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穿男]七五养儿记-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钱不够了的时候,李志军干脆给一些店铺交了一部分押金。而剩下的货款跟店老板也商量好了,可以等到送货的那天再付齐。
  如此,李志军倒是可以把货都进齐了。
  中午的时候,李志军是找了家饭店请刘满金吃的饭。要不是刘满金帮的忙,李志军一时半会还真的搞不定这么大的事情。
  可以说,这百货超市要是开起来了,赚大钱了。这大功劳,还得算到刘满金身上。
  而刘满金也比较喜欢现在的李志军,哪怕帮的忙多一点,他也心甘情愿。更何况李志军这人还挺懂得领情的,像之前卖豆腐青菜的时候,那是时不时的往家里送点过来。这亲戚嘛,可不就得这样,有来有往才是长久的相处之道。
  两人吃完饭,又赶去了市场转了一圈。李志军把漏掉的东西再补齐了一些,然后就开着三轮车先送的刘满金回去。
  送完刘满金之后,才急急忙忙的往自己家里赶。
  谢兰香一听李志军不光把带去的钱全给花完了,而且还有老大一笔货款还没结账时,给吓了一大跳,“你咋一次性进这么多东西,能卖得出去吗?”
  她也不是不赞成李志军开那什么百货超市,她就是觉得一下子进这么多货要是卖不出去,不全砸自己手上了。
  想到这里,谢兰香就开始盘算着要是真的卖不出去的话,这一家人用那么多的东西,得多少年才能用得完。
  又担心,这东西要是放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容易坏啊?
  而且谢兰香不光在心里这么想,还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担忧给说了出来。弄得一旁的李志军满头黑线,只能拉过谢兰香一再的向她保证,绝对不会让这批货压在手里的。
  虽然谢兰香还是有点担忧,但习惯了顺从李志军。而且李志军都这么保证了,她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最后想起李志军说的,店里还没专修啥的,于是赶紧催他,“你别在这里坐着了,赶紧去找木匠打柜子和架子啊!别等到货来了,咱还没地方摆。”
  李志军一想也是,这货弄好了,可这店铺还没装修好呢!眼下,这个变成了迫在眉睫需要干的事情了。
  他赶紧回里屋,把自己前段时间画的装修图给拿了出来,跟谢兰香说一声,然后就开着三轮车去了老木匠家里了。
  老木匠一看到李志军就格外的热情,“军子啊,你这是又想打啥家具啊?”
  李志军扬了扬手上的纸,“我这一回不打家具了,我是想打架子和柜子!”
  老木匠接过纸一看,惊讶的抬起头,“这个,不是跟供销社里面常用的架子和柜子么?难不成……”
  然后,看到李志军点头了之后,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
  最后也只能感叹一句,“还是你们年轻人能行啊!能折腾,也能折腾出个模样来!”
  因为李志军要的比较急,所以老木匠一拿到图,然后跟李志军再确认了一下尺寸的问题,就开始赶工了。
  而刘满金还帮着李志军找了人来,把店铺里面又给装修了一遍。最主要的是头顶上的灯光问题,店铺这么大,照明程度也得跟得上才行。
  至于豪华不豪华,李志军表示,这个年代还暂时不需要讲究这个。
  等到货品陆续的送过来之后,店铺也紧跟着开始装修,这边装修的同时,李春喜还找了人去算了个黄道吉日。
  到了李春喜选好黄道吉日的那天,李志军开的百货超市可算是正式开张了!


第114章 
  开业的这一天; 严秀秀和李志刚他们通通都过来帮忙了。
  李志军按照李春喜的指示; 在算好的吉时点燃了鞭炮。鞭炮一响,立马就吸引了不少路过的人群。
  然后谢兰香捧着瓜子和糖果站在门口,凡是进店的人每人都给抓上一小把。这样一来; 倒是一下子给超市里面拉了不少人气。
  其实说是超市; 也就是大一点的杂货铺而已。里面的设计也简单的很,最外面是整齐的几排架子,上面按照品种堆放着商品,底下对应了各种商品的价格。
  然后里面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堆头; 摆放着称重类的物品。所有的商品都是自选的,选好之后统一到出口处结账就可以了。
  而出口处和入口处也是分开了的,入口的地方有两排整齐的小柜子,每个柜子上面都挂着一把小锁。进店的人要是有随身携带的商品,是要存放在这些小柜子里面的。
  这种装修在后世算是烂大街的,可在这个年代却算是头一份了。
  看得大家都觉得稀奇的很; 就是不想买东西的人因着前有谢兰香免费给瓜子糖果给吸引了; 后有好奇心作祟引得四处转转。
  结果这一转就发现; 哎呀,这里面东西老多老齐全了。最主要的是,里面的东西不光不要票; 这价格还比供销社或者是百货大楼便宜来着啊!
  其实真正算下来,还真没便宜多少。打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说李志军最开始看上的那款本子,供销社是五分钱两本; 李志军这里是两分钱一本。真正算下来,一本也就便宜五厘。可别小瞧了这五厘,就是因为这么一些小东西的价格给了大伙一种心态,那就是这里的东西它就比其他地方卖的要便宜!
  于是有了这个心态,大伙在挑选东西的时候,就有一种自己占了便宜的感觉。这样一来,看到啥觉得自己可能需要的,就忍不住往篮子里面放。
  而这个篮子,是李志军找人编织出来的一种带着手柄的篮子,就放在超市里面的入口,以及各个空闲的角落。
  要是挑的东西多了,就拎一个这样的篮子,将东西往里面一放就是了。
  当然,这个年代因为没有监控和防盗感应器,所以李志军也只能让谢桂花和李春喜来回的在超市里面打着转,多看看,多注意了。
  真要有一些小东西被偷,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收钱的活给到了谢兰香和李志刚。而李志军和严秀秀则负责站在收银台前面打称和算价格,把价格统计好之后报给谢兰香和李志刚,再由他们来收钱。
  为着这个,李志军和严秀秀在开业前狠背了一番商品的价格,就是怕一不小心结账的时候给算错了价格。
  也幸亏今天一家人都过来帮忙了,否则还真的就忙不过来。
  打从一开业开始,店里的人就没少过,一眼望过去,全是乌泱泱的一片人头。这一忙,就忙到了中午午饭时分,人才渐渐的少了起来。
  这也跟李志军店铺的地里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像这个地方,大伙都习惯上午出来买卖东西,只要过了中午那个点,后面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忙的时候还没啥感觉,这一忙完之后才觉得又累又饿的。李志军瞅了一眼墙上的挂钟,都快一点了,就对谢兰香说,“兰香,你先别收钱了,去后面做饭吧,这里教给我吧。”
  谢兰香应了一声,就准备要去做饭,被谢桂花给喊住了,“别,你们都累了一上午了,还是妈去做吧。”
  说完,就赶紧的拉着李春喜去了后屋。
  李志军见状,便趁着谢桂花做饭的功夫,说,“那行,咱们正好把上午卖的钱给整理一下。”
  他刚说完,那头李志刚就乐呵呵的从地下拿了个篮子上来,而篮子里面已经扎堆放了快一篮子的散钱了。
  和李志刚那边一样,谢兰香这边也是这样的模样。
  这还是当时收钱的时候,钱又多又忙不过来,两人忙乱中干脆各拿了个篮子给搁到脚底下放着拿来装钱。
  这两篮子钱一拿出来,可把李志军和严秀秀都给吓了一大跳。
  尤其是严秀秀,眼睛都瞪直了,好半天才说,“天啦,这,这真的是一上午收到的啊?”
  不管严秀秀如何惊讶,反正钱就摆在她的面前了,由不得她不相信。
  就连李志军自己,也惊讶的厉害。不过转念想想,又觉得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远的不说,单说在这个县城里面,应该算的是头一家。
  所以看来,任何的商机,都是最开始的那一批最赚钱。
  不过因为这个,李志军不得不考虑日后销售的问题。就今天这样的状况来看,以后只怕再二家开起来之前,生意只会越来越好。那么人手的问题,就是摆在眼前最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了。
  而严秀秀和李志刚初开业来帮一段时间的忙没为题,时间长了,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李志军把这个头疼的问题跟谢兰香一说,谢兰香倒是给出了一个建议,“要不,咱去村子里面找找,看能不能请几个人过来?”
  “这,能行吗?”李志军本来的想法是像后世一样贴招聘,哪知道谢兰香却想请村里人。
  谢兰香却觉得能行,“当然了,而且村里人知根知底的才好啊!毕竟咱这里招的人,还有收钱的呢!要不是招熟悉的人,我还不放心了。”
  听谢兰香这么一说,李志军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了。毕竟现在不像后世,像他们这样农村里面的,基本上连身份证都没给办上一个。大伙也不在意,不当一回事。真要干嘛了,就拿着个户口本去弄。
  可这户口本也简陋的很,里面就几章薄薄的纸张,登记了一些简单的信息而已,却连个头像都没有。
  像他们这样开店招人手的,暂时还真的只能招一些知根知底的来了。
  李志军这边一同意,谢兰香立马就拜托严秀秀回去的时候,给帮着传信息了。就说他们新开的超市要招人,最好是没结婚的男孩和女孩,一个月20块钱,还包吃包住。
  至于工资,一年一结账。做得好的话,年底还有个大红包。人数嘛,谢兰香算了算,暂时先招四个人吧。
  得了谢兰香拜托的严秀秀,一回到李家村,就帮着给宣扬出去了。这宣扬出去还没一下午,到晚上吃饭之前,就有不少人上门来问情况的了。
  要知道,这一个月包吃包住还能拿20,一年就得有240 了啊!而且听说是看店,那可比在农村里面干活要轻松的多了。
  一瞬间,李志刚家里就门庭若市了。
  家里有十几岁没上学的孩子的,一得到消息,就赶紧的带着自家娃赶了过来。笑着把自家孩子推到严秀秀身边,“秀秀啊,你看看,我家这娃行吗?”
  其实都是一个村子里面住着的,哪家的爹妈是啥样,哪家的孩子又是啥样的,大伙心里都是知道一点的。
  尤其是农村人嗓门又大,每次要是自家娃干了点啥错事,那大嗓门一开骂,周围左邻右舍的就没有不知道的了。
  所以这些娃一来,严秀秀只需要看上一眼,心里就有底了。
  李志军本以为这招人起码得几天功夫才行,哪里知道第二天赶早去接谢桂花他们过来帮忙的时候,严秀秀就告诉李志军,说人她都给挑选好了。下午的时候,就能送到店里来给他们看一下了。
  严秀秀一再的跟李志军说,“军子,你得相信你大嫂,你大嫂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李志军赶紧点头,“是的,是的。有大嫂你帮忙,我哪还能不放心啊!”
  然而到了下午,等人一过来,李志军还真的就有点傻眼了。
  瞅着眼前四个跟自家双胞胎差不多大的孩子,李志军问,“大嫂,这就是你帮我请的人啊?”
  这,这看起来也太小了吧!别说是没成年了,李志军仔细看了一下,在心里猜测,只怕最大的那个也最多十五六岁吧!
  这算什么,招童工?
  事实上,李志军一问,才知道自己猜测的一点都没错。这最大的那个,连十五都还没有满呢!而最小的那个女孩子,才十三岁!
  当下李志军就赶紧摇头,“不行不行,这太小了。”
  这年纪的孩子,李志军用起来这心里实在是有负担的很啊!反正不管严秀秀怎么说,李志军还是决定不收这几个孩子。
  但人家既然来了这一趟,李志军也没让人白来。从店里拿了点吃的,然后四人一人分了一点。分完之后,跟谢兰香说,“兰香,你看一下店,我把这几个孩子送回去先。”
  结果,回去的时候,最小的那个女孩子直接就在车子上哭了起来了。
  李志军在前头听到了抽噎声,心里也不是很好受。他说不要这几人的时候,不是没看到几个孩子脸上失望的表情。只是让他招这么一群童工,心里这一关实在是过不去啊!
  本来拒绝几个孩子,李志军心里就不大好受了。结果,将孩子这一送回去,人家家长就立马拉着李志军的衣服不让他走,扯着个大嗓门问,“军子,咋的拉?怎么又将娃给送回来了啊?是不是这孩子哪干的不好?你告诉我,我帮你去训她!”
  李志军赶紧解释,“没,她们都挺好的。”
  “挺好的你干嘛又送回来了啊?”这模样,大有一副你不给我说清楚,我就不放你走的架势了。
  而且不光这些家长是这样,就连一旁的孩子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写这一章招人的事情,我纠结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根据那个时候的一些真实情况来写。
  别的地方我不大清楚,反正在我们那一片那个年代,基本上开店需要请人的,都是只请自己村里熟悉的人。而且这些人的年纪,都特别的小。像十三岁这样的,反而再正常不过。
  一般都是到亲戚家里,一做就是四五年。然后这些孩子可以存一笔钱寄回家里去,一部分给父母,一部分存起来就是他们以后的嫁妆或者是聘礼。
  而这些人,因为做了四五年,都有了一定的开店经验。基本上结婚以后,就会开店做生意了。别小瞧他们没读多少书,但是年代碰得好,人又肯吃苦,反而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当然,我不是说读书不好。如果可以的话,肯定是多读点书会更好。只是那个年代,真正有条件可以供你读书读出去的家庭真的不多。有这个意识一定要把子女送出去的,也很少。尤其是农村里面。


第115章 
  李志军给出的理由是几个孩子年龄太小了之后; 不光被几个孩子的家长给炮轰了。回到自己屋; 又被得到消息赶过来的谢桂花给臭骂了一顿。
  这说起来,谢桂花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没有骂过李志军了。而这一回骂,主要还是村子里面那几个孩子的家长跑到她面前; 来告李志军的状了。
  只见谢桂花一只手插着腰; 另一只手一直在对着李志军的脑袋直点着,“我说你到底是咋想的啊?这十几岁的娃你不要,你非要闹着十八岁以上的人干啥?就这样,你那还要不要招人了啊?”
  没等李志军回答; 谢桂花接着说,“这就是没结婚的孩子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给你干,人家结了婚的,就算是愿意给你干,可又能干多长?保不齐家里有点事,人家就能立马走人不干了。”
  “再说了; 都十三了哪还小; 你妈当初我十二岁不就嫁给你爸了。我十六岁的时候; 你大哥都生下来了!”
  到最后,李志军被谢桂花训了个狗血淋头的,还只能把那四个孩子又都给用上了。
  没办法; 一个是被亲妈骂的太厉害了。另一个人家家长和孩子一直找上门来,就想让孩子留下来。
  而且李志军这时候才注意上一个问题,那就是村子里面好多孩子都是念完小学之后,都没有再上学了。
  这个发现让李志军有点难过; 又很是无奈。
  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跟谢兰香说,既然这几个孩子被他请了过来,那就在伙食上面给他们弄好点吧。
  结果这伙食一好,这四个孩子在他这里呆了三四个月之后,齐刷刷的都长个了。被几个孩子的家长一看到,老欢喜了。
  回去就夸李志军,说他仁义,厚道。即便是李志军认为自己啥都没做,可在李家村的口碑和人缘却一下好了不少。
  然而在李志军不知道的时候,他家人缘变好了的还有另一个,那就是球球。甚至比起李志军来说,球球的人缘就更好了。
  原来自打李志军家的超市这一开,家里吃的啥的就更多更齐全了。李志军这人吧,其实对孩子还真的有几分溺爱了。基本上家里的几个孩子只要和他一说,想要啥李志军都会想办法给他们弄到。
  至于吃的上面,那是更不会亏待自家娃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球球就染上了老喜欢带东西出去吃的毛病。而且这一带吧,就带老多。
  弄得谢兰香都不止一次和李志军嘀咕了,“你说球球拿这么多,能吃的完吗?”
  李志军其实也撞上过几次,他只是没和谢兰香说罢了。不过对于球球拿这么多吃的,李志军猜测,这孩子估计是分给一些小伙伴去了。
  事实上,还真的是这样。但是呢,又和李志军想象的有那么一点出入。
  先发现这件事情的,还是谢兰香。
  李志军本来正在屋后头磨豆子,只见谢兰香怒气冲冲的就把球球给拎了回来。而球球呢,则耷拉了个脑袋,一副蔫了吧唧的小可怜模样。
  李志军赶紧问,“怎么了,怎么了?”
  谢兰香显然很是生气,胸膛一起一伏的指着球球说,“你看看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