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宰相厚黑日常-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口气提在喉咙口,没出去,顾怀袖老大不高兴,“二公子好,不知大公子哪里去了?”

    张廷玉早知她是如此反应,也没介意,只道:“陪嫂子和孩子去了,以三姑娘书法的深浅来看,我兄弟几人任意一人都是作得三姑娘先生的。”

    这脸皮,也是够厚。

    顾怀袖陡然觉得自己右手手背开始疼起来,显然想起昨日凄惨。

    好在今日张廷玉不怎么折腾,手一指那一枚搁在案边的鸡蛋:“三姑娘,请。”

    昨日用了熟鸡蛋,今日这鸡蛋是张廷玉准备的,想必是生的了。

    顾怀袖咬了咬嘴唇,还是忍了。

    左右在这张家也就几日,这张廷玉多半还抓着自己的把柄,若他出去胡说八道,倒霉的还是顾怀袖。这感觉太憋屈……

    张廷玉似乎不大在意顾怀袖这边的事情,只是看着自己手中的书,偶尔望一眼怀表,似乎在掐时间。

    只是今日事情,怕没那么顺当。

    顾贞观身边的老徐头走到书斋附近,青黛见了便出去,二人说了一会儿话,青黛回来便躬身一拜:“张二公子,我家老爷请小姐过去一趟,不知……”

    顾怀袖搁笔,有些疑惑,她看了张廷玉一眼,张廷玉点了点头。

    “失礼之处还望先生海涵,怀袖先告辞了。”

    她微微弯身一礼,退出书斋来,走出去有一段距离了,才问:“可是大姐那边有回信了?”

    青黛点头:“老徐头没说,不过八、九不离十。”

 第八章 瑶芳拒婚

    若无甚棘手之事,顾贞观怕是不会找上自己。

    他跟张英这几天叙旧煮茶吟诗作对,那日子逍遥着呢。一旦逍遥起来,什么都抛得开,唯其遇见烦心事,才会撇开这样的日子。

    顾怀袖听了青黛转述的老徐头的话,心里已经有了底。

    这顾贞观的屋子被安排在东面,充分显示了他这故友张英心目中的位置。顾怀袖来到门外,不远处有几个扫洒丫鬟,顾家这边的丫鬟则守在门外,一副规矩模样。

    见顾怀袖来了,都低头喊一句:“三姑娘好。”

    顾怀袖只叫她们不必多礼,话音方落,人却已经进屋了。

    “怀袖,这边来。”

    顾贞观坐在那书案后面,右手搁在书案上,掌侧压着信封,手中捏着的却是一张浅黄色的笺纸。他听见外面丫鬟们给顾怀袖问好的声音,早知顾怀袖来了,便叫她进来。

    顾怀袖脸上微微挂着笑意,只带了些微的疑问:“父亲跟张老大人游山玩水,我以为您忘了我,今儿怎么又想起怀袖来了?”

    “家中上下,就属你最伶牙俐齿。”她那略微抱怨的语气,只让顾贞观觉得亲切,只是回想起另一个女儿来,顾贞观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按理说,顾瑶芳最知书达理,又有其母之风,颇通文墨,比之顾怀袖,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谁不都说顾瑶芳好?可实际上,顾怀袖走到哪儿都吃得开,听着名声坏,喜欢她的倒不少。

    顾怀袖爱惜一家子上下的面子,从不在人前让长辈下不来台,更不要说让顾贞观左右为难了。

    只一个顾瑶芳,时时刻刻都要紧着心,一开始巴巴地放在手心疼着,可时间一长,竟然有一种厌烦感。

    心里说着自己不算是个好父亲,顾贞观也只能叹气:“虽先生们总说你资质鲁钝,可不过是不愿学,这些个劳什子我也不怎么逼你,不过为了让你日后找个好人家嫁了。这一趟,你也猜到我是为何来的吧?”

    顾贞观喜欢顾怀袖也不是没原因的,不该装傻的时候顾怀袖绝不装傻。

    她暗叹一声,这事儿终究逃不过,只盼着跟自己的牵扯小一些。

    “大姐前一阵子过了双十之龄,依着道士的话,应当能出嫁了。父亲向来中意张家公子,每每在家中提起张英老大人跟张家几位公子,都是赞不绝口。这一回,时机如此赶巧,怀袖也听闻了这府中上下一些不知是否是捕风捉影的传闻,似乎是相中了张家二公子。”

    说完,她看了看顾贞观的脸上,心道果然如此。

    “父亲跟张老大人是故友,这件事有什么棘手之处?”

    她自然知道棘手在哪里,可人都不懂藏拙,只有挨掐。顾怀袖皱了皱眉,迟疑着补了一句:“父亲捏着家里寄来的信,莫非……”

    顾贞观又是一声长叹,“你大姐素来身子骨弱,凡事我都顺着她,唯恐她旧病复发,可我没料想,她竟然糊涂至极。你且看看,你大姐送过来的书信。”

    顾怀袖顿了一下,上前三步,双手接了顾贞观递过来的信笺纸,面上表情凝重,心底却是笑不可遏。

    顾瑶芳这许多年,只有假聪明和卖弄聪明,从没个真正清醒的时候。

    她想到顾瑶芳会拒婚,可不曾想到对方将话说得这样难听。

    所幸这还是写给父亲的信,没叫张家人看到,不然两家即便碍于当家的顾贞观跟张英交好,而不会立刻扯皮,可疏远是肯定的。

    字迹清秀隽永,一看便出自大家闺秀,能透过这字见着顾瑶芳那清雅姿态,只可惜兴许是接到消息的时候太过震惊,这字迹,略散乱了一些。

    一字一句,莫不是哭诉。

    顾瑶芳先说自己体弱多病,又言陪伴在父亲身边多年,不愿意离开。这本是客气的话,她却写得一本正经,即便是不知道她想法的人,在看到这里时候也当有几分知觉。

    顾怀袖心里有了准备,接下来果然看见那话了。

    “况张家式微,张英老大人已失圣眷。自古言:伴君如伴虎。张家何如,尚未可知,犹日落西山,愁云惨淡。小女尝闻:其次子性情怪癖,不易相处……终身大事,岂可儿戏?女儿福薄命浅,非不愿嫁,实恐张家危难,女儿嫁入张家将牵连我族。恳请父亲,三思之。”

    悄悄抬眼,看了一眼顾贞观的表情,顾怀袖心知看了这漏洞百出、又虚伪做作的书信,顾贞观心情定然不好。

    平日里顾瑶芳不会这么露痕迹,只是这一次她事先没得到消息,连顾怀袖走的时候都没想到这一趟会顺便谈亲事。消息传回去,对大姐来说,当真是晴天霹雳。怕是顾怀袖处在顾瑶芳的位置上,也镇定不到哪里去。

    只是这信中措辞……

    “父亲,大姐言辞虽……不过她兴许是高兴过头……”

    顾怀袖不说还好,一说顾贞观就炸了,他满布着皱纹的手指,使劲儿地敲了敲桌面,“这信上写得还不够明白吗?她不愿意嫁,是看不起张家,看不起张家公子!她也信不过我这做父亲的!”

    顾贞观跟张英是何等的交情?顾瑶芳眼皮子也忒浅了。

    张英这样老奸巨猾的人,能在康熙身边得宠这么些年,因为礼部起佟国纲祭文失辞之事被夺官,不过官场寻常。这朝堂局势,瞬息万变,哪里是三两眼看得清的?

    张英最艰难的时候,困守龙眠山四年,待康熙爷除了鳌拜,张英才回朝来做官,辅佐着皇上平定三藩之乱,功劳不小,乃是康熙左膀右臂,岂是说砍就砍?

    可这些道理,顾瑶芳不知道。

    一时之间,连顾怀袖都踌躇起来。

    她找不出什么话来说,顾贞观找自己来,必定是有事情要交代,不会简简单单给自己看这么一封信,可要顾怀袖心甘情愿地搅和进这件事,她又不甘心。此刻,她只能微微一笑,安慰道:“兴许大姐只是一时糊涂,待父亲回无锡,找大姐说说,这事儿指不定就能解决了呢?信上的事情,说不清楚。”

    顾贞观打量着顾怀袖,“你倒护着你大姐,我看她是越病越糊涂了。”

    顾怀袖心中一凛,老觉得顾贞观话里有话,可顾贞观这文人雅士,何时说过什么藏头露尾的?她只作不知:“大姐身子不好,府里上下都体恤着,女儿哪儿敢例外?”

    “罢了,这事儿原也与你不相干,我只想让你回去劝劝你大姐。”顾贞观终于还是咽下了原本准备说的话,不打算提,反而起了另一个话头,“张家与我交好,我若去跟她说,必觉得我用话哄她。你是她妹妹,虽不见得有什么文采,于世事却比芳姐儿通达多了。怎么说,你自己拿主意,实在不成也便罢了。”

    这种事,强求不来。

    顾怀袖心道本该如此,不过她若是去劝,只会适得其反。

    在顾贞观面前,顾怀袖不编排谁,每每谈到兄弟姐妹,都是讳莫如深。有关于自己跟顾瑶芳的恩怨,除了她自己,也就一个四阿哥略知一二,青黛隐约觉得一点,对过程却不明晰。至于顾贞观,他从哪里知道去?

    她没说别的,只应了下来:“待回无锡,女儿或可勉力一试,不过父亲素知我鲁钝,不与大姐一个路子,兴许适得其反,父亲若要解决此事,光靠怀袖怕还不成。怕是父亲,还要想想别的法子的。”

    接下任务之前,把可能的后果说好,免得日后找上自己。

    顾怀袖只觉得自己也命苦,一点也不愿意跟顾瑶芳打交道,偏还要去劝她,堵心得很。

    “你大姐今年必须出阁,后头就是你二哥和你,都等不得了。”顾贞观都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了,说这话出来,也觉沧桑,“我只盼着你们人人都好,人人都在。你回去也收拾收拾,我去回了你张伯父,还是早日回无锡去。”

    “是,那女儿退下了。”

    她再次垂首,双手将信纸递回去,退了出去。

    退到门边,她才转身,携了青黛,顺着走廊出去了。

    原本看着顾瑶芳这样作死折腾,顾怀袖该很高兴的,可听了顾贞观最后那一句,当真高兴不起来。

    青黛有些不解,“小姐你……难道不该高高兴兴的吗?”

    顾怀袖原本走在前面,听了这话,出其不意地一回头扮了个鬼脸,吓得青黛哇哇大叫起来。

    “哈哈哈……”顾怀袖捧腹大笑,看着青黛那傻乎乎的样子,真要把眼泪都笑出来了。

    “小姐!”青黛怒瞪。

    顾怀袖笑够了,直起身子,她摸了摸自己的脸:“笑一笑,十年少。常年绷着一张脸,不老也得老……”

    这话青黛又不懂了,自家小姐时不时捉弄自己一翻,总能笑得很开心。气闷了许久,青黛一路上也没说话,等走到她们暂住的院落旁了,青黛才想起来:“刚才您出来,到底是怎么了?”

    顾怀袖捏着自己湖蓝色的绣云纹的绸缎袖子,悠然道:“这不是好戏来了吗?”

    该来的总是要来,她惆怅个什么劲儿?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即便顾贞观是她们父亲,可有的事情不是顾贞观能改变的,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心思,就该得什么样的业报。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第九章 枣仁龙眼粥

    无锡顾家来了信,这事儿张家人这边也都清楚,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顾贞观过来说的话。

    “敦复兄,此事是我顾虑不够周全……”

    顾贞观叹气的时候,越显得年纪老迈,顾瑶芳的回信,是他怎么都没想到的。顾家虽不错,可他早没了官职,真若论起来,顾瑶芳要许给张二公子,还是他家芳姐儿高攀,原以为十拿九稳,不想芳姐儿执迷不悟。

    张英对顾贞观也算了解,朝廷里这么多年察言观色,又岂是寻常?

    自打他昨日恰巧撞见顾怀袖从他这一位老友屋里出来,便已经隐约有了预料。

    那顾家大姑娘,德行持重,才名远播,偶有人传得一两首闺阁间流出来的诗作,也觉得清新雅致,有高洁之趣。所以不仅是顾贞观满意张廷玉,张英也很满意顾瑶芳。

    两家的大人真可谓是一拍即合,孰料横生出这样的枝节?

    思虑一下,张英还没想到是对方看不上自家的家世和前途,只当是自己次子性子寡淡之名远传,让闺秀们有些望而却步。顾贞观也不会直言自家姑娘如何评点张家,托辞乃是“旧病有复发之象,还得回家看看,两家的亲事怕要推后再谈”。

    场面话谁都会说,也都知道是场面话。

    张英哪儿能不知道是顾瑶芳那边出了问题?他不愿伤了跟老友的至交之情,只爽朗地一笑:“你都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两个老不死的担心也不顶用。回头远平兄回无锡,若有消息,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无缘,天涯何处无芳草?且随小辈们去吧。”

    这话说得豁达,也是张英为人处世之道。

    没一会儿,话题便被张英岔开,两家之前议亲之事,像是从来没出现过一样,不管是张英还是顾贞观,都绝口不提。

    原本来桐城是游览为主,不过生了这事儿,下面人又说顾瑶芳身子开始不大好,自知道谈婚论嫁之事后便一病不起。顾贞观在外也是忧心忡忡,一路游玩也不会高兴,索性趁早收拾了东西回无锡去,路程不过三两日。

    启程的日子,定在了两日后。

    本是预备着早日回的,可安徽一带似是出了乱子,闹什么匪患,生生推迟了一日。

    所以顾怀袖今早,又坐在了桌前用粥。

    今日的粥却跟昨日前日的不同。

    顾怀袖皱着眉,手里捏着的勺底绘花鸟图的描金瓷勺,略搅动了一下这粥,怪道:“枣仁?龙眼?昨儿不是还上的薏米红豆粥,怎生今日换了?”

    青黛哪里知道这么多,也只能去问外面伺候的丫鬟。

    那立在门口一个穿着青缎袄子的丫头进来回了,躬身道:“回三姑娘的话,昨儿奴婢跟青黛姑娘一道回厨房去的时候,正巧撞见二公子打南面路过,可巧撞见奴婢们跟大厨说话。闻说三姑娘吃得精细,青黛姑娘又说您总是起得早,睡不好,二公子便随口说熬个枣仁龙眼粥,喝个十天半月,没大一会儿便好。奴婢们也不知,第二日去厨房怎就换了这一道粥……想必是……”

    想必又是那张二公子干的好事吧?

    顾怀袖心说心病不是常药能医,食疗之法见效甚微,多出于病患者自己心里暗示,老觉得好了而已。她搅动一下这粥,不知怎地便没了胃口,但在别人家里,顾怀袖只微微一笑:“若再有机会那样赶巧地撞见,记得替我多谢二公子。”

    她给青黛使了个眼色,青黛点了点头,暂时没动作。

    顾怀袖便将那枣仁龙眼粥盛了,略略一尝,味道只能算平平,吃不出个什么好坏来。好厨子能把白粥做成人间至味,不是她托大,这张家什么都好,只这厨子断断不如顾怀袖中意的那个。

    好在这日子也不必忍多久了,顾怀袖痛快地喝了粥,转头便将这事儿给忘了。

    倒是撤下碗盘的时候,青黛过去悄悄塞了一小串铜钱到那丫鬟的手里,只道:“你也是个嘴巧的,这是我家三姑娘赏的,快要离开也没个见礼,你莫嫌弃才好。”

    那丫鬟有些诚惶诚恐起来,哆嗦着收了钱,只说道:“三姑娘不是责怪着厨房那边多事吧?”

    “你想到哪儿去了?我们是客,只是小姐早上吃得实在是少,又过于精细,所以每每动了粥,别的都吃不下了,也不好拒了张府这边的心意。哎,小姐那边还等我去伺候呢,回头跟你细说。”青黛适时地打住了,见那丫鬟走了,才从外间掀了帘子进来。

    她往顾怀袖身前一站,道:“走了。”

    顾怀袖桌上放着七八串小玛瑙粒穿成的珠串,正在自己玩儿“抓子”呢,那手掌一翻,便将一把珠串放在自己的手背上,脸上表情倒是松快,只随口问道:“说了?”

    “说了。”青黛闷闷地回答。

    顾怀袖又问:“怎么说的?”

    “小姐!”青黛又不明白了,“您莫不是被大小姐诋毁多了,所以放任自流了?这些话有必要跟下面人说吗?回头又不知道要说小姐什么!”

    话虽冲了一点,可顾怀袖就喜欢她这直性子,没个太大的机心,说蠢笨也不蠢笨,说聪明也不聪明,是个合格的下属。她一面抓子,目光跟着那玛瑙串上下,一面道:“该打!多日不曾管教你,一张嘴又四处浑说!等我腾出手来,一会子教训你。我就是要张家知道,我这样的姑娘娶不得。”

    谁愿意娶个这么挑剔的媳妇回去?

    顾怀袖又不是傻子,那一日灯会,张家三公子张廷璐差人来请她,被她一口给回绝了;昨日顾贞观找她谈事儿,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他心下怎么打算,顾怀袖不知,可把她嫁给张廷璐,其实也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好办法。

    只可惜,她顾怀袖不高兴,不想嫁。

    青黛嘴巴严实,会说她睡不好醒得早的事儿,可吃食方面的事情,怕还是那张家丫头说出去的。这样的人,你告诉了她什么,转眼便能让全天下的都知道,无疑是最好的传声筒。

    今儿青黛告诉她,回头她就能在张家下人里传遍。

    顾怀袖指望着让别人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