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生孩子之前织好就成。
  比起莫将军僵硬的手指,凌小柔织起围巾就娴熟的多,织围巾用的棒针也是凌小柔自己动手用竹子削的,虽然她不会织什么花样,也就是平针和正反针,但粗粗的棒针织出的东西蓬松又柔软,瞧着倒也是不错,哪怕被莫将军织的大针小针的,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看。
  织一条围巾也用不了多久,最多两天的时间也就差不多,还是那种长长的、可以围着脖子绕好几圈的,等姐俩儿的围巾都织成了,庄子里的人和丫鬟们都看着很精奇,原来只用两根竹棒就能织出东西来,纷纷来向凌小柔打听织法。
  凌小柔倒也没藏私,反正她会的也不多,甚至还把怎么用四根针把线织成筒的方法也教了,至于这些人怎么把织好的东西连成一件衣服,凌小柔就管不了这许多,反正她会的也就是织个筒和织个片,再多的她真不会。

  ☆、471 王爷围着王妃转

  不过,就是凌小柔只会织成这样,也已经让人传开王妃不但菜做的好,还会织羊毛,这门手艺若是传开了得赚多少啊?
  想想王府那些赚钱的铺子,还有一些只属于王妃嫁妆的的铺子,再看凌小柔的眼神就不只是崇拜,完全跟看摇钱树一样,就算没人说起,就王府这些主子,太妃又是不管事的,王爷也不会纳妾。
  至于贺楼二爷,看这样子就算是成了亲也不可能分家出去另过,往后王府的财产还不都是王妃说了算?女人啊,走到王妃这步,这辈子就没什么可求的了。
  莫红绸听下人们七嘴八舌地说起,也就上了心,瞧着手上织好的围巾,若是冬天里围在脖子上得多暖和?反正大弟已经做起牛羊毛皮的生意,织围巾这活她可以也跟着做。
  跟凌小柔把这想法一说,凌小柔别看就会织个片和织个筒,但关于各种好看的围巾,看法还是有的,又提了一堆建议,像是线的颜色怎么搭配了适合年轻的小姐们,边上再装个穗子或是做个绒球什么的……莫红绸听的都很上心,没事的时候就继续织围巾。
  虽然打算是要住到成亲之前再回城,可得了凌小柔围巾的织法后,如今就是对银子亲的莫红绸哪里还做得住?眼看没有几个月天就要冷下来,在天冷之前围巾就得织出来,到时天一冷就能卖的很好。
  而且,有王爷和庆生两个活招牌,别人就是效仿也会卖的很好。
  至于庄子里这些学织围巾的,莫红绸跟她们谈好,织围巾这手艺不能外传,但她们织出的毛巾,只要织的好看,她都可以收购,到时给她们工钱,而且织围巾的毛线则由莫红绸出,庄子上的人当然都乐意了,莫红绸就在想真卖围巾了,给铺子取个什么名字呢?
  只是庄子里的人不多,就算都发动起来一天一人也就织一条围巾,她还需要更多的人也加入进来,这事就得回城去办了,跟凌小柔告辞,莫红绸便急火火地回城找人织围巾了。
  等莫红绸走了,凌小柔就开始发呆,看这意思有事忙的莫红绸应该不需要她再担心了吧?但愿不要忙的忘了成亲才好。
  等晚上贺楼远回来时,听说莫红绸回城去找人织围巾了,其实贺楼远还是挺高兴的,莫红绸虽然在庄子里才住了几日,可是却霸占了凌小柔太多的注意力,他都觉得在凌小柔的心里自己变得可有可无,想想就怪吃醋的。
  凌小柔拿出白天给他织好的围巾,是一条湖蓝色的长围巾,绕着脖子围了两周,顿时冷俊的王爷就变身暖男,眼中还闪着可见的兴奋光芒,瞧这围巾织的多好,可比莫红绸织的那条大窟窿小眼儿的好多了。
  凌小柔瞧着也很满意,王爷本来就挺拔,围巾一围上,更显得人俊也几分,看的她都脸红心跳的了。
  或许还可以试着给王爷织副手套戴,虽然她没织过,想来织起来也没有多难,不试试怎么知道织不好呢?真织好了,莫红绸可不又多了一个难赚钱的生意?
  等莫红绸那边把人都组织起来了,连羊毛都收购了不少,织品坊也就算正式开张。
  织品坊里都是二三十岁的女人,都是莫红绸这些日子通过人牙子买来的,这样的人用着也放心,而且,莫红绸也算了,虽然买人时花了些钱,长期下来比雇人还是节省,重要的人是买来的用着放心,也不会随便把围巾的织法传出去,更不用担心她们学成手了自己单干。
  而且,这些人都是挑着手巧的买的,只用了两日就已经织得很好,差的就是速度,想来再织些日子速度也能上来了。
  莫红绸很满意,等凌小柔让人来喊她,说是又有好东西让她学时,莫红绸二话不说,再了手底下她认为手最巧的女人就坐上马车出了城,奔庄子而来。
  当看到凌小柔新织出的手套,虽然不是那么规整,但里面加了绒,戴着肯定舒服,这里冬天虽然也有用棉花加布做的棉手套,但那种没有手指的设计,套在手上也不贴合,做起事也很不方便。
  所以,莫红绸一眼就看出这种手套一定会受欢迎,甚至若是用棉花和布做成这样五根手指的手套,也一定能好卖。
  莫红绸这回是连饭都不吃了,让带来的女人跟凌小柔学会怎么织手套。
  都说心灵手巧,凌小柔不得不承认这话很有道理,之前莫红绸说这女人手巧,凌小柔还没怎么上心,结果她这边才说了几句,那女人就举一反三,把凌小柔没想到的都想到了,最后倒是把凌小柔说的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不住地感叹:“红绸姐,你这是挖到宝了,这么巧的人怎么就没让我遇到呢?”
  莫红绸自然是无比得意,凌小柔又把自己关于织毛线的一些模棱两可的想法跟这女人一说,女人便表示回去要好好想想。
  等莫红绸带着女人离开,凌小柔除了知道这个女人叫陈三娘之外,心里就只剩下对陈三娘深深的佩服了,这女人实在是太灵了,只要她说过一遍,这女人就能记的牢牢的,甚至还能变出不少的花样,若是这样下去,有陈三娘在莫红绸的编织业可不要发扬光大了?
  晚上,贺楼远回来后,凌小柔就把陈三娘的事跟贺楼远说了,贺楼远也没太放心上,各色能人他见得多了,不过就是个聪明的女人,也值得凌小柔如此大惊小怪,明儿他就让人也按着陈三娘那样的给凌小柔找一堆来。
  可听凌小柔嘴里还不住地说着对陈三娘的赞赏,贺楼远心里越来越酸,这才成亲不到一年,凌小柔心里嘴上就没他了,也不知是不是怀孕之后他跟她之间少了亲密接触,才让她看不到他的好呢?
  其实随着凌小柔的肚子越来越大,贺楼远心里越来越担忧的同时,还是有那么几分期待的,只要等凌小柔做完月子,他保准让她眼里和心里再也没工夫去想别人,忍了这么久,他可是比谁都郁闷了。
  凌小柔不知道贺楼远心里的想法,就是见他盯着自己,眼神越发的炽热,凌小柔心里‘咯噔’一下,王爷这是要失去理智了?
  自从成亲后她可是见识到贺楼远对她的迷恋程度,若是一直没有开过荤的也就罢了,这几个月王爷也怪不容易,虽然知道怀孕过了三、四个月适当的运动也没什么大不了,可她这肚子实在是太大了,真怕不小心出了事,也就没跟贺楼远提起这事,毕竟在这里,只要有条件的人家,女子从怀孕后都是要与夫君分房睡,他们这样人家,睡在一个屋子里的真不多。
  要不,今晚就先让王爷去别的屋子里冷静冷静?
  好在,知道凌小柔的情况,王爷很快就冷静下来,只是拥着凌小柔暗暗发誓,等到了出月子……哼哼!
  看王爷渐渐冷静下来,凌小柔松了口气,可王爷那很坚定的眼神是怎么回事?凌小柔不由得打个寒颤,还真是怪怕怕的。
  从这日起,王爷却好像突然就闲了下来,手上的事都趁着凌小柔午睡或歇息时做完,剩下的时间就围着凌小柔转,虽然不能把人吃进肚子,可没事还能吃吃嫩豆腐,再坚定一下决心。
  只是每每都让凌小柔各种担忧,各种欲言又止,好在王爷只是偶尔占点便宜,也没真不顾她和肚子里的孩子,凌小柔渐渐也就放心了。
  王爷是有分寸的,想必渭城府的事也被安排了井井有条了,既然他爱跟着自己,那就跟着吧,反正有他在最多就是大眼瞪小眼时,让她有那么点点的嫌弃罢了。
  随着成亲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每次见到莫红绸,凌小柔都觉得她过的不要太好了,完全没有任何不适,看来有事情忙的人真就没时间胡思乱想,要不也给王爷再多找些事来忙?只可惜,王爷手下能人太多,如今渭城府也按部就班地走上正轨,就算再多的事王爷也办法交给别人来做,真没有太多事能绊得住王爷,分散他的注意力。
  而就在莫红绸总算是找到她事业的第二春时,庆生却郁闷了,这眼看要成亲了,嫁衣送来却找不到人来试算怎么回事?
  如不容易把莫将军给‘请’回来了,衣服试了一下,人又急匆匆地跑了又是怎么回事?
  自从半个月之前莫红绸被王妃请到庄子住了几日,回来后人就忙的脚不沾地,虽然知道她在忙什么,可突然被冷落了,庆生这心啊,真是受打击。
  好不容易他才把事都忙完,就等着成亲之前跟莫红绸再培养一下感情,这整日的不见人影,他跟谁培养?
  郁闷的庆生也骑了马来庄子,想跟王爷诉诉苦,可人家王爷就围着王妃转,王妃就围着庄子转,他总不能围着人家两口子转吧?
  庆生就去见老太妃,他也看出来了,莫红绸自小没娘,敬重老太妃跟敬重自己亲娘一样,他也是无父无母的,算是老太妃看着长大的,当然也一样把老太妃当亲娘一样敬重着,有些他不敢直接跟莫红绸说的话,或许跟老太妃说说,老太妃就能帮他提醒一下莫红绸,至少就算是有事业了,也不能让自家的男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不是?

  ☆、472 讨好老丈人就是要脸皮厚

  庆生转弯抹角地把来意跟老太妃一说,老太妃却笑呵呵地一直盯着他看,“我说庆生啊,这男人心眼可不能太小,我看红绸这丫头就很好,想当年我跟着老王爷上战场时,他也没嫌我女人家没个女人家的样子,更何况红绸还是武将世家出身,自小就在军营里长大,女人为将本就不易,红绸那丫头都是自己熬出来的,你还是多体谅体谅她,如今又不是要上战场厮杀,不就是做生意嘛,你就由着她呗!”
  庆生哭丧着脸,“太妃,我也不是要管着她,可好歹她要做什么算上我一个成不?我都多少日子没跟她好好说上一句话了,再这样下去,我都怕她把成亲的事给忘了。”
  老太妃一听,还真有这个可能,这几日莫红绸来了几次庄子,也是来去匆匆,那风风火火的模样,真是除了她的生意什么都能给忘脑后,这要是真把成亲的日子给忘了,庆生这娃还不得被人笑死?
  “要不,我跟红绸说说,让她有事等成了亲再说?”
  庆生听了忙点头,“等成了亲,她要做什么我陪她!”
  老太妃皱眉,很有气势地道:“这可不能,你一直陪红绸了,远儿哪还有时间陪柔儿?这事你还是想都别想!”
  庆生扁扁嘴,他果然就不该期待老太妃会给他做主吧,不过,有老太妃的承诺,至少成亲这事黄不了,不然就像这些日子每次见到莫红绸,他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就被莫红绸给各种原因给岔开了。
  既然老太妃答应帮着说说,对于她的话,莫红绸还是会听一些的,至少老太妃说话的时候莫红绸会很认真地听完,而不像他,一句完整的话没说完,莫红绸已经因为又想到什么跑没影了。
  终于,八月初八,这个让庆生翘首以盼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一早起来庆生就紧张的不得了,就怕等迎亲时找不到莫将军了。
  好在有人来报,此时莫将军正好好地待在宁远王府,等着他去迎娶,庆生总算是放下所有的担忧。
  因莫红绸家离着渭城府远,渭城府的情况又不容许庆生千里迢迢去家里迎亲,再说,那个家就剩几个庶出未婚嫁的弟妹,莫红绸干脆就在渭城府出嫁,也免得来回折腾。
  这样一来,有老太妃坐镇的宁远王府就做为莫红绸要出嫁的娘家,迎亲队伍从宁远王府接了新娘,在城里绕上一圈出城,黄昏吉时刚好到庆生的庄子,庄子够大,又从宁远王府和城里调来不少厨子,婚宴想当然少不了的就是美食了。
  而老太妃也是把莫红绸当成子侄一样,不但替莫红绸打理了不少嫁妆,同样因庆生是孤儿,老太妃这边真是既当娘家人,又当婆家人,谁让如今渭城府够身份的长辈就她一个呢。
  别的那些这府那府的夫人,虽然也都想借个机会跟莫将军和庆生将军拉近关系,可实在是身份上差了些,做他们的长辈根本就不够资格。
  莫红绸的爹虽然也来了渭城府,父女俩也有几年没见了,又都是不擅表达情感的人,虽然当爹的同时给带来不少嫁妆,父女俩见面时也多有尴尬。
  好在老太妃从中缓和后,父女俩也没怎么生分,甚至莫红绸还从她爹的眼里看到很多,从前忽略掉的亲情。
  其实当爹的也不是完全不疼爱她这个做女儿的吧?
  莫红绸心里曾经那些淡极的小失落,这回也完全没有了,因为成亲在即,眼看过不了几个月她的生意也会赚很多很多的钱,看谁谁也都挺顺眼的,脸上竟出现丝丝笑容,虽然淡的不能再淡,也已经让掀开盖头的庆生受宠若惊。
  红绸这是因为要嫁给他了,美的?
  莫红绸这些年一直混在军中,也别想她真像别的新娘子一样规规矩矩地拜堂,再规规矩矩地坐在新房等新娘。
  反正来参加婚宴的除了渭城府有头有脸的官员和乡绅之外,大多都是军中的兄弟,这时候大家喝酒吃肉哪里少得了莫将军?
  之前老太妃就派人送来五十坛酒,不能不说今儿来道贺的人不是为了品尝传说中的‘王府佳酿’,这酒只闻其名,未尝其味,但传说中每一杯都是要按银子来算的好酒,今儿可要喝个够本才行。
  等拜完堂,掀了盖头,新郎和新娘又从新房里出来,酒宴才正式开始。
  莫红绸对她这身大红的嫁衣也满意的不得了,与平常女儿家穿的嫁衣有很大不同,精美中还显出利落,倒是有几分像她的戎装,行动间也不觉得累赘。
  当时试嫁衣时她的心思都在织纺里,根本就没注意这嫁衣有什么不同,等真穿在身上不但很舒服,还很好地衬托出她的英姿飒爽,莫将军满意到不行。
  在跟庆生来到酒宴后,还没等菜上桌,酒香已经飘扬开了,在座的宾客今儿也都是奔着美酒来的。
  卫兵们虽然没少喝这酒,可对酒的兴致不但不比别人少,反而更加迫不及待,酒一上桌,也不等菜就每人喝了两杯,等菜上桌了,也没把兴致从酒上转移到菜上。
  再看一旁堆着的五十坛酒,庆生好个心疼,虽然不用他花银子,可这酒里都是好料,当初五斤酒从江蒙国舅那里宰了一千两,这一坛五十斤……想想,庆生就这喝的哪里是酒,根本就是金子,这酒若是不拿来宴客,回头他都卖给江蒙国人,得是多大一笔银子?
  正心头滴血,有人拍了拍庆生的肩头,回头一看竟然是贺楼远。
  庆生给贺楼远见了礼,贺楼远却难得煽情道:“庆生,做男人嘛,不能太小气,不就是几坛酒?你是本王的人,再多也值得。”
  一句话说的庆生心里无比的激动,那句‘再多也值得’,顿时让他对贺楼远原本就不二的忠心,更加牢固,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张着嘴,“王爷……”就差没感动的热泪盈眶了。
  莫红绸喝了几杯卫兵们敬的酒,那些原本就属于渭城府的军中将领,之前与莫红绸等人还不熟,甚至因为系别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有些防备。
  可几杯酒下肚也就都熟了,尤其是知道这些酒都是宁远王府给酿的,当初一小坛五斤的就卖了多少银子之后,对于庆生和莫红绸就更是另眼相看。
  这都是宁远王最器重的手下,若无意外将来也就要常驻渭城府,他们之前还排斥人家,真是脑袋都让驴给踢了,刚好几杯酒下肚借着酒盖脸,就都称兄道弟起来。
  至于那些还端着架子的文官们,这回也不好再端着,一是这酒真好,若不多喝几口可不是亏了?
  二呢?从酒就可以看出庆生将军和莫将军在宁远王府的地位,没看莫将军还是从宁远王府出嫁的?不把莫将军当成自家女儿,老太妃也不会像嫁女儿一样嘴到现在都乐得合不上。
  虽然当初也有个叫金花的义女是从暂做为宁远王府的知府衙门出嫁的,可老太妃也没像今儿这样什么都跟着操心,虽然那位金花小姐的嫁妆瞧着是不少,但就是这些酒都比那些嫁妆多得多,更不要说老太妃还为莫将军添了一份不小的嫁妆,甚至连庆生将军的聘礼都是老太妃给张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