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榴绽朱门(闲听)-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孩子痛痛快快玩了小半个时辰,才吩咐朱衣叫墨哥儿带着大皇子回去。
回到正屋,大皇子脸上带着薄薄的兴奋的红晕,鼻尖颌下隐隐有一层密密的汗珠,紧攥着墨哥儿的手不肯松,墨哥儿片刻不肯闲,两人直玩闹到晚饭前,才肯坐下来和朱衣脂红玩了会儿翻绳,吃了晚饭,大皇子从没这么玩过,只累的比平时早睡了小半个时辰。
夜幕沉落,李丹若从正屋出来,下了台阶,站在院子里,紧了紧斗篷,仰头看着满天闪烁的繁星,这一趟差使顺利到远出乎她的想象,可大皇子的胆怯内向也一样远出乎她的想象,唉,李丹若轻轻叹了口气,他被保护得太好太过了,这位皇子,他有那样的母亲,不出什么意外,他将是下一代的君王,亿万子民的主人,可一个胆怯内向的君王并不是诸人之福。
李丹若低下头,出神的看着灯影在院子里那座精致的假山上轻轻晃动,院子里寂静的听得到星星滑动的声音,也许,她可以试着爱他,推着他欢乐一些,勇敢一些,毕竟,他还那么小。




第一百十章  混乱
第二天辰末刚过,姜彦明的信就被急急的递进来,李丹若吓了一跳,急忙拆开,厚厚四五张纸却写的都是庭院寂然,人孤影独的伤感和思念,李丹若担心的大事一件也没有,李丹若松了口气,笑着摇着头,又气又是笑,心里却暖暖的仿佛洒满了冬日暖阳。
李丹若犹豫了好一会儿,走到桌前,慢慢研了墨,提笔回了封信,压了漆封打发人送回去。
离宫仿若隐居的日子在姜彦明一天一封长信和两个孩子的玩耍中缓慢而安静的流淌,吏部的案子如姜彦明所料,果然没有大开杀戒,不过撤了许多官员,查抄了许多座府邸,皇上赏了姜彦明一处,李丹若接了信,想想那府里过去也是自己常去之处,那曾有过的别家的安逸与欢乐留在一草一木间,自己若是住进去,这心里只怕难以安宁,姜彦明接了信,隔天就跟官家辞了这处赏赐,一番说辞竟说的皇上赞赏不已,叹他有情有义,收了这处宅院,另外赏了处荒废已久的前朝公主府,又赏了一万银子,让姜彦明自行修缮改建。
得了彩头的,除了姜彦明,还有刑部尚书孙先忠,孙先忠调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由郎中卢万庆接任,新任刑部郎中黄源深却是魏相公的私人,这一趟中,得益最大的自然是刘贤妃,新的吏部尚书和吏部空出来的众多要紧位子,在两位相公的默契中,由着刘贤妃调度安插人手,整个吏部顺顺当当落在了刘贤妃手中。
三月里,沈五娘子风光无限的嫁进了皇家,随嬷嬷每天的准点八卦及时而祥实:“……新圣人样样事情、件件东西都讲究的不得了,官家那么随和的人,圣人这么讲究……这么风光热闹的一场大礼操办下来,可真是不容易,亏得刘贵人能干,可再能干也是人身肉体,这场大事一毕,刘贵人这一口气松下来,人就病倒了,这人哪,就是这样,若是心事未了,屏着口气一直忙一直忙,那倒还好,最怕忙好了,这口气一松下来,那病就找上来了,好在如今宫里有了圣人,那就是有了主心骨,这万事有皇后打点掌管,自然万事妥当,也不能不妥当不是……”
“……圣人这规矩、这脾气比先头邹皇后可厉害多了,听说魏德妃头一天去给圣人请安,就生了龌龊,这事……也说不上,说起来圣人进宫也有小半个月了,魏德妃这才是头一回过去给圣人请安呢,可翻过来一想,魏贵人怀着身子,怀着龙种呢,又害喜的厉害,这女人怀孩子的时候,就是得多体谅些个,可再换一头说吧,圣人到底是新妇,足足过了小半个月才去请安,又是个怀上身子的……唉,咱不说这个,说不好,魏贵人头一回拜见圣人,自然要磕头,圣人也没免了她的礼,她就得磕头不是,磕了头,也得圣人吩咐了,魏贵人才能起来道谢呢,可巧,听说那会儿圣人正好跟站在旁的魏昭容说话,一时就没顾上叫她起来,魏贵人怀了身子,害喜又害得厉害不是,就自己个儿站起来,谁也不理,顾自转身甩帕子走了,您看看,这叫什么事儿!圣人气坏了,听说抄起只杯子就砸中了魏贵人,幸亏是只杯子,砸身上最多也就是青一块,也伤不着哪里,可魏贵人从怀了身子就娇嫩得很,平日里,就是没事都得几个太医随时等着听传唤,这挨了一杯子,没砸着可吓着了,这事闹得啊,连官家都发了大脾气。”
“……如今宫里就没个消停时候,这事不是一件一件的出,都是几件迭一起出,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跟着一波,前儿魏贵人挨了一杯子,这会儿还一个劲儿的病着呢,昨儿一天又出了两件事,一件出在早上,圣人当廷杖责了孙美人,说是僭越,也真是……这事咱们说不好,说是孙美人穿了件深桃红衫子去请安,就挨了廷杖,圣人还说了,往后宫里除了她,别人不许着红,粉红、桃红也不行,孙美人委屈的什么似的,她穿这桃红衫子时,圣人还没吩咐过不许着桃红不是,这是一件,还一件,午后李美人陪圣人逛园子,正看到魏昭容带人折桃枝,圣人训斥魏昭容不知爱惜花木,魏昭容说是官家爱看折枝桃花,想着晚上官家要过去,特意折几枝插瓶,这一来一往,也不知道哪一处没说对,圣人就打了魏昭容好几巴掌,听说一张脸打的红肿紫涨,魏昭容几乎哭死过去,官家差点气病了,您看看,这一个月不到,七七八八、大大小小生了几十件事,官家今儿早上只好发了话,刘贤妃病着不好理事,就让魏昭容和李美人帮着圣人协管宫务,不管什么事,得三个人都点了头才行,唉!看吧,这往后就更没个头了。”
……
李丹若细细品着随嬷嬷那些看似随意却从不多余的闲话,一点点梳理分析着宫里的情形,看随嬷嬷说的如此气定神闲,也看这一个月间生出的无数事,宫内众人诸事,都按着刘贤妃的指挥在走,刘贤妃的病只让她没法处置后宫,却半分也没影响她代官家处理朝政……
如今的宫里,沈皇后只怕是独自一派,不对……李凌波陪她逛园子,这些件事中,她从来没发作过李凌波,李丹若苦笑不已,果然,李凌波又在玩弄她的聪明了,在一群站在台上的傀儡中玩合纵连横,亮在台下看戏者的眼中,不过是个笑话。
沈皇后是个惯坏了的坏脾气小娘子,娇纵中长这么大,或许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算计,若是嫁个好脾气的本份世家子,这一辈子也能福气美满,可她一步登天了,风光无限的嫁给了后妃无数的皇帝,偏偏她嫁入前,宫里已经先进了几个妃嫔美人,那些妃嫔美人,都是往常和她常来常往、或处得来或根本处不来的熟人,她从来不屑于、也想不起来花心思去了解别人,可人家却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她,她和她的后位,如同一个三岁稚童抱着夜明珠蹒跚行于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中……
魏德妃和魏昭容同出魏家,如今一个怀孕一个得宠,却看不到同心协力之处,唉,同心协力又怎样?魏德妃自负才华美貌,原本就没把沈娘子看在眼里,如今虽说她为后已为妃,可她毕竟先入宫又怀了身孕,……
那个美丽的昭容,如今宠冠后宫。
还有两个美人儿,不声不响却绝不是毫无动静……
李丹若长长叹了口气,宫里这份混乱不知道要乱多长时候,也不知道要搭多少条人命进去,也不知道凌波……凌波两个字如同冰块般堵在李丹若胸口,她安份便能安稳,可她伸了手,她难道不知道,这一伸手后头的血雨腥风……
隔没两天,外头的婆子来报,李凌波的母亲、三太太严氏过来看望李丹若,已经到离宫门口了。
李丹若片刻惊讶之后,不禁苦笑,她来,要干什么?
离宫外院花厅里,严氏端着气势坐在榻上,微微抬着下巴,春风满面、居高临下的转头欣赏着花厅窗外盛开的花草,李丹若上了台阶,垂手侍立在花厅门口的使女曲了曲膝,严氏忙转头看向花厅门口,见李丹若进来,伸直双腿就要下榻:“你看看你,怎么自己来了,叫个嬷嬷引我进去就是了,大哥儿好些没有?这孩子身子一直弱,真是让人挂心,我早想来看他了,听说墨哥儿也跟过来了?有个孩子陪着大哥儿好是好,可就是得看好了,孩子不懂事,万一吵吵闹闹的伤了大哥儿,那可就是大事了!”
“劳三伯娘惦念,三伯娘的教导我都记下了,三伯娘也知道,大哥儿年纪小,身子弱,这会儿正忌着灾星,来这离宫前官家和贵人都吩咐过,不许见外人,咱们就在这花厅说话吧。”李丹若恭敬的曲膝见了礼,笑着解释道,严氏已经下了榻,闻言皱了皱眉头不快道:“怎么着?我倒成了外人了?照你这么说,我想看看大哥儿,还得领了旨意才行了?”
李丹若微笑垂手立着,并不理会严氏的斥责,严氏悻悻然重又坐回榻上,李丹若从女使托盘里捧起茶放到严氏面前几上,又吩咐送几样点心过来,严氏斜着李丹若道:“算了,这也不能怪你,我带了几匣子点心给大哥儿,你让人送进去吧。”
“不敢瞒三伯娘,大哥儿从不吃外头的东西,也不穿不用外头送进去的衣物,三伯娘这份心意等会儿我和大哥儿说一声,再打发人跟贵人说一声,三伯娘看可好?”李丹若温和却无余地的笑道,严氏脸色变了变道:“也是,官家子嗣少,二哥儿正病着,这一个也病的时候比好的时候多,自然要多当心,回头官家子嗣多了,也就好了。”




第一一一章  游说
“三伯娘说的是。”李丹若态度恭敬的微笑道,严氏端起茶抿了一口,均了几口气,放下杯子,用帕子拭了拭嘴角,用眼角瞄着李丹若笑道:“早就想过来看看大哥儿和你,可这一阵子,你不知道,不是这事就是那事,宫里宫外就没消停过,好在从昨儿起,宫里的事总算有了个头绪,我这就赶紧过来看你了。”
严氏的话仿佛有些没头没脑,李丹若却听的心惊肉跳,暗暗叹气,看来她这一趟所谋甚大,第一盯到大皇子身上,第二只怕是盯在了姜彦明身上,先从自己这儿说起。跑到人家的地盘里这么明目张胆的谋人家孩子、橇人家墙角,是说她没脑子好呢,还是说她无知者无畏好?
“三伯娘客气了,我在这里陪侍大皇子,照理说会不得客,三伯娘是个知礼的,哪里能常来?!”李丹若态度谦和,却极明确的堵回了严氏的话,严氏却从自己愿意的方向会意着李丹若的话,连声笑道:“可不是可不是,”说着,冲门口的使女婆子挑着眼角示意李丹若,道:“你看看,还是咱们娘俩自在些说话儿好,不用人侍候。”
“这都是这里的规矩,三伯娘也知道,我不懂皇家规矩,过来这边陪侍大皇子,须得事事经心,步步守矩,皇家的规矩哪是咱们能违反了的。”李丹若心里叹着气,委婉的解释道。
严氏脸色立进就变了,冷冷的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端起杯子喝了两口茶,按压住心里的怒气,深听了口气,脸色仿佛缓和了些,这才放下杯子,看着李丹若似笑非笑道:“若姐儿从嫁了人,还真跟从前大不一样,你看看,你母亲不在京城,这京城里最疼你,跟你最亲的,也就我和你大伯娘了,大姐儿、二姐儿,你们姐妹几个才是嫡亲的姐妹,都说上阵父子兵,打架亲兄弟,若论亲,还有什么能亲得过血脉?真要有什么事,也就是我和你大伯娘,还有你这些姐妹兄弟能靠得住,旁的,你还能指望谁去?”
“三伯娘说的极是,姜家遭难这几年,多亏了三伯娘照应。”李丹若听的腻歪,带着笑却极不客气的应道,严氏一下子咬住嘴唇,脸色青了青,抬手掸了掸衣襟道:“瞧瞧这话,姜家的事那是姜家的,五郎姓姚,又是自小过继的,你跟姚五郎非要那样重情重义,这名声是好了……照我说,姜家是姜家,姚家是姚家。”
李丹若无语的看着严氏,这心里已经不是腻歪了,沉默了片刻,直视着严氏,半是奉劝半是警告,直截了当的说道:“三伯娘识书达礼,又这个年纪,这话说出去让人笑话,三伯娘也说过,这血脉之亲乃天下至亲,姜家也罢,姚家也好,那血脉也是血脉,长辈兄弟,过继可继不断血脉。”
严氏后背僵直直挺起危坐盯着李丹桂,脸上一会儿青一会儿红,恼怒的眼睛冒火,正要张嘴说话,李丹若紧接着道:“血脉乃至亲,我们姐妹不管怎样都是姐妹,三伯娘这句话说的极是,因了这句话,我这做姐姐的也有一句话奉劝,太婆在世的时候常说,李家无惊才绝艳之人,后人当守份知足,别做好权倾天下,位极人臣之想,那是非份之想,只能招祸,三伯娘好自为之。丹若还有事要忙,就不多陪三伯娘说话了。”
李丹若说完,也不等严氏说话,站起来曲了曲膝,转身出去了。
严氏只气的手指发凉,脸色铁青,笔直的端坐在榻上,好半晌才愤恨异常的呼出口气,抖着手用帕子拭了拭鼻尖,勉强用手撑着榻下来,径直出离宫上了车,青着脸端坐在车上,直走到半路,才均过口气吩咐道:“直接去禁中。”
第二天傍晚,三四辆车在姜家门前停下,严氏从最前一辆车里下来,见姜家大门应声开了条缝,回头冲心腹婆子点了点头,婆子退后几步,带着后面几辆车,往前面姜彦明和李丹若府门口绕过去。
几个粗使婆子捧着礼盒跟着,严氏春风满面的和程老太太见了礼,分主次坐了,寻着话儿聊起了家常,程老太太谨慎的应着话,严氏不时瞄着屋角的滴漏,申末刚过,姜彦明果然从衙门回来,过来请安了。
姜彦明见严氏在座,眼底闪过丝意外,恭敬的上前见了礼,严氏亲热的笑道:“都是自家人,快别多礼,我们老爷不在家,你也不往我们府上走动,往后可得常到我们府上走动走动才行,我们庆哥儿和慧哥儿最爱你的文章,前儿还和先生说,若论学问,满京城也没有比你强的!往后你可得常过去指点指点!”
“三伯娘过奖了,庆哥儿和慧哥儿极聪明,学问文章都好,若说指点,我还真是担不得,不过比两个哥儿痴长几岁,有个好运气罢了。”姜彦明客气道,严氏眉头舒展,脸上从里到外透出喜色笑道:“你看看,这就是咱们世家子侄的风范,五郎这么大学问,你看看,多少谦虚!我们李贵人最欣赏你这一条,前儿还跟我说起你呢,我们贵人说了,官家跟前的知制诰,就数你才气最高,最得圣心,虽说说着只是个知制诰,可在官家面前说一句算一句,比那两位相公都不差什么呢!”
“三伯娘过奖了,官家不过觉得我诰书写的通顺,字写得工整罢了,我一个知制诰,哪敢多言半句。”姜彦明不动声色、声音里却隐隐透出疏离和不快,程老太太捻着佛珠的手停了停,抬起眼皮扫了严氏一眼,明了的微微眯起眼睛,脸上仍旧是一片慈祥笑容,严氏笑声飞扬:“这就不易了,官家可不常夸人,五郎这样的人品才华也夸得,你不知道,我们贵人常在官家面前夸你呢,贵人如今协理宫务,这是官家的赏识,五郎是个明白人,你也该知道,这宫里若有人肯替你时常说说话,就是提点几句,可比你外头瞎忙强得百倍千倍去,不过几年,说不定就是一个相公了呢!”
“不敢当不敢当,三伯娘请慎言!”姜彦明忙离座躬身客气不已,严氏说的兴奋,满笑容、亲热的招手示意姜彦明坐:“你看看你这孩子,咱们一家人说话,不会讲究那许多,快坐快坐,你看看你,气色看着象是不大好,怎么会这样?若姐儿如今远在离宫,你身边侍候的人有几个?够不够?”
“多谢三伯娘关爱,都好。”姜彦明不愿多说话,站着拱了拱手正要告辞,严氏打断了他的话,抬手嗔怪的点着他道:“你看看你,跟三伯娘还不说实话,这孩子就是腼腆,你不说三伯娘就不知道啦?若姐儿那孩子我还不知道,脾气大脸酸,心小不能容人,你身边根本就没个伏侍的人,是不是?唉!”严氏重重叹了口气,转头看着程老太太痛心道:“说起来这都是我的不是,若姐儿自小失怙,她母亲又是那样的性子,只知道一味的娇生惯养,从小也没人教她个礼法规矩,把她这脾气给惯得不在好歹、没个上下,亏得姜家……要不然哪容得下她这样的?你看看,哪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就该本本份份的守着丈夫孩子,这也不说,好歹让她扯着皇命这张大旗,可你看看,去也行,那五郎身边你得安置好吧,你看看,五郎身边竟连个侍候的人都没有!这成什么话?我这个做长辈的都觉得丢脸,是我没好好教导她,老太太千万见谅则个。”
严氏一番话说完,昨儿那口恶气总算出了点,舒心的叹了口气,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程老太太冷冷的看着她笑道:“三太太说的是若姐儿?若姐儿是跟在你们老夫人身边长大的,你们老夫人在世的时候常说,她那些孙子孙女儿里头,就数若姐儿最懂事知礼,噢!”程老太太仿佛刚醒悟般长长‘噢’了一声,转头看着侍立在旁边的大/奶奶赵氏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