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如意正想尝尝竞争对手的香肠,就点了一盘。

    “妹妹,这里的菜好贵。”

    “闺女,别花钱了,你就点汤面条。”

    赵氏饿了吃什么都觉得香,特别是汤面条,汤是热的,面条软滑,夸道:“面条做的好。”

    李山吃了几口方道:“面条没有我们在燕王府吃过的好吃。燕王府的面食那叫一绝。”

    “燕王府里的厨子那是真正的名厨。”李如意言下之意,燕城酒楼的名厨不是名副其实。

    李石抬头道:“燕城香肠不好吃。”

    李英华笑道:“瞧,连我二叔都说燕城香肠不好吃。”

    李健安低声道:“你们小声点,别被小二听见。”

    李福康不以为然,“听见就听见,燕城香肠就是不如我们李家香肠好吃。”

    李如意吃完面条,喝了两口鸡汤,燕城酒楼为了节约成本,鸡汤面条里面的鸡汤竟然兑了水,鸡肉倒是新鲜,不过都是鸡脖子、鸡爪,招牌鸡汤面条都做成这样,长久下去,口碑没了,等着关门。

    “妹妹,你怎么吃这么少?”

    “我都吃了一碗鸡汤面条还吃了那么多菜,饱了。”李如意拿起丝帕擦嘴,环视四周,见没有人关注,低声道:“你们可知以前从我们家买烩面方子的两个人是什么身份?”

    李敏寒好奇问道:“难道是燕城酒楼的厨子?”

    李英华头也不抬的道:“你用脑子好好想想。燕城酒楼可没有卖烩面?”

    “他们是燕王府的厨子。”李如意只说了一句,见家人一脸震惊,连忙使眼色,“此事保密。”

    赵氏眼神不好,吃的慢,家人吃完都在等她,她有点心急。

    李如意连忙道:“娘,我们今天要在燕城呆一天,别急,您慢慢吃。”

    李英华耸了一下肩,有些光棍的道:“我们吃一顿饭花了这么多钱,得在酒楼多呆一会儿。”

    李山笑道:“对。外头冷。我们在酒楼里多坐坐,让身子暖和些。”

    赵氏随口道:“不知飞跃、腾高吃饭没有?”早在今年秋天她就听李如意的话给两个小婴孩断奶了,不用给他们哺乳。

    两个小婴孩现在吃的是羊奶加米、面、蛋黄、肉、菜、水果等。

    赵氏不是第一回出门一天,以前参加茶会、宴会,也是早出晚归,两个小婴孩由张嫂、田红带。

    “他们肯定吃了,估计都睡了。”李如意又道:“您这么惦记弟弟,早知道还不如听我的话,把他们都带过来。”

    “下次等春暖花开,我一定带他们来燕城。”赵氏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的道理,虽然两个小儿子年龄小,那也得多见世面。

    这时,二楼传来喧闹,依稀听到妇人、孩子的哭泣声,身后的桌子传来小儿的哭声。

    赵氏听到小儿哭,就感觉是两个小儿子在哭,心里一惊,扭头看去,从楼梯上跑下来一个身材高大脸黑的中年男子,这个男子手里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小孩。

    小孩三、四岁,皮肤很黑,满脸眼泪,哭得很伤心。

    中年男子抱着小孩子往前冲,差点撞到迎面端着菜的小二,急道:“让开!”

    李山定睛一瞧,中年男子面熟,起身高声道:“吕大人!你抱着孩子急匆匆去哪里?”

    吕大人瞅了李山一眼,觉得有些眼熟,但没想起是谁,慌乱中答道:“我要去药铺。”

    吕大人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婆子及一个中年妇人,看两女的打扮,老婆子应是奴婢,中年妇人像是吕大人的妻子。

    二楼一个身材干瘦的小二风似的追出来,高声道:“客官,你们还没有结账?”

    老婆子个子不高,身材肥胖像个桶,转身气呼呼的嚷道:“我家小少爷吃你家的饭菜卡住嗓子差点没气,你还胆敢向我家要银子?我呸!”

 350鸡汤面招祸

    中年妇人哭道:“我的儿子,你怎么这么命苦,吃个面能把嗓子卡住。”

    吕大人扭头朝两个妇人吼道:“你们少说那些没用的话,赶紧随我去药铺!”

    小二还要去拦,掌柜的跑出来一把扯住小二,使眼色示意让吕大人一家四口离开。

    李家人眼睁睁的瞧着吕大人一家四口跑出酒楼。

    赵氏问道:“山哥,这人是谁?”

    李山道:“吕道正,官职比我高两级,也是燕军的军官。我见过他两面。”

    李如意一听是上级,问道:“爹,我们要不要给他结账?”

    李山恨不得一个铜钱掰开两半花,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给人付过账,想也不想就道:“不要。”

    有客人好奇的问小二及掌柜,问道:“刚才这人抱着孩子往外跑,发生什么事?”

    “那个老妇人说她家的小公子吃了你们家的饭菜差点没气,这是怎么回事?”

    “我看刚才有人叫那男子吕大人,听上去吕大人是官员。”

    小二胖脸上表情古怪,道:“我们酒楼的饭菜没有问题。那家人给小孩子吃鸡爪卡了嗓子。”

    “原来小孩子哭是被鸡爪骨卡了嗓子。”

    “鸡爪骨卡在嗓子里面很难受,严重的会咽死,难怪小孩子哭得那么凶。”

    “那家人怎么给小孩子吃鸡爪?”

    “燕城酒楼的饭菜好着呢。这回是那家人不小心不懂事。”

    “这家人真是,自己不小心让孩子吃到鸡爪把嗓子卡了,不付账就跑,还造谣燕城酒楼的饭菜有问题。”

    客人议论纷纷,都觉得责任在吕大人一家人身上,与燕城酒楼无关。

    李如意见李山面色不悦,高声问道:“小二,吕大人是不是点了鸡汤面?”

    小二答道:“是。刚才那位客官点了三碗鸡汤面。”

    李如意指着桌上的鸡骨头,道:“你们的鸡汤面不是鸡脖就是鸡爪,没有鸡肉,鸡汤也是用水兑过的,以后得改名叫白水鸡脖子鸡爪面。”

    在场的有好几桌人点了鸡汤面,有一桌的鸡汤面刚端上来,鸡汤连个油花都没有,摆在面条上的是鸡爪、鸡脖子。

    “你们家的鸡汤面偷工减料。”

    “一碗鸡汤面二十八个铜钱,连块正经的鸡肉都没有。”

    “燕城酒楼太黑了,鸡汤面跟白水面味道差不多。”

    小二望着李如意,心道:哪里跑来的小女孩,嘴巴这么厉害!

    掌柜面色尴尬,答道:“诸位,听我一言,那位吕大人是燕军的官员,也是我们酒楼的常客,今日的事可能有些误会。”

    “我们说鸡汤面,掌柜跑题了。”

    “这也叫鸡汤面,你们酒楼是不是用一只鸡做几百碗面?”

    客人充满怨气的声音此起彼伏,掌柜连忙叫厨房端出一盆香喷喷的鸡肉,给点了鸡汤面的每人送三块鸡肉补偿。

    李家得到一盘鸡肉,全家人又拿起筷子开吃。

    李福康笑道:“妹妹,你厉害!”

    李英华坏笑道:“我们第一次到这里吃鸡汤面,妹妹就能说出鸡汤面的缺点。”

    李山心里有些不踏实,吃着鸡肉也不觉得香,问道:“闺女,你能……”

    李如意轻声道:“吕大人跑得太快,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不然我能给患者瞧瞧。”

    赵氏语气担忧,“也不知道那个小孩子怎么样了。”

    李健安放下碗筷,道:“爹,娘,我去外面瞧瞧。”起身正要往出走,就见吕大人一家四口又回来了。

    脸黑的吕大人抱着哇哇大哭的孩子直奔李家人,见了李山像见了亲人般,叫道:“李山!”

    李山起身迎过去,“吕大人,你想起我了。”

    “想起来了。”吕大人急道:“你儿子是小神医。我知道小神医,小神医可在,快请小神医救救我儿子。我儿子嗓子眼卡了鸡骨,对面药铺的郎中说救不了他。我儿子才这么一点点大。”说到最后竟是有些哽咽。

    李如意连忙凑过来道:“把患者交给我。”

    吕大人瞪圆眼睛盯着穿着紫色长袄豆绿色长裙的李如意,问道:“你是?”

    “我闺女就是小神医,还请你在燕军帮忙隐瞒一二。”李山忙从吕大人手里接过小男孩,然后交给李如意。

    小男孩倒不认生,任由李如意抱着。

    小男孩的娘哭着央求道:“求求小神医救救我儿子。”

    胖老婆子抹泪骂道:“老天爷,你怎么就不开眼,让我家小公子遇到这样的灾难!”

    李如意坐在,让小男孩坐在大腿上,道:“你越哭,嗓子会越痛。不要哭。”

    小男孩指着微张的嘴,痛得说不出话来。

    “你张大嘴让我瞧瞧。”李如意凑上前看小男孩的嗓子,并没有看到什么,看来小男孩把异物咽进喉咙,可能在食管。

    众人喜欢看热闹,纷纷围了过来。

    胖老婆子指着掌柜叫道:“我家小公子要是有什么事,你就等着我家老家把你们酒楼告上衙门。”

    胖小二摊开双手道:“我们酒楼开了这么多年,从未有过小孩子喉咙被鸡骨头卡住,怎么到了你们家就发生这样的事呢?”

    胖老婆子怒视,嚷道:“你家的鸡汤面以前放的都是鸡胸脯肉,我家小公子来过十几回,每回吃都好好的,今日你家的鸡汤面没有鸡胸脯肉,放得是鸡爪,你把鸡汤面端过去也没有提醒一声,我家以为鸡汤面里面还是鸡胸脯肉,就仍让小公子吃,谁知鸡胸脯肉变成了鸡爪,小公子吃了两口就被卡到。你说,是不是你家的错!”

    “小公子吉人天相,不会有事。”掌柜吓得满头大汗,生怕小男孩有个三长两短,到时燕城酒楼就得承受吕大人的怒火。

    吕大人焦急的问道:“怎么样?”

    李如意给小男孩把过脉之后,道:“患者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不过必须在四个时辰内将异物从食管里面取出,不然出血导致病情加重。”

    吕夫人哭道:“夫君,你说怎么办?”

    赵氏目光同情,跟吕夫人道:“你别哭,你问问我女儿。”

    吕大人抹了一把眼泪,问道:“小神医,你能不能救我儿子?”

 351除夕团圆饭

    李如意道:“我的药箱放在长平县家中,你们得带着患者跟我去长平县我家中。”

    “走。”吕大人恨不得插翅飞到李家。

    李山高声道:“走。我们这就走。”

    赵氏跟家人道:“别的东西不买了。救人要紧。”

    李家人均道:“那是。人命关天。我们都回家。”

    吕大人一家四人坐的是马车,这就跟李家人离开去长平县城。

    半个时辰后,两家人到达李家。

    李如意让吕大人一家在李山夫妻的四合院等待,她拿了药箱就过去。

    吕大人一家心情沉重,没有功夫打量李家,也没有心情跟李山夫妻说话。

    很快,李如意就过来了,准备当众给小男孩从嗓子里取异物。

    她让吕大人把小男孩倒提抖了抖,然后给小男孩喂了点呕吐药水,药效发作,小男孩开始呕吐,用工具将小男孩的嘴巴张到最大固定,再用小摄子伸入小男孩的嗓子,小心翼翼慢慢的将异物取出。

    前后用了不到一刻钟,取出的异物是一段半寸长的鸡爪骨,上面还带着血丝,这是鸡爪划伤粘膜所致。

    这样的手术在前世是小手术,但是在大周国,医学水平非常落后,鸡骨卡嗓子就是疑难杂症。

    如果没有李如意,这次小男孩会死在这根鸡骨上面。

    “多谢小神医救了我家小公子。奴婢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你。”胖老婆子跪下给李如意磕头,额头都磕青了。

    吕大人夫妻自是万分感激。

    吕公子嗓子还有些痛,也知道向李如意道谢,给李山夫妻磕了个头。

    李如意又去药房取了三幅药交给吕家人,嘱咐道:“七日内患者只能吃溜食,这是三幅药,每天给患者熬一幅喝。”

    吕大人铁铮铮的汉子,今日为了儿子已经哭过几回,黑脸顶着两个大红眼圈,道:“今日太折腾,也太劳烦你们家,我们家就不再打扰,改日登门拜访。”

    吕夫人已经哭得眼睛肿得像桃子。

    客走主人安,并且客人还是患急症的小病人。吕家人一走,李家一下子清静下来。

    “今日如意非要去燕城酒楼,不然碰不到吕大人一家人,说来真是很巧。”

    “多亏闺女去了燕城酒楼。”

    李石从外面进来,满脸喜色,开口第一句话便道:“如意说今晚吃鸡汤面。”

    赵氏语气带着宠溺,“这孩子,中午在燕城酒楼说了好几回鸡汤不浓不好喝,晚上回家就要做。”

    李石嘿嘿憨笑,“我让如意做鸡汤。”

    赵氏打趣道:“原来是你馋嘴了。”

    李石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我没喝够。”

    赵氏目光慈爱,柔声道:“石头没喝够那晚上就喝够,再多吃些鸡肉。”

    李石抬起头满脸喜悦。

    李山兴致勃勃的跟两人道:“我们家鸡棚的大鸡几乎都是母鸡,今晚要喝母鸡汤。”

    “公鸡烧着吃,母鸡炖汤吃。我们这一冬天吃了好多只鸡,仍是没吃够。”

    李山自豪的道:“我们家的鸡肉好吃,味道香,连县公爷都夸赞。”

    赵氏便道:“明年多养鸡。”

    李山有些感慨道:“是。明年可不能再拦着闺女养鸡。”

    燕城酒楼的掌柜向东家禀报吕大人的儿子在酒楼被鸡骨卡着差点没命的事,东家怕吕大人迁怒酒楼,当晚亲自提着礼物去探望。

    东家在燕城开了几十年的酒楼,顺风顺水,大赚特赚,背后自是有人庇护。

    东家从吕大人嘴里得知小神医救了吕公子,心里松了一口气,对小神医十分感激。

    吕大人已经消气,见东家上门赔礼,顺水推舟收了礼物,此事就此揭过。

    次日,燕城酒楼关门休息,还有十几个客人上门,竟是特意打听吕公子的情况,得知鸡骨被小神医取出来,纷纷夸赞小神医医术高明。

    不出一天,小神医救吕公子的事就传遍燕城。

    李如意来到大周国救过许多患者性命,甚至救过燕王府几位贵人,都没有这次闹得动静大。

    有人认为燕城出了一个小神医,这是荣耀的事,特意去长平县打听,这一打听,又知道了几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李如意教给佃农方法给产妇取胎盘。

    “小神医真是不得了,医术高明,乃是医仙下凡。”

    “小神医神龙见首不见尾,想要见她得看天意。”

    “我们长平县的人都见不着小神医。”

    长平县的人说起小神医,人人面色自豪。

    燕城有家茶馆的说书先生得知后,把小神医的救人的几件事编成故事,在过年的时候说书,大受欢迎。

    被当地百姓视为医仙的李如意趁着过年好好休息,豆腐房上锁,药房关门,什么都不想,身心放松,沉浸在吃喝玩乐之中。

    大年三十,李家所有的院子大门都贴了门神,挂着大红灯笼,房门都贴了红色吉祥图案的剪纸,喜气洋洋。

    黄昏,几挂鞭炮齐响,震耳欲聋,李家团圆开始吃年夜饭。

    主仆分几桌入座,饭菜非常丰盛,欢声笑语,十分热闹。

    一家之主的李山在赵氏的目光示意下,跟儿女道:“今年我们家多了一个人,你们大哥娶了媳妇,希望明年你们大嫂给你们添一个小侄子。”

    王燕羞得低下头。公公婆婆对她的肚子很期望,不过,小姑子说过,孩子跟大人讲缘分,缘分到了自然会怀上。

    李山接着道:“今年我们家有四个人考上了书院,明年这四个人好好读书。”

    李家四少年纷纷点头,心里暗自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努力,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

    李山继续道:“今年我们家搬到了长平县新家,我当上军官,这些都是托如意的福。”

    李如意微笑道:“您和娘命中注定要到长平县住大宅,祖宗保佑您当了军官。”

    赵氏激动的道:“如意,我做梦都没想到你爹能当官,也没想到我和你爹能离开礼村。”一家人不用说感谢的话,但是她会把感谢女儿的话放在心里。

    李石等了半天,没听到自己的名字,指着胸口,问道:“大哥,我呢?”

 352桂花米酒

    李山望着憨憨的弟弟,跟四个儿子道:“你们二叔的厨艺越来越高超,我不在豆腐房,他能够独挡一面。”

    李如意夸赞道:“二叔在厨艺上的天赋很高,有时做的吃食比我做的都好。二叔不怕累不怕苦特别勤快。”

    以前在礼村,李健安四兄弟去学堂读书之后,厨房的卫生打扫就被李石包了,后来有了豆腐房,李石也主动的去打扫。

    豆腐房的活很繁重,李石从来没有叫苦。李如意安排他干活,他总是尽全力去干。

    这样的李石比许多心智正常的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