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书之女配错嫁了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玉香心下郁闷,猜不透葛慧欣是怎么想的。不过她转眼堆出笑脸,道:“我就知道葛姐姐是心宽的,素兰,葛姐姐说的对,以后你也注意点,别什么话都说。我可是听说,叶蓁蓁她父亲很是得徐尚书的器重呢。咱们这些人,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大忙,起码别给家里惹麻烦吧。”
听了她们俩一前一后的话,尹素兰抿了下嘴唇,看了看旁边默不作声的两个女孩,也后悔刚才一时图着嘴上痛快,说过头了,事后才想到,这些话万一传到叶蓁蓁耳朵里,说不好会有什么后果。
张玉香见状,说起过几天葛慧欣要过生辰的事,忽然道:“葛姐姐,五日后你就要过生辰了,到时候,很多姐妹都会过来给你庆生,那叶蓁蓁要不要一起请了?你看,她父亲在户部,跟葛伯父也挺熟的,要是单落下她一个人的话,只怕给人留下厚此薄彼的印象。”
葛慧欣定定地看着张玉香,直到她眼神有些闪躲,这才挪开视线,淡淡地说道:“自然是要一起请的,不过叶家小姐才落水不久,想来身子骨还没大好,你们几个常来常往的姐妹到时候要记着帮我照应着她点,免得到时候出什么差错,让我这个主人难堪。”
她这话半是叮嘱半是警告,做为三朝元老家最受宠的嫡小姐,葛慧欣的话在这些女孩眼里还是有份量的,听她这么说,另外两个女孩立马答应了。尹素兰没吱声,她觉得葛慧欣这话只怕是说给她听的,警告她到时候叶蓁蓁来了别为难她罢?
难道江家要向叶蓁蓁求亲,葛慧欣就不气吗?要知道京中曾经有多少人觉得葛慧欣和江北然很配。江北然继母小霍氏每次见到葛慧欣可都是要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的。她们曾经都以为葛慧欣一直没定亲,就是等着江北然一回来,江家就会向葛家提亲的。然而,并没有。
张玉香道:“看葛姐姐你说的,咱们这些人有那么不懂事吗?”
葛慧欣见状笑道:“我这也是担心到时候人多口杂的,对谁照应不周都不好。你们几个与我自来交好,不求你们帮忙,我能求谁去?”她这话说的客气,张玉香却跟尹素兰一样听的出来,葛慧欣不希望她们任何人在她的生辰宴上搞事情。
等到这些闺秀们都走了之后,葛慧欣的贴身丫鬟道:“小姐,你真的要请叶家小姐来啊?”平时葛慧欣与叶蓁蓁素无来往,这时候其实不请她也很正常。
更何况做为葛慧欣的贴身丫鬟,小姐的心思她怎能不知?几年的期冀到这时候十有八九是要落空了罢?大丫鬟越想越替小姐有些不值。江北然娶谁不行?哪怕娶个跟她们家小姐差不多人才的大家闺秀也行啊,到最后要娶叶家姑娘,这算什么事儿啊?
葛慧欣一手拿着绣绷,一手将绣花针扎入绣布,头也不抬地说道:“自然是要请的,你仔细着点,别让下人们嚼舌头。”
“是”大丫鬟答应一声,看不出小姐到底是什么想法,不敢多说,便转身把黑漆小几上美人觚里插着的花枝拿了出去,准备再采些新鲜的放入觚中。
………………
类似的议论在京城各府里流传着,叶蓁蓁虽然不知道别人具体会说什么,其实心里也有数,她肯定会因为江北然而成为别人口里的话题。然而这些并不影响她的情绪,决心要在米虫道路上走下去的她,这时候正跟着林氏和叶夫人翻看着她们昨天买的东西。
姑嫂俩出去这一趟,给家里每个成员都买了东西。叶炳添的是一个沉香一苇渡江摆件,叶家中规中矩的老大则得到了林氏给他挑的一块制印的石头。至于老二叶兆亭,叶蓁蓁做主给他买了金漆骨折扇。而她们几个女人,都买了首饰和裁衣的布料。
”这绉纱不错,给蓁蓁裁个裙子,热天穿着凉快。”林氏拣出她昨天买的那块湖蓝洒花绉纱放到叶夫人眼前给她看。
叶夫人有些疑虑,这种绉纱是今年开始流行起来的,好看是好看,可是做成的衣服膨松,比较显胖,真给叶蓁蓁做的话,只怕上身效果不好,可她不好直说,怕闺女心里不痛快……
好在叶蓁蓁自己瞅了瞅绉纱,又低头瞧瞧圆润的自己,摇头道:“这块大嫂留着用吧,我穿显胖。”随即很自然地把自己挑的那两块都挑出来:“我用这两块做两套就行。”
别的府上人口众多,家庭成员每年做多少衣服常常有定例,可叶家不同,没有妾室和庶子女,公婆又不在身边,人口简单。家中又颇有资产,因此在穿戴和日用上一向没别人家那么多的规矩。尤其叶蓁蓁还是家中唯一幺女,更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所以林氏觉得叶蓁蓁做两套有点少了,最后还是叶夫人道:“先做两身也行,就是这两块布都素了点,蓁蓁你真的喜欢吗?”叶夫人也是爱女心切,自女儿从湖中被救起,九死一生之后,跟她说话都小心翼翼了。
“这都是我自己选的,自然是喜欢的,这个潞州纱我听店伙计说透气好,过一段天热了穿上应该挺舒服。”叶蓁蓁一想到过些日子天热起来,还要穿得严严实实的、除了脸手和脖子再不能露一点,就觉得牙疼,所以这次选布料都是挑的透气性能好的。
叶夫人见她是真的不介意自己胖的事实,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敏感,便高兴地道:“对,潞州纱透气,穿着不闷,回头我让巧娘给你裁一裁,缝好了之后试试。如果穿着好的话,到时候再做几套也无妨。”
几个人正说着话,下人来前厅禀报:“夫人,涯石街右通政使府上派人送拜贴来了,夫人要不要见见?”
听了她的话,叶夫人和林氏对看了两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欣喜,过了这么些日子,江家那边终是要松口了?
“请她进来吧。”叶夫人说着吩咐下人把桌面上的布料和杂物收起,然后端坐在椅子上等着人进来。
江家派来的人是小霍氏身边的张嬷嬷,她被下人引着,经垂花门旁边的抄手游廊一路过来,一走进厅堂,便满脸堆了笑,向主位上的叶夫人行了礼,然后道:“叶夫人,上次您走之后,我家夫人一直说要来府上看看的,可身子总是不大好,也就没能成行。前两天吃了药觉着强了不少,这不,刚见好,便打发奴婢过来送上拜帖,不知夫人您明日是否方便?若方便的话,我家夫人要来看看您。”
说着,她双手举起拜帖,交到叶家下人手上,再由她转给叶夫人。
“哦,江夫人能来,我自然是极欢迎的,明日我无事,请夫人放心过来罢。”叶夫人等的就是这一天,自然不会在这时候拿架子,江家派来的人做足了礼数,她这边也不会失礼。
张嬷嬷见事情办妥了,又寒喧了几句,便提出告辞。叶夫人让林氏亲自送她出去,也算是给足了她面子。
等厅堂里只剩下她们娘俩和两个伺候的下人后,叶夫人打量了下叶蓁蓁的脸色,似乎这孩子并没有什么异样,难道她现在善于隐藏情绪了?其实刚才在张嬷嬷面前,叶蓁蓁一脸淡然,叶夫人觉得还是挺长脸的。
做为母亲,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在情绪上太外露,于男女关系上太主动。女儿在家自然是千好万好的娇娇女,可一旦出了门,便由不得娘家人。再如以前那般,只怕要吃亏的,如果能一直像现在这样,其实也挺好的。叶夫人琢磨着这些心思时,林氏已经将张嬷嬷送至垂花门,然后回转了。
张嬷嬷出了江家大门,一坐上轿子,之前一直笑着的脸便淡了下来,跟轿夫说了声:“走吧”然后那轿子便被人抬起来,晃晃悠悠地朝着涯石街行去。
今天她走这一趟,其实是江韶伍吩咐小霍氏办的。江韶伍亲眼看到了兴帝北伐的决心,知道江北然在京里停留的时候只怕不会太长。按着那些重臣们商议的结果,是让北方草原上的忽突鲁部和阿木尔刺起冲突,至少要拖到冬天过去,收到秋税,调拨好粮草,同时让大军得到休整再出兵。
既然这样,不如让江北然尽快与叶家姑娘走完议亲流程,最好能在入冬之前成亲,在江北然出征之前让江家姑娘怀上孩子。
武将这条路是江北然自己选的,江韶伍虽然不愿深想,也知道刀枪无眼,现在又在圣上面前挂上了号,到时候由不得他儿子不拼命。一场战事下来,江韶伍也不敢保证自己儿子是否能囫囵个的回来。
做为理智的人,他这时候只想在儿子出征之前,尽量留下一儿半女的。叶家姑娘不是想嫁到他们江家吗?那就让她嫁。相信在这种情势下,就算叶炳添觉得太仓促了,也不会反对他们两家的儿女尽快完婚吧。
小霍氏自然是不愿意的,可形势如此,已经不是她能左右的了,当晚又垂泪良久,直到清晨,才让贴身的张嬷嬷走了这一趟。
第9章
叶夫人一大早便起来了,林氏比她起的还要早,小姑子的事她到底是上心,头天下午便吩咐下人们扫洒庭除,检查园中各处仆从容易忽略或敷衍的角落,就怕家中哪处不妥,落入江家的小霍氏眼里,给叶蓁蓁未来的婆婆留下不好的印象。
过了辰时末,跟小霍氏约定好的时辰快到了,叶夫人和林氏便都在前厅里等着,没功夫理叶蓁蓁。小霍氏这次来,显而易见是来谈婚事的,这种时候叶蓁蓁自然不适合在场。
叶蓁蓁这些日子虽然没说什么,其实挺无聊的。除了外出那一天,她整日呆在屋内都快发霉了。看来她就不适合当米虫,可这个时代她没得选择。如果可以选,哪怕她跟人抱怨过学习累上班累,她这时候也一定会选择出去上班,不过这些也就是想想罢了。
叶蓁蓁早上在花园里的时候,瞧着那些下人忙来忙去的,还偶尔偷瞄她一眼,她知道江家要来人的事在府里下人之间肯定已经传遍了,低估什么也不要低估人类这种生物的八卦之心。
她瞧了一会儿,便去了叶炳添的书房,到那里随便抽了本书拿来看。之所以过来,是因为叶兆亭跟她说过,要是在家觉得闷了,可以去她爹书房找书看,只要不翻那些被叶炳添锁起来的就没事,叶蓁蓁便来了。
这本书的封皮上什么字都没有,等她打开一看,随意翻了两页,才看出内里第一页写的是《搜神记》,看了看侧面有些翘了,这本书叶侍郎应该是经常看,书页都起了毛边。
叶蓁蓁:“……”
还以为这位爹爹的书房都是高大上的《论语》《孙子兵法》《资治通鉴》呢……不是说,读史可以明志,知古方能鉴今嘛。
可叶炳添这边所谓的闲书除了《搜神记》,还有一些,等她过去书架边细看的时候就发现了,叶炳添兴趣庞杂,除了类似玄幻小说的《搜神记》还有《水陆山川纪要》《异人奇谭》……
跟《搜神记》差不多,这类所谓的闲书大概都算他的宠妃,因为每一本都让叶侍郎给翻成了毛边,可见他有多爱看。看来她跟林氏出去这一趟给他买的东西只怕买错了,那个一苇渡江的摆件虽然被他放在了书房桌面上,可也仅仅是摆放在那里而已,与别的物品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叶蓁蓁觉得,有机会给叶侍郎搜罗些趣味性较强的杂书他应该挺喜欢的。
她把书架上的书都浏览了一遍,便感觉他这里的杂书种类还是太少了,不知是这时代杂书本身就太少还是叶侍郎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他有这样的爱好,所以并没有大肆搜罗这类所谓的闲书?
可不管怎么说,叶蓁蓁都知道,相对于现代浩如烟海的图书和网文,古代的这些山川地理杂记、话本子、奇人轶事等等,撇开内容不谈,从种类到数量上来说,实在是乏善可陈。
叶蓁蓁坐在硬木椅子上看书的时候,小霍氏已经到了。叶夫人和林氏得了下人的禀报,一起迎到了垂花门处等着,然后一路亲自将她引至正房门口。
小霍氏几年前来过叶家,当时叶侍郎给家里老太太贺寿。不过他家老爷子老太太在乡下当地主当得自在,在京城住不惯,在叶炳添这里住了不过几个月,便哭着喊着回乡下老家跟长子同住去了。
这次她过来一看,叶家院子倒没什么大的变动,只是家里多了个林氏,瞧着这媳妇倒像是个柔顺的,小霍氏其实也想要这样的媳妇,可她总觉得叶家媳妇是娶得不错,女儿却没有教好。
走到前厅大门槛前的时候,她看了看已升至当空的耀目的太阳,她知道,一旦她踏进了这个门,开始跟叶夫人交谈,江北然的一生伴侣就算定下来了。想到此,她便觉得脚底下沉得像要迈不动步一般。
“江夫人,听张嬷嬷说您身子刚刚好些,这门槛有些高,我们府里的人日常是走惯的了,江夫人鲜少过来,自是不习惯,且小心着些。”林氏说着,伸出两手,虚扶了一下小霍氏,见她在张嬷嬷的掺扶下走了进去,这才跟在婆母身后进了前厅。
其实身子不好什么的,不过是个堂皇的借口罢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小霍氏就是不乐意跟叶家打交道而已。事到如今,不还是来了吗?叶夫人觉得就不跟小霍氏计较那些没用的事了。就是不知待会小霍氏会怎么谈?
“说起来,我可是有两年多没过来了呢,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叶夫人家里老夫人过寿。不知老夫人现在身子可好?”一番客套后,小霍氏开始了开场白。既然不得不往前推进这件事,她便是忍着满心的不自在,也得按着想好的来说。
江北然小的时候,曾有个大哥,只是在六岁时就夭折了。所以他虽然是江二少爷,目前上边并没有亲兄长。江韶伍跟那些跟着先帝打天下得到爵位的勋贵们不同,反倒跟叶炳添的经历类似,都是通过科举取仕考中了进士,最初进入翰林院,然后一步步打磨历炼升上来的。
所不同的是叶炳添受到徐老抠的赏识,一路顺利升到了正二品侍郎,倒是比他升得快一些。
江韶伍本想让大霍氏的遗腹子江北然跟他一样考上进士入朝为官。却不曾想,这孩子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棒,打骂根本就不管用,考过了童生之后,就在练武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了。
然后他对考进士就再没什么兴趣,找了个机会便偷偷从军去了,当时江韶伍突然知道这消息的时候无异被雷给霹了一般,差点没气得背过气去,后来也就不管他了,他知道管也管不了。
小霍氏本以为这一次江北然立了大功回京,总要在京里待上几年的,所以她原本是不急的,后来江韶伍跟她讲了兴帝决意尽快北伐的事,她才知道,继子成亲的事只怕迫在眉睫,是真的不能再拖了。他同龄人的孩子可都已经能满地跑了,就他还是个孤家寡人,要是让他再这么单着跑到北边去打仗,谁知道下次回来的时候他是什么样?
这时候叶夫人道:“老太太在乡下住惯了,说故土难离,在这儿住着哪儿都不舒服。我跟老爷也是无法,也不好看着老人闹病是吧,便只好按着两老的意思把他们送回老家由兆亭他大伯照应着。老人家现在身子硬朗着呢。倒是江夫人你现在怎么样?请大夫了吗?吃的什么药?”
小霍氏揣着明白装糊涂,她哪儿有什么病,自然不需要真的去请大夫抓药吃药,不过是个幌子,她道:“吃了几副,养了一段,好多了。大概是最近外边的天儿一阵冷一阵热闹的吧?”
林氏附和着谈了几句天气,然后小霍氏才终于步入正题:“叶夫人,上回蓁蓁落水,听说回来之后病了好久,不知道现在大好了吗?没见着她呢。”
“没事了,她已经好了,江夫人不用担心。”叶夫人陪着笑,等着下文。
“哦,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说起来,蓁蓁这孩子,瞧着是个有福的,我还挺喜欢她的。”小霍氏说到这儿,差点没把自己说吐了,到这场面上,她不得不说几句违心的话啊。
呵呵,瞧着有福,这话明面上说的好听,不就是说我们家蓁蓁胖嘛。叶夫人想,不过她也很清楚叶蓁蓁的体形跟折月王朝上层阶层的主流审美观不大符合,说她有福气得看是谁说,如果是一些老人这么说也许是人家真的这么认为,要是小霍氏,那她可不信。
叶夫人不想过多关注这些细枝末节,只打算听听小霍氏到底会怎么把这件事揭开。成亲这件事,复杂着呢,从纳采开始,经过纳吉、问名、纳征、请期,再到亲迎,走完了这六礼然后拜堂,把这些都忙完可是够折腾的。
对她来说,给自己唯一的闺女张罗婚事,每一步张罗起来都有乐趣,可对小霍氏来说,是折磨吧?那行,就慢慢折腾吧,谁让她一直对他们家叶蓁蓁不理不睬,巴不得把她闺女像甩泥巴一样甩开呢?叶夫人想到这儿,倒是有点恶趣味。
这时候小霍氏已经换上一脸的歉意,道:“你看,前些天在镜水湖的事,现在京里都传遍了。说起来,也是我家北然和府上的小姐有些渊源吧。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我跟我家老爷商量过,都觉得不如让两个孩子合百年之好,圆了这场缘分。就是不知道姐姐你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