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村扉记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半个月后,阿福回家就是这副小大人的样子。甚至在李小荷以姐姐的事情弟弟不可以多管,来试图说服他时,也被他理直气壮地回道:“姐姐,虽然你是姐姐我是弟弟,但是我是男孩子,你是女孩子。你就应该跟娘一样,做做简单的事情就好了,外面这些事都让我来干,我是男孩子,我是顶梁柱,是男子汉,我可以的!”
  李小荷听了真是哭笑不得,不过她也不跟阿福唱反调,反而经常利用他的这种心理,让他多多历练,有本事才能当男子汉呢!
  “我是去谭叔家找谭叔帮我们做竹筒的,哪里到处跑了嘛!好了好了,这就去厨房,这就去厨房。”李小荷顺着阿福的意,让他别再拉着自己了。
  见李小荷听了自己的意见,阿福这才满意,但还是道:“我得去跟娘说,让她别让你再扮成男孩子了。”
  “嘿,你个小孩儿,还揪着这事呢!咱家又不是那富裕人家,穿着裙子在家绣绣花就行,还不是穿成这样做事方便嘛!”李小荷道。
  阿福嘟了嘴,强调道:“我不是小孩!”想了想又道:“娘还是一样要做事啊,她也没穿成男人样子?”
  这小孩子,还较起真来了。李小荷不解地问道:“阿福,你为啥总反对我扮成男孩子啊?”
  阿福一本正经道:“你是女孩子,总扮成男孩子,以后不好找婆家!”
  李小荷:……
  “你听谁说的这些啊?”半晌,李小荷才问道。
  “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啊!”
  李小荷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但是她又不想让阿福长成一个老古板,于是就道:“阿福,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要自己想想到底是不是这个理啊。比如你说的这件事,我只是为了方便做事才扮成男孩子的,怎么会有人家因为这个原因就不结亲的呢?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家,那肯定也不能跟他们家结亲,因为两家的处世观差异太大了!知道不?”
  李小荷见阿福被自己的话振在那里埋头苦思,也不再管他,自己跑到厨房帮着夏氏忙去了。
  因为店里生意好,李东林几人的工作量也很大,尤其是那些荤菜,很多种类都需要前期先处理,又有些像丸子之类的,需要把肉打成肉糜,再快速过一遍沸水,使其成形的。
  要保持食材的新鲜,那就需要当天准备食材,所以每天都要重复做这些事情。虽然是能赚钱了,但是这样的机械工作,又让李小荷厌烦了。于是她又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可以为店里增加什么新菜品。
  这时节正是新鲜果子出来的时节,李小荷也鼓动夏氏买了很多果子,李小荷拿它们来制作果酱。
  李氏火锅店里面的小吃点心,品种很少,所以,李小荷打算以不同的果酱馅多开发点点心丰富一下菜单。
  先将果子削皮去核加水煮到软烂,再加蜂蜜等物,熬制得粘稠适中时就可以收火了。
  熬制好的果酱酸酸甜甜的,很好吃,李小荷把它们做为馅料,做成果酱水晶包子,卖相好,也很好吃。只是店里的客人大多是大老爷们儿,大概不是很喜欢这样的甜点。
  虽然李小荷开店的初衷,只是为了能让家里宽裕一点,并不是想做连锁店啊,或者是哪个阶层的消费者相对应的门店,都开一个。她并没有野心,只要能保证生活小康就满足了,事业越大,事情也越多,人也会越忙,李小荷并不想过这样的生活。这一世,她只想悠闲的享受生活。
  但是现在,看着店里生意很好,李小荷也想让店更加完美,不想有客人本来很想来这家店尝试一次的,却因为这家店的环境不想进来。尤其是这样的时代,女人基本是不可能跟一帮大老爷们一起吃东西。所以弄个雅间什么的是很有必要的。
  后院倒是很大,随便在哪里再起一栋小楼都行,只是这件事大概要拖到年底了。火锅店才开业没半年,现在就停业装修店面,对火锅店的发展很不好。年底的话,按这里人的习俗,会在春节期间闭市,到时候火锅店只要早一点闭市,然后找人装修,应该没问题。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店里估计也有银子了。
  虽然当初是夏氏提议向亲戚们借银子来开店面的,但其实她心里是很不安的,毕竟那四十两银子对于她来说真的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一天没有还清,夏氏一天就难安心。
  李小荷不止一次听到夏氏一个人在那里喃喃自语,说的无非是这个月的盈利先还给谁比较好,是都还给一个人,还是每个债主都先还一点?
  不过看夏氏如今的脸色,想必她已经经由店里的客流量计算出来,到年底家里欠的四十两银子都可以还清。
  要不李小荷对这个娘很喜欢呢,夏氏确认自家的债可以还清之后,对李小荷的要求基本都能满足,虽然李小荷的要求本,来就都是了为火锅店的发展所考虑的。
  夏氏又给家里人扯布做新衣,虽然现在她自己没时间做了,她还是找时间选了料子,托她之前卖荷包那家掌柜做了。在村里的李小兰、阿寿,当然还有老爷子、老婆子都没落下。
  李小荷觉得夏氏真是一个好女人,温柔又贤惠,能干又漂亮。李东林娶到她真是福气。
  嘿嘿,自己白捡个这么好的娘,也是福气啦!


第31章 
  过了几天,却是谭木匠跟谭严一起,拿着两个竹筒一起来了李氏火锅店。
  李小荷试了试,那两个竹筒都完全符合李小荷的要求。用的是大竹筒,估计装上水后李小荷得用两手才能拖得住,两只手竹筒口一寸左右的地方,被切下来做为瓶盖,盖子内部和竹筒口,都有几圈螺旋状的凸起,将盖子盖在竹筒口,旋起来拧紧后,严丝合缝,非常完美。
  谭木匠却是找了李东林一起,然后告诉他们:“……我觉得你的这个螺旋筒盖很有意思,我们商议一下,我给你们做竹筒都只收成本费,你们也不能再将这法子告诉别家,你们觉得如何?”
  李东林有些摸不着头脑,李小荷找了谭木匠谈竹筒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他并不觉得就这么一个小竹筒,还值得谭木匠亲自过来找他谈,还说只收他们的成本费。
  虽然李东林自觉就这么一件小事,完全没有反对的必要,但是鉴于这个东西是李小荷拿出来的,且他自己并不懂,螺旋筒盖到底是不是真的没有什么重要价值,所以他看了一眼李小荷。
  李小荷也有点意外,据她所知,古人可没有什么专利意识啊,山寨都成文化了,没想到这个谭木匠还亲自来说这个事情。看来这个谭木匠要么是人品过硬,要么是发现了螺旋筒盖的潜在价值。而无论是哪一种,对李小荷来说,都没有什么坏处。因为她本来也不想将这个创意据为己有,而如果是后者,想必谭木匠也能将这个创意运用得更好。所以李小荷一开始才没有跟谭木匠谈过相关事宜,其实她是默许了谭木匠可以用这个创意。
  所以李小荷就说道:“谭叔真是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就是为这个啊。我们家做东西不是一直到找的谭叔吗?谭叔放心好了,只要您不收我们高价,以后我们家的活计肯定都找您,不会找别家!”然后又笑嘻嘻地道:“既然谭叔看在我们是老主顾的份上,这竹筒只收我们成本钱,那我就先谢谢谭叔啦!”
  前面的话是说她并没有找别家卖创意的想法,当然前提是谭木匠也得做人厚道。后面看似大大咧咧的答应只给做竹筒的本钱,其实是隐晦地告诉谭木匠,她是知道螺旋瓶盖创意的价值的,但是因为两家是长期的合作关系,李小荷还要喊谭木匠一声“谭叔”,这创意就当是个人情送给谭木匠好了。
  谭木匠看着李小荷那乌黑清澈的眼睛,差点就以为她没明白自己的意思,不过把她最后一句话在脑子里转了转,谭木匠顿时心里五味陈杂。他看了看眼前貌似天真的李小荷,再看一眼自家那只顾低头闹别扭的儿子,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羡慕一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李家一个小丫头就有这份心智,自家儿子年岁比别人大,却还是副小儿脾气。
  李东林见谭木匠没说话,还以为是李小荷这话让他不高兴了,忙道:“这丫头,说话总是不经脑子,谭师傅不要介意,这竹筒既然是谭师傅做出来的,我们当然不会多嘴多舌告诉别家,这您放心!至于这竹筒钱,还是按老规矩就行,我们两家都是做生意的,可不能一点利也不让人赚的。”
  谭木匠听见李东林这一番话,心中颇觉好笑,这么一个老实人,怎么就生出这么一个机灵的女儿来了?还说什么“两家都是生意人”的话,要是做生意都像他这样做,那这生意不做也罢,根本赚不到钱。哪个生意人不是有利就捞,谁还管别人感受啊?更何况这只收成本费是自己提出来的。
  谭木匠只得笑道:“李掌柜多想了,阿和没说错。只收成本钱这话,是我自己说的,当然是作数的。李掌柜你放心!”又道:“这竹筒虽是我做出来的,但是这法子可是你家阿和想出来的,于情于理都应该来告诉你们一声。我前头还在头痛那木胶粘得不够紧密,阿和这个点子是帮了我大忙啊。用这个螺旋形的铆钉就满意多了!”
  李东林这才明白谭木匠为什么专程过来说这事,不过他又不懂木匠手艺,所以并不很在意这个。而且就如李小荷想的一样,谭家也是他们店的熟人了,点子给他家就当结个善缘,何苦拿着个点子到处卖人,弄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于是他笑道:“这也是物尽其用,谭师傅您也是慧眼识珠。还要给我们优惠,真是太客气了!”
  “李掌柜是厚道人,我也不能失了道义不是?”
  两人又说了两句客气话。李东林还要留两人在店里吃饭,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谢之情,谭木匠连番推辞,表示大家都忙,以后再聚什么的。
  李东林还让夏氏给包了两包兰花豆,给谭师傅拿回家下酒。又拿了些点心小吃之类的,说是店里的新品,给带回家尝尝鲜。
  谭木匠笑呵呵地出了李氏火锅店,往自家家门而去。看了看身边还沉默着不说话的儿子,谭木匠道:“人家都没有觉得这生意吃亏,你倒是还在这儿喊冤,小子,你到底是谁家儿子啊?”
  谭严这才抬头看了他爹,道:“你根本没有跟他们说清楚螺旋盖的价值,他们当然不知道自己吃亏了!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谭木匠摇头,恍然觉得这个傻儿子应该是李东林家的,而那个机灵的小丫头才该是自己家的。
  可惜,那是个小丫头!
  嗯?想到这里谭木匠看了看自己的儿子,恩,不知不觉这小子今年就十四岁了啊!是到了知慕少艾的年纪了啊,那李家小姑娘机灵又可爱,怪道自家儿子这个木头脑子也开窍了。
  谭严被自家老爹那诡异的眼神看得背后汗毛一竖,想想自己就说句了他做得不对,难道就让他这么生气?老爹不是这样的人啊,于是他小心喊道:“爹?”
  谭木匠这才回神,看着谭严意味深长地笑道:“你以前不是只管呆在院子里刨木头吗?老爹喊你去谈生意、见主顾你还不乐意,怎么这次,你就揪着这件事情不放了呢?”
  谭严愣了一下,才道:“以前我那是不知道你是这么谈生意的!”声音微微拔高了点,脸也激动地红了。
  谭木匠看儿子脸都红了,也不点破,道:“谈生意不都是这样?要是直接告诉对方我们就是需要你们的东西,没了你们的东西我们干不下去,你还不得被人压价压到死?这还做什么生意啊,怎么赚得到钱?我还得养你们娘儿俩呢,怎么能干亏本儿的买卖?”
  “我已经大了,不用你再挣这银子养我!”谭严道。
  谭木匠点头,“恩,按你现在的能力,确实可以养活自己了,不用再靠老爹了!不过,”谭木匠话锋一转,道:“你今年也十四岁了,过个两年就该取媳妇儿了,要是还是像现在这样只管埋头把活计做好,那可不够养家的。这要养家还是要有点做生意的脑子,告诉你,这买卖里面道道多着呢!你可别取个媳妇儿回来,却让人家跟着你吃不饱穿不暖啊!”
  谭严本就是个害羞的少年,更何况现在他是心中有鬼,也顾不得红通通的脸早就暴露了自己的小心思,嚷道:“根本不是你说的那样,上次丁管事还说我那个顶柜做得好,还封了红呢!”
  谭木匠见儿子这面红耳赤的样子,只觉得有趣,也不接他的话,径自逗他道:“哦,小子,看来你是想娶媳妇了啊!恩,等我回家就跟你娘商量,让她请媒人来打听打听哪家有合适的女儿。”
  “谁想娶媳妇了,我是在说怎么做生意!”
  “哦,你不想娶媳妇啊?我看那李家的丫头挺能干的,本想跟你娘商量商量,请媒婆上门问问人家家里的意思呢!”又假意叹道:“我本来还想,你成了家,我就可以把手中的事情都交给你,就在家逗逗孙子,清闲清闲了。原来你还没想娶媳妇啊,哎,看来我也是个劳碌命,只得架着这把老骨头多置点家业,看看有没有人家能看上你做女婿吧!”
  “我,我……”谭严涨红着脸,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那边他老爹已是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谭严这才反应过来,老爹这是在逗自己玩,不由恼羞成怒,但是又不知道做点什么打消一下老爹那猖狂的笑,半天也只好用力瞪了老爹一眼完事。
  谭木匠笑够了,也不在意儿子的臭脸,拉上儿子,回家翻出好酒,配上李家送的兰花豆,心情大好就小酌一下。


第32章 
  有一个词叫“七月流火”,是指从七月份开始,天气就渐渐凉爽起来了。
  但是,李小荷却并不这样觉得。她还是坐在骡车上,没有赶路,也热得背上两腋的衣服都汗湿了,脸蛋也是红彤彤的,只觉得这夕阳也并不比如正午时分的日头好上多少。
  “终于到了,快去把东西都搬下来!”走了这半日,终于到了家,小姑姑也松了口气,忙使唤着丈夫钟日去干活,自己跑去抱起蹲在院子里的阿寿逗乐去了。
  眼下正是辣椒大肆收获的季节,因火锅店趁势收了很多新鲜辣椒,大部分留在了火锅店晾干以备后用,一部分就送回李家凹村子里,用来做成豆酱,供店里使用。店里夏氏走不开身,所以就让李小荷回家帮着做酱,正好今天碰上小姑姑和小姑父赶着骡车去了镇上,就让他们帮着把东西运回来,李小荷也正好可以跟着一起回村里。
  虽然火锅店的后院儿很大,但是现在大堂不够坐时,会临时在那里摆两张桌子,在那里做豆酱多少都不方便。所以,豆酱只有在村子里做了。
  其实,早在第一个月的店内销售分析出来之后,李小荷就做了近一年的事情规划。其中就包括豆酱的制作。早早就让夏氏把蚕豆送回村里,让李小兰制成甜豆瓣。
  这蚕豆夏氏早早就购得了许多,因为店里的用量很大。这个都是买的晒干脱水的,保存的时间久,也不影响使用的价值。像火锅店里炸的兰花豆,都是泡好之后才炸的,口感更加的酥脆。用来制作豆酱用当然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村里的家中,院子里早早就准备好了一排四个大瓦缸,莫名的让院子都小了一圈儿。
  在灶间的李小兰听见声音,走了出来。
  李小荷有段时间没见李小兰了,她跟着林东林夏氏去了镇上后,这还是第一次回村子里。李小兰倒还去过几次镇上店里,那会儿李小荷还没有发现,这会儿杂眨眼一看,李小兰真是大变了模样。
  李小兰穿着一身粉色的裙衫,原本跟李小荷一样的萝莉身材,这会儿已有了少女窈窕的风姿,那粉色衬得李小兰并不是很出众的脸,也如三月的桃花一般娇艳。
  李小兰注意到了李小荷的眼光,笑道:“怎么,小荷,姐姐也不认识了?”
  “姐,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漂亮了?”
  李小兰有点不好意思,扯了扯身上的衣服,道:“是娘给做的衣服好看。”
  虽然的确是有衣服的原因,但是李小兰本身也漂亮了很多。看来那句话,叫“女大十八变”的,确实是有些道理的。而李小荷又一次对夏氏生出敬佩之心,想夏氏跟她一样一直在镇上的,竟然也对在村子里的大女儿这么了解,做身衣服也这么恰到好处地衬了李小兰的优点。这,这,这就是亲娘吧!
  李小兰跟李小荷说了两句话,灶前离不了人,忙又回灶间忙去了。
  那边小姑姑自是听见了两姐妹的对话,对李小荷道:“你别着急,你姐姐嘛,这是抽条了,你呀,再等两年吧!”
  李小荷心想我才没着急呢,只是李小兰半年就这么大变化,让她有点吃惊罢了。她假装羞涩地笑了笑,没说话。
  小姑姑逗了会儿阿寿,眼见丈夫已经将东西都搬下来了,就放下阿寿,道:“那我们回家了!”
  李小荷还想让小姑姑小姑父至少喝口水再走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