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暗地里有时会出出主意,但表面上她们都是只管府内事务的内宅女人,太皇太后也别想从她们这里得到什么啊。
直到外面太监来问何时摆膳,太皇太后吩咐摆在偏殿里,夫人们才稍稍转移些注意力。
☆、589 解决冬日吃菜大问题
前些日子开始,皇上就每日都会给大臣们赏菜,虽然菜从皇宫里出来再送到府里都已经凉透了,但这些都是皇上赏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皇恩。
更不要说就算是凉透了,这些菜也都是美味的让人舍不得放下,夫人们对于今儿来养怡殿饮宴还是有些期待。
众夫人们都按着身份坐好,宫女们鱼贯而入,顿时整个偏殿里就都是各种菜香,其中也有以往参加过宫宴的夫人们就给身旁第一次参加宫宴的夫人介绍菜色。
自从宁远王王妃名扬天下开始,宫宴的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是在外面酒楼里吃不到的,有些即使是能吃到,味道上还是差了很多,所以抛开太皇太后的目的不说,宫宴还是很被人期待。
段锦儿被太皇太后带在身边,虽然菜很香,宫女们侍候的很殷勤,但小丫头还是谨守着规矩,再美味的菜肴也是浅尝即止,让太后很是满意。
当初她刚吃凌小柔做出的菜时,都忍不住就吃多了,而宫宴虽然不是凌小柔亲手做的,但都是从凌小柔那里学来的,御厨们又都花了心思,可是比凌小柔做的还要好吃,这个小姑娘竟然能够抵受得住美食的香味,看来也是个心性坚定的。
太皇太后越看越喜欢,想着回头就找几个出色的姑姑好好教教这小姑娘,就算是没有亲娘疼着的孩子,但只要她的一句话将来也不能嫁得差了。
众夫人们边吃边夸御厨的手艺好,太皇太后也有面子,高兴的时候就给人介绍起她爱吃的几样菜,甚至连这些菜肴背后的故事都能讲上一些,当然,这也是从凌小柔卖的册子里学来的,又被众夫人赞颂一番后,宫宴的气氛也就更加热烈。
太皇太后突然话锋一转,指着桌上的御膳道:“这也亏着前些年宁远王府建的暖房,不然到了冬日里,哪有这许多新鲜的菜可吃,只可惜建暖房要用的玻璃太多,那东西又太金贵,不然人人家里都建这么个暖房,也不用愁冬日里吃菜了。”
夫人们连连道:“可不是吗?若不是玻璃太金贵,臣妾也在府里建一个了,哪像如今到了冬日想吃个绿菜叶子都不是易事,家中平日里除了白菜腐就是萝卜干菜,若不是太皇太后体恤臣妾们,怕是想吃个绿叶子菜都得等到开春了。”
太皇太后听了笑道:“其实玻璃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金贵,前些日子哀家跟宁远王妃闲唠,如今渭城府就能造玻璃,虽说也是个金贵的东西,却没从外面买那么贵,这不哀家就让宁远王妃把玻璃的制法拿出来,正想着改明儿造好玻璃就让你们也都能建个暖房,再都住上玻璃窗的房子,可是比窗纱的屋子亮堂多了。”
夫人们一听都惊叹:“宁远王妃就把玻璃的制法交出来了?”
不是她们大惊小怪,实在是玻璃太贵重,而据太皇太后所说其实制造出的玻璃也没想像中那么贵,岂不是说只要掌握着玻璃的制法,就是源源不断的金子?很难想像宁远王妃会傻傻地太皇太后一要就交出来。
太皇太后甚是得意地道:“要说柔儿这丫头可是甚得哀家的心,你们也知道玻璃能赚钱,可哀家一说这丫头就二话不说地给交出来,还说哀家若是在宫中待的无趣干脆就造玻璃卖,还能给宫里的娘娘们添些脂粉钱,不说卖玻璃多赚钱,都换成脂粉给娘娘们抹了可不跟糊墙似的,就说哀家好歹也是太皇太后,又不是个会管事的,哪里就能去造玻璃卖了。”
太皇太后说的状似无心,夫人们心里却都合计开的,因家中男人都是大衍国的官员,从来都不管家中营生,虽说家家都有铺子,但都是这些夫人们在打理,可以说个个都是生意老手。
只是铺子都是有赚有赔,真要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哪有那么多?虽然各家表面上瞧着都挺风光的,但私下里银子不好赚,都精打细算着过日子。
听太皇太后这么一说,都有些动心,银子多了府里的用度也能宽松一些,自家男人面前底气也足。
只是玻璃的制法是宁远王王妃的,虽然交到太皇太后的手上,但她们也不好管太皇太后去要。
何况自己动了心思,别人又岂会不动心思?抬眼扫过,果然大多数的夫人们都是眼神精亮精亮的,就跟见了一座金山似的,都在琢磨怎么才能从太皇太后那里打探出玻璃的制法。
太皇太后说完就举起酒杯,“瞧瞧哀家这老糊涂的,说这些干嘛,今儿哀家让你们过来,也不过是想着自从新皇登基后,宫里就没正经地办过宫宴,眼瞅着一年就过去了,咱们难得聚在一起乐呵乐呵。”
说着,太皇太后将杯中酒喝尽,赞道:“宁远王府的特酿果然不凡,哀家这不好酒的都觉着好呢,赶明儿让柔儿把这酒的方子也拿出来,往后咱们就能可着劲地喝了。”
大宫女笑道:“太皇太后就爱说笑,这酒是好,可奴婢听着酿这酒的材料可是不好寻,据说酿这王府特酿,不但要用到上百年的雪莲,上百年的人参,就是其余的药材也都贵着呢,而且,酿酒的工序更是繁复的让人看着就累的慌,与其自个儿酿了,还不如等着王府送了,又省银子又省力,多好啊!”
太皇太后笑道:“也不知你得了柔儿多少好处,竟是为她打算着,难不成真当哀家会厚着脸皮,见着好的都想划拉过来?”
大宫女笑而不语,夫人们也陪着笑,心里却都明白过味了,想来太皇太后这次让她们进宫来饮宴,目的其实就是造玻璃吧?不然也不用在宴席上提起。
虽然不清楚太皇太后的目的是什么,或许真如之前所说是想给后宫添几个胭脂钱,但显然太皇太后没有继续说这事儿,就是等着有人来接这个话题继续说。
可放眼看去,满殿的夫人们也都随着自家男人所分的派系坐成三堆儿,万一自己提议跟太皇太后讨要玻璃的秘方,别人也跟着一起要参与进来呢?
若是同一派系的还好,大家一起做生意也不怕惹来麻烦,但若是别的派系也加入争夺中,难保不会将派系之争也引到宫宴上,到时目的没达成,再惹得太皇太后不高兴,可就得不偿失了。
众夫人难免多想一些,也就没人再接太皇太后那个话题,太皇太后虽然心里急着等人来说,可脸上却不好表露出来,只是一个劲地劝众夫人喝酒。
喝着喝着,太皇太后不知怎么袖子一摆碰洒了杯里的酒,宫女忙上前拿了帕子来擦,擦过之后太皇太后笑着让众夫人稍坐,她则是带着宫女下去换衣服。
见太皇太后离开了,夫人们就都议论开了,果然都有心从太皇太后那里打听玻璃制法,虽然平日里三派系的人多有不合,但利益当前,态度却是出奇的一致,即使是稍有争执,在几位德高望众的夫人的暗示下,最后也都达成共识。
太皇太后一边换衣服,一边让宫女去听着点,当得知众夫人们最终都达成共识了,才慢悠悠地回到前面,也不提玻璃的事,只是继续喝酒。
果然夫人们都坐不住了,她们还盼着太皇太后再提一下玻璃,她们好顺着太皇太后的话题往下说,可太皇太后一句都不提,她们要怎么开口?刚刚达成共识,都是对玻璃的生意志在必得。
宫宴都接近尾声了,太皇太后还是没提玻璃的事,原本美味的让人流口水的宫宴这回也不香了,直到太皇太后准备要散席了,夫人们再也忍不住了,纷纷去看这些夫人中最有身份的那几位。
其中左相和右相的夫人,还有几个手握兵权的大帅夫人。
最后这个重任还是落在了左相和右相夫人身上,虽然这二位夫人平日里看着亲亲热热的,但因家中男人一个代表着‘忧国派’,一个代表着‘保皇派’,都是对方最大的政敌,关系可没表面那么亲厚,但这时候被众夫人这么一看,也都抛开那些个人恩怨,齐齐起身。
左相夫人举着酒杯道:“臣妾借花献佛,感谢太皇太后今日赐宴,不然在这大冬日的,臣妾们也难尝到如此新鲜美味的菜肴。”
右相夫人也举着酒杯,道:“左相夫人所言甚是,只可惜过了今日,再想起今日宫宴,可不是要把人馋坏了。”
太皇太后笑道:“这个哀家可没辄,虽说宁远王府有暖房,可里面出的菜可是不多,虽然如今不用供应各大酒楼,但就是宫里用着都不够了,你们这许多人家,哀家可开不了这个口。”
左相夫人也陪着笑,“太皇太后所言甚是,就是臣妾也没那么厚的脸皮,若说当初见宁远王府建暖房时,臣妾府上原也是想要跟着建了,可一打听那玻璃贵的,若是为了建个暖房就要一家要勒着裤腰带过日子,还真不值得,原想着什么时候玻璃不那么贵了,咱们也建一个,可这玻璃的价就是居高不下,这也是没辄的事。我们这些大人还好些,瞧着家里孩子每到了冬日就不爱吃饭,真是让人心疼的很。”
☆、590 利字当前
其余夫人也跟着点头,纷纷说起家中幼子或是爱孙们到了冬日没菜吃的苦恼,直到后来见众夫人的眼神越来越热烈,就差没直接对太皇太后说:把玻璃的制法给我们吧,我们都想建暖房,我们都想赚大钱。
左相夫人道:“太皇太后若是真能派人造出玻璃,臣妾家里第一个就建暖房。”
太皇太后摇头道:“哀家哪有那闲心?再说如今哀家年纪大了,也想要享享清福,不过若是哪位夫人有意愿,哀家倒是可以牵牵线,跟在后面赚几个小钱。”
说着,目光扫过众夫人目光殷切的脸,拍手道:“都是哀家糊涂了,瞧今日来的夫人都是有本事的,不如哀家就多一句嘴,这造玻璃的事,咱们也就别找别人了,人人都参一份力进来,造出玻璃不但能建暖房,到时卖出去也能赚银子贴补一下府上用度,众位夫人觉着呢?”
原本夫人们就都商议好了,再听太皇太后一说,都跟着点头,纷纷表示把最大的一股留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笑眯眯地道:“也是哀家年岁大了,懒得再折腾,不然这好事哪里轮得到你们。”
众夫人又感谢太皇太后给她们一个赚钱的好生意,却没人再有心思吃菜喝酒,虽然太皇太后此次让她们进宫的目的昭然若揭,但明显无法拒绝、又在面前摆了这么一块大肥肉的情况下,她们也只能顺水推舟地应下来。
至于说太皇太后是否设了什么圈套等她们跳……这个倒没什么好担忧的,整个京城里三品以上的家眷,除了实在是有天大的事没能来的,剩下的都在这里。即使太皇太后真想要害人,也不可能把三派的人都叫在一起来害,不然真要引起公愤了。
再说谁又跟银子有仇了?明显是赚钱的事儿,而且,她们也不贪,每人参进来一脚,却把最大的甜头留给太皇太后,就是真出了什么事,大家都拴在一起,天塌了还有高个的顶着。
夫人们想的好,又商议了谁家出多少银子后就辞别了太皇太后出宫,回到家里还想着这件事,跟自家男人把皇宫之行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遍,有脑子直的也跟着夫人们一起苦思冥想太皇太后的目的,而那些脑子转得快的却皱起了眉:太皇太后此举与渭城府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想要把所有人都拴在一根绳上啊!
可事已至此,虽然有些不情不愿,却也不好再反悔了,只能叮嘱自家夫人到时多看少说,免得被别的派系拿了把柄,或是泄露了机密。
而有些大臣则是乐见其成,这些人里面多数都是‘保皇派’和宁远王一系,在他们看来,都忙着做生意去了,当然也就没那么多心思再为难皇上,大衍国的天下才能更安稳。
至于说‘忧国派’的,虽然还有心不甘、情不愿的,但利益面前,别人都去赚银子了,有几个人愿意把到手的银子往外推?
夫人们倒没那么多想法,自家男人都没反对,她们自然也乐得去赚银子,很多官员府邸看似风光,实则内里如何只有当家主母才知道。
除了府里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像迎来送往哪样不需要银子?若是家中男人再有个花大钱的地方,那可真是让人头疼的事儿了。
虽然这件事怎么看都透着阴谋的味道,但银子能到手里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么多的人太皇太后还能真的明着算计他们吗?
第二日,本来是要将入股的银子送进宫里,可无奈太皇太后推说年纪大了,不想跟着费心,其余的事就都由着夫人们自己商议,她只管分银子就好。
但嘴上是这么说的,却派了两名能干的宫女跟着夫人们一起商议怎么造玻璃,又怎么卖玻璃。虽然嘴上说着不想费心,但实际上却派了合用的人来盯着,即使有些夫人想着拿了玻璃的制法后只与自己这派的人合起来做,或是把对方派系的人都挤走,但有两个宫女盯着,也没人敢做的太明显。
好在太皇太后是将玻璃制造的方法拿了出来,可夫人们对着上面看了半天,大概心里也有了数。
之前就定好谁家出多少银子,再推选出身份最高的几位夫人主事,每家再出几个心腹管事,剩下如何调派人手对于夫人们来说就比较轻松了。
至于那两个宫女,太皇太后吩咐过了,只要这些夫人们不闹内乱,怎么安排她们都不插手,只管着收钱就是。
一切商议过后,看离着过年还有两个月,正好用这段时间来准备着,等过了年就可以开工,一想到贵重的玻璃能为她们带来大笔的银子、明亮的屋子和到了冬日也能随便吃的青菜,夫人们都开始企盼玻璃能够早一日造出来。
就在夫人们忙着造玻璃的时候,凌小柔也在府里忙的分不开身了。最近一段时间都在渭城府的凌锋突然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是年前会赶到京城,除了让凌小柔帮着把在京城的凌府收拾出来,还有要让凌小柔帮着对一下京城的账目。
凌锋和依兰也有一年多没来京城了,既然今年要过来账目也就不用再送走了,但又怕他们过来的晚,再耽误了对账,就让凌小柔帮着看一下。
因着凌锋的来信,凌小柔是既高兴又忐忑,也不确定凌锋是否怀疑她的来历了,可凌锋既然来信说了,凌小柔也不会推脱,派人去把凌家在京城产业的账目都搬来,别看她是嫁出去的姑娘,但凭着她宁远王王妃的身份,要看个账目还真没人敢拦着。
好在京城里的账目虽然繁琐,却都记得很明白,就是有些许误差,问题也不严重,又查出几个中饱私囊的,该处置的处置,该送官的送官,等凌小柔查完账已是十一月底了。
眼看到了腊月该忙过年事宜,凌小柔才记起她又有多日没进宫了,虽然贺楼远每日都会从宫里面赶回来住,但明诚那孩子也是多日不见,正好趁着还没开始准备过年,凌小柔就打算明儿进宫去看看明诚。
上次也是隔了多日进宫,见明诚也记得吃饭了,她没进宫的日子不但没瘦下来,反而见着长了些肉,凌小柔便放心下来,这一忙起来就又连着多日没进宫,也不知那孩子这些日子有没有好好吃饭,不看着点还真是不放心。
知道凌小柔要进宫,三个孩子都眼巴巴地盯着凌小柔收拾要带进宫的东西,一副他们也很想去的样子。
凌小柔挨个在他们的鼻子上点了一下,“既然要跟娘进宫,还不快去睡觉?明儿起不来可别怪娘不带你们。”
三个孩子一听立马奔回自己的屋子,爬到床上就睡。凌小柔无奈地摇头,这几个孩子自小就跟明诚亲,为此贺楼远没少吃醋,甚至她这个当娘的都觉得酸呢。
翌日早起,凌小柔还没起床,三个孩子就趴在床边喊娘,凌小柔叹口气,下次再进宫的时候可不能提前让他们知道了。
王府离皇宫近,也就没用马车,轿子从王府抬出来,再抬进皇宫时,明诚还没下朝,凌小柔带着孩子就到了偏殿等候,直到近午了明诚和贺楼远才回来,脸色却都不怎么好。
明诚见到等在殿前的凌小柔和孩子们还露出一丝喜色,贺楼远则是脸要多黑有多黑了。
看这天色,早膳和午膳一并用了,老隐士也难得的吃饭没声,让凌小柔觉得事情有点大,她才几日没进宫,明诚可是眼看着瘦了不少。
用过膳凌小柔就带着孩子们去给太皇太后请安,至于这师徒俩发生什么事她倒没想问,该她知道的贺楼远也不会瞒着她,既然没说,估计不是她知道了也没用,就是贺楼远打算回头再跟她说。
相比于那对师徒那里的沉闷压抑,太皇太后这里的气氛就温馨了很多。
太皇太后坐在榻上,由段锦儿和宫女陪着玩纸牌,眼看太皇太后面前堆起一堆做为筹码的小珍珠,太皇太后更是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了。
凌小柔进门后,刚给三个孩子脱去外面的披风,孩子们已经扑过去,先给太皇太后请了安,就往榻上爬,边爬边喊:“锦儿姐姐,锦儿姐姐,过来抱!”
段锦儿也喜欢这三个孩子,在凌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