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媳妇_望江影-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老百姓来说,每个冬天就是一场灾。缺衣少食,又不得不出门来谋生计。
当然,林家沟除外。今岁丰收,朝廷又免了西南两年的赋税,他们有粮食吃。加上家里的鱼也腌制了,不差肉吃。
跟着赵辞一起到处查看的官员们看着这明显的差别,纷纷对罗素这位司农官更加敬佩。
平时瞧着还不觉得,如今这和其他村子一对比,差距就明显的出来了。
别的村子还在到处弄吃的,林家沟的村民都各个的在家里围着炉子聊天了。
有随从的官员道,“大人,等今岁过了,其他村子也让他们像林家沟一样种粮食,待到来年大雪,也不用担心什么雪灾了。”
其他人附和道,“是啊,大人,要是咱们西南的百姓人人都能像这林家沟的百姓这样过日子,咱们就真是什么都不用愁了。”
赵辞笑着道,“来年咱们西南的百姓不止能吃饱穿暖,还能吃得好,穿的好。”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如今西南有农有商,何愁不稳不富。
这个除夕,是罗素来到这个时代过的第二个除夕,也是最安静一早去的一个。
赵辞一早去外面应酬了之后,过了晌午便回了府上,直接闭门谢客。
罗素亲自下厨做了一些过年吃的菜肴。她虽然手艺不算顶好,却胜在菜色新鲜。而且她还特意学了大厨雕了花样出来,看着就色香味俱全。
两人平日里都忙着公事,加上也有避嫌的心思,少有这样能够一起用膳的机会。且这样的节日里,也可以少一些平日里的避讳,倒是难得的放松下来。
罗素看着赵辞斯斯文文的吃着饭菜,心里想着,若是以后每天都能一起吃饭就好了。
☆、第79章
赵辞除了除夕休息了半日,第二日又开始忙碌起来。大年初一开始,便每天都有人上门来拜年。后面赵辞又去了一次蜀州,拜访蜀州知州和别驾,这种忙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彻底的清闲下来。
罗素心里忍不住感叹,这古代的公务员待遇虽然不错,但是也忒累了,连个正儿八经的假期都没有。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今岁的年关,川州这地方虽然冻死了饿死了九个人,可是比起去岁冻死了三百多人来看,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了。各地的数据报上来的时候,赵辞欣喜异常,又特地的让人去走访核查,待确定没有谎报之后,赵辞这才写了折子,将川州的情况向上级汇报。
罗素来书房准备谈春播的事情的时候,赵辞正认真的审核自己的折子,见着罗素进来,这才放下折子。
罗素笑道见着他这眼睛下的青黑,忍不住道,“忙完这一阵子你也好好歇着。反正春播的事情我自己也能做的。”
“不妨事,如今川州能有这般的变化,我心里十分高兴,”他笑盈盈的看着罗素,脸上如华光满面,“待来年若是川州果真再无一人冻死饿死。百姓有食果腹,有衣可穿,有被可盖,我们就回北都去找娘。”
听他陡然提起这事情,罗素有些不好意思,扭捏道,“这事情急什么?”
“当然着急,我可等了许久了。”赵辞笑着看她,每日这样看着,心里有情不能说,他心难耐。
罗素咬着唇笑了笑,心里没好气的想着,这人平日里看着端方有礼,如今说开了,倒是把本性给露出来了。
三月开始,罗素就不再亲自去各乡了,而是通过官府这边派出府差去各地通知播种的事情,顺便看看各地的春播情况。
反正去年她都把春播要种的东西,还有这些种植方法都传了下去了,如今只要看看结果就成了。
好在有了林家沟的先例,在加上朝廷封官,罗素如今在农人心中的形象又神秘又高大,听说是罗素亲自派来的府差,百姓们都十分热情,有些不懂的问题也围着问。府差不懂得,就干脆让各村派出代表,跟着他们一起回到川州见罗素。
如此忙忙碌碌的一个月,稻种也下了田里,麦子又要开始收割了。
这次收麦子可比林家沟上次收稻子要热闹多了。
因着罗素上次帮着林家沟种稻子,来了个大丰收,所以好些村子曾经派人来川州城里向罗素学习种植技术。其中就包括种麦子,回去后,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学了如何让麦子增产的法子,虽然没有罗素亲自指点的那般好,不比比起曾经亩产一二石的产量,如今亩产达到了五石,这简直就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从四月开始,整个川州城都是金黄色的一片,包括蜀州的部分地区,也迎来了一次麦子大丰收。
比起上次只有林家沟一个地方的小动静,这次是整个西南都有了动静。
关于西南的消息明着暗着的都像纸片一样的传往了北都城。
“你们看看,你们都给朕好好看看。当初朕封个司农官,一个个的就要撞柱,如今你们可还有何话所说?亩产五石的大麦,你们谁见过,谁见过的?!”
昭武帝一番底气十足的质问,愣是让之前还总是颇有怨言的文武大臣们都消了声。
这天下什么最贵,一是兵,二是粮!
陛下手里兵,人家现在又给弄了粮食出来了,这就是立国之本。现在谁还敢在这个当头和皇上唱反调的。
昭武帝心里痛快极了。
“大司农,如今罗司农在西南做出了这般的成绩,证明罗司农之前提倡的种植法是可行的,你可尽快派人去各地勘察土地,将种水稻种植法和大麦种植法推广下去。”言毕话锋一转,“若是在此事上面有任何懈怠,朕决不轻饶!”
头发花白的刘大司农赶紧跪下应是。
想当初,反对罗素为司农官的呼声里,他是呼声最高的。如今这一招,着实让他这脸火辣辣的疼。
不过这他好歹也是吃过苦头的,知道粮食就是天下老百姓的命根子。如今这罗司农有这等本事,他心中也没有什么不服的了。
活到这把年纪,才知道麦子和水稻还能这么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他这是真心服了。
罗素并不知道自己给昭武帝长脸增底气了。此时她正在带着人在山里转悠,准备找个大地方种植棉花。
本来她心里还是一心一意的想把最基本的农作物一点点的传遍天下,让天下人先吃饱了再说。但是今岁过冬,川州百姓遇着赵辞这样心系老百姓的官员,都还是有冻死的情况,那其他各地就更不必说了。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都是百姓都要的。她之前只顾着粮食,倒是考虑的不周全了。索性如今川州老百姓也不用征税,这次光收的麦子就能吃个一年了,马上夏天又要收稻子,到时候不愁吃的。不如早些把防寒的东西准备了,冬天的时候,让各家各户的,能穿上棉衣,盖上棉被。
管了老百姓的吃,现在又要管老百姓的穿。
罗素光是想想,心里就有一种任重而道远的心情。
地方很快就找到了。不过开荒又是个大难题了。川州这边的耕牛还不如当初毗陵县的,当初赵家村虽然穷,可是好歹耕牛还是有几头的。川州这边离着北都城远,好些政策到了这边也没实行,再加上官员层层盘剥昭武帝定下的耕牛量,在这犁压根就么实现过。好些地方还是采用的最原始的人力耕地。
而且这里的工具还特别的老旧。各村各户的开荒任务一下去,估计也很难一时间就能做到。而且西南之前还闹过民变,壮丁都少得可怜。
罗素回头好好思量一番,索性耕牛暂时是不指望了,改良农具倒是首要任务。
回头和赵辞提了这事情,赵辞便道,“就是你之前在赵家村让人做的那种农具?”
“嗯,犁田的工具比需要好用,要不然费时费力,百姓也吃力。这些日子你也看了,那些村里还是老弱幼子多一些,真的让他们犁田犁地,也是有心无力。”之前她在赵家村看着老大爷耕地,心里还觉得挺感慨的。现在来了西南之后,她这眼界倒是大开了。不止老大爷耕地,就连几岁的男孩女孩都得跟着大人来田里耕地,婆婆媳妇在前头拉着绳子,孩子们就在后面扶着。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酸。这地方太苦了,就算给了他们吃饱穿暖的法子,他们也得有这个能耐做啊。
要是还没吃饱就累死了,这也太冤枉了。
赵辞略微思索片刻,道,“你这边有图纸,这也不是难事。我让人去寻能工巧匠来办理此事。”
“那这些农具的花销,这边可能拿的出来?”罗素有些担心。
赵辞笑道,“你忘了,还有西南商会?这些日子光是码头的租金,可都收了不少了。再加上之前卖柑橘的银子,还有倒卖其他西南特产的进项,如今西南可不差银子了。”
手里有银子,不用再打报告向上级伸手,等着一层层的审核,这效率自然也快多了。
赵辞当即下了命令让人征集能工巧匠,才两日功夫,就招到了三十名工人,其中还有大师傅级别的。
罗素担心他们各自的技艺不同,到时候做出来的东西良莠不齐,便让其中几名有名的大师傅作为评判,让其他人进行考核,然后按着这些人的手艺分成几拨人。技艺好的负责重要的零部件制作,技艺不行的,就帮着打打杂,做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当然,这里面给的工钱自然也是有区别的。
赵辞对于这种作业方式很是感兴趣,制作开始周,他亲自来这个安排的临时作坊里面走了一圈。好奇道,“这种方法倒是很好,不止保证技艺一致,而且若是其中有地方地方有缺陷,也不用整个丢弃,只需要更换一个零部件就行了。”
“这是流水线作业法,这里的每个零部件,我都制定了规格。他们只需要做一个零部件,这样熟能生巧,速度也能快起来了。”
“流水线作业……妙极!”赵辞眼睛一亮。
对于目前生产力低下,工匠单独作业来说,罗素使用的这种流水线作业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变革。赵辞是个聪明人,很快就看出其中的巨大好处。
“如今工部作业,还有兵器监生产量并不高,若是用此等方法,不止可以提高生产的数量,也能减少损失了。素……大嫂,我可将此法以你的名义上报朝廷,让此法得以推广。”
罗素除了是个种植高手之外,其他地方还真是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所以压根就没想过,自己这随意的拷贝一个现代的法子,竟然能够被赵辞说的这么高大上。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我想出来的。”
“可是大嫂是第一个用这种法子的,这便够了。”赵辞轻笑。
翌日清晨,快马急报便出了川州城。
☆、第80章
北都城离着川州城很远,若是平日里慢慢的行车,也得二十来天,不过赵辞用的是快马急报,中间日夜不停,这消息才六七天的功夫,就传到了北都城这边了。
昭武帝如今对于西南的事情很是上心,听说是川州别驾赵辞命人送来的加急消息,午膳也不吃了,赶紧宣人来看。
齐王的生母薛贵妃正伴随在侧,见昭武帝看了信件后脸色通红的模样,就猜到定然是好事。甜嘴儿道,“瞧陛下如此龙颜大悦,可又是什么喜事来了。”
“倒是好事,不过是朝廷的事情。”昭武帝看了她一眼,“这午膳朕也是没有胃口了,得去前面处理国事,爱妃你自行在这里用膳,不必拘礼了。”
说着又吩咐吴庸去宣召六部尚书前来觐见。
看着昭武帝脚步轻快的走了,薛贵妃脸上露出了笑意。
西南赵辞乃是皇儿的部下,如今西南连番来了好消息,可见皇儿这次倒是没看错人,果真是个能办事情的。
昭武帝宣了六部尚书觐见。这事情很快就在朝廷上下传开,各党派之间又开始互相猜疑。又从宫里得知乃是和西南有关,都纷纷叹道,“这西南怎么又有事情了。”
御书房里,昭武帝面带笑意的看着下面站着的大臣。
极为尚书都是朝中老臣,虽有党派之争,但是对着皇帝,都是一样的忠心耿耿。
见皇帝心情好,户部尚书道,“陛下,不知道召见微臣等觐见,所为何事?”
昭武帝笑着摸了摸胡须,难得的笑意温和,“你们先看看川州别驾赵辞的来信。”
说完让吴庸将信息给了其他人等。
众人互相穿越,户部尚书道,“陛下,这流水线作业法,果真有如此成效?”
昭武帝道,“川州别驾已经用过此等方法,证明比之前的法子果然更加有成效。这事情倒是令朕想起了一件事情。”
他看着工部这边,“兵器监那边之前造的弩箭,朕记得,若是其中一部分出了问题,整个弩箭便再无用处。而打造一副弩箭破费时日。”
兵部尚书道,“确实如陛下所言,臣和工部这边正商讨如何将弩箭改进,减少损耗。”
昭武帝抬手,笑道,“如今这等法子一出,不就可以解决此事了?只要弩箭的零件都固定尺寸,所有的零件分开做,最后组装,如此一来,日后便是其中一部分损坏,也只需要换其中一部分而已,而不需要整个损坏。”
其他人一听,面上恍然大悟。
兵部尚书激动道,“陛下英明,确实如此。若是战场之上损害,坏掉的弩箭也不用丢弃,可以立即修补使用,不用再冲都城这边运送兵器过去。”
能够坐上这位置的,也都是有些能耐的。只昭武帝一提点就知道其中好处不止如此。除了兵器制造,还有其他的日常用具,都能如此。一来减少耗时,二来也能节省物资。对于如今的大周皇朝来说,这些可都是最实在的。”
户部尚书道,“陛下,若是将此等方法传扬天下,民间百姓亦可以受益良多。”
昭武帝点头。士农工商,可都用得着呢。
为什么之前他们就没想到呢,果真是一叶而障目,昭武帝笑道,“这流水线作业法乃是远在川州的罗司农所献,朕要赏赐于她。”
又是这个罗司农。
几位尚书脸色复杂。此人虽然有才,却到底是个女子。
礼部尚书道,“陛下,莫不如赏赐些布匹首饰,罗司农到底是女子,川州那边如今生活到底也艰苦,陛下赏赐这些,也正合了她的心意。”
昭武帝闻言,有些犹豫,他还准备趁着这机会抬举一番罗司农,给她封个诰命夫人,不过眼下看来,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略微点头,吩咐吴庸,“此事你去办,另外给其婆母也分些赏赐下去。”
“诺。”吴庸赶紧应了。
临走的时候,昭武帝又将户部这边留了下来,问起了农具之事。这次赵辞在川州这边免费派发农具给百姓,让昭武帝很是动容,想着连自己的官员都能如此为民着想,便也想在大周境内效仿,也好让大周的子民早日用上农具。
户部尚书听了昭武帝的想法,为难道,“陛下,此事虽好,却也不好做,国库如今可不充足,陛下厉兵秣马,朝中上下时刻准备发兵突厥,如今六部都不敢动国库半分,若是按着陛下这般给百姓派发农具,只怕倾举国之资,也未曾能实现。”
昭武帝闻言叹息,“罢了。”
待户部尚书退出御书房,昭武帝靠在龙椅上,脸上带着几分失落,吴庸道,“陛下,听说那赵别驾此事未曾动用府库一分一厘。”
昭武帝睁开眼,又微微眯了眯,“他用的是西南商会的银子还有平日里府衙收的码头租金。”
吴庸笑道,“陛下之前不是笑言,这赵别驾竟然还懂黄白之物,竟然将川州经营的越发富庶,奴才看来,莫不如再让这赵别驾想想法子。反正也是试试看。奴才倒是觉得,这赵别驾和那罗司农挺有主意的。”
“哈哈哈……”昭武帝朗笑出声,“这两人,确实极妙。便让人送密信过去,让赵辞拿个章程出来。就跟着罗司农的赏赐一道送过去吧。”
他倒是要看看,这两人会不会让他失望。
川州轰轰烈烈的开荒运动刚结束,罗素一身尘土的才接到了北都城里面来的赏赐。
这次昭武帝十分的大房,光是绫罗绸缎就来了十来箱,另外簪子玉环之类的金银首饰更是不胜枚举。
罗素在房间里和小绿清点了一番之后,眼睛差点冒绿光。
这一不小心的,她的小金库竟然又增加了。
小绿这边正高高兴兴的给罗素筹备着用这些绫罗绸缎做几件换季的衣裳穿,赵辞已经入了院子来了。
见赵辞来了,小绿脸上怔了一下,然后寻了个借口出了屋子。
罗素倒是没有怎么在意。如今这宅子里都是赵辞的人,别人也不敢说什么闲话。而且她现在和赵辞也是没有什么出格的事情,私下里见个面已经是极限了。
她给赵辞倒了水,高兴道,“没想到这次皇上竟然这么大方,光是一个流水线作业的法子,就能给这么多的赏赐,以后我可得好好给他干活。”遇着这么个大领导,罗素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又是封官的又是给钱给东西的,福利待遇简直杠杠的。
赵辞见着她突然一副财迷的模样,笑道,“你若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