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沧海-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够在沧浪园里,对钱惟昱说这番话的,自然是数年来一直帮着他打理御用生意的蒋洁茹了。一直以来,钱惟昱做的事情里面,有不太光彩或者需要略微算计一下至亲之人的,多半就只有让蒋洁茹知会了。如今小茹总算是修成正果,成了第一个献身给钱惟昱的女子,其受到的信任自然更加加重了。
    至于她刚才言语之中所说到的“活字印刷3000册”最为经济,是因为如今活字印刷所用到的瓷活字耐磨损度基本上可以保证3000册以内毫无问题,一旦超过这个印刷次数的话,部分子模会零散地出现笔画磨损、字迹不清的情况,所以要酌情检查并且更换一些字符。一般来说,每次加印3000册,也不过只会磨坏更换不到5%数量的子模,要是印的再少的话,排版的工作量就有些浪费了。
    “嗯,处理的不错。这次的事情,十叔问咱们借去的钱还真是烫手啊。不过如今看来,他也不是真的不通人情世故,只不过是真心没有跟进一步的野心罢了——从后面那三日连上三道奏折、力陈推广此法好处的情形来看,十叔如今是铁了心靠抱紧九叔大腿来安度余生了。自古以来,孤臣不受猜忌,实在是自然之理啊。”
    钱惟昱听着蒋洁茹的奏报,口中所言却有些答非所问,显然是思维发散太过了。他也没想到十叔钱弘亿在新式账目方法上会走的这么快、这么远。一开始钱惟昱和钱弘亿的交易条件,仅仅是说在平南军使用中吴军贷款建设的那些工程项目上,必须使用新式账目方法。可是钱弘亿却一不做二不休,用的好马上捅窟窿揭盖子地推广,这里面显然是另有打算的。
    这种打算,就是通过做孤臣来换取最高统治者的信任。自古以来,比如周兴、来俊臣等武周朝的酷吏,难道武则天不知道这些大兴冤狱的禽兽行径之卑劣么?显然武则天是知道的;但是知道了依然不愿意惩处他们,那就是因为这些人通过“咱已经得罪了全天下所有中下层官僚、不可能有人拥护咱”这个手段,想武则天纳了投名状。
    “如今十叔的奏陈,明显就是效法武周朝来俊臣等人的投名状之策。通过把自己推向吴越所有贪官污吏的对立面,让王叔知道他再无对大位的野心。如此一来,虽然来自底层的支持会更少、日后办事更加艰难,却让来自上层的信任彻底释放——实在是高啊,如果他此生的终极夙愿,便只是当一个户部尚书、或者三司使的话,他这么做已经成功了。”
    钱惟昱恍若无人地自言自语了一阵,感慨渐熄之后,才拉过蒋洁茹的纤纤柔荑,劝慰地说道:“这件事情,便如此好了,咱们原本后续安排的推波助澜手段,都不必实施了。把活字印书坊地精力,全部都转到《汉和字典》上吧,娥皇那边,已经整理得眉目差不多了,日本方面的配合,也全部到位了。此书一旦定稿,第一时间就要印出来。”
    “奴奴晓得利害,这便去安排了。周姐姐近日也是为此事忙得有些伤身,钱郎还要好生关怀才好。”
    《汉和字典》,一套从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初年就开始筹划的济世大典,这是一部融汇了《说文解字》、《五经文字》和《九经字样》全部优势和长处、同时加入了假名反切拼音法的划时代巨著。经过了两年多的编写校勘之后,如今终于到了即将面世的时刻。
    国清寺、延历寺等处中日两国的诸多学问僧、还有林克己带领的一些通儒院学士、贺茂斋院下属的全部文学女官——当然,还有对钱惟昱来说最重要的几个才女的加入,也就是周娥皇、选子内亲王、清少纳言等数人——在这些人前后数年的共同努力之下,一件原本被认为几乎如同“仓颉造字”一样浩繁的工程落下了帷幕。
    显德元年四五月间,也就是这一年的占城稻收获时分,一部巨制横空出世了,它带来的轰动,远远比江南之地五谷丰登之类的小事儿要轰动的多。
    虽然按照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常理来说,一部书在某一个诸侯国面世之后,要想传遍天下,还需要至少一年半载地时间。但是这部书显然是吴越国的国家宣传机器和传媒机器彻底开动起来宣传的重点,一股风靡华夏的风潮,很快就要席卷而去。
    ……
    五月的汴京,笼罩在大战的紧张氛围之间。
    北汉的刘崇自从年初得知郭威新丧、柴荣即位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开始筹备挥军南下的事宜,一边整顿北汉兵马、筹备粮草,一边遣使向契丹报信,请求援兵。二月底,辽国方面给刘崇回信,表示也愿意派遣南院大王下属大将杨衮、率领南院兵马五万南下、协助刘崇南征。
    得到了契丹的援兵之后,刘崇自然是信心暴涨,立刻挥军南下。三月初,汉辽联军抵达晋阳,月中南下进攻潞州李筠。昭宁军节度使李筠派遣部将穆令均,率领昭宁军全部骑军,试图突围南下求援。但穆令均中计被辽帅杨衮伏兵击杀、昭宁军麾下骑军全军覆没。
    四月开始,刘崇与杨衮即完成了对潞州城的彻底围困。如果不是顾忌大军直接南下会被潞州城内守军骚扰粮道的话,刘崇甚至可以直达黄河北岸。
    潞州自唐末以来,就是河东军与汴梁军争天下的要害所在,无论是从太原进攻汴京,还是从汴京进攻太原,都是绕不开潞州的。当初唐庄宗李存勖在灭梁之前,河东方面的转折点就是潞州从后梁转投了晋军;后来石敬瑭和李从珂争天下,在潞州也发生了反复争夺。所以,潞州被围,是不得不救的。
    潞州被围开始,汴京城里就吵得纷纷攘攘,柴荣一边整顿侍卫军、新编殿前军,提升自己亲自掌握的禁军兵马实力,一边筹备粮秣,准备亲征北汉。
    朝中多名后汉时候或者是郭威时代就身居高位的老臣,纷纷劝谏柴荣莫要登基不久就轻离中枢,让李重进或者张永德挂帅北伐、抵挡刘崇即可。可惜这些进谏,全部被柴荣直接拒否了,为首劝谏的老臣,被柴荣明升实降升职为“山陵使”——也就是派去给先帝郭威修治陵寝了。历来山陵使这个官职名义上都是非常高大上的,非国器重臣不可担任,但是一旦担任了之后,修完先帝的坟你也就可以退休了。
    从道理上来说,这些老成持重之见,实在是金玉良言——作为皇帝,刚刚登基几个月,就想着“御驾亲征”,实在不是持重明君所为。柴荣之所以坚持要御驾亲征,不是因为他打仗本事就一定比李重进张永德厉害,而是他出于建立个人政治威望的目的不得不如此而已。也许柴荣亲征的情况下,要比李重进带兵多死那么一两万人才能获取同样的胜利,但是有时候为了中央朝廷、为了皇帝的威望,多死一两万人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不过,让历史之神意外的是:到了这一刻,原本应该已经刻印完《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全稿、从此自觉生无所恋,准备做做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诤臣、谏臣的冯道,却没有按照历史的轨迹,对柴荣说出“太宗自是太宗、陛下自是陛下”那句千古名言。
    被柴荣惩处、送去当山陵使的人里面,没有冯道。冯道似乎觉得他虽然已经活了七十三岁、和孔圣人的寿数齐平了,但是依然生有可恋,貌似不准备为国为民做最后一把直臣,然后轰轰烈烈死去。做了一辈子缩头乌龟不倒翁的冯道,仍然在那里淡泊谦冲地做着他的不倒翁。究竟是什么,让已经无欲则刚的冯道找到了多活几年的兴趣,就无人可知了。
    ……
    就在柴荣出兵亲征之前三天,一支吴越国向后周进贡的贡使团队到达了汴京,带来了吴越国给新皇登基的贺仪,以及一些海外奇珍。汴京城内诸多文臣,也都收到了吴越人的冰炭孝敬,不在话下。
    冯道身为百官之首,自然拿到的是一份非常独到的礼物。而且是由吴越国正使、通儒院学士林克己亲自登门赠送的。吴越人久闻冯老相爷不好酒色财气,自然不敢拿阿堵物来丢人。林克己带来的,不过是几大口书箱而已。而冯道也好像早就知道会收到什么礼物一样,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展开细看,居然也不和林克己虚与委蛇地客套。
    “真是旷世奇书啊!仓颉造字之功,不过如此;蔡侯造纸之功,尚不及之。至于老夫刻印《五经》、《九经》的区区微末之功,与彭城郡王此番盛举相比,实在是腐草荧光、与皓月争辉了。”
    
    第197章 冯道献书
    
    汴京皇宫,紫宸殿。或许,这是柴荣率军亲征刘崇、解围潞州之前最后一次大朝会了。按照五代时候定例,若是没有特别紧急的大事,大朝会是五日一朝的。而不出意外的话,两天之后,就是柴荣大军开拔之时了。
    阻挡柴荣亲征的几个老不死,都已经被搬去给郭威修陵寝了。而且让柴荣颇为觉得气顺的,就是十二朝元老冯道冯老相爷在自己登基的几个月来,一直无比恭顺。不过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老货不是出了名的顺溜么,自己想要御驾亲征而已,他犯不着触怒逆鳞。
    除了朝臣意见都被统一了之外,今天还有一桩临时的意外之喜需要柴荣去处理——前天晚上城门快关的时候,吴越国来的使团从黄河转汴河入京。昨日礼部的官吏们好生接待安顿了一番,约明今日大朝会觐见天子。
    如今已经是显德元年五月了,按说距离柴荣登基已经有四个多月的反应时间,藩属之国如今才来朝贡贺喜新皇登基着实有些晚了。不过吴越因为与后周之间隔着敌国南唐,自后梁开始就不得不浮海而来,再从山东登陆后沿着黄河西进。所费时日本就比其他诸国要慢一些,因此消息往来路途损耗,五个月也说得过去。
    而今年这一次的贡使,听说全程都是走海路而来的,没有在山东半岛南部的登莱登陆,而是直接绕过了整个山东半岛、从渤海入黄河河口的。虽然这几年来吴越一方的航海实力已经经历了一个爆发式的发展,可作为旱鸭子的后周,并不能够充分理解这种改变,他们也丝毫没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觉悟。
    对于万邦来朝这种盛事,柴荣一直是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看待的,那些西北番邦蛮夷穷的要死,有时候也会靠着朝贡来骗吃骗喝一些,比如定难军节度使啦、甘州回鹘啦之类的割据政权,往往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了,柴荣也知道吴越入贡,历来贡礼的轻重都是诸国之冠,和那些骗吃骗喝的杀才不能比。当初后汉年间,马楚尚在,都不能和吴越君主的豪奢大方相比。何况如今马楚已经变成了武平军节度使,其他小弟就更没得比了。如果吴越这次可以再进贡……20万贯两钱财的话,相信大军征伐刘崇的后勤保障也会更加得力。
    想到得意之处,平天冠后面,柴荣那张线条果敢、眉眼峻拔的面庞不禁露出一点笑容。只是笑容被十二道珠旒挡住了,远远侍立在下面的朝臣哪怕有一双鹰眼,也是难测天威的。
    数道响鞭过后,殿前侍立的宦官高唱了上朝的宣号,百官齐齐礼拜、扬尘舞蹈;乌压压地一片行礼之状。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大事要奏?朕即日将北上潞州,亲征刘崇。不在朝中之时,民政财税悉数由冯相、范相处断。侍卫司留守京师军马,由张永德统辖。”
    等柴荣说完,下面暂且息声了数秒,随后分掌礼部的范质出班奏道:“陛下,吴越国贡使林克己前日入京,约明今日觐见,请陛下玉准。”
    这些,本就是安排好的戏码,柴荣自然不会惊讶,准了范质所奏之后,不多时,早已在殿外恭候的吴越国使林克己便碎步趋入正殿。行礼完毕后,掏出一张长长的礼单,照本宣科地念到:“臣,吴越国王、天下兵马元帅弘俶。谨闻先皇大行,不胜悲痛,泣血成疾,不能行路。唯以国使携礼吊唁大行皇帝、并贺今上文成武德开疆拓土、固基建业。兹献黄金五万两,白银五十万两、杭锦彩缎一万匹、海外香药一百万斤……”
    包括柴荣在内,每一个大周朝廷上的人,听到了这份贡礼的数额之后,都震惊得眼冒金星、冷汗涔涔。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份国礼的厚重程度,已经远超历代的想象了。三年前郭威建立大周、开天立极的时候,吴越人送过来的,也不过只有今日贺礼的三分之一罢了——
    不过,柴荣和冯道自然不可能知道,原本钱弘俶送来的东西里面,确实和当初给郭威登基的贺礼差不多,只是后来钱惟昱又找王叔说项,让钱弘俶准许他自己再额外酌情增补一些贡品。毕竟使团需要从苏州、明州出航的海船船队运输,钱惟昱也算是直接的使团经办之人了。
    如今这个时代,中原的金银产量不算多,如果是与五万两黄金、五十万两白银等官价的铜钱的话,大周朝廷还能想象。但是直接真金白银一下子这么多,让人几乎要产生一种怀疑。
    柴荣刚刚产生这种怀疑的时候,就听到下面众臣之中有不少人似乎是印证了自己的怀疑似的,在那里窃窃私语:“钱弘俶那家伙不过日子了吧?不会是把吴越国库给整个搬来了?”
    “吴越人去岁听说还攻下南唐数州疆土,那时王相还说吴越人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如今吴越人如此恭顺,可见王相所言,实在是过虑了啊——这些东西,少说也有近两百万贯的钱粮了吧,抵得朝廷两个多月的田赋丁税了。若是真有如此野心,拿这笔钱去秣马厉兵,怕还不能多练出一两万精兵?”
    这些议论之间,最为搞笑而突兀的,要算三司使魏仁浦的惊叹了,听说吴越人进贡的礼单之后,为大周朝廷司长钱粮的魏仁浦居然不顾朝臣风度,当下就扯着排班时候位列其左右的大臣兴奋地说道:“如此一来。陛下大军的后续粮秣,也不必等今年秋粮下来再筹备了。国帑直接就有银钱可以官价购入粮秣充实常平仓了!”
    朝中诸臣,不是谁都知道朝廷钱粮的底细的,听了魏仁浦没轻没重地这一嗓子,才纷纷传说原来陛下北伐的粮草目前只筹备了三个月,就要动兵了。而三个月后,原本三司使的策划是等今年京畿附近诸道德秋粮收上来之后直接押赴军前……
    南方吴越国一国的存续时间里,中原换了八个姓的皇帝,所以中原贫穷是毫无疑问的。后周立国三年多,打了两场大型的防御战争、一场进攻战争。攒不下钱粮也不奇怪。可问题是,堂堂中原正朔,连殿前司禁军出征半年的粮草都暂时筹不出来,这种话喊出来就有点伤自尊了。所以,听到魏仁浦的话语之后,上起柴荣,中至冯道,表情全部都爬满了黑线。
    ……
    纷纷攘攘之间,好几车后周朝臣没口子称赞吴越王上道、尊奉正朔从不含糊的好话,不要钱似的和林克己吹嘘了一番。吴越使团进贡的事情,好歹算是要走完程序了。柴荣心中思忖着:上次钱弘俶只进贡了这次三分之一的钱财,父皇就沿袭伪汉旧制,赏了对方一个“天下兵马元帅”的头衔,如今这次,至少也得再加一级,才能继续收拢人心。
    莫不如,便改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柴荣心中刚刚动了这个念头,思忖着准备把昨日打好腹稿的册封旨意再略微改一改。这时,一声出班奏对的声音打断了柴荣的思绪。柴荣闻言也是惊诧怎会有人在这个时间点奏禀事情,抬头一看,却是最近做了许久老好人的冯道。
    “臣冯道启奏陛下:臣有欺世盗名之罪,今受吴越王拳拳之心感召,情愿坦白陈述,请陛下定夺。”
    冯道出言便是惊诧之论,柴荣听了也是心中怪异,你冯道说什么受吴越王感召,莫菲还是几年前你前去那里出使宣旨的时候,受了别人贿路所以这几年来给人说好话不成?如此思量着,柴荣便开口询问:“冯老相爷何出此言?何谓受人拳拳之心感召,究竟所为何事?”
    “启禀陛下,请陛下御览此书,也请陛下准许派遣殿前司力士至臣家,携带数箱书稿上殿。”
    柴荣自然是无有不允,一边命宦官拿过冯道手里那几本厚实的书籍,一看封皮,上面写着《汉和字典》四个大字,翻看扉页,上面又写着编纂之人名姓,排在第一的便是冯道,其次则是钱惟昱,再次则是周娥皇。除了著作编修之人,旁边还有一列写着“翻译”,后面跟着的名字则是“选子”、“清少纳言”,那两个名字不仅用汉文书就,一旁还写着一些圆滑如偏旁的字符。
    柴荣看不懂这些字符,但是草草一翻,就知道这些奇怪圆滑的字符在这本书里非常之多,几乎每一个词条后面,都会点缀性的跟着几个这样的字符。
    “冯相,此书究竟为何物?朕自古读书,不曾见过此书,居然命名为‘字典’?典之为物,又岂是随意可用的字眼。冯相将此书如此命名,想必是此书足可列入流传后世、教化天下的至圣典章了。”
    “回禀陛下,这《汉和字典》,乃是在《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之上,供读书明理之童子启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