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青云忍住不笑。

    周莫玄摸摸脑门,喃喃道:“我送给她千里马,什么都没说,她是不是不懂我的心意?”

    “我看你这几日是不是太轻闲,竟胡思乱想!”

    周莫玄眼珠一转,指着番邦怪马,“小神医说这是什么马来着?”

    江青云目光蔑视,一脸嫌弃,年纪轻轻,什么记忆,“斑马,性烈,咬人,驯服不了。”

    周莫玄沉浸在自己的憧憬之中,“要不,我再把斑马送给童小姐?”

    “你耳朵聋了。此斑马不能骑,还咬人。你把斑马送给童小姐,斑马若咬伤童小姐或是童家人,你还有脸去见她?”

    周莫玄笑道:“我正好有借口去探望她。”

    “简直不可理喻。”江青云望着智商降为零的周莫玄,直摇头,“你只顾着自己的感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却没站在她的角度着想。你这种喜欢,不见得是她想要的。”

    “表叔,你竟然如此懂?”周莫玄激动的道:“快来教教我。”

    突然间,守马厩的马奴在两人的身后冒了出来,眼巴巴的瞧着周莫玄,央求道:“县公爷,您可不能把斑马牵走,王爷可喜欢它们,每天都要骑它们跑一圈半圈的。”

    “我爹要是喜欢它们,怎么才跑一圈半圈?”

    马奴急的双手都不知放在哪里好,想了想,答道:“这个,怪马不好骑,换成别人连半圈都骑不了,王爷算是骑怪马骑的时间最长的人。”

    “这些天我表哥心情烦,骑斑马是舒缓不痛快的情绪。你别夺人所好,把斑马牵走。”江青云把周莫玄拉到一边,挥挥手让马奴退下,“你不是想让我教你吗,我现在给你指条明路,你若想见童小姐,以后常去燕安坊。”

    周莫玄狐疑问道:“何故?”

    “如意会在今日邀请童小姐、齐小姐去燕安坊当教官教妇孺练武。”

    “哎呀,小神医竟然知道投桃报李回报我,帮我将童小姐安置在燕安坊当教官。”

    “什么投桃报李?”

    “没有我这个大媒人,小神医怎么变成我的表婶?”

    “你这张嘴巴,真该用针线缝起来。”江青云哭笑不得。

    “别,您可别在小神医面前说这话,回头她真敢这样做。”

    江青云伸手拍了拍周莫玄的脑门,“我倒是觉得如意把你的嘴巴缝上挺好。”

    周莫玄赶紧换了个话题,“今年会不会下大雪?”

    “此事你该问府里上了年纪的佃农。”

    “为何是佃农?”

    “佃农到处飘泊租田种,为了生存下去,天天关注气候变化。我府里的老佃农都是通过当年的气候判断次年的气候,若没有灾害,就在原地租田种,若有灾害,就离开去外地租田种。总而言之,他们都是被贫苦之极的生活所逼迫,不得不掌握这种技能。”

    “表叔,你懂的真多。”

    江青云谦虚的道:“你若是多跟佃农打交道,也会懂。”

    “今年会不会下大雪?”

    “没有大雪。不过,中雪、小雪会不断。”

    “那会不会有雪灾?”

    “大的雪灾没有,小的难免。”江青云缓缓道:“北方乡村的村民普遍贫穷之极,茅草屋砌的不结实,也没有钱补修,哪怕是中雪的天气,屋顶的积雪多了也会塌掉。”

    周莫玄道:“只要没有去年那样的雪灾就行。”

    “那倒不会。”

    “我父王的心腹官员及谋士预测内战后的半年,将有大批的南方难民逃进辖区。”

    “半年后……这个时间倒是跟我想的差不多,不过,南方到北方隔着一条洛河,朝廷不派船,那些难民怎么渡过洛河?”江青云轻轻摇头。

    可以想象的出,到时洛河河岸全是逃难的难民,没有吃食,没有船过河,身后是战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将是怎样的人间惨景。

    唉,任何一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老百姓。

    周莫玄用试探性的口气低声道:“他们都建议我父王,把难民都交给我,让我像今年安置雪灾百姓一样安置将要来到的难民。”

    “岂有此理。能干的人就得拼命的干承担巨大的责任,不能干的人就什么都不用干不用担责任。这是什么道理!”江青云面色非常不悦,问道:“我表哥如何说的?”

    “我父王把他们痛骂了一顿,说他们推卸责任,让他们回去反思重拟人选!当时在早堂上,众目睽睽之下,我父王就把他们给骂了,他们一个个的表情跟吃了苍蝇似的。”

    “骂得好!要他们这群人干什么吃的!”

    “哈哈,我也这么认为。他们都干什么吃的。”周莫玄扯着嗓子叫道:“凭什么属于他们的难事破事都让我干?”

    “如今你只是督查司长,并非城府主官刺史,也不是六部官员,你做好职责的事。”江青云再次语重心长的道:“这一年来,你已经非常耀眼夺目。”

    “我懂。”周莫玄目光坦然,感激道:“谢谢表叔。”

    现在燕城里面已经有流言,周莫玄的能力比周景望强,周冰更器重周莫玄。

    虽然哥俩是亲兄弟,关系又很亲密,但是毕竟是皇室中人,流言蜚语多了,容易产生间隙,长久下去,再好的关系也会破裂。

    江青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这对兄弟反目成仇,所以经常善意提醒周莫玄,当然在周景望的面前也会暗示。

    晨曦初现。燕城迎来今冬的第一场雪。

 553价钱没降

    雪花飘飘,一个早晨就给方圆百里披上一层薄薄的白纱。

    今天的礼村,异常热闹,半夜起在官道上就能听到村子里人声鼎沸,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惨烈猪叫声。

    村头的光秃秃的大树旁边,八口大锅里面烧着水。

    二十几个汉子特意穿着破烂不堪的旧衣,卷着衣袖,三、四人一组,每组一块门板,板上捆着一头大肥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正在热火朝天的杀猪。

    杀猪放血,等猪不动弹了,用大锅的开水烫猪毛,然后剥皮开膛剖肚,取出猪下水,再用尖刀将骨肉分离,分别放在大盆当中。

    现场非常的壮观。引来路人观看,纷纷震惊不已。

    这是王族的人,还有几家外姓人就在自家院子里杀猪,猪叫声也是弄得惊天动地。

    整个村子猪的惨叫声络绎不绝,这般一直到了傍晚才稍停。

    今年养的猪是去年的几倍,到现在圈里还有猪没杀完,只是村民太累,打算休息明天接着杀。

    好在雪在中午就停了,然后天气放晴,现在月亮出来,官道能看清道。一群村民急匆匆推着板车把猪肉送去李家。

    伍余年父子及几个家奴早就得知礼村人要来,在大门口摆下桌子,弄了三杆大称,摆了文房四宝。

    “今年跟去年一样,每斤去骨的猪肉二十四个铜钱。”

    “我们老爷信任你们村的人,今天没派我去村里收猪。”

    “别急一个个的来。”

    “铜钱、银子、银票都准备了,一个铜钱都不会少你们的。”

    双方称猪肉算账付钱给猪肉,整整进行了一个时辰。

    “以为打战猪肉价会跌,没想到,李家真厚道,收购价还跟去年一样。”

    “称给的高高的,比我在家里称的多出几两。”

    “回去睡两个时辰,接着杀猪,赶紧把猪肉都卖给李家。”

    礼村人来不及算赚的银钱,又急匆匆的回村。

    点豆腐能手王春分在路上脸迎着冰冷的寒风,仍是一个劲的跟王海道:“卖豆腐赚钱,养猪更赚钱。明年我要养五十头猪,不,要养一百头猪。爹,你给李家说说,明年还收我们村的猪。你要不说,我就跟李家说去。”

    王海有些恼怒道:“你算老几。”

    “我可是燕儿的哥哥,大哥没了,我现在就是燕儿的长兄,长兄为父……”

    “父个屁的父,正经事不好想想。”王海觉得老脸被冷风吹的痛,不过,怀里揣着卖猪的银子,心热得很,训斥道:“你办正经事,赶紧把大虎的亲事弄了!”

    “爷,你叫我?”过了年就十四岁的王大虎立即回过头,月光照在他的脸,依稀看到他咧着嘴傻笑。

    王海道:“你爹说,要当个好父亲,给你寻门好亲事。”

    王大虎立即像兔子一样蹿了过来,围着王春分一个劲的叫“爹!”

    王春分应都没应一声。心里琢磨:四个儿子,四门亲事,四座新房,四份聘礼。这他娘的得养多少猪、卖多少豆腐才够!真是父个屁的父。

    卖了猪肉的村民到了村头,只留两人看守,其余人都回家吃饭歇息。

    家里的炕烧得热呼呼,冒着白雾香喷喷的卤猪下水、炖猪骨、猪血汤、成人拳头大的白面馒头都用盆盛着,摆在桌上,满满当当,丰盛的像在过年。

    把银子交给妇人,一起数完,乐得嘴都合不拢,就知道傻笑,然后叫上老人、孩子吃饭,吃到嗓子眼直冒油水撑到不行为止。

    什么内战、饥饿、灾荒、贫穷,统统与他们无关。

    他们是大周国生活得最好最幸福最有钱的村民。

    不远处的金鸡镇,张屠夫家的大厅。

    张老头听完张屠夫从李家带回来的消息,感激道:“亲家真是太厚道,明明香肠卖的不如去年好,却仍用去年的价格收我们的猪。”

    张屠夫也没想到李家没有降低收猪的价钱,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道:“爹,我们三日后开始杀猪。到时,我早点收摊子,去你那边帮忙。”

    “亲家有没有提明年养猪的事?”

    “没提。”张屠夫停顿一下,又道:“礼村好些人问,伍管家一直说等明年开春再说。”

    “我看明年养猪的事够呛。”张老头喝了一口热茶,感慨道:“我在燕城南边骟猪,那边的人说,打仗死了好多人,洛河往南很乱,若不是隔着洛河,我们北方也会被牵扯进去打仗。”

    张屠夫脸色一下子变了,问道:“他们怎么知道死很多的人?”

    “有人的亲戚是洛河南边的,内战打起来,官兵都去打楚军,没有人打土匪,土匪强盗全跑出来作乱,到处祸害百姓,祸害完就跑,这个亲戚所住的村子家家户户都被土匪抢了,家里没有粮食,房子也被烧掉,实在没办法活就逃到北方投奔亲戚。”

    张屠夫愤然道:“该死的土匪,要是碰上老子,一刀一个捅死他们!”

    “土匪都是一窝,不是一个,下山抢劫是全体出动,一哄而上。你能以一敌十,以一敌百?”张老头挥挥手,“你别说不吉利的话。金鸡镇不能有这事。”

    张屠夫继续问道:“你还听到什么?”

    张老头放下茶杯,声音十分低沉,“数日前,洛河的河面就开始飘尸体,大人小孩壮年汉子妇人的都有……”

    “这些尸体是从哪里来的?”

    “有人说是楚河,有人说是洛河。不知道。”张老头不知望着什么地方发呆。

    张屠夫面色悲切,怏怏道:“邢城有没有动静?”

    “邢城有燕军驻守,主将赵册将军是燕王爷麾下得力干将,军纪严明,那些奸人哪敢在他面前作乱。再说,燕王爷刚宰了邢城的几个狗官,谁敢在这个时候再闹事。”

    “爹,我问的是内战有没有影响到邢城。”

    “当然有。你动动你的脑子想想,燕城都受到影响,何况是邢城。”

    张屠夫担忧的道:“邢城要是乱了,可不得了。”

    “不会乱。我刚才说的很清楚。不会乱。”张老头莫明烦躁,“我说你是不是没在听老子说话!”

    明明要卖掉所有的猪马上就得一大笔银子,可是一想到内战,高兴的劲头一下子没了。

 554地价大跌

    第二场雪后的一天下午,李家的大厅。

    伍余年站在中央高声念完账本,等着坐在太师椅上的几位主子问话。

    如今这个世道,像他一样穿着八成新的棉衣、棉裤,有个算是体面的身份,然后深得主子的信任,这样的奴仆可不多。

    特别是他在两年前,还大字不识,没有任何管家的经验。

    能有今日的一切,都是眼前的几位主子所赐。

    想到这里,他的语气更加的恭敬。

    “这就是今年我们家卖香肠的支出与收益。”

    赵氏咦了一声,望向李如意,“我们家养的猪收的猪合起来是去年的十倍,怎么赚的银子只是去年的两、三倍?”

    李山提醒道“素梅,你忘了,闺女让我给燕军送去五十头猪。”

    赵氏道:“那还有好多的头猪做成香肠。”

    李如意答道:“我们家的香肠今年为了能够全部卖出去,做了促销活动,买五斤送两斤,去年三百个铜钱一斤,三两银子能买十斤,今年三两银子能买到十四斤。”

    内战影响到整个大周国的经济。

    去年,香肠被人疯抢,富贵人家及小富人家,甚至是富农人家,都花银子购买品尝,并且一部分销售到南方。

    今年,一些小富人家、富农不打算购买香肠,又没了南方的销路,可以预见需求量会降低,而猪肉产量却比去年多几倍。

    在这种不乐观的情况下,李如意只能给香肠搞一些促销销售活动,调动小富人家、富农购买香肠的积极性,形成香肠走俏的形势,让富贵人家认为香肠仍然很抢手,愿意花银子大量购买。

    其实,促销销售活动就是变向的降价。

    伍余年忍不住道:“小姐的促销活动令香肠变得特别好卖,甚至有一日还发生供不应求的场面。在整个燕城,哦,除了燕城作坊之外,香肠简直是特例。”

    赵氏足不出户,不知道外面的行情,惊讶问道:“是吗?”

    李山出门不是去鸡棚就是去燕军军营,长平县、燕城都不去,知道的事也不多,问道:“快过年,燕城别的吃食不好卖?”

    伍余年激动的道:“老爷、夫人,您们是不知道小姐有多么能干。

    这么说吧,燕城的酒楼、吃食铺子什么的,收益都比去年差了许多,许多家没有收益就减人,甚至有的铺子买卖惨淡到关门。

    燕城酒楼,燕城最有名气的酒楼,秋后起就少了许多主顾,不得不辞退干十几年的厨子、小二。

    我们府的买卖,香肠、松花皮蛋、风鸡、糖葫芦全部都卖光了,跟着我们府养猪的礼村、张家、江府等等,都比去年赚的多。

    整个燕城做吃食买卖的只有我们家仍是红红火火。那些商贩跟小的说话,都带着几分感激,说若没有我们家的买卖,他们这个冬天都赚不到银子。”

    李山激动的夸赞道:“闺女,你辛苦了。你一个人在买卖上使力气,我们都不用担心买卖不好。”

    赵氏无比感慨道:“内战,连累燕城的买卖人日子这么难过,我们家是亏得有如意,如意脑子聪明的很,好主意一个接一个,把我们家的吃食全部卖出去,还赚到这么多银子。”

    李如意再次得到爹娘的肯定与夸赞,心里仍是美滋滋,笑道:“不用再夸我,我做买卖也是瞎子过河试试,只是我运气好,一试就灵,买卖都做成了。这般我也能对得起您们、礼村、张家他们的信任。”

    王燕夸赞道:“妹妹心善,香肠的价钱跌了,却没降低收猪肉价。”

    吕婷瞟了王燕一眼,缓缓道:“损失只由我们一家承担。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她嫁到李家有段日子了,对礼村的情况了解不少。不太理解为何李家对无权无势的礼村人这么好?

    若说还恩,李家把砌火炕等方子传授给礼村人,这已经足够。

    难道因为出自礼村的王燕是李家的长儿媳?

    李英华道:“妹妹带着我们兄弟做买卖的第一天,就告诉我们兄弟要诚信。”

    李敏寒接着道:“不错,我们家跟礼村、江府、张家等人签的契约上白纸黑字写着收猪肉的价钱,就不能降价。”

    “原来如此。这样,不降价就对了。”吕婷这才明白不降价的真正原因。

    这年头对于官员人家,最重的不是钱权,而是名声。

    李家虽然做买卖,但是没有为富不仁,没有不讲诚信,反而为了许多人的利益,牺牲自家的利益,这样做只会赢得好名声。

    诚信,童叟无欺,才是一个想要兴旺长久的官员之家应有的品格。

    赵氏望向李山,道:“今年亏得没听你的,让那几个村子的人都跟着养猪养鸡,不然,再多出几千头猪、上万只鸡,你说卖给谁?”

    李如意微笑道:“我爹就是心软。”

    李山在买卖上面,做出的错误决定太多,一次次事实证明爱女在买卖上面比他强十倍不止,当着家人的面道:“买卖上的事,以后我不管,我就听闺女的。”

    “这可是你说的,我记下了。”李如意收了笑容,轻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