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秀珍站起身来,揉了揉膝盖,挺直了背:“皇上,江南种谷为何在别的地方不出秧,我想这跟种植方法有一定关系。大司农大人的手下曾问过我是什么法子,我觉得他没种过地,和他说也是白说,故此没有告知他,那时候我没想到是皇上想要问,还请皇上恕罪。”
  “无妨,你现在说也没事,朕听着呢。”
  站在旁边的陆思尧和几个内侍都吃了一惊,皇上今日说话真是和颜悦色,跟往日都有些不同哪,几个人悄悄儿朝卢秀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也没看出什么不寻常之处来,都更是觉得怪异了。
  “皇上,我在下种谷之前,采用了筛选之法,将那批种谷里边不好的种谷给舍弃了,留下颗粒大饱满的,另外用很稀的石灰水浸泡种子,这样一来,以后秧苗就不会被虫子所害了,这是育种之前的第一步,就好比妇人生孩子,尚在肚子里的时候就要吃好喝好,孩子生出来以后就会更强壮一些。”
  “妇人生孩子委实是要多吃东西,可朕却没想到这种谷也要这般做。”周世宗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不错,有点道理。”
  “下种之前,田地里也有做足功夫,深耕细作是肯定的,最好还能在田里铺上底肥,种子下去就能有更好东西可以供给它们生长,这跟孩子生下来要多喂好东西给他吃是一个理儿,故此皇上可以看到那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个个养得白白胖胖,像我们这些乡下人家没得吃,都是瘦得能被风吹倒。”
  卢秀珍解释江南种谷如何出秧,都是用了最粗浅的法子——养孩子这个最合适来比喻了,听得文英殿里的人个个都点头称是:“果然是有些道理。”
  “江南的种谷在江南长得好,而在北方不出秧,民女觉得该是跟种子的适应性有关系,种谷是刚刚从那边来,适应了江南的气候,而北方这边更冷一些,故此它就有可能钻不出来,民女听说早几年江州城这边也有卖江南种谷的,可是那些农户买回去种,根本就不出秧,故此特地留了一个心眼……”
  周世宗的眉头渐渐的皱了起来,他的目光投向了陆思尧,神色渐渐严厉:“竟然有这样的事情!陆思尧,早些年江州城就有人没种出江南种谷来,你为何还要给朕出这主意?莫不是想要朕的国库更加空虚不成?”
  陆思尧大惊失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微臣绝无此意!”
  “哼,绝无此意!你给朕上奏提议要在北方大面积种植江南种谷,这又是为何?幸得朕留了个心眼,只是在京畿几个州郡试着种一批,若是北方都种上了江南种谷,今年大周有一半地方减产或者颗粒无收,那朕明年只有哭的份了!军费从何而来,千秋寿辰的银子从何而来,莫非是想让朕吃了上顿没下顿?”
  “皇上……”陆思尧战战兢兢的趴在那里:“还是有人种出来了。”
  “那是人家想得周到。”周世宗很不满意的白了他一眼,也没让他站起来,转过头来道:“你继续。”
  “皇上,民女想着江南种谷应该喜欢潮湿温暖的气候,故此在下种的时候我还做了个大棚……”
  “大棚?那是什么?”周世宗听了觉得很是新鲜,这村姑还真有一套。
  “民女和家人从山上砍来竹子削成竹片,将他们弯成一个个拱形,然后在上边盖上破布,这样就好比给稻田盖了一床被子,里头就暖烘烘的了。”卢秀珍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向周世宗解释:“皇上,民女也只是在胡思乱想,可万万没想到,竟然真的种出来了。”
  “原来如此。”周世宗很兴奋的扶着椅子坐起来:“你的意思是,明年若大家都用你这种法子,江南的种谷就能在北方出秧?”
  “皇上,民女也不敢打包票,不过按着道理,应该是没问题的,民女现在还正在观察稻秧的生长情况,希望能培植出适合北方生长的稻种来。”卢秀珍朝宣旨使看了过去:“大人,我带来的那个包袱呢?能不能给我拿过来。”
  她本来是带着那一堆记载的材料过来的,可那位宣旨使大人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仿佛她携带了刀枪器具一般,让手下将她的包袱接了过去:“卢姑娘,到时候皇上说了可以呈上去,我们再把包袱还给你。”
  这可是她的第一手资料,就被这群人给抢走了,卢秀珍心疼得快说不出话来,一路上琢磨着要怎么样抢回来才好,现在总算是得了机会。
  “包袱里有什么东西?”周世宗看着那个蓝底白花的粗布包裹,有些好奇:“莫非你还有祖传秘方?”
  “皇上,祖传秘方是没有的,但民女想要弄一套祖传秘方出来。”卢秀珍将包袱打开,从里边捧出了一堆纸来:“这是民女每日记录下的稻秧生长情况,还请皇上过目。”
  她将那叠纸高高的举了起来,有小内侍总过来,将那堆纸接了过去。


第157章 奉诏行(三)
  土黄色的纸很是粗糙,上边用黑色的毛笔歪歪扭扭的写着几行字,字旁边还配了画,只是周世宗并看不懂那些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秧苗,可又好像是竹子。
  “你这纸上写的是什么?”周世宗很费力的辨认着那些字:“三寸高?”
  “是,皇上。”卢秀珍故意笑得很是憨厚:“我不大识字,这些还是我小时候去放羊,摸到村里私塾外边听着那先生教的。”
  “能写上几个字也不错了。”周世宗皱了皱眉,乡下女人就是比不得那些高门大户里的闺秀,大字识不得几个,就会种地生娃,即便是这模样还算周正,可全身那一股泥土气息让他看了就觉得没有兴趣。
  周世宗好色,但他并不是饥不择食,他的后宫多的是眉目如画多才多艺的嫔妃,眼前这个首如飞蓬的村姑,充其量也只能在山村里头算得上秀色可餐,若是站到他的后宫与那些娇滴滴的美人相比,那简直是木炭与珍珠的差别。
  他点着翻看了几张,还是没看得出门道来,让内侍将那叠纸又还给了卢秀珍:“你每天都这么记,是准备做什么?”
  “皇上,我想摸清楚着江南水稻的生长习性和每个环节,这样就能种植出更好的水稻。”卢秀珍拿着那叠纸,心里有些气馁,皇上怎么就不认真看看呢,若是他看多了几张纸,就会发现这种水稻的一些生长规律呢。
  只不过……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拿着的纸张,因着纸张太粗糙,自己用的墨汁也不怎么好,最主要的是自己写的那些字不好看,然后……几乎只有她自己才能认得出来,跟前世医生开的处方差不多。
  “朕倒是想知道这更好的水稻如何培植出来,卢秀珍,要是你真的能培植出适合在北方生长的稻种,那你这功劳可就大了,朕定然会重重赏赐你。”
  这村姑看起来还是有些真本事的,周世宗盯着卢秀珍看了几眼,若是她真能将适合北方种植的稻种培植出来,以后大力推广,肯定每年能增加不少赋税粮食,这样他征讨就有粮草,不必担忧补给不足了。
  想到此处,周世宗有些兴奋,一双眼睛里闪起了亮光,脸颊上更是一片潮红,他一只手撑在案几上,身子向前又倾斜了几分:“你一定要给朕培植出这样的稻种来!”
  “皇上,那只是民女的想法,能不能培植出来,那是要靠机缘的。”
  哪有这么容易培植的?想前世的袁隆平院士,苦苦寻求适合作为杂交水稻培植的植株,一直找了十多年才偶然获得,她要是比袁院士运气好,怎么着也该要几年吧,如何能说有就有的?
  “机缘?”周世宗听着这两个字,略微有些失望:“你的意思是,不一定能种得出来,那要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
  “没错。”卢秀珍点了点头,她怎么能脑袋一热就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能过培植出来呢?万一没有成功,是不是就犯了所谓的欺君之罪了呢?这顶帽子可太重了点,她戴不起,崔老实一家人合力都抬不起来哪。
  “卢秀珍,你一定要种出来!你需要什么只管说,朕不会短了你的东西,但是你必须要在这两年里种出来!”周世宗一双手按着案几,脸上出现了一种狂躁不安的神色:“朕只给你两年时间,记住,两年!若是两年里你培植不出来……”他的眼神渐渐的冷了下来,一种说不出的寒意让卢秀珍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
  皇上言下之意,那就是一定要培植出来,培植不出来就等着满门抄斩?这可真是个坏消息,这皇上怎么就不讲道理呢?
  她大学里学的主要专业是园林艺术,农业只是辅修而已,对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授课的老教授虽然讲解得十分详细,可她只有理论知识,完全没有实际操作过啊——种田还是小时候跟着去插秧收割什么的,进了大学是以培植花草树木,设计园林格局为主体的!
  可是即算说出这些理由来,在皇权面前也是毫无用处,在大周这个封建王朝里,一切都是皇上的喜怒哀乐为准,他要你死,你就得死,他给你留一口气,你就还有一条命。
  皇命难违,看起来她也只能尽力一拼了,好在大周生产力低下,广大庄户人家还处在靠老天爷赏饭吃的水平,不知道如何科学种田,她运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与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农们一起探讨,多多少少也能将稻田的亩产量提高一点。
  既然别无退路,她还不如索性借这个机会为自己多争取点福利,比如说制造一架水车,可以解决灌溉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崔老实家,也有利于青山坳里的各家各户,要共同致富才能创造和谐农村嘛。
  “皇上,民女愿意尽心为大周培植出上好的稻种来,可民女一己之力有限,而且还缺乏工具,想让皇上赐我些人手来帮忙。”
  “没问题,你只管说,只要能给朕培植出更好的稻种来,朕什么都答应你。”周世宗见卢秀珍松了口,心中欢喜,谅这村姑也不会狮子大开口,肯定是要个一两千银子啥的,这乡下人,眼睛不就是盯着那几两银子?
  “皇上,请赐我一批能工巧匠,我想请他们帮我做些好种田的工具。”
  “没问题,尚工局会调拨一批人手给你。”
  “另外我可能还需要一些银子来进行试验,这数目我还不能说出个准数来,这比较难办。”卢秀珍有几分紧张,不知道自己提这么多要求,皇上会不会生气?
  “还不知道要多少银子?”周世宗眼睛一转,看到了依旧还跪在那里的陆思尧:“陆卿,你府上几十万两银子总归有罢?”
  陆思尧低着头,没有吭声,心里头有些肉疼,皇上这是想要问他讨银子用呢,他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只能老老实实点了点头:“这些年皇上宠幸有加,赏赐了不少,家人又在京城开了几间铺子,勉强能糊住口……”
  “朕不是听你来诉苦的,”周世宗有些不耐烦:“你若是想跟朕哭穷,朕就让你真正变穷!”
  陆思尧唬得住了嘴,其实他本意根本不是向周世宗哭穷,他只是想表明自己并没有通过各种手段敛财罢了,可没想到周世宗却会错了意,还以为他不打算出银子——这么好可以向皇上表忠心的机会自己怎么会错过呢……陆思尧低着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也不知道是自己年纪大了越来越不会说话了,还是皇上现在瞧着他就觉得烦,故此不像以前那般耐心与他交谈。
  “皇上,微臣哪里会舍不得银子,为了能培植出上好的稻种,微臣就是将家产全部拿出来都心甘情愿!”陆思尧匍匐了身子,有些惶恐不安,豆大的汗珠子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很快那黑色的水磨地砖上便湿了一块。
  “既然如此,那你就管着卢秀珍要银子的事情了,不许为难她,她要多少你就得给多少,这是在为你赎罪,懂否?”周世宗紧紧的盯住了陆思尧,眼中有一丝阴鸷的神色。
  陆思尧哪里敢说半个“不”字?连连磕头如蒜:“微臣明白,微臣明白!”
  卢秀珍站在那里,看着陆思尧这情状,心里头对那坐在龙椅上的周世宗也产生了一丝恐惧,这么大一个官儿都怕成这样,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百姓,若不小心应对,哪日死都不知道哪。
  从文英殿里出来,陆思尧后背已经湿透,他望了望前边行走的卢秀珍,哑声道:“你准备要多少银子?”
  这乡下村姑可真是狠,跑到京城来觐见皇上,全身而退,倒让他吃了亏,但愿她不要狮子大张口就好,要个几千两银子,自己还能承受,若是一次要几万两,那简直是在他身上割肉,疼得厉害。
  “陆大人,你放心,我不是那种贪心之人,要多少银子我还不知道,到时候再说罢。”卢秀珍看着面色惨白的陆思尧,心中有一点点快意,虽然她此刻尚不明白陆思尧的为人,可是一想到此人是兰如青他们要对付的,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还没有接触过一个人,怎么就会自然而然的对他有歧视呢?卢秀珍一边走,心里一边在琢磨,自己不是那种以貌取人的人啊!或许是因着……她的心里头热了热,眼前闪过一张戴着面具的脸。
  那挺拔的身材,那好听的声音,那忧伤的眼神,仿佛之间都跳了出来,在她面前不住的晃动着,眼前明媚而光亮。
  或许是因着兰公子的存在罢?他是兰如青的儿子,兰如青要对付的人,也就是兰公子要对付的人,兰公子的仇人……唔,卢秀珍伸手捂住了烫热的脸颊,有些没有想通,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脑回路?她现在都不明白自己的思考方式。


第158章 奉诏行(四)
  青山坳热闹起来了。
  “崔老实家那小媳妇; 可真是给咱们青山坳露了脸!”
  村子的小路上聚集着嫂子婶子; 就连男人们都难得的放下手里的锄头扁担,脑袋凑到一处窃窃私语。
  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孔上; 全是惊疑神色; 有些带着三分嫉妒,更有多的人表示出了羡慕与钦佩。
  崔老实家的小寡妇从京城回来了,是江州知府旷大人亲自护送着回来的; 坐的是高头大马拉着的马车,还带了一大批人手回来,听说是皇上赐给她帮着种田的。
  “崔老实家用上奴仆了?他家那么穷,拿什么养?”
  刘三嫂子的声音依旧尖锐高亢,只是音调已经软了几分; 不再是以前那种雄赳赳凶巴巴的感觉; 而是带着几分讨好; 似乎在全心全意的为崔老实一家做打算,只是这全心全意之外; 却还有一层固有的轻视,被重重的压到了最底下。
  “听说不是奴仆哪; 好像是什么局里边的能工巧匠。”有人低声道:“崔推官说的。”
  崔老实一家可真是露脸了; 当家的卢秀珍进了京城觐见皇上; 听说是对答如流; 龙心大悦,当即赐了她“奉旨种田崔卢氏”的封号,拨了尚工局二十名匠人供她调遣; 更有花不尽的金银随她使用!
  都说是崔推官那边传出来的,若是崔耀祖知道了,肯定会觉得很冤,这个锅,怎么莫名其妙就给他扣上了。
  他是陪着旷知府护送卢秀珍回青山坳不假,可他只在家里喝了盏茶,交代父亲要好生关照崔老实一家,千万莫要再像以前一般看轻了他们,其余他什么都没有说,可这村里的各种传言,说来说去最后都是一句,崔推官亲口说的!
  好在崔耀祖已经回了江州城,他并不知道村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各种消息,在村民的口里都是他传出来的,否则这些锅压下来,崔耀祖只怕又要被压扁了几分。
  原来被青山坳人瞧不起的崔老实家,现在变成了人人羡慕的一户人家。
  “瞧他们家那屋子,起得真是气派!我原来还在奇怪为啥要起五进呢,没想到那崔家的小寡妇早就有筹算了,知道皇上会要赐给她奴仆,这屋子要往宽里修哪!”
  “可不是,要还是以前那窝棚,来了人也住不下呐。”
  “这崔家的小寡妇,莫非还会占卜不成?要不是怎么会预先就知道哪?”
  崔老实家的屋子已经盖好了,夏天日头好,晒两天就能干透,这边就等着去江州城买家具布置了。崔老实与崔大娘本来合计着是要去邻村那木匠家选一些便宜的,卢秀珍毫不客气问陆思尧要了三百两银子:“陆大人,这么多匠人要去青山坳,我家刚刚盖了房,一文钱都没有了,总要买几张床铺给他们睡还要给他们好饭好菜的候着罢?”
  陆思尧没有说多话,三百两银子对他来说是小意思,当即便让一个管事去取了一张银票来:“汇通钱庄的银票,大周通兑,就是去了西域南诏那边,也是可以用的。”
  卢秀珍接了银票过来,笑眯眯的朝陆思尧点了点头:“多谢陆大人,听说你每隔十日就要来将江州城务公?其实何必这般辛苦?派你最信得过的手下来便是了,比如说上次来的那位陆大叔,一看就是个忠心耿耿的人,他肯定不会骗你。”
  陆思尧没有出声,这村妇知道什么呐,皇上说了让他来江州城务公,他能不来吗?再怎么着也要来哇。
  “放心,我不会问你要太多银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