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渣男[快穿]-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善阳城如今上下一心,全都在楚家的控制下,有序的推进灾民的救治工作,距离善阳城不远的怀兴城就没有这么乐观了,对于涌入城中的流民官府并没有妥善安置,因为仓库存粮全都被北王军队洗劫一空的缘故,官府甚至拿不出一点;粮食来安抚灾民。
  很快,这些灾民中便出现了一个头目,将怀兴城饿着肚子的灾民整合在一起,直接反了官府,洗劫城中大户,整个怀兴城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接到怀兴城消息的楚家父子,立马召集了心腹门客一齐商量如何处置此事。
  楚家家主近日归家,在楚蒙的引荐下,得知了邵瑜这么一号人物,立马将邵瑜奉为上宾,且因为楚家二老爷管理的医馆药方内里颇多不妥之事,这次险些因为二老爷之故错失邵瑜这么一个高人,楚家家主也顾不得老母阻拦,拿着这两个借口,十分决然的将楚二老爷分家分了出去。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楚家二老爷被分了出去,身上的差事也全都撸了个干净,但大多数事务全都移到了楚荀的头上。
  楚荀依旧心里七想八想的瞎做梦,还想着拿手底下管着的产业如何问鼎天下,楚蒙倒是不知道这个堂弟的心思。
  哪怕知道,恐怕也不会当一回事,书生造反三年不得,楚荀手底下没有兵卒,全都是生银子的产业,楚荀虽然管着,但楚蒙也不是完全放权,楚荀只是挂了个总览的名头,真正手底下做事的人还是楚蒙的嫡系。
  对于这次怀兴城之事,门客们有的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趁此将怀兴城拿下,而有的却觉得不好轻举妄动,因而一再相劝。
  怀兴城如今还是挂在北王名下,北王虽然不理会这次的灾民入城之事,但若是楚家贸然插手,怕是很容易得罪北王。
  楚家如今势力虽大,但比起南北双王还是稍有不如,此时若贸然惹上,怕不太符合楚家一贯扮猪吃老虎的策略。
  “北王手底兵卒十万,楚家下辖不过三万,若是对上,怕是不智。”门客柳长信开口说道,说话间还看了邵瑜一眼。
  在邵瑜到来之前,柳长信是楚家主最信任的门客,如今邵瑜被奉为上宾的姿态,让柳长信多了一丝危机感。
  其他门客,也有不少人附和柳长信的看法,北王毕竟也是战功赫赫的名将,楚家的兵力不足,若是对上,只怕凶多吉少。
  楚家主转头看了邵瑜一眼,问道:“道长如何看待?”
  “北王善战,但还有个同样善战的南王在,北王草原异族时刻望风而动,后有南王在侧虎视眈眈,他被夹击其中,哪怕此时怀兴城失守,他也不敢轻举妄动。”邵瑜说道。
  楚蒙在一旁开口道:“今年关中大旱,草原人日子也不好过,只怕到时候北王会左支右绌。”
  “大公子所言不错,今冬北王恐怕会左支右绌,到了那时,楚家求得天子诏令,师出有名,便可以将北王所占之地尽数收归囊中。”邵瑜顿了顿,又道:“善阳城先前只有兵卒三万,但此次灾民入城,已经吸收近万青壮流民,若是拿下了怀兴城,至少也能补充一万兵卒。”
  楚蒙立马朝着楚家主疏导啊:“到那时,我楚家麾下五万兵卒,北王又受前后左右掣肘,更不敢轻举妄动。”
  楚家主细细思量起来,旁人只恐惧北王骁勇善战,却忘了还有同样骁勇的草原人和南王,这样的局面下,若是北王对楚家动手,南王和草原人自然也会望风而动,到时候北王反而陷入了劣势。
  邵瑜又补充道:“自善阳城入京,必将经过怀兴城,为了来年大计,今次的怀兴城也必须拿下。”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愣是让柳长信找不到反驳之言。
  楚家虽在京中有人,但如今头顶上这位天子,不过是个奶娃娃,几个辅臣之间争来夺去,想要求得一纸诏书算是一件难事,只是真诏书求不来,假诏书却十分好做。
  毕竟楚家都打算谋夺天下了,伪造诏书也算不得什么了。
  很快,楚家主便一声令下,由楚蒙率一万兵卒前去怀兴城救援,邵瑜作为谋士陪同前往。
  怀兴城距离善阳城不过两天的脚程,等到一万兵卒抵达怀兴城的时候,只见城中已是一片狼藉。
  分成小股的灾民在城中流窜,恨不得洗骨敲髓一般,将怀兴城里每一块土地都搜刮干净,钱财、粮食、衣物全都没有被灾民放过,甚至连年轻的女子,都糟了他们的毒手。
  他们虽然顶着灾民的名头,但却已经在这一场暴戾中,变成了狂舞的魔鬼。
  怀兴城灾民的领军人名叫张悬,他还算有些头脑,自称为张天师传人,自创教派,将这些原本的灾民全都收为信徒,只是他对信徒的行为没有丝毫的约束,因而才会致使怀兴城呈现如今这般乱象。
  怀兴城的灾民虽有组织,但毫无纪律,就连派出去巡逻的灾民也玩忽职守,因而这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楚家军并没有耗费丝毫力气,就直接打散了这群乌合之众,多夺得了怀兴城的控制权。
  只是确实如门客们先前预料的那般,怀兴城打下来容易,要想守住却很难,楚家占领怀兴城不过三天,刚刚完成对灾民的整编工作,北王的使者便到了。
  北王派来的使者十分倨傲,姿态摆得很高,直接要求楚家军队退出怀兴城,甚至大言不惭的将怀兴城因灾民起事遭的灾全都推到楚家头上,要求楚家赔付金银,并按照善阳城的标准重建怀兴城,若楚家军队不肯,北王大军便要驾临善阳城。
  楚蒙听了这不要脸的要求,怒极反笑,直接请了那份伪造的天子诏书给这来使看。
  楚蒙开口道:“楚家本是善阳小族,无意招惹北王,但奈何天子爱重,楚家亦一心尽忠报国,此番奉天子诏令收复怀兴城,若北王心有不甘,不如去京中天子面前亲自言说,至于北王所言大军压境,还请使君转告之,我善阳楚氏恭候大架。”
  使者看着身边围绕的一群兵卒,心中大骂:神特么小族,神特么尽忠报国!


第93章 渣男道长(八)
  楚蒙派人将那使者完好无缺的送了回去。
  北王听了使者的回话,顿时勃然大怒,见楚家不肯低头,脾气上来,就要点了兵将攻打怀兴城。
  只是他还未走出屋子,就被谋士给拦了下来、
  “先生为何要拦我?楚家算什么东西,也敢欺到本王头上,说什么奉天子诏令,龙椅上那位如今还没有断奶呢,会下什么诏令,在圣旨上玩泥巴还差不多。”北王虎着一张脸说道。
  “主公,楚家是否真的奉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我们身处要塞之地,一动不如一静,怀兴城丢了固然可惜,但如今局势对我北地不利,主公不妨按下心思,且忍他一忍,等到赶跑草原人之后,先灭南王,再行灭楚。”谋士开口劝道。
  北王用力的拍了拍座椅,想了想还是觉得打草原人和南王更重要,最终不忿的说道:“且忍他片刻便是。”
  楚家趁机有了一线喘息之机,北王虽然暴虐,但也还分得清楚利弊,他所处地位不顺,处于几方势力包夹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数人都在等着北王和草原人打起来,好坐收渔翁。
  草原人若是吃饱喝足,自然不会费力不讨好的犯境,只是今年因着大旱的缘故,草原上草木不丰,马匹牛羊都养得不肥,若是牛羊肥美,草原人也不需要贸然犯边,说到底,还都是穷闹的。
  北王的领地,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草原人便是想绕过也十分艰难,因而,草原人明知道北王善战,但还是要硬着头皮打过来。
  十二月底,春节将至之时,北王对付草原的门户:归云关,被草原人围攻。
  北王早就预料到这会是应对草原人的第一站,因而早早就到了归云关前线进行督战。
  只是他和草原人的战役才将将打响,他就被人偷掉了屁股,后方老巢被南王直接占领,邻近怀兴城的东乡城也被南王军队占了。
  北王腹背受敌,楚蒙手底下的谋士全都蠢蠢欲动,想要趁这个机多占一点地盘,就连楚蒙也有些犹豫起来。
  “大公子,如此不妥。”邵瑜劝道。
  “道长有何高见?”楚蒙对于邵瑜还是颇为信赖的。
  邵瑜望着在场的谋士,每个人脸上都闪烁着贪婪的神色,就好像趁人之危能占多大的便宜一样。
  邵瑜想要辅佐楚蒙得天下,但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方式。
  “北王如今正在抵御草原人,他不止是在替自己戍边,更是在为天子、为南王、为楚家、为所有汉人戍边,此时若趁人之危,明显不仁。”邵瑜说完,在场的谋士全都双脸通红。
  邵瑜接着说道:“楚家奉天子以令不臣,若北王因此而致使边境失守,最终楚家哪怕抢下了几块骨头,但天下却因此陷落于草原人之手,那也是得不偿失。”
  楚蒙闻言,脸上神色也凝重起来,转而问道:“那道长以为,楚家该如何做?”
  “攻打东乡城。”邵瑜说道。
  楚蒙微微诧异,说道:“东乡城如今被南王占领,只是这地方,说到底都是北王的领地,若是楚家此时攻打,可就同时得罪了南北双王了。”
  邵瑜摇了摇头,说道:“北王好武,南王贪婪,南王如今占了东乡城,肯定会尽全力搜刮,到时候东乡会成为一座空城。”
  “既然道长知道是空城,为何还要攻打?”楚蒙有些不解。
  邵瑜却笑了,说道:“东乡被搬空了,楚家若想打回来就容易了。”
  一座被搬空了的城市,南王军队也不会尽全力去守护,因而楚家要想拿下来,并不难。
  楚蒙依旧听得一头雾水,开口说道:“东乡城既然成了空城,对于南王不重要,那对于我楚家,又能有多重要?”
  “对于楚家确实不重要,但对于北王,就十分重要了。”邵瑜笑着说道。
  南北双王,还没自封为王时,两人便嫌隙颇深,北王最恨的不是草原人,而是南王,此次南王趁人之危夺了北王的领地,北王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若是楚家夺回了东乡城,到时候按照北王的脾气,定然会想办法要回来。
  “如此看来,北王与草原人之战,道长更看好北王?”楚蒙此时也拐过弯来,只是他还是不知道,邵瑜想拿东乡这座空城换取什么。
  “草原各部落之间并不团结,因而此次联合犯境也很难拧成一股绳,而北王治军严明,此次又以逸待劳,因而贫道更看好北王。”邵瑜说道。
  而情势也果真如邵瑜预料的那般,原本北王便占据地利,紧接着连日降下大雪,北王又占据天时,一番奇袭,很快将草原人杀得七零八落。
  别说南王了,就连原本就看好北王的邵瑜也没有预料到,草原人居然这么不堪一击,邵瑜觉得北王能赢,但没想到能赢的这么快。
  此时楚家也才刚刚攻下东乡城。
  南王吸引了北王所有的仇恨值,北王军队转火背后偷鸡的南王大军,打了两个月,北王收复了被南王抢占的地盘。
  只是经过南王劫掠之后,这些地盘上全是一片狼藉。
  北王再骁勇善战,在打完了草原人之后,又跟南王干了一架,大军已经疲惫不堪,而相较之下,楚家一直在旁以逸待劳,北王也没有把握能打得过楚家。
  楚蒙等了没多久,便再次等到了北王的使者,这次的使者派人来要回东乡、怀兴双城,楚蒙自然不会拱手想让,而是在邵瑜的建议下,以东乡城交换图鲁城。
  图鲁城地方不大,不到东乡城的二分之一。
  乍一看,这样交换,楚家血亏。
  但在邵瑜的分析下,楚蒙竟然看到了一条长远的道路。
  图鲁镇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用一种十分边缘化的方式和草原相交,同时,这里的泥土石缝里,全是盐。
  只是这种盐,在这样的时代看来,全是毒盐,吃了不会提味反而可能致死。
  而楚家对于北王那边的说法,是图鲁城临近西川,楚家和西川的王家有嫌隙,想要以图鲁城为据点,打击王家。
  这样的说法,北王信了,他身边的谋士没信,只是任凭这谋士如何想,也想不明白楚家为何想要图鲁城,因为在所有人根深蒂固的想法里,那里全是毒盐吃了会死人。
  在这种情况下,拿一座无甚用处,地理位置又十分偏僻的小城,来交换曾经被南王占领的大城,北王自然是愿意的。
  很快,楚蒙留守了一部分人护卫怀兴城,接着调了大队人马入住图鲁城,按照邵瑜所教的方法,在图鲁城建立洗盐池。
  又有擅长做生意的方家帮忙,接住图鲁城曲线进入草原,拿食盐与草原人交换马匹和牛羊,又有无数受了楚家恩惠的流民,伪装成盐商模样,行至全国各地贩卖私盐。
  转眼便到了四月,京中局势生变。
  北王经过两个月的休养生息之后,背后已无草原人掣肘,而南王也被他打蒙了,北王大军入京,直接一剑宰了龙椅上的奶娃娃,自立为帝。
  而原本的陈姓皇族,此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屠戮局面,一个年仅四岁的小皇子,在奶妈的帮助下,成功逃出京城,恰巧被楚家人所救。
  这位小皇子被接到善阳城,在楚家的拥护下称帝,这位年号“新启”的小皇帝,也成为最后一个建元皇帝后裔。
  北王登基,却并不是一件好事,之前天下虽群雄割据,但天子尚在,依旧保留最后一块遮羞布,如今北王这样直接掀翻了桌子,导致的结果便是,他建立的朝廷被千夫所指。
  在这种情形下,成功拥立新帝的楚家,获得了大量忠君人士的认可,只是好景不长,关东闹得火热,蜀地也不差。
  蜀地一位陈姓皇族,乃是建元皇帝的堂弟,论辈分比善阳的小皇帝还大,因此也纠集了一堆拥护之人。
  楚家拥立新皇之后,第一件事不是讨伐篡位成功的北王,而是征讨南王。
  楚家与北王之间并未有只言片语,但两方十分默契,前后夹击,南王两面作战,最后不免落得一个左支右绌的局面,最终南王被打的节节败退,原本的地盘被北王和善阳楚家瓜分干净。
  两方一同吞并了南王领地之后,北王却并没有停手,而是直接挥兵东下,攻打楚家。
  北王气势如虹,蜀地的那位陈姓皇叔,见这情形,顿时也歇了坐收渔翁的心思,有心联合楚家一起对抗北王,再度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但却被楚家断然拒绝。
  “大公子这是作何,如今京里逆皇大军势如破竹,蜀地皇叔有心示好,大公子却断然拒绝,这是要致楚家于不顾吗?”柳长信说道。
  北王大军压境,楚家上下人心惶惶,所有心腹谋士全都聚集在一起,想要探讨出一个解决之法。
  “如今天下大势,场面上北王第一,善阳第二,蜀地第三。”楚蒙顿了顿,接着说道:“北王并不能对付善阳和蜀地的联军,楚家也不能同时对付北王和蜀地的联军。”
  柳长信:???
  蜀地怎么就和北王联手了,楚大公子你是不是梦没睡醒?


第94章 渣男道长(完)
  谋士团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楚蒙的意思,此次北王意图攻打善阳,但这位大公子却想着借此机会彻底打趴下蜀地那位皇叔。
  这个大公子,怕不是脑子出了什么毛病?谋士团心里想着,就连楚家主,此时也颇觉怪异。
  楚家自来走的都是堂堂正正的路子,若给盟军捅刀那就为天下人嗤笑,日后就算得了江山也做不稳当,既然有意夺下蜀地,自然要拒绝蜀地的联合之意。
  那么,如今在不联合的情况下,让蜀地自己跳出来当这个靶子,或者让北王调转枪口,这就是一件难事了。
  很快,蜀地和京中全都流言四起。
  蜀地那位陈皇叔,先是得了相师相面,得了一个“真龙”的结论,没过两天,天空中又突然出现“祥龙戏云”的景象,蜀地各处祥瑞齐出。
  仅仅是相师断言,还不足以让陈皇叔暗喜,等到这不断的祥瑞,以及大多数蜀地人都见到的天龙真龙,最后惹得陈皇叔心生喜意,也开始自诩真龙降世来了。
  与此同时,北王这边,也有一个不怕死的道人断言,直道北王没有天子之相,哪怕刀架在脖子上这道人也不改口,反而一个劲的高喊“龙气萦绕于蜀”,血溅当场也不曾改口。
  这事闹得整个京城人心惶惶,北王心下也满是不确定,只是他最为倚重的那个谋士,依旧十分坚定的要求北王伐楚,但其他谋士却纷纷进言,害怕蜀地因此坐收渔翁,借机壮大,要求将此次伐楚改为攻蜀。
  北王心下思虑良久,始终拿不定主意,最后便借脱鬼神卜算,只是所有卜算结果全都显示伐楚大凶,攻蜀大吉。
  这样的卦象显示之下,北王最终将心腹谋士的意见置之不理,决定先攻蜀,后伐楚。
  北王的心腹谋士见此,也无计可施,只得想着尽最大手段,确保楚家不会借此机会坐收渔翁。
  在这样的关口,北王出征之前,竟得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