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才家的小娘子-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贼,这贼不仅偷了东西,还会用药,把人家这黄花大闺女迷晕了,干了龌蹉的事情。
    好好的一条生命就这样被白白的糟蹋了,镇上的小老百姓也没心情八卦了,全都人人自危,晚上更是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生怕自家闺女也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平民百姓,老老实实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市民,碰到这样的事情,千防万防,也防不住啊。
    镇上陆陆续续出现黄花闺女和小媳妇被侮辱的事件,性子烈的一头就撞死了,忍辱活下来的,也被那些旁观的人指指点点,生不如死,最后实在受不了风言风语,趁着家人不备,也一头撞死在了井边。
    现在镇上的人带着家里的闺女媳妇,全往乡下转移,不管怎样,起码现在乡下还能平安点,钱财现在已经不重要了,身边的亲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钱如意一家子早早就被钱老爹接到了钱家村,海边小镇,比钱家村这边的治安还不好,入室抢劫□□已经不算事了,现在全都是杀人抢人了,好多人家的闺女直接就被偷走了,很可能已经被卖掉了。
    有钱人家还能多雇几个护院,没钱的小老百姓,除了投奔亲戚,也没有其他法子了,没有亲戚投靠的就只能认栽了,在镇上自生自灭,完全没有个盼头。

  ☆、74。活命靠自己

大白天被劫的还算少数,现在这些人的主要犯罪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白天大家还是可以结伴出门的,但是夜间实在是难以防范,这些人作案时间不定,让大家防不胜防。
    百姓们接连遭遇这样的伤害,一直得不到改善,百姓们对朝廷已经不抱希望了,只能自发组织,夜间巡查来防范这帮歹人了,家里老弱病残多的人家,枕头底下都是藏刀的,都做好了跟歹人同归于尽的打算。一旦歹人来了,与其受死,不如拼死一搏。
    镇上基本上已经乱套了,钱家村虽说暂时还没发生大事情,但还是不得不防,毕竟钱家村现在是数一数二的富裕村庄了,一旦镇上没有油水可以捞了,这些人肯定要盯上钱家村的,钱家村离镇上还近,现在就是歹人嘴边的一块大肥肉,随时都可能被吞。
    “相公,我看这情形不对啊,这都几个月了,这么多的人来寻宝藏,能藏宝藏的地方,该翻的早就翻遍了,海边那么多小镇,他们早就应该转移目标了,怎么也不能光挑一个地方下手啊。他们是不是有别的阴谋啊?”
    “我也总感觉不像是好事,县里现在进不去了,咱们这边是彻底地被孤立了,我总感觉咱们这边要出大事情。”钱兴旺一直被不安感萦绕,但是却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咱们也该早作打算,朝廷肯定是指不上了,咱们也不能等死啊,咱们要不要跟村长商量商量,组织个民兵之类的防御一下。”淑德向自家相公建议着。上一世的经验告诉淑德,关键时刻,一个训练有素的部队是极其重要的。
    “我明天跟村长商量一下,村长是见过世面的,跟他讲,他应该会有好的办法。别担心了,有我在呢,我会护着你跟儿子的安全。”钱兴旺搂紧媳妇,安慰着媳妇。
    第二天吃过早饭,钱家男人们讲了一会子话,就去了村长家,没过多久,村长就敲锣打鼓,召集全村人去大榆树底下集合。
    “咱们这个镇上现在不安定,坏人越来越多了,朝廷现在顾不上咱们了,咱们村也要不安全了,镇上的多少闺女跟小媳妇都被这些杀千刀的给祸害了,咱们村这些男人们,一定要护好村里的女人和孩子。就算是拼了命也要护好了。”
    “打今个起,咱们这住得远的,尤其是住在山上的那几户人家,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加点小心,别睡太死,长几个心眼。要是自己不敢住,就来村里头住,借宿在地方宽敞的人家,其他家里女孩多的,晚上把家里的大狗都牵出来,死死守在门口,晚上把门锁严实了,多上几把锁。”
    “打今天起,咱们村里的男人们就跟着我一起操练,咱们按照军营里那么训练,遇到歹人咱们就拼了,遇不到,咱们就当强身健体了。一会女人们没啥事就都回家吧,把家里的粮食该晒的晒晒,不够吃的就去兴旺家买点,男人们一会全留在这,我给你们分任务。”村长站在榆树下,中气十足的安排着村里的大小事务。
    村里的男人们被村长留下操练了,村长是上过战场的人,对于怎样训练还是很熟悉的,而且钱家村上过战场的男人也不在少数。村长向来是个负责人的人,淑德对于村长是非常信任的,要不是因为有他这个外姓人担当村长,钱家村的外姓人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多,早就被排挤出去了。
    淑德现在完全就按战时做准备,广屯粮深挖洞,总是没错的,钱家村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土豆大丰收,玉米也种上了,现在村里的土豆全在淑德家。村民们家里粮食不够的,就拿钱跟淑德买馍馍吃,淑德现在也不贵卖了,就给个成本价格,一文钱能买上两斤烤馍。这个价格,百年一遇,村民们好多都来跟淑德来换馍馍。
    淑德打算趁现在还没乱起来,把家里剩下的土豆渣面粉都做成烤馍存起来,反正烤馍这个东西存放时间要比土豆长得多,真要到了逃难的时候,整点水泡上,就直接能吃,而且十分顶饱,每家都备着点还是有好处的。
    附近镇子已经进不去了,钱家的买卖除了食坊,剩下的全部搁置了,现在做的粉条也都是存放在仓库里,真要发生点什么事情,家里这点粉条,全都得便宜坏人了,淑德就暂停了家里粉条的制作,投入全部人力去制作烤馍,谁家花钱买烤馍,谁就过来帮着干活,自己做自己买,倒是省了一小笔工钱。
    钱兴旺跟钱老爹考量了一下,家里剩下的土豆全都研磨完毕,就把家里的作坊停了,玉米这东西暂时就不磨面了,外一真出点事,家里这点粮食便宜了坏人可就坏事了,土豆淀粉弄完了之后,就把这些粮食全都放进了地窖,旁边时刻备着大量的木材,真的要是坏人入侵了,钱家打算把这些粮食付之一炬,就算是烧了,也绝不便宜这些坏人。
    淑德思考了几天后,还是觉得不放心,就跟钱家人商量了一下,大家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偷摸在家里的地下挖地道,淑德并不是想背叛村里的乡亲们,但淑德却害怕自家被村民给出卖了。
    淑德也想把人都往单纯了想,但是无数的经验教训告诉自己,到了危机生命的时刻,人性的罪恶会被完全激发出来,钱家村这么大个村子,跟自家不对付的人家,大有人在,现在钱家是最有钱的,真要发生大事,大家把最有钱的人家推出去保命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家里的这条地道,是万万不能被外人发现的,真要被别人发现了,这地道就算是白挖了,为了赶进度,钱家的男人和女人们,不分昼夜的挖地道,终于在十天之后,将地道挖通了。钱家地道的尽头是最近的山头,在这条地道里,走上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能直接能跑进山上。
    虽说山上也不安全,但是顺着这个山可以直接跑到隔壁村子的大河,来到大河,大家就有机会往水上跑,水上直通下游,只要跑到那里,总是有一线生机的。淑德好不容易重活一世,可不想把命折在这些坏人的手里。
    淑德在地道口,挖了个秘密地点,将家里的衣物和粮食全都埋进去了,这些衣服粮食,足够钱家一大家子活上半个月了,家里的钱,现在也被淑德放在好取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情,拿起钱就开跑。
    钱家这条地道,淑德带着家里的女人孩子们,已经演练过无数遍了,基本上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有秩序的逃亡,确保发生危险后,钱家人能够迅速撤离,一旦钱家人逃出生天,山边的洞口,就直接往里面扔石头,填上泥土,以防被追兵追上。
    家里的一切基本上都已经准备完毕了,淑德想将家里的食坊关了,如果不想给歹人提供大本营,店铺可以一把火直接烧了或者砸漏风了。
    本来是个很好的建议,但是钱家男人们竟然全都不同意,不仅没把食坊关了,反而雇了更多的村民,还将家里的作坊重新开了起来,将做好的土豆粉条,一批一批的往海边食坊送,每次送货,全都是十多个强壮年一起,现在海边食坊每天固定十多个人在忙活。
    家里的食物被拉出去的越来越多,但是钱却拿回来的越来越少,淑德总感觉这帮男人,肯定有事,一定是背着女人在密谋什么重要的事情,淑德问了好几次,但是钱兴旺意外的嘴硬,淑德也实在找不到什么法子撬开他的嘴,就只好通过蛛丝马迹来观察。
    钱兴旺一天一天的不着家,淑德实在是找不出破绽,最奇怪的是,就连范老头和范栋梁也三缄其口,打死都不说,把张氏跟淑德瞒得死死的。男人们这样瞒着女人们,就说明这件事情肯定是极大的,不能让女人们知道,应该是害怕女人们知道真相会受不了。
    淑德现在非一般的烦躁,总感觉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但就是想不到什么法子来解决,每天除了蹦蹦哒哒锻炼体能之外,就只剩下制造辣椒水这样的防身武器了,既然想不出好法子,那就只剩下跑得快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现在钱家村已经禁止通行了,村长带着村民们,在村口设置了一个大陷阱,每次钱兴旺带着人送货也是从田地里迂过去,那个陷阱被设得的极其的隐蔽,除了钱家村的人,外人肯定难逃,现在男人们除了操练,就是挖陷阱,现在村里面每家门口都设置了个小陷阱,只为逃命的时候,多一线生机。
    以前在家闲着无聊,喜欢八卦的老婆子小媳妇,也因为最近村头陷阱里多出来的几个坏人,而人心惶惶,就连白天,女人们也把孩子们看得紧紧的,能不出屋就不出屋。
    在这样的担惊受怕中,又过了一个月,村民们迎来了最黑暗的那一天。

  ☆、75。危机解除

自打村口陷阱里莫名其妙出现的几个陌生人,钱家村的村民们再也不能快乐的八卦种田了,现在钱家村只要出现狗叫,就能在村民中引发一阵骚动,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真的是让人受得够够的了。
    女人们在家缝缝补补不出屋子,基本上已经与世隔绝了,男人们却依旧一批一批的往外走,每隔三天,男人们就去码头,给食坊送一次货,但是外面的形势怎么样了,男人们却绝口不提,女人们问多了,没有回应,也不愿意问了,反正知道不知道,对于现在的形势也于事无补。
    除了钱老爹之外,钱家剩下的三个男人,每个人都轮流去食坊坐镇,去了就要跟着一帮男人在食坊住上三天,什么时候再去一个才能换回来。让女人们整天跟着担惊受怕的。
    上次钱兴旺遭遇了抢劫之后,淑德一见自家相公外出,心里就犯慌,但是别家的男人们都出去,淑德也没理由让自家男人不外出,就只好将担忧埋在心里,好好的持家过日子,以免让自家相公在外,还要担忧家里的情况。
    钱二嫂想借着李梧桐那件事情,不让钱二哥出去,但李梧桐改嫁这件事情,早就被淑德娘给八卦出去了,而且钱二哥还意外的坚持,这男人一上来倔劲,钱二嫂也拗不过,也就放任不管了。
    家里最大气的竟然是钱大嫂,钱大嫂也知道相公在外危险,但是作为家里的老大,钱大嫂也不闹也不吵,每次送行都给钱大哥准备得好好的,微笑的送走钱大哥,然后回家偷摸掉眼泪。
    女人们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一个月,突然有一天,钱家村的男人们都回来了,大家都毫发无伤,而且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回村第一件事,就是开开心心的把村口的陷阱给填了,将村里戒严的东西都给撤了,短短几天就将钱家村恢复原样,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钱家村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这一个月的担惊受怕就跟做梦似的,但是去过码头小镇的人,就会明白,有些事情是真的发生了,有些人因为这场没打起来的战争,饱受伤害,而这些受害的老百姓,却只能擦干眼泪,抚平伤痕,继续过日子。
    但是真正参与那件事的人才知道,那一天,到底是有多么的惊险,要不是提前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要不是留下的钱家村男儿没有怂的,要不是大家之前的严实口风,那么那一天,大家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家里的老婆孩子了。
    危机过去了,码头小镇来了很多驻兵,在码头小镇选了块地方,建了军营,小镇的治安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逃走的村民也纷纷回到了家乡,重新建造家园。
    杨县令带着县尉,抓捕了危害钱家镇子的几个淫贼,这些杀千刀的,被杨县令绑在镇中央的大柱子上,在太阳底下暴晒,每日只给一口饭吃,早中午各抽一顿鞭子,每次抽鞭子的时候,百姓们放下手头的活计去围观,打完之后,镇上的村民无不上去啐上几口,往他们身上扔石头,撇菜叶子,更有甚者,直接拿着大棒子打,杨县令也不去阻止,折磨得这几个淫贼恨不得马上死去。
    也许这样对待这几个人会有人认为不人道,但是对于镇上这些受过伤害的百姓们,杨县令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好办法,来纾解百姓们心中的痛苦,那些姑娘媳妇被糟蹋的人家,明明没有犯错,却因为码头小镇流窜过来的几个罪犯,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看到自己治下的镇子竟然遭此大灾,杨县令好恨自己的无能为力,自己被困在县里,好不容易带着人杀出来,镇上却已经被这些人给祸害了,看到这么多的无辜村民被害,饶是上过战场,斩过敌军头目的铮铮铁汉,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这也是为什么,一向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杨县令,会不顾身边师爷的阻拦,在未得到知府老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这几个罪魁祸首给绑了,游街示众,让百姓们出恶气。
    封闭了两个多月的钱家村,终于可以跟外界沟通了,村民们争先恐后的去往镇上凑热闹,这就是人性,这就是鲁迅笔下所谓的血馒头,没受到灾害的人都会庆幸,灾难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对于别人遭受的灾难,也不过是这些人口中八卦的谈资罢了。
    淑德本不愿凑这样的热闹的,这样的热闹看得让人心塞,让人憋闷,这样的情景,让淑德想起了上一世的那些中东难民,只不过这次的受害者是自己的同胞,让人更加的难受罢了。
    战争中受害的永远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真正有点能力的人,早就逃了,上下这些没有能力自保的百姓,就只能任由别人屠杀。
    像淑德这种生长在和平国家的人,根本体会不到中东人民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也体会不到他们那种,有今天没明天的活法,他们对于淑德来说,不过就是新闻联播里播放的外人,是战争的牺牲品,看着可怜,让人同情,但却不会想着去救助。
    现在角色调转了过来,淑德变成了战乱时代的难民,虽说是一个没有经过战争的难民,但是这几个月的感触,已经让淑德再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了。
    应县令的号召,现在家里有粮食的富户,提前拿粮食来交税。这一次,淑德家没有后退,因为钱家人对杨县令有充分的信任,这样的好官,值得淑德捐献家里剩下的粮食。
    因为要重建小镇,淑德是过来帮忙的,久不出村的淑德,此时看到这满目疮痍的小镇,饶是再铁石心肠,也不会将粮食藏匿起来了,淑德不是大善人,但是淑德也不是那种极度自私的商人。
    此情此景,淑德早就忘记吝惜自家的东西了,如果家里的东西能帮着这些受害的百姓度过难关,淑德和钱兴旺不介意家里的买卖少赚钱点,同胞遭此大难,怎么也不能再顾着家里的那点小算盘了。
    引发这场大难的罪魁祸首是那些前朝余党,他们勾结海外的敌国,打算侵占这片海域,然后通过打海战来击溃周边的驻军,获得海上制霸权,所以这帮前朝余孽主要集中火力在海边的镇子,就是为了控制海边的镇子,通过海运给军队运送物资。
    本来海周边的小镇都控制得差不多了,就差码头小镇这一环,就可以闭合了,一旦码头小镇沦陷,敌军就会将这几个小镇子,全都掌握在手中,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幸好掌权者终于醒悟过来敌军的目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虽说附近的百姓被祸害够呛,但是起码没有酿成更大的错误,百姓还是免受了战争之苦。
    不过遭殃的地方太多了,钱家村的镇子跟这些镇子相比,根本就不算受灾,朝廷也没有派发多余的粮食来救助,杨县令就只好故技重施,从富户的粮仓里先挤出点粮食。
    不过这次杨县令要客气很多,不是直接要,这次将粮食主动贡献出来的人家,不仅能免税,还能获得嘉奖,所以大家都积极响应杨县令这个“粮食抵粮税”政策。
    淑德带着家里的女工们,将家里剩下的玉米磨成粉,再加上没吃光的烤馍,全都一古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