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71服务周到

    融雪天气,十分寒冷。哪怕四面八方都有建筑物的燕城,站在街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被冷风吹的脸上的肌肤生痛。

    今年的雪的规模没有去年大,但是下的频繁,隔上几天就下一场,上一场的雪还没有融化,这一场的雪又下了,冷空气叠加,造成气温比去年同期要低几度。

    这样的天气,应该躺在家里的炕上,喝着热水暖胃,家境若好些,再吃点干果、果子,要是爱热闹的,找几个亲朋好友一起打牌。

    日子会过得飞快,外面的天再寒冷也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这毕竟只是理想中的生活。大多数的人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必须在外面奔波挣钱。

    张猴子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个靠主顾卖房、买房,从中收取中人费的人,只要主顾需要,哪怕天上下刀子,也得在外面奔波干活。

    今天的张猴子穿着八成新的长袄长裤,戴着一顶灰色的兔皮帽子,踏着一双厚底的黑布鞋,背着一个装着小册子的布袋,站在街道旁边最起眼的一棵光秃秃看不出是什么树的大树下。

    他在虔诚的等人。

    “张猴子,又来买卖了?”

    “买卖来了,不过,能不能成就不晓得了。”

    “今天你穿得人模狗样的这是要见谁?”

    “当然是买房卖房的主顾。这年头,什么都讲究一个门面,我要是穿得差,主顾看了以为我不重视。”

    “张猴子,我在对面的茶馆坐了半天了,一直看着你在这里站着。我说什么人让你等这么久?”

    “以前的一个老主顾,这回她又要买房。”张猴子跟来往的人打着招呼。

    作为一个中人,特别是一个业绩很好口碑不错的中人,因为常年在燕城走街串巷,许多老百姓认识他。

    这一会儿,跟他打招呼的老百姓,他都叫不上他们的名字,更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只是心里想着,说不定哪天,这些人就成为主顾买房、卖房。

    和气生财。干中人这个行当的更是要遵循这四个字。

    日上三竿,太阳已经在燕城的正上方,充裕的阳光照耀大地,这个时候,气温略有回升。

    就在张猴子快要冻僵的时,一辆马车停在他的面前,赶车的穿着跟他一样款式的长袍、长裤的中年汉子有些歉意的道:“官道的路结了冰,不好走,让你久等了。”

    “无妨。”张猴子探着脖子向车门门帘紧闭的驴车瞧了几眼,问道:“贵府小姐可曾来了?”

    中年汉子道:“今日,我家老爷、夫人、小姐都来了。”

    张猴子一听心里暗喜,连忙跑上前几步,冲着马车的车窗高声道:“小的给老爷、夫人、小姐请安。”

    可能是因为太冷,车窗窗帘没有揭开,不过,坐里面传出一个少女银铃般的声音,“来得有些晚了,你瞧着安排,带着我们今天一天时间把那些房子都看了。”

    “好咧。小的这就带路。”

    一个男子的声音从车窗里面传来,“辛苦了。”

    “老爷,小的不辛苦。小的就是干这个行当吃这碗饭的。这样的天气,我却在家里呆不下去,我要是不出来干活,一家老小得喝西北风。”张猴子被赶车的中年汉子招手示意,然后坐上了马车的车架。

    “你说,往哪里去?”

    “那就先去最近的。”张猴子伸出生有冻疮红通通像肿了一样的手,指了一个方向,“老爷、夫人、小姐,这第一家的位置好,门前有两个不大的石狮,家里两进院子、两口井、有个小花圃,对了,这家卖主卖房子送一对奴仆夫妻。”

    他这就进入状态,开始卖力的向坐在马车里买房的主顾介绍房子的情况。

    说起来,这个主顾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人家,而是燕军的军官人家。

    男主人是军官,小姐则是闻名燕城的小神医。

    上一次从他这里买房的是小姐,那时他还不知道小姐是个有着起死回春精湛医术的神医。

    这一日,张猴子带着马车里的主顾转了半个燕城,看了十六座宅子,就这样,还有七座宅子没有看,只能明天继续。

    张猴子没有半点的不耐烦,很中肯的跟几人道:“买房子可是大事,多看多转相互比较就对了。明日我再陪着老爷、夫人、小姐看房子。”

    在他心里一直认为,这家只买一座宅子。

    要知道,在燕城的城府里面,哪怕现在房价跌了,地理位置不错,一座两、三进,面积较大,水井、马厩都有,比较好的宅子,至少一千六百两银子。

    并且,买家宅这么大的事,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决定。

    张猴子累了一天,回到家里还很是激动的跟家人道:“这家人是诚心要买,就是不知是年前还是年后买了。只要这家人肯买,就现在这个粮价菜价,我们家一年的吃喝都够了。”

    张猴子的老爹年青的时候干过中人,睁着老眼慢悠悠的道:“你别想那些个美事。这两个月,你卖出多少房,你自己还不清楚吗,这个时候,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有钱人都把银票换成金子藏起来以备战乱。”

    张猴子的媳妇对他一直很体贴,端着一个白气腾腾的碗过来,“快喝口热面汤,把你冻坏了吧?”

    “我跟主顾的管家一起坐在马车车架上。主顾请我吃了一碗热汤面,还说送我一盒冻疮膏。”

    张猴子的娘眯着老眼,笑道:“竟有这等好事。”

    张猴子的老爹直摇头,“又是热面汤又是冻疮膏。傻小子,我看这买卖成不了。”

    “何以见得?”

    “他们不好意思让你受累,给你一碗面,明日你再跟他们跑一天,他们就给你冻疮膏,这是两清。”

    “竟是这样啊?”张猴子心里有些泄气,不过,只要是主顾,那就一定要服务周到,哪怕买卖不成,也不能让主顾骂他业务不精。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让张猴子的事业达到人生巅峰的一天。

    李家人如约而至。这次多来了一个人。张猴子也认得。

 572没有善终

    长平江府的总管福伯。

    上次李如意买房就是由福伯带着李石去衙门过的户。

    张猴子隐约感到今日会有大好事,仍和昨日一样带着李家三个主子去看房。

    一个上午看完七座宅子,然后就近饭馆用的午饭,再就是出乎意料的买房。

    买的都是昨天看过的房子。李家竟是一口气买了六套,江府也买了四套。这般合起来就是十套。

    房价最低的一套一千七百两银子,最高的价值两千三百两银子,合起来两万多两银子。

    十套房子有几个共通点,地处治安好的街道,面积大,房子保存的好,光线好宽敞明亮,不带奴仆。

    有生之年,张猴子是第一次遇到这样买房的人家,在同一天还遇到两位。

    巨大的数额令张猴子无比惊喜的差点失态。

    福伯一面淡然的道:“卖主给出的房价还算合理,我们便不还价,只一条,我们看的时候什么样,拿到手时就仍是什么样。另外,办理过户的手续越快越好。”

    这些天眼瞅着金价一天比一天攀升,卖房的人恨不得立刻把房子脱手换成金子,而买房的人却是很少,哪怕有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压低房价。

    张猴子非常想促成这批大买卖,但是该说的话仍要说,“价钱可以谈,可以降低。”

    福伯不以为然的道:“我们两府想着年前把事情都办了。”

    张猴子没见到这么心急的买主。

    “按照燕城中人的规矩,超过一千两银子的宅子,中人费一律二十两。”福伯眯眼笑问道:“我们两府一次性在你手上买下十套,你给个话,要多少中人费?”

    张猴子的心扑通狂跳,到底是狮子大开口,还是本本分分,在这一瞬间,理智终究占了上峰,燕城的中人可不止他一人,知道这些宅子信息的不止他一人,若是要的中人费高了,李家、江府可以甩下他找别人。

    “四十两银子。我没出什么力气,就是带着去看了看房。够了。”话毕,他的眼睛渐渐清亮起来。

    两府就都按一套的中人费算,便是四十两银子。

    这么容易干的活,这么容易赚的银子,不能贪婪多要。堂

    堂正正的做人,中人得讲道义得对起自己的良心。

    “少点。”福伯至此,对张猴子有点欣赏,不是谁都能抵抗的了对于金钱的欲望,若是按一套房二十两银子的中人费算,十套那是二百两,微笑道:“我们两府合起来给你五十两。”

    五十两银子只是二百两银子的四分之一,然而却让张猴子感激的热泪盈眶。

    如今的银子太难赚,何况是非常萧条的中人这个营生。

    他感激道:“多谢两府的贵人赏小的银子,赏小的全家一口饭吃。”

    “你跟卖主说好,不要泄露买房的是我们两府。”

    当日,福伯、伍余年与张猴子去联系买主办理过户。这么多的房子,不可能半天时间就能办理完过户手续。

    李家的马车在官道上徐徐慢跑。

    伍余年不在,赶车的是李山。赵氏、李如意坐在马车里说话。

    一下子买了燕城的六套宅子,还都是两、三进的院子,独门独院,非常的敞亮,让赵氏这个新出炉的大房主恍然如梦,无论说什么,脸的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这是发自内心的笑。

    “江哥哥倒是精明,听到我买房,立即让福伯带着银票跟着我一起买。”

    “闺女,你怎么一下子买六套?”

    “哥哥弟弟正好每人一套。”

    “你自己呢,怎么不买?”

    “买啊。”李如意低声道:“昨天看过的十七套房,今日上午派人去查的底细,我们两家买的这十套没有问题,余下的七套有问题。”

    买房子这么大的事,一套就是两千两银票,不能只听张猴子介绍的信息,还得让人去查底细。

    横死过人出了事、房子产权不清晰的一律不要。

    赵氏夸赞道:“原来你已经让青云暗中查过这些房子。你可真是想的周全。”

    “花了那么多的银子,若买到不好的房子,那会郁闷很久。”

    “那是。房子是头等大事。”赵氏又问道:“青云为何买这么多房子,是用来囤积等到价高时出售吗?”

    “不是。我们两家买房都不是为了倒卖房子。”李如意轻声道:“我听福伯说,南方那边非常乱,许多权贵人家开始逃离。江哥哥的母族秦族的人要过来避战乱。他打算与秦太妃一起安置他们。”

    以前江青云从未跟李家人提起母族秦族的任何事。若非秦族的族人即将到燕城避难,他也不会告诉李如意。

    赵氏好奇的问道:“青云的母族秦族在南方什么地方?”心道:秦族的嫡女嫁给北方的老燕王、蜀地的江族嫡子,这样的大家族肯定是有权有势。

    李如意轻声道:“秦族就在国都远郊。秦族是清贵之家,家族多出史官,记载历史,已经历经三朝。”

    赵氏道:“原来是一个出史官的家族,那可不得了,族里人才济济,刚正清廉。”

    “不错。”李如意低声道:“名声好听,就是无权无势。”

    当年秦太妃嫁给老燕王,被老燕王的侧妃、妾室欺负的如履薄冰,隐忍多年。

    江族只剩下江青云一人,皇帝派出的护龙卫一路追杀。

    无权无势的秦族都管不了帮不了。

    现在,战火将要蔓延至国都,秦族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需逃到北方来寻求秦太妃的庇护。

    “唉,哪能样样都好。”赵氏用极低的声音反问道:“有权有势的家族能历经三个朝代吗?”

    “这倒是。”李如意想了想,又道:“娘,秦族历史悠久,只是族里的当史官的人基本没有善终。秦族长辈有一位被先帝砍了双手,一位被当今陛下剜掉一只眼睛,还有一位被皇亲国戚的打断一条腿。”

    赵氏吓了一跳,惊诧问道:“啊,他们怎么会有如此遭遇?”

    “手下的笔记载真正的历史,得罪了上位者。”李如意想起前世的司马迁在当史官之前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被皇帝处以宫刑。

    哪怕时空不同,皇帝却是一个德性,而正直敢于直言的官员下场都不好。

 573看榜与金银马桶

    过了几日,李家、江家又合起来从张猴子的手里买了八套宅子。

    前后合起来便是十八套宅子。

    两家的大手笔令张猴子瞠目结舌,他甚至劝过两家别把积蓄都用在买房上面,特别是眼前这样的局势,别的富贵人家都把房子卖掉换成黄金,这两家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燕城可不止张猴子一个中人,当众人得知张猴子不到十天卖了十八套宅子,均是难以置信,都说张猴子走了天大的狗屎运,竟是做成这么多笔买卖。

    有人向张猴子打听都是买主是谁,还有人嘲笑买主脑子进水了,竟然在房子下跌的时候买房。

    张猴子一律不做答复,也不怕得罪同行。

    他做了这么大笔买卖,赚了中人费高达一百两,怕同行嫉妒,加上买卖很差,便躲在家里跟家人打牌,也不出去。

    这一日午后,他媳妇提醒过几天岳父过寿,让他去买些好酒当贺礼。

    他揣了一些银子出了门,街坊邻居有在家门口晒太阳的,看到纷纷跟他打招呼,有个胖胖的老婆子是看着他长大的,高声道:“张猴子,街门门前贴了燕王府的告示,你识的字多,能不能去瞧瞧回来给大家说说。”

    “出啥告示了?”

    站在家门口树下看孙子的一个黑脸老头用苍老的声音道:“就是隐商交税的告示。”

    “哦,那不是好几天前的事吗?”

    另一个街坊从大门里面冒出脑袋,催促道:“不是同一个告示。这个告示是昨天黄昏贴出来,还没贴够一天。你快去瞧瞧。”

    “好咧。”张猴子扭头看了一眼街道,寻思两边的人家没有一个隐商,为何如此关心隐商交税的事告示?

    他家住的街坊距离燕城衙门有些远,来回得有六、七里路,不过,他是干中人这个行当的,天天跑跑颠颠,就不怕走路。

    燕城衙门大门旁边的专门用来告示的墙壁下面,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街道两旁停满了马车,简直是人满为患。

    张猴子好不容易挤了进去,见告示上面写了许多家族、还有银两数目,一时有些糊涂,这是这么意思?

    旁边有个像是读书人的少年大声念道:“燕城邓家,家主邓兴,交税189两银子……长平县李家,家主李山,交税800两银子……”

    闻言,张猴子一下子激动起来,朝少年叫道:“小后生,你说的长平县李家在榜上的哪里,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不怪张猴子粗心找不到李家的名字,而是告示整整贴了二十几页,每页两尺高一尺宽,红纸黑字,密密麻麻写着家族、人名、交税的银两。

    一页纸就能写三十几排,三十几个人的名字,二十几页近千个家族、人名。

    “什么长平县李家,我不知道,你慢慢找,别打扰我念。”少年读书人摸摸脑袋,狐疑道:“咦,我刚才念到哪一行去了?”

    张猴子有些郁闷的往里又挤了挤,终于挤到最前面,然后一页一页从头到尾的看,终于在第五页第十行,看到了长平县李家,忍不住自豪的自语道:“长平县李家交了800两商税,竟是交了这般多,李大人真是极好的!”

    “可不是吗,一个县城的隐商都交了800两银子的商税,比燕城的大家族隐商交的都多。”

    “长平李家是干什么,怎么一下子交出800两银子?”

    “你竟然还不知道长平李家,那你吃没吃过风鸡、香肠、松花皮蛋、豆腐、混糖月饼……瞧你家境好像不富裕,刚才我说的吃食若没吃过,冰糖葫芦总吃过吧,瞧,街道对面的角落就有人卖冰糖葫芦。我告诉你,这些吃食都出自长平李家。”

    “听说长平李家家主李山是燕王亲封的军官,还是燕军的军官。”

    “原来长平李家是官员隐商。”

    “我听说长平李家以前穷的很,这两年才发达起来!”

    “长平李家不过刚富裕两年竟然交了800两银子,这个家主李山无视金钱,可真是令人敬佩!”

    “燕城的李、赵、洪、张家,那可是百年的大家族,每个家族在郊外都有作坊,张家还有牧场卖马、羊、驴子,四家合起来才交了一千两银子的商税。我都替他们觉得臊得慌!”

    “你说的李、赵、洪、张家还算好的,好歹每家交了一百两以上的银子,燕城的姜家,那么有钱,听说姨娘使的马桶都是银子制的,不也才交了60两银子的商税吗?”

    “呸,这些大家族平时一顿酒宴就花掉几十两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