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情面,语气里充满厌恶:
  “你个缺德倒霉冯老头,你要活够了自个儿作死去!不要阻着别人过日子、给我们东山村抹黑丢人!老子一年到头为一大村子人忙活,就盼着这一天跟儿孙欢聚团圆,可不想让你拖累!你冯家落到这步田地,全是你们自作自受,怨不得任何人!今儿我说了算:是冯家理亏!冯家人犯错!田氏,带着你闺女回屋关紧大门!你们冯家的也都散了散了,回家整菜过年去!就这样!事了!”
  村长手里鞭子啪地一甩,颇有点县官惊堂木的威势,就这么判定了今天的村民纠纷事件!
  锦绣原本准备好一套说词,是应对冯进冲她讨要奉养的,想让村长作证,彻底断掉跟冯家的关系,但村长急着要回家过年,指令田氏赶紧回屋,又吆喝驱散赶来看热闹的村人,田氏也唯恐摆脱不掉麻烦,连跟关家人打招呼都免了,捉小鸡般一个一个拖拉着三个女儿进门,哐当一声紧闭院门,插上三道木栓,这才长长松一口气,锦绣也就作罢。
  村长惦记自个家里,只等田宅院门一关,他就揪着关杰送他回家去了!冯家人纵使不甘心,但田氏母女再也不露头,他们对着那坚固的高墙和厚实的硬木院门徒叹奈何,只能在外头乱哄哄闹了一阵,最后像一群斗败的公鸡灰溜溜沿原路回去了!
  等田小舅回到田宅,听锦云述说一遍,不由得摩拳擦掌咬牙切齿,直后悔自己来迟半日,不然就可以把冯老头和冯进尽情地狠狠地揍一顿——送上门来的,不打白不打!
  田氏心情平复之后,就进厨房动手开始准备饭菜,好些大菜从前天就开始弄起来,做成半成品留着,反正大冷天也不会坏,况且锦绣夜里还会把这些半成品收进洞天保鲜添加灵气,今天只需要开大火上笼蒸、下油锅煎炸,另有一坛佛跳墙从今天凌晨就以文火蒸着,其它要现做的,白斩鸡由田小舅抓鸡宰杀,顺便收拾好西山村乔地主家送的两尾大鲤鱼,汤品素菜之类也不是很难,田氏一个人应付得来,没让姑娘们动手。
  田宅的年夜饭十分丰盛,鸡鸭鱼肉山珍野味应有尽有:佛跳墙、水晶肘子、红烧狍子肉、烤鹿脯、五香乳鸽、油焖虾仁、八宝鸭、烧鸡、红烧狮子头、糖醋排骨、煎茄盒、什锦素鸡、四喜丸子、四鲜汤……餐厅里最大那张圆桌都摆不完,还得另加一张八仙桌,热腾腾的香气飘散在大宅上空,怕要把天上神仙都馋得掉口水了!
  这也是锦绣不肯委屈自己,莫名其妙穿越到古老年代,没有汽车电脑手机生活环境很不方便,但老天给了她一个葫芦洞天,那就是让她过得舒心点,吃货的本质总要保持下来!
  她费劲做得个手抄本,题名“南北菜谱集录”,宣称是自己从县城书摊上买到的,拿回家来煞有介事带着田氏和锦玉、锦云在厨房里鼓捣了几天,做出了几道美味又精致的菜肴,把田氏乐的,真当自己女儿是天纵奇才,看着个菜谱乱动几下手就能做出好吃的!
  这么多菜自然吃不完,若在平时就要嫌浪费了,但大年三十晚的饭菜却非得要剩下了才好,表示年年有剩余!
  年夜饭向来是自个家团团圆圆欢聚一堂,不兴去别人家,因而田氏没邀请关家过来一起吃,母女四个和田小舅围桌而坐,安然自在边说边吃,不知不觉竟在饭桌上消磨了一个多时辰,各人都吃得不少,田小舅要离开饭桌时才发觉自己吃撑了,捧着肚子哎哟直叫,惹得锦绣姐妹几个哈哈大乐,田氏赶紧把锦绣准备好的消食茶给他灌了一碗。
  俗话说三十晚大灯大火,意思就是今晚上家里要灯火明亮,灶下炭火不熄,喻意来年家运红火光明!乡村里再穷的人家,宁可平日省着些,今晚也一定要保持家里灯火不灭,至少坚持到三更天!
  田氏显然很迷信这个,把厅堂的两盏大灯都给点起来,厨房、厢房也留灯,连二楼都点着几盏羊皮灯,分置在各个房间里,灯光透出去,照得院子里都是亮堂堂的。锦玉和锦云很高兴,锦绣更加喜欢,这样让她想起那个电网遍布的世界,夜晚的城市依然明亮如白昼,不眠不休、热闹繁华!
  田小舅喝过消食茶,很快没事儿了,立刻跑到厅堂拿着抹布把那张红木八仙桌擦了一遍,然后找出纸牌,大声招呼院子里的三个女孩进屋玩纸牌。
  落在这么个年代,又是乡下村庄,人们为了省灯油,一入夜就要上床睡觉的,过年也别指望有什么娱乐节目,好在锦绣平日去县城时买得些如围棋九连环鲁班锁之类的回来琢磨着玩,趁隙还用硬纸片自制纸牌,教会他们几种纸牌玩法,每个人都觉得新奇有趣,田小舅玩得特别入迷,哪怕只跟他玩个上下游他也乐此不疲。
  四人围桌而坐,玩到高兴处就忍不住哈哈大笑,时不时地又要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田氏也搬了张桌子在近旁,一边包饺子一边看他们玩牌,还得给他们添茶水送小零嘴儿,到时辰了又要跑厨房给他们下饺子,忙忙碌碌,却是乐得合不拢嘴。
  大年夜就在这样简单快乐的氛围中过去了。

  ☆、第七十八章 过年

  大年初一清晨,天还没亮透,田小舅被田氏叫起,在庭院里燃放了六挂长长的鞭炮,这在村庄里是罕见的,点到第二挂鞭炮的时候,院门就被拍响了,田氏笑着走去大开院门,迎进来一群五岁到十岁不等的男孩子,男孩们平日皮得很,年节里也是被教导过,进门都会喊一声恭喜发财什么的,然后就吵吵嚷嚷地跑去抢夺鞭炮。
  年初一不散财,即不花钱也不往外送东西,但进门来贺新岁的就得好好招待,田氏也像其他人家一样给孩子们发糖果,不过她的方式比较土豪:捧出个装满糖果瓜籽红枣的大簸箕往院子里石桌一放,任由孩子们随便抓,孩子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辰时初,关谷来了,规规矩矩给田氏行礼贺年,关谷不是小孩子不能只拿糖果打发,田氏给了他一个红包。
  看到关谷收红包,锦绣倒没什么想头,锦玉和锦云忽然就醒过神来,一齐围上去左右抓住田氏的手臂摇啊摇,田氏咯咯咯地笑着,又掏出几个红包,分发给锦绣三姐妹,连田小舅都有一个,把田小舅喜得见牙不见眼,说这是他平生第一个红包,就不推辞了,得好好收着!
  几个人拿到红包就聚一块打开来看,都一样,全是二钱银子,这也算田氏大方了,通常村庄人家给小孩发红包最多封五六个铜子钱,也只是那些日子稍微好过的人家才会有。
  关谷上门来贺岁了,田氏便让锦绣姐妹三个也去关家道声恭喜发财,关木夫妻早准备好糖水和果仁瓜籽儿,三个小姑娘各喝了半碗糖水,抓一把瓜籽儿,关杰笑呵呵给她们每人发个红包,感觉入手沉甸甸的,回来拆开一看,居然是几个打成花朵样儿的银裸子,锦玉和锦云爱不释手,锦绣心里暗道这关杰倒是比田氏多懂点情趣。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可以外出逛游或随意窜门儿,但雪一直下个不停,天亮后还越下越厚,天气也冷得很,大家无心出门,索性就窝在家里玩棋牌。
  初二,田宅大清早门上挂铁将军,田小舅赶着马车,带田氏和三个姑娘去了田家庄拜年,直到傍晚才回到家,把从娘家得来的蒸馍分几个送去关家,余氏拉着田氏说了半天话:原来早间她们娘几个走得没多久,冯家又来了几个人,这回是冯莲花和她夫婿抱着孩子来,刘氏和冯桃花冯柳花几个陪在一边,说是姑奶奶回门,特特备了一份年礼要送到大嫂和侄女们这边!结果在门口站半天等不到人回来,最后只好走了!
  田氏念几句阿弥托佛,庆幸母女几个走得快,省了一场麻烦!
  关家已出嫁的大女儿也和姑爷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拜年,关家今天宰鸡杀鸭蒸馍热闹得很,关木夫妻请田氏母女一块过去用饭,田氏笑着道谢并婉拒了。
  第二天初三,田大姨全家来到,跟着来的还有田家两个姑奶奶、姑爷以及小孩们,一时间满院欢声笑语热闹得很,夜晚田大姨和姨丈回去看家,其他人都住下,方大牛跟东家告过假,也只能拖到初七就要回州城,但表兄弟姐妹们聚一块儿实在高兴,就一直在田宅住到初六,下晌客人们吃过田氏张罗的饯行宴才一起告辞离开。
  临走时方大牛还不忘提醒田氏,让她上元节和他的娘一起,带表姐妹们去州城赏花灯,他在州城赁得一处宅院,不用担心没有住处。
  田氏从未出过远门,连镇集都极少去的,一下子要跑州城去,她心里可没底儿,只是笑着先点头答应下来。
  歇过一天,初八初九田氏开始和村里平时有往来的刘婶、黄婆等人相互撺门走动问个好、送几样各自娘家得来的小吃食,顺便八卦一下村里的新鲜事儿。
  锦绣、锦玉因家里有客没外出拜年,村里叶水灵等几个小姑娘倒是陆陆续续来田宅玩过几次。初九日锦绣和锦玉带上年礼去杨家,和杨冬妹坐了一小半天,见杨家有客上门,便早早告辞了。
  锦云年纪小另有一拔玩伴,往年在冯家,过年她还得干家务活儿,不是替姑姑们洗衣裳收拾屋子就是在灶下烧火,根本不准出门的,今年才第一次尝到过年的快乐滋味,和小伙伴们像风儿似地四处乱窜,玩得不亦乐乎。
  田氏从女人堆里听到的八卦,回家也跟孩子们说些,虽然她不愿意再提冯家和张家,但不说它们都在那儿,不如告知锦绣姐妹算了。
  其实锦绣也在叶水灵她们那里了解到一个消息:张瑞文不知道犯的哪门子倔,就认定了东山村,在锦绣这儿碰壁之后,他竟说服张家父母,遣媒人来东山村林家提亲,要娶与他同年考取童生的林友容的亲妹子林春蔓!就在初六那天,两家已议定了亲事!
  叶水灵说他这是故意要给锦绣添堵,田氏说起这事也小心地看了看锦绣,锦绣哧笑一声表示张瑞文想怎么样,真的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
  再来就是冯家,冯家今年的年节过得简直糟糕透顶,大年三十跑到田宅闹过那场回去,一个个无心做吃的,夜里几个姑娘和孩子们肚子饿了,冯梁氏就压着刘氏和小梁氏胡乱做些饭食出来分吃,连祖宗都不供!刘家跟冯家只隔一堵院墙,大半夜听见冯老爷子在那边咆哮怒骂,冯梁氏顶嘴,被冯老爷子拿棍子打得嗷嗷乱叫,这算是冯老头第一次打了冯梁氏,刘婶细听着,好像给打伤躺床上了,初一起就没听见那边传出冯梁氏的说话声!
  大年初九,田宅接到一封请柬,西山村乔地主家将于正月十一办年宴,乔太太请田氏母女四人前往赴宴。
  田氏拿着请柬有点为难,她不太习惯跟地主家女眷相处,上次新居入伙时乔家不请自来,弄得她有些着慌,后来想着以后人家有什么喜事自个儿悄悄随个礼过去就成了,不料乔家小姐和少奶奶爱吃田家的果脯蜜饯,开口问哪里买的?做为主人当然不可能光告诉人家从县城买的就算了,田氏只好给装了一篮子果脯蜜饯送上乔家马车,结果乔府年前在自家池塘凿冰捞鱼,让家丁送来两尾鲜活大鲤鱼,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这种活物可是十分难得的,有些富裕人家拿着银子都买不着!
  乔家送鱼除了答谢那篮子果脯,也是诚心要与田家继续交往,田氏若不去,会让人挑礼,好像不太好!
  田氏抬眼看了看三个女儿,最后一咬牙:去就去吧,不就地主家么?还能把自己给吃了!

  ☆、第七十九章 随礼

  欢喜过大年,又到浪漫情人节,亲们,情人节快乐!俺们大家都要幸福美满,快快乐乐的哟!
  --------
  --------
  对于田氏的纠结矛盾,锦绣不刻意去帮她开解,眼界、见识和判断力,得自个儿凭经历慢慢积累,不能全靠提示教导。
  田氏最终决定应邀去乔家赴年宴,锦绣觉得挺好,日后母女们的生活水平只会越来越高,田氏身份也会上升为乡绅级别,总得要跟那些人打交道,一味回避不如早早出现,彼此开始相互了解。
  回想当日自家办入新居酒席时,张家和乔家也有接触,那乔地主看上去是个十分敬重读书人的,和张立洲父子、冯进相谈甚欢,想必这次年宴也会请他们几个酸秀才,锦绣不想再跟张瑞文凑一块让别人当谈资,决定正月十一那天找个借口不出门,田氏领着锦玉、锦云两个去就行了。
  田宅离西山村乔家真的不算远,按田小舅的说法,转过西头围墙,顺山脚拐个弯再绕过一片树林子,车轱辘转百来下就到了。
  田氏和锦玉、锦云巳时出门,直到快酉时才回到家,本来很不积极赴宴的,居然能在乔家呆这么久,锦绣表示很惊奇。
  田氏看上去神情挺愉快的,笑着说道:“也不光是我们留到这时候,乔太太很客气,招待得好极了,大伙儿吃完酒席就请到暖厅坐着,边说话边煮茶喝,后来又再摆上来一桌,是些香羹、热糕点和面食,那面食配了牛骨头汤,还放了牛肉片,乔家自个儿宰的牛,那汤肉香气扑鼻光闻见就想吃,这不大伙又吃了一顿鲜美的牛肉汤面才散!”
  锦绣笑问:“娘和那些太太们坐一块儿,觉得拘束吗?”
  “不觉得啊!”田氏自己也有点不相信:“不去不知道,原来那些有钱人家的太太们都很和气,好说话着呢!都不用我露怯显笨,她们自个儿要来跟我亲近,不少人说我这衣裳做得合身又好看,我可没敢说这是你裁的!那葛庄来的一个老太太还特地走来跟我说:她也是田家庄的姑娘,嫁出去几十年没回娘家了,说着说着都抹起眼泪来!”
  “所以说,娘不必太在意别人是什么样的身份,只需要做好自己,咱们品性端正与人为善,有眼光见识的人自然会分得出高低好歹,瞧不上咱们的人,指不定都不及咱们好,那不来往也罢!”
  田氏叹息一声,笑着点了点头。
  锦玉把乔小姐写的一封问候信交给锦绣,说道:“姐姐猜得没错,爹和张家父子果然来赴乔家的年宴!张瑞文朝我们这边瞧了好几次,要是没那个林友容跟着,他可能会走来跟娘说话呢!”
  锦绣笑了笑:“又不真的是陌生人,他来我们家吃过酒,娘算是长辈,他找你们说话也无妨啊,礼仪所在!他瞧着娘却不给娘见礼,才是不正常,失礼了呢!”
  锦云在旁边猛点头:“我就说嘛,他也算读书人?都比不得我懂礼!”
  大家听了锦云这话,都忍不住笑起来。
  入夜,田氏正跟锦绣姐妹说着这两天去流木村的事,院门忽然被拍响,田小舅走去瞧看一下,回来说是冯家的两个男孩,其中一个想是走不惯夜路崴脚了,哼哼唧唧地哭着,田小舅就问田氏要不要开门?
  锦绣皱眉,冯家人怎么还不消停,深更半夜又来找事。
  田氏听有人崴脚了,也拿不定主意,看向锦绣。
  锦绣道:“走不惯夜路的必定是冯玉文,另一个应该是冯玉海。冯家人不讲道理又会耍赖,为防出妖蛾子,就不开门了,小舅可问问他们来这儿是要做什么?”
  不一会田小舅再次跑回来:“说是冯进在乔家喝醉酒,肚子也吃坏了,现今在家吐个不停,想要几瓶那个……秋梨膏!”
  锦玉恼道:“要几瓶?咱们家如今统共就只有两瓶了!”
  田氏叹气:“给吧给吧,要是不给,他真的从此坏了身子,又得嚷嚷着说你们不孝!咱东西给了,他不能好起来也怨不到你们!”
  说着起身进屋去拿秋梨膏,锦绣说道:“娘,只给一瓶!并且告诉他们:这是最后一瓶,再没有了!他们若还想要,除非进山找到经霜的鸟梨来!”
  田小舅把秋梨膏拿去给了门外等着的冯玉海和冯玉文,转回来手上多了张请柬,又倒出一则消息:
  “这请柬是张家给冯家的,刚刚门外那孩子转告冯进的话:镇上张家前两天刚添丁,得了个男孙!明天洗三,摆酒宴请亲友到家庆祝,请柬是送到了冯家,但前儿张家来这屋吃过乔迁酒宴,该由田氏给人家还个礼!”
  田氏怔了一下:“张家那个妾生了?得了个男孙?她倒是好命!”
  锦绣懒得作声,事不关己。
  倒是锦云问了句:“娘明天又要去吃酒了么?”
  田氏摇头叹息:“我倒是想去呢,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说你张伯母也是个好人,只可惜张瑞文做事不厚道……张家没给咱家请柬,这是不想继续来往了。可你爹又要咱们来还这个人情,那就随份好礼过去,不用特地露面了!”
  第二天,关谷在田宅关起大门安心读书,田氏则领着三个女儿,一大早就坐上田小舅的马车去了流木村。
  马车上放着个宝蓝色绫布包袱,是特地为张瑞文刚出生的庶长子准备的礼物,张家看重子嗣,专为庶长子办洗三酒宴,冯进把请柬都扔过来了,那就送份礼呗,没什么大不了的!
  母女几个去流木村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