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徐氏-可可宝-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问他为何会被夫子开除,他说夫子看不起他。若我们没见过曾夫子也就罢了,可明明曾夫子的为人很好,三郎不但信口开河,而且还不敬师长。。。。。。”
  “三郎真这样说了?”崔长河霎时火冒三丈:“早知道我一定打断了他的腿!”
  “不止如此。”徐书怡脸色沉重地道:“你看咱家三郎,说是出身农家,可农家之事他又知道多少?不知农事,便是以后做了官,这官也是做不长久的。他爹你发现没,三郎近些年和家里人的话越来越少了。我担心,三郎自持读书人的身份,怕是已经看不上务农的两位兄长了。长此以往,兄弟离心,从而祸起萧墙不是不可能的。”
  眼见着崔长河的眉皱得愈发得紧,徐书怡还是继续说下去道:“子不教,父之过。三郎这边我们好好教着,而大郎和二郎这边呢,我们也不能薄待了。尤其是大郎两口子,唉!我终究偏爱两个亲生的儿子,对大郎的确差了些。家和万事兴,我不想大郎他们对我们这个家失去信心。他爹,你能明白我的苦心吗?”
  “明白,明白。”崔长河重重地点头道:“他娘,我一直知道你是个好女人。我崔长河能娶了你徐月桂,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听了崔长河感动的话语,徐书怡却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长得这么老的丈夫她真的很难接受啊!
  “他爹,你在打一张小床吧,放在三郎的书房里。”徐书怡忽地说道。
  崔长河没问原因,直接点头道:“行!”
  东厢房里,崔庆林夫妇一脸的激动。
  “秋菊,太好了,娘许咱们攒私钱了,那以后的日子。。。。。。嘿嘿。”崔庆林说着笑出了声。
  陈氏的眼里充满了希望:“嗯,咱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崔庆林点点头,说道:“除了这个,我最高兴娘要教玉梅认字。要是玉梅能识字,等她大了,找门亲事肯定容易,你说是不是?”见妻子点点头,他又问道:“对了,玉梅丫头人呢?”
  陈氏答道:“在隔壁屋睡着呢。我先不和你说了,娘刚教我的针法,我得再练练。”
  隔壁屋里,崔玉梅躺在床上,心潮起伏。
  奶奶为什么突然变了呢?难道真如自己所想的,奶奶是被鬼怪附体了?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鬼怪必是个好鬼怪了。
  她翻了个身,想起了前世被奶奶卖给人做小妾的事情,要是。。。。。。要是奶奶不是奶奶了,那她今世的命运是不是也会不一样了?
  越想她心中越发升起了一股难耐的兴奋,忍不住喃喃低语道:“我不知道你是从何方来的鬼怪,但愿你能一直留在我奶奶的身上。我不怕你,因为我其实也是个鬼。所不同的是,你死后附身在了别人身上,而我则是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又或者你是老天安排给我的,除却那珍贵的灵液,老天竟又把你送到了我身边。。。。。。若果真如此。。。。。。那就真的太好了!
  西厢房里的方氏却有点不是滋味。
  “你说娘什么意思吗?如今怎的又惦念起大嫂了?”
  崔庆森大大咧咧地道:“娘不是说了吗?要给家里添点进项。我估摸着三弟明年要下场,爹娘他们要给他攒钱。”
  “那要这样说的话,娘咋不早点教大嫂呢?”方氏不解地道:“家里就属大嫂织布织得最好,她去绣东西了,哪有空织布?”
  崔庆森说道:“那不正好?你可以多用织机一会。”
  方氏嘴角轻轻一撇,说道:“多了一个时辰,能织多少布?再说了,一匹麻布才值多少钱?辛辛苦苦一个月也赚不了几个钱。”
  崔庆森笑笑道:“不是还有我吗?你担心什么?三水哥和我说了,他表叔家要盖新房,叫我去帮忙呢,不但管饭,做一天活还有八个铜钱可以拿。”
  “真的?”方氏眼睛亮了亮:“他表叔家在哪?”
  崔庆森说道:“不远,就隔壁的桃花村。领了工钱先交给娘,以娘的个性,肯定不会给少。”
  方氏眼中的喜悦一下退了下去,低声嘟囔道:“如今的娘可就说不准了。”
  因她话说得实在小声,崔庆森不由地问道:“你说什么呢?”
  “没什么。”方氏岔开了话题:“说这么久了,不知道芬儿会不会被我们吵醒。”
  崔庆森听罢,连忙闭上了嘴巴,朝床的方向望了望。
  这日晚饭后,徐书怡把崔兰花和崔玉梅带到了房里。
  随后她拿出《百家姓》,一个字一个字耐心地教了起来。
  “先学两个字,这两个字念赵,钱。两个字笔画都比较多,不光要会念,你们后面还要细心地练习。纸张笔墨的我们用不起,就蘸着水在桌上练,慢慢来,我会教你们的。”
  两个女孩子皆乖乖地点点头,望向书的眼睛充满了渴望。

第13章绣坊

  锦绣阁位于永和镇的主街上,楼高两层,雕梁画栋,很是气派。
  徐书怡叫崔庆林在外面等着,自己提着一包东西走进了绣坊。
  “月桂姨,你来了。”柜台后面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妇女,笑着迎了过来。
  “半夏,我来交货了,你看看。”徐书怡说着把包裹交到了妇人的手上。
  年轻妇人名叫宋半夏,乃是锦绣阁的老板。她一边打开包裹,一边说道:“月桂姨,地里的活怎么样了?”
  徐书怡笑着答道:“辛苦了大半个月,差不多了。谢谢你的关心。”
  宋半夏笑道:“你跟我客气做啥?对了,月桂姨,我娘上次还问起你呢,说叫你空了去家里。”
  徐书怡顺势问道:“你娘身体怎么样?说起来,我有半年没看见过她了。”
  宋半夏回道:“唉,还不是老毛病?不过大夫说了,以后只要细细养着,问题不大。”
  徐书怡含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回去跟你娘说,说我下个月就会去看她。”
  “嗳。”宋半夏高兴地应了声,随后她的眼睛便被几块帕子吸引住了,又张口道:“月桂姨,这是什么花,看着挺好看的。”
  徐书怡上前瞄了一眼,装作不在意地道:“我瞎琢磨的,你看能不能卖出去?”
  “怎么不能?”宋半夏一脸的开心:“正愁店里没新花样呢,你这帕子来得及时。”
  “哦。”听到这一句,徐书怡放心了,拍拍胸口道:“我担心出错就没多绣,想着先来问问你呢。”
  宋半夏笑道:“这四块我算三文,其余的就还是两文,你看如何?”
  徐书怡当然不会反对,说道:“行。”
  宋半夏微微点点头,然后问道:“月桂姨,等会打算领多少活回去?前些日子正好接了荷包的活,你要不要也回去做上几个?只是时间比较紧,半个月后人家就要来收货。”
  荷包的价钱比帕子高,但绣制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前面因为考虑到农忙没有接,如今倒是可以带回去几个绣绣。
  这般想着,徐书怡遂多问了一句:“不知荷包的花样。。。。。。”
  宋半夏说道:“平安送福图,难不倒你。”
  接了活,徐书怡朝屋里又打量了几眼,一个念头突地跃出脑海,她急忙向宋半夏提出了告辞。
  外头崔庆林老老实实地蹲在墙角,见自家娘亲出来了,赶紧站起身喊道:“娘。”
  徐书怡脚步不停,说道:“走,先去买东西。”
  路过一个小摊位时,崔庆林忽地止住了步子,不好意思地搓手道:“娘,我。。。。。。我想给玉梅她娘买一根簪子,我。。。。。。”
  徐书怡走进一看,摊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头花,木簪,荷包之类的东西,购物的兴致顿时提了上来。
  “小哥,这些簪子怎么卖?”
  “不贵,不贵,三文一根。你们随便挑,随便挑。”年轻的摊主显得很热情。
  崔庆森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三文钱,好像有点小贵啊!
  徐书怡挑了四根簪子并两条红绳,说道:“我们买的多,小哥能不能便宜一点?”
  摊主为难地看了眼徐书怡,终是叹口气道:“好吧,算你们十二文,红绳的钱就免了。”
  徐书怡还价道:“再少点吧。”
  摊主咬咬牙道:“十一文,再不能便宜了。我这也是小本买卖,赚头不多。”
  徐书怡从荷包里数出十一文递过去:“给。”
  这时,一旁的崔庆林急急说道:“娘,这钱。。。。。。”
  “难得给你媳妇她们买东西,这回就算在娘头上好了。”徐书怡打断了崔庆林的话。
  崔庆林涨红着脸道:“娘您绣活不容易,我和玉梅他娘怎能。。。。。。”
  “都是一家人,别说两家话了。”徐书怡再次把崔庆林未出口的话给堵了回去。
  崔庆森的心中涌上来一股暖流,只觉得浑身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坦。
  两个人又到别处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这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想起在锦绣阁时忽然冒出来的主意,徐书怡问道:“大郎,你木工手艺好不好?”
  “啊?”崔庆林摸摸后脑勺道:“简单的做椅子,桌子的没问题。娘想要打什么吗?论木工手艺,其实爹才是咱家最好的。”
  徐书怡笑道:“瞧我这记性,可不是你爹手艺好吗?”
  说着说着,两人就到了停牛车的地方。
  小半个时辰之后,车子进了上河村。
  徐书怡走在前面,半路上遇到了隔壁邻居何氏。
  何氏冲她笑道:“长河家的,你家来客人了,快些回去吧。”
  徐书怡客气地笑笑道:“四海家的,谢你提醒了。”
  何氏脸上的笑容更大了,挥挥手道:“长河家的,你太客气了。要是家里忙不过来,你等会儿就来叫我。”
  “嗳。”徐书怡重重地应道。
  才跨进院门,一张满是笑意的脸孔放大在了徐书怡的面前。
  “哟,亲家母回来了。到镇上买东西去了吧,来来来,我帮你拎这个。”
  徐书怡快速将包裹往身后一藏,笑道:“都到家了,怎么好麻烦亲家您。亲家,你什么时候来的啊?”
  刘氏眼中的恼意一闪而过,回答道:“我辰时初到的,没想到你和大郎早的出门了。”
  大约是刘氏靠得近了些,徐书怡闻到了从她嘴巴里出来的一股怪味,心里一下子膈应得厉害,提着包裹就大步往屋里走,嘴上仍旧客气地说道:“亲家,不好意思,不知道你要来。如果知道你今儿要来,我就不出去了。”
  西边屋门口站着方氏母女俩,方氏一脸讨好地走了过来,说道:“娘,您回来了,辛苦了吧。今儿我娘来看我,还特意带了块猪肉,午饭咱们就做一盘萝卜炒肉,好不好?”
  徐书怡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对从堂屋里走出来的崔兰花道:“兰花,你先把东西放进去。一会儿和娘一道去做饭。”她面上装得不动声色,心里却对刘氏的来意好奇起来。
  吩咐完,徐书怡扭头对刘氏说道:“亲家,你在二郎媳妇屋里待会儿,我这就去给你做饭。”
  刘氏忙冲着女儿使了个眼色,方氏会意,开口道:“娘,做饭的事哪用得着您?您一上午累了,陪着我娘坐下歇歇。”
  来了,徐书怡心中暗道一声,随即说道:“那行,二郎媳妇,午饭便交给你了。”

第14章拒绝

  八月中旬之时,刘氏的一个远房亲戚上门,特意给他们家说了个好消息。原来这位亲戚现在干出了一些名堂,遂打算提携刘氏的独子。
  刘氏的儿子方力从前在私塾里上过一年学,远房亲戚想接他到镇上做酒楼伙计。如果干得好,以后提拔也不是没有可能。
  刘氏夫妻俩自然欣喜非常,自家孩子去了镇上酒楼干活,以后家里的日子还不得变得越来越好?
  送走了亲戚,刘氏喜滋滋地对丈夫说道:“这下好了,力儿的前程总算有了。没听我表叔说嘛,力儿头一年一个月拿五十文,之后每年都能加呢。太好了!”
  方大根也很高兴,颔首道:“的确是好事,是好事。你明儿往上河村跑一趟,把力儿的喜事告诉妮儿去。”
  刘氏脸上笑开了花,回道:“对的,对的,让妮儿也乐呵乐呵。”高兴之余,刘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说道:“他爹,咱们上回说的事,你看。。。。。。”
  “什么事?”方大根有点迷糊地道。
  “哎呀,就是力儿和妮儿小姑子的那件事。”刘氏笑道:“原先你有顾虑,担心崔家看不上咱方家,可现在你瞅瞅,力儿的条件摆在这,我就不信崔家还能拒绝。”
  方大根其实觉得妻子谋划的事有些不大靠谱,除却两家的条件不说,他后来还考虑到了另外一个因素。
  “他娘,这事你先缓缓。力儿到酒楼去当伙计的事一传出去,还怕没说媒的人吗?也不一定非得跟崔家结亲,要是让别人说两家换亲。。。。。。这总归不大好。”
  刘氏却不以为然地道:“换亲是那些无钱下聘,穷困潦倒的人家才会干出来的事。崔家和咱家是什么人家?别人难道还会看不到?他爹,咱们这可不叫换亲,而是叫亲上加亲。”
  见丈夫还要再说,刘氏使出了杀手锏:“他爹,老实跟你说吧。妮儿家那个小姑子是力儿看上的,我那天不小心在他面前露了口风,这孩子马上高兴地跟个什么似的。我问过了,说是咱外孙女满月那天看到了崔家的丫头。”
  “这样啊。。。。。。”得知是自家儿子看上了对方,方大根再也不好说出反对的话了。
  刘氏勾起嘴角,用一种笃定的口吻道:“力儿如今的情况,哼哼,崔家肯定说不出不好来。你啊,就放一百个心吧。”
  以上就是刘氏出现在崔家之前所发生的事情。
  现下,刘氏抱着外孙女坐在徐书怡的对面,笑着张口道:“亲家母,我今儿来呢有两件事情。一件呢就是过来看看妮儿和外孙女,还有一件事情。。。。。。呃。。。。。。同力儿有关。”
  徐书怡问道:“你家力儿有什么事?”
  刘氏闻言,腰板一挺道:“不瞒亲家母,我家力儿出息了。这不,我一个远房表叔昨天来家里了,说要带力儿去酒楼当伙计。永和镇上的一品轩,你知道不?我远房表叔在那里当二掌柜呢。”
  一品轩的名头当然听说过,永和镇上总共三家大酒楼,一品轩就是其中的一家。没想到,刘家还有这样一位能干的亲戚。
  徐书怡露出笑容道:“那我要说句恭喜了。”
  刘氏得意地睨了一眼徐书怡,说道:“力儿一个月有五十文呢,过年还要另算。满一年后,他的月钱就能往上提。你说说,这是不是比一年到头在地里干活要来得好?”
  徐书怡很给面子地重重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猜测着刘氏说话的用意,总不可能就是过来显摆的吧。
  正想着,她的耳边再度响起了刘氏自得的声音:“现在村子里还不知道咱力儿要去镇上的事呢。要是知道了,那上门来提亲的怕是要踩断门槛了。不过我和力儿他爹商量过了,力儿还年轻,过上两年,家里的日子好了再娶妻也不迟。”
  徐书怡不明其意,只敷衍地道:“说的是,说的是。”
  刘氏抿嘴一笑,接着提了一个在徐书怡听来比较突兀的话题:“亲家母,你家兰花。。。。。。我没记错的话,今年十三了吧。”
  徐书怡眼中闪过一抹讶异,回答道:“是啊!”
  刘氏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倾了倾,出口道:“不知你和亲家公有没有帮着兰花相看人家?十三岁的年纪,也该定亲了。”
  这句话一出,徐书怡有些回过味来,难不成刘氏替她儿子相中了兰花?可崔家已经娶了刘氏的女儿了,她难道不担心被别人说换亲?
  下一刻,刘氏说的话果然验证了徐书怡心中的猜测。
  “力儿自打上回在玉芬的满月席上见了兰花一面后就有些念念不忘。这孩子跟他爹一样,是个长情的,认定了一个人就不大会变心了。你看,力儿有心,你家兰花呢,又到了年纪,是不是可以考虑两家再结亲?这亲上加亲,也是件好事不是?”
  徐书怡低头沉思了会儿,照刘氏这么说,方力倒也算是个好人选。只是换亲的名声,还有崔兰花自己的意愿。。。。。。她不能不考虑。
  “亲家,结亲是大事,我一个人可做不了这个主。兰花他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很是看重呢。等他回来了,我再和他商议商议,过些日子再给你答复吧。”
  “啊?”刘氏一听,多少有点失望,不是说崔家是由徐氏说了算吗?现在又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你崔家还是看不上我方家?
  一想到这儿,刘氏怒气陡生,沉下脸把心里所想说了出来:“亲家母,谁不知道这家里是你说了算?只要你同意了,亲家公还能说啥?”
  见刘氏生气了,徐书怡也不高兴了,我又没拒绝你,不就说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吗?你拉着脸做什么?
  “亲家,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谁告诉你家里我做主的?莫非是二郎媳妇?你们这不是要逼着我去死吗?咱们女人哪个不知道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若是今儿你的话传了出去,叫我今后怎么做人?就连我家兰花今后的名声也。。。。。。亲家,你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