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勤妃传-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心而论,在康乾盛世时期,这样的厚赏并不算是打肿脸充胖子。
  ——而是真的有钱!
  能见到除了南怀仁以外的外国人,陈文心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皇上道:“今儿晚膳吃什么?”
  “古董锅。再不吃天儿就热了。”
  皇上一时语塞,难道现在天儿不热吗?
  南巡的时候没带上古董锅,就是因为天气转暖了。
  如今春末时节,眼看就要夏初,她竟然还能想起古董锅来……
  “皇上不想吃吗?”
  她忽然想到,皇上身子暖,这个时节大约怕热。
  不像她体质虚寒,冬天怕冷,夏天又使劲流汗。
  “不,就吃这个。多上些牛肉。”
  陈文心体虚怯寒,吃这个有好处,皇上乐意奉陪。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好荣嫔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好荣嫔
  且说惠妃和荣嫔那处收到了陈文心的礼物,都很是惊讶。
  惠妃倒还好些,荣嫔就坐不住了。
  她一向在宫里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这个出身低贱,那个卖弄风骚。
  这满宫里没几个她看得上的。
  惠妃就属其中翘楚,因为她年长,又育有大阿哥,为人又公正。
  虽然出身不高,但位分仅次于佟贵妃。
  荣嫔但凡有什么事就喜欢找惠妃商量,这回也一样,她实在不敢确认陈文心的意思。
  她们两人之间素无来往,因着陈文心今日提点四阿哥之事,她还气得瞪了陈文心一眼。
  虽然对方并没有看见。
  怎么这会子就送东西来了呢?
  她叫宫女拆开一看,竟然是文房四宝。
  这是笑话她不懂诗书吗?
  荣嫔一开始有些生气,想了想这礼物是翊坤宫的邓嬷嬷亲自送来的,又特特说了皇上很喜欢。
  皇上再喜欢,她也用不上啊。
  等等,莫非是给三阿哥用的?
  她连忙叫宫女出去打听,看这礼物是众人都有呢,还是只有部分嫔妃有。
  宫女出门打探好一会子才回来,说翊坤宫的礼物送了惠妃和她,再有就是德嫔、章常在和卫答应了。
  听说惠妃也有份,她忙不迭就往长春宫来了。
  “惠姐姐,你说勤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她巴结你犹可,巴结我对她能有什么好处?”
  嫔位四人之中只有勤嫔无子,也是她最尊贵,得到最多恩宠。
  她实在犯不着来巴结荣嫔。
  惠妃道:“照妹妹这样说,她又何必来巴结我?她自己便有协理后宫之权,连佟贵妃她都不巴结,巴结我做什么?”
  荣嫔一时语塞,“那……那她这不是巴结,会是什么呢?”
  惠妃正色道:“是怕你我误会,而轻举妄动。”
  误会?她们误会勤嫔什么了?
  荣嫔试探着说道:“姐姐的意思是,她并没有格外抬举四阿哥的意思。今日在皇上面前提及四阿哥,不过是偶然?”
  惠妃点头,“她抬举四阿哥是应该的,四阿哥是她从佟贵妃那里救出来的。你没听说吗?勤嫔不在宫中这三个月,四阿哥还时时去翊坤宫玩呢。”
  她人都不在宫中,四阿哥还喜欢往翊坤宫跑,可见他们俩的感情不是母子胜似母子。
  所以勤嫔喜欢四阿哥,在皇上面前难免会多提及四阿哥,这是很寻常的事情。
  “你今儿那个眼神也太直白了,怪不得勤嫔担心你我误会。”
  惠妃嗔了她一句,荣嫔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低着头。
  对于惠妃可能是误会,但荣嫔必须承认,勤嫔没有误会她。
  她的确就是那样想的,并且为此而很是恼怒。
  “那么,既然勤嫔来示好,她日后是不会在皇上耳边吹枕头风,让皇上立四阿哥为太子的罢?”
  惠妃看她一眼,“立四阿哥为太子,那于她有何好处?她和四阿哥再投缘,始终不是亲骨肉。”
  她看了看窗外,压低了声音:“勤嫔才十五岁,又得皇上宠爱,将来总会有自己的儿子的。”
  荣嫔这才放心,道:“也是。就算四阿哥当皇上,那太后也是德嫔,不可能是她勤嫔。”
  惠妃忙用手轻轻掩住她的嘴,“这样犯忌讳的话也是能随口说的?”
  哪个阿哥将来能当皇上,现在言之过早。
  当今皇上才二十九岁,正要进入壮年。谈哪个阿哥继位,也太心急了些。
  惠妃虽然口中教训荣嫔,实际上她自己何尝没有疑心误会陈文心?
  任何一个母亲,看着自己儿子那失望的脸,都做不到无动于衷。
  她也是一时犯了糊涂,事后想想就明白了。荣嫔就太沉不住气了些,当着皇上的面就瞪勤嫔。
  幸好当时皇上和勤嫔都顾着去看四阿哥,没注意到她的神态。
  不,就算她没注意,一定是有人注意了。
  否则她哪里能想得到,给她们两的阿哥送文房四宝来?
  “我看你应该给勤嫔备一份回礼,好叫她知道你明白了她的意思。万一她误解了,先下手为强,受害的可是你。”
  以惠妃对陈文心的了解,她不是这样的人。
  可人是善变的,她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完全看对人。
  尤其是陈文心那种人,她和常人太不一样了。
  一个得宠的嫔妃那么低调,穿戴皆不过分华丽,也不仗势欺人,这已属难得。
  更难得的是,她的低调谨慎并非伪装,用以暗中谋算她人。
  她始终只是在自保,从来没有主动出击。
  这一点后宫中人都明白,只是大家不愿意去相信罢了。
  她有错也是错,没错也是错。
  一个嫔妃这样受宠,就是她的错……
  这错也可以化为对,只看她怎么用。
  陈文心现在这一举就做得很高明,她懂得利用自己和皇上最为亲近这一个优势。
  把皇上的喜好稍稍给众位阿哥提点一下,她们这些做额娘的,自然会感激她。
  只不过,佟贵妃和宜嫔那并没有收到礼物。
  可见她的这种交好,也不是不分所有人的。
  如果所有人都能得到这种提点,那就显得廉价了。
  何况,二阿哥身为唯一的嫡出皇子,本来就受皇上宠爱。
  荣嫔忙点头道:“是啊,姐姐。我回宫就去准备。”
  惠妃道:“我也会准备的,总不该辜负她这一番好意才是。”
  荣嫔从前只觉得勤嫔这宠妃做得不算太讨厌,只看宜嫔和定常在,那些也是受过宠的。
  她们但凡受到一些宠爱,就开始目无尊卑,仗势欺人。
  这样的微贱,小门小户的做派。
  好像谁没受过宠似的?
  打从惠妃起,到她到德嫔,哪个又没有过年轻受宠的时候?
  德嫔怀七公主之前,那也是颇得圣心的。
  与其是宜嫔她们,还不如是勤嫔呢!
  当日天色已晚,次日一早,长春宫和景仁宫都给陈文心送去了回礼。
  惠妃回赠的是她亲手绣的一方丝帕,上面是梅花映雪的图案。
  陈文心喜欢梅花,翊坤宫的标志也是梅花。
  皇上特特在翊坤宫的地界圈进来一处梅园,后宫中谁人不知?
  荣嫔回赠的则是东阿阿胶,这阿胶是补血益气的好物,东阿县的阿胶,更是上品。
  想来是皇上赐予她血燕的事儿宫里知道了,所以荣嫔才赠她这具有相益效果的东西。
  这两份回礼,不得不说都是尽了心选来的。
  看来,她二人是愿意承自己这份情了。
  陈文心叫白露把这回礼收起来,刘嬷嬷却上前道:“主子,贵妃娘娘那边,您不送点什么吗?还有宜嫔那边,她刚刚诞育了五阿哥,满月时宫中嫔妃都送过贺礼了……”
  五阿哥的满月就在圣驾回鸾前五天,照理说她现在回来了应该补上贺礼。
  佟贵妃再气恼宜嫔的张狂,也不敢不送这份贺礼。
  她要是不送,别人会说她是刻薄寡恩。
  陈文心略一思索,道:“佟贵妃和宜嫔先时是如何到翊坤宫来寻衅的,嬷嬷不是也看见了吗?”
  那时候她刚刚晋为嫔位,迁入翊坤宫。
  也是刘嬷嬷和邓嬷嬷刚刚到她身边的时候。
  刘嬷嬷道:“虽如此说,但宫里有仇怨的嫔妃也多了。主子若是连明面上的工夫也不做,未免得罪人了。”
  邓嬷嬷也接口道:“那佟贵妃和宜嫔从前同处承乾宫也不睦,怎么来翊坤宫搜宫之时又团结到一处去了?昨儿在皇上面前又针锋相对了?”
  “嬷嬷的意思是……”
  “这宫里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哪怕合宫都知道佟贵妃与宜嫔和她不睦,她也不能自己用行动证明。
  “可是……”
  她犹豫了一下,“昨儿我才给惠妃和荣嫔那处送了礼,现在连佟贵妃和宜嫔那边也送,岂不是叫人误会?”
  刘嬷嬷笑道:“怎么会呢?昨儿送的,和今儿送的,哪能一样?何况主子也不必送得太好,只要尽了礼数就可以了。”
  按照她的想法,明摆着跟自己不对付的人就不必去应承了。
  惠妃和荣嫔虽然与她接触不多,起码没有陷害过她,尤其是惠妃。
  这样的人,还是可以交好的。
  佟贵妃和宜嫔这样的人,送了礼也不会因此而放过你的。
  “算了,佟贵妃毕竟是主理后宫之人,地位最尊。我久别回来,是该送点土仪特产。”
  “我虽不喜欢宜嫔,但五阿哥的满月佟贵妃都送了礼,我又有什么理由不送呢?”
  刘嬷嬷喜道:“主子能这样想就对了!”
  她不是想不到,只是愿意不愿意去做的问题罢了。
  白露道:“主子,奴婢知道你是不愿意做这些事儿。现在恩宠加身,不做这些也无妨,只是也该为日后着想着想。”
  白露是知道扬州发生的事情的,那样的事情如果再发生一次,如果陈文心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那皇上的恩宠,还会在吗?
  到那时,她无宠、无子,还得罪得起佟贵妃和宜嫔这样的人吗?
  这话也就是白露敢说,就连刘嬷嬷和邓嬷嬷她们,心里这样想嘴上也不敢说出来。
  对着一个如日中天的宠妃说她日后失宠了该怎么办,这不是往火上浇油等着被爆一身炭么?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后宫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圣宠不衰。

  ☆、第一百三十五章 玉答应的出身

  第一百三十五章 玉答应的出身
  皇上昨儿晚间就去看望太皇太后了,远游归来谒见长辈,这是皇上的孝道。
  陈文心不想打扰他们祖孙两人叙话,便等第二日再去拜见。
  她才到慈宁宫大院之中,便听见玉答应脆生生的声音。
  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太皇太后就高兴地笑起来了。
  “你们听听,这说的是什么?”
  每个音节都清晰地透入她耳中,可她却什么都听不懂。
  慈宁宫的掌事苏嬷嬷笑道:“这是蒙古语呢,也难怪勤嫔娘娘听不懂,现如今宫里又没几个蒙古嫔妃。”
  这苏嬷嬷据说是太皇太后的陪嫁丫头,她原本的姓氏是蒙古姓氏,为了好叫就在名字里取了一个字作为汉姓。
  这位老嬷嬷名义上是奴才,实际上在宫里相当于半个太后,就连皇上都对她礼敬有加。
  陈文心笑道:“原是这样。本宫来的不巧了,太皇太后和玉答应正说的高兴呢。我又听不懂蒙古语,岂不是扫了太皇太后的兴致?”
  苏嬷嬷谦道:“太皇太后常夸奖娘娘,是有孝心的孩子。方才宫人进来通传,太皇太后喜欢得很呢。”
  她羞涩一笑,“太皇太后谬赞了,我哪里当得起。”
  苏嬷嬷把她引进内室,太皇太后正歪在榻上喝酥油茶,玉答应坐在绣墩子上陪她说话。
  见着陈文心进来,玉答应先行起身,拱手侍立一旁。
  她上前给太皇太后行礼,“臣妾请太皇太后圣安。”
  太皇太后让她起身,细细打量了她一番,道:“竟瘦了好些。好孩子,到这边坐。”
  她伸手想拉陈文心的手,陈文心把手递给她,顺势坐到榻边。
  “嫔妾请勤嫔娘娘金安。”
  玉答应这才给她行礼,她略扫了一眼,发现这玉答应的服饰妆容,倒比初进宫时候更有蒙古风格了。
  先时皇上曾说觉着这玉答应古怪,她派小桌子去探查这个玉答应,并没有得到什么消息。
  玉答应除了整日来慈宁宫外,对于宫中其他嫔妃都既不结交、也不疏远。
  就那么淡淡的,保持中立。
  她能用蒙古特色来打动太皇太后,这正是玉答应比所有人都突出的一个优势。
  她笑道:“免礼。”
  太皇太后拍拍她的手,“好孩子,听说南巡路上你救了皇上的命。好孩子,皇祖母不知道怎么谢你。你的病好些了吗?”
  皇上没有对外宣称陈文心被南明逆贼掳走的事情,只是说,陈文义和陈文心两人拼死把皇上从水中拉出来。
  这样不仅能维护她的清誉,避免流言,还能给赏赐陈家找一个最合理的理由。
  玉答应有些惊讶,抬头看太皇太后的表情。
  她数月来一直往慈宁宫跑,每日陪太后说些蒙古的家乡风俗,说些科尔沁草原上的趣事。
  也没见太皇太后对她这样亲热。
  太皇太后和她说说笑笑,但从来没有对她自称过皇祖母。
  皇祖母,这不是只有皇上和皇后才能叫的称呼吗?
  她在太皇太后这得到的最大庇佑,就是宜嫔宣称她不敬,要当众杖责她的时候。
  她让自己的宫女去慈宁宫报信,太皇太后就传谕给佟贵妃,让她去永寿宫阻止宜嫔。
  理由是,宜嫔并无协理后宫之权,处罚低位妃嫔,也不能滥用私刑。
  有什么罪责,也该报给佟贵妃或者惠妃来处置。
  她的确没有对宜嫔不敬,加上宜嫔不敢冲撞太皇太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太皇太后是不管后宫之事的,为了自己特意出面找了佟贵妃,她还以为自己真的打动了太皇太后。
  如今看太皇太后对勤嫔的态度,显然更胜于自己……
  她安慰自己,一定是太皇太后太关爱皇上了,所以听说勤嫔救了皇上的命就待她这样好。
  陈文心也是第一次听说皇上是这样解释她的“救驾有功”的。
  怪不得,昨儿那些王公大臣和嫔妃们,见着她坐在皇上的龙撵上,都没什么反应。
  一个救驾有功之人,还为了救驾而自己大病一场,坐坐龙撵有什么可奇怪的。
  她谦虚道:“臣妾的病已经无碍了,救驾本是臣妾之责,不敢居功。”
  太皇太后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打小就多灾多难的,他小时候出痘,吓得哀家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幸好有你在,你是皇上的福星。”
  玉答应也赔笑道:“正是呢,幸好这回是勤嫔娘娘跟皇上去南边。”
  太皇太后又道:“对了,你那个哥哥,皇上可赏赐了么?那只巨型海东青哀家见着了,草原上最勇武的武士,也未必能抓得住它。”
  “太皇太后,臣妾的哥哥只是运气好罢了。那只海东青身上是有伤的,否则怎么会到地上来呢。”
  陈文心说的这样老实,太皇太后倒笑了,“你呀你,何必说得这么老实?叫别人知道你哥哥的勇武,还不好吗?”
  她惊讶道:“在外人面前自然要夸耀的,这是在太皇太后面前,当然有什么说什么。”
  太皇太后喜得掩口一笑,“傻孩子,叫皇祖母。”
  她都这样暗示了,陈文心还不知道顺杆爬,太皇太后只好明说了。
  陈文心看了玉答应一眼,见她面带微笑低头看着脚尖。
  “多谢皇祖母。”
  她又道:“都是我扫兴了,刚才在外头听皇祖母和玉答应说蒙古话,说的那么开心。我又不会说,就不打扰皇祖母了。”
  太皇太后道:“宫里头蒙古嫔妃少,哀家想找个人说说家乡话都难。灵玉又是族亲,有她陪哀家说说科尔沁的事儿,也好打发打发日子。”
  玉答应有些羞涩地垂眸,“嫔妾能投太皇太后的缘,是嫔妾之喜。”
  陈文心借机上前拉住她的手,亲热地说:“都说你是皇祖母的族人,也不知道你家中是几口人,都做些什么呢?”
  当着太皇太后的面问这些,不怕玉答应不说老实话。
  她笑道:“承蒙娘娘关怀,我家中父母长辈都在,还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已经婚娶,在科尔沁骑兵营当差,姐姐还待字闺中。”
  “哦……”陈文心道:“这也奇了,姐姐还待字闺中,为何单把妹妹送进宫来?”
  玉答应的面色略不自在了一下,道:“因着姐姐她已经许配了人家,只是还未过门罢了。”
  这转瞬即逝的一下,已经让陈文心嗅到了隐秘。
  “玉答应生的这般与众不同,想必你母亲一定很美。”
  陈文心笑着对太皇太后道:“看皇祖母就知道了,博尔济吉特氏专出美人儿。”
  太皇太后这般年纪,被人夸美貌哪里能不喜欢,何况是被陈文心这样的美人儿夸。
  “要说容貌,我们科尔沁的女子不是这样的美法。”
  太皇太后娓娓道来,“你这样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