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死后成了大佬白月光-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舒婵原本也不喜欢刻木头,便将原主的东西都收拾在一块,专门找了一个屋子摆放,她亲自将小木雕和石雕一个个摆在架子上,等弄完了回屋,看见窗边的小树苗盆栽时,情不自禁的抱了起来,不知为何十分压抑。
然后又病恹恹了好几天。
吓得叔父叔母连夜一边请大夫一边昼夜不停的照顾她,小堂妹舒宓还偷偷凑在她耳边,说压岁钱不要她还了,搞得她负罪感颇大。
——更让人感动的是,叔父大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专门弄了张地图回来给她解闷!
舒婵兴高采烈的收了,结果却十分羞愧:智商这个东西,真不是她想涨就能涨的,看不懂就是看不懂,盯多久都没用。
她拍拍圆圆的小肚腩躺下,将脑袋埋进被子里,像条虫似的一拱一拱,又惯例的担忧起池玉来。
她倒不是担心池玉的生存问题,而是这孩子极有可能因为她的死,做出些不理智的事情来。
——他本性太暴戾了!
就好像跟人吵架,舒婵只敢朝人甩脸色,还觉得自己赢了一盘,沾沾自喜,但她家池玉就不同了,他敢直接朝人身上摔凳子,摔了还不解恨,还要上去补两脚,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即使后来他变得知书达理,但舒婵还是不放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现在就怕这孩子跟强盗去拼命。
舒婵睁着眼睛看着头顶的箩帐,神情萎靡不振:该死的强盗头子,怎么就来抢他们两个穷光蛋呢!
还好后面朝廷救兵来的快,盗匪们一哄而散,否则要是池玉有个好歹,她就是回到21世纪,也要找到作者加个番外把他们都写死!
时近七月,云州热的很,舒婵窝在有冰块的屋子里惆怅,门外有几个小丫头在乘凉,手里应该还有绣活,一边讨论花样子,一边低低的说话。
“……你们觉着,大姑娘还能去京都吗?”一个丫头压着嗓子说话:“我听厨房的李妈妈说,这次大姑娘留在云州,就是夫人的主意,她一定是想把大姑娘撇在云州,以后在京都的好事就都是二姑娘的了。”
另一个迅速接上,八卦的道:“我知道这事,听说夫人跟前头那位夫人虽然是亲姐妹,但是在闺中的时候就十分不合,什么东西都要抢,这不,”她阴阳怪气的道:“连夫婿也抢了起来。”
这话里明显有名堂,舒婵就听见第一个说话的丫头急切的问了起来,音量还拔高了几分:“怎么的?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咳,这事儿,我也是听我干妈说的,你们可不能说出去。”那丫头带着几分炫耀:“你们也知道,我干妈在老爷还没跟先夫人成婚前就在舒府做事,这么多年老爷跟两位夫人的事她一直看在眼里。”
这下子连八卦来源都有了保证,一干丫头更加兴奋,连针线活儿也不做了,专注的当起听众来。
“先夫人其实一直都不得老爷欢喜,成婚两年只得了大姑娘一个,便宝贝似的注意着身子,怀胎八月的时候,大夫都说没有任何问题,那怎么临到要生的时候,却突然难产了呢?”,那丫头有些愤然。
“我干妈说,先夫人生大姑娘的时候是早产,是动了胎气,八成就是当时被气着了——”
“你们知道吗?二姑娘也是早产!”
这话一出,几个丫头都有些震惊,都是大宅内长大的七窍心,一点即通:“…………你是说,夫人在闺中的时候就跟老爷有首尾,然后被先夫人知道了,故而早产?”
那丫头哼了一声:“我干妈觉得是,不然老爷何必那么着急,还在热丧呢,就把夫人娶了回来。”
众人齐齐沉默了一会儿,一个丫头感慨道:“怪不得二姑娘生出来就有哑疾,这么看可算是有因果的,母亲做了坏事,倒报应在了她身上。”
另外一个愤愤道:“这还不算呢,李妈妈说,大姑娘大了,我朝虽规定十七后才能嫁娶,但谁家不是早几年就开始相看定亲了?这大姑娘到了说亲的年纪,夫人是怕大姑娘跟着去了京都,有什么好的夫婿都给了大姑娘,二姑娘就什么都落不着了,这才使计让大姑娘留了下来。”
那个肚子里有一肚子八卦货的丫头又忍不住说了:“你们知道这一次大姑娘为什么会生病吗?”
几个丫头纷纷询问:“难道也是夫人…………”
那丫头低声道:“过几日就是老爷的寿辰了,我干妈去夫人院子里送饭的时候,就听夫人跟大姑娘说,既然大姑娘木雕做的那么好,老爷又喜欢春景图,为什么不用木头雕刻一副春景图给老爷做寿辰之礼呢?”
“你们也知道大姑娘的性子,在木雕这事上有些倔,听荷藕姐姐说,大姑娘当晚便回去开始准备雕春景图,她怎么劝也劝不听,当晚就得了病,可怜大姑娘自幼身子骨不好,老大夫说她不能远行,这才留在云州的。”
“哎,造孽哦。”
“可不是。”
又是一阵长长的沉默。
舒婵躺在床上也睡不着了,她在脑海里将皇家宠妻这本书从头到尾想了一遍,发现书里只给了原主一句话,便是女主进了太子府后,太子妃查舒家家世的时候,有提及一句:“有一姐,十五卒。”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努力码字的作者菌,不收藏就不是小仙女了!
再次提醒,这本书总的来说就是:我死后我养大的反派弟弟长大后黑化想娶我!
有不吃这个剧情的小仙女们要慎重哈。
第3章 夫妻夜话
云州位于西北,常年风沙不断,便宜爹舒茂本是云州府尹,是从三品的官,这会儿又升了正三品京兆尹,算是挤进了中央的圈子,这对于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世家来说,算是十分光宗耀祖的事情。
奈何舒家祖父那辈兄弟虽多,却都早早成了家庙里的牌位,一支子嗣也没留下来,就是他自己,也只生养了两个儿子便撒手人寰。
大儿子舒茂就是舒婵的便宜爹,字泰然,二儿子舒从,字安然,已观察是位跟“无商不奸”这个词完全不搭边的老实商人。
于是老舒家唯一的一个“宗”,老实叔父舒从,就拿着兄长的福利,在完全没有其他亲戚争资源赚差价的情况下,从一个布料庄子掌柜的,成功逆袭成了云州最大的布庄老板,且因最近舒茂步步高升去了京都做官,舒从也觉得自己不能止步于前。
他向来拿舒茂做榜样,这时只觉雄心万千,琢磨着去隔壁的青州开分店,最好开到京都去——因这事还调拨了不少人马,舒宅里到处是来来往往的掌柜们,人人好似忙的很,脚步匆匆,吵嚷的厉害。
等晚间舒从回了院子,才想起家里还有病人,需要静养,侄女舒婵现在还病恹恹的,别被他吵了去,便跟妻子说了声,明日就不让掌柜的来屋中了,去店里就行,让中午准备好吃食送去。
二夫人于氏一边接过丈夫脱下的外套挂在木施架子上,一边犹豫道:“大丫头还尚在云州的事情,真的不跟老太太说么?”
舒从叹了一口气,抓了抓这几日没打理显得十分潦草的胡子,道:“哎,你也知道的,老太太厌弃大嫂,不愿与之共屋,这么些年一直住在德阳老宅,之前大兄本想趁这次接她去京都养老,却怎么也说不动,只得在离云州前几日的时候,带着一家子人去拜别,就是这样,她依然拒绝与大嫂相见,甚至这回连大哥的面也没见,只让大丫头和二丫头进了屋。”
“本来老太太就生气,那日我们回来之后,还大病了一场,她要是知道大丫头因病留下了,怕是要闹翻天去,大兄特地叮嘱,说还是等老太太病好了,再跟她说。”
于氏听见“厌弃”这两字,打了个寒颤,她天性胆儿小,慢吞吞道:“夫君,对不起。”
舒从见自家夫人又畏畏缩缩的站在一旁伤心上了,不由得暗暗的再度叹气:彼时他爹舒勤公老大人少年聪慧,一路青云直上,做到了云州府尹,他娘米氏,官勋之家,少有贤淑之名,长相艳丽,颇有才名,两人在一起恩爱白头,无有不快,人生唯一的憾事便是老舒家也不知道遭了什么灾,同族不断死去,子嗣艰难,后来舒勤公也死了,舒老夫便颇为看重他和大兄这老舒家的两根独苗。
随着时间的推移,舒茂倒像足了舒勤公和舒老夫人,聪明伶俐,仕途通顺,舒从却觉得自己生的时候,必然是舒家祖坟冒的青烟断了一会,没被他吸上,不仅生的平平,读书还没天赋,更要命的是,他喜欢上了卖布。
这还了得,舒老夫人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见小儿死不悔改,只好放手随他去,本以为儿子撞了南墙就会回头了吧,谁知道,放出的鸟儿除了会撞南墙之外,还能迅速的长硬翅膀,隔了没几个月,小儿子就期期艾艾的表示,他陷入爱河了。
老夫人先时还好声好气,打听姑娘家世,舒从哼唧哼唧表示姑娘与他门当户对,老夫人气还舒过来,舒从继续害羞道:“与我一样,都是卖布的。”
舒老夫人险些一口气没上来:“。。。。。那是城东以绸缎出名的大池家还是城西以锦绣出名的小池家啊?”
舒从迷茫的眨眨眼睛:“什么池都不是啊,是舒家城郊庄子上的于家。”
舒老夫人听了很久才明白,城郊于家是户穷的饭都吃不上只好让女儿日夜织布卖的粗野农户。
舒从扭扭捏捏:“母亲,求你替我去提亲了吧。”
舒老夫人勃然大怒:原本以为再不济也是个城里户口,有家有业有钱财,谁知却是个农家女,不识字不懂礼,还长的十分丑。
她好说歹说要舒从断了这心思,却不想小儿子铁了心,就是不听,跪在青石板上三天三夜也不肯起,逼着她答应,老夫人没法,只好答应了这门婚事,谁知东风刚停西风起,舒茂又跟妻妹有了苟且,大儿媳难产,继室小王氏进门,一连串的事情让她心灰意冷,便直接回了德阳老家,吃斋念佛起来。
舒从想起之前的事情更加难受了,见着妻子好端端的,就是因为家世一直被嫌弃,他娘老太太就算了,本是他先不孝,违抗母命,但是刚刚说起大嫂王氏,心里就有些不满的嘀咕:她有什么脸面说自家媳妇粗鲁呢?明里暗里冷嘲热讽呢?
好几次要不是于氏拦着,舒从都想狠狠刺伤王氏几句。
他是老实,却又不是逆来顺受的受气包。
他拉过于氏的手,替她将外套脱了,道:“母亲那里,现在已经慢慢接受你了,你看,你现在去送糕点衣服的,已然会收下了,可见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的心意她迟早会知道。”
然后又忍不住拉上王氏做垫背:“大嫂说话不好听,性子也不好,你别听她贬低你,整日里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记性真不好,忘记当年自己是怎么进家门的了?”
他声音越来越高,于氏吓得赶紧捂住他的嘴,朝门外看看,确定无人听见,才松开拍拍心口:“夫君,隔墙有耳。”
——王氏尚且还留了人在舒宅没走干净呢。
两人相视一笑,舒从将于氏拉到身边坐下,道:“这回是苦着大丫头了,我瞧着大兄就是被大嫂吹的枕边风这才留下阿婵的。”
于氏呆了呆,道:“阿婵是我看着长大的,大嫂不喜欢她,她便喜欢到我这里来,我是个无用的人,也不知道教她些什么,只见她喜欢雕刻,便使足了劲给她买石头和木头,却弄的她更加痴迷,成了安静的孩子。”
她想起舒婵就心酸,道:“我上月还见她抱着自己的红叶李树苗盆栽走呢,可怜见的,从县里搬到云州城,她换了好几个院子,每回走都带着那盆红叶李,我问她为什么,你道她怎么说?”
舒从顿了顿:“怎么说的?”
他想起大侄女确实除了雕刻之外,就喜欢照料那红叶李树苗。
于氏忍不住擦了擦眼泪道:“她说人这辈子,好似浮萍一般,本是无根无缘,她又是个父母缘浅的,生来没享受过扎根的滋味,就跟那红叶李一般,只能在盆栽中,被人移来移去,既然如此,还不如她带着走,走哪带哪,等哪天定下来不走啦,就栽在院子里,慢慢长大。”
舒从听了不好受,继而连向来尊敬的兄长也吐槽了一番:“这事儿谁不知道,阿婵是受了王氏的蛊惑才给大兄雕春景图的,谁知阿婵为这个得了病,也不是不能走,他却——”
舒从没说出口,他其实想说,舒茂其实就是怕舒婵一旦有了好歹,耽误了去京都的日程。
于氏明白他的未尽之言,叹了口气:“唉,说是安顿好了再来接阿婵,但阿婵都十五了,也该定婆家了。阿婵生的好,要我看,云州女孩子中,就没她生的好看的,也不是没有人上门提亲,大嫂却一直借口不提,说是还要再等等,回了几家后,就再无人上门了。”
舒从犹豫了会,悄声道:“其实这事,却怪不得王氏,若是没有大兄点头,她也不敢私自回绝——大兄也道阿婵生的好,还要带她去京城找婆家呢,为此,还回了老太太给阿婵找的好人家,所以上次老太太才连他也不见了。”
于氏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一层,她惊疑道:“那怎么大哥这次又决意留下阿婵了?”
舒从深深看了眼于氏,道:“夫人,你要知道,未来虚无缥缈的利益远比不上现在的——”
他其实还有句比方没法说出口:就跟卖布一样,只要布好,不论布是在云州还是京都,都能卖个好价钱。
于氏慢了半拍猜测道:“——因此大嫂才出了招要留下阿婵么?她想把京都的好婚事留给阿媛?她是不是过于担心了,阿婵和阿媛,明显大兄更宠阿媛。”
舒从一副猜透了谜底的模样:“你忘记了,阿媛有哑疾,哪个高门大户的宗妇或长媳,是不能说话的?”
于氏眼神暗了暗,“阿婵自小就可怜,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父亲只想着将她嫁个高门,继母又只希望她这次永远不去京都的好,嫁个云州小老百姓最好,她和舒从又是隔了一层的,两人还都说不上话,纵然怜惜,却都无能为力。
于氏先前还没想这么多,这会跟舒从交谈下,她仿佛看见了舒婵的命运,想起前任大嫂还没死的时候对她的好,想起小阿婵抱着红叶李凄凉离去的背影,她的心就像是被抓住了似的,难受的喘不过气,半夜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晚上没合眼,心里慢慢的下了个决心。
第4章 池大富不好听吗
这边厢夫妻两人为舒婵报不平,舒婵那边却在奋笔疾。。。。。。。额,画,她找人削了根木炭来,用自己当年在少年宫唯一一月的素描功底努力描绘池玉的图像。
要不是回来后无意间看见地图,她都忘记了自己曾在儿童时代,因为一张火柴人的绘画得了朵小红花,被舒爹狠狠夸过一次。
舒婵觉得自己已经无计可施了,她现在很想找个人去蜀州打听,却奈何智商有限,着实没有主意,便一边寻找机会一边画池玉的肖像,期待她画的好一点,将来有机会着人去找也方便些。
她生平第一次觉得舒爹说的对,她真是个废物点心。
想到点心就饿了,舒婵唤来荷藕端来一盘桂花糕,正要吃呢,小堂妹舒宓吭哧吭哧的跑着过来了,一把扑进她的怀里,抓着她袖子甜兮兮的讨糖吃。
舒宓小朋友今年六岁,正值掉牙的年纪,叔母于氏严格控制她的饮食,鉴于她最近偷吃啃果子又啃掉了一颗门牙,直接将糕点从每日三块降为零块,只舒宓在她这里的时候吃点心才不会被叔母骂,于是这孩子总喜欢往她这儿跑。
“大姐姐,我就看看,不吃。”舒宓可爱的朝舒婵笑:“真的!”
“不行!”舒婵拒绝:“上回你也是这么说,结果一端来你就哄着我让你吃了好几块,叔母都警告我了!”
舒婵摇头:“你可不能再吃了,现下你只剩一颗门牙,要是再掉了,看你羞不羞。”
舒宓见她决心颇盛,只好焉了吧唧的爬上旁边的小凳子,朝她案桌上找可以玩的东西,当看见她画的肖像之后,一副惊奇的道:“这个,是什么?”
舒婵嘚瑟一笑:“这叫素描,我还在练习呢。”
舒宓抱着画看来看去,十分疑惑:“大姐姐,这是个人吗?”
舒婵嗯嗯的点头,然后将舒宓拎到旁边给她找了个九连环玩,她自己又趴着去画画了,这回画的果然更熟练一些了,她画完一张又一张,等抬起头来的时候,发现舒宓已然睡着了,荷藕给她盖了被子放在榻上,睡的很香甜。
荷藕进来给她奉茶,笑着道:“姑娘现在倒是不雕刻了,反而喜欢上了画画,还稀奇古怪的用碳,我今儿去厨房要碳的时候,还被李妈妈好一顿说呢,让我照顾好你,不能再没日没夜的,别又生病了。”
舒婵接过茶,吹了吹,捧着喝下一口热茶,笑着道:“不会了,我现在身体好的很,哪那么容易生病。”
这话倒是没错,大夫说原主之所以会生病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心有所思,郁郁寡欢,这才导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