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食计-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满怀愁思的将一碗粥和两个包子吃下。
  “那我先去清波馆呆两日,想办法的事情……就交给梁叔你了。”江樱自知脑子不够用,很有先见之明的说道。
  “放心吧。一有主意,就接你回来。”梁平给了江樱一个笑,却平白无故的让江樱一阵沉重。
  怎么觉得……跟避难似得?
  江樱默默叹了口气,也没了继续吃下去的心思,站起身来,道:“那我先回房收拾收拾东西。”
  她有一种预感,短时间里……她怕是回不来了。
  “去吧。”
  梁平挥了挥手。
  然而待江樱即将要跨出门槛之际,却听他忽然又在背后唤道:“等一等——”
  江樱回过头来。
  “你还没说,今天这粥熬的如何,较前日可有进步?”梁平一脸执着地问道。
  江樱:“……并无进步。”
  梁平顿时萎靡起来,失落地对她再次挥了挥手,只是这次显得要决绝了许多:“走吧……”
 

☆、344:什么酒最好喝?

  江樱大致收拾了两套衣裙,便直接去了清波馆。
  清波馆里一直备着她的日用品和一些衣物,故也并没有太多东西需要收拾,走的倒也足够轻松。
  但这种为形势所逼,离家避难的感觉却真的不太好。
  且让江樱觉得有些憋屈的是,她走的还是后门……
  都是为了避开前厅的那些个媒婆。
  她方才听丫鬟小娥说,烧了一早上的茶水也接不上趟儿,好似全京城但凡有点儿名气的媒婆都过来了。
  江樱坐在前往清波馆的马车里,包袱放在膝盖上,扭头透过被风微微卷起了车帘一角的镂空雕花车窗往后瞧了一眼,榆树胡同的景象正逐渐地在视线中缩小。
  她一个姑娘家,因不堪众媒婆登门说亲,竟落得落荒而逃的下场……试问还能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吗?
  好好的日子就被这些反复无常的书香人家给毁了……
  江樱默默叹了一口气,只想着这种来的突然的状况,也能够尽快地平息下去。
  可若是不能呢?
  恰巧这伙人毅力非凡?不见棺材不落泪怎么办?
  她总不能一直住在清波馆里不出来吧?
  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治标不治本的。
  ……最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法子,好像还真的只有今日梁叔说的那个订亲的办法?
  所以,在此关头,她是不是该将现在的状况写一封信告知晋大哥?
  晋大哥向来聪明,一定能领会得了她的暗示……不不,是一定是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的。
  写信吧?
  算了算了……算一算日子,晋大哥现在估计已经到了西北。成日忙于军中之事,怎能再让他操这份心?
  若是他一着急,丢下手头上的事情不管不顾的赶回来了怎么办?
  江樱不切实际的幻想着,这种不冷静的行为发生在晋起身上分明是根本没有可能的事情,她却也将自己给哄住了……于是当即变卦,决定再观察观察,若实在没了法子再另当别论。
  反正。也不是什么能要了性命的要紧事。
  江樱往背后的隐囊上靠了靠。莫名其妙的就舒了心。
  ……
  可旁人却就不如她这般好心态了。
  多的不提,单且说一说晋国公府里的几个主子,此刻已多是坐不住了。
  自家早已‘内定’了的长孙媳妇。忽然被这么多人给盯上了,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问一问谢氏到底是怎么办事的,此事早于去年还未举行认亲礼之前就已经交待给了她,近一年竟也没个进展。现如今更是要被他人捷足先登了,传出去简直是要贻笑大方——”晋擎云面色并无过多起伏。只口气有些发沉,加之不苟言笑之时总是自带着一种浓浓的威严,故而轻而易举的便让晋余明发了一脑门子的冷汗。
  当即道:“父亲教训的是,儿子这便回去让谢氏尽早将此事办妥。以免夜长梦多,再让父亲扰心……”
  “别让谢氏过去了——”晋擎云却道:“你亲自去清波馆一趟,与孔先生商谈。莫要过于贸然,先探一探他的意思。”
  之前顶好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被白白耗费了。其实也不能全怪谢氏,最重要的一部分原因,还是在那个不成器的孙子身上。
  谢氏给他暗下安排了多少机会?
  他却还反过来瞧不上孔家的孙女。
  晋擎云不禁讽刺的冷笑了一声,在晋余明发怔的间隙,复又道:“若你将此事办成,便传信让阿觅即刻赶回,将亲事落定下来。”
  这话说的似乎过早了一些,但他既然让晋余明直接去拜访孔弗,多多少少是有着一份笃定在里面的。
  据说这几日来,梁家门庭若市,上门做媒之人数不胜数,却无一例外被以庄氏身体不适的理由挡在了前厅,不问是承了哪一家的托付,统统不见。
  拿乔并没有这样拿的。
  怕是,有着更高的打算,不屑于这些以书香门第自诩,却不过是一副空壳子的世家结亲。
  眼光高,是好事。
  而放眼天下,还有比晋家更高的门第吗?
  “儿子知道了。”晋余明应下来,“儿子今晚便去清波馆一趟。”
  晋擎云没有再多交待,晋余明回到住处,却对谢氏发了一通脾气,茶盏子也摔碎了四五盏。
  可见气的不轻。
  谢氏诚惶诚恐的受下了,然而待晋余明出了气拂袖离去,脸上的神色逐渐地被嘲讽所取代。
  却并不觉得有多委屈或是气愤。
  这么多年下来,早已习惯了。
  若真要事事计较,她怕是早就被自己生生给憋屈的没命了。
  况且对她来说,这件事情不让她来过问了反倒是一件好事。
  这样棘手的事情,她早已不愿再去掺和了。
  刨去不争气的阿觅不谈,也不去过问孔先生的意思,可,晋公当真就以为这件事情如表面看来那么简单吗?
  怕是不见得吧?
  ……
  被一众人念叨着的晋觅,腿伤刚愈,已经随着大军行至了维安城地界内。
  维安已属西北之地,只是离筠州尚距了二百里不到,本该是一鼓作气赶往目的地,但晋家大军却因从昨夜开始肆虐的暴雨阻了途,只得暂时留在维安城外安营歇息。
  因怕打搅到城中百姓,嬴将军今日一早便下达了命令:任何将士皆不许入城走动,违令者军法处置。
  嬴将军年过半百,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晋家,年少便手握重权,深得晋公信赖,在军中地位崇高,又因这支军队本就是他麾下的。故而他下达的军令,无人胆敢擅自违背。
  此时已过掌灯时分,雨势却仍然没有要减弱的迹象,乌压压的天空像是一张黑色的大网,将苍穹牢牢地罩住,瓢泼似的雨水便从无数的网眼中砸下来,落在城外地势凹凸不平的矮丘上。顺着浑浊的泥流往低处流去。一些刚发芽的新嫩小草,尚且无力自保抵抗,便多是随着雨水被冲刷而下。被过滤堆积在矮处的泥土当中。
  大军的主将营帐安扎在避风处,营帐前树着的军旗却仍然在风雨中左右翻动着,兀自猎猎作响。
  西北地区素来寒冷难耐,尤其是早晚时分气温极低。加之又逢了恶劣的暴雨天气,甚至令人有身临隆冬之感。
  穿戴着盔甲。外披着蓑衣在各个营帐外守夜的将士们得了嬴将军的特赦,从原有的两个时辰的轮流换岗,改为了一个时辰一换。
  主将营中点了两个立起的大火盆,通红的火势烧的极高。火苗的影子映在营帐上,从外头看,像是两只不停鼓动变换着形状的怪兽。
  仅到人膝盖高的粗脚矮几上平铺着一张地势图。一角用镇纸压着,上端书着三个工整的墨色大字“筠州城”。
  嬴将军跨坐在长形的矮凳上。一身黑色软甲,头盔搁在了一旁,一头花白的头发却也足够整齐地挽在头顶,仅用一条黑缎缠绕固定住。颧骨突出的菱形脸上,有着一双极为锐利的眼睛。
  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在雨声里显得窸窸窣窣的。
  片刻,就有士兵隔帘禀告,说是二公子过来了。
  嬴将军看了一眼架在角落里的漏壶,道:“请进来吧。”
  “是——”
  厚重的帐帘被掀开,一行三人前后走了进来。
  帐中顿时随之涌入一阵寒气。
  为首的年轻人披着一件深灰色的大氅,束发整洁,五官深刻而轮廓感极强,走动间,身上似有一种无形的气势。
  其身后跟着走进来的两名男子也较为年轻,只是二人的面貌气质完全不同,一位着黑色劲装,神色中透着一股意气风发的军士之气,若是细观,还能从其眼底窥得一两分肃杀之气,这是只有在沙场上磨练过的军士才能拥有的——而另一位着素色文士棉衫的,眉眼间满是波澜不惊的神色,大冷的天,却还不忘握着一把折扇,嬴将军暗下注意了好几日,也不曾见他打开用过,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用处……
  但无疑的是,二人都绝非泛泛之辈。
  而嬴将军判断一个人的成败,往往不是拿‘成王败寇’来论定的,而是要看这个人身边,可有贤能之辈甘愿追随。
  这位年纪轻轻,且初回晋家不足两年的少主子,便在聚贤汇能这方面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
  “二公子来的早了,大公子还没到,且先坐下吃杯热茶暖一暖身子吧。”嬴将军站起身来,伸手示意晋起坐下,纵有欣赏之意,却也从不表露出来,神色是一贯的不苟言笑。
  晋起微一颔首行礼,动作简单,却也很容易让人感受得到尊敬之意。
  撇去晋家不谈,单单对于嬴将军这位忠肝义胆、公私分明的英雄前辈,哪怕是他两世为人,仍然还是十分尊重的。
  几人静坐了约有一炷香的时间,嬴将军第三次看了一眼漏壶,终还是微微皱起了眉头,向立在一侧的士兵吩咐道:“去大公子的营帐中看一看,究竟是在忙些什么,为何还不前来议事。”
  “是。”士兵退出帐外,请人去了。
  嬴将军不可查地轻叹了一口气。
  晋觅迟来,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甚至多到他已经要数不清了。
  先前是以腿伤未愈作为籍口,到后来干脆连借口也懒得找了,若问原因,不是‘在吃饭’就是‘睡过了头’,更甚者直接称‘忘了时辰’,而嬴将军虽以治军严明著称,却也不好对这位娇生惯养的主子爷如何——于是日复一日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姑且应付过去,可次次如此,耐心难免被消耗殆尽,如今心底剩下了只有了无法说出口来的成见。
  晋起,连带着宋元驹和石青,却早已对此见怪不怪,又因事不关己,于是便纷纷呈现出漠不关心之态。
  谁也没有说话。
  直到那过去请人的士兵折返回来,面色为难地禀告道:“大公子不在营中,据称……是带人入城吃酒去了……并且大公子留下了话,说日后若无要紧之事,例行的商谈,便不用请他过来了……”
  嬴将军闻言险些要气的黑了脸。
  简直胡闹!
  两位随行的公子,虽然说只是长见识来了,晋公也不可能真的让自己的孙子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就参与到战争当中,但既然身在军中,必然是要遵守军纪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做不到事事循规蹈矩,但也绝不能做出如此之坏的榜样……若是身为主子都不能自律,又焉有理由来说服底下的万千军士?
  晋公一世英名,怎会养出了一个如此不知轻重的孙子来?
  “今晚暂且不议了,待大公子回来之后,明日再择时让人通知二公子。”嬴将军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道。
  若晋觅随口一说日后不必去请他,那他便真的不去请了,怕是真的就老糊涂了。
  主子不懂事,他这个做下的还能跟着不懂事吗?
  晋起不曾说什么,没有异议地站起了身来,冲着座上的嬴将军行礼道:“那晚辈先行告退。”
  “送二公子。”嬴将军示意手下。
  一行人出了营帐,立即有人前来撑伞。
  雨已经小了许多,风也止了。
  宋元驹一手撑着伞一手抱着臂膀,一副夸张的模样缩着脖子,道:“今晚可真是冷的不行,出来吹这一趟风,回头我这脸上怕都要生冻疮了——还是大公子身子硬朗啊,这么恶劣的天气还要往城里跑。只为了吃两口酒,竟就甘心如此挨冻,也不知是甚么酒,有那么好喝吗?”
  旁边一位与宋元驹关系不错的侍卫哈哈笑了两声,道:“若说这世间什么酒最好喝,可还不得是窑/子里的花酒吗?!”
  宋元驹闻言一个巴掌拍了过去,打在脑袋上听着声音应当还挺重,口气却是笑着:“胡说八道什么呢!大公子是那种人么?”
 
☆、345:什么仇什么怨

  “统领教训的是,统领教训的是……”侍卫嬉皮笑脸的应和着,石青在一旁无奈的笑着摇头。
  放眼整个军营里,怕也只有这两位敢这么不要命了。
  “公子。”
  不理会宋元驹他们的调侃,石青疾走了两步跟了晋起,问道:“据梧州太守禀告,应王子前日里已经过了梧州地界了,约摸再有四五日就能赶到,咱们可要同嬴将军说一说,明日雨停之后再多留两日等一等应王子?”
  是的,自打从京城出发,江浪至今还能跟上他们。
  换而言之,二人虽然表面上的共同出战西北来了,但却连一个照面都不曾打过……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因为,两个人都是很有“气节”的人。
  ——一个不肯刻意慢下来等,另一个却也不肯刻意加快行程追赶上来。
  且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日复一日的下人,双方的距离拉得竟是越来越远了……
  从起初的出发时间仅仅差了半日,到如今已经拉开了近数百里的行程。
  这是一件很说不通的事情。
  而不出意外的是,晋起在听了石青的建议之后的回答,和往常一样别无二致,连字数都不带变动一个的:“不必等了。”
  石青思忖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劝道:“可临走之际,晋公千叮咛万嘱咐的,要公子务必要和应王子维持好关系,这样日后方能……”
  说来很奇怪,公子明明是个做大事的聪明人,事事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可这回在对待应王子的态度上面。实在是……欠妥的令人看不下去了。
  然而他的话尚且没有说完,便听得晋起不解的反问道:“我同他的关系,维持的不够好吗?”
  他觉得如今这状态,已经很好了。
  “这……”石青被堵得不知该如何作答,面色为难地同宋元驹互看了一眼。
  俱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一种神色。
  要知道,二人这种关系恶化的明显程度,已经让他们在暗下多次猜测公子与应王子结了仇好吗!
  外人可能不知。但他们却是清楚的。公子同应王子并非毫不相干之人,而是表兄弟的关系,所以应王子才会带着冬珠公主在晋国公府落脚——所以。能让表兄弟之间都变得如此冷漠,那得是什么仇什么怨?
  石青与宋元驹百思不得其解,只想着能赶紧到达筠州,将应王子等来。等两个当事人聚了头,他们也才好细细研究其中缘由。想出解决的办法。
  哎,这年头干什么都不容易,做个下属和谋士,都得操着各种心……
  这种关乎两国关系的大事还说得过去。至少上得了台面,可实际上,他们最操心的还不是这个。
  甚至。都算不上是一桩正经事。
  但却也是十分重要且不得不说的……
  石青与宋元驹进行了一番眼神交流,大致的讨论了一下谁来开这个口。而也不知道两个人是怎么个讨论法儿,又是如何进行交流的,总之最后话语权是落在了宋元驹的身上。
  “对了,公子……”宋元驹轻咳了一声,道:“今日一早我听说,江姑娘这两日在京城的日子,好像过的不太安生啊……”
  晋起闻言脚下便是一顿,以至于随行撑伞的士兵往前走快了两步,回过神来一瞧,主子已经落在后头了,心下一惊,连忙一脸惶恐的倒退了回去。
  “出什么事了?”晋起看向宋元驹问道,脸上挂着两滴冷冷的雨水珠子。
  宋元驹自然料到这个话题必会得到晋起的重视,却没料到他竟会这么明显的表现出来,错愣之下微张开了嘴巴,一阵寒风灌入口鼻中,呛得他咳嗽了起来。
  但见晋起的眉头陡然皱了一下,当即不敢怠慢,连忙就道:“也没出什么大事……就是听说,咳咳,听说这几日江姑娘家中的门槛儿都要被媒婆给踏破了……由此想来这日子过得必定是不够安生的……”
  然而却未有如愿得见晋起露出紧张或是不安的神色,反而语带怀疑地问道:“你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他不信。
  一两个人‘眼光独特’他尚且可以理解,但一群人如此……未免是说不过去了。
  “真的!听说还都是些高门大户,争着抢着要把江姑娘聘回家做媳妇儿呢——”宋元驹长了胆子上来,话里的‘挑事之意’也越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