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田喜事:腹黑小农女-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听人说,大嫂要卖了自家的地呢,二哥,你说这事儿可咋整啊?”

    这田地可是农村人生活的根本,田根发老两口的地都租出去了,要是大房的地再卖出去,他们往后可吃啥啊?

    田大强一惊,忙追问道:“你说啥?大嫂要卖地?这是为啥啊?”

    田大力钉着手里的栅栏,闷闷地说道:“听人说,大嫂是为了给一鸣去县里考秀才凑路费,可去一趟县里,也不至于卖地吧?”

    大家都不傻,又都是知道老田家是什么状况的,听到这事儿都沉默了下来。

    头前田芳把大房的地契给了蒋氏,应该是为了让蒋氏有个依靠,可是田大壮和何春搞在了一起,田王氏又帮着何春骂蒋氏,蒋氏能不寒心么?在那个家里,蒋氏唯一能倚仗的,就是儿子田一鸣了。

    田一鸣今年六月就要去县里考试,看老田家的情形,日子过得应该不咋地,蒋氏要卖地,一是为了给田一鸣凑路费和打点,二来只怕也是为了报复田大壮。

    难怪老田家闹成那样,难怪田大壮家里连地都没种,都要卖出去的地了,还种它干啥?

    只不过这都是大房的事儿了,如今田大强和田大力说起来,也是替他们烦心,老田家那样的情形,他们作为分出来的儿子,能咋帮啊?只怕连劝都不好劝的。

    到底是亲兄弟,田大强和田大力听说了这事儿,不免都跟着糟心,可是对田大壮又实在同情不起来。

    当初分家的时候,田大壮可是分到了老田家的屋子,还有四亩地,更别提将来田根发两口子那十亩好田将来也会是他的,他作为大房,可是得了最多实惠的。

    这么好的日子,他偏偏不好好过,由着蒋氏气瘫了田王氏,又寻摸上了田芳送来伺候田王氏的何春,如今家里闹到这个地步,能怪谁啊?

    田大强和田大力唏嘘了几句,又问起田大志,说到田大志,田大力更是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正文 第385章买地

    “别提那小子了,挺大个人了一点儿正事儿也没有。这一冬天不是在这家喝酒,就是在那家赌钱,前几天我路过他家地头的时候看了,也是啥也没种呢,我寻思他家是不是有啥事,就去他家瞅瞅。”田大力想起在去田大志家的情形,眉头皱得紧紧的,“一进屋,差点儿没把我熏死,屋子里烟熏火燎的啥也看不清,我还寻思着火了呢,刚喊了两声他媳妇就冲出来了,一把把我推出来,说什么坏了她做法,我瞅老四媳妇那样儿,倒像是中了邪似的,找老四又找不着,只好回去了。”

    田大志没在家,田大力自然不好跟弟媳妇单独在一起呆着,再说听焦氏那样儿也怪吓人的,正常人应该都是避之不及。

    田大力看了这三个兄弟一家,就田大强一家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家,这才要把牛借给他们家使唤。

    说完了老田家的事儿,田大强他们也歇得差不多了,荷花见剩下的活没多少了,就叫杏花和翠花跟自己回去,帮着烧火做饭。

    等田大强和田大力把篱笆扎完,正好出来吃顿热乎乎的酒菜。

    前几天荷花从县里带了不少东西回来,随便做点儿家常菜也是很丰盛的,田大力和田大强哥俩好好喝了一顿,临走的时候,荷花又给田大力带了几块布料,说要送给三婶田徐氏的,给三叔家里人做几件衣裳,还有给四九带的几本书和纸笔,再加上周氏和翠花腌的鹅蛋和鸭蛋,塞得田大力满手都拿不住了。

    田大力百般推辞,却不过他们一家人的盛情,只好拿了东西,说好明儿就把牛赶来,和三金四九一起来把后山开垦出来,就回家去了。

    有了田大力家的牛和三个男子劳动力,后山开荒的事儿就不用那么发愁了,家里人都松了一口气。

    荷花回到屋里,寻了个空子,跟田大强和周氏商量:“爹,娘,大娘要卖地,要不,咱把那四亩地买下来?”

    荷花自从听见田大力的话,就在琢磨这事儿了,记忆里老田家这些地都算是不错的,位置也好,要是买下来应该挺划算。

    田大强和周氏没想到她会说这话,闻言都愣住了。

    翠花在一旁收拾碗筷,听见荷花的话,抬头不满地瞪了她一眼:“荷花,你为啥要揽这破烂事儿啊?将来要是被人知道,好了坏了的,咱家都落埋怨!”

    周氏也说道:“你二姐说的话糙理不糙,娘算是看开了,老田家那边儿的事儿,咱家还是少沾。”

    田大强则想得深远些,皱着眉头说道:“荷花呀,爹知道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可这事儿,咱家不好出面啊。到底是你大爷家的地,要是咱家买下来了算是咋回事?你要是想帮着一鸣,爹想个法子,偷摸帮衬点儿就算了,别这时候去买他家地,好像趁人之危似的。”

    田大强如今是一家之主,越来越肯动脑子了,看事儿也明白许多。

    荷花见大家误会了她的意思,不由得哭笑不得:“爹娘,二姐,我不是那意思……”

    真当她是白莲花啊,还帮衬老田家,就田王氏和蒋氏那帮人,她才不会有那个好心。

    “我是寻思着,大爷家那四亩地可是好田,如今眼看着要过春耕了,估计也不好卖,咱压压价,说不准能捡个便宜。”荷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翠花听她说不是要帮衬老田家,这才有了好脸色,可还是奇怪:“买那田地干啥?咱家现在又不是缺地种,再说,要是买了他家的田,以后人家肯定知道,到时候那些碎嘴子又该说咱家咋地了,这便宜不占也罢。”

    周氏嘴笨,说不出这些明白话,只觉得翠花说的很有道理,一个劲地点头附和。

    荷花无奈,便细细地说起自己的打算:“我想啊,田一鸣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走了,大娘肯定急得很,大爷一定是不肯让她卖地的,所以咱要买地,也不用自己出头,找个邻村的人来出面买下来,大娘急用钱,又怕大爷在中间作梗,价格不会要得太高。反正这便宜咱们不占,肯定也是别人占去了。”

    田大强想着是这个道理,却还是十分犹豫:“那往后咋办,那块地就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往后咱们要去种,早晚都得被人知道是咱们买了。”

    荷花笑道:“只要买了田地,咱们可以租出去种啊,或者跟邻村的人换几亩地也行,大爷家那四亩地肥得很,无论是租是换,肯定都容易。”

    荷花看了看外间,压低声音说道:“爹,娘,本来我也没有这个心思,只是大姐马上就要嫁人了,我正寻思买几亩地给她做陪嫁,这才有了这个念头。”

    听到这里,周氏和田大强等人才恍然大悟。

    梅花的婚事本就是全家人的心事,如今虽然订了亲,家里人还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更何况顾李氏之前听了那些谣言,也不知道梅花将来嫁过去,会不会挨欺负。

    梅花偏又是个绵软性子,就算是受了委屈,肯定也不会像翠花一样泼辣地反抗的,家里人最不放心地就是这一点。

    如今家里虽然富裕了,可是陪嫁的东西再多,无非是些金银首饰,家具布料,哪有陪嫁田地来得实惠。

    哪怕是以后梅花和顾开元不能一起过了,梅花有了田地,靠着自己的嫁妆,也不会过得艰难。

    田大强想了想,说道:“荷花说的有道理,明儿我去平泉叔那儿问问,看大嫂是不是真的要卖地。”

    一家人商量完了正事,便早早歇息了。

    次日田大强去了村长家,一打听还真有这事儿,田平泉也正为这事儿发愁呢,蒋氏手里虽然有地契,到底是个女人,哪有女人抛头露面的卖自家男人的地的?可是蒋氏早就留了心眼子,地契换到自己名下,无论田王氏和田大壮怎么打骂就是不拿出来,田王氏和田大壮对她越是刻薄凶狠,越是坚定了她要卖地的决心。

    田平泉这阵子为这事儿都烦死了,按理说,地契是蒋氏的名下,那田地就是蒋氏的,人家正主要卖地,就算告到县衙也是占着理的,可村里人谁不知道这四亩地是田家分家的时候分给田大壮的,要是他这个村长张罗着给卖了,田大壮能不找他麻烦么?

    所以看田大强来了,田平泉看他也不是外人,再者又是田大壮的亲弟弟,就把这里头的事儿一股脑地说了。

    田大强来之前就有了心理准备,听田平泉这么一说心里越发有了底,寻思了一阵儿就把荷花的主意说了,田平泉还觉得有些不妥,怕以后闹出来不好看,连带田大强也牵连进来,田大强就说蒋氏卖地是为了让田一鸣去县里考秀才,这可是对整个村子都有荣耀的事,再说了,这地一天不卖,老田家一天就消停不了,与其闹出大事来,还不如早早卖了,蒋氏毕竟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考功名,这可是头等大事。田平泉听了权衡了一下,觉得这事儿是利大于弊,就答应了下来。

    田大强又去了顾开元家,把这事儿跟顾李氏母子俩说了,让他们找人帮忙出面,把这四亩地买下来。

    顾李氏本也是种田的人家,只是老头子没得早,顾开元要读书又要用钱,家里的地早就卖了,如今听田大强说要买田地给梅花做陪嫁,对她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忙忙地就去找人了。

正文 第386章入族谱

    他们村子小,很快就有人找到顾李氏,原来这家的独生闺女嫁到了小田村,他们也想跟着搬去小田村住,只是家里的地不好处置,要是能换了小田村的田地,那是两边儿都方便的事儿。

    正是春耕的时候,几家都着急,所以顾李氏母子跟那边一说就定了下来,又寻了他们村长过来,和田平泉一起,两个村长做了中人,蒋氏名下的四亩地就归了顾李氏他们寻的那户人家。

    那户人家的田地不是上等好田,略次了些,位置又有些偏僻,统共有八亩,人家急着投奔闺女,情愿不要另添钱,换了小田村的四亩好田。

    田家大房那四亩好田,怎么也值四五两银子一亩,蒋氏着急出手,四亩地总共只要了十五两银子,实在是捡了大便宜。

    因为几下里都着急,所以这事儿几天就办完了,田大强留了心眼,不止自己没出面,连顾李氏和顾开元也没在小田村露面,是以除了田平泉,外人都只当是那户人家奔了闺女来,特意买了小田村的四亩田地,谁都没往田大强身上想。

    等一切办完,顾李氏看着写着田梅花名字的地契,心里对田家人感激到了极点。

    虽说地契写的是梅花的名字,可梅花还没嫁过来呢,就在自家村子里置办了田地,将来梅花嫁过来,这些不都还是自家的?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过了这么多年苦日子,她们家可总算是重新有了田地了。

    顾李氏又是感动又是高兴,对梅花更是好得不得了,张罗着帮梅花把新买的田地租出去,便紧着布置新房打家具,准备到了夏天就娶新媳妇。平日里只要不忙,她就会来看看梅花,又是送各种吃的用的,又是拉着梅花说这说那,担心她预备嫁妆累着身子,又细细地问她各种喜好,说要依着她的意思布置新房。

    荷花家里人看在眼里,越发觉得替梅花高兴,这年头给闺女陪嫁田地的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儿,有了这些田地和丰厚的嫁妆,梅花嫁过去,夫家自然也会高看一眼。

    人情如此,也没人觉得顾李氏势利眼,放着有钱的儿媳妇不巴结,那是傻子才做的事。

    转眼就到了清明,田平泉见大田村大张旗鼓的祭祖,小田村自然也不能落后,老早就把一同祭祖的消息放出去了。

    祭祖不是小事,通常都是村子里几家有名望的大户主持的,比如村长田平泉家,还有田四爷爷等几家,往年田根发家也算是村里的大户,可分了家之后,四房儿子唯有田大强一家过得好,今年更是买了后山那一大片山,在本就不大的小田村里,田大强一家绝对算得上是大户了。

    荷花之前跟田大强商量了,趁着如今村里人跟田大强关系都算不错,借着清明祭祖的机会,让小六小七上了族谱,这样田根发他们就不能用小六小七上族谱的事拿捏他们家了。

    这也是田大强担心的,自然满口答应。

    小六小七才两个多月大,本来村子里的男丁都是满了三四岁甚至六七岁进了学才会上族谱的,所以田根发完全没想到这件事,田大强不愿意节外生枝,这事儿自然也不会跟田根发商量,只跟田平泉和田四爷爷等几家说了。

    如今田大强正是村里的红人,两个儿子上族谱又不是什么大事,自然获得几个族老的答允。

    于是等到清明祭祖的时候,村里的男人们进了祠堂,照着以往的规矩磕头拜了祖先,田平泉就翻开小田村的族谱,田大强新添的两个儿子小六小七便顺理成章地写了名字上去。

    田根发直到这时候才知道田大强的打算,可是如今他几个儿子不成器,唯一成器的田大强又不跟他亲近,其余的族人们又一致赞同,他根本没有反对的机会。

    再说,他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小六小七可是他的亲孙子,他就算是亲爷爷,又有什么理由不让两个孩子上族谱?

    祭祖的时候不许女人们进去,等田王氏在外头知道了,已经无法挽回了。

    田大强看着族谱上写着田小六田小七的名字,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如今,他可真是再也没啥愁事了。

    从祠堂回来,他又跟着田平泉回去,顺便跟田平泉和田峰商量一下给吴明入黄册的事儿。

    入黄册也就是落户,相当于给吴明办个户籍。

    前年吴明来的时候,他们还只当他是个六七岁的小孩,可现在才知道吴明实际已经十三岁了,这么大的孩子都能订亲了,哪能连个身份都没有。

    村里人都知道吴明的家人被山匪杀光了,只剩下这孩子一个人,他的身世虽然可怜,可是要落户却是不容易的。

    这个时代虽然繁华开明,对人口的管理却跟其他朝代一样严格,来历不明的人想要获得官方的身份,其实并不容易。

    可是这个身份却必须要有的,否则一辈子都是个见不得光的贱民,买田地娶媳妇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考功名了。

    这一点,荷花也是在送吴明去白川书院的时候才想到的。

    没有身份,自然就不能像顾开元和田一鸣那样去参加考试,想来这也是吴明不肯考童生试的原因之一。

    吴明既然要走读书做官这条路,那么身份这个东西是必须要有的。但是荷花听吴明说起自己的身世,也知道他如今是有家难归,要是现在让他回京城去获取身份证明之类的东西,估计他就连小命都丢那儿了。

    所以荷花思来想去,还是让田大强跟田平泉他们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想想法子,把吴明的户籍落在小田村。

    这对田平泉来说虽然是举手之劳,可却是不合规矩的,但是吴明又是田峰的得意弟子,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田平泉又知道这孩子在小田村住了一年多,实在是个好孩子,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孩子因为没有身份的问题耽误了前程。

    具体怎么操作的,荷花不知道,只知道过了几天便传来消息,吴明的户籍落下了。

    出于各种考虑,荷花没有让吴明落在自己家的,而是单独成了一户,这样以后有什么事情都方便许多。

    忙完了这些事,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后山的几块地在田大力和田庆两家的帮助下,很快就开垦好播种了下去,连之前田大强和荷花看好的那块水田也弄好了,田大力帮着弄了稻子秧苗,早早就种了下去。

    这后山向来荒僻,虽然这一年来有荷花他们一家住着,后山上的小动物们还是不少,以前还好,田大强在山上设几个陷阱装几个套子,时不时还能打点儿野物给家人添菜,如今后山多了几块地,田大强担心那些嫩苗被野兔子山耗子之类的祸害,种好了地又围了篱笆,又叫了田庆和田福等人一起在山上下了不少机关陷阱,把山上的野鸡兔子们捉的捉,赶的赶,省得它们来祸害庄稼。

    忙完这些又要种果树,挖池塘,荷花和田大强在山上看了几天的地势,在荷花的指导下,田大强他们挖了沟渠,把山上的泉水改道到自家院子后头,又挖了出水口连出去,这样池塘就有了活水,山下的水也不至于干涸,池塘里头再放点儿鱼苗小虾,这样往后家里吃鱼就方便多了。

    池塘挖好之后,旁人还好,头一个高兴的就是杏花,她一来爱吃,有了池塘就有鲜鱼吃,二来这池塘正好放家里的鸭子和大鹅,有了池塘里的小鱼和边上那些青草吃,杏花就不用成天去打草喂鸭子和大鹅了,这可是省了很多力气。

正文 第387章田王氏要吃鱼

    荷花看着挖好的池塘感叹不已,心里倒有点儿遗憾,可惜东北冬天太冷,要不然这池塘里种点儿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