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做为弱势的一方,江蒙国不但同意大衍国商船可以无条件登陆江蒙沿海,甚至连税都只收一成,比起江蒙国三成的税可是要轻得多。
终于江蒙使节团在十月初回到渭城府,这次接待使节团的工作就由使馆出面,贺楼远只是在使馆接见了一下使节团,并将凤舞等人送来,至于说请他们吃饭……或是安排到庄子上的事,完全想都没想过。
使节团刚好渭城府时,带着数不清的金银珠宝,那时的油水可是足足的,后来在庄子里花了不少,以他们在渭城府向官员们散银子的势头,这一路去京城肯定也没少洒,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兜里空空,再到庄子住,若是没银子付不起账,难道还能让王爷的属下赔了?
反正这次,就是之前眼气庆生赚银子的卫兵们,也都往后靠,既然都没银子了,他们才不想沾上这些穷光蛋。
使馆里的一日三餐都还不错,每顿都是四菜一汤,只是一想到在庄子里时每日山珍海味的享受,使节们大多都很怀念,可毕竟那时吃的都是国库银子。如今国库银子都使光了,他们再吃就得自掏腰包。
而且,这时候谁若是提出要去庄子住,势必就要带上所有人,他们兜里是都带着值钱的东西,可那样高的消费,若是别人都装孙子,单个人也负担不起。
这还不像在江蒙时,还能逮两个有钱又想巴结他们的富商,绝对是只能自掏腰包,所以,即使是馋的要命,也没人主动提出去庄子的想法。
别人都忍得下,国舅却难受的要命,尤其是馋酒馋的慌,之前那五斤酒本来是打算带回国跟姐夫面前讨个好,可一时没忍住,每天两盅就都喝光了。
若是不去庄子里住,他想买酒都没机会了,可让他花钱请这些铁公鸡,他心里又不甘愿。眼看事情办完了,在渭城府也逗留不了几日,国舅真怕过这村没这店了。
最后合计了一夜,国舅干脆自个儿来找使馆的馆役,让他去给打听一下王府佳酿的事,若是能买来,银子他是不吝啬的。
馆役当然知道最近在渭城府火到不行的王府佳酿,据说那酒美味的好比琼浆玉液,可价也贵的不是一般人能尝得起,就他一个月二两银子的俸禄,喝一杯都不够。
不过,给国舅买酒的事他还是愿意的,毕竟国舅不能白用他,买了酒就是不打赏几两银子,赏口酒喝也成,他好歹也是尝过味道了。
馆役当然知道去哪里能买到王府佳酿,只是他长了个心眼,之前这些使节们在庄子里洒了多少银子他们私下里都听说过,既然这些是所谓的人傻钱多,他也不能太实惠了。
可他又没胆子太宰这些使节,干脆就来找庆生,宰江蒙国人庆生比谁都有经验。
庆生听了馆役的禀报,夸他明白事儿,酒他这里就有,也不用再去王府买了,至于外面酒楼里,本来就供不应求,又不许涨价,馆役就是拿了银子去也未必买得到。
庆生让人给馆役弄了一小坛五斤的酒,“这酒本将军就不收你贵了,就按外面卖的价给你,这一坛五斤,你回头就给我送二百两银子,至于回去能从江蒙国那里得多少银子,就看你的本事,本将军当初这一坛酒卖了一千两银子,你可不能比本将军卖的便宜。”
馆役一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酒的价庆生是没有坑他,在渭城府也是这个价卖的,可庆生说了,这些酒当初卖给江蒙国人时就是一千两,这里外里不就相当于让他赚八百两?何况庆生将军也说了,不能比他卖的便宜,卖的贵却是不管。
既然如此,他也不用对江蒙国舅客气了,就算他日后知道买的贵了又如何?人都回国了,还能把他怎么样?
馆役乐颠颠地抱着酒坛子回了使馆,把酒坛子给国舅送上,国舅打开一闻就知道没错,当馆役说这些酒是一千二百两买来的时,国舅二话没说就让人给送上银子,心里却暗暗琢磨,“看来还是庆生管事够厚道,竟是一分都没赚自己的。”
可不管怎样,有酒就好,虽然少了些,只要他带回去给皇上姐夫送上一斤半斤的,往后姐夫想喝自然会想办法,而且,姐夫喝好了也不会忘了他这个为他献酒的小舅子,到时就有免费的酒可以喝,还差这一千几百两的吗?
☆、479 你再应一声嘛
结果,国舅买酒的事就被别的使节发现了,一打听才知道这酒就是之前国舅喝的那种,香的让人垂涎的酒,都求着馆役给买,馆役赚钱赚的心虚,最后跟庆生一商量,他专门就在役馆里卖酒了,得的银子去掉成本价,剩下的他可以留一成,其余的都算渭城府的公款。
虽然去了成本都入公账,可这个‘成本’价自然不能是酿酒的成本价,而是渭城府里卖酒的价,等江蒙国人都买好了酒,又挑了不少的大衍物产,带上凤舞等人坐船出海回国时,使馆光是卖酒就赚了几万两,虽然瞧着不是那么多,可谁都相信,只要这酒在江蒙国出名之后,往后再赚的就不是几万几万两,而是几十万,几百万……当初江蒙国在大衍国卖福寿膏,可是赚了不少,也害了不少人,所以,赚他们这个银子,绝对没人觉得心虚。
所以,为了将来多多地赚银子,贺楼远一声令下,将卖酒这好事就交给庆生和那些卫兵们,当然还是老规矩,除掉成本后,庆生等人留一成,剩下的归公款。
就是如此,卖酒赚的到了后来竟比庄子的收入还要多,贺楼远手下的亲信个顶个都财大气粗了,而且多出来的银子送到公账,投入到渭城府的建设之中,刚好可以弥补渭城府如今财政的紧张。
宁远王是有手段,渭城府也越来越繁华,但之前渭城府的官员可以说是将渭城府挖地三尺,虽然后来贺楼远没少从官员那里抠出银子,可渭城府这一年来的发展确实是太快了。
除了城外的防御要投入大量的银子,城内的建设步调也太大了,即使将那些银子都投入进来,还是有很大一块窟窿要补,也就是宁远王府之前在蓟城的底子够厚,后来有了凌小柔之后,生意也做的大了,才没出现无银可用的情况。
可就是如此,这银子也花的海了,就算宁远王府财力再雄厚,也不能总去填这个无底洞,虽然李旬是承诺往后再也不给宁远王换封地,渭城府也算是真正划归给贺楼远,投入的银两也不会打了水漂,往后这些都是宁远王府的。
可总是投入,没有收获,换了谁都吃不消,也就是宁远王府在别处的产业,每个月都有银子入帐,不然这样下去,早晚得把宁远王府的银子掏光。
赚钱还是要提上议程,只是碍于凌小柔大着肚子,若是一提赚钱的事,她肯定又要闲不下来,所以,赚钱的事贺楼远决定还是等凌小柔生完孩子,好好做完月子再说,不然总合计总合计,她月子都做不好。
对此,老太妃和贺楼玉都没意见,反正这酒都能卖上一阵子,宁远王府花出去的银子总算是能补回一些,他们也想凌小柔心无旁骛地把身子养好。
至于赚钱,渭城府都是宁远王的了,也不差这几日,等凌小柔把孩子生下来,坐月子时他们就可以把王府不用的地方改造一下,只要没人去跟凌小柔说,她也就不会操心了,等她出了月子,这边刚好也就可以开工。
既然已经有了个酒坊,有酒没菜也成不了席,刚好再建个卤味作坊,京城里最赚钱的美味可不能就这么消失掉。
等江蒙国那边的游人、商人、或是单纯来买酒的人过来时,他们还要靠这些赚钱呢。
等凌小柔生完孩子,眼看也要过年了,卤味肯定是要卖的好,就算是再穷的人家也是要过年,而且,卤味还可以做成礼盒卖,就像在京城那样,用竹子编成精致的礼盒,无论是自己吃还是送人都很有面子。
凌小柔并不知道那娘三个私下里都商量好了,以前还能在府里走走停停地逛一会儿,可进入十月份之后,她就走不动了,走上几步都觉得肚子坠的难受,她自己倒是没长多少肉,肚子却大的吓人,沉的更是带都带不动,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干脆就在自己的院子每天走上几圈。
每天闲的闹心,这时候她倒是想到贺楼远整天什么都不做地陪着她的好来了,可自从江蒙国的使节回国后,贺楼远也忙了起来,除了跟官员们商量怎么宰江蒙国人,还有一些后续工作也要做。
每天起早吃过早饭就匆匆忙忙出门,中午还能挤出点时间回来陪凌小柔吃午饭,吃了午饭再次匆匆忙忙出门,一直忙到晚饭回来。
可就是吃过晚饭,还是要有很多事忙,凌小柔总是叹气,当初他整天在身边围着闲他烦,可这人不在身边,还真是怪想的,难道说她也跟庆生一样,都是贱皮子?
还有贺楼玉,虽然也一直在忙,每天也会过来跟凌小柔打个招呼,对凌小柔肚子里的小侄子也很是期待。
鉴于凌小柔对他和凤舞之间的猜测,又观察了贺楼玉几日,见他真没有因凤舞的离开而失落,不晓得是要放心呢,还是失落的好,有心问问贺楼玉,又怕他本来没那心,结果被他一提再乱合计,再对凤舞有什么想法,却没有希望,那样更折磨人,干脆就把话都压在心底。
其实,贺楼玉对凤舞没感觉才是最好的结果,贺楼玉又不是小孩子,也用不着她操心。
原本凌小柔的预产期是在十一月初二,结果刚到了十月二十这天,凌小柔吃了一盅炖海参,肚子就疼了起来。
凌小柔顿时就一激灵,上次动胎气时就吃过海参,难道这海参有问题?可她记着海参只要不多吃,对胎儿还是有好处的,她最多一个月也吃不上几回,还是说海参被人动了手脚?
不管怎样凌小柔也没精力再去想这个,只是让人将海参盅收好,有没有问题也要等过后再说了。
香草见凌小柔肚子疼的厉害,倒是镇定下来,立马让人去请郎中,结果郎中还没到凌小柔的肚子却发作了起来,好在早就请好的稳婆一直住在王妃的院子里,过来一看都说王妃这是要生了。
结果郎中请来后进去给王妃请了脉,也说是要生了,虽然比预产期提前了十多天,可若是怀的双胎倒也正常。
稳婆在里面守着凌小柔,老太妃在外面指挥着丫鬟们,老太妃生过两个孩子,对于生孩子是怎么样的心里也有些数,再说之前为了让王妃生孩子顺利,这些丫鬟也都事先演练过许多次,虽然最初时因王妃突然发作有些慌乱,很快就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
贺楼远得了信赶回来时,就看到一院子井然有序,慌乱的心跟着平静下来一些。之前听说凌小柔没到日子就发作了,他可是吓坏了,之前没有查出凌小柔动胎气的原因,最怕的就是这次是人为的。
可刚放心一会儿,听房里没有声音,贺楼远又急了,他可是听说生孩子时孕妇哭喊的惊天动地,里面怎么会如此安静?
急的贺楼远就要往里面闯,被老太妃一把拦住:“你要干吗?”
贺楼远这时也没往日那般从容,刚下过一场雪,天冷的很,他却是一脑门子汗,“娘,柔儿怎么不喊呢?会不会是疼晕了?”
老太妃白了他一眼,“你当生孩子那么容易?柔儿这是聪明,喊不费力气?她这是攒着力气等着生孩子,万一真是两个孩子,她要费的力气就是别人的两倍,此时若是喊的没劲了,哪还有力气生孩子?”
老太妃的话贺楼远听着是这个理,可心还是放不下,说什么都要进去看看,王爷真犯起浑一院子的丫鬟谁拦得住他?老太妃无奈,冲着屋子说道:“柔儿,听着没有?王爷非要听你喊一声才放心,要不你就喊一声?”
凌小柔肚子疼,腰疼,忍的浑身都是汗,可为了生孩子时有足够的力气,一直忍着不出声,为了攒足力气,即使一阵阵疼的跟要命似的,还是硬喝了一碗粥。
贺楼远的声音她早就听着了,可实在是没力气回他的话,就怕一说话就泄了气,结果听老太妃这样一说,怕贺楼远真闯进来。
虽然她不觉得妻子生孩子时,丈夫在身边陪着有什么不对,可这是在封建的古时,男子进产房被视为不吉,凌小柔当然不想因此再让贺楼远成为别人的笑谈,只能运了口气,“王爷,我没事,你好好待着。”
听凌小柔说话了,贺楼远总算是不那么焦急,可一想到凌小柔说话时还忍着疼的语调,他真是既幸福又心疼。
过了一会儿,里面又没了声音,王爷又急了,“大丫,你再应我一声。”
凌小柔正忍着疼,攒着劲,可听王爷这焦急的声音,不得不又应了一声,只这一声就觉得耗了不少力气,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王爷又纡了口气,还好还好,大丫还是清醒的,可怎么生个孩子这么费事呢?急的他在院子里不住地兜圈子,看的人直眼晕。
老太妃在旁看着嘴角直抽,心里盘算着,要不要人去搬盘磨来,王爷这样兜来兜去什么用都不抵也太浪费了,架到磨上还能磨粮呢。
☆、480 送你一个字
过了一会儿,王爷又急了,大丫总不出声,也不怪他担心,“大丫,你再应一声。”
凌小柔无力地翻着白眼,她生孩子容易吗?攒个力气容易吗?王爷在外面帮不上忙也就算了,竟然还像苍蝇似的恼人。
凌小柔憋了半天憋出一个字:“滚!”
‘扑哧’老太妃带头,院子里的丫鬟们都笑喷了,王爷的脸‘腾’的就红了,默默地蹲墙角画圈圈去了。
王爷不在院子里绕圈,丫鬟们出出进进也方便很多,果然还是王妃有力度,一个‘滚’字就把王爷给打发了,可待会儿王妃生的时候那么一喊,王爷还得接着碍事啊。
若是有人这时候能把王爷给弄得远远的,她们都得对那个感激涕零。
终于,等凌小柔一声凄厉的叫声从房里传出来时,王爷从墙角一个高就蹦了起来,“大丫,我在这儿了,你要坚持住啊!”
凌小柔之前是做好疼的准备,却没想到生孩子会这么疼,刚刚那一下子真是没忍住,不过听到王爷变了声的呐喊,凌小柔倒是又像突然间清醒一些,再次开始攒力气。
稳婆虽说都经验丰富,可她们哪里给身份这么高的人接生过?就是心里有底,被王爷在外面鬼哭狼嚎的也觉得压力很大。
本来王妃就有可能是怀的双胎,若是有什么意外,就王爷对王妃的重视,她们一个也别想好,更何况之前好像听说王妃是吃不对了东西才发作的,万一是被人害了……越想越怕,好在王妃这样子瞧着身子没问题,孩子也是时候了,只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该出不了岔子。
贺楼远原本听着凌小柔的叫声,心里就开始发毛,后来贴着窗户又听不到声音,更是坐立不安了,想要让凌小柔再出一声,又怕惹恼了凌小柔。让他滚,他倒是不介意,就怕影响凌小柔运力,急得跟个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旁边一直来了就没敢走的郎中瞧着平日沉稳的王爷跟个毛躁小子似的,忍不住过来劝,“王爷莫急,女人生孩子是这样的,王妃的身子骨一向就好,听她刚刚……的声音中气十足,孩子很快就会生下来。”
本来他是想说王妃让王爷滚时中气十足,可考虑到王爷的面子,硬生生地换了个词,可他这样一凑过来,贺楼远倒是想起一事。
之前来人通禀他凌小柔要生了的人,可是说了那么一句,王妃吃了一盅海参……原本就没到日子,吃了海参就发作,难道是海参有问题?
立马让人将那盅海参拿过来,递给郎中,“你来瞧瞧这海参可有什么问题?”
这郎中虽然不是最初那个陈大夫,医术却也是极高的,虽然在妇科上造诣不如陈大夫,可对于一些药材药理却更胜一筹,接过海参盅,先是闻了闻,又尝了尝,最后眉头皱皱,又让人去将同盅里海参一批的取来几只。
光是看他的表情,贺楼远也猜出海参似乎是有问题。
等人将海参取来,郎中仔细地看了,又认真地闻了,最后道:“王爷,这海参是泡过红花水的,只是量不是很大,一般不易发觉。”
老太妃听了顿时眉毛都要竖起来了,红花是什么她自然是知道的,这可是会让孕妇掉孩子的药,她更相信用红花泡海参的人目的就是凌小柔肚子里的孩子。
看来是有人知道凌小柔隔段时间就要吃些海参,才会刻意用上这种方法。
只是王府里的采买都是信得过的人,能接触到食材的也都是她的心腹,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泡了红花的海参混进府,竟然没人知道。
也不知凌小柔吃了多少这样的海参,能把胎养到这时候真是不易,就是不知道这些红花会不会影响到她的大孙子。
不过,不管怎样事情出了,既然有胆子设计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就得有胆子接受后果,不管是谁,这回宁远王府都要彻查,不把事情查到水落石出,让使坏的人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绝对出不了心里这口恶气。
相比于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