都科考。”

    “王爷此去国都竟是为我们北地的学子办下这么一件大好事,王爷英明,我们学子当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七月二十日已经过了麦收,那时天气不热不凉,天气适宜,参加科考的学子不会中暑也不会冻着。王爷真是心细如发,待学子如子。”

    “读书人又有出头之日!”

    “大家快来瞧瞧,新帝的皇榜、燕王的告示,我们北地出了大好事!”

    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什么人,哪怕是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也纷纷夸赞新帝与燕王。

    几大书院的人高兴的都要疯了,李家少年与师长同窗特意赶至城门亲眼目睹,纷纷激动的落泪,然后与其他的读书人久久的跪地高呼谢恩。

    按照燕城人口的来说,读书人很少,但是这群人地位高,又很有激情,煽动力很强。

    不到一个时辰,全城上下都在谈论此事,便连卖凉茶的小贩也夸赞新帝、燕王英明。

    傍晚,李家四少年激动无比的回到了家中,跟家里人说了此事。

    “寒窗苦读十年书,不就为了有朝一日科考中举吗?”

    “只要有科考的机会,那就让所有的读书人有了希望”

    “这是今年继内战结束的听到的特大好消息。”

    李山夫妻自是异常高兴,跟着儿子一起面向南方感激新帝。

    李如意只是浅笑,等用过晚饭后,方道:“新帝同意北地单独开科考,同意燕王广收读书人当门生,你们以为这是他好说话?”

    “并不。”李福康还没过激动的劲,高声道:“我们师长在听到皇榜的内容时就说不知王爷用什么说服了新帝,不知北地付出了什么,才能让新帝下此圣旨?”

    李如意赞叹道:“你们师长是智者。”

    李健安低声问道:“妹妹可是从江哥哥那里听到什么?”

    “何止是听到……”李如意语气有些急促的道:“北地拿出许多的利益跟新帝交换,才得到了这道圣旨,其中一项就是燕城作坊制作雪花盐的方子!”

    李家四少年面面相觑。

    “慕容仪是新帝的心腹幕僚。”李如意说起慕容仪这三个字时,有着几分无奈,那个曾在燕王府被江青云多次拒绝合作买卖的少年,如今一飞冲天成了天子身边的大红人,只差参加科考堂堂正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