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村扉记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呢?就道:“村里人不都在自家里忙?你要去玩什么?就在家里玩吧,哥哥跟你玩!”
  哥哥不同意带自己出去玩,玉嘉很不高兴,但是也不敢发脾气,她还记得老婆子的厉害的。撅着张嘴,玉嘉又对阿福道:“阿福哥,你也不理我!”
  阿福笑道:“我怎么没理你了?来吧,你想玩什么,哥哥们都陪你玩好吧!”
  玉嘉从自己的小荷包里拿出几个丝瓜籽串起来的籽串,道:“那我们捡籽玩吧!”
  捡籽是女孩子常玩的小游戏,男孩子都不怎么会玩的,何况阿福跟二牛两个都不是玩这些的。两人对视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最后还是二牛道:“好吧,我们玩捡籽!”
  两个男孩子都不太会玩,就只剩玉嘉一个人玩得起兴。不过她一个人玩了会儿,也觉得无聊起来,抱怨道:“大姐没事就做针线,二姐就知道跟在伯母后面,都没人带我,一点也不好玩,哥哥,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
  正好这时候孙氏从厨下出来,被玉嘉看见,她顺口就喊道:“娘,我要回家,这里一点也不好玩!”
  “玩什么玩?你看你哪个姐姐像你一样闲着没事干?你是回来玩的吗?要是没事就过来给我烧火!”孙氏见女儿这么大了,却还是这幅小孩子啥也不懂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语气不好地骂道。
  玉嘉在白水镇时,因为李成林就只有这个女儿在身边,凡事都愿意依着她,惯得她脾气有点大。这突然被孙氏骂了一嗓子,玉嘉眼眶里一下就盛满了泪,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孙氏在这里骂自己女儿,小辈们自然都听见了,但是却不好劝的。夏氏也听见了,但是也不想管。老婆子也听见了,但是却冷笑一声,觉得孙氏早就该管管这丫头了,现在当着家里这么多人,这样大声地骂人,不知道又是在打什么心眼儿!自己才不接话呢!
  一时孙氏没有台阶下,玉嘉在一边流着金豆豆,气氛僵住了。


第48章 
  其实老婆子还真冤枉孙氏了,她只是看着玉嘉开年就八岁了,却还整天想着玩,一时火气上头而已。这话一出口,她就觉得后悔,要教女儿也该是母女两个私下里说教,这样大庭广众之下骂起来,只会显得母女两个都很不懂事。
  还好这时已经快到中午,去到村头水井那边剖鸡剖鸭的李东林两兄弟提着家伙什回来了。
  疼爱女儿的李成林赶紧去哄玉嘉了,虽然玉嘉因为有人来哄,哭的更是起劲,让孙氏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但好歹她忍住了,没有再骂。李成林睃着妻子的眼色,把玉嘉带到房间里去了。
  老婆子看着冷哼了一声,个欠打的丫头!
  孙氏心里也暗暗咒骂一句,不知道是骂自己还是骂谁,反正她已经决定,这次回去之后定要好好正一正玉嘉的性子,再让她这样下去可不得了了!
  不管孙氏要怎么教育自己的女儿,反正这跟李小荷一家也没什么关系。只不过这场小闹剧让夏氏心情很好。你问为什么?有对比才有差距嘛,夏氏当然是看着不懂事的玉嘉,想到自家儿女根本不用自己这么操心,就心情好啦。哪怕是才五岁不到的小儿子,也比二房的糟心女儿强呢!
  今年跟去年不同的是,李东林跟夏氏又要带着儿女回娘家了。李小荷也挺高兴的,好久都没有见到外婆她们了呢!
  只是李小兰已经是定了亲的人了,不好跟着众人一起走亲戚,李小荷庆幸自己还没有定亲,不然只得跟李小兰一样天天闷在家里做针线,哪里都不能去。
  谁知道,夏氏却说:“你也是快定亲的人了,就跟你姐待在家里吧,免得出门惹出什么是非,传出什么闲话!”
  李小荷心想,我就是去个外婆家,哪能有什么是非、闲话啊。
  但是还没有等她说点什么,争取一下,夏氏又道:“你跟阿严连八字都换了,就差个礼数了,哪好再到处走亲戚的?给谭家知道了,还以为我们家心不诚,到时候亲事黄了,有你哭的!”
  “黄就黄呗,我又不是只能嫁他家!”李小荷歪着脑袋,嘴很硬。
  “退了亲的姑娘还能说什么好人家?你给我好好待在家!”夏氏不再与李小荷掰扯,直接对李小兰道:“你带着你妹妹一起做针线,看着她别让她出去乱转!”
  说的好像李小荷没人看着就天天不着家一样,其实人家是个宅女好不好!
  不能走亲戚,那就待在家做针线呗,李小荷耸耸肩,心态好得很。
  看着李小兰一脸认真做活儿,李小荷忍不住拉着她道:“姐,你知道不,娘给你准备了很多嫁妆哦!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啊,悄悄告诉我吧,我帮你跟娘说!”
  “哪有女孩子开口问娘家要嫁妆的?爹娘给什么就是什么,我没有什么想要的。”李小兰很淡定,瞄了一眼李小荷,道:“你不也快定亲了,你想要就什么直接跟娘说吧!哦,对了,要不要我给你绣一对鸳鸯戏水的枕套啊?”
  倒是调侃起李小荷来!
  李小荷怎么会怕这点小意思,顺着李小兰的话就道:“姐姐,订了亲就是不一样了啊,还鸳鸯戏水的枕套!姐姐你的嫁衣做好了吗?肚兜上是不是绣的牡丹滴露啊?”
  李小兰的脸一下就红了个通透。李小荷“哈哈哈”地笑起来,假流。氓遇上真流。氓,怎么可能有胜算!哈哈哈!
  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不管,真是笑死了,李小兰这个害羞的性子,竟然想逗她,结果自己反倒羞得不行。
  李小兰还不完全知道男女之事,但是她已经来红,加上又以定亲,有些事情夏氏也隐晦地跟她说过。但是说的模模糊糊,李小兰也不十分明白,搞得神神秘秘,反而让李小兰更羞于说起这方面的事,这时被李小荷这披着萝莉皮的大妈一逗,立马现了原形。
  李小荷其实觉得姐妹间说这些很正常,就像大学宿舍里,每晚熄灯之后的例谈会一样,大家不是什么都说的。于是她上去扒住李小兰道:“姐,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啊?告诉我呗。”
  李小荷是觉得没什么,奈何李小兰是受到了教训,已经在内心暗暗发誓,再也不与李小荷谈这方面的事,不然还是自己害臊丢脸。于是不管李小荷说什么,李小兰也不再开口。
  李小荷没法子了,只好老老实实做下来做针线活了。
  夏氏已经跟李小荷说过了,二月就要与谭家过小订礼,到时候女方这边还要送男方衣物鞋袜呢。夏氏的意思,这些都要由李小荷自己来做。
  东西其实不多,李小荷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现在和李小兰两姐妹一起,效率还是挺高的。
  二月二十,是谭李两家商定好的过小订的日子。谭家除了给李家送来常规的定亲礼,如布匹喜饼茶酒等物外,还有给李小荷的赤金戒子一对,赤金耳环一对,银手镯一对。
  李家则送上准新娘李小荷给准新郎谭严的衣物一套,鞋袜各一双。
  谭家请的媒人是包氏的旧故好友,叫做纪大嫂的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长得面如满月,身材也很饱满,是这个时代公认的有福气的长相。当然她也确实是个有福之人,所以才被谭家请来做两家的媒人。
  纪大嫂非常会说话,从第一次来李家为谭家走形式的说亲时,夏氏就已经领教过了。话说得是天花乱坠,要不是夏氏知道她是谭家请来的媒人,差点就以为她说的是别的什么人家了。
  今天谭家来送小订礼,纪大嫂作为媒人也是在的。一进门就想夏氏李东林道喜,夸两家孩子,夸谭家的礼都有什么好寓意,赞两家是多么有缘分,多么合拍等等。不管她说的是不是夸张了,反正让屋里的气氛是非常的热烈喜庆了。
  长辈们都在堂屋谈笑进宴,李小荷只用躲在房间装羞就好了。
  但李小荷坐在小梳妆台前,半日也没有酝酿出以前羞怯的情绪来。
  陪着李小荷在屋里的阿寿问道:“二姐,你在干嘛?为什么不说话?”
  阿寿不像家里的哥哥姐姐,小时候没什么吃的,都长得瘦瘦小小的。他被养的很好,小脸胖嘟嘟的,连小小的下巴上有一颗肉肉的小球。李小荷没事就喜欢摸摸他的脸,刚开始他还有点不高兴,看到李小荷奸笑着走向他,他就要往反方向跑,跑不掉也要摇着头不想让李小荷摸的。不过现在他已经被摸习惯了,只是李小荷要是捏他的脸蛋的话,他还是不有点不高兴的嘟嘴。
  比如像现在,李小荷捏了捏他的脸,他就嘟着张小嘴,不高兴了。
  李小荷笑了,又捏了捏,才对阿寿道:“你最近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啊,我怎么觉得你脸上的肉都少了呢?”
  阿寿道:“哥哥说我长大了,脸上就不会肉嘟嘟了,我是长大了!”
  阿寿偷偷问过阿福,怎么样才能让脸上没肉。阿福当时说的是,少吃点就不会长肉。阿寿又抵挡不住好吃的诱惑,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阿福知道了他问这事的缘由,笑得不行,才又告诉他“长大了脸上就不会有肉了,你多吃点,快点长大,长大脸上就不会肉嘟嘟了!”
  阿福还特意跟李小荷说过这事,所以李小荷马上知道他还是在生气自己捏他的脸呢。
  李小荷倒是多想,只觉得阿寿这个小孩还挺聪明的,这些事情都记得清楚,不像有些小孩,今天就忘了昨天的事,天天教一件事也教不会。她抱过阿寿道:“干嘛,姐姐又没有用力捏,你根本就不疼好不好,还生气,姐姐是喜欢你好不好,你就不喜欢姐姐啊?”
  阿寿嘟着小嘴,想了想道:“那我喜欢二姐,你能不捏我脸了吗?”
  李小荷假装受伤,苦着张脸道:“哎哟,这就被弟弟嫌弃了,以后你想让我捏,我还捏不了了呢。”
  “二姐,哥哥跟我说,你跟大姐以后都要去别人家,是不是以后你去了别人家就不回来了,所以就不能捏我了?”
  “对啊,以后你就见不到大姐二姐了,你现在还让我捏你脸不?”
  “……”
  “二姐,娘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
  “因为今天二姐定亲,很害羞,所以要躲在屋里!”
  阿寿将自己的小胖脸凑到李小荷面前,仔细看了看她道:“二姐你没害羞啊!”
  “……二姐的内心很羞怯,你年纪太小,领悟不了!”李小荷脸也不红地忽悠小孩。
  阿寿很不服气,小嘴撅了撅,又将小胖脸凑到李小荷眼前,这次仔细看了会儿,还是没有看出她姐有害羞。又伸出小胖手摸李小荷的脸和耳朵,李小荷一本正经地看着阿寿也不说话。
  阿寿一边瞄着李小荷的眼睛,一边摸着李小荷的耳朵,那小机灵的样子看得李小荷差点就要笑起来,赶紧咬住了嘴唇。
  阿寿眼睛却尖的很,马上就叫起来:“二姐,你骗我!你就是没有害羞!”


第49章 
  定亲了之后,李小荷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改变,依然是在家里做着自己的事,除了经常被夏氏念叨着做些给谭严的针线。
  还有一点改变就是,有事没事就能看到谭严又到家里来,要不就是又到什么节气啦,有节礼送过来。要不就是谭木匠的哪个徒弟送了什么新鲜吃食,也送来点给李家尝鲜。
  当然了,李家本来就是做吃食生意的,李小荷又总是没事时就喜欢研究点新鲜东西的人,也就常常送东西给谭家,或是回赠的。总之两家来往得很是频繁,十天半个月的,谭严跟李小荷就能见那么一两回,说上一两句话。
  这天,像往常一样,夏氏跟李小荷两母女坐在廊檐下做着针线,听着小阿寿一句一句背着阿福教给他的《三字经》,就听得一阵“砰砰砰”的敲门声急促的响起来。
  李小荷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转过屋角才发现是连着前面店的那扇被拍响了。平日多是李家自家在用这扇门,但是这时候李东林应该在前面店里忙碌才对,不知道这是谁,还敲得这么急,于是李小荷就问道:“来了,谁啊?”
  “小荷快开门!”门那边传来李东林焦急的声音。
  李小荷一听,赶紧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将门打开。
  李东林一露面就问:“你娘呢?”
  李小荷一边跟着李东林疾步转到堂屋那边,一边回道:“在前面做针线呢。”
  李东林听闻草草点头,转过屋角看到夏氏,立马说道:“你赶快收拾收拾东西,等会儿就回李家凹去。刚刚老蔡给我带信来,爹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摔倒在地,他来时爹已经话都说不出来了。”
  夏氏早在看见李东林就放下东西站起来了,现在一听李东林的话,就赶紧将针线篮子收进屋,连带收拾东西去了。
  李小荷有点懵,夏氏进屋之后才问李东林:“爹,我们是不是要请个大夫一起回去啊?”
  李东林点头,“我已经让小吴去平安堂请大夫了,等会儿就让大夫跟我们一起回去!”又对李小荷道:“现在不知道你爷爷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跟你娘都要回去看看,前面店里的事情我已经安排了,不用你们操心。小荷你就先在镇上照顾着两个弟弟知道吗?估计过个两日我或者是你娘,总要回来一个安排你们的。”
  李小荷点头道:“爹,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弟弟们的。”
  李东林点头,就往夏氏所在的房间走去,想是还有事情跟她商量吧。
  李小荷牵过阿寿的小手,心中有点担心,希望老爷子不要有什么事啊!
  据来报信的蔡大伯说的,老爷子是摔倒了,然后就说不出话来了。虽说早几年就说老爷子身体不行了,但是他这几年好好休养着,也没有生过什么大病,这次怎么突然就这样了呢?
  这让李小荷不得不产生不好的联想——很多老人平日看着身体很硬朗的,可是突然摔了一跤就瘫痪在床了。老爷子现在说不出话,听起来就很像是瘫痪了啊!
  从平安镇上到李家凹就算是有马车,也得走个一个时辰以上,不知道会不会耽误病情。还有李家凹的那些人,也没有个懂医理的。李小荷倒是知道怎么简单处理刚摔倒,有瘫痪趋势的人的,但是李家凹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处理摔倒在地的老爷子……
  被留在镇上的李小荷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消息,只能自己在一边瞎猜测,猜测来猜测去,倒把自己弄得心慌慌的。
  下学回家的阿福听说了之后安慰道:“二姐,你别担心了,爹娘既然已经带着大夫回去了,那肯定不会有事的!”
  李小荷还想说有些病,就算是大夫去了也没有什么办法的,更何况在这个医疗技术落后的时代!但是又想,自己在这里说这些根本没用,还会让两个弟弟跟自己一样担心,遂咽下到嘴边的话,勉强点头,算是同意了阿福的话。
  阿福就道:“那我去前面店里看看去!”
  阿福在前面店里跑过堂的,李东林也提点过他一些事,所以对店里的一应事务他是知道的。李小荷也知道这火锅店迟早要交到阿福手上的,于是点头同意了,道:“你去吧。那我现在做饭,等会儿好了叫你。”
  于是姐弟两个分头行事去了。
  而过了四五天,李东林先回来了,告诉李小荷姐弟,“你爷爷是风瘫,现在在家,全靠你奶奶照顾着。不过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夫也说了,这个病只有好好养着。”
  阿福道:“爹,要不我回去照顾爷爷吧!”
  李东林道:“你爷爷说话不太清楚了,脑子还清醒着呢,特意跟我说,不用我们都回去守着他,尤其是还在念书的阿福你,有你奶奶就行了!”
  李小荷也知道得了这个病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别人照顾,现在老婆子要时时照看着老爷子,看来是不能再上山下地的忙了。而家里的其他事情就全堆在了李小兰头上,不知道夏氏会不会就此留在村里帮着照看家里,毕竟她是家中长媳,这些事都是她的责任。
  严格说来,李东林跟夏氏这样把老爷子老婆子两个丢在老家,是很不孝的,但是原来因为有个李小兰在家替父尽孝,也还说得过去。而现在老爷子瘫痪在床,李东林还在镇上只顾着生意,不回家照顾老父,恐怕族中老人都要来找他谈话的。
  但是放下店里的生意回家也不现实啊,家里可是会因此少一大笔经济来源的。所以大概最后的结果就是李东林留在镇上照看店里,夏氏在家中主持大局了。
  最后的处理方式与李小荷之前想的差不多,不过也有点出入——李东林将李小荷与阿寿都送回了李家凹,只有阿福因为还要上学,所以留在了镇上。
  但是老爷子的病情却并没有因为众人的照顾有所好转,反而是有一天,因为谭家送来了根据李小荷的图纸做出来的轮椅,老爷子就想出去转转,不想每天躺在床上。哪知转了两圈回来,当天晚上老爷子就有些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凉,开始拉起肚子来。拉得换了好几次床单被套。
  老婆子出了屋子就让夏氏把那轮椅收起来。都病成这样还不消停,还想出去转,也不看看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