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榴绽朱门(闲听)-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满桌,宁老夫人站起来四下看了一遍,满意的点头笑道:“这里好,这观音院本来就不大,有这么一座小楼,可是哪儿都能看到了。”李丹若跟在后头四下看了一圈,轻巧的转回来,正赶着接过流苏托上的茶,先端了一杯奉给宁老夫人,再托给母亲一杯笑道:“先喝杯茶,一会儿慢慢看,其实有太婆这个照妖镜在,母亲和我都不用来,太婆只一眼,就照到骨子里了。”
宁老夫人笑的手里的茶差点抖出来,放下杯子,点着李丹若道:“你姑姑说我也就罢了,你也学会了?太婆是个老照妖镜,你是个小照妖镜!”
“这韩三娘子可怜见的,叫两面照妖镜照着,全身的骨头都照出来了。”杨氏叹着气怜惜道,说的宁老夫人搂着李丹若哈哈笑起来。
没多大会儿,黄嬷嬷上楼禀报了,韩家女眷已经到观音院门口了。
李丹若忙扶着宁老夫人站到往前的绡纱架前,隔着绡纱看外面,清清楚楚,可从外面看进来,就黑乎乎一片了。
韩家女眷一行四人,穿过前殿,往宁老夫人所在的小楼不紧不慢的过来,走在前头的,是一位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精神健旺的老太太,神情随和中带着带着安祥,脸上带着浓浓的笑意,正听着身边的中年女子说话,这位,应该就是韩三娘子的母亲,韩家老太太了,轻扶着韩家老太太的女子看着三十来岁的样子,眉目清爽,看起来很是干净利落,边走边笑边说,这位看样子是韩三娘子的长姐,已经出家的韩家大娘子了,紧跟两人后面的,一个穿着鸭青棉斗篷,看起来也有三十岁左右了,眉目清秀,形容婉约,气质沉静,这位,当是韩家二娘子了,和韩二娘子低声说着话、并肩而行的女子看着十八九岁模样,眉眼如画,笑起来齿如编贝,显得文雅非常,穿着件秋香色棉斗篷,这个,必定是韩三娘子了。
一行人没等宁老夫人和李丹若看的再清楚些,就已经越过小楼,往后面的正殿进去。
李丹若和宁老夫人、杨氏忙转到对面的绡纱架前,这回只能看到背景了,不过这韩三娘子背景也极好看,稳稳重重却仍能透出股柔美来。
黄嬷嬷也跟着过来,笑着低声解释道:“韩家老太太今年五十四了,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两男三女,刚扶着韩家老太太的,是韩大娘子,她是老大,今年三十三了,嫁了个工部的小吏,夫妻倒也相得,已经生了两男一女,后面鸭青斗篷的,是韩二娘子,今年三十一,嫁了个秀才,丈夫是独子,家境还算不错,薄有田产,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了,再往下是两位爷们,韩家大爷和二爷,也都成家了,韩三娘子是幺女,过了年刚满十九岁,前头倒没怎么急着说亲,听说就是从去年冬天里,韩家和韩大娘子、韩二娘子才四处托人给妹妹说亲。”
“嗯,”宁老夫人轻轻应了一声,看着韩家母女进了大殿,才转头看着李丹若和杨氏笑道:“等会儿咱们也下去听听经去。”李丹若忙笑着点头应了,杨氏笑道:“要不,我就不去了,不然这么多人,要吓着人家了。”宁老夫人一边笑一边点着杨氏道:“给你看儿媳妇,你不去,那哪儿能成?这才几个人?吓着谁了?”李丹若跳转过去挽着母亲道:“母亲不去看怎么行?您得去看看有没有眼缘,咱们悄悄儿的,吓不着谁。”杨氏笑着应了,三人喝了半杯茶,这才穿了斗篷,悄悄下了楼,只黄嬷嬷和流苏两个跟着,从后面进了正殿。
正殿里嗡嗡的诵经声悠扬委婉,韩家母女四人盘膝闭目端坐在旁边坐垫上,嘴唇轻轻动着,正虔诚的随着诵经。
李丹若四下看了看,在几个年老女尼身后寻了个空坐垫跪坐下来,透过女尼中间的缝隙,悄悄打量着韩三娘子,斗篷里面也是一身秋香色,眉毛浓淡弧度都极好,眉如春山,大约就是这样了,眼睛半闭着看不出亮不亮,鼻子小巧,脸形圆润,下颌稍有些尖,却并不突兀,反倒有几分楚楚之感,整个人如同一幅古雅的水墨画,透着让人心安的恬静温柔味儿。
宁老夫人和杨氏在另一边听了一会儿经,扶着流苏,和杨氏一起悄悄出了正殿,李丹若忙起身跟上,三人上了楼,宁老夫人去了斗篷,半歪在榻上,接过茶喝了一口笑道:“人还不错,咱们老家有个讲究,娶妻当娶贫儒之女,这贫儒之家出来的女孩子,多半不差,这韩家也算是贫儒之家,等会儿,她们要到静室喝茶歇息,咱们再凑过去讨扰一回。”李丹若听宁老夫人这么说,知道宁老夫人已经是看中七八成了,心下微松笑道:“这三娘子生的象一幅水墨画儿,真是好看。”
“好看倒不怎么算得上,她比你都还差远了呢,难得的是那份娴静,这样娴静的女孩子,多半家教不错,女孩子自己,也是个明礼懂事的。”宁老夫人拍了拍李丹若的手笑道。
三人说笑着喝了几杯茶,又等了好大一会儿,下面正殿才念完了头一卷经,在窗前紧盯着的流苏看到韩家女眷四人起身去了后面待客的静室,忙回身禀报了,宁老夫人扶着璎珞站起来,一边穿斗篷,一边笑着止住李丹若道:“若姐儿别去了,回头让人说起来不好,我和你母亲去说会儿话就回来。”李丹若只好止住步子,隔着绡纱看着宁老夫人和杨氏绕过正殿,进了韩家女眷所在的待客静室。
足足过了两三盅茶的功夫,宁老夫人才和杨氏满脸笑容的回来,宁老夫人坐着略歇了歇,就笑着吩咐道:“好了,咱们收拾收拾回去吧。”李丹若忙侍候宁老夫人穿了斗篷,自己也穿好斗篷,从流苏手里抢过宁老夫人扶着,小心翼翼的下了楼,才低声笑问道:“太婆看的怎么样?看好了没有?”
“是个好姑娘,一家人都是懂事知礼的,你回去细问问你母亲,她若打心眼里愿意,定就定了。”李丹若得了答复,轻轻呼了口气笑应道:“嗯,回去我就问,母亲肯定愿意,太婆又不是不知道,她就喜欢这样温柔娴静的女孩子。”
果然,杨氏对这位韩三娘子满意之极,宁老夫人得了确信儿,隔天叫了李玉靖和刘夫人过来,将这事儿说了,李玉靖虽说觉得韩家门第实在太低了些,心里不怎么愿意,可母亲既然已经看中了,他不过略提了提,也就放下了,刘夫人却是满意非常,门第低有门第低的好处不是!



第二十四章  命格
元夕节,一家人到自家灯棚看了灯,能在元夕节这天沿御街搭灯棚的,都是如今的煊赫之家,当年李景生还在的时候,做到枢密院副使,李家的灯棚就搭的极靠前,也就是排在几家王府和相爷家后面两三个,后来李景生没了,这灯棚也跟着没了,直到前两年李玉靖升了枢密院副都承旨,这才又有了沿御街搭灯棚的荣耀,虽说这灯棚搭在半当中,离皇上已经很远,可到底,是搭了灯棚的,比起姜家,总还是好上不少,当年姜家的灯棚,一直是搭在李府前头的,如今李家重又搭起了灯棚,可姜家的灯棚,看起来还没个影子呢。
元夕节的灯,十五是正日子,可热闹却一直要延续到过完正月十六,一直到十七日黎明,官家和商行等才动手拆去灯棚,从这一天起,城门照时辰关闭,一切恢复正常,正月的繁华狂欢算是真正过去了。
十六日晚,李丹若一早约了红云逛花灯,晚上换好衣服,到宁老夫人处匆匆吃了几口饭,就忙着别了宁老夫人,奔出去寻红云看灯去了。
宁老夫人看着李丹若雀跃出去,喝了杯茶,叫了黄嬷嬷进来,屏退了众人笑道:“若姐儿又去寻那个红云玩儿去了?”
“可不是,刚才正好碰上沈嬷嬷,顺口问了她一句,说是四娘子一早上就打发人过去约了那个红云看灯。”黄嬷嬷坐在炕前小杌子上笑道,宁老夫人半闭着眼睛,半晌才笑道:“唉,这孩子就是心思细,这么个打听法,明白是明白了,就是太明白了,只怕什么腌臜阴私事儿都能打听出来,唉。”
黄嬷嬷看着宁老夫人,迟疑了下低声笑道:“老祖宗既担心这个,怎么不拦住她?”
“不拦!拦什么?唉,早知道早好,我不怕她知道,就怕她把男人想的太好,成了亲,过个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被人往心上捅刀子。”宁老夫人的话骤然停住,过了好一会儿,才伤痛悠悠的叹了口气:“那还不如现在就看明白了,死了心,往后就不难过了,不拦,让她好好看看,好好听听,也没什么坏处,那红云,我看着也确实有几分侠气,自古风尘出侠士,若姐儿往市井中走动一二,知道些市井坊间的情形儿,也没什么坏处,再说,若姐儿知道分寸,我最喜欢她这一条。”宁老夫人又叹了口气,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跟黄嬷嬷说着话。
黄嬷嬷想了想,不动声色的岔着话题:“老祖宗不用担心,四姐儿这份聪明懂事,满京城也找不出第二个,再说,咱们四姐儿是个好命的,老祖宗还记得不,四姐儿一生下来,老祖宗打发我去城外寻姚天师给四姐儿批命格,姚天师就说咱们四姐儿这命格是个极难得的,说什么,在娘家旺娘家,嫁夫家旺夫家,走过田埂草发芽,经过水塘鱼儿跳,您看看,多好的命格儿!”
宁老夫人笑起来:“可不是,有她那年年底,她父亲就升了官,没两年竟又升了,谁知道……”宁老夫人声音哽了半晌,才勉强说出话来:“我那时疼晕了头,还差点让人去砸了姚天师的招牌,后来顺过气来,才想明白了,这碍她什么事,她一个女孩子儿家,这命格不命格的,说好听的,咱们就听听,说的不好……哪能信这个?都是作不得数的。”
“可不是!”黄嬷嬷忙笑答道,心里却懊恼不已,原想说些高兴的事,怎么倒绕到四老爷身上去了,老祖宗说的对极了,这命格儿还真是信不得,那姚天师还说这是个活不长的夭折命,她回来连半个字也没敢跟老祖宗提,看看,如今四娘子不是好好儿的活到现在了?可见这什么铁嘴姚天师,也是个乱讲瞎说骗人钱财的。
宁老夫人也不愿再沿着这个话题往下讲,岔开去,和黄嬷嬷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京城各家的过往古话儿来。
离桑家瓦子不远的一条巷子口,红云一身半旧的靛青绸衣裙,外面裹了件里面都是靛青色的厚棉斗篷,风帽半搭在头上,远远看去,看不出年纪,也看不出妍丑,李丹若跳下车,围着红云转了一圈笑道:“你怎么这一身打扮,象个老婆子,真难看。”
“我就说,你们这些富贵人家小娘子,凡事想的少,你也不想想,我整天在台上跳胡旋儿,这京城得有多少不上进的混帐货识的我?我一个人倒不怕,跟你一处,让人家认出来,就算没惹出麻烦,传出去也伤了你的名声,走吧,这样就没事了,风帽再扣紧了,没人认得出。”红云说着,将风帽盖到头上,四下拉了拉,将脸挡的严严实实,双手拉着斗篷拢在胸前,缩着肩膀,臃肿沉暗的仿若市井中常年干粗活的老婆子。
李丹若哭笑不得,可想想红云的话,确实也是实情,红云用胳膊肘捅了捅李丹若:“走啊,你最想去哪儿逛?听说今晚上大皇子在汴河上放烟火,要不咱们沿河边看看去?”李丹若想了想笑道:“河边风大,逛着怪冷的,你又穿成这样,看着一点也不舒服,我就喜欢看美人……要不,咱们沿河边寻家酒肆,看还能不能寻到间能看到烟花的雅间,进去坐着,又暖和又清静又看了热闹,咱们两个边看景边说话儿,你说好不好?”
红云看着李丹若笑起来:“这会儿还哪儿寻能看到烟花的雅间儿去?你真是……不知行情,这会儿哪个酒肆不是满满当当的?别说能看到烟花的雅间儿,就连大堂里都得坐满了人!”
“也许呢,那些酒肆,再怎么人多,也都留着一间两间的上好雅间备着不时之需,大哥和二哥他们常到金梁桥边的会仙楼分号宴客会文,你只说好不好,我好赶紧让人过去问问,说不定还能寻到一间呢。”李丹若笑道,红云忙推着她笑道:“快叫人去,好的求之不得呢,我今天跳了一天胡旋,脚都是痛的。”李丹若忙吩咐了沈嬷嬷,两人也不逛了,干脆上了车,沿着人流,慢慢往金梁桥行过去。
没多大会儿,长随就奔回来禀报,会仙楼分号正好还有间临河的雅间儿,李丹若和红云欣喜不已,一路行到会仙楼院里下了车,茶饭量酒博士恭敬的前引着两人上了二楼,进了最尽头的一个雅间儿,雅间内温暖非常,红云脱了斗篷,转头四顾笑道:“我就喜欢这样用夹墙地龙的屋子,又暖和,又没半分炭气,以后等我挣了钱,也修一间这样屋子住着。”
李丹若走到窗前,顺手将窗户推开半扇,往外看了看笑道:“这里好,一会儿看烟火一点挡头都没有。”红云忙过来,从李丹若背后探头四下看了看笑道:“唉呀,这样有热茶喝有点心吃,暖暖和和就能看到烟花,这才叫舒服呢!”
“这不算好,要坐船到汴河上去看才好呢,看完烟花,就把船一路驶出城去,找处清静的地方,在河中间泊了,说话儿啊,听曲儿啊,趁着四周的天籁,最有意思不过,今天是来不及了,明年咱们两个坐船看烟花玩去!”红云长长的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接连叹了三四口气才道:“怪不得做妾也罢,当外室也好,都削尖头往富贵大家里挤,这份享受真是比不得。”
李丹若倒了杯茶递给红云笑道:“各有各有好,也各有各的烦难,真进到富贵人家做妾,富贵是享了,心就得煎熬着了,姐姐这样的,只怕宁可身子吃苦,也不肯让心受那样的拘束煎熬。”
“唉!谁知道呢,就前两天,班里的引客小容,跟一个做海上生意的大商贾走了,小容今年才十七,那老头子都六十多了,我想劝她,杨姐不让我劝,说各自的福份,这么看,可不是,各自的福份各自的命。”红云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出神的怔了片刻,笑着嘀咕道:“我要是做了姨娘,他好了也就罢了,若不好,我指定闹得他家宅不宁。”李丹若蹙着眉头,想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连连叹气道:“闹什么闹?闹来闹去,都是女人跟女人过不去,再争着抢着去讨好那个男人,有什么意思?算了,咱们不说这个,今天是出来寻乐子的,再说下去,倒寻出闷气来了。”
“是我的不是,咱们说应景的,听说今天汴河上这烟花,是大皇子孝敬皇上的?这得多少银子?!”
“这汴河上正月十六晚上放烟火,也不是一年两年的规矩了,今年不过是大皇子领了这差使,怎么这烟火就成了他孝敬皇上了?花着皇上的银子他得孝敬名儿,这个机巧投的太过了,唉,不过大皇子一直是这么个脾气,往后真登了大统,还不知道怎么给自己脸上贴金呢,只怕天上下场雨,都得是他脸大求来的。”李丹若不客气的说道,红云听的咯咯大笑,只笑的一口茶差点呛进喉咙里,忙放下杯子,跳起来掂着脚尖跳了好几下,才缓下那口气,点着李丹若道:“还以为你是个绵和性子,竟这么刻薄,这话说的,唉哟,笑死我了!”




第二十五章  求亲
“我跟你说,本来我们晚上还有两场舞要跳的,我们这样的杂耍班子,平时一场也没多少人看,挣的钱不够嚼用的,全靠着几个大节,官府放了关扑,出来寻乐子的人多,跳几场满几场,逢上这样的节,我和杨姐都拼了命的接场子,可偏偏冬至我病了两天,今天加上傍晚那场,又误了三场,就元旦那三天是跳足了的,我出来前,杨姐气的乱骂呢。”红云笑够了,叹了口气低声道。
李丹若怔了怔问道:“谁不让跳的?府衙?”
“嗯,今天一大早就过来吩咐了,永春班的玲珑和狄推官有点交情,杨姐还有其它几个班主凑了些银子,托玲珑去寻狄推官求个情,银子是送进去了,可狄推官连面也没给玲珑见。”
“狄推官?!”李丹若低低的惊叫了一声,顿了片刻,才看着红云苦笑道:“我二姐姐,年前刚嫁给狄推官做继室。”红云正闷闷的喝着茶,一口茶差点喷出来:“你们家姑娘怎么能……是庶出的?”
“嗯,”李丹若应了一声,想了想叹气道:“也怪不得狄推官,只怕他也是不敢应下,这必是大皇子的吩咐,把人都赶去看烟火,一来热闹,二来,他这份孝心,也好让人看到不是,大皇子领着京城府尹,虽说是虚衔不用理事,可到底是正经的府尹,一句话吩咐下来,谁也不敢怠慢,再说……”李丹若停了停,看着红云低声解释道:“还一件,这是前朝延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这京城府尹,一向是国之储君领任的,皇上立太子后,就领过京城府尹,也实在怪不得狄推官,别说他,这会儿,满京城也没谁愿意逆了大皇子的意思。”
红云凝神听着,半晌才呼出口气来,往李丹若身边凑了凑,满眼羡慕的赞叹道:“你懂的可真多,怪不得都说大家闺秀好,真是好!那你说,下一个皇帝,真是大皇子啦?”
“我哪知道!这不算什么,你识字不识?”李丹若又气又笑的推开红云道,红云摇了下头,又点了下头:“能识个三五箩筐吧,记个帐什么的还行,杨姐教我的。”
“那你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