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能当李家的佃农可真是福气。”中年男子看着这些佃农穿的厚实,目光那个羡慕,李家的佃农比他们村里的条件好的人家穿的都好。

    “那是。这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气。”

    一会儿,佃农的车队来到了李家大门前,在那里已经有人在等候。

 336香肠

    刚才得了口信的伍余年戴着灰兔毛帽子,穿着八成新的长袄黑裤,带着伍大、伍二及四个奴仆在大门前,摆了两张桌子、四杆大称,开始收猪。

    时间倒退到两日前,李如意亲自去了一趟猪圈,挑了一头体型中等的公猪,让佃农杀死收拾干净。

    当日,李家就吃上了自家养的猪的猪肉。

    李如意跟家人道:“我们家的猪肉很香,没有一点臊味,做我们家的猪肉不用放蒜去除臊味。还有,猪肉红白分明,色泽好肉嫩,品质很高。”

    李石激动的道:“哥,猪好大,我没见过这么大的猪。”

    李山已经心服口服,夸赞道:“闺女养猪的方子好,猪长得快肉还好吃。”

    赵氏问道:“现在腊月,猪肉的价位应该涨了,你可是要卖猪肉?”

    到这时李如意终于给家人交底了,“卖猪肉赚不了几个钱。我是要卖猪肉加工做成的一种新鲜吃食,当然也是独一无二的吃食,这种吃食老少皆宜,很多人都爱吃。”

    原来她打算养猪时就压根没准备卖猪肉。

    哪怕是腊月,猪肉一斤十几个铜钱。

    一头毛猪近二百斤,去猪头、脚、皮、骨、下水等,净肉也就一百多斤。猪全身上下只有猪肉值钱,一头猪的猪肉也就能卖一两多银子。

    李家养的猪品质好,那猪肉也顶多能卖二十几个铜钱,一头猪二两多银子。

    李如意在养猪用到的人力、费力不小,怎么可能一头猪只赚这些银子?

    她要把猪肉加工做成香肠。

    对。就是前世风靡全球,全世界人民都喜欢吃的香肠。

    香肠的制作方法简单,用猪、羊的大小肠做肠衣,将腌制过的肉糜灌入肠衣内扎紧,放在通风口风干。(摘自网络)

    北地风大,天气干燥,香肠从腌制猪肉到香肠风干只需要七天。

    之前李如意已经做过香肠,不过用的是外面买的猪肉,这回要用到自家产的猪肉。

    李家猪比外面的猪肥,肉质鲜美,没有臊味,做香肠最好不过。

    肠衣是李如意通过张屠夫买到了几百头猪、羊的大小肠,再加上李、江、张三家养的猪的大小肠就够了。

    加工后的香肠味道非常好吃,且是天下独家,李如意准备跟风鸡一样高定价。

    李山激动的道:“闺女,你又想出新鲜吃食了,这回用猪肉做成什么卖?”

    李如意提醒道:“前些天你们吃过,我蒸了两盘,一盘咸味,一盘甜味,还用蒜瓣炒了一盘咸味的。”

    当时她没有告诉家人香肠的名字,就是让香肠保留神秘感。

    赵氏恍然大悟,笑道:“我知道了。原来你要用猪肉做成那种吃食。好。”

    “香肠。它叫香肠。有咸香肠,有甜香肠。”李如意心道:以后有了辣椒,还会有麻辣香肠。

    李山记得香肠的味道,那顿饭有香肠,家人都多吃了一碗,当时李如意还说什么这个不好做,没有了再也吃不着了。笑道:“原来你要卖香肠。香肠好吃。香肠蒸着吃、炒着吃都很下饭。闺女,你不是说没有了吗?”

    “是。我上次只是试着做了几斤香肠,看看你们喜欢咸的还是甜的。”

    赵氏道:“我喜欢吃咸的。你爹喜欢吃甜的。”

    “我们家的人除了爹和二叔喜欢甜香肠,其余的都喜欢咸香肠。我打算这次做香肠,大部分做成咸的,小部分做成甜的。”李如意心道:没想到我爹、二叔竟是爱吃甜味香肠,我娘却喜欢吃咸味香肠。

    甜味香肠就是前世的广式香肠。

    咸味香肠是前世北方人喜欢吃的,蒜香香肠、济南香肠、如皋香肠等。

    麻辣香肠是前世的川味香肠。大周国没有辣椒,做不出来。

    时间回到今日,伍余年等人把猪肉收完登记在册,却不让佃农离开。

    李山兄弟出来了。两个人身材一般高大魁梧,均是一脸的憨厚,接受所有佃农敬畏的目光仰视。

    众目睽睽之下,李山给了伍余年一个眼神。

    伍余年上前一步,高声道:“我们家要用猪肉做一样新鲜吃食,需要把猪肉剁成肉馅,家里人家不够,需要雇短工,只要成年的手劲大刀功好的,一日三十个铜钱,包三顿饭,还管住,期限十至十五天。”

    县城打杂工的成年男子干一天活才六个铜钱,还不包吃住。

    燕城修城墙的成年男子累死累活,还有生命危险,一天二十个铜钱,管住但是只包两顿饭,吃的特别差,有时还吃不饱。

    佃农们又不是傻子,李家的条件给的这么好,活也没有危险,十天就能赚到三百个铜钱,个个两眼放光。

    “小的刀功好,小的能做这活。”

    “伍管家,小的以前在酒楼做过活,你就让小的干这活。”

    “小的虽是妇人,可是手劲不比大老爷们差,刀功比大老爷们还好,小的想做这活。”

    佃农一个个激动万分上前毛遂自荐,有几个少年少女看着顶多十二、三岁,为了能赚到这笔钱,也跟着上前自我推销。

    伍余年被佃农们团团围住,双手举起来,大声道:“咱们丑话说到前面,这个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还有用谁不用谁的我说了不算,得去厨房考核,通过的才能留下。”

    “考核是个啥?”

    “考啥?”

    佃农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考核是什么。其实别说他们,就连伍余年也是今日一早才从李如意嘴里听到的。

    伍余年耐心的道:“考核就是考试。这个活想要干,就得通过厨房考试。”

    “余年,你这就带他们去厨房参加考核。”李山看着这群人一脸期盼的样子,就想起了多年前第一次去燕城修城墙要通过工头的面试才能干活的自己。

    那时的李家非常的贫穷,穷到赵氏生怕再怀孕生下孩子养不活,夜里都不让李山碰她。

    对于穷人来说,钱真的是太重要。

    “大家跟我来。”伍余年招呼着佃农们进了大门。

    李山微笑道:“石头,你去吧。”

 337不一样的考核

    十个案板上各摆着一块三斤左右的五花猪肉、一刀明晃晃的菜刀。

    伍余年请李石与九个佃农一字排开站在是案板前,一声令下,十人同时拿起菜刀剁五花猪肉。

    砰砰砰,菜刀的剁肉的声音在厨房回荡,动静大的房梁都仿佛掉下了木屑。

    李石难得板着脸,十分深沉,右手挥舞着菜刀,动作非常的熟练干脆,好像干了几千次,沉浸在剁肉的世界。

    他的认真影响到旁边的佃农,这是一位中年妇人,身材矮小干瘦,却有着惊人的力气,菜刀剁肉的刀速竟然只比李石慢一点。

    中年妇人非常想留下来,十分专注的剁肉,都没有功夫观察李石。

    “好了。小的剁好了。”一个青年佃农语气很激动,手里还握着刀,双眼望向伍余年,兴奋的道:“小的可以留下干活吗?”

    李石暴喝一声,“好!”第二个剁好,然后放下刀,站到一旁。

    又有一个男佃农高声道:“小的剁好了。”

    中年妇人急了,盯着案板上的猪肉,已经碎了,但是没有达到伍掌柜所说的糜烂程度,还得再剁十几刀,不行,还得剁。

    一个念头就让她得到了这次赚钱的机会。

    十个人陆续剁好了。

    伍余年却是请出李石,让他来检查众人剁的肉馅。

    李石把自己剁的肉馅连着案板拿起来,陆续与九个人剁的肉馅对比,相差不多的就道:“过。”反之就说:“不过。”

    伍余年大声宣布,“刚才二老爷说过的人通过考核。”

    众人方知这次考核的考官是李石,不是伍余年。

    青年佃农一头雾水,问道:“小的第一个剁好,怎么不用小的?”

    伍余年解释道:“你剁的肉不够烂。”为了让青年佃农心服口服,特意指着李石剁的肉,“你对比一下。二老爷剁的比你朵的细得多。”

    青年佃农看了好几眼,还真如伍余年如说,唉,谁知道这次剁肉考核不是比谁动作快,而是比谁剁的细。

    中年妇人没想到考核通过,喜得嘴都合不拢,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一共留下了五人,这些人在众人无比羡慕的目光中留了下来。他们的衣物将会由家人送过来。

    伍余年对着没被选中垂头丧气的佃农们高声道:“过两天我们家还要请短工,工钱没有剁肉高,也不低,到时会给你们口信。”

    “原来主家还要请短工。这可太好了。”

    “不知道下次我能不能被主家选上。”

    “主家每次请短工给的工钱都高。”

    “伍管家,那我们就在家里等着你的口信。”

    佃农们再一次有了期待,有说有笑,气氛一下子又热闹起来。

    李山兄弟被热烈的氛围感染,脸上露出憨笑。

    伍余年得到李山的允许,开口道:“各位,刚才只给你们算工钱,还没给你们发东西。我这就发,你们趁着天还亮着赶紧回家去。”

    一会儿,佃农们怀里装着铜钱,推着装有猪骨、猪头、猪下水的板车离开李家兴冲冲回家。

    他们当佃农的四处漂泊给富贵人家种地,从未遇到李家这样好的主家。

    回到家里先把猪骨头汤熬好,再把猪肝炒了,烙两张黑面饼,一口骨头汤、一口猪肝、一口大饼,简直太好吃太香了。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以前连吃饱都成问题,现在能吃饱还能吃上荤腥,太知足了。

    当初生产后胎盘取不出来差点死了被李如意救活命的佃农妇人,此时坐在炕上啃着猪大捧骨,满嘴是油,眼睛望着桌上的一大盘子炒猪肝,面无表情的低声道:“我的身子好了,过了年就去给李家当奴婢。”

    这年头人们把恩情看得很重。

    李如意救了佃农妇人的命,李家花了银子还用了参,这份恩情佃农家得还。

    可是家里十分贫穷,怎么还呢?

    佃农夫妻早就商量好了,等最小的孩子断了奶,佃农妇人身子养好了,佃农妇人就自卖到李家当奴婢。

    佃农是个闷葫芦,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到现在还没跟佃农爹说此事。

    今日佃农被李家留下干短工,佃农媳妇想着他回来要十天后,怕耽误事,就自己告诉佃农爹。

    佃农爹坐在旁边,双手捧着大碗喝汤,听到这话,停了下来,淡淡道:“李家不见得要你。”

    李家的几个奴婢个个有手艺。

    佃农媳妇啥都不会,去了只能干杂活。李家的奴仆那么多,哪时用得着她干。

    再说,佃农媳妇有一堆的孩子,李家要是收她当奴婢,还怕被误会逼百姓为奴毁了名声。

    “那我也得去。不然我一辈子不安心。”

    “攒钱还钱。”

    “爹,那可是人参,一根参须比我的命都贵。”

    佃农爹道:“照这样的日子,不时的挣些钱,慢慢攒,总能还上。”

    佃农媳妇想到这一年在李家赚到的钱,光是养鸡、养猪前后就赚了四两多银子,还得了这么多的吃食,卖山货得了一两多银子。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竟是六两多银子,除去买衣物、油盐等生活用品,应该还有五两银子。

    她一时激动,问道:“爹,我们挣了多少银子?”

    佃农爹当着孙子孙女的面,怕他们听了传出去引来贼,低声道:“你问我孙子的爹去。”

    这话说的那个绕,把佃农媳妇绕糊涂了。

    月上梢头,几里外的李家的大厨房传来砰砰砰的声音,这是李家奴仆及佃农在剁肉馅。

    剁肉馅看着简单,但是要剁久,手腕、腰、腿会又酸又累。

    李如意从众人身后走过,看着地上几个大木盆里放的满满一盆冒尖的肉馅,心里十分怀念前世的绞肉机。

    要是有绞肉机,几万斤猪肉一天就能绞成肉馅。

    现在用人工剁馅,十几个人剁了几个时辰才剁出千斤肉馅。

    不行,人不够还要招短工。

    众人发现李如意,连忙停下手里的活,齐声恭敬的道:“小姐。”

    李如意嘱咐道:“你们干完活,用热手烫烫手。”

    “是。”

    “小的右手剁累了,就换左手,来回换着剁肉馅。”

    “小姐,这么多的肉馅放在厨房会引来老鼠,要不要放进缸里用石头盖上?”

 338高价收购猪肉

    李如意看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李家的军奴,道:“你提醒的对。伍掌柜已经准备好了。”而后当场赏赐这人五个铜钱。

    这人大喜,“多谢小姐。”

    李如意又嘱咐道:“你们困了就歇一会儿,别打盹时不小心把手给切了。”

    “我不困。”

    “每天拿那么高的工钱,吃的好的很,干活的时候再歇息,良心都过不去。”

    “困了就拿蒜汁辣眼睛,一下子就精神了。”

    “快,剁些蒜泥,用水泡了,谁困了就用蒜水抹眼睛。”

    众人在李如意走后想出用提神的妙方,继续干活。

    说起来,蒜是燕城的特产之一,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种,蒜苗能当青菜吃,蒜也能吃。

    蒜产量高但不是粮食,以前被人忽略了。这不从今年起,李如意献出蒜杀菌有效预防牲口患生病的方子,李家又做出了糖蒜大卖特卖,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个冬季,蒜的价钱略涨,估计明年每家每户会在菜地里多种蒜。

    李如意巡视一番带着伍余年返回院子。

    “江家明天杀猪。你带着几个佃农去趟江家帮把手。”

    “是。”

    “后天张家杀猪,你就不用去了。张爷爷、张伯伯是行家,你就等着他们把收拾好的猪肉送过来称过后付钱。”

    “是。”

    “这些天家里的活很多,越忙越不能放松,特别是夜里的巡逻不能少。”

    “是。小姐,狗比人灵敏反应快,您看要不要再养几条狗?”

    李家现在还是那两只狗,这么大的院子,数量少了。

    “这事你没问我娘?”李如意只管生意上的事,家里的事是赵氏在管,目前还没有交给新媳妇王燕。

    伍余年低声道:“问了,那天正好老爷在场……老爷不同意。”

    李如意笑道:“我爹是不是说,多一张嘴多一个吃饭的,那得吃掉多少粮食?”

    伍余年倒是不敢笑话李山,低头道:“是。小姐真是了解老爷。”

    李如意道:“你明天去江家,回来顺便带几只狗,就说江家送的。”

    “是。”伍余年心里琢磨明日是向周伯要几只狗还是派人去集市买?

    李如意嘱咐道:“亲兄弟明算账。明、后日收购猪肉的账本做好了。”

    张家跟李家是姻亲。江家跟李家关系很好。

    不过,李如意跟两家做买卖,无论是什么,都要把账本弄的清清楚楚,这样买卖才能长久。

    伍余年特意问道:“小姐,礼村的猪什么时候收?”

    “再等几天,不着急。他们要是问,你就说肯定会收。”

    “要是收的晚,价钱就会高。”

    李如意缓缓道:“哦。对了,还没跟你说收猪肉的价钱,我想了想不能跟市面价钱一样。”

    之前定的猪肉价钱是一斤十四个铜钱。这是净猪肉的价钱。腊月长平县的肉铺就是卖的这个价钱,金鸡镇张屠夫的肉铺才卖十三个铜钱。

    对于批发价来说,十四个铜钱已经很高了。

    伍余年心里有些不解,问道:“您想多给还是少给?”

    “当然是多给。江家、张家、礼村的猪肉要是跟我们家的猪肉品质一样好,一斤二十四个铜钱。”

    伍余年吓了一跳,惊呼问道:“这么高?”

    江家、张家、礼村合起来养了一百多头猪,每斤猪能出一百多斤猪肉,一斤多给十个铜钱,就是十万个铜钱,整整一百两银子。

    每年冬天燕城都会谣传狼国军队打进来了,地价会下跌,按照现在的田价,一百两银子能买近四十亩良田。

    这么多的银子就这么被李如意舍了出去。

    伍余年对于李家已有归属感,心里替李家那个心疼。

    “对。你就这么办。这是银票,你去江家之前去县城银庄换成散钱。”李如意给了伍余年三百两银票。

    “是。”伍余年恭敬的双手接过,看清上面的数字,心脏狠狠的扑腾跳了几下,这已不是第一回从李如意手里接过银票,这么大的数额,包含着李如意对他深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