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家父女起身鞠躬行礼。
周冰的目光望到穿着男装的李如意,有些惊诧,“小神医冒雪前来,辛苦。”
江青云微笑道:“表哥,新年好。”
周冰看到披着黑色裘衣、精神奕奕极为英俊的小表弟,忍不住目光赞许点点头,“青云,你来了就好,你姨母这几天一直念叨你。我也祝福你新年好。”
周莫玄观察着周冰的脸色,不知是喜是怒,问道:“父王,我昨晚跟小神医一说,她就同意过来给郑小姐瞧瞧病,您看怎么安排?”
周冰开口道:“此事就交给你母亲。”
“是。”周莫玄暗气父亲又给母亲找事做,转念一想,母亲是正妻,这事还真得由母亲管比较好。
江青云开门见山的问道:“表哥,我们刚才在北城门看到灾民,不知官府如何安置他们?”
周冰以为江青云要提督查司缺银子,没想到说到了灾民,难道是想先打个铺垫,随口答道:“官府会跟往年一样安置灾民。”
周莫玄正要开口,却被江青云使眼色制止。
江青云道:“哦,这样看来,官府已想好解决此事的办法。那我们就算了……”
周冰是什么人,为夺燕王之位用尽心思,察言观色这是最基本的能力,一听这话,再看江青云淡淡的表情,连忙问道:“怎么,你与莫玄有什么好办法能安置灾民?”
江青云缓缓道:“有是有,还是莫玄昨晚想了许久想出来的,跟我商量,觉得可行。”
周冰正担忧今年灾民安置不下去,急道:“那说来听听。”
江青云却道:“莫玄一直想为你分忧,让他给你说。”
这番话特意说给周冰听,只为让周冰看清楚,同样是儿子,周莫玄一直在为燕王府出力,周哲文却一直在惹事。
周莫玄这才开口道:“父王,孩儿与表哥还有小神医商量好了,我们联手可以安置八百个灾民。”
周冰心里惊喜,环视三小,问道:“你们如何安置他们?”
八百个灾民,八百张嘴,吃饭穿衣住宿,处处都得要银子。
北地的冬天漫长,从现在至开春耕地三个月,养活八百个灾民,至少一千两银子。
灾民返回家乡,需要路费,就算每人给几十个铜钱,这又是一笔银子。
总之,开销肯定只会比预估的要多。
督查司不是没钱了吗,怎么周莫玄还要花钱安置灾民,难道是他说服了江青云与李如意,由江、李出银子,他来操办此事?
想到周莫玄又要主动为燕王府做事,周冰心里有些感动,这个孩子真是个好的。
周莫玄坦言将想法说了,“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开了作坊,安置了灾民,也解决了督查司的经费,一举两得。”
周冰望了江青云、李如意好几眼,最后目光落到周莫玄身上,心里十分欣慰,笑道:“好。很好。”
周莫玄并没有洋洋得意,问道:“父王,您这是同意了,那孩儿与表叔、小神医可就准备干了?”
周冰高声道:“你们放手去干,一切有我。”
周莫玄得了这句话,心里也很高兴,说完正事,准备带人离开,岂料江青云却单独留下来。
“表哥,哲文与郑小姐的亲事,一开始是哲文一心求娶,他还为此事求到你这里,由你出面向郑家提的亲事,事后哲文发现郑小姐有眼疾,又想悔婚,还在你面前说娶了有眼疾的郑小姐,会有损王府的颜面?”
周冰一想到周哲文就气不打一处来,淡淡道:“不错。”
“我看哲文要是不娶郑小姐,才会有损王府的颜面有损你的颜面,让你失信于人!”
周冰望向脸上带着怒气的江青云,心里有些诧异,表弟为何这般生气。
“君子一诺千金。何况是堂堂燕王府的燕王。亲事是燕王府主动求的,怎么能够反悔。这让世人如何看待燕王府看待表哥?”
“青云,你是这么想的?”
“当然。你主动向郑刺史提亲,郑刺史若是直言郑小姐有眼疾,你怕是会认为郑刺史瞧不上哲文,瞧不上王府。”
周冰陷入沉思。
江青云道:“事已至此。我觉得王府就该有气度的承认这门婚事,而不是让流言蜚语扩大,弄得两家都尴尬,亲家变成仇家。”
哪怕此事不涉及李如意,他也会提醒周冰。
周冰缓缓道:“你继续说。”
江青云低声道:“郑刺史在燕城为官多年,政绩虽不多,胜在保守沉稳廉洁,最重要的是你的左膀右臂,听你的命令。眼下朝廷步步逼紧,郑刺史是朝廷拉拢的高官之一,联姻的事上若是让郑刺史寒心,别的官员看到心生想法,后果不堪设想。”
周冰目光凝重,道:“表弟,我陷些因小失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住在王府外面,看得清一些。”
“多谢。”
“你我之间,不用道谢。”
周冰待江青云走后,思索片刻,便做出决定。
369自作自受
当日下午,燕王妃派大总管给郑怀玉送去珠宝,还请她明日过府赏梅。
王府的态度很明确,哪怕郑怀玉是斜视眼,也承认这门亲事,让郑怀玉安心待嫁,让郑刺史的心放踏实。
郑刺史高兴了,有人不高兴了。
周哲文得知此事,心急之下,立即去找周冰,“父王,全燕城的人都知道郑怀玉是个斜眼,孩儿怎么可能娶她?”
周冰没想到周哲文这样不懂事,竟然再次找上门来,正好憋着一肚子的气,冷声道:“你自己选的媳妇,让本王拉下脸去给你说的亲事,你若是不娶,那就从王府除名。本王便当没你这个儿子。”
周哲文长这么大,头一次听周冰说要把他除名的话,一时间难以相信。
周冰板着脸道:“明日你母亲会见郑怀玉,你留在府里见
她一面,元宵节过后就把亲事办了。”
燕王府要在二月给周琼蕊办亲事,原先定的就是在正月给周哲文办亲事,这样也不算提前。
周哲文愤然道:“原来是母亲说服了你,是她要让我娶个斜眼!”
这一刻,他心里恨死了燕王妃。不过,万万没料到,燕王妃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压根就不过问他的亲事。说服周冰的是江青云。
他出阴招要害李如意丢了小神医的名号,还要害周莫玄失去小神医的信任,却是惹恼了江青云。
周冰猛的一拍桌子,喝道:“闭嘴!明日你不要见郑怀玉。你就在院子里呆着直到成亲。你若走出王府半步或是伤害郑怀玉,本王便对外宣布没你这个儿子,把刘氏送进庵堂。”
自夺下王位之后,这么多年过去,周哲文是第一个再三触碰他底线的人。
他对周哲文这个庶儿子已经忍无可忍。
今日若非江青云提醒,他会因周哲文犯下大错。
周哲文脸色苍白,扑通跪倒在地,央求道:“父王。”
“你好自为之!”周冰拂袖而去,留下周哲文一人跪在原地握拳愤怒而后深深的无奈。
周莫玄得知此事时正在督查司与江青云查看燕城的地图,给三个作坊选址,邪笑道:“自作自受。”又低声道:“表叔,你出马就是不一样。”
江青云淡淡道:“我只是说了心里所想,一切还是由你父王决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家事都管不好,还治什么国家,平什么天下?
如果周冰要是连忠言都听不进去,那就管理不好北地。
“那是。我父王只听对的话,只作对的事。”周莫玄这下子心里对周冰的抱怨也少了些。
叔侄二人还没选好地址,督查司的官员就带着燕城长史来了。
长史相当于刺史的左右手。郑刺史派燕城长史过来帮助周莫玄安置灾民,证明很重视。
“县公爷、江公子,目前城外的灾民有三百多人,七成是老人妇孺。”
周莫玄很是老成的道:“老人妇孺多,这是意料之中的事。眼下要办的事是搭建棚子,让这些人先有个避风的地方。”
长史问道:“是。您看棚子搭建在何处?”
江青云见周莫玄望过来,便道:“往年你们在哪里搭建,今年一样。”
长史又问道:“什么时候挑选人?”暗道:老人妇孺没力气干不了活。总不能所有灾民都要吧?
“等作坊建的差不多就挑选人。”江青云特意解释道:“是这样,我们要建三个作坊,选灾民进作坊做事,不见得全要壮丁。”
长史还以为耳朵听错了,特意问道:“开作坊?”还是三个作坊?
周莫玄邪声道:“我父王特批此事,下令各个衙门必须配合。”
长史连忙哦了一声。心里暗道燕王真是宠爱县公爷。
江青云吩咐道:“长史大人,你先不要把话传出去,你就跟往年一样先给灾民搭棚子施粥,若有灾民问去处,你就说活下来没有重病的就有去处。”
一声大人叫的长史身心舒畅,不由得高看江青云一眼,心道:外面传言江公子心高气傲,我看并非如此。
周莫玄特意道:“在建作坊要灾民的事情上,我表叔的话就等于我的话。你就依我表叔所言行事。”
长史领命退下。
叔侄二人选好地址,就去找李如意商定,至于郑怀玉的事,现在治好或治不好,周哲文都要娶郑怀玉,远远没有建作坊重要。
“三个作坊选址是三处地方,不过相距不远,两里路的距离,且地属燕城北边,离长平县较近,地势也高。我看选的挺好。”李如意看着大周国粗劣简单的地图,有些怀念前世的高清晰很详细的地图。
周莫玄喜道:“那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去要地要人盖作坊。”
江青云一把拉住周莫玄,问道:“天寒地冻,站在冰雪之中手都伸不出来,你让人如何建作坊?”
周莫玄目光在江青云、李如意二人身上打转,高声道:“你们是不是早就想好了办法,只瞒着我一个人?”
“没有。”江青云俊脸微红,转身背对周莫玄。
李如意没好气道:“我们比你还着急建好作坊,瞒着你干什么。”
周莫玄摊开双手问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等天气暖和再建?”
李如意道:“当然是等啦。不然还能如何。”
周莫玄立即叫道:“啊?八百个灾民,每人就算一天吃半斤粮食,也是四百斤粮食,一个月一万多斤粮食。我已经很穷了,拿什么养他们?”
李如意目光蔑视,挑眉道:“大财主,大富豪,大司长,你可别跟我哭穷。我告诉你,那些灾民面黄肌瘦,就算现在盖好了作坊,他们也没力气干活,再说了,这里面什么人都有,总不能把坏人也弄进作坊,到时出一个奸细,放一把大火把作坊全烧了,再把人烧死烧伤,怎么办?”
周莫玄听了进去,心里这么一琢磨,道:“你说的有点道理。”
“明明是很有道理。”李如意自信的接着道:“饭要一口一口吃,钱要一点点挣。我觉得,开作坊,手艺及人是关键,手艺我们已有了,现在就是作坊里的人,一定要好好把关挑选,再培养忠心。”
370命运难测
江青云拍拍周莫玄的肩膀,缓缓道:“你出地、银子,如意出手艺,我负责建作坊、挑选作坊的人。”
周莫玄有些感动的道:“表叔,谢谢你。”
李如意笑道:“昨晚我们不就是这么商量了吗,怎么县公爷还对江哥哥感恩戴德呢。”
江青云听到感恩戴德四个字哈哈笑了几声,道:“我看莫玄在督查司的差事太多,把建作坊的事揽过来,你看可行?”
周莫玄更加感动,“表叔,一成利润太少,我给你两成。”
李如意打趣道:“江哥哥,没想到你的嘴巴这么厉害,几句话就把他感激的要掉眼泪。”
江青云摸摸鼻子,“莫玄,其实你最该感激的人……”
李如意还以为江青云会说她呢,谁知,江青云一本正经的道:“你自己。我与如意都是被你的所作所为感动,才愿意帮你。”
周莫玄内心激动,大笑两声,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是父王母妃的儿子,是县公爷,是督查司的司长,所作所为要对得起我从小到大所享受的荣华富贵。”
江青云夸赞道:“担当。对。好男儿要有担当。”
李如意想到了没有担当的周哲文,跟周莫玄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晚饭后,李如意等叔侄二人去了督查司后,问道:“福伯,前年蜀地的天灾是怎么回事?”
福伯脸色倏变,目光十分悲伤,幽幽道:“小神医可知地龙翻身?”
“您说的地龙翻身可是地震?”
福伯沉声道:“是。前年蜀地地龙翻身,一座城府、三座县城、十二个镇、十七个的村都毁于一旦。”
前年蜀地的地震,整座城府被夷为平地,天灾之后他曾去过现场,场面极为凄惨,如同地狱,刻骨铭心。
李山很是动容的问道:“那场地龙翻身这么厉害?”
福伯悲伤不已,低头抹泪,哑声道:“我们江族就毁于那场地龙翻身。”
李如意想到前年初见江青云时他浑身暮气沉沉,那是经历了痛失亲人家园的情况下,只有十五岁的他,无法承受那么多的痛苦,悲伤欲绝差点连命都没了。失声道:“原来如此。”
经历过疫灾的李山深有体会,安慰道:“天灾已经过去,日后会好。你莫要难过。”
福伯点点头道:“是。”
李如意轻声道:“蜀地距此几千里,这么大的天灾,老百姓也无法知晓,官员还是通过官报得知此事。”
如果不是今日那名军官说出蜀地天灾,李如意还想不到江青云独自一人离开蜀地来到北地的原因。
李山十分感慨的道:“天灾人祸躲不过。好在青云活了下来,江族后继有人。”
作为疫灾后幸存的李家男丁之一,他现在已经拥有七个儿女,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
日后,江青云成亲娶妻生儿育女,慢慢复兴江族。
“天灾……人祸……”福伯一字一句,特别是人祸两个字,唉,世人都以为前年江族遭受灭顶之罪是地龙翻身的原因,实则除去地龙翻身,还有人祸。
江族的子弟几百人,身有官职在外地做官的就有十几人,还有读书、游学、做买卖的等等也在外地。
若不是因为人祸,这些人不会全部回到族里,也不会在地龙翻身时死亡。
天灾、人祸导致前年江族整个家族的毁灭。
唉,天灾可以让李山父女知道,人祸还是不要说了,怕吓着他们,毕竟那是一场牵连很大的灾难。
“福伯,我爹刚才说了,一切都过去,您就好好守着江哥哥,然后您得有个康健的身子,陪着江哥哥一起过好日子。”李如意见老人满脸是泪,心里有些愧疚,早知就不问他让他伤心。
福伯抹泪点点头,觉得有些失态,就回房去平复心情。
父女二人去大厅说话。
以前天天做买卖,难得有闲功夫,正好说起天灾,李山心生感慨把李家遭受疫灾的往事讲给李如意听。
“爹,你在村里跟人定过亲吗?”
“你怎么问这个?”
“您离开村子时十五岁,想必定了亲事。”
“没有。家里没有银子,下不了聘礼,我没有定亲事。”
“爷爷奶奶家这么穷吗?”
“穷。”李山目光陷入回忆,“我小时候家里没那么穷,吃饭用的碗没有缺口,后来,你奶奶做吃食买卖,你爷爷做小买卖,把钱都赔光,家里穷的连个好碗都没有。”
李如意心道:难怪去年您一直拦着不让我做吃食买卖,还那么保守,原来爷爷奶奶竟赔钱。好奇的问道:“我奶奶做吃食买卖我听你说过,我爷爷还做小买卖呢,做什么?”
“一开始是木材、药材,这些成本高,赔得多,就改卖成本小的果子、菜,还是赔钱。我记得八岁那年,你爷爷把家里所有的菜赔光就发誓再不做买卖,此后就在家种地。”
“以前从未听你说我爷爷做买卖。”
“失败,赔本,都不是好事,有什么可说的。”李山喝着热茶,仿佛想起了爹娘,唉,要是他们还活着就好了,能跟着他享福,一时有些伤感。
“我娘呢?我娘在镇里离您住的村子远不远?”
“你娘在镇里,不是我们那个镇,离我的村子远,三十几里路。”李山说到这里,都想不起来老家那个镇叫什么名字,只记得镇里有卖猪肉卖鱼的,不过没有金鸡镇繁华。
“您以前见过我娘吗?”
“没有。你娘是秀才家的小姐,足不出户,我可见不着她。”李山一说起妻子,情不自禁的有些激动。
若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