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小声议论着:“这是怎么说的?就算娘几个炖了一锅大骨汤,还有两个姑娘没回来,人家都没开桌吃饭,怎么就非得先端给你呢?太不道理了!”
  “这冯婆子越来越不像话了!”
  “这还是把人家离出去了的,想想从前母女几个归她管的日子,啧啧!骨髓都让她吸光了!”
  “就是啊,这日子谁过得了?田氏还是赶紧搬走的好!”
  锦绣和锦玉跑进篱笆院,锦绣道:“这是又要上门打架吗?”
  院子里静了静,冯梁氏转过脸看见锦绣姐妹,立刻嚷道:“你昨天怎么说的?炖了大骨汤送一盆给你爷奶,现在大骨汤在哪里?”
  锦绣这才记得闻一闻弥漫在空气中的骨头汤香气,空间泉水炖的骨头汤,真不是一般的香啊,怪不得冯梁氏这婆子都发狂了!
  锦绣说道:“我们出门的时候交待锦云用小火煨,骨头才炖得够酥,也没到吃饭时间,你急什么呢?”
  院子里有人笑出声。
  冯梁氏恨道:“管你们几时吃饭,该先把大骨汤敬给老人!”
  屋门吱扭一声开了,锦云满面潮红跑出来,扑到锦绣怀里:“姐,她们想踹门!娘都快急哭了!”
  锦绣拍拍锦云:“没事没事!她们虚张声势,跟你闹着玩而已,哪里真敢踹?为一锅大骨汤踹人家的门,三姑四姑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院子里响起更多笑声,有人说道:“到底是秀才生的闺女啊,瞧人家多通透,端定得很,张嘴说话词儿都不同的!”
  冯桃花、柳花脸红脖子涨,却是不敢吱半点声,此刻能够遁地,她们早遁了。
  冯梁氏毕竟活了一把年纪,听得出锦绣话里的意思,桃花是待嫁的,柳花正托人说镇上的亲事,两个姑娘名声当真要紧得很呢!
  她一时间拿不准要不要继续闹下去,而躲在屋里没脸出来的冯老爷子,终于还是露面,站在屋檐下吼了一声:“还不赶紧给我死回来!”
  冯桃花、柳花得令般争先恐后走出篱笆院,低着头往正屋跑,冯梁氏刚要动脚,刘氏和冯枣花却一边一个抓住她,提醒道:“娘!还没问她们,银子呢?”
  冯梁氏立刻精神起来,瞪着锦绣问道:“说你们姐妹前些日子上山寻了不少山货去卖,换得三四十两银,在哪?赶紧拿来我收着!”
  围观的人们啧啧连声:乖乖,值三四十两银子,那得多好的山货啊?
  人群里的黄婆脸色一变,四面看看,见靠院门边的周婶子悄悄踅身出去了。
  黄婆撇嘴:老婆子我虽然多嘴,可也知道锦绣母女不容易,她们姐妹得了人参卖钱的事还是别乱说的好,那女人却是不厚道,转天就给传出来了!
  锦绣说道:“没错,我们姐妹山,冒着被豺狼虎豹吃掉的危险,跟别人进了深山,捡到山参和松茸、猴头菇,换得几十两银子,我们要留着盖新屋的,不然半年期限一到,我们母女到哪里去住?”
  “你们母女尽管住着,没人敢说什么!”
  冯老爷子走进篱笆院,看着锦绣说:“家里地方够宽敞,不用盖什么屋!到来年你三姑四姑出嫁了,你们几个姑娘就搬到东厢瓦房去住,这西厢还留给你娘住,她愿意翻修,就买些瓦片盖上!”
  锦绣转开眼睛,淡淡道:“多谢了,不用的。”
  哼哼!我自己新屋不盖,还帮你翻新旧茅草屋,休想!
  “这里是你家,你是我冯家嫡亲的大孙女,将来从这家里嫁出去,有面子!”
  锦绣心里继续冷哼:是你有面子还是我有面子?说清楚!
  冯老爷子却转去驱赶看热闹的人们:“不看了不看了,谁家没个锅碗相碰的,都回去,回去煮夜饭吃!”
  冯老爷子栓上院门,院子里清静,冯梁氏却盯上锦绣交到锦云手上的点心盒,以及锦玉臂弯的大包袱:
  “点心留些给你娘,也孝敬你爷奶几个!”
  锦绣把锦云往屋里推:“拿去屋里给娘替你解开!”
  锦玉也逃不过,被冯梁氏和刘氏紧紧拽住:“这包袱里又是什么?”
  锦玉无奈,只得开个角儿给她们看:“只是鞋子,我们的鞋子全是烂,买了四双新鞋!”
  冯梁氏心里那个抓挠:都是千层底厚棉布面的啊,又软乎舒适又结实耐穿,自己多少年没穿过这样好的鞋子了,田氏娘儿几个却是一双接一双地买,败家啊!
  冯梁氏和刘氏死死抓住那厚实底儿的布鞋,想抽一只出来,如果不是鞋店伙计手腕有劲儿绑扎得紧,真的会被她们各抽走一只去
  冯枣花说道:“锦玉,你们才刚买了新衣新鞋,这个就留给你奶你婶和你姑穿吧!”
  锦玉哪里肯?不声不响和冯梁氏、刘氏比手劲争抢。
  锦绣慢悠悠道:“天晴了我们要上山,耗鞋子着呢,两双哪里够?我们自己又没空做,所以只要去镇集,只要拿得动,我们还会再买鞋子,五六双换着穿!”
  说完,突然发力,劈手夺过三个人争抢着的装鞋子的包袱,抱着回屋去了!
  锦玉跟进来,哐当一声合上屋门,上栓!
  这孩子是真怕了冯梁氏的厚脸皮了!
  从门缝里瞧见,冯梁氏几个在冯老爷子挥着手威胁示意下,灰溜溜走了,锦玉这才松口气。
  田氏坐在炕上唉声叹气,她虽然能下地在自家屋里走动,却怕走到外头腿软站不稳,所以没到门口去。
  大姐、二姐和娘说话,锦云就赶紧洗手,舀大骨汤、端白面窝窝头上桌,还有一碟翠绿鲜嫩的茼蒿菜,锦绣昨夜睡前把蔬菜们放进洞天,今早又拿出来,中午和锦玉去镇上时,交待锦云趁蒸窝头的滚水,把茼蒿菜一烫即捞起,到时候下到大骨汤里,好吃着。
  锦玉问:“娘,还要不要送大骨汤?”
  田氏也不知道:“闹成这样,你爷怕是不高兴了。”
  锦绣道:“别送了,万一爷发脾气全泼掉,白白浪费!”
  锦云开心地嚷了一声:“吃饭喽!”
  于是娘几个洗手上炕吃饭。
  冯老爷子在院子里听见锦云那声喊,就走回堂屋去坐着,谁知等了一晌不见骨头汤送来,老头子起身在屋里转了两转,直接往篱笆院走去。
  田氏母女正边吃边大赞骨头汤香浓美味,大骨炖得都酥烂了,骨髓轻易就能吸出来,香甜无比,茼蒿菜也脆嫩可口,别样清香……
  屋门忽然被敲响:“锦玉,给爷的骨头汤咋不送来?”
  屋里母女几个集体无语——这老爷子没生气啊?他自己找来了!
  锦玉开了门,冯老爷子空着手进来,没拿碗,这屋也没有大碗给他盛走,上次盛饺子的盆刘氏说原本就是厨房里的,没还来呢!
  冯老爷子说:“我也没吃晚饭,就在这屋吃吧!”
  母女几个再次集体无语,锦绣心里怒吼:“冯老头子你还能再不要脸一点吗?”
  事实证明冯老头能的!
  虽然是前公公,田氏毕竟做了人家十几年儿媳妇,孝顺惯了,可不敢当面做出下脸的事,还拘着几个女儿,让她们给爷让座,替爷盛汤,她自己挟了两块骨头肉放进前公公碗里,还亲手敬给前公公一个白面窝头。
  锦绣看得翻白眼。
  母女四个挤到了一堆,冯老爷子自个儿舒舒服服占着方桌一边,锦云喝够了汤,开始啃骨头和窝头,就把锦云的碗给冯老爷子用,冯老爷子呼呼呼喝完三碗大骨汤,眼睛都眯了起来,然后啃白面窝头,几筷子把那碟茼蒿菜搞光,连连点头,对锦绣说道:“茼蒿就得这样弄,好吃得很!你奶她们不会弄都说不好吃,以后,你们尽管去后园摘菜,爷让你们去!”
  锦绣喝汤不作声。
  冯老爷子见锦云随便一口就咬下大骨嚼着玩,他也啃嚼起来,连声称赞:“嗯,你大姐到底读过几本书,有见识!大骨就是得用文火慢慢煨的好!”
  锦绣继续不作声。
  冯老爷子吃饱喝足,就问锦绣:“真得了人参?真卖得那些银子?”
  锦绣点头:“是真的,原本要留给娘吃,娘不让,娘说要换银子,起个屋给她住!”
  冯老爷子看了看田氏,叹口气:“锦绣她娘,先前是我们考虑不周全,也是你那大姐太急躁,本不该这样的!现在签了文书,她倒不来了,把你这么扔着是什么意思?你也不用急着起新屋,这屋你稳稳住着!等我让老大回来,终究是十几年夫妻,孩子都这么大了,你们再说合说合,还是好夫妻!”

  ☆、第二十六章 田氏出门

  田氏低着头,也不说别的,只答道:“她爷,我姐没有不管我!她给银钱买药治好了我的病,我们娘几个天天吃着白面窝头,喝着白面糊糊,都是我姐给的!今年夏粮失收,村里头多少人家吃着黑面掺菜糊糊,可我姐,让我们可着劲儿吃,她养得起我们娘儿四个!”
  冯老爷子沉默,停顿好一会,问锦绣:“银子呢?那么一大笔,村子里都传开了,露白现眼的,可别让人摸了去,要不让爷替你收着?”
  锦绣摇头:“谁也摸不去的!银子都存在福兴钱庄,铜子钱我们身上也没几个!”
  冯老爷子抬头看看茅草屋顶,又叹了口气:“那银子,存着就存着吧,不要乱花用!明年你爹要是下场子应试,消耗银子的地方多着!等我过几天叫你爹回来,商量着把这茅草屋翻翻新,看能不能砌砖盖上瓦片,到时你们娘几个也能住得安然些!”
  说完,就起身走了,走之前还记得端着田氏让锦玉舀好的大骨汤和两根大骨。
  留下母女四个,一个看一个。
  田氏过得几天逍遥自在不被冯梁氏管制斥骂的好日子,心底被埋没多年的自由基因苏醒了,加之眼见着三个女儿越来越能干,自己挣自己用,心有底气活泼又欢快,她哪里还肯回头去跟冯进复合,过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女儿们要是再落入冯梁氏手里,被百般搓磨压榨,就算她们不怨她这个当娘的,她也得恨死自己!
  田氏就再笨也看得出来:冯老爷子瞧着锦绣锦玉的目光像盯着块宝贝,老爷子,他是后悔了!
  原本还想等过几天再去找村长商量买屋基地,被冯老爷子一刺激,田氏决定:明日天光大亮就去村长家!
  她和她的女儿,可不能让冯老爷子再绕来绕去的,又陷在冯家出不去了!
  被冯老爷子硬跑进来参与一顿晚餐,还说了让父母复合的话,锦绣心情不爽,锦玉和锦云则很乱感觉很不好,但田氏闷声不响地自顾绕团,她们做女儿的也不能立马就上去问东问西,三人早早洗了手脚各自上床睡觉,锦绣和锦玉都忘记跟田氏说在镇上遇见关二叔的事。
  第二天大清早,晨雾还缭绕不开,田氏就挽起个装着两盒点心的小包袱,准备去村长家。
  她走出篱笆小院,目光往正屋一扫,伸手在头上拢了拢,今儿梳头都用去小半天时间,挽了个圆髻,光溜溜一个毛刺儿没有,脸上应该是苍白的,但刘婶不会骗她,刘婶说她气色好多了,因为瘦弱,倒是比以前膀粗腰圆一脸横肉时瞧着好看多了……田氏想起刘婶这话就觉好笑:那女人,老不正经了!
  穿着新衣裳新鞋子,女儿说得有点道理:运气是靠自己去碰的,而好运气喜欢新鲜事物!有新衣裳,就得穿!
  轻手轻脚走去打开院门,跨步出去又回身掩门,再转过身时,吓了一跳:面前竟停着辆牛车!
  牛车上两个男人,和她大眼瞪小眼!
  田氏楞了好一会,指着车上一个年纪较大的男人道:“关、关家大哥!”
  关大哥关木连忙回答:“是是,是我啊!冯、冯家弟妹,你全好啦?”
  田氏笑了一笑,抬眼环顾门口四面,感叹道:“是啊,我好了!今儿可是病好后头一次出门呢!关大哥,以后叫我田氏就好,我已经不是冯家人!现在要去村长家,很快,我就要搬出冯家了!”
  关木点点头:“知道!知道!”
  又指了指牛车里左搂右抱顾着那些木桶木盆的男人,说道:“这是我二弟关杰,田家妹子可能不记得了,你刚嫁来东山村没多久,他就抽丁去了边关,十几年了!去年开春回来的,腿残了人废了,没脸见村里乡邻,就在镇上混日子!”
  田氏忙去看关杰:“哎呀,是关二弟回来了!回家了就好!快别听关大哥的,我可还记得关二弟是一等一的好人才!赶明儿娶个媳妇成了家,就齐全了!”
  关木苦笑,关杰满脸络腮胡子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眨了眨眼,咧咧嘴说道:“多谢吉言!这个……呃,这些东西,是锦绣和锦玉俩侄女买的,托我今早带回来!”
  田氏吃了一惊:“啥?我两个女儿买的?”
  “是啊!”
  关木道:“田家妹子开开门,我帮你搬进去!”
  正说着话,锦绣和锦玉已经开门跑了出来,锦绣笑着对车上的关杰说道:“关二叔真早啊,谢谢关二叔了!”
  关杰咧嘴笑:“不谢,不谢!”
  锦玉则朝着关木喊“关大伯”,锦绣也跟着喊了一声,然后关木和姐妹俩搬东西进篱笆院,田氏站一旁呆看,关杰则坐在牛车上,搬完了,母女又连声道谢,目送关家兄弟的牛车离开。
  田氏问锦绣那些东西是怎么回事?锦绣笑着说:“想用新的物什,就买了!”
  转而问田氏这么一大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想干啥?
  田氏一下脸红了,着急地小声道:“你这丫头,我哪里打扮了?就是穿得干净齐整点,要去村长嘛,商量好买屋基地的事,你们姐妹要还想住这院里,那我不去了!”
  锦绣锦玉一听,高兴极了,赶紧推着田氏,把她往村长家那边送了一程,然后才回转来整理新买的东西。
  锦绣进山遇到人参等山货,卖得三四十两银子的事,村长也听说了,因此田氏大清早来他问买屋基地的事,村长是半点不惊奇。
  村长问明要多宽地方,替她们娘几个参考了一下,认为村西边一块地很适合,双方约定三天后量地划线交钱办地契,田氏就回家了。
  两盒点心正好哄得村长两个早起哭闹的小娃娃,村长老婆赵氏也很高兴,还舀了碗刚煮好的白米粥给田氏喝。
  这地方不种很多稻谷,因而白米挺稀罕的。
  田氏回到家就跟锦绣姐妹说白米粥有多么好吃,弄得锦绣很无语。
  她倒是想买些白米回来煮粥蒸米饭,但一想到冯梁氏那一窝就没心情了,还是吃着田大姨给的白面,等搬出去再说吧。
  话说白面也让冯梁氏硬逼着田氏给舀去不少,剩下不多了,等吃完白面就吃杂粮面了。
  田大姨家的杂粮面是高粱、粟谷、小黄米、麦子混合,其实很好吃的,比冯家天天吃的黑不黑灰不灰的杂面要好太多了!
  冯梁氏为了给冯桃花、柳花攒嫁妆,简直无所不克扣,自家人口粮都不舍得留好,冯家有秀才不用交赋税,夏粮被冯梁氏卖掉大半换银钱,一不小心,秋粮失收了,这家人是要喝西北风的节奏!
  现在唯一能让她们依靠的,是被过给了“二房”的冯进,而冯进说他每月也只有二两银进项,人家一家四口那个生活水平,那是城镇级别的,娇妻还要穿金戴银,爱子爱女要穿细棉布长衫,彩色绣花的绫纱布衣裳,连亲生的三个闺女他都不养,怕也省不下几个钱给父母姐妹呢!
  听到田氏说三天后村长量地给办地契,然后就可以着手起新屋,姐妹三个十分高兴,锦玉就和锦绣兴致勃勃鼓捣起她们的肥皂事业来。
  在篱笆院里架起石灶,大铁锅盛水烧大火,水滚了把那些树皮树叶以及香料药材分别投进去煮,水开了就倒出各种颜色的水,木桶木盆盛着,渣底倾倒在柴垛上晾晒,日后干了也能当柴烧。
  再把皂角砍碎,放进大铁锅熬着吧!
  讲究点的老百姓用皂角洗衣,不讲究的直接草木灰泡水,但草木灰容易泡坏布料,衣裳穿不得长久,而皂角要寻找并处理好,也费时间,所以,如果制造出肥皂香皂的话,非常实用!
  现在锦绣这么做只是造一个架势出来,让家里人知道:这个方子她试验过了,等拿出那些东西出来,不要太奇怪!
  事实上真要做出肥皂,光有皂角哪里够,还得进空间添加材料!
  夜晚,身子已经好起来的田氏让锦云跟她睡,这样,锦绣和锦玉在里间的小炕铺上可就松活得多了,不用一个紧挨着一个了。

  ☆、第二十七章 洗衣皂和香澡皂

  半夜等全家人睡熟,锦绣提着一桶熬煮过的皂角膏液,悄然进入洞天。
  先去静室练吐纳,研习两个时辰的心经。
  出来就跑去饱餐一顿水果宴,忍不住摘了一篮子黑葡萄拿到院子里石桌上放着,这黑葡萄粒粒圆润拇指头般大小,多少符合点外面世界山葡萄的特征,找机会弄些出去给妹妹们解解馋。
  桌上还有前些天在山上深林里放进来的十来个金黄色大柠檬,仍像刚摘下来那样,香气扑鼻,新鲜得很。
  去看晾晒的萝卜干和菜干们,留着一半继续晾晒,另一半用盐搓了,从贮藏室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