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少奶奶怎么了?”青黛终于将东西都递给了在外头接应的丫鬟,听着顾怀袖在里面咳嗽,还当她是受了风寒,“别是二爷还没好,您就出了事儿吧?”
顾怀袖心说自己可比张二强壮多了,想着贡院便要开门,张二定然会是第一次放牌子的时候便出来了,也顾不得那许多,出了门,便坐上了一顶小轿,要往葵夏园去。
半路上已经有人高声喊着,“贡院开门了!贡院开门了!他们出来了,他们出来了!”
同行的李卫也跟着喊:“二爷肯定也出来了!”
顾怀袖忍不住催促:“脚程再快些,叫个人去前面葵夏园探着,再叫个人去贡院门口看着。”
一路行着,只觉得满城都是热闹。
可没料想轿子到了半路上就走不动了,一问,才知道前面的石桥被大水给冲垮了,要么就要折道前面过,要么就要去前头的小桥上挤。
“回禀二少奶奶,咱们这轿子肯定是过不去了,要不回头折一下?”
“折什么折?”
顾怀袖冷声道:“落轿。”
轿夫们都吓住了,出来抛头露面的姑奶奶不是没见过,可头一次看见这样富贵的秀才娘子也自己出来走。
轿夫们干脆扔了轿子,在一面开路,前头人都赶着过桥,人挤人,人挨人,别提多热闹了。
连日来雨水不断,这里临近外河,更是水流湍急,朝桥下面望一眼,只见河水浑浊,一翻起浪来根本看不清下头有什么。
顾怀袖提了裙角往前面走,旁人见了她通身气派不同于旁人,倒有好心给让路的,顾怀袖一一地谢过。
李卫就在顾怀袖身边,抓着她袖子,兴奋地喊叫着,问张二爷出来是不是就成了举人。
顾怀袖哪里能回答他?
她正走到桥中心来,笑一声:“结果还要等到九月十五之前放榜才清楚,哪儿有那么容易就知道了……”
脚下忽然一震,顾怀袖心头一跳,她只觉得那恶心的感觉再次窜了上来,想要干呕,再想要逃开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只听得一声奇异的闷响,整座桥竟然轰然垮塌!
内秦淮水深远超常年,又因为连日来反常大雨,三面环山,水势往中间挤,导致秦淮内河外河水流俱是湍急。石桥年深日久,寻常通行本无问题,今日因隔壁大桥垮塌,众人尽皆挤上小桥来,不堪承重,终于在水流之中消没一空。
顾怀袖整个人随着那塌下的石桥便陷落下去,转瞬进水没了影子。
李卫青黛等人俱在其中,一并被吞没进去。
石桥忽然消失,两边的人都愣住了,过了半天才有人高声喊道:“快点下水救人!快救人哪!”
江南有水性甚好的渔夫船夫,此时都跃入水中,寻人救人去。
碧蓝天幕如旧。
马蹄哒哒而去,经过被雨水冲刷干净的青石板小路,也不知道是哪家的人一路奔去贡院接人。
张廷玉面色惨白,考试这几日难免使病情死灰复燃。三场考下来,犹如生一场大病,更何况他本来带病?
手指颤抖得厉害,落下去的字却稳如磐石。
最后一字落下,他轻轻地搁下笔,墨卷一张,三场考完,终于交卷出了三重门。
站在贡院外头,张廷玉按着额头,只觉得头疼欲裂。
阿德挤开了人群,不知怎地满脸都是眼泪,朝着张廷玉哭了一句话。
他没听清,怔怔看了阿德半晌,还没下台阶,眼前便骤然一黑——
作者有话要说:2更,24点之前再来一章。
第一零一章 怀袖归来
张廷玉这一病;比进考场之前要严重得多。
本来进考场便是强撑着;殚精竭虑;作了答卷,刚出来听见消息便一头栽倒下来。
一昏迷;就是半个月;即便是醒了;人也迷迷糊糊;时常是半梦半醒,如此一拖竟然就是一个月。
阿德这边吓得赶紧叫人送信到京城去;廖逢源沈恙等人也频来看望,可最要紧的却还不在张廷玉这里;而在于……
顾怀袖不见了。
“二爷醒了!二爷醒了!”
多福忽然掀了帘子出来大喊;也不知喜还是悲;总之满脸都是眼泪。
阿德连忙进去,连声地喊着。
张廷玉醒过来便下了地;只问了一句:“怀袖呢?”
阿德像是一下被什么卡住了喉咙;没了声音。
他深深埋下头去。
张廷玉也不知那一刻胸中到底是什么在作怪;整个人都差点炸掉。
他咬着牙,寒声道:“说。”
阿德磕了个头:“……二少奶奶被水冲走了,还没找见……”
说完,他将一张脸迈进了地毯里,肩头松动起来。
张廷玉听了便要朝外面走,阿德连忙扑上去抱着他腿:“二爷,二爷!大夫说了您身虚体寒还不能出去!二爷您还不能出去啊,二爷——”
这时候了,张廷玉哪里肯听他的,竟然一脚踹开他,厉声道:“别拦了爷的路!”
整个院子里都乱了套,里面的人朝外面跑,外面的人往里面挤……
江南这边,不少人仰头看着这一片天,低头看着那一片水。
老天爷高兴的时候,赏你一口饭吃,不高兴的时候能夺了人的命。
沈恙园子里有一阵没笙歌了,廖逢源来跟他谈生意,他也提不起劲来。
“张二少奶奶还没找见吗?”
廖逢源叹了口气:“哪里有那么容易?当初水流急,才下过几场雨,那地方又在靠近外河的口子上,一冲进外河,再要寻就难了。当时就下去了几个好手,也没把人抓住,倒有个小子拽住了张二少奶奶一片袖子,可人没了……”
旁的人都救起来了,独独缺了张二少奶奶一个。
沈恙心里别提多赌,一把将账本往桌上一扔:“谈谈谈这时候还谈个什么生意!”
廖逢源对沈恙那一点见不得人的心思,也不是不知道,而今见他这般,也不知说什么好。
他才从张廷玉那边回来,当时没进去,瞧见里面乱哄哄一片,说是张廷玉醒了,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脸面去见,索性打道回来了。
“而今人手都派了出去,寻不到,便是命了……”
“命?”
沈恙嗤笑了一声,竟然直接转身离开了客厅,也不知干什么去了。
在主人家的园子里被扔下了,廖逢源这客人当得可是无趣。
他索性也起身去,继续派人沿河两岸打探着。
出了秦淮,可就是浩浩荡荡的长江了,要寻一个人来,哪里又有那么容易?
廖逢源忧心忡忡,满腹的愁苦,还是离开了。
书房里,沈恙看见了钟恒,进了之后立了半天,终于对钟恒道:“带我印信,去找漕运总督和漕帮帮主,仅靠着咱们,是找不见人了。”
钟恒皱眉,却摇头:“您跟总督大人和帮主的赌约,仅有三次,三年前已用了一回,今日怎能为这区区一个妇人之事用掉一个承诺?沈爷,您别这样糊涂!”
“让你去你就去,再废话……”
他捏了拳头,终于还是忍了,将声音放平了:“听我的,去吧。”
钟恒不甘心,终究苦无办法,负气一扭头办事去了。
沈恙手撑着桌案,却又心烦地掀了一桌的账本扔掉。
顾怀袖被水带走,张二爷一病不起,消息一路传回京城,府里人人忧心忡忡,张廷璐无事在身,奉了张英之命往江南而来。
此时张廷玉已经苏醒,只是苦无顾怀袖消息,四处派人去寻,几乎整个江宁都不得安生。
江宁乡试放榜在即,张廷玉却丝毫不关心,也没人在意。
只有江宁这边无数文生忽然发现,放榜之日,张廷玉这一个陌生的名字,高居头名!
你问张廷玉是谁?
这名字怎生有点熟悉?
遇见有记性好的,还记得是张廷璐的二哥,这才知道是张英那名不见经传的二儿子。
江宁是整个江南的中心,能在江宁乡试得了头名,不说状元之才,至少登殿试金榜无疑。
一时之间,人人争相拜访张廷玉,竟俱被拒之门外。
人以为张衡臣倨傲不与人相处,自中举拔得头筹之后,其三张答卷刊录于《今科讳墨》之中,广为人所传阅,竟至于江南举子人人折服,无言能辩驳,乃为江宁乡试之中头一个近乎毫无争议的头名。
主考官张朋光、吕振,却都叹惋。
一切考后的诗文酒会,张廷玉概不露面,多少人闻名无得见面,又疑心此人果真倨傲,后才有通考官杨奕绅言及其夫人张顾氏之事,众人释疑,更复叹惋之。
十年寒窗,不飞已久,一飞冲天;不鸣已久,一鸣惊人。
可若将此生残年与功名利禄抛去,能换他再来一次,不丢却顾三,怕他纵使有野心千千万万掩藏不尽,也愿忍痛割舍了去。
八月乡试,九月放榜,张廷玉名传大江南北。
然而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张廷玉再没有任何消息,不拜访任何人,不动笔写任何文章,也不见任何人。
他只在等消息……
一转眼,顾怀袖消失了快四个月,然后过年了。
张廷璐来江南,奉了命要劝张廷玉走,张廷玉却是根本不听。
谁都知道,一个大活人哪儿能消失这么久还杳无音信?张二少奶奶,早已经凶多吉少,指不定葬身到哪一处湍急的水流之中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死过多少英雄豪杰?
要再吞掉一个弱智女流之辈,何等轻而易举?
江宁大街小巷,都是一片红灯笼高挂,爆竹声声一岁除。
可张廷玉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孤灯一盏,伴他冷卷残墨,手已经冻僵了,张廷玉全然不曾感知。
外头阿德不敢进去,青黛救回来修养了两个月也起来了,可不敢去见张廷玉,只怕见了故人反倒生出颇多的凄楚来。
人人在这除夕夜里,都不敢进去。
张廷璐提了一坛热好的烧酒,已经到了近前,终究还是退了回去。
外头罕见地下了雪,康熙三十五年的除夕夜,竟然比在京城那些年,还要寒冷。
漕帮那边的消息,是二月初九来的,那时候沈恙还坐在屋里翻账本,一页来来回回地翻了二十来回,终究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钟恒进来,平静得像潭死水:“沈爷,人找见了……只是……”
手指一顿,沈恙竟然轻轻勾了勾唇,“没找见就继续找,找,继续找……”
钟恒一怔,才发现沈恙根本没有听清楚自己在说什么。
连日来报的消息,都是找不见找不见,而今忽然找见了,就是钟恒自己都不敢相信,更何谈沈恙一日一日被磨着,听惯了坏消息,已然麻木了呢?
只可惜……
罢了。
他又出声提醒了一句:“沈爷,人已经找着了。”
沈恙刚想斥责钟恒,领了命就赶紧去办事儿,怎地还在这里杵着,却猛然醒悟过来,抬眼望着他:“你……你说什么?”
钟恒道:“找见了。”
……
找见了……
账本从他手中滑落下去,沈恙也不知怎地复杂极了:“找见了啊……”
钟恒的话还没说完,他有些为难起来,这毕竟不是个好消息,便是对张廷玉那边来说,也不是好消息。
“沈爷,张二少奶奶那边出了些许问题……”
张二少奶奶找到了的消息,是初十传到张廷玉那里去的,沈恙的人说,人还在送回来的路上,有漕帮的大船护着,一路逆流而上,应当无碍。
“……只是那边的消息说,二少奶奶寒天里在水里泡久了,坏了腿,暂时下不得地。”
钟恒亲自来说这消息,他家爷却没来。
想来,多半是不愿意见张廷玉吧。
张廷玉看了钟恒许久,钟恒问:“张二爷可要钟某再说一回?”
张廷玉没说话,坐了很久。
钟恒没听张廷玉问自己,便徐徐退了出去。
张廷玉就在屋里坐了一天。
今科张英担任会试主考官,张廷玉避嫌,不参与会试,倒是一下闲了下来。
而顾怀袖的消息传回来得早,可人却迟迟不会来。
一路从长江口的位置逆流上来,又是寒冬腊月天,水流太少,船行困难,开春时候上游还没来水,船速很慢,江宁这边的船也下不去,下去了也不一定比漕帮的船快,还怕错过,左右人劝住了张廷玉,终究还是在江宁苦等。
可那感觉煎熬,倒不如让他沿途奔波去。
等漕帮那边的船到了江宁地界,众人接了消息出去,都在码头边等着,遥遥便见到一搜黑色的大船从远处过来,泊在水湾里。
船板刚刚往岸边搭好,张廷玉便直接上去了,拉都拉不住。
他一颗心在胸腔里面狂跳,每走一步都像是戳在刀尖上,船上漕帮的人都震骇地看着这瘦得跟枯骨一样的男人,却发现他骤然在船舱前面停下了。
外头有一道稀疏的草帘,张廷玉撩了帘子进去,便发现窗边安了张躺椅,顾怀袖两腿垂着,盖着条厚厚的毯子,听见声音扭头回来看他。
人瘦了好多,两只眼睛嵌着,大得吓人,脸色异常地苍白,见到他却平和地笑了一声:“我便知,你定然是头一个出现在我眼前的。”
作者有话要说:刚刚没补全……OJL
第三更,明早十点再见!
第一零二章 重回张府
张廷玉打外间与大夫说完了;站了许久许久;才撩帘子进来。
屋里烧着安神的香;青黛刚刚烤了手炉给顾怀袖塞进被窝里,她躺在里头;没动静。
张廷玉走过去;坐到床边看了她许久,才道:“大夫说腿修养一阵能养好;只是这一阵不得奔波劳碌;我们在江南修养得一段时间;很快你就能好了。”
顾怀袖瞧了他一眼;只微微一笑:“你得了江宁乡试头名;约莫是我那鲤鱼跃龙门的好兆头应验了。”
“只可惜;我的二少奶奶没料想到;今年是父亲担当会试的主考官;你夫君我;当真要大器晚成了。”
张廷玉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说来也不知是天命戏弄还是如何;屡试不中也就罢了,如今中了,名传江南了,又只能避嫌不考,怕是整个京城的人都没想到吧。
顾怀袖抿嘴笑:“二爷自视甚高,怎知会成‘器’,若有一日碎了,瞧你大话怎样收回去。”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想来,不能叫二少奶奶看轻了,回去还要苦习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否则如何对得起二少奶奶如今的怀疑?”
他一副揶揄的口吻,脸上挂着笑,却将她放在锦被外头的手给塞了进去。
看顾怀袖面色好歹好了那么一些,他才略略放下心来,“你再睡一会儿,我守着你。”
顾怀袖于是躺下去,一张脸被锦被给围着,更显得瘦而小了。
折腾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她也真累了许久了,每日每日都觉得累。
静室焚香,气息袅袅。
张廷玉看着她睡着了,脸上的笑意才缓缓地消减下去,又缓慢无声地从床边出去,到外间与人说话。
来的是护送顾怀袖回来的漕帮的漕丁,看着很干练一个人。
沈恙身边的钟恒带这人来的,只躬身压低了声音道:“当初在渔村的就是这名漕丁,您可以问讯于他。”
张廷玉坐下来,只道:“说吧。”
漕丁道:“咱们打江头渔村发现了二少奶奶,那时候已经走不得了……”
漕帮的人沿着江一路寻下去,一直寻到了江头,又返回来走访江边的偏僻的渔村,这才寻到了人。
只是那时候张二少奶奶行动不便,所以又逗留了几日才好,而后调了大船来,才渐渐将人送回来。
这些都是张廷玉已经知道的消息,可后面的……
钟恒看漕丁结结巴巴,终于还是叹了口气:“张二爷,您还是别这样看着他,想必郎中已经将该说的都说了,您若是想责怪旁人,也得看清楚何人对您有恩……”
张廷玉于是一下看向了他,他只是在想事情而已,并不曾要责怪谁。
手中捧着的茶再暖,张廷玉的心也是微微冷着的。
“罢了,钟先生客气了,带他走吧。这一遭谢了你家沈爷出力,虽则我不会觉得此人好上半分,只欠他个人情则已。”
钟恒听了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原本他就见不得沈恙要死要活的模样,来了张家别院看情况,连这男主人都甩脸子,当真是一个赛一个地古怪。
张二少奶奶的身孕并非任何人能料到的,发现的时候已然那般,又能如何?
保得了一条命便好,大夫说过了,又不是不能没孩子。
这些倒都是次要的,沈恙花了在漕帮那边的人情,请人办了搜江这样的大事,回头来张二还没个好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