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有些不好意思,现在看着还是一副弱柳扶风的样子:“儿媳本想为婆婆生辰多准备一些东西的,只是身子还没大好,也没能亲自动手给婆婆做。只盼着来年岁岁今朝,儿媳还有许多给婆婆做寿的机会的。”
吴氏见了那菜,倒想起当初陪张英赶考的日子来。
贫贱糟糠里出来,而今大富大贵,却也要这样小心着,不要行差踏错,连个寿宴都越来越寒酸。
吴氏一面堵心,一面又高兴,毕竟往日不比今时,该有的全都有了。
她让丫鬟扶着陈氏坐下,只道:“你一个病歪歪的身子,操心那许多干什么?有这个心意就成了,府里要什么没有?如今有你堂妹帮衬着你,你只管养病。”
张英也道:“玉珠你也别操这个心,我看近日来你身子已经开始好了,到底往后家里还是要靠着你,这一时半会儿不急着。”
张英吴氏夫妻两个,话听着是一样的,可细细一琢磨,可有点不一样。
吴氏这里,直接说是三少奶奶小陈氏帮衬着吴氏,让陈氏“只管”养病;可到了张英这里把话一圆,那就是“到底往后家里还是要靠着你”,这是一面肯定了大儿媳在府里不可动摇的地位,又强调着家里大房的要紧。
到底张廷瓒还是家中嫡长子,吴氏那话说得太过偏颇。
张英就这样不动声色地一圆,整个宴席上还是和和乐乐看不出什么来得。
就是陈氏自己都没有多想,可下面顾怀袖却听出味道来了。
张英是个精明人,糟糠之妻不可弃,也不能当那陈世美,只能拨了个长安,又拨了个王福顺家的去帮衬着吴氏。这么多年来,马马虎虎也没出过什么大事。
吴氏这边更不能听出什么端倪来,她目光从张廷玉身上略过,故意忽略了,至于二儿媳妇更是看都没看一眼,等到了张廷璐这里才高兴了不少。
“这一回,不知道三儿媳准备了什么?”
小陈氏这里羞答答地站起来,两颊晕红,先看了张廷璐一眼,才看向吴氏。
她这一回可是精心准备过的,上次是想从顾怀袖的厨子那里得到些秘法,结果只打听出个什么开水白菜来,那算是什么珍馐?根本拿不上台面。
小陈氏从外面找来了大厨,一起做了这一道姜丝八宝珍奇鸭。
“这是用姜丝将整个洗干净的鸭身上的皮给涂抹了一遍,去掉鸭子所带着的腥气。同时,大厨说生姜有活血暖胃祛邪的功效。以八宝,红枣、杏仁、核桃、栗子、莲子、百合、桂元肉、葡萄干,一起塞进鸭肚之中,而后放进笼中蒸烤,事先用煸过姜丝的油给浇一遍,这个皮儿边脆了,然后再进行烤制。等到出来的时候,便是盘中这一道姜丝八宝珍奇鸭了。”
这种吃法不算是新鲜,就是有点费工夫而已。
顾怀袖看了看端上来的那一只填鸭,色泽油红,火候刚好,算是难得的一道佳肴。
她顿时想要动筷,张廷玉不动声色地坐在那儿,手肘一拐,正好捅了捅顾怀袖得手肘,让她已经摸到筷子的手指松开了。
表面看上去,顾怀袖还是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唇边带着笑意,矜持又雅然。
可若是看桌子底下,顾怀袖狠狠一脚踩在张廷玉的左脚上,而后施施然收回。
张廷玉吃痛,偏生不敢叫出来,也不能发作,只硬生生坐在那儿扛着,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这一脚,顾怀袖可是用了狠劲儿的,这都能忍,张廷玉真算是个狠人。
顾怀袖心里暗暗担心今晚回去会不会出什么事儿,却没想到席间的重点转眼已经从八宝鸭落到了她的身上。
也不知道吴氏从哪里得知的消息,竟然主动道:“我听说二儿媳妇也为我准备了一道好菜?”
二儿媳妇这个称呼,顾怀袖还在适应阶段,听得稍多的乃是“二少奶奶”,乍一听吴氏这样喊,她有些没反应过来。
不过旁边已经有人提醒了她,顾怀袖连忙抬头:“也准备了一道,好菜不敢当……”
“哼,当然当不起了!”吴氏没等她说完,便直接截了她的话,一声冷笑,“府里都传开了,说你要为我做一道什么开水白菜,这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来?我这生辰虽不是铺张奢靡,可也没穷酸到吃糠咽菜。老二,你倒是看看你这什么媳妇儿!”
真是万万想不到……
顾怀袖只是愣了一会儿,便差点要笑得肠子打结。
开水白菜,这名字相当迷惑人。
此乃后世一道名菜,是从四川那边传过来的上帮菜,不知情的人一听见“开水”和“白菜”的组合,怕是根本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一道菜。
不是什么小葱豆腐白玉汤,而是一道工序复杂得让人想撞墙的菜。
小石方做这一道菜可费着工夫呢。
外面还没人进来通传,顾怀袖也没想到之前他们端菜上来这么快,这会儿小石方怕还在厨房忙碌,掐着也就是这一段时间就能端上来了。
顾怀袖也没介意吴氏那十分偏颇的话语,淡淡道:“婆婆稍安勿躁,儿媳这一道菜的确叫做开水白菜,可各有各的做法。”
张英是见识过顾怀袖那厨子的本事的,连康熙那样被御厨们养刁了的舌头,都能在小石方这里得到满足,更不要说是他们这些人了。
吴氏就是对二儿媳有偏见。
张英胸中憋了一口气,碍着是吴氏今日生辰,不好拂她面子,是半带着训斥道:“二儿媳妇是那种拎不清的人吗?你当皇上夸奖过的厨子是白来的吗?等老二媳妇端上菜来不就清楚了吗?”
一旁的小陈氏,在库房江水蓝缎子事情过去之后,就主动地忌惮起了顾怀袖,一直避着走,最近也没觉得太针锋相对。
不过落井下石的事情,人人都会干。
小陈氏也不例外,她竟然主动道:“前儿一阵,我也听说了这件事,还叫厨子试着做了做这所谓的开水白菜,不过水煮白菜,这也太难吃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喂……那个什么呢……”
她似乎临时想起,觉得说那个字不大好,所以才换了一种说法。
可她真正要说什么,不是不言而喻吗?
吴氏的的脸一下就绿了,她看向了顾怀袖,差点气炸。
顾怀袖这是个什么意思?
张英咳嗽了一声,轻而易举地唤醒了吴氏,吴氏气闷得厉害,若没老头子给这二儿媳妇撑腰,吴氏早收拾她了。
偏生顾怀袖还是那不紧不慢急死人的样子,她笑道:“三少奶奶做不出来也是常事,若是知道一道菜的菜名就能做出菜来,那哪里还有什么偷师的说法?人跟人不一样,厨子跟厨子不一样,本质是脑瓜子的差别。三少奶奶,这些事不必强求,您也也不比要求您的厨子能跟我的比。”
说话相当不客气,这一段抛出去活像是一堆刺球,扎得小陈氏满身都是窟窿。
张廷璐斜了小陈氏一眼,拉她坐稳了,不让她说话,他自己却抱歉得很:“二嫂莫怪,玉颜就是小孩子心性,若是哪里冲撞了二嫂……”
张英在这里坐着,顾怀袖哪里好说什么重话?
她不冷不热地:“三爷这话就言重了,我可不是那种记仇又小气的人。”
我是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记仇,又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小气的人,光是普通的记仇和小气,怎么能形容我呢?
这才是顾怀袖的潜台词。
只可惜,一般人听不懂。
张廷璐也听不懂,所以他埋头没说话了,算是默认了。
席间安静一片,时间也是刚好,厨房那边一道开水白菜终于端上来了。
嫩黄绿的白菜芯子躺在广口深底白瓷盘里,周围一圈清水一样的汤液,乍一看上去当真如同开水泡着白菜一样。
看若是仔细地闻,便能嗅到空气里弥漫开的鲜味儿。
顾怀袖这才慢慢道:“此菜名为开水白菜,实则这开水乃是极为难得的上汤,用母鸡、母鸭、火腿、干贝、肘子这些上好的料给吊出味儿来,必得要汤色清亮如同清水一样,才可选用。而后选小白菜去掉外面两层老叶,留下芯儿,下面白菜帮泡进汤里,一面将滚烫的上汤一层一层浇淋上去,由生而熟,一面要用细细的银针穿刺白菜,使之完全熟软……”
众人听着这复杂而精巧的种种工序,都是目瞪口呆。
如此精奇刁钻的吃法,果真也只有顾怀袖这一张挑剔的嘴有福享用,又只有小石方这么个任劳任怨的厨子,才能做出来了。
一锅汤浇完了就要换上新的一锅上汤,浇过白菜的上汤是不能再用的,规矩极严,唯恐白菜芯吸收不到上汤精华,以至于味道有变。
如此道道工序,苛刻地要求下来,最后才有端上来得这一道开水白菜。
这样一道“开水白菜”,哪里是开水,不是上汤吗?
吴氏皱着眉:“明明是上汤白菜,何必起这么个普通的名儿,这不是让一般人误会吗?”
反正顾怀袖怎么做,她都能挑出错儿来。
顾怀袖心里说这可不是自己决定的,她带过来的就是这样的名字,祖宗定下的,改不得。
还好这时候张英说话了:“开水白菜,精致奇巧,吃得是一个难得。明明是上汤精制,却起名开水白菜,乃是反一般菜往厉害起名之道而行之,归于简朴,瞧着上汤在盘中只如开水一般,哪里不是开水白菜呢?”
张英这么一说,谁还敢反驳?
不管是吴氏,还是小陈氏,都悻悻闭嘴了。
张廷瑑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听着顾怀袖说得那么复杂,这一道菜应该不是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
顾怀袖也已经摸了筷子,却碍于长辈们不起筷,自己不好动。
她看了看张英跟吴氏,等看着这两个人起筷了,才上去迅速地夹了一根白菜到碗里吃。
鲜,鲜得让人咬舌头了。
顾怀袖一面吃,一面感叹着小石方厨艺又精进不少。
这一道菜,真把吴氏给吃没了脾气。
张英也没想到顾怀袖这里竟然还藏着好菜,一时之间倒有些同情康熙爷,在小石方这里吃了好菜,回去再吃御膳房,那滋味真是天上到地下,难怪去年时候万岁爷面有菜色,不是病的,那是饿的啊!
可怜大阿哥因此断定康熙病重,岂不冤枉?
心里想着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张英却已经端了一碗汤来喝。
待到这一顿饭吃得差不多,吴氏的寿辰也过了,大家都准备请安告的时候,张廷玉却忽然顿住脚步。
他躬身对张英一拜:“父亲,孩儿有一事,想与父亲商榷。”
张英疑惑:“何事?”
吴氏素来不喜张廷玉,可今日这一顿吃得真高兴,脸上也还算是和乐,不过没插话。
没几个人在意张廷玉的话,只有顾怀袖嗅出了一丝不寻常。
张廷玉微微一笑,似乎自己在说家常便饭的小事。
“孩儿想带着怀袖,回江南桐城大宅去住,还望父亲准了。”
众人全部愣住,张廷玉疯了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
第七十四章 狠毒计
张英是怎么说的?
顾怀袖已经不大记得了;她想过相关的事,却没料想张廷玉会直接在今天说出来。
今日是吴氏的生辰,他作为吴氏的次子;怎么能在吴氏生辰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
即便这只是一个已经做好了的决定,可也不该……
要说张廷玉对吴氏没有半分的怨恨;顾怀袖往日可能还会相信;这一日却是不可能了。
这一天晚上,张英与自己二儿子张廷玉在书房里谈了很久。
顾怀袖在屋里原本准备等着张廷玉回来再睡;不过一直到第二天都没见人回来;没撑住;半夜里睡着了。
张廷玉是三更过半才回来的;只搂着被窝里的她;跟她说:“挑个顺风顺水的日子;便可以出发了。你若有什么事,也可尽快地办了。”
她本是睡着了,可张廷玉微凉的身子一钻进被窝她就醒了。
两个人盖着同一床锦被;躺在同一只枕头上;看着同一片帐顶。
顾怀袖道:“张老大人跟你说了什么?”
张廷玉道:“也无非功名利禄那些小事儿,完了我说反正往后都要往江宁赶考,桐城那边大宅也没人住,我回去正好合适。”
“那……他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同意了?”
顾怀袖有些诧异。在她看来,张英应该是很重视整个家的人,到底他对自己别的儿子是个什么态度,其实很难说。
不是不爱,也不是不管,相反,张英很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可是府里至今只有张廷瓒一个人算是已经出人头地,他有自己的考量,有时候必须为了一些东西而牺牲另外的一些东西。
顾怀袖不知道,张廷玉本身,在不在此列。
张廷玉侧过脸看她,她也转过来看着他。
他道:“准了。”
就是不知道吴氏是个什么态度了。
两个人再也没什么话,却在被子下面将手指勾到一起,握紧了,才闭眼睡去。
顾怀袖管着家里的事情这么久,如今说放就放也是潇洒。
她叫人将账本抄录了一份,也不担心这府里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要收拾的东西有不少,张廷玉有些书也要带走,顾怀袖这边则是想着还要带走小石方。
早早地令人去雇了一条大船,又把府上的事情都交给了陈氏,顾怀袖走了,小陈氏资历太浅不能办事,还是要交给陈氏,至于实际上是谁要办事,却不是顾怀袖能管的。
反正她手里把柄还在,就算是再过三五年回来,也不担心事情。
张廷玉明年赶考,若是顺利,后年春天就要回京城来参加会试。
府里人都完全没想到事情是这么个发展。
原本以为二少奶奶在京城张家大宅里混得风生水起,不料现在说走就走,移交事务的时候那个干脆果断,一点也没有拖泥带水。
吴氏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堵心了起来。
她往日是巴不得二儿子走的,可现在真要说二儿子要走了,她又唉声叹气起来。
顾怀袖听说这件事,只冷笑一声,骂她假惺惺了。
张廷玉是心冷,快成了个冰石头,哪里还能捂得热?早几年干什么去了?
她修书一封给了娘家,又问候了二哥二嫂跟自己的父亲,回头来早早备下了给周道新和李臻儿的贺礼,提前让张廷玉送了去。
张廷玉则去琉璃厂转了一圈,与好友们道别。
如此事无巨细地一路办下来,过去了约有半月,张廷玉便跟顾怀袖出发了。
她将书房里几本书都放入了书箱里,那一本《容斋随笔》静静地立在角落里,顾怀袖没将它带走。
初夏天儿还不算是很热,知道今日是府里二爷二少奶奶回江南的日子,很多人都出来了。
人群里有不少被顾怀袖逮着把柄的人,见到顾怀袖走了,心里真是说不出地高兴。
有顾怀袖在一日,他们就提心吊胆一日。
但要说脱出了顾怀袖的掌控,那是不可能的。
一枚枚棋子蛰伏在原来的位置上,顾怀袖这执棋人不过是先离开了而已。
小陈氏也出来送行,现在自然是春风得意,因为前一阵事情的历练,看着倒是成熟了不少,说话圆滑了一些。
不过人一得意,难免就有些忘形。
“二少奶奶您放心走,府里的事情有我照看呢。公公婆婆我也会好好侍奉的,你们到了江南也别忘记写信回来,多通通气儿,别淡了感情。”
小陈氏说着千篇一律的客套话,顾怀袖则是轻轻地一摆手,“三少奶奶不必送了,回了桐城我与衡臣会修书回来保平安的。”
一抬眼,远远便见着王福顺家的站在门里,没出来。
顾怀袖微微一笑,转身踏上了车,掀了车帘便进去。
那一边,张廷瓒没想到张廷玉说走就走,接连地叹气:“我素知你有自己的志向,即便是厌恶了这宅院之事,家总还是家的。到了那边也记得当心着一些……”
至于到底要当心什么,张廷瓒却没有明说。
张廷玉点点头,却道:“时辰差不多了,渡口那边船还等着,廷玉拜别。”
张廷瓒拱手,看着张廷玉也上了车,也不知心底到底是什么感觉。
怕是不知多少人觉得张廷玉这是寒酸地去,毕竟江南再好,也不能与京城繁华相比。更何况京畿重地,张英又在这里做京官儿,张府一大家人,自然地走了一个张廷玉,往后也不一定能融入进来。
可这些,都不是张廷瓒能阻止的。
衡臣不想待,想去江南,他心里舒坦就成。
更何况,张廷玉也的确是要到江宁赶考,回桐城无可厚非。
却不知,这一去什么时候能回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