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莫将军被说动了,只是迟疑了片刻,就将盒子盖上,抱在怀里,再继续盯着温向荣的嘴看。
  温向荣被看的更是尴尬,从坐下开始,莫将军就说了三句话‘是你要见本将军?’‘你就是江蒙国的右相?’‘你见本将军的目的?’
  之后,无论他说什么莫将军都是用那平静到有些冷漠的目光盯着他……的嘴看。
  如今东西都收下了,也算是莫将军表了态,可她一直还用这个眼神盯着他看,就算他的年纪跟莫将军的爹也差不多少,但男女有别,他可是会害羞的。
  于是,尴尬之中,温向荣又单方面地与莫将军寒暄了几句后,便告辞出去了。
  直到他离开了,莫红绸才又将装珠子的盒子打开,这么大一颗珠子又圆又润,可见是好东西,小柔儿说过珠子越好磨出的珍珠粉就越好,不知这些珠子磨出的粉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嗯,拿回去问问小柔儿,若是她说好,就一人一半磨粉好了。
  至于说这珠子值多少银子?莫将军表示,她如今已经很不缺钱了,不说庆生赚到的银子都给了她,就是小柔儿和贺楼远也不会亏待了她,除了之前跟凌小柔商议过的关于牛皮制品的生意已经让弟弟做起来了,经过不是很大的投入,收益已相当可观,如今的莫府不再像从前一样入不敷出。
  尤其是在弟弟娶了媳妇,二妹和庶出的三妹也都嫁人之后,府里的日子可以说是蒸蒸日上,一天一个新变化,处处都井井有条,再也没人会为银两发愁了。
  就是她每年的俸禄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像的,还有她在渭城府如今也有几个铺子,几个庄子,就这几颗珠子,还真不至于就吓到她了。
  真当莫将军是没见识的笨女人吗?几颗珠子就想要收买莫将军,哼!注定江蒙国的使节团一事无成。
  不过,这也是给莫将军提了个醒,江蒙国人竟然是打着贿赂大衍国官员的目的而来,不管他们最终的目的为何,她也不得不跟贺楼远商议一下,像那些立场不坚定,或是账目上有问题的官员,还是别往江蒙国使节面前凑了。
  而像立场坚定的自己人,倒是多了一条生财之路了。
  凌小柔瞧了眼盒子里的珠子,对于莫将军所说要磨成粉的想法,凌小柔觉得真是太浪费了,虽然她已经很有钱,这样的珠子在她的嫁妆里有一箱子呢,可好东西也没这么浪费的,再说莫将军就要成亲了,留着压箱底也好,至于珍珠粉,还真用不到这么好的珠子,在她看来只要是纯的珍珠就好,这种珍珠磨粉完全是浪费。
  好劝歹劝,莫将军才决定把这盒珍珠加到自己的嫁妆里,只等京城来了圣旨,送走这些江蒙使节,她就要做新娘了。
  至于说,江蒙使节还想通过莫将军认识一些渭城府的官员这件事,旁边一直坐着没说话的贺楼远终于是开口了,“此事可办。”
  只是看他盯着莫将军面前的盒子,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怎么看都像是觉得肥水不能流到外人田里。
  于是,可去办此事的官员自然都是宁远王的亲信,当然这个人数也不能太多,人家江蒙国人也不傻,人数真多了,温右相也会起疑的。
  终于,在温向荣的翘首以盼中,从京城快马加鞭送来的圣旨到了。
  七月中,在庆生的庄子里住了大半个月,花费了十几万两银子的江蒙国使节团终于被从庄子里请了出来,住进了渭城府志为招待使节而建的使馆之中。
  当然,这十几万两只是表面上在庄子里的花费,像那些送出去的礼物就无法计算了,好在温向荣觉得自己的事情办得还不错,他也有打听过这些由莫将军介绍,来庄子里跟他碰面的官员,再结合之前被送回国,关于渭城府的秘报,这些官员确实在渭城府也是说得上话的,想来往后江蒙国人再来渭城府,遇到什么事,这些人都是能帮得上的。
  于是,温向荣圆满了,反正也没打算这些人出多大力,不过是以备万一罢了。

  ☆、460 君子吃豆腐

  使馆的饭食还是很不错的,最重要的是使馆的饭食不要银子,随便怎么吃都是由大衍国消费,当然,若是大衍国的使节到了江蒙,江蒙国自然也不好收这个银子。
  温向荣也曾想过,既然大衍国能把他们这些使节留在船上大半个月不闻不问,险些让他们断了顿,若是大衍国的使节到了江蒙国海域,他们是否也可用其人之道还施其身?或者也弄这么个庄子赚大衍国人的钱?
  只是在深思过后,江蒙国除了福寿膏能让大衍国人上瘾之外,还真没什么太拿得出手的,让人流连忘返的食物,更不要说那日国舅让众使节们闻过味儿的酒了,虽然一向大方的国舅也难得地小气一把,只让闻了闻味,连一滴都没舍得分给众人喝,但只是闻那酒味,也知道这酒非同凡响,想必是花了国舅不少银子买来的,他们也不好要求国舅割爱。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他们在大衍国花费了银子,可同时也享受到了美食,倒也不算太亏,而且,这银子花的也是国库的,他们享受了,也没破费自己的钱袋,也就不会像花自己家银子那样心疼。
  而且,若是大衍国人到了江蒙,他们想用同样的手法赚钱,那也得有那个本事,就他们江蒙国的食物,绝对会被大衍国人嫌弃。
  且不说庄子里那些美味的让人叹为观止的美食,就是使馆里这些不要钱的美食也比江蒙国最好的美食还要美味上许多,同样的东西,江蒙国的厨子也做不出那味,恐怕人家大衍真派使节去江蒙,还得自带厨子了。
  若是这次回国拐几个大衍国的厨子回去,不说献给皇上能够得到皇上的欢心,就是自家开个酒楼,那也能造成整个江蒙国的轰动了。
  只是有一样,使馆里的食物虽然也很美味,但与庄子里连造型都精雕玉琢的食物比起来就显得家常了一些,甚至当听到使馆里的下人聊天时说起晚上家里也吃这个……就是一向不太注重享乐的温向荣都觉得江蒙人吃的太苦了。
  在庄子里吃惯美味佳肴后,他们对于这乡土气息浓郁的饮食就都有些兴趣缺缺,连吃了两天之后,不说国舅等人,就是温向荣也觉得缺滋少味。
  若是能让大衍的厨子去江蒙开酒楼……当然,这只是想想,真有那么一天,大衍国可不会放弃往厨子里安插奸细的机会。
  好在使馆里的饭菜不要钱,他们吃再多都不用担心带来的银子不够。
  而在使节们无比怀念庄子里的饮食的同时,宁远王府可是热闹非凡,贺楼远都没有想到,此次能做为迎使节进京被派来的官员会是屈鸿安。
  一年不见这个表弟更加沉稳了,身上也历练出一身的官气。迎使队被安排在驿馆,屈鸿安借口去宁远王府给宁远王送来屈夫人让从京城带来的礼物,之后更是直接住进了宁远王府,比起驿馆,宁远王府不但住着舒服,吃喝也不在一个档次。
  每日里老太妃都让人变着花样地给屈鸿安做美食,不过两日吃的屈鸿安自觉脸都要变圆了。
  好在众人还记得在临时建起的使节馆里住着的使节们,一家人亲亲热热地聚了两日后,就开始接见使节。
  如今有迎使官在此,宁远王再与使节们见面,也就不用怕被人胡乱安个罪名,虽然这样没有根据的罪名对贺楼远来说不疼不痒,可像苍蝇似的也膈应人。
  使节们这次总算是见到闻名天下的宁远王,一见之下,知道这个就是做主让人宰了他们十几万两的人,虽然心里有气,脸上还不得不装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笑容。
  贺楼远却是一脸淡漠,反正宁远王冷面无情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真笑容以对,人家还不得怀疑王爷是假冒的?
  好在王爷懒得理人,还有屈鸿安这个和事佬在,从大衍皇上对这次江蒙国来使的重视说起,一直说到皇上正在京城等着众使节晋见,又说到两国友好世世代代,还有之前江蒙国一些心怀叵测的商人,做出的那些影响两国友好的事端,甚至有海贼冒充江蒙国人,这些大衍皇帝都心中有数,绝对不会错怪了江蒙国皇帝,但是也希望江蒙国皇帝能下旨,帮着大衍国缉拿罪首,以免这样的害群之马影响了两国的邦交云云。
  说的江蒙国使节个个神色古怪,说的温向荣尴尬不已。
  虽然人家的迎使官说的像那么回事,好像江蒙国真是被蒙在鼓里,受到冤枉似的,可大家都是聪明人,哪里会不明白人家这是在敲打他们,也算是给他们留面子罢了。
  交谈在友好的氛围下进行着,直到外面华灯初挑,宁远王才轻击三下手掌,丫鬟们陆续端着各种无论是雕工还是菜色都精致无比的菜肴上桌。
  喷香的美味一端上来,就让为了这顿晚宴饿了半天肚子的使节们直吞口水,若不是还念着江蒙国的形象,他们真想像在庄子里时那样一哄而抢。
  果然,为这顿饿再久也是值得了,光是瞧着菜肴就美味异常了。
  等到宁远王举杯一饮而下,说出那句被期盼许久的‘吃’字时,使节们举箸就朝面前最近的那盘菜夹了下去。
  不得不说大衍国于吃之一道确实有着非凡的见解与创造,就是这菜放在上面还可以转动的桌子就已经让江蒙国使节们很是惊叹,其实也没有多难,不过就是在大桌子上面再摆一张小些的桌面,下面放上一个圆盘,可这样一来,桌上每一道菜都可以吃到,再也不用怕撅着屁股夹菜形象不好。
  可为何桌子都转了一圈,他们吃到的菜却都是豆腐做的?
  无论是炸豆腐还是炖豆腐,甚至是水煮的都不是鱼了,而换成豆腐,虽然每一道豆腐都做得可口异常,里面或多或少也有一些青菜在里面,可也无法改变这就是一桌豆腐宴的本质。
  豆腐再好吃这一桌恐怕也没几个银子,宁远王也忒小气了些。
  见使节们面色古怪,贺楼远端着酒杯又敬了一杯酒,之后慢幽幽地道:“今日是七月十五,正值中元节,大衍国历来就有初一、十五吃素的习俗,是以本王今日以一席豆腐宴招待各位使节,还望诸位使节吃得尽兴。”
  之前只是急着要见宁远王,再进京去见大衍皇上,当得知今晚宁远王要宴请他们时,使节们谁也没想过今日是什么日子,结果听贺楼远这么一说,再一合计,可不就是中元节?瞧这日子选的,还真是让人背后发寒。
  既然人家宁远王都说大衍国人历来就有初一、十五吃素的习俗,且不管是真是假,他们也不好说他们就是要吃肉,那也就太丢份了。
  而且,这豆腐也确实做的真好吃,比起他们江蒙国做的肉还要好吃啊,就当是换换口味好了。
  可大多数人都没意见,也有气不过的,就好比这时突然拍着桌子站起来的国舅,“宁远王,好歹我们也是江蒙国的使节,你这样以一席豆腐宴客,就不觉得是慢待了我们?还是说这就是大衍国的待客之道?若是有朝一日大衍国使节到我江蒙,江蒙也以豆腐为宴,大衍国使节该做何感想?”
  贺楼远淡淡地抬头,瞧了一眼被庆生形容过,尤为人傻钱多的国舅,难得地对外人勾了勾唇角,“这倒是本王的疏忽了,只想着我大衍历来称豆腐宴为君子宴,此宴待客最佳,却忘了诸位使节来自江蒙,也罢,本王这就让人重新整治一桌鱼肉。”
  说着贺楼远就喊人过来,吩咐下去再做一桌鸡鸭鱼肉上来。
  虽然吩咐下去了,江蒙国使节也意思意思地反对一下,贺楼远却坚持一定要重新按江蒙人的习惯再弄一桌。
  眼看就要有合心意的肉菜可吃,但看国舅的目光都有些无奈,人家王爷虽然让又下去准备一桌新席,可之前说的好,豆腐是君子宴,他们却不肯吃,这是否就表示他们不是君子了?
  就是国舅也被说的哑口无言,难道能说他也挺君子,就是不喜欢吃君子宴?瞧人家王爷一脸淡漠,迎使官但笑不语,他们说多少都改变不了他们不够君子的事实了。
  毕竟人家王爷都说了初一、十五大衍人习俗吃素,他们却非要吃肉,这是君子所为吗?
  等换了一桌宴席上来之后,众使节们吃着再美味的东西也都觉得乏味,别看这桌有鱼有肉的菜味道也很不错,但瞧着王爷和迎使官只吃着面前的豆腐,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吃过饭后,再次被迎使官送回使馆,又被屈鸿安提醒了后日就要启程进京,众使节们才算是把之前晚宴上的事稍稍给遗忘一些。
  送回使节,屈鸿安再次骑马回到宁远王府,虽然表兄弟近一年没见了,匆匆见上一面又要分别,今晚自然是要好好痛饮几杯,尤其是老太妃新酿出来的酒,除了喝,还要带回京城一坛,有好东西老太妃当然不会忘了自家的亲妹妹。

  ☆、461 还真是让人不放心呢

  只是当说起在军营里被操练的屈老汉时,老太妃还是要看屈鸿安的意思,怎么说那个再败家、再不着调,也是屈鸿安的亲爹,总不能一辈子就给留在军营?
  之前老太妃也让人给京城送了信,信里把屈老汉的所做所为都讲了一遍,包括他怎么骗失忆的凌小柔一事也都讲了,把屈家老少都气的直咬牙,可再气又如何?也不能不管他的死活,只能恳请老太妃给他点教训。
  屈鸿安想了想,虽然他对屈老汉还有怨,可怎么说也是爹,屈老汉那几个没卖的小妾和庶出的女儿,他都能给接进京城里给养着,也不差这个爹了。
  只是屈老汉之前的所做所为也真是让人心寒,屈鸿安也怕又攒下的家业再被屈老汉给败了,而且,他在京城为官,如今又没了贺楼家兄弟的扶持,到处都有人盯着,一个不慎就能落人话柄,屈老汉若是留在京城,他总是不能安心。
  最后想来想去,就求着老太妃将屈老汉再送回之前的庄子,在那里有庄子里的人照应着,就算没有锦衣玉食,吃穿用度都不会缺他的。
  等第二日让人把屈老汉带进府里,屈鸿安就躲在屏风后面听屈老汉与贺楼远对话,当被贺楼远问道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贺楼远会派人将他送过去,屈老汉竟老泪纵横地道:“王爷,老汉我也一把年纪,没几天好活了,之前做的事都是鬼迷心窍,也不敢求王爷和王妃的原谅,只求王爷把我送回庄子,让老汉在那里赎罪吧。”
  屈老汉也不蠢,这些日子在军营里虽然过得苦,也明白王爷看在他姨母面上不会要他命,不然就凭他之前的作为,王爷真想杀他还用费这周折?
  可他也不敢再跟王爷攀亲戚了,都是他自己作出来的,夫人如今肯定也不想认他,不然虽然夫人在京城,可一封书信就能把他要回去,等了这么久都没信,他已经绝望了。
  其实若是可以,他更愿意在渭城府里待着,每天卖个水,又赚钱又自在,可他之前惹出那事,渭城府也待不下了。
  与其在军营里受苦,不如就回之前待的庄子,至少在那里有吃有喝,他不爱做活了也没人真会动手打他,可比军营里自在多了。
  而且,做活也有做活的好处,虽然这一年多他黑了瘦了,可这精神头可足了呢,现在每天不做些事骨头节都不舒服。
  贺楼远点点头,这个要求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的,也当是卖表弟一个面子,就算姨母对屈老汉完全死心了,也不能改变屈老汉是他表弟表妹们亲爹的事实,往后还是要给他养老送终的。
  而屈老汉的决心也让屈鸿安心里怪不好受的,比起脾气火暴的屈鸿泽,屈鸿安性子温和不少,自幼跟屈老汉也更亲近一些,不然也不会受他影响一房又一房小妾娶了不少。
  虽然如今妻妾和睦,不像屈老汉一样招人不待见,但屈鸿安可以想像,若是没有凌小柔的出现,他很可能还会一个又一个的妾往回娶,长此下去他又何尝不会成为又一个屈老汉。
  所以在屈家,他可以说是对屈老汉怨气最小,感情也最深的那个。
  一听爹说的可怜,屈鸿安忍不住从屏风后面走出来,这时他的心真是软的不行,什么也改变不了人家的父子亲情。
  屈老汉一见屈鸿安,顿时就老泪纵横,拉着屈鸿安的手臂就是一通‘儿啊’的乱叫,叫的屈鸿安更是百感交集,就差没爷俩抱头痛哭了。
  等这爷俩哭到一站,贺楼远这才开口,“表弟,既然令尊要回庄子,我便派人将他送去,其余的事就待你回京安顿好使节再做打算。”
  屈老汉‘嘎’的一声,随即巴着屈鸿安,“安儿,为父老了,也没几天好活,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女能承欢膝前,要不你就带爹回京城吧,爹往后就在府里,哪儿也不去了。每天能看着你和泽儿,还有绣儿,爹也就心满意足。”
  屈鸿安犹豫着答不答应,虽然也心疼爹爹一把年纪一个人在外面,可真是怕了他之前的所做所为,还有之前老太妃送来的信他也不是不知道,心里是清楚这个爹就是这时候了还不是个安稳的,可让他继续在外,又真是于心不忍。
  下意识看向贺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