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媳妇_望江影-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老族长没说话,直接让罗素做了开场白。
    大家一见罗素要讲话,当即都高兴起来。这几天他们的鸡舍盖好了之后,就准备去问问赵城媳妇是不是又有什么好法子养鸡的。要不然也不能整出这么大动静啊。
    果然,赵城媳妇这次真是告诉他们咋养鸡的。
    之前养鸡都是采用的放养,白天都要放出去自己找吃的。而罗素采取的是圈养,将鸡放在房子里喂养,不让出去。里面还要铺上厚厚的谷壳、秸秆,先头还得用麦麸和小米混着喂养。
    “这得费多少粮食啊。”
    下面的三姑六婆开始细细的算起账来。
    罗素也没多说,只把这些法子告诉了大伙,至于人家愿不愿意用,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
    赵辞这一阵子都没出门,在家里装病。自从赵辞中举之后,来家里寻人送礼的都排队的来,赵母觉得不妥当,都给推了。赵辞也不愿意接触这些人,所以干脆窝在自己房间里看书。
    听说罗素要养鸡了,竟然也来了兴致。每天时不时的去看看家里的老母鸡孵蛋。
    这时候天气冷,孵小鸡不容易,罗素在厨房里弄了个小炕,让母鸡在上面打了个窝儿孵蛋。
    第一场雪出来的时候,罗素家里的几窝小鸡陆陆续续的出了鸡壳了。
    赵母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小鸡,小心翼翼的将小鸡放到了搭建好的鸡舍里。
    鸡舍的地面上已经铺上了厚厚的一层谷壳了,四周的窗户上面也都用稻草封着,小鸡到了鸡舍里也不担心冻着。
    罗素专门煮了小米喂养。
    小鸡喂米粮才能长的快,等过阵子长开了,她再抓蚯蚓晒干了做成鸡饲料喂养,这些鸡明年开春之后,差不多就能开始下蛋了。
    比起鸡蛋的价格,罗素觉得这些初期的小米算不上什么了。
    现在赵家村的人已经都跟着罗素干了。家里产了小鸡之后,就往罗素家里的鸡舍里面跑,看罗素是怎么养的。
    赵二娘笑道,“这还亏得今年家家户户的有粮食吃呢,要不然哪里敢这样养。说起来你家里这窝小鸡倒是长的好,要是往日里啊,能够活下来几只就不错了。”
    罗素这次孵的一百只鸡蛋,存活下来有八十三只。比起原先存活率不满一半来说,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村子里的小鸡陆陆续续的入了鸡舍之后,家家户户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男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要用的东西,女人和小孩们则忙着照看家里的小鸡。想着来年开春了能吃上鸡蛋,还能时不时的吃上一只鸡了。
    年底最后几天,衙门里来人准备让交税上去了。
    今年赵家村家家户户大丰收,往常都苦着脸交税的,今年都是笑呵呵的扛着自家的粮食,昂首挺胸的,看着十分的有底气的模样。
    赵家村也曾了整个毗陵县今年交税交的最快最积极的村子。
    谢成楠窝在书房里看了陆陆续续交上来的账册。
    “赵家村今年的税收竟然是旁的村子的好几倍啊。”
    周县丞道,“今年他们稻子种的多,交上来的可都是好稻子呢,我特意去仓房里面看过了,那颗粒是实打实的。”
    谢成楠捂着个炭炉子,叹了口气,“上次我递上去的折子,朝廷那边一直没有回应,也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那些整日里高官厚禄的,哪里知道老百姓还在挨饿受冻呢。今年毗陵县受灾情况如何?”
    提起雪灾,周县丞的脸上也苦了下去,“也不大好,百姓们家里吃的不够,穿的也不暖和。有些地方屋子还漏风,连赵家村的鸡都不如。”
    “赵家村的鸡?”谢成楠闻言好奇。
    周县丞笑道,“我听前几日去赵家村收粮食的人说,赵家村这个冬天全都在养鸡,还专门给鸡盖了房子,用稻谷做毯子,平日里喂的粮食都精细呢。”
    谢成楠满脸惊奇,“还有这等奇事?”末了又不免感慨,“要是每个村子都能像他们这样过日子,本官可就什么都不愁了。”
    周县丞听出他语气里面的低沉,一时间也没说话。
    闷了半响,谢成楠突然一拍桌子,“本官决定了,明年开春就让毗陵县管辖内的各个村子都学着赵家村种粮食。要是有不明白的,让他们去赵家村问去。”
    “可是朝廷没有下旨啊。”
    “等朝廷,黄花菜都凉了!”
    谢成楠对于如今的朝廷已经有些不满了。虽然皇上励精图治准备,但是如今武将把持朝政,重文轻武,这些武将们又都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去杀敌人,哪里有多少精力去管理百姓的。
    再这么下去,百姓们早晚要饿死的。
    ***********
    大年三十开始,赵辞就开始给村里人写对联了。
    大伙也不是买不起,不过都觉得举人老爷写出来的对联有文曲星保佑,以后家在安宁,说不得家里也能出个文曲星呢。
    罗素的字写得不好,看到赵辞写的大字对联,羡慕的不得了。
    后世那些书法叫什么书法,这才叫书法啊。行云流水,大气磅礴。
    赵辞见她在边上看着尽兴,“大嫂可要写写试试?”
    “不用不用,我看看就行了。”罗素赶紧摆手。她那几笔字,最多只能说看着整齐而已,在赵辞这样的行家面前写出来,担心让人家笑话。
    “你要是给我写两笔字,我拿到我们那里去,说不得也是价值连城啊。”罗素喃喃自语。
    赵辞手下一顿,笔下的墨迹染了一大坨在红纸上。
    “啊,毁了。”罗素赶紧给他张罗换纸,“小心点,别再染墨了。说起来你们这样久经考场的人,应该不会容易染墨的。”要是考试考到一半的时候染了墨,这考试也不用考了。反正考了也没用。
    赵辞稳了稳胳膊,又摸着心口平复心中的骚乱,这才重新下起笔来。
    写完了十来副对联,赵辞就放下毛笔,端起旁边的茶碗吃了口热茶。
    见罗素还在低着头欣赏桌面上的对联,眼眸一闪,脸上不经意道,“嫂子会回去吗?”
    “嗯?”罗素抬起头来看着他。片刻才反应过来他说的回去是回哪里。
    想到这人是唯一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她心里突然多了几分轻松,笑道,“想也回不去了。不知道会不会,也许有一天睡一觉就能回去了,也许再也回不去了。”
    她觉得机会太渺茫了,毕竟都掉河里去了,许是淹死了。但是也有可能是昏迷了,毕竟一些小说里面不都这样写的吗?
    赵辞没有得到肯定的回答,心里越发的静不下来,在提笔的时候,也写不下去了,干脆去院子里看雪去了。
    虽然天色已经晚了下来了,但是因着地上的雪,所以屋外还很亮。
    赵辞觉得,自己如今的心思就像是这屋外的雪一般,经不住光明。只能在这样阴沉沉的光线下,才能存在。直到有一天,化成水,融入黑暗的泥土里,再也不得光明。
    大年三十的晚上,赵母就给赵石和赵城上了香。
    赵城的排位用一块布给盖着,往常赵母都不拿出来看的,直到这天才拿出来摆放起来了。
    罗素知道,赵母先前还是抱着希望的,毕竟没见着尸首,没法子接受自己儿子真的已经死了的事实。但是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心里也只能相信了。
    “老头子啊,咱家今年兴旺啦。辞儿中举了,是举人老爷了,可算是给咱老赵家光宗耀祖了。族长说咱辞儿是咱这老赵家三代人里面出的唯一的举人了,来年还得要考状元咧。你是看不着了,甭着急,等以后我去见你了,给你好好讲讲。”赵母说着高兴,眼睛却忍不住的泛红,罗素在旁边给她拿帕子擦眼泪,赵母笑着推开,又拉着她的手对着赵石的排位,“你眼光好啊,给城儿找了个好媳妇,咱家如今这样红红火火的也是多亏了她了。现在村里人哪个都是高看她一眼的,可长脸面了。这十里八村,再找不出这么好的媳妇了。只是咱城儿没福分。老头子啊,我做主了,待辞儿来年考中了,我就张罗着给她找个好人家改嫁了,你和城儿都别怨我们。”
    若是真的罗大丫听着这话,只怕心里要乐开花了。可是听着罗素耳朵里,只觉得五雷轰顶。
    这大过年的,能别惦记她改嫁这事情吗。
    她看了眼旁边的赵辞,想他帮忙说两句。兴许是赵辞知道她身份的缘故,她已经将这个名义上的小叔子当做自己的同伙了。
    却见赵辞跪着直直的,脸色平静,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这母子两是真的准备让自己嫁出去了?罗素瞪大了眼睛。
    待赵母起身了,罗素赶紧屁颠屁颠的扶着她去一边好好劝劝去,自己明年还准备大干一场呢,真不准备改嫁啊。
    赵辞一直跪在蒲团上,眼睛盯着兄长赵城的牌位看了许久。袖子里的手掌捏城里拳头,指节因着太用力而泛出白色。

☆、第35章

    赵母内心里对于儿媳妇改嫁其实并没多少执念。
    她这样说一来是太激动了,二来也是想咬牙成全了儿媳妇,趁着年轻貌美好寻个好人家去。、
    若真有选择,她还是宁愿多留媳妇几年的,就像养个贴心的闺女一样。
    没法子,她这媳妇实在是太好了,好得她都舍不得了。
    所以罗素很容易就将赵母给说服了。
    “赵城去了一年不到,娘说这话,这不是挖我的心肝吗,要是让人知道了,还以为我是多想改嫁呢。这大过年的,娘就让我安生吧。再说了,家里这些鸡鸭的我还没养起来,开年了还准备抓两头小猪养着呢,村里人也都指望着,我要是改嫁了,怎么和大伙交代?”
    赵母道,“你现在是年轻,再耽搁两年也不好找了。”
    “要真是不好找,我就在娘身边陪着娘养老吧。反正我也还是您老儿媳妇,要是娘实在容不下我,我就回娘家去住着。”
    赵母一听,顿时含泪,将她的脑袋抱在怀里,“我的儿唷,你说这话才是挖为娘的心。”
    婆媳两个一番动情交流,改嫁的事情也就这样放下了。
    罗素改嫁的事情不提了,赵母又联想到了赵辞的婚事上面了。
    所以饭菜上了桌之后,一家人说了几句吉利话,赵母又问起了儿子婚事的事情。“前几日有好几家人来和为娘的提这事情,你一直没说话,我也不好应了。我寻思着都还挺不错的,有两个还是员外家的闺女呢。”这在以前,都是她不敢想的。
    赵辞闷着头吃了两口菜,见赵母还等着回话,这才面色平静道,“儿子如今还要忙着春闱的事情,且也不知道是否高中,现在无心谈这些。”
    “你到底年岁到了,房里有个贴心的人照看着我也能放心。”赵母想的是,儿子甭管能不能中状元,现在好歹也是个举人了,总是待在村里不好。要是儿子能够娶媳妇,重新盖一处好些的宅子,也能过个体面日子了。
    罗素自己的婚事问题解决了,现在心情不错,所以也对赵辞的婚事有些八卦。
    “娘,那些姑娘你都见过了吗,长的如何。听说那些大门大户的姑娘琴棋书画都会。”
    赵母笑道,“会那些有什么用,还是要会女红和厨艺。要不然以后辞儿吃生么,穿什么?”
    “二弟当官了,有人伺候,哪里用得着弟妹去。”罗素笑眯眯的说着,又去打趣赵辞,“二弟,你说是不是?以后努力点,别让你媳妇吃苦。”
    赵辞听了这话,手里的筷子都有些拿不稳了。
    赵林嘴里塞着鼓鼓的,听着罗素的话,跟着笑道,“二哥要找个像大嫂这样好的嫂子回来。”
    “大嫂是最好的。”小姑子木棉一把抱着罗素的胳膊。
    “瞎说什么呢,吃饭。”罗素红着脸叱责。
    小孩子童言无忌的,说的话却让人容易误会,好在没外人在呢。
    赵辞却弯着嘴角给两孩子夹了菜,“好好吃饭。”
    **********
    晚上要守岁。
    一年到头难得晚上能点油灯不用早睡。再加上罗素早就做好的一堆零食,赵林和赵木棉都不乐意睡了,一人捧着一碗爆米花坐在桌边上缠着要听故事。
    赵母年岁大了,熬不了夜,也不爱听故事,干脆早早的去房间里去闭目养神了。
    赵辞今儿却有些奇怪,也不回房间去看书,反倒是安安静静的坐在边上听她讲故事。
    她随便改编了两个格林童话,把两孩子给骗的小脸蛋红突突的。赵林一个劲儿问那地主家的小姐被大侠救出来没有。
    倒是赵木棉脸蛋红红道,“救出来了,可不就得嫁给这大侠了。这小姐可真可怜,被人关起来坏了名声了。要是这大侠不娶她,她就只能嫁给那个坏人了。”
    听着小姑娘这话,罗素顿时脸色呆愣。
    单纯的格林童话,到了这里,都能成了伤风败俗了。
    罗素突然没有接下去的欲望。
    她实在不知道,咋这样森严的背景下,这故事还能怎么精彩。
    赵辞手指节敲击着桌子,笑着看她为难的样子,见弟妹缠着紧了,笑道:“我也来讲一段。”
    平日里温温吞吞的二哥今天都主动讲故事了,这还得了。两孩子又去抓了一大碗爆米花过来,一副准备坚持到底的模样。
    罗素也想听听这古代的故事有什么不同。
    赵辞的声音很温和,听着像是泉水叮咚一般,十分的悦耳。罗素以前从来都没想到,一个男人的声音,能够用悦耳来形容的。反正她只知道这么一个词儿,别的好听的词也不会。
    赵辞讲的故事并不是正统的,像是一篇游记。讲述的是一只猫的故事。
    这只猫先头是在地主家里养着,身上十分的肥胖。很得地主家里的宠爱。有一天,地主家里遇着山贼了,小公子抱着它躲在了柴火里面。当山贼们进入厨房的时候,小公子害怕极了,身子都哆嗦起来,把柴火都给弄着发出响动了。
    山贼们要走近的时候,猫儿刺溜一下,跑了出去,将山贼的脸给划破了好大的口子,又迅速的跑了出去。山贼很生气,拿着刀追了出去,想要将这只猫儿给剁碎了。
    猫儿回头看了一眼,又迅速的消失了。它陆陆续续的跑了许多人家,有过许多的主人。看遍了世间百态,吃遍了各种苦头。
    “猫儿活该,它怕死,自己跑了。不陪着小公子。”赵木棉满脸气愤填膺道。
    赵辞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猫儿也想回家啊。”
    “那它为什么不回去,不是应该同甘共苦吗?”
    因为它回不去了。
    罗素突然明了了。
    木棉这样单纯的小姑娘,都觉得猫儿没有陪着小公子一起,是错误的。那个被宠爱的小公子是不是也是这样认为的呢?
    如果能够活下来,很有可能会觉得。自己被猫儿抛弃了,抛弃在满是山贼的家里,抛弃在潮湿黑暗的柴房里面。
    赵辞笑着道,“猫儿本来是想救自己的小主人的,但是小主人不知道,以为它跑了。猫儿不会讲话,它回来了,也无法解释,最后只能看着小主人厌弃它。所以它只当做,小主人还在等着它。却再也不干回去了。”
    赵林捏着拳头道,“小猫太可怜了,它要是能说话就好了,把它的想法告诉小主人。”
    赵辞轻轻笑了笑。“是啊,如果能够说就好了。”偏偏有些事情,嘴里能说,却没办法说。
    赵辞觉得,有时候人还不如一只猫。最起码猫可以大胆的去做,无须说。
    ****************
    大年初一全村去祖祠里给老祖宗拜年。
    今年村里日子好过,这祭祀典礼也比往年繁琐许多。
    赵辞作为村里举人,很是被祸害了一番。
    罗素躲在后头看着,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是个女的。
    给老祖宗拜晚年之后,各家各户的也来时互相走动拜年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天,穿着有口袋的衣服,围着圈子绕一圈,衣服里面就鼓囊囊的了。
    罗素作为寡妇,不用去拜年,窝在家里招呼客人,顺便把赵辞的书拿出来看。
    昨天听了赵辞讲的故事之后,她发现小叔子不是个死读书的,肯定有些好货色。果然,开口要了之后,真拿出两本游记出来了。
    在这个没有任何娱乐的古代,这两本游记堪比电脑的地位了。
    赵母在家里拿着针线做衣裳。
    赵辞开年就要去北都那边了,因着要去都城,这衣服自然不能太差了。罗素去县城里买回来的好料子,还称了新棉花回来。接下来的力气活便都交给赵母了。
    婆媳两个正安安静静自得其乐,院子里传来动静。罗素起身去看,见着赵老实和花二姑走进了院子,花二姑手里提着一个篮子,进了门来说了句吉祥话。
    赵母一听她的声音,顿时炸毛的站起来。
    花二姑将篮子里面的东西拿来出来,一斤肉和二十个鸡蛋。
    这在村里可是很精贵的礼物了。便是县城里走趟亲戚,也用不着这样的好东西的。
    花二姑道,“之前的恩情,我心里记着。不管你们咋想的,反正这都是我的一点心意。”又对赵母道,“我如今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