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村扉记事-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直接大声嚷出来。
“你睡吧,我去看看。”李小荷见玉嘉一副“我没睡醒”的样子,就让她再睡,自己出去看看有什么事。
玉嘉本也不想起床去看,虽然现在被吵醒了,但是听李小荷这样说,就拽过被子,把头也盖上,滚到床里侧,继续睡去了。
李小荷穿上衣服,出得屋子,见老婆子的屋子,夏氏与李东林的屋子,还有孙氏与李成林的屋子都亮起了灯。看来众人都起来了。
李小荷狐疑地走到堂屋去,见夏氏跟孙氏坐在那里,正低声说着些什么,就走过去,挨着夏氏轻声叫了她一声:“娘……”
夏氏转头,见是李小荷,点了点头,示意她自己去搬根凳子过来坐在这边。
“……就是一块红烧肉,当时老爷子还吃得乐呵呵的啊!”那边孙氏又小声与夏氏说起话来。
“哎,谁想到呢,只是这大半夜的,也没个大夫请啊!”夏氏皱着眉头道:“我还看着老爷子这段时间都好好的呢,想着大丫头成亲,他老人家也是高兴的,再加上这喜气冲一冲,老爷子就好着些了……没想到这小兰才出门,老爷子就又……”
孙氏也愁着一张脸,这时候她看了一眼老婆子的屋子,将声音压得低低的,道:“大嫂,你说,老爷子会不会就……”
“不会吧,大夫都说了,这病只要好好养着,人再活十年都没有问题的!”夏氏话说的很果断,语气中那点犹豫怀疑却没有隐藏得住。
孙氏当然也听出来了,她没有说话,坐在那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时,老婆子抱着一堆散发着难闻气味的衣物被套之类的东西出来了,夏氏跟孙氏两人赶紧站起来,一个去找来木盆,一个上去接了老婆子手上的东西。
过了会儿,二牛也出来了,看见李小荷,他低低叫了声“二姐”。
李小荷应了,走上前去问道:“爷爷现在怎么样了?”
二牛摇着头,道:“很不好,我们刚进去的时候话说的更不清楚了,刚才我出来时,爷爷正拉着阿福的手一边流泪,一边说话呢。”
李小荷心中“咯噔”一声,该不会是在交待后事吧?
“我现在去找三堂叔,要麻烦他明早一早与我一起去镇上请大夫过来,估计今晚大伯和爹都要守着爷爷!”二牛道。
李小荷心里有点乱,胡乱朝二牛点了点头,让他去忙。
想了想,李小荷还是先回了屋,将玉嘉叫起来。
玉嘉还是一脸不爽,李小荷这时候也没有心情哄她了,直接告诉她道:“爷爷有点不好,家里人现在都起来了,现在睡着的就只有阿寿阿才他们了。你不是不知事的,不要在这时候耍脾气,没人来哄你!”
虽然李小荷她们起来也没什么事,但是老爷子这样了,她们做晚辈的还睡着,怎么也说不过去,就算是在堂屋坐着,也表示自己担心的睡不着不是。
没一会儿,三堂叔就跟着二牛一起过来了李家,同行的还有三堂婶儿。想是他们听说了老爷子不好,就跟过来看看情况。这说起来老爷子可是三堂叔的亲伯伯,听说老爷子出事,于情于理也是要来看看的。
这时候李小荷与玉嘉也有事情做了,家里来了人,总不能干坐着吧,好歹上碗茶,也是主家的心意。
第52章
天刚麻麻亮,二牛就与三堂叔一起去镇上请大夫去了。
而村中这边还没有等到大夫来,老爷子病情加重的事情,整个村中已经几乎是无人不知了。
老爷子在村中的辈分是比较高的,因此众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都来李家慰问来了。
一时间,李家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李小荷也跑前跑后忙活个不停。
“不管怎么样,好歹小兰这丫头嫁了,要是拖到现在还在家,那才真是耽误了呢!”大伯母与夏氏在人少的角落里小声地交谈着,“该准备的你们都有准备的吧?”
夏氏点头:“山是早就修好了的,寿枋也是前年就做了的,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我这心里就是慌得不行。你说小兰这才出门,老爷子就不好,这……”
“你说什么呢?三叔年纪大了,年前又得了这病,时好时坏的,明眼人都知道只是在拖日子罢了。小兰丫头一直在老家照顾两个老人,也是老人心疼孩子,不愿意耽误了这丫头,不定就是因为这事,三叔才强撑着这口气呢!要不怎么小兰才出嫁,病情马上就严重起来了!你可别再那里胡思乱想,被有心人传到周家人耳里,又是一桩事!”大伯母嗔道。
夏氏叹了口气,“我就是没事就乱想,反正小兰婚事已成,不会有变数了……就是老爷子之前明明看起来好很多了的,现在却……”
大伯母听夏氏这样说,扯着嘴角笑了一下,道:“你啊,这是没经过这事,心里没底吧。也是,奶奶过世那会儿还没你呢,我们爷爷过世那会儿,你大概也还不记事。这种白事你没经验,你是这家里的长媳,可是要担事情的,这会儿心里有发虚也是常理。”
夏氏一听,赶紧往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她们,才道:“嫂嫂,老爷子还没到那一步呢!”
“你不用担心,就是到那一步,我们这些嫂嫂不都得过来帮你?没到那一步就更不用担心了,你也就是在家里按照大夫的吩咐,照顾着不就好了?”大伯母道,接着又道:“不过要我说,三叔这病这样拖着,你们费心费力,他老人估计也不好受,还不如那些……”
“嫂嫂快别说了!”夏氏再不敢让大伯母说下去了,要是让人听见,不知道会传出什么来,赶紧喝止了。
大伯母当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会儿不过是因与夏氏的两层关系,说些真实感触而已。而且她说的也是事实,老爷子这样拖着,大家都受罪,还不如那些急一些的病,要不就治好了,要不就直接归了西。像老爷子这样治不好死不了,时不时又发一场严重的,全家人都悬着心,时时守着他,不敢离开做些自家的事情,难道不是大家都受罪吗。但是又能怎样?连后世那样开放自由的时代也不允许安乐死呢,何况在这个以孝为大的时代!
大伯母见夏氏反应这样大,知道她是个谨慎有心的,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而这边,三堂叔与二牛请来的大夫看过老爷子的情况之后,就与李东林与李成林道,可以为老人准备后事了。
不管是真情流露,还是其他什么需要,反正李小荷看到李家两兄弟一听这话就眼中含泪起来。还有同样在李家等着大夫告知老爷子情况的小姑姑,这时已经捂着嘴,成串成串地掉眼泪了。要不是老爷子还没落气,只怕众人当场就能嚎啕大哭起来。
虽然听大夫这样说了,众人心中悲戚,但是老爷子毕竟还没落下那口气,众人就不能在老爷子面前表现出来什么。都是在安慰他,吃过大夫开的药,好好养一段时间,就能好起来的。
而老爷子呢,现在说话已经完全听不清了,众人只听他发出模糊的“啊、啊、呃、啊、啊”的声音,已经完全听不出话中意思了。而守在老爷子床头的阿福,这个时候就成了他的“代言人”,一直在旁边说着“爷爷说,谢谢你们来看他。”“爷爷说,不用担心他。”“爷爷说,……”
老爷子听了阿福的话,就微乎其微地点点头,表示同意——他现在脑袋歪向右边,连动动脖子也很吃力了。
众人见老爷子这个样子,也不好多在这边打扰的,一般也就看看他,说两句关心的话语,就出去了。然后拍着李东林或者李成林的肩膀,表示让他们要做好准备。
老爷子的情况很不好,所以李东林跟李成林都不敢走,两人轮流着照顾着老爷子。
尽管有李成林两兄弟在一旁尽心照顾,其他人也时时在老爷子身边给他精神上的安慰,但是老爷子还是没有坚持住,李小兰成亲刚刚半月,老爷子就过世了。
老爷子走时是在半夜,去得很安详,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的都守在他床前为他送终。算来老爷子也是年近古稀之时才过世的,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高寿了。虽然老爷子是因为摔跤造成风瘫,最后逝世与换上这病也不无关系,但是走时儿孙满堂,也可算的上是喜丧吧。
早在老爷子风瘫时,众人都对关于老爷子的事做了准备,前些时候看老爷子不好,还特意将做好的寿枋又拿出来过了一遍漆,连带着老婆子的一起的,想着这样是不是能冲一冲,但是却并没有效果。而现在老爷子过世,寿枋直接就可以用了。
而修山的事则是早就请风水先生看好了陵穴,修好了的。在这个时代,在生就算是俭省点,也要将身后事处理好的,毕竟这时候的封建迷信是相信死后会有魂魄下地府,所以在生已经过的不如意了,怎么样也要将死后的生活多做一点保障啊。
所以一般人家都会早早将家中老人的山陵修造好,属于自家的好木材也要留着用来做寿枋。李家原本就留有几棵柏木,是准备给老爷子和老婆子用的。但是李东林在镇上开点之后,因为和谭木匠有些往来,偶然知道有他那边能弄到香柏木,李东林也就托谭木匠为自家老人弄了些,然后又专门找了做寿枋的匠人做的。
平常的柏木就是耐潮防腐,而香柏木则还会散发出香味,这种香味不像香樟,浓烈呛人,它很很温和又很清淡,不会让人闻了不舒服。而因为它会散发这种香味,又让它有很好的防虫蛀的功能。总之,香柏木是一种很好的木材,当时李东林将这事告诉家中两个老人时,虽然他们都没有说什么,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很满意的。李东林自己也很满意能弄到这木料,为爹娘一尽孝心。
而白事所必须的麻衣孝布等物,夏氏也在第一时间找到与她相熟的成衣铺子掌柜的,将所需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以防家中有人来吊唁,但是家里却连灵堂都没能搭起来。
还有请道士先生做道场这事,道场做得好不好、大不大是众人判断儿孙对已逝老人是否有孝心的一大标准。
不过像李家凹这样的聚族而居的家族,一般来说族中有人去世,请的也就是那么几家道士先生,大家都是知道各家的口碑、实力等事情的。李东林与李成林两兄弟商量商量,就请了与老爷子还颇有交情的俗家姓刘的一个道士先生领头的班底。
而人们判断儿孙对已逝老人是否有孝心的另一大标准,就是请了多少人,办了多少桌酒宴。所以李东林没什么其他想法,直接向所有人,不管远近,不管平日往来是否频繁,都托人带了信,给他们报了丧。
这倒不是李东林想着向众人表示表示自己对老爷子是多么有孝心,他根本没想到这么多。这时候的人们有什么需要摆宴请客的时候,都是想着怎么场面大怎么来,而唯一需要考虑的,则是自家的经济能否可以承受如此直之大的场面而已。所以李东林因为已经没有来自经济的压力,也没有其他什么方面的东西需要考虑的,所以就向自家所有亲戚都报过丧事。
而其他人,如李成林两口子还有夏氏,都没有什么异议。当然就算是心里有想法,也不可能傻到宣之于口,如果真这样做,岂不是授人以柄?毕竟李东林的做法完全是孝子所为,要反对也根本进没有任何立场的,真说出来,说不定人家还会扣你一顶“不孝”的帽子呢!
李家因为有所准备,所以老爷子去世之后,就有条不紊地向众亲戚好友报丧,在家中设灵堂,准备孝衣麻布,请道士先生等等。
这时虽然通信很不方便,但是人们对于人情往来却是非常的重视的,收到丧信的人家就没有不来吊唁的。就连老爷子的老姐姐,已经年近耄耋的一个老妇人,也拄着拐杖到了李家。论辈分论长幼都不敢让这个长辈怎么吊唁,忙将她扶到坐满老人的屋中,让她与同辈人叙叙旧就好,不敢劳动她,就怕万一有什么意外。
第53章
阿福披麻戴孝地守在灵堂,只要有人进来上香,他都要先跪下磕头,表示对来者吊唁长辈的感谢,以及自己心中的哀思。
而来人一般都是道一句“节哀”,有些与李家关系更近一些的人家,则还会拉过阿福说一些像“你要发奋读书,才能让你爷爷阴灵得慰”之类的鼓励的话,有的会说“快别伤心,你爷爷这是喜丧呢,他老人家可不会希望后辈哀痛至此”的劝慰的话。
总之阿福这次算是又经事了,连带着家中的男丁,都是守灵焚纸、应酬往来的,事情非常之多,自然人也是很累的了。
相比较来说,李小荷这样的女孩子,事情就会少一些。
比如晚上是必须有孝子孝孙在老爷子的灵前守灵的,而夏氏、李小荷这样的女眷则是没有这种必要的。这样算起来,其实也就是李东林两兄弟还有阿福,总共三人轮流而已。像阿寿阿才这样的小孩子,因为年纪太小,所以也不会让他们守灵。
其实,阿福也还好,毕竟因为他年纪还小,李东林夏氏也都很注意他是否能吃的消,不忍心让儿子受大苦的,所以看他要是太疲惫了,就会让他去休息一会儿。李东林与李成林两个才是正真非常的累,白天要与来客应酬,晚上还得为老爷子守灵,一天的休息时间真的是非常之少,这还没熬到出殡呢,人已经看得出来已经消瘦了一大圈了。
根据道士先生的卜算,以及李东林等人的意见,老爷子的尸首在堂屋停了七天灵之后,就可以正式下葬出殡了。而在出殡的前一天,还有一场盛大的法事,孝子孝孙以及来参加葬礼的众宾客都要参加的,当然也包括李小荷等人了。
法事从下午就开始了,所有人都穿着白色孝衣,头上用麻绳系着孝布,白崖崖地从堂屋一直将李家这个小院子都跪满了,还有些人则是跪到院子外面去了。
道士先生在一边似唱似念地说了一大通话,基本上没有人能听懂,然后就听他大声道:“叩首——”
这句众人倒是都听懂了,于是就跟着前面的人往堂屋方向拜首。
“起——”
“拜首——”
道士先生在一边不费劲儿地使唤众人又拜又起,一遍又一遍,众孝子都听随着他的口令行动,无人敢有话说。
就在这只能听见衣物摩擦声音的安静环境中,李小荷只听得右前方传来一声“嘻——”的笑声。
李小荷正在疑惑中,眼角已见有个人影两步窜到左前方处,抬手就给了一个正跪坐着的半大少年几耳光。
“啪、啪”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清晰可闻,但是没有一个人说什么。李小荷这时候已经看见,那发出笑声的小子正是住后屋的七叔家的小子,平日总在村里上串下跳的玩闹的,没想到这种时候还收不起心。那打人的,正是族长的儿子,论起来李小荷应该叫叔的人,平日就是最严肃不过的一个人,这时候更不会容忍这种在长辈葬礼上还吊儿郎当的行为的。
那小子的父母也是跪在人群中的,但是这时候却是什么意见也没有发表。那小子挨了打,也不敢叫嚣,乖乖将原本坐在脚后跟上的屁股挪起来,撑起腰板,好好跪直了,听着道士先生的口令,跟随者众人的行为,乖乖的叩拜起来。
李世安见状这才回了自己的位置。
经了这一个状况,李小荷可以明显感觉到,周围的小辈原本有些懈怠的气氛现在已经变得非常严肃又认真了,再不敢偷偷地与旁边的小伙伴说话,或是混在后面一趴下去就不起来什么的,就怕被前面的长辈逮到,在众人面前被打一顿。
李小荷又一次直观的感觉到,这时候人们对于“礼教”的态度,这里虽然没有严苛的法制,但是宗族的权利是非常大的,甚至超过了官府。这小子虽然是在这样的场合嬉笑不应该,但是那李世安也是说动手就动手,其他人,甚至是孩子的父母连质疑都不敢。而众人心中说不定想的还是,打得好!这种小子就是没有教好!该打!
这让李小荷不得不感叹,真是任何一个时代,无论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都有其各自维持下去的方式,而对于处于这时代的人们来说,这才是他们习惯的,也是被他们所认同的吧!
这场法事一直持续到凌晨还没有结束,有些小孩妇人实在是撑不住了,就商量着回去眯会儿,大家合计合计也同意了。毕竟天一亮就要发丧,那时候可不能没有人。还得庆幸这时候的灯盏光线不明亮,这大晚上的偷偷走些人也看不出来,要是像后世那样亮如白昼的灯光来,少一个人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让大家像掩耳盗铃都不行。
老爷子过世李家也是向谭家报了丧的,两家毕竟已经定了亲事。所以谭木匠两口子是出殡当天过来观礼就行,但是谭严却是一听闻这个消息,马上就赶到李家来,跑前跑后的给准岳家帮忙。
不过他也就是帮着跑跑腿而已,因为毕竟他还没有真正是李家的女婿,也不会让他跪灵什么的。反正像现在他是不用像李小荷一样在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