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秀珍万万没有想到在七月末的时候还能见到蝴蝶兰; 或许真的是老天爷保佑罢?望着眼前这盆娇艳的花朵,她激动得快说不出话来。
蝴蝶兰是一种很娇贵的植物; 培育要万分精心; 前世她的导师便有一个蝴蝶兰培植基地,基地里培植出来的蝴蝶兰一半用于做研究,一半就被送去导师夫人开的花铺路高价出售。
那基地里培植出来的蝴蝶兰花色多样; 光是紫色就分出了深紫、浅紫、亮紫、淡紫、粉紫和薰衣草紫差不多十几种,其余玫红、娇白、艳黄之类也各自有不同的颜色谱系,在蝴蝶兰的花期,走进基地,面前仿佛展开一块巨大的毡毯; 杂色纷呈美如织锦。
每年春节前后都有花市; 每年蝴蝶兰都是花市的宠儿; 不管价格有多么高,总有土豪们挥金如土的将一盆盆蝴蝶兰搬上自己的车子带回家去。
可是卢秀珍知道; 那些蝴蝶兰大部分都不会存活很久,因为它需要太多体贴的照顾; 土豪们只会欣赏蝴蝶兰开花时的美; 如何知道打理保养?更别说若是有人喜好抽烟喝酒; 当屋子里充斥着不良空气的时候; 蝴蝶兰会更容易枯萎。
可是……听胡三七说,崔大郎在书房里请了一尊菩萨,早上三炷香; 晚上三炷香,可这蝴蝶兰却一点事儿都没有,还在不该开花的季节开花了,这让她觉得很是神奇,或许冥冥中真有超自然力量存在?否则的话她也不会好端端的站在这里了。
不管怎么说,蝴蝶兰开花了,这可真是个好兆头,芝兰堂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大嫂,要不要将这盆花放到外头的多宝格上去?”崔六丫终于从被惊艳到的震惊里清醒过来,欢喜得快要跳起来:“别人看到这盆花,肯定会想要花高价的银子买!”
“拿去放着罢,但是不卖。”
卢秀珍笑着摇了摇头,这是她与崔大郎共同培植出来的第一盆蝴蝶兰,怎么能这么轻易就卖了呢?放到多宝格上招徕顾客是可以的,但怎么舍得拿去卖掉?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前有一张银色的面具一晃而过,她仿佛能见到那个人正在冲她微笑,一双眼睛里全是脉脉的温情。
“大嫂,外头有客人在问角架里的花怎么卖!”崔五郎冲进了耳房,鼻尖上全是汗珠子,一脸的喜气洋洋:“那人说要连同角架一起买走!”
卢秀珍抬起头来,有几分诧异,哟,来了个识货的,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买花是借口,想买尚工师傅们做的角架是真呢。她站起身子,微微一笑:“我去瞧瞧。”
虽然离开张大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可外边的铺面里此刻还是有不少的人,大家都在不住的观察着芝兰堂里的花草树木,一边交头接耳的在议论着,有些人喊了伙计到身边正在询问价格。
多宝格将铺面一分为二,在里边这半截铺面,里头全是修剪好的盆栽,以及挂在墙壁上排列得整整齐齐的角架,角架里有一束束修剪好的花花草草,将整面墙点缀得五彩缤纷,眼睛看过去只觉自己的形容词太贫乏,没办法将这些花的美描述出来。
伙计见着卢秀珍走出来,很惊喜的迎了过去:“东家,这位客官说要买那一束花,可是想要把角架也买下来。”
卢秀珍抬眼打量了下,站在伙计身边的是一位穿着淡蓝色长衫的中年男子,一张脸很白净,看上去儒雅得很。
“这位爷,我们芝兰堂的花盆角架都是特别请人定制的,卖一个便少一个,故此一律不出售,还请爷宽恕一二。”卢秀珍说得十分真诚,脸上笑意盈盈,看得人没了脾气,那位中年儒士叹息一声:“我觉得你铺子里这般摆设花草委实好看,故此想买一个回去,也跟你铺面这样摆设,挂到墙壁之上,每日里折些花草插入角架中,岂不是很好?”
“原来是这样啊,这位爷,你是不是觉得那花要配角架才好看?其实并不然,还有更好配的。”卢秀珍不动声色将这话题绕开,这中年儒士肯定是看中了尚工师傅们的手艺,瞎扯些有的没的过来哪,现在轮到她用防御招数了。
“更好配的?”那位中年儒士有些吃惊:“莫非还有更好的?”
他心中一喜,看起来这芝兰堂还真是有货啊。
“六丫,去拿个上品花篮过来。”
卢秀珍在这大半个月里,请了青山坳的村民们编花篮,按照上中下三品收购,上品八文钱一个,中品五文,下品三文,反正这编花篮的竹子不用花钱,每日闲下来能编个一两个,青山坳的村民们也很乐意做这事,才三日便编了一百余只花篮送到崔老实家去。
“这大郎媳妇可真是有能耐的,咱们也跟着沾点光哪。”众人从卢秀珍那里拿到铜板,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虽然就那么十多二十文钱,可对于这些寻不到银子的人来说,已经是相当满意了。
崔六丫听着卢秀珍要她去拿花篮,心中即刻间明白她的意思,微微一笑,转身轻盈的朝库房那边跑了过去,不多时便捧着几个竹篮过来:“大嫂,你选一个。”
卢秀珍挑出一个有高高提手的篮子,那个中年儒士瞪大了眼睛望着她手中的竹篮,有些不可思议:“这……不就是一般的篮子么?”
“这位爷,你别看这只是竹篮,可编得十分精巧,你看这些十字花格子,花纹大小一致,实在难得。”卢秀珍脸不红心不跳,这种推销技术,她前世在婚介所便用得如鱼得水,到了大周经过诸多磨炼,更是精进了不少。
那中年儒士听卢秀珍这般说,盯着那竹子花篮看了好半日,一双眼睛顺着卢秀珍白嫩的手指尖上上下下瞅个不停,最终点头称道:“你不说我还不觉得,仔细一看确实似乎有几分味道了。”
“这位爷,你稍等,我再给您配些花。”
卢秀珍拎着篮子走到了角架面前,从一个角架里选取了几支木槿花,然后配上了两朵金黄色的萱草,又从一个角架里抽出两片美人蕉的叶子,用剪刀稍微修剪了下,将宽阔的页面弯曲成型,然后将木槿与萱草和蕉叶配在一处,插枝在她做好的花泥中。
一双素手操着剪刀动得飞快,咔嚓咔嚓数声,她脚边全是被修剪过的碎叶,等着剪刀声音停下来时,一束搭配精致的花束已在手掌之中。周围的人睁大了眼睛看着卢秀珍修剪花叶,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没有想到这不同种类的花草放到一处竟然有这般妙景。
卢秀珍将那一束花放进了花篮,用一块淡绿色的绸子将提手绕了一圈,这篮子瞬间又变得更精致了几分,她笑嘻嘻的勾住那提手,将那个花篮送到了中年儒士面前:“这位爷,木槿花代表的是温柔的坚持,而萱草的意思是忘忧没有烦恼,若你是想送给夫人,这两种花是再合适也不过了,能体现出你对她的温情,还寄语祝愿,祝福你家无忧无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好!”崔六丫在一旁鼓掌叫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便是最好的!”
中年儒士深深看了卢秀珍一眼:“姑娘真是舌如巧簧哪。”
“这位爷,你是在褒奖我还是在损我?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卢秀珍笑着将花篮掂了掂:“我给这些花配了花泥,这束花大概能盛放一旬而不坏,爷要是中意,只需花八十文钱就能将花篮带走了。”
“八十文钱倒也不是个大数目……”中年儒士沉吟了一声:“好,就买这个花篮罢。”他不放心的又加上一句:“真能去一旬光景?从枝上摘下来的花,不过小半个时辰就会枯萎,你的能开十日?”
“这位爷,你放心,我说过能开十日便能开十日,你也无需去打理,就将这花篮摆在案几之上即可。”卢秀珍微微一笑,这花泥是她自己配制的,里边加入了花草所需得养分,木槿与萱草也不是什么特别娇贵的花儿,插蓝十日是没问题的。
“好好好,那我就买下这一篮了。”那中年儒士点了点头:“我把钱给你?”
卢秀珍伸手指了指右侧茑萝架子之后:“请去那边跟掌柜结账。”
芝兰堂采用的是前世超市的经营方式,每日清点好花草的数目交给掌柜,伙计们在芝兰堂内逡巡,引导客人四处挑选花草,当挑好以后便去柜台付账,掌柜的化身收银员,只负责收银子,到了晚上再清点数目和收到货款,这样就一目了然,即便卢秀珍在青山坳也不用担心少银子的事了。
可惜大周没有POS机,否则会更方便了,卢秀珍心中无比遗憾。
第192章 怜娇花(三)
远远望去青山杳杳; 翠色山峦上下起伏; 栖凤山肃立在一片青莲色的暮霭里,显得格外庄重又生机勃勃; 炊烟从山脚缓缓升起; 淡淡的白色渐渐稀薄,最终消失在绿树掩映之间。
青山坳的一幢屋子前边,有一对身影正在徘徊; 两人脸上俱是焦急的神色,不时伸长脖子朝村里的小路看过去,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崔老实,大郎媳妇还没回哩?”
荷锄的村民从那线围墙经过,看着崔老实与崔大娘; 笑得很是安慰:“你们操啥空心; 大郎媳妇办事你们还不放心么?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啦!”
崔家的小寡妇也不知道哪里借来的胆子; 竟然要在江州城开花铺,听说租铺面的银子; 一年就是好几十两,肯定是皇上赏赐了不少吧; 要不是哪有这个本钱敢跑去江州城做生意?青山坳里的人个个张大了嘴巴; 眼巴巴的朝崔老实家的房子看了过去——这大郎媳妇真是个有能耐的; 才嫁过来大半年; 崔老实家就变了个样儿!
只不过那小寡妇开花铺对村里是个不错的好消息,前不久她收购了一批花篮,村里好几户人家都挣了几十文钱; 轻轻松松不费劲。更难得的是,那小寡妇还对着大伙说:“只要我这花铺生意好,以后少不得要向你们收花篮的,不拘竹子还是藤条做都行,越是精细给的钱便越多,我不会亏待了大家。”
故此,青山坳里不少人家都心里盼着崔老实家这花铺要生意红火才好,他们也能跟着挣点零碎钱,也好让日子过得轻松些。
有些心思活络的人家,已经开始教自家的女儿编竹篮藤萝了,没事做的时候,母女几个便在一处商量着怎么样才能将篮子编得漂亮:“崔老实家那花铺肯定会赚钱的,咱们赶紧将这门手艺练好了也能挣些活泛银子。”
“我的攒下来给哥哥娶媳妇,给我做嫁妆。”
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已经懂事,两眼笑得就如弯弯的月亮,一想到自己足不出户也能跟男孩一样挣到钱,心里便觉快活,手指夹着藤条飞快的编着,灵活得就如小鸟扇动的翅膀,不多时地上的藤条已经用去了好几根。
“崔老实,你家大郎媳妇是个灵活人,这花铺一开就等于是多了一棵摇钱树,你们就等着站在树下接钱就行了。”有人将锄头从肩膀上松了下来,一对箢箕随着也滚到了脚边,黄色的泥土撒了一地。
崔老实憨憨的笑着:“可不是,秀珍比我们强多了。”
“跟你说个事儿,要是你家忙不过来要雇人,我可先跟你们说好咯……咦,二郎三郎他们不都回来了吗?”
崔老实与崔大娘都赶紧朝通往村口的小路看了过去,就见远处影影绰绰的走过来一群人,眯着眼睛瞧了瞧,走在最前边的正是自家几个娃儿。
“哎呀呀,可算是回来了。”崔大娘撩起衣裳角儿擦了擦眼睛:“这下才放了心。”
“阿爹,阿娘!”
一群人走了过来,喊得响亮,将崔老实与崔大娘围拢在一起,个个都是眉飞色舞,崔老实与崔大娘的心这才放了下来——看样子,今日这开张还是很顺利的吧。
“怎么样哇?”
崔大娘眼睛望着崔二郎,犹在疑惑。
“阿娘,走,咱们进去说话。”崔二郎伸手扯了扯崔大娘,大嫂叮嘱过的,凡是小心财不露白,可不能在外人面前夸自家花铺怎么怎么挣钱,免得那些红眼病看了心里头又不舒服,想方设法要给自家下绊子。
崔五郎搀扶住崔大娘的胳膊,嘴巴都快咧到脑袋后边去了:“大嫂说了,只要坚持好好干,肯定不会亏本的,或许每个月还能挣上二三两银子。”
“每个月能挣二三两?”崔大娘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不亏本就行,竟然还能挣二三两银子一个月,简直是意外之喜。
站在那边的几个汉子的耳朵竖得高高,听着这边娘儿几个说话,脸上露出了羡慕神色,可真是不错,一个月二三两,一年就是二三十两,好大一笔银子,崔老实家可真成了青山坳的殷实户了。
有人眼珠子转了转,心中暗戳戳的想,是不是可以请个媒人来说合下自家闺女和崔家后生的亲事,要是能将女儿嫁进崔家,那可是掉进了蜜糖罐子里了,每日吃香喝辣,还跟家里隔得近,想看闺女啥时候都能看到。
越想越美,弯腰捡起地上的箢箕,锄头扁担穿过铁丝,继续挑在肩膀,和崔老实崔大娘打了声招呼,转身飞快的走开,赶紧和婆娘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抢在别人家前边找媒人过来商量闺女的亲事——要是真能做成,那可是祖上积德。
崔家几个儿郎将崔老实与崔大娘拥簇着进了院子,将门关上,这才跟两人说了实话:“今日花铺卖出了一百多两银子的货。”
“啥?”崔大娘将手捂住了胸口,快要喘不过气来:“一百多两?”
她方才还在担心挣不出租金哪,没想到一日之内就卖了这么多银子——要知道花铺里不少的花花草草都是从栖凤山来的,可没花多少钱,就是请人编花篮也没多少钱哩。
“嗯,真有这么多,光只是知府大人和那位大司农大人便花了二十两银子买花草呐。”
崔二郎等人根本不知道卢秀珍玩的把戏,还当真是两位大人有爱花之心,特地派人过来买花草,前来看热闹的人也不明白期间奥秘,只道这芝兰堂的东西实在好,就连知府大人都喜欢,赶着也来挑选自己合意的,故此这开张第一日,生意火爆,龙须花碗口莲各卖了十几盆,五针松卖出去二十多盆,那平安树与摇钱树卖了一半,卢秀珍还自己配了三十多篮花,也全被买走了。
那刘掌柜收银子收到手软,望着卢秀珍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他好歹也在这间铺面做了好些年了,第一次遇着开张这般生意火爆的。他打量了一眼周围,悠悠叹息了一声,这整间铺面布置得如此新奇精巧,怎么会不吸引客官来挑选花草呢?这可是江州城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新格局,难怪能有这般好的生意。
看起来自己暂时不用担心芝兰堂会跟以前的花铺一样因着经营不善而倒闭,自己倒是可以安安心心挣几年的银子了。
崔家几个儿子个个开心,可崔老实与崔大娘听说芝兰堂今日卖出了一百两银子,两人却实在有些担忧:“只怕是第一日,以后没这么好的生意,也别高兴太早,看上一两个月再说,咱们慢慢来。”
“阿爹阿娘,你们可真是的,生意只有越做越大,哪有一开始红火,接着就不行的了?只要我们劲朝一处使,肯定能将这生意越做越红火。”崔五郎兴致勃勃,一点也没有担忧神色:“有大嫂在呢。”
崔三郎与崔四郎已经默默朝苗圃那边走了过去,大嫂叮嘱过了,回家以后要去苗圃那边瞧瞧,给那些树木浇浇水上上肥哩。
“你大嫂呢?”崔大娘方才惊觉卢秀珍和那些跟着出去的尚工们还没回来,有些紧张:“她去哪里了?尚工师傅们呢?”
“大嫂请尚工师傅们去江白楼了。”崔二郎也转身朝苗圃那边走了过去,他知道自己要是还不走,保准又得听到爹娘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阿爹阿娘,你可别怨大嫂花多了银子。”崔五郎很懂事的安慰着崔老实与崔大娘:“要是没有尚工大叔们做的那些多宝格和角架,芝兰堂也不会布置得这样好,也就没有这么多生意了,大嫂说这是要感谢尚工大叔他们。”
“哦……”崔老实与崔大娘相互看了一眼,两人既无奈又惆怅。
“啊,那我煮多了饭!”崔大娘惊呼了一声,忽然想到自己煮了那么一大锅米饭,不由得有几分着急,现在是七月末,正是天气热的时候,隔夜的饭就会有馊味儿,得想个法子处理下才是。
“阿娘,有什么了不起的,咱家现在不还有四头猪吗?人吃不完给猪吃就是了!”崔五郎笑得欢实,一蹦一跳的走开了:“阿娘,你可别骂我,我是说真的。”
“真真是的,这般不知艰苦!”
崔大娘叹息了一声:“孩他爹,你瞧瞧这些孩子!”
崔老实也跟着叹息了一声:“儿子们都忘本了,当年咱们饥一顿饱一顿的,他们现在都不会再想起了。”
“今儿咱们等秀珍回来,可要和她好好说道说道才行,让她带头别太大手大脚,要不是二郎他们都跟着学会散漫了。当家过日子便是要积少成多,怎么能这样东漏一点西洒一点的,到了最后用撮箕去扫都扫不起啦。”
“嗯,是要跟秀珍好好说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